三年上《做学习的主人》反思
做学习的小主人-反思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江池中心校谭莉《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明白自主学习的好处,并掌握如何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把今天所需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自觉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本堂课教师利用学习实际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习来源于实际生活,并能够作用于实际学习和生活,经过时间的安排、故事的续写等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小主人的乐趣,从而实现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发现成为学习主人的意义。
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的重复学生的问题和语言。
对于一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小组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不必过多的重复此类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这些教简单的问题,如果教师过多的重复,反而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产生怀疑,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习惯的培养。
其次,提问之后给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过少。
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应该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只有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之下,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从而才能更好的将思维反馈给老师,教师才能更好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
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教师给出的问题才能有更深入的探讨和理解,对所学知识的研究才能更加深刻。
再次,教师说教成分多过对学生情感共鸣的培养。
品生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但是本堂课,教师却忽视了让学生自主发现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性,反而是帮助学生总结成为学习主人的方法和意义,没有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重要性,没有引导学生引起情感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反感甚至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开放性问题较少。
教师为了完成学习环节,给学生更多的是引导性和封闭式提问,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也导致课堂学习热情较低,学习氛围不够,也达不到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提升。
总之,在教学的道路上,要走的路还有很长,经过本次的赛课活动,虽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总的来说,更多的还是收获,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会更好的注意这些问题,不断的练习,相信自己的教学技能能够得到提升。
3做学习的主人教案及反思

做学习的主人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观念的树立:介绍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如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进度等。
3. 时间管理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如使用番茄工作法、制定时间表等。
4. 学习动力激发: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兴趣和优势,激发学习动力。
5. 学习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习观念、自主学习方法、时间管理技巧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和交流。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
5. 成果展示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和资料,用于讲解和讨论。
2. 制定教学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 准备成果展示场地和道具,便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学习观念、自主学习方法、时间管理技巧等理论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
5. 实践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
6. 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予评价和鼓励。
7. 总结反思:总结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做学习的小主人 反思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江池中心校谭莉《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明白自主学习的好处,并掌握如何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把今天所需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自觉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本堂课教师利用学习实际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习来源于实际生活,并能够作用于实际学习和生活,经过时间的安排、故事的续写等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小主人的乐趣,从而实现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发现成为学习主人的意义。
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的重复学生的问题和语言。
对于一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小组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不必过多的重复此类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这些教简单的问题,如果教师过多的重复,反而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产生怀疑,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习惯的培养。
其次,提问之后给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过少。
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应该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只有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之下,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从而才能更好的将思维反馈给老师,教师才能更好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
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教师给出的问题才能有更深入的探讨和理解,对所学知识的研究才能更加深刻。
再次,教师说教成分多过对学生情感共鸣的培养。
品生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但是本堂课,教师却忽视了让学生自主发现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性,反而是帮助学生总结成为学习主人的方法和意义,没有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重要性,没有引导学生引起情感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反感甚至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开放性问题较少。
教师为了完成学习环节,给学生更多的是引导性和封闭式提问,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也导致课堂学习热情较低,学习氛围不够,也达不到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提升。
总之,在教学的道路上,要走的路还有很长,经过本次的赛课活动,虽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总的来说,更多的还是收获,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会更好的注意这些问题,不断的练习,相信自己的教学技能能够得到提升。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1我虽然心里很清楚学生的品德培养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没有把《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同语文教学一样重视,有时甚至占用品社课的时间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今天进行《做学习的主人》教学,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都举手了。
其实,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主意识更重要,比老师强制地要求学生做这做那效果更好。
《做学习的主人》是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中的第三个主题。
学习本课,旨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我引导学生找冬冬的烦恼,并通过“假如你是冬冬,你会怎么办?”和“假如你是冬冬的同学,你会怎么说?”两个问题,让学生同桌说一说,再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办法——靠自己或请教别人。
我不急于判定哪个方法好。
而是延伸了这样的问题:你在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和烦恼吗?你是如何解决的?于是,学生打开了话匣子,纷纷举起了小手,向老师和同学倾诉心中的烦恼与困难。
“我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很烦恼。
”“我拼音会出错。
”“我课文背不会。
”“字的意思不知道。
”“作文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
”李思远和陈祈帆还说出了心底的话:“我做着作业会很烦躁,不耐烦。
”还有数学题不会列算式,英语不会读,不会炒菜等问题,我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并根据为语文学习、数学学习、英语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进行分类。
接着,我让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与烦恼。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

《做学习的主人》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
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克服过程中的困难,学会怎样去学习,是本课的目的。
因为学生层次不一,所以我提前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既有优秀的学生,也有腼腆的学困生,尽量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小手拉小手,大家一起走”,对自己有信心,对同学有帮助,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不仅在课内,而且在课余,都能养成爱学习、善思考,互相帮助的好习惯,让更多数的学生都做学习的主人。
虽然还有个别同学参与度不高,但也能在小组中倾听,相信也少有收获,希望我们的课堂和教育能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做学习的主人》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第一单元快乐学习第三课《做学习的主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做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程序”、“说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做学习的主人》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学习”中的第三课,这一课编写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我们的学校生活”第3条“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教材特别设置了本单元的教育主题。
本单元共三课,以“明确学习意义”“体验学习快乐”“掌握学习方法”构成逻辑主线。
第一课《学习伴我成长》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我学习,我快乐》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而第三课《做学习的主人》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出发,引导学生从多问,多思、合瑾安排和利用时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学习的主人。
二、说学情为了更好地掌握学情,课前可以进行调查。
课前我对学生访谈的内容为:1、你认为你的优点是什么?2、你在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和烦恼吗?能说说你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扰是什么吗?经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将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与教材相关事例进行整合,从生活切入,进入文本,走向真实的学习实践。
本单元是学生升人小学中年段后的第一个学习单元。
三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低年段两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这为探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学生学习经验和经历是教学的切入口,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着学习,但他们对“更快更好的学习”缺乏科学认识。
一部分学生还依赖于老师、家长的监督和帮助,学习主动性不强,兴趣缺乏。
但他们跟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有明显的差别,自我认识正悄悄萌芽,对事物的认识逐渐由直观向理性过度,这为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契机。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做学习的主人_人教新课标-最新教育文档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做学习的主人人教新课标《做学习的主人》是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中的第三个主题。
学习本课,旨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确定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
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3、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优点:(一)合理挖掘教学资源,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生活实际、本校实际出发,并作为教学资源,创造性改造教材,把教材还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了情境性、生动性、实效性,让学生产生了共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二)多维度互动,让课堂中的生成更丰富。
1.学生与文本对话。
教学中,我用“解决东东的烦恼”这个事例为激活因子,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2.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对话。
课堂上,我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说困惑,想办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进行体验、整理、反思和拓展。
在此基础上想办法,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教学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着力点。
3.学生与老师对话。
教学时,我与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办法,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感告诉学生,师生关系平等,课堂氛围和谐。
4.学生与同伴对话。
在小组交流活动中,每个孩子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同伴与同伴之间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每个孩子都学有所获。
(三)活动化、趣味化,让课堂更有情趣实践活动,是联系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新课程,要求着眼于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强调和确定了要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各种课堂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除了要有静态的理性分析外,还要有动态的亲身体验。
做学习的主人教案及反思

3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人人都能学得好多在心中画问号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四个相关的话题:“人人都能学得好”“多在心中画问号”“我和时间交朋友”“好经验共分享”。
“人人都能学得好”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认识自己的学习潜力,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多在心中画问号”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从小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懂得在学习中应做到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并掌握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我和时间交朋友”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学会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好经验共分享”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经验中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
这四个板块在逻辑上层层递进:先发现自己学习上的潜力,树立学习自信心;接着学会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要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最后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学情分析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个性也不相同,因此在学习上就会出现不同的闪光点。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树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此来带动各个方面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与潜力,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敢于质疑,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学习中多提问,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找出不愿提问的原因,学会主动学习。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思考自己的学习优势并准备展示。
(一)视频导入1.观看视频,交流感想:你认为最后的冠军应该是谁?教师:我们天生爱学习,在学习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人人都能学得好。
2.小组讨论交流:我在哪方面学得好?(二)展示自我1.展示教材第14页的学习优势,学生思考:你有这些方面的优势吗?请向同学说一说,你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例如:(1)我跑步很快,每次校运会的跑步比赛,我总能拿第一!(2)我很喜欢看《水浒传》,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我能给你讲上三天三夜!(3)练习书法能让我静心,现在我已经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反思
《做学习的主人》是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中的第三个主题。
学习本课,旨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
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3、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优点:(一)合理挖掘教学资源,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生活实际、本校实际出发,并作为教学资源,创造性改造教材,把教材还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了情境性、生动性、实效性,让学生产生了共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二)多维度互动,让课堂中的生成更丰富。
1.学生与文本对话。
教学中,我用“解决东东的烦恼”这个事例为激活因子,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2.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对话。
课堂上,我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说困惑,想办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进行体验、整理、反思和拓展。
在此基础上想办法,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教学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着力点。
3.学生与老师对话。
教学时,我与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办法,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感告诉学生,师生关系平等,课堂氛围和谐。
4.学生与同伴对话。
在小组交流活动中,每个孩子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同伴与同伴之间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每个孩子都学有所获。
(三)活动化、趣味化,让课堂更有情趣实践活动,是联系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新课程,要求着眼于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强调和确定了要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各种课堂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除了要有静态的理性分析外,还要有动态的亲身体验。
课堂中的游戏实践,可以使学生走上课堂小舞台,走向生活大舞台。
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帮助小军合理安排时间”的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
不足之处:我的引导不够充分,没有让学生深度思考、多角度展开。
如果在教学中把握好收与放的度,相信课堂生成会更为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