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轮钻头磨损分级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PDC钻头磨损分级标准系统(IADC)

PDC钻头磨损分级标准系统(IADC)

PDC钻头磨损分级系统1987年,IADC制定了固定切削齿磨损分级系统,并于1991年作了修订。

固定切削齿钻头磨损分级系统适用于除牙轮钻头之外的所有钻头,具体包括天然金刚石钻头、聚晶复合片(PDC)钻头、热稳定聚晶(TSP)金刚石钻头、孕镶式钻头、各种取心钻头以及其它所有使用金刚石作为切削元件的固定切削齿钻头(固定切削齿钻头磨损分级系统并不区分全面钻进钻头和取心钻头。

)。

一、系统结构IADC采用的磨损分级系统表中包括了对牙轮钻头和固定切削齿钻头进行磨损分级所需的各种代码。

表中有8项具体内容:前4栏描述钻头的"切削结构";第5栏("B")为"轴承密封",此栏不适用于固定切削齿钻头,因此在对固定切削齿钻头作磨损分级时此栏内容总填作"X";第6栏("G")表示"规径磨损值";最后2栏为备注栏,分别表示"其它磨损特征"(或称次要磨损特征)和"起钻原因"。

二、内齿圈/ 外齿圈用从0到8的线性数字来衡量和定义钻头表面各部位切削齿的磨损状态。

数字的值越大表示切削齿的磨损量越大,"0"代表切削齿没有磨损,"8"则表示切削齿已经完全磨损,没有剩余。

同理,"4"表示切削齿磨损量为50%。

PDC切削齿的磨损状态或磨损级别是以齿的金刚石层的磨损程度为依据的,不考虑复合片的形状、尺寸、类型以及出刃高度。

图1为切削齿磨损分级系统的示意图。

在对一只已使用过的钻头进行磨损状态分级时,需要记录钻头每个区域的平均磨损量。

如图所示,钻头半径的内2/3部分为内部区域,该区域有5颗切削齿,其磨损等级应为"2"。

这是通过计算区域内每颗齿磨损级别的平均值得来的:外部区域的平均磨损程度也是用同样方法计算出来的:"6"就是钻头外部区域的磨损级别。

牙轮钻头磨损分级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牙轮钻头磨损分级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一:¢215.9mm三牙轮钻头磨损分析一、考核目的:通过测量、计算¢215.9mm三牙轮钻头切削齿和钻头直径磨损情况,考核选手判断分析钻头使用程度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选手随机抽取已备好的铣齿、镶齿钻头各一只,进行测量、计算、判断分析,并将结果填在给定的表格内。

三、操作要求:选手报告裁判已经准备好,裁判给选手发开始信号,随机抽取铣齿、镶齿钻头各一只,操作开始,同时计时。

1、操作前检查:操作环境是否安全、工具、材料是否齐全。

(包括:钻头规、游标卡尺、钢板尺、签字笔、表格纸张等)检查钻头规、游标卡尺等工具的外观并校零,确保量具的准确可靠。

2、测量、评定并记录镶齿钻头的切削齿和直径的磨损情况⑴测量、评定并记录镶齿钻头切削齿的磨损情况①将钻头牙轮朝上平稳放置。

②选取磨损最严重的一个牙轮作为评定对象。

③仔细观察并记录旧钻头上的崩、断和掉齿总数,得出N值,(单位:个)④数出新钻头总齿数,得出N0值(或已提供),(单位:个)⑤计算,C=8*N / N0⑥根据C值及切削齿磨损定级表,取值、定级。

⑦将结果填入给定的表格内⑵测量、评定并记录镶齿钻头直径的磨损情况①将钻头牙轮朝上平稳放置。

转动牙轮,使三个牙轮的外排齿规径尖处于最高点。

②将钻头规端平放在钻头规径尖处(一般在三个牙轮外排齿最大外边缘处),调节开口大小,使钻头规与三个牙轮外缘同时接触,正视刻度线,读得旧钻头的直径(单位:mm)并记录。

如果用固定的钻头规测量钻头直径时,钻头规尺寸与钻头尺寸愈接近误差越小。

测量时,使钻头规与两个牙轮外缘同时接触,测量第三个牙轮外缘与钻头规的距离,量得的数乘以2/3,即为钻头直径的磨损量,(单位:mm)③量取新钻头的直径(或已提供)。

④计算新旧钻头直径的差值为磨损量(单位:mm)⑤磨损量在两数值之间时,应取较大的数值。

(单位换算)⑥将结果填入给定的表格内3、测量、评定并记录铣齿钻头的切削齿和直径的磨损情况⑴测量、评定并记录铣齿钻头切削齿的磨损情况①将钻头牙轮朝上平稳放置。

DM75电动牙轮钻机操作规程

DM75电动牙轮钻机操作规程

DM75电动牙轮钻机操作规程(一)启动前的检查第一条检查作业面是否平整,有无障碍物。

第二条检查行走结构件有无开焊、断裂、变形、松动及损坏。

第三条检查履带板销轴有无窜动、断裂、变形。

第四条检查捕尘罩是否破裂、被岩渣压住、冻结在地上。

第五条检查牙轮钻头的牙轮转动是否灵活,喷嘴是否畅通,轮齿是否磨损过限。

第六条检查钻架有无开焊、断裂、变形、松动及损坏,各部销轴及连接情况。

第七条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

第八条清理空气滤清器集尘盘,油气分离器排污,集中润滑集水杯排污。

第九条检查照明、喇叭、雨刷器、灭火器材是否齐全有效。

第十条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渗漏现象。

第十一条检查各部油位是否正常,各指示灯及指示器显示是否正常。

第十二条检查所有手柄及开关是否在零位或关闭位置。

第十三条检查除尘风管是否完好、堵塞。

(二)启动第十四条鸣笛示意,按启动按钮,启动电机。

第十五条检查所有仪表的指示值是否在正常范围。

第十六条检查各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

第十七条检查有无异音异味、漏油等异常现象。

(三)运行第十八条给上主泵,必须先将钻具和千斤顶提到位,再将钻进/行走转换开关扳到行走位置,鸣笛示意,按照车下指挥人员的指令,开动钻机对准孔位。

第十九条对准孔位后,将钻进/行走转换开关扳到钻进位置,调平千斤顶。

第二十条对准孔位后,在地面人员的指挥下,放下捕尘罩,将两侧胶皮向外拉展。

第二十一条慢速下放钻具,打开钻具供风阀,给上回转,当钻头接近地面时,给上干式除尘开关,水孔作业时不准使用干式除尘装置,适当调整进给压力,当稳杆器进入钻孔后,适当加大进给压力和回转速度。

第二十二条钻进过程中监视各仪表的指示情况是否正常,注意机械运转声音,发现异常及时停机检查。

第二十三条打完一根杆后,将钻杆用卡钳卡住,给回转反转,卸开钻杆,检查丝扣,如有杂质,应该先清理干净后,在丝扣上涂抹润滑脂,将回转小车提到顶部,转动储杆器使要接的钻杆中心与回转接头中心对正,用抱杆器抱住钻杆,慢速下放小车,慢慢给回转,待钻杆与回转接头接上后将钻杆提出储杆器,收回储杆器。

牙轮钻司机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牙轮钻司机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牙轮钻司机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牙轮钻司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完整, 规范牙轮钻司机的操作行为, 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牙轮钻作业的司机。

第三条牙轮钻司机应严格遵守本规程, 并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

第四条牙轮钻司机须经过专业培训, 掌握牙轮钻机的操作技能, 并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五条牙轮钻司机在操作过程中, 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严禁违章操作。

第六条牙轮钻司机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掌握最新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工作前准备第七条牙轮钻司机在工作前应仔细检查牙轮钻机的工作状态和设备完整性, 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 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第八条牙轮钻司机应穿戴安全防护装备, 包括安全帽、防撞鞋、防护眼镜等, 并将衣物、头发等松散物件固定好, 以防被卷入牙轮钻机。

第九条牙轮钻司机应熟知牙轮钻机的工作原理、操作要领和应急措施, 提前了解工作现场的地形地貌和相关设施的分布情况。

第十条牙轮钻司机应检查工作现场的安全性, 包括地面的平整度、是否有明显的障碍物等, 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三章操作规范第十一条牙轮钻司机应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 严禁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参数和运行模式。

第十二条牙轮钻司机应熟悉牙轮钻机的操作面板, 确保能准确地对设备进行控制。

第十三条牙轮钻司机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预启动检查, 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第十四条牙轮钻司机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牙轮钻机的工作参数, 以实现最佳的钻探效果。

第十五条牙轮钻司机应随时关注设备的工作状态, 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 应立即停止操作, 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第十六条牙轮钻司机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确保自身状态的良好, 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七条牙轮钻司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应保持冷静, 并根据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牙轮钻头磨损评定方法

牙轮钻头磨损评定方法

SY 5415—91牙轮钻头磨损评定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牙轮钻头磨损类别及分级、特征及代号、测量方法及描述。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钻井用牙轮钻头磨损分级。

2磨损类别及分级2.1牙齿磨损对于铣齿钻头和镶齿钻头的牙齿磨损,均以旧钻头与新钻头齿高磨损比值和总齿数比值的八分之几的数值来描述钻头牙齿磨损程度。

2.1.1铣齿钻头:是以齿被磨去的高度与新齿高度的比值作为定级依据。

齿高磨损比值按(1)式计算:C1=8(H1-H2)/H1 (1)式中:C1——齿高磨损比值;H1——与磨损牙轮对应齿排新钻头齿高平均数,mm;H2——磨损最严重牙轮上某排齿高的算术平均数,mm;2.1.2镶齿钻头:是以旧钻头上脱落、折断总齿数与新钻头总齿数(不包括背锥齿)的比值作为定级依据。

钻头脱落、折断总齿数比值按2)式计算:C2=8N2/N1 (2)式中:C2——脱落、折断总齿数比值;N2——旧钻头缺少的齿数,个;N1——新钻头总齿数,个。

2.1.3牙齿磨损分级:牙齿磨损分为8级,见表1。

表1齿高磨损比值>0>1/8>2/8>3/8 >4/8 >5/8>6/8>7/8 (掉断齿数比)0≤1/8 ≤2/8≤3/8≤4/8≤5/8≤6/8≤7/8≤8/8(>0(>1(>2(>3(>4 (>5(>6(>7 C1或C2 0≤1)≤2)≤3)≤4)≤5)≤6)≤7)≤8)牙齿磨损分级0 1 2 3 4 5 6 7 82.2轴承磨损对于滚动和滑动轴承的磨损,均以旧钻头已用轴承寿命与该钻头可用轴承寿命的比值的八分之几的数值为轴承磨损定级依据。

轴承寿命比值按(3)、(4)式计算:Z=8T2/T1 (3)N B W BT1=( )B1.( )B2.T B (4)N S W S式中:Z_——轴承寿命比值;T2——在N S和W S下已用去的轴承寿命,h;T1——在N S和W S下的轴承寿命,h;N S——旧钻头实际转速,r/min;W S——旧钻头实际钻压,kN;N B——统计的标准转速,r/min;W B——统计的标准钻压,kN;T B——在N B、W B参数下统计的轴承寿命,h;B1、B1——轴承磨损指数,详见表2。

PDC钻头磨损分级系统(IADC).

PDC钻头磨损分级系统(IADC).

PDC钻头磨损分级系统1987年,IADC制定了固定切削齿磨损分级系统,并于1991年作了修订。

固定切削齿钻头磨损分级系统适用于除牙轮钻头之外的所有钻头,具体包括天然金刚石钻头、聚晶复合片(PDC)钻头、热稳定聚晶(TSP)金刚石钻头、孕镶式钻头、各种取心钻头以及其它所有使用金刚石作为切削元件的固定切削齿钻头(固定切削齿钻头磨损分级系统并不区分全面钻进钻头和取心钻头。

)。

一、系统结构IADC采用的磨损分级系统表中包括了对牙轮钻头和固定切削齿钻头进行磨损分级所需的各种代码。

表中有8项具体内容:前4栏描述钻头的"切削结构";第5栏("B")为"轴承密封",此栏不适用于固定切削齿钻头,因此在对固定切削齿钻头作磨损分级时此栏内容总填作"X";第6栏("G")表示"规径磨损值";最后2栏为备注栏,分别表示"其它磨损特征"(或称次要磨损特征)和"起钻原因"。

二、内齿圈/ 外齿圈用从0到8的线性数字来衡量和定义钻头表面各部位切削齿的磨损状态。

数字的值越大表示切削齿的磨损量越大,"0"代表切削齿没有磨损,"8"则表示切削齿已经完全磨损,没有剩余。

同理,"4"表示切削齿磨损量为50%。

PDC切削齿的磨损状态或磨损级别是以齿的金刚石层的磨损程度为依据的,不考虑复合片的形状、尺寸、类型以及出刃高度。

图1为切削齿磨损分级系统的示意图。

在对一只已使用过的钻头进行磨损状态分级时,需要记录钻头每个区域的平均磨损量。

如图所示,钻头半径的内2/3部分为内部区域,该区域有5颗切削齿,其磨损等级应为"2"。

这是通过计算区域内每颗齿磨损级别的平均值得来的:外部区域的平均磨损程度也是用同样方法计算出来的:"6"就是钻头外部区域的磨损级别。

钻头使用操作规程

钻头使用操作规程

钻头使用操作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的使用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石油勘探局牙轮钻头及金刚石(PDC)钻头的使用与操作。

2牙轮钻头选型与使用2.1牙轮钻头选型时应考虑的问题2.1.1地层的软硬程度和岩石研磨性;2.1.2钻进井段的深度;2.1.3地层的造斜能力;2.1.4软硬交错地层及砾石层;2.1.5特殊工艺要求;2.1.6钻头价格;2.2牙轮钻头下井前检查2.2.1正确记录下井钻头的型号、规格、螺纹类型、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编号、喷咀直径及数量。

2.2.2水眼完好畅通,硬质合金喷咀应固定牢固,无裂纹。

2.2.3钻头螺纹完整光洁,台肩平整。

2.2.4钻头焊缝应完好无损。

2.2.5非密封轴承钻头检查牙轮活动是否灵活。

2.2.6密封轴承钻头,以双手用300N以上力盘动牙轮为合格。

2.2.7钻头的内流道光滑。

2.2.8铣齿牙轮的牙齿应无裂纹、损坏,碳化钨焊层完整牢固。

2.2.9镶齿钻头的合金齿应无松动,折断及微裂纹。

2.2.10牙轮壳体完好无裂纹。

2.3牙轮钻头的入井。

2.3.1根据水功率要求选择喷咀直径。

2.3.2安装喷咀:喷咀座内清洁,密封圈完好,并涂少许润滑脂,安装时严禁用锤子直接敲打喷咀。

2.3.3钻头上扣时必须使用对应的装卸器,上扣扭矩达到厂家规定值。

2.3.4下钻前校好指重表,钻头通过井口、防喷器时,一定要扶正。

2.3.5下钻操作平稳,钻头通过套管鞋处,软硬交替地层,要控制下放速度。

2.3.6牙轮钻头下钻遇阻,应先开泵,返出正常后,用轻压拨转方式解除。

2.4牙轮钻头钻进时的操作2.4.1新钻头距井底2m时,应开泵旋转下放到井底,先用10kN~20kN轻压磨合10min,以后每增加10kN磨合5min,直至磨合至设计钻压。

2.4.2不允许加压启动转盘。

2.4.3最大钻压或最高转速不超过厂家推荐值。

2.4.4正常钻进时的钻井参数应在厂家推荐的W·N(钻压和转盘转速积)值以内。

牙轮钻头磨损分级体系

牙轮钻头磨损分级体系

措施:
1. 改善水力清洗;
2. 优化水力参数;
3. 对钻头采取耐冲蚀措施;
4. 降低固相含量;
. 5. 减少腐蚀.
16
10. Flat Crested Wear (FC)---齿尖磨平
原因: 1. 选型不合理-钻头偏软; 2. 跟踪破碎坑; 3. 钻压过小.
措施: 1. 选硬型号钻头;耐磨齿; 2. 调整钻井参数; 3. 合理增加钻压.
5. 水力清洗不好.
.5. 增加水力能量,改善水力清洗.31
Bearings/Seals (B)---轴承/密封分级
措施: 1. 用小钻压,低转速划眼通过; 2. 用合适的钻头装卸器合理装卸; 3. 确认钻头能通过防喷器组; 4. 套管通径.
.
24
18. Plugged Nozzle (PN)---堵喷嘴
原因:
措施:
1. 未开泵,钻头冲入沉砂,软地层; 1. 规范钻井操作;
2. 泵入外来材料;
2. 使用钻具滤清器;
措施: 1. 针对粘性地层的钻井措施; 2. 优化水力参数; 3. 高比水马力;中心喷嘴;流场; 4. 规范钻井操作; 5. 合理钻头选型;改善泥浆性能10.
4. Cracked Cone (CC)---牙轮裂纹
原因: 1. 钻压过大;工作时间过长; 2. 冲击载荷过大;操作不当; 3. 过平衡钻井环境; 4. 热龟裂;断齿,掉齿; 5. 牙轮壳体变薄;氢脆;过热.
5. 调整钻井参数;
6. 钻头工作时间过长.
. 6.根据钻头的扭矩和跳动来判断20.
14. Lost Nozzle (LN)---掉喷嘴
原因:
措施:
1. 装喷嘴程序不当--密封圈,扭矩; 1. 按规定程序装喷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215.9mm三牙轮钻头磨损分析
一、考核目的:
通过测量、计算¢215.9mm三牙轮钻头切削齿和钻头直径磨损情况,考核选手判断分析钻头使用程度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选手随机抽取已备好的铣齿、镶齿钻头各一只,进行测量、计算、判断分析,并将结果填在给定的表格内。

三、操作要求:
选手报告裁判已经准备好,裁判给选手发开始信号,随机抽取铣齿、镶齿钻头各一只,操作开始,同时计时。

1、操作前检查:
操作环境是否安全、工具、材料是否齐全。

(包括:钻头规、游标卡尺、钢板尺、签字笔、表格纸张等)检查钻头规、游标卡尺等工具的外观并校零,确保量具的准确可靠。

2、测量、评定并记录镶齿钻头的切削齿和直径的磨损情况
⑴测量、评定并记录镶齿钻头切削齿的磨损情况
①将钻头牙轮朝上平稳放置。

②选取磨损最严重的一个牙轮作为评定对象。

③仔细观察并记录旧钻头上的崩、断和掉齿总数,得出N值,(单位:个)
④数出新钻头总齿数,得出N0值(或已提供),(单位:个)
⑤计算,C=8*N / N0
⑥根据C值及切削齿磨损定级表,取值、定级。

⑦将结果填入给定的表格内
⑵测量、评定并记录镶齿钻头直径的磨损情况
①将钻头牙轮朝上平稳放置。

转动牙轮,使三个牙轮的外排齿规径尖处于最高点。

②将钻头规端平放在钻头规径尖处(一般在三个牙轮外排齿最大外边缘处),调节开口大小,使钻头规与三个牙轮外缘同时接触,正视刻度线,读得旧钻头的直径(单位:mm)并记录。

如果用固定的钻头规测量钻头直径时,钻头规尺寸与钻头尺寸愈接近误差越小。

测量时,使钻头规与两个牙轮外缘同时接触,测量第三个牙轮外缘与钻头规的距离,量得的数乘以2/3,即为钻头直径的磨损量,(单位:mm)
③量取新钻头的直径(或已提供)。

④计算新旧钻头直径的差值为磨损量(单位:mm)
⑤磨损量在两数值之间时,应取较大的数值。

(单位换算)
⑥将结果填入给定的表格内
3、测量、评定并记录铣齿钻头的切削齿和直径的磨损情况
⑴测量、评定并记录铣齿钻头切削齿的磨损情况
①将钻头牙轮朝上平稳放置。

②选取磨损最严重的一个牙轮作为评定对象。

③用游标卡尺,将主尺尺头插入牙齿根部,副尺端面贴紧齿顶,读出磨损后的齿高(齿高是齿顶相对于齿根处的垂直高度)。

分别量出内区齿和外区齿的排齿高,取算术平均值,得出磨损后的平均齿高H,(单位mm)。

④量出相应新钻头(或已提供),得出H0,(单位mm)。

⑤计算,C=8*(H0-H)/H0
⑥根据C值及切削齿磨损定级表,取值、定级。

⑦将结果填入给定的表格内
⑵测量、评定并记录铣齿钻头直径的磨损情况
①将钻头牙轮朝上平稳放置。

转动牙轮,使三个牙轮的外排齿规径尖处于最高点。

②将钻头规端平放在钻头规径尖处(一般在三个牙轮外排齿最大外边缘处),调节开口大小,使钻头规与三个牙轮外缘同时接触,正视刻度线,读得旧钻头的直径(单位:mm)并记录。

如果用固定的钻头规测量钻头直径时,钻头规尺寸与钻头尺寸愈接近误差越小。

测量时,使钻头规与两个牙轮外缘同时接触,测量第三个牙轮外缘与钻头规的距离,量得的数乘以2/3,即为钻头直径的磨损量,(单位:mm)
③量取新钻头的直径(或已提供)。

④计算新旧钻头直径的差值为磨损量(单位:mm)
⑤磨损量在两数值之间时,应取较大的数值。

(单位换算)
⑥将结果填入给定的表格内
4、描述钻头主要磨损特征
与新钻头相比,简单填写旧钻头的主要磨损特征,描述旧钻头外表有何明显变化。

5、清理现场,收拾工具。

6、选手报告裁判考试完毕,请裁判指示,考试结束。

四、技术要求:
必须按规定着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钻头的磨损按行业标准S Y/T5415-2003《钻头使用基本规则和磨损评定办法》执行。

必须正确使用钻头规和游标卡尺。

仪器、工具用完后应回位,并摆放整齐。

考核时间为20分钟。

五、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