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内容简介
凤县十二五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凤县十二五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第一章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条件一、基本情况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陕、甘、川三省交汇之地,全县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辖10镇2乡100个行政村,人口11万,其中农业人口7.6万,是典型的山区县。
近年来,凤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统筹城乡改革实验为主线,深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六大体系”,形成了更加明晰的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初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66.54亿元,增长23.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4亿元,增长35.4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52亿元,增长45.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736元和5949元,增长19.7%和26.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1亿元,增长18.8%。
县域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9位,实现了阶段性率先脱贫和成功跻身全省十强县的两次跨越,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一举跨入引领全省县区发展的第一方阵。
二、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现状(一)统筹城乡工作高点起步。
2008年,宝鸡市委、市政府把凤县确定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2009年凤县被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统筹城乡农村改革试验区,这就意味着我县统筹城乡既要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子,同时也要为全市乃至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创出经验,做出贡献。
2009年2月8日、2010年4月27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同志、省委副书记王侠同志视查凤县后,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领导指示,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改革工作力度,经济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统筹城乡改革试验掀开新的篇章。
2010年7月20日,凤县留凤关统筹城乡新区党工委、建设委员会挂牌成立,这是凤县县委、县政府立足长远,站在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推动县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一个创新,标志着凤县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工作掀开了新的篇章。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设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设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5.09.29
•【字号】陕政函〔2015〕189号
•【施行日期】2015.09.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设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
复
陕政函〔2015〕189号
宝鸡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凤翔县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宝政字〔2015〕3号)收悉。
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一、同意你市依托长青工业园、柳林工业园和科技生态新城在凤翔县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省级高新区相关政策。
二、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16.57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28.57平方公里。
三、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煤化工、白酒酿造、电力能源产业,培育发展工业机器人、新材料、文化等产业。
四、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坚持土地集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新型城区。
五、你市要切实加强对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指导,促其又好又快发展。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15年9月29日。
凤翔商贸城规划方案 (2)

凤翔商贸城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凤翔商贸城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地处省道203线南侧,西与大安街相连,东与嘉陵街交界。
商贸城总占地面积为9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51万平方米。
以商贸为主导,是一个集商业、会展、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商贸城。
该商贸城规划于2019年启动,由凤翔县政府牵头,联合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规划方案的制定,历经多次审议和修改,最终确定了目前的规划方案。
二、规划建筑分布1. 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由商业广场、商业步行街和商场三部分组成。
商业广场位于商贸城的中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采用仿古、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可容纳20万人同时聚集。
商业步行街沿商业广场两侧呈L型开展,总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设计上既考虑了商业经营功能,同时也具备赏景、休憩等多种功能。
商场位于商业广场周围,总面积为9万平方米,设有百货、超市、特色商铺、儿童乐园等多种商业模式,经营方式和业态多样,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2. 会展中心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分为室内展馆和室外活动广场两部分。
室内展馆占地面积为8万平方米,由国际标准的展馆、多功能厅、VIP休息区、餐饮区等组成,能满足各种规模的展览和会议需要。
室外活动广场面积为5万平方米,可以作为各种文化活动、音乐会演出、体育赛事等场地使用。
3. 休闲中心休闲中心占地面积为8万平方米,与商业中心毗邻,包含温泉度假酒店、游乐设施、音乐喷泉、运动场地等。
温泉度假酒店是商贸城的特色项目之一,占地面积为5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设施齐全,包括温泉SPA区、别墅区、游泳池、儿童乐园、美食街等多个区域,是商贸城的一个重要特色旅游项目。
游乐设施主要包括大型过山车、碰碰车、旋转木马等多种项目,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游客参加。
音乐喷泉是商贸城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每天都会进行多次表演,将音乐与水罩进行绝妙的结合,营造出令人热血沸腾的现场氛围。
三、交通设计方案商贸城作为凤翔县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交通设计方案必须合理、高效、便捷。
(整理)凤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

现状概况和规划背景一、现状概况1.地理位置凤县古称凤州,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4′19″-107°10′26″,北纬33°34′50″-34°18′13″。
东与本省太白县交界、南与勉县、留坝县接壤,西与甘肃省天水市、两当县为邻,北与宝鸡市、陈仓区相连,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
凤县距西安市297公里,宝鸡市102公里,汉中市162公里。
宝成铁路穿境而过,县内铁路总长90公里,设有七个火车站,316国道、212省道以及眉凤公路等国道、省道与地方道路相会其中,四通八达。
2.气候凤县处于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南侧,属于暖温带半温润山地气候区,鉴于山地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小气候差异大。
全县年总辐射平均为10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为1840小时,光热条件不足。
年平均温度11.4℃,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无霜期227天。
降水集中,分布不均,年均降水量613.2毫米。
年均湿润指数为0.74,最大积雪厚度9厘米,最大冻土深度39厘米,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西南风,平均风速0.7米/秒。
3.地形地貌凤县地处秦岭山地,境内峰峦重迭,山势陡峭。
县境内地貌单元由北秦岭中低山、中秦岭中低山和山间断陷盆地三部分组成。
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平均海拔约在900-2700米之间。
最高峰为唐藏乡辛家山之透马驹峰,海拔2738.7米,最低处为温江寺乡两河口,海拔915米。
流域内山间断陷盆地较多,其中较大的有东河桥盆地和凤州盆地。
嘉陵江两侧山麓海拔为1400-1800米,相对高度为500-800米,河谷密布,山坡陡峻,多为30°-40°。
由于过度垦植及滥伐山林,岩石裸露地表,风化强烈,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现象。
4.水系及水资源凤县属长江流70域,有1公里以上河溪714条,总长2394.4公里,密度0.75公里/平方公里。
凤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内容简介

凤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主要内容本轮规划在充分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凤翔县城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城镇发展条件、历史沿革、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做了充分的分析论证,对城市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并对凤翔县城建设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规划成果共提交基础资料汇编一本、说明书一本、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研究一本、图册一套(文本、图纸)。
规划图纸内容包括:区位分析图、上位规划分析图、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等规划图纸48张,文本包括十六章节。
主要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进行了阐述。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从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县域空间管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县域旅游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十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二、中心城区规划1.主要内容①规划年限:2015年—2030年。
近期:2015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
②范围:南起雍城湖、西府大道以南约700米,北至三里河边,东至秦文路,西至雍城变电站。
③城市发展定位:宝鸡副中心,西部地区白酒产业基地,关天经济区能源化工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④城市发展方向:东扩西进、北移南优、集中成片、规模发展。
⑤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廊、两轴、三心、五区”。
⑥其他内容除上述主要内容外,规划还对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城区环境保护规划、城区综合防灾规划、城区发展时序引导及规划管理措施建议等做了概述。
2.主要指标①人口规模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到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万人。
②用地指标规划城市总建设用地21.49平方公里。
近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5.1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1平方米;远期(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49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平方米。
其中:居住用地701.19公顷,人均用地面积35.06平方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47.46公顷,人均用地面积7.37平方米;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81.25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4.06平方米;工业用地173.21公顷,人均用地面积8.66平方米;物流仓储用地87.17公顷,人均用地面积4.36平方米;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436.89公顷,人均用地面积21.84平方米;公用设施用地13.61公顷,人均用地面积0.68平方米;绿地与广场用地307.85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5.39平方米。
凤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凤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凤翔加快发展,实现“撤县设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编制好《凤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入西部百强县、打造魅力新凤翔”的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凝心聚力谋发展,比拼争先抓落实,成功战胜了汶川地震、特大雪灾等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科学应对金融危机、血铅事件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全县经济社会迈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十一五”时期是凤翔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产业发展水平最高、对外开放成效最佳、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全国双拥模范县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等50多项省级荣誉和100多项市级荣誉称号。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各项指标的预计完成情况来看,规划提出的54项指标已经全面完成,特别是地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均已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县域总体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预计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00.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分别达到14.8亿元、60.8亿元和24.6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2.1%、18.2%和16%。
地方财政收入24991万元,比2009年增长31.5%。
凤县老城区改造及丰禾新区建设规划整体思路4.11pm

各种诉求和自身条件决定了凤县的发展方向——改造和新建
凤县城市建设如何在发展新区的同时保留 老城风貌特色
?
幸福凤县——具体规划要点问题
丰禾山新区: 行政中心的建设促进新区土地价值的提 升和建设用地的高效开发利用 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行政中心的规划 建设,成为新区建设的动力引擎 老城区: 价值提升:提升老城的土地价值,发挥 土地的最大功效 优化布局结构:合理安排功能分区、交 通结构和模式 完善景观体系:建设生态景观系统,展 现凤县特色和水韵夜景魅力 营造宜居环境:完善老城配套建设,提 升居住环境质量 结 论
宜居的生态思路
发展模式分析
城中村改造——改造目标
发展模式分析
城市结构
带状城市形态—形态 旅游宜居城市—尺度 老城区用地不足—规模 老城区布局散乱—功能 新区农村与农田覆盖——风貌 新区建设用地空置——亟待开发
多核心模式
双核发展
紧凑发展,精明增长
发展模式分析
业态构成
大兴旅游业
优越的旅游资源 明确的政策导向 保障配套服务
旅游带动型
提升环境品质 带动休闲农业 促进多元产业
凤县之美
自然资源
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优势
文化资源
三大文化融汇之地
关中城 市群
陕
社会资源
三大城市群拓展区域
凤县
经济资源
三大经济圈辐射地区
川
成渝城 市圈
鄂
武汉 城市圈
渝
凤县之势
交通优势
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
陕
扼川陕、秦陇要冲
甘
秦蜀咽喉,汉北锁钥
陇 南
平 凉
庆 阳
山
铜 川
凤县
汉 中
西 安
宝鸡未来十年城市规划

宝鸡未来十年城市规划宝鸡古称“ 陈仓”、“ 雍城”,典故“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发源地,其城市规划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宝鸡未来十年城市规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宝鸡未来十年城市规划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第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策略1.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重点保护“山、塬、水、林、城”的空间格局,确定需要保护和控制的重要资源环境要素,明确空间管制要求,作为城乡各级居民点空间发展的前提。
2. 以层级优化为重点根据市域资源环境条件和城镇发展条件,将市域北、南、中部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发展区域,采取差异化的空间发展模式,形成因地制宜、特色突出的城乡发展格局。
3. 以统筹协调为核心研究区域整体发展格局,合理确定市域空间结构,协调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关系,建立城乡互补的生态格局和市域协调的空间格局,为市域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 以设施提升为支撑完善覆盖城乡的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力度,全面提升乡村地区各类设施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平等享有社会福利。
第二条城镇化发展策略1. 差异发展:将市域划分为北、中、南部三区,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
2. 北部地区(陇县、千阳县和麟游县):根据资源环境特征,兼顾资源采掘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重点城镇发展。
3. 中部地区(市区、凤翔县、扶风县、岐山县和眉县):鼓励中心城镇极化发展,积极培育新兴增长点。
4. 南部地区(太白县和凤县):采取内聚外迁策略,对地质灾害隐患区和山地区农村梯度转移,提升重点城镇的服务水平。
第三条乡村发展策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引导人口有序转移,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引导农村居民点发展和建设,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增加扶贫投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和政策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主要内容
本轮规划在充分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凤翔县城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城镇发展条件、历史沿革、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做了充分的分析论证,对城市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并对凤翔县城建设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规划成果共提交基础资料汇编一本、说明书一本、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研究一本、图册一套(文本、图纸)。
规划图纸内容包括:区位分析图、上位规划分析图、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等规划图纸48张,文本包括十六章节。
主要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进行了阐述。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主要从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县域空间管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县域旅游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十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二、中心城区规划
1.主要内容
①规划年限:2015年—2030年。
近期:2015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②范围:南起雍城湖、西府大道以南约700米,北至三里河边,东至秦文路,西至雍城变电站。
③城市发展定位:宝鸡副中心,西部地区白酒产业基地,关天经济区能源化工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④城市发展方向:东扩西进、北移南优、集中成片、规模发展。
⑤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廊、两轴、三心、五区”。
⑥其他内容
除上述主要内容外,规划还对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城区环境保护规划、城区综合防灾规划、城区发展时序引导及规划管理措施建议等做了概述。
2.主要指标
①人口规模
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到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万人。
②用地指标
规划城市总建设用地21.49平方公里。
近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5.1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1平方米;远期(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49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平方米。
其中:居住用地701.19公顷,人均用地面积35.06平方米;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47.46公顷,人均用地面积7.37平方米;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81.25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4.06平方米;
工业用地173.21公顷,人均用地面积8.66平方米;
物流仓储用地87.17公顷,人均用地面积4.36平方米;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436.89公顷,人均用地面积21.84平方米;
公用设施用地13.61公顷,人均用地面积0.68平方米;
绿地与广场用地307.85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5.39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