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版本: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岳麓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备课资料(无答案) 岳麓版 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备课资料(无答案) 岳麓版 教案

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备课资料【自主梳理】:一、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1.开始:_____年春,八路军、新四军从敌后向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

2.反攻起点:1945年4月发生的_____,成为正面战场局部反攻的起点。

二、中共七大召开1.时间、地点:____年____月,中共七大在_________召开。

2.主要内容:大会制定了党的__________。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还选举产生了以______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_____统一和政治_____,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_____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形势: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__和__投下了两枚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__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2.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形势:毛泽东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声明,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军队,向日军发动全面反攻。

_____命令国民党军队向日占区推进。

3.胜利:1945年___ 月___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___月___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________”号军舰上举行。

____月____日,日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4.台湾回归:1945年__月__日,中国政府在______举行侵台日军无条件投降仪式,从而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____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战胜利的意义:①抗日战争是_______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_____战争。

②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______的转折点。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________的作用,为世界_______战争的胜利和人类__________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名师教案2 岳麓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名师教案2 岳麓版

抗日战争的胜利说课的内容是: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即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一)、说地位: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落后挨打,积贫积弱的中国多次遭到外来侵略,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中华民族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四万万中国同胞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历史转折。

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讲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情况。

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对以后的国际关系和中日关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极为鲜明地体现出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核心。

因此,本课内容无论在本学习主题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说结构:本课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讲:中国军队的局部反攻第二部分是讲: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情况。

第三部分是讲:抗日战争胜利的情况。

第四部分是讲: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基本知识:中国军队的局部反攻、中共“七大”、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作战、中国军队的全面反攻、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指导学生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分析“七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组织学生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问题探讨,使学生了解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及内容,理解“七大”的历史意义。

通过看文字、图片等资料,使学生感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有关史实,并由此展开讨论,形成“论从史出”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1.列举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

2.总结归纳中共“七大”的意义和抗战胜利的原因。

3.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4.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1944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从敌后向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

(2)1945年4月,湘西会战成为正面战场局部反攻的起点。

2.中共“七大”召开(1)时间和地点:1945年4—6月,中共“七大”在某某召开。

(2)主要内容①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②大会通过了新党章,明确规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大会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想一想: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某某主义的中国。

(3)作用:中共“七大”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某某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重大事件时间国家或人物重大事件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1945年8月上旬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1945年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中国军民开始向日寇发动全面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二战结束1945年9月9日中国侵华日军在某某向国民政府递交了投降书。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5年10月25日中国中国代表在台北主持受降仪式,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某某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某某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性质: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国内意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国际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岳麓版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问题探讨,使学生了解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及内容,理解“七大”的历史意义。通过制作大事年表,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一时期的历史线索。通过看文字、图片、录像资料,使学生感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有关史实,并由此展开讨论,形成“论从史出”的意识。通过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先由一名学生回答,再由全体学生齐读。教师提示学生根据会议召开的背景进行理解掌握。)
3、历史意义:
先由全班学生齐读,再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字表达的具体意义,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中共七大在历史上1、抗战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归纳:
(1)国际:一是盟军对日反攻,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二是苏联对日宣战。(2)国内:一是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人民全面反攻;二是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向日占区推进。
学生看书,同桌讨论,提出看法。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探讨:
(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哪几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结果如何?(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中国都失败了,并与侵略者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2)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原因有哪些?
教学用具:PPT课件常规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讲解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学生复述上节课的知识要点,导入新课。
一、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本节课文。
1、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进行局部反攻(1944——1945年春)
2、国民党正面战场局部反攻的起点——湘西会战(1945年4月)
3、情感、态度、价值观:、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鼓励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交流心得,增强团队意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2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2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2 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2 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2 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师寄语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学习目标1。

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2。

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3。

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4。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课前预习】一、全民坚持抗战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进行,辅之以;加紧进攻;加强对占领区的和 .2.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建立 .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共同抗敌.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总司令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二、中共七大1.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

初中历史岳麓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初中历史岳麓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上历史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内容抗日战争的
胜利设计者胡海姣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军队的局部和大反攻
2了解七大的召开
3知道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原因
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片1 出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片2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读读,明确学习目标片3 出示导学提示一学生按要求完成
片4 出示导学提示二按要求完成
片5 出示导学提示三交流展示
片6 通过PPT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看灯片按要求完成任务
片7 出示导学提示

按要求完成
片8----9 解决片7中的
问题
看PPT并做好记载
片10 出示导学提示五明确任务并按要求完成片11 展示片10的任务做好笔记
片12 课堂小结小组合作完成
片13 课堂作业抢答
课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上)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识记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重点)2、能记住抗日战争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3、懂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难点)4、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的英勇顽强的民族气概。

【课堂流程】提问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课堂检测→整理学案【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梳理下面知识,并在课文上圈画出来。

)1.时间:年开始。

(一)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后战场进行的局部反攻。

3.国民党战场局部反攻。

1.时间:2. 地点:①政治上:制定了党的路线(二)中共“七大”召开 3. 主要内容②思想上:确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组织上: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委员①指明了抗 4.历史意义②形成了日③为争取战①美英盟军争 1. 日本无条件的投降的原因②美国胜(三)抗日战争的胜利③苏联利④中国军队2、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①时间:1.台湾回归(光复)(四)台湾回归和抗日②意义:宣告战争胜利的意义①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②③二、合作探究(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2、拓展题:数一数,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哪几次较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3、想一想,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三、课堂小结(温馨提示:请根据该课“学习目标”或“课文的主要学习内容”来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四、课堂检测(温馨提示:请用直选法、排除法或比较法做选择题)1.“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A中共二大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2.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抗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历时八年,起止时间是()A 1936~1944年B 1937~1944年C 1936~1945年D 1937~1945年4.延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重要红色旅游区之一,1945年4~6月在这里召开的党的会议是()A 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5.抗战胜利后,被日军割占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50年是指()A 1894~1944年B 1895~1945年C 1896~1946年D 1899~1949年6.“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这首歌曲在20世纪60年代曾家喻户晓,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导学案【课题】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和结果。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和讨论了解抗日战争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设备、图片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抗日战争长达八年的艰辛历程。

那么,你们是否想知道最终中国是如何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呢?2. 引导问题: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抗日战争胜利有哪些重要意义呢?二、呈现(20分钟)1. 多媒体展示:通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呈现抗日战争胜利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当时人民的喜悦和胜利的重要意义。

2. 教师讲解:讲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和结果,并引导同学们分析,从而形成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整体认识。

3. 学生互动:提问,让同学们参与回答问题,加深对抗日战争胜利的理解。

三、巩固(20分钟)1. 小组合作: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意义。

并分别选择两个代表进行发言。

2. 展示与总结: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由小组代表总结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意义。

四、拓展(15分钟)1. 小组辩论:将同学们按照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意义的不同划分为两组,一组辩称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意义重大,另一组则反方辩称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意义有限。

2. 互动辩论:两组同学进行互动辩论,提出论据和观点,有限时间将观点论据阐述清楚。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请同学们简单回顾一下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2. 教师点评: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并补充和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3. 反思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没有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现在又应该如何保卫我们的家园呢?【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具体过程和主要战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班级姓名小组编号
一、学习目标:知道:2.中国军队的局部反攻;2.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3.中国军队的全面反攻;4.日本无条件投降;5.台湾回归。

理解:1.中共“七大”;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课堂目标重难点:
1.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难点:中共“七大”召开的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原因。

三、自主学习教材第86---90页,完成下列练习:
(一)中共“七大”召开:
1.时间:()年4月---6月。

地点:()。

2.内容:大会制订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领导下,打败(),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明确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

选举了以()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国抗战的胜利:()年()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月()日,日本政府向盟国签字投降。

()月()日,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向中国政府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