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场地分析

景观设计——场地分析
景观设计——场地分析

一、对场地的区位分析:

区位分析,可以说是将场地放在其周边的区域关系内进行场地的定性分析。在这里,我们着眼的不外于如下两点:

1、周边交通关系——列出详尽的各种交通形式的走向。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制约下一步设计的一些要素,如人行车行出入口、停车场、避让要素(轻轨、高速路的噪音避让等);

2、项目定位关系——确定项目在整体区域中的定位。

分析周边的用地性质,列出其他相同项目的分布及服务半径,确定本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规模,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的项目构成找到依据。(如公园设计中,每一种休憩项目的设置,都应拿出相应的依据——甚至图上的每一根线,我们都应该知道是怎么来的。

二、对场地的社会人文分析:

所谓的社会人文,实在是一个自己杜撰的词。这里,想表达的是如下分析的综合:

1、历史信息

2、民风民俗

3、适宜该场地的理想生活模式

这一步工作,有利于我们在下一步的设计中把握场地的人文特质。

三、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分析:

对于有可以利用的地形,自然要好好的把握。

有可能的应该做出这样两张图:

1、场地坡度分析——分析并找出适宜的建设用地,减少对场地的人为破坏。

2、场地坡向分析——阳坡和阴坡当然是不一样的了。

对于景观设计而言,地形的变化是一个有利的因素,大家可要好好的把握喔!

没有地形可以利用的场地,当然就省了心了。

四、对场地的生态物种分析:

场地现状的生态物种,是维持场地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如地表泾流的生态涵养群落,地貌特征的特有动植物群落等,保护并恢复这些生态群落,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五、对场地的地质水文分析:

场地现状的地质水文资料,自然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地质条件,决定了不同的自然景观特色,而地下水位的高低、天然泉眼

的有无,对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更是不用我废话了。

六、对场地的风水格局分析:

这个就看各位的堪舆术的造诣了。

所谓“风水”,只不过是古代一种朴素的规划理念罢了。

若是甲方偏好,而你也不惧这一个,那就大胆的分析吧。

场地分析的内容

一、现状调查:包括收集与场地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实地踏看、测量。

1自然条件:地形、水体、土壤、植被;

2气象:日照、温度、风、降雨、小气候;

3人工设施:建筑及构筑物、道路和广场、各种管线;

4视觉质量:场地现状景观、环境景观、视域;

5范围及环境:物质环境、知觉环境、城市规划法展。

根据场地规模和使用目的分清主次进行调查、了解。

二、分析:用叠加分析法将诸项内容叠加到一张综合分析图上。分项内容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

三、资料表示:尽量用图面或图解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的方式表示。

1自然条件:A地形——按坡度的大小用由淡到深的单色作出坡级图。

B水体——明确位置、水深、最低和最高、长年水位、洪涝水位及范围、岸带形式、

驳岸的稳定性、地下水位、水质、污染源、污染物成分、分水线、汇水线、流向、强度。

C土壤——表明类型、结构、pH值、含水量、承载力、抗剪切强度。

D植被——种类、位置、数量、分布、可利用程度。。。。。。。。。 2气象: A日照——完成落影平面、定出永久日照区、冬至日影图、夏至日影图。

B温度、风、降雨——a年平均温度、最低、最高温度(包括月平均)。 b风向和强度,夏季及冬季主导风向。 c年平均降雨量、降雨天数、阴晴天数。

d最大暴雨强度、历时、重现期。

C小气候——较准确的数据要通过多年的观测累积才能获得,通常是随同有关专家实地观察,

合理评价和分析场地地形的起伏、坡向、植被、地表状况、人工设施等对场地的日照、湿度、风、温度条件

的影响。

3人工设施:A建筑及构筑物——了解其使用情况、平面、立面、标高、与道路的连接。

B道路和广场——道路的幅宽、平曲线、主点标高、排水形式等;广场的位置、大小、铺装、

标高、排水形式等。

C各种管线——包括电缆、通讯、电线、给排水管、煤气、天然气等各种管线的位置、走向、

长度、管径和一些技术参数。

4视觉质量:A场地现状景观——从形式、历史文化、特异性方面来评价现有的植被、水体、山体、建筑等

景观的优劣,同时标出主要景观点的平面位置、标高视域范围。

B环境景观——即介入景观。在图上标出确切的位置、视轴方向、清晰程度以及简略的评价。

5范围及环境:A范围——标明用地红线。

B知觉环境——总体视觉质量。噪声和空气污染的情况。

C城市法展规划——了解场地的用地性质、发展方向、交通、管线、水系、植被等系列专项规划

的详细情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