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专用管材项目环评报告
管道项目评估报告

管道项目评估报告一、项目背景管道项目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而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本项目位于某地区,旨在建设一条长距离的输气管道,将天然气从供气站点输送至需气站点,以满足当地工业和居民的能源需求。
为了评估该管道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特撰写此报告。
二、项目概述1.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条可靠、高效的输气管道来满足当地需气站点的需求,提供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
2. 项目范围项目的范围包括管道建设、供气站点和需气站点的建设以及相关设备采购和安装等。
3. 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将从勘察和设计阶段开始,然后进行土地征用、施工和设备安装阶段,最后进行调试和投入使用。
三、项目评估1. 市场分析通过对当地天然气市场需求的调研和预测,可以确定该管道项目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经过调查发现,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因此,建设该管道项目符合市场需求。
2. 技术评估在技术评估方面,我们对管道建设、设备采购和安装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评估。
相关专家研究认为,该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成熟可行,具备提供稳定供气能力的能力。
因此,该项目在技术层面具备可行性和可靠性。
3. 环境评估该管道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经过专业机构的调查和评估,项目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通过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来减少负面影响。
因此,该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具备可行性。
4. 经济评估根据市场调研和投资估算,该管道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较高,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运营收入、成本估算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的分析,预计该项目在建成后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四、风险评估在管道项目的评估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需求下降、技术故障、自然灾害和政策变化等。
为降低风险,我们将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并建立应急预案。
五、实施计划1. 勘察和设计阶段:确定管道线路和站点选址,并进行相应的勘察和设计工作。
年产150万米高档管材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三、环境质量状况
四、评价适用标准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七、环境影响分析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九、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十、结论与建议
41
42。
烯烃厂乙烯及丙烯外供管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

烯烃厂乙烯及丙烯外供管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项目概况:该项目为建设烯烃厂的乙烯及丙烯外供管道,主要用于将乙烯及丙烯从生产厂区供应到外部用户。
管道起点位于烯烃厂的乙烯生产装置,终点位于外部用户所在地,总长度为XX公里。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估工程建设对土壤、地下水、水体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包括土地开垦、挖掘、填埋等工程活动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2.工程建设对环境噪声影响评估:评估管道建设对周边居民或敏感用地的噪声影响,以及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3.工程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评估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4.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评估:评估工程建设对周边水体的影响,包括施工期间水土流失、水体污染风险评估以及后期管道运营可能引发的水体污染风险评估;5.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评估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破坏生境、影响野生动植物迁徙等影响因素。
评价结果:经过对项目的全面评估,结合环境基准和环境保护政策,得出以下评价结果:1.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施工措施得到控制,对土壤、地下水和水体的影响较小,并且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2.工程建设对环境噪声的影响可以通过噪声控制措施和设备的合理布置来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影响可控;3.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可以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和操作管理措施进行控制,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会超出标准限值;4.工程建设对水体的影响可以通过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治理和后期管道运营的防护措施进行控制,避免对周边水体造成明显的污染;5.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通过合理的施工和管道布置,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可控。
评价结论:经过综合评价,认为烯烃厂乙烯及丙烯外供管道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措施得到控制。
在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应严格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履行环境保护责任,采取必要的环境监测、管理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并保障周边居民和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
石油化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石油化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由于其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也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证明项目的可持续性,我国对于石油化工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本文将从概念、程序、方法等方面介绍石油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情况。
一、石油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根据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新建、扩建或改建的所有类型的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港口、码头、通讯、市政和其他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确定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决策者和公众的评价信息。
石油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理解为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对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评价方法。
二、石油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石油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评价预评价是在石油化工项目策划前通过采取概括性的研究方法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明确项目的重点内容、技术路线和环境影响风险,满足有关工程规划、政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预评价意见是项目评价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决策基础,也是确定评价的范围、方法、指标的依据。
2. 初评价初评价是石油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初评价要确定评价对象、评估方法、评估范围和评估指标,以及各类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和评价项目在设计、建设、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且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3. 详细评价详细评价是在初评价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详细调查和分析,主要是采取定量化或者半定量化的方法并结合主管部门技术要求或规范,对石油化工项目在建设、改建、扩建、投产、运营和退役等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的评价,并提出预防、减轻、弥补或补偿的对策和措施。
4. 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专家评审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审批,才能最终得到批准建设。
审批主管部门可以根据评价文件、现场考察和公众的意见,决定是否批准该项目、批准条件、示范范围等,并向社会公布审批决定。
石油储备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石油储备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项目背景石油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为了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对石油储备基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旨在确保项目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顺利推进。
二、项目概述石油储备基地建设项目位于XX省XX市,占地XXX亩。
主要包括储油罐区、输油管道区、处理设施区、配套设施区等。
该项目总投资XXX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为X年。
三、环境影响评价分析3.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项目规模和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我们采用了专业气象模型进行风场模拟和污染物扩散模拟,确保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2 水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用于设备冷却和污水处理。
我们通过调研水资源现状和项目用水需求,并分析了水源保护措施和废水处理方案,确保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3.3 噪声和振动影响评价在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和振动影响。
我们进行了现场测量和模拟分析,制定了噪声和振动防治措施,确保项目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3.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进行了周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迁徙路线等调查研究,制定了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确保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四、环境保护措施4.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通过严格控制排放标准,使用低污染燃料和先进治理设备,降低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4.2 水环境保护措施建设高效节水系统,实施雨水收集和利用,配备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确保项目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
4.3 噪声和振动防治措施采用减振、隔音等技术手段,设置噪声屏障和振动隔离装置,降低项目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噪声和振动影响。
4.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意外事故和潜在的环境风险,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五、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我们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并控制风险的扩散。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论文

浅谈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监理【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两项制度,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两个重点。
这种管理模式对工业污染型的建设项目是可行的、有效的。
但对于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效果不大。
由于这类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开始于勘探、选线阶段,重点发生于施工建设期,到工程竣工验收时,许多环境问题早已发生,尤其是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湿地、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自然景观的破坏已不可逆转。
本文分析了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展环境监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环境监理与工程“三控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管道;环境监理;重要性1.环境监理的重要性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研究的意义在于: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落实项目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监理的实施,使环境管理工作融入整个工程实施过程,变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变政府强制性管理为政府监督与建设单位自律相结合,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次飞跃。
开展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对于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工程监理制度,确保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有效落实,加强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反映了项目运作和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工程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和批准的预算内,按照要求的质量,使项目取得成功。
该目标界定了环境监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即进行工程环境保护的三控制,那就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
2.环境监理与工程质量控制2.1质量控制的原则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重视事前控制,及时预防和制止可能发生环境影响的各种不利因素,防患于未然;严格事中控制,随时消除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各种隐患;完善事后控制,使承包商提交的工程项目满足设计、技术规范、合同以及环评报告等方面的环保要求。
石油炼化工程环评报告书

石油炼化工程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况石油炼化工程环评报告书主要对某石油炼化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该项目位于xx省xx市,规划总投资xx亿元,涉及用地面积xx平方公里。
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提升炼油能力,改善石油产品质量,以满足国内对能源的需求。
环评报告书的编制旨在全面评估项目建设与运营过程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项目建设阶段1. 工程布置与设备选择2. 土地利用与水资源利用3. 建筑施工与噪音污染控制4. 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工艺选取与设计5. 施工期安全与环保意识培训与管理(二)项目运营阶段1. 主要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2. 原材料及辅助物质消耗与排放3. 废水、废气、废渣综合治理措施与效果4. 噪音、振动及余热利用5. 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一)数据调查与采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收集和整理相关环境数据,包括地理、气象、水文、生物、土壤、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数据。
(二)环境影响模拟使用环境模型对项目建设与运营阶段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模拟计算,以获得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三)专家评估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对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价、环境风险评估等。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与建议(一)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总结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项目建设与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
根据评价结果,项目建设阶段主要存在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利用和污染、废物处理等环境影响;项目运营阶段可能对空气、水体、土壤、噪音等环境要素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环境保护建议针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以下环境保护建议: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优化水资源利用方案,减少对周边水体的取水量,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加强水资源保护。
3. 采取适当的噪音控制措施,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 确保废水、废气、废渣的合理治理与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防止污染环境。
石油开采环评报告书

石油开采环评报告书一、引言本环评报告书旨在评估石油开采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供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以确保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石油开采活动的全面评估,我们旨在降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不良影响,促进该项目的可持续性。
二、项目背景1. 项目概述石油开采项目位于XXX地区,涉及X个区块。
包括勘探、钻井、开采和输送等多个环节。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区域内的石油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2. 环境背景项目区域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同时拥有多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
具体环境背景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类型、植被覆盖、野生动物等。
三、环境影响评价1. 水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对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将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影响。
我们将通过评估水资源状况、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水循环等,分析项目对水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石油开采活动会产生大量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对大气环境产生潜在影响。
我们将评估项目钻井、井口气体排放、运输和储存等环节的大气排放,并提出减排措施,以减少对空气质量的不良影响。
3.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石油开采活动可能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包括对植物、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我们将评估项目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并提出适当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4.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石油开采项目将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包括对就业、财政收入、土地利用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将评估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四、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1. 水环境保护措施通过合理规划、严格管理和监测,确保石油开采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包括开展水资源调查、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制定水资源管理方案等。
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通过采用先进的气体处理技术、严格控制井口气体排放、管道输送和储存过程中的泄漏等措施,减少大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专用管材项目环评报告目录1 总论 (1)1.1评价任务由来与评价目的 (6)1.2报告书编制依据 (8)1.2.1法律、法规依据 (8)1.2.1主要技术依据 (9)1.3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标准 (9)1.3.1 环境质量标准 (9)1.3.2污染物排放标准 (10)1.3.3 其他标准 (10)1.4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11)1.4.1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各阶段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11)1.4.2 评价因子筛选 (12)1.4.3建设项目各阶段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13)1.5环境敏感区与环境保护目标 (13)1.5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与评价重点 (14)1.6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15)2 工程概况 (15)2.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工程与投资规模及地理位置 (15)2.2建设方案概述 (16)2.3占用(利用)海岸线和海域状况 (18)2.4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工程量及作业时段 (20)3工程分析 (20)3.1生产工艺与过程分析 (20)3.2施工工艺与过程分析 (21)3.3工程各阶段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22)3.4工程各阶段非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23)3.5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污染因子筛选 (23)3.6环境敏感目标和主要环境保护对象影响分析评价 (25)4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27)4.1工程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27)4.1.1 气象条件 (27)4.1.2 海洋水文 (29)4.2工程区域社会环境概况 (32)4.3工程区域海洋资源和海域开发利用与保护概况 (33)4.3.1 港口资源及利用现状 (33)4.3.2 海水养殖资源 (33)4.3.3 海洋自然生物资源 (33)4.3.4 矿产资源 (34)4.3.5 盐业资源 (35)4.3.6 旅游资源 (35)4.4环境敏感区、敏感目标和主要保护对象的现状与分布 (35)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6)5.1工程海域海流观测与分析 (36)5.1.1 海流观测 (36)5.1.2 海流分析 (37)5.1.3 潮流分析 (45)5.1.4 小结 (50)5.2工程区周边海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1)5.2.1 监测站位、项目及指标 (51)5.2.2 海水环境质量现状 (55)5.2.3 海洋沉积物质量 (64)5.2.4 海洋生物质量 (69)5.2.5 海洋生物状况 (70)5.2.6生态环境变化趋势 (82)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3)6.1工程海域潮流场数值模拟 (83)6.1.1 潮流数值模型概述 (83)6.1.2 模式的参数设置 (85)6.1.3 数值模型验证 (87)6.1.4 工程区毗邻海区潮流场 (89)6.1.5 工程项目对附近海域流场的影响 (92)6.1.6 工程对海滩冲淤变化的影响分析 (92)6.2工程项目建设对海洋环境质量影响预测 (99)6.2.1 预测模型概述 (99)6.2.2 污染物排放强度的确定 (100)6.2.3 预测结果分析 (101)6.3小结 (103)7 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 (104)7.1事故危害识别与事故频率估算 (104)7.1.1 自然灾害事故 (104)7.1.2工程安全事故 (106)7.2事故风险分析 (106)7.3事故防范措施与对策 (107)8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08)8.1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方式与排放量分析 (108)8.2主要受控污染物筛选 (109)8.3总量控制分析及总量控制 (109)8.4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与建议 (110)9 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对策 (111)9.1施工阶段清洁生产措施 (111)9.1.1 施工现场污染防治对策 (111)9.1.2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对策 (111)9.1.3 施工期声环境保护对策及建议 (112)9.1.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保护对策及建议 (112)9.2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技术组织措施 (113)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14)10.1环境保护设备与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114)10.2环境直接、间接经济损失估算 (114)10.3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14)10.3.1 环境资源效益 (114)10.3.2 社会经济效益 (115)10.4环境经济损益综合分析与评价 (115)11 公众参与 (117)11.1公众参与的方法与形式 (117)11.2公众参与的调查范围、调查对象与内容 (117)11.3调查样本数量与回收率 (120)11.4公众参与分析与结论 (121)1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23)12.1环境管理计划 (123)12.1.1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123)12.1.2 环境管理制度 (124)12.1.3 环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24)12.2环境监测计划 (125)12.2.1 水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125)12.2.2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计划 (125)12.2.3 水文动力与冲淤环境监测计划 (125)12.3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的可行性与实效性评估 (125)12.4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的建议 (126)13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 (126)13.1工程分析结论 (126)13.2环境质量现状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 (127)13.1.1 水质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27)13.1.2 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27)13.1.3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27)13.3环境影响预测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 (129)13.3.1 水质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 (129)13.3.2 沉积物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 (129)13.3.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 (130)13.4非污染环境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 (130)13.5环境事故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 (130)13.6区域环境影响、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 (130)13.6.1 区域环境影响综合分析结论 (130)13.6.2 环境影响损益综合分析结论 (131)13.7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与可行性结论 (131)13.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132)1 总论1.1 评价任务由来与评价目的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沿海地区,东邻锦州市,西与河北省秦皇岛市接壤,北与朝阳毗连,南濒辽东湾,并与营口和大连市隔海相望,素有“辽西走廊”之称。
葫芦岛市前身为锦西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西部,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亚太经济局崛起中富有活力地区之一;从全国范围看,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葫芦岛市具有基础比较雄厚的工业,主要门类有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机械造船是支撑全市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左右、20%左右和10%左右。
由于近几年来世界石油价格飞涨,各主要产油国,都在增加本国的石油产量,从而使得用于石油开采的抽油管、抽油管套管、输油管线等石油专用管材的用量大幅增长,从我国近几年来的海关统计数据来看:2004年石油用管材出口量共计1800万t,2005年出口量约为3000万t,比2004年增加约160%。
从各生产厂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合同量比2005年增加的更多。
目前的国内外市场用于石油行业的管材,国内市场需求量近220万t,出口需求量2006年预计达到500万t,而目前我国的总产量还不到350万t,所以缺口很大,应该说目前石油管材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升级,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开始陆续向我国转移,在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生产成本控制需求不断加大的双重作用下,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重心,也正在向沿海地区转移。
为此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带、打造“五点一线”的战略构想,今后一个时期,辽宁省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将放在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五个区域。
本项目就位于这五点一线最西端的葫芦岛北港工业区,该区位于葫芦岛港和锦州港之间,沿锦州湾带状分布,海岸线全长32km,园区内规划有葫芦岛港区3km2;船舶制造园区3km2;港口仓储物流园区3km2;综合工业园区3km2;商住区一期2km2;轻工产业园区3.5km2;打渔山出口加工区10km2;(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1)图1.1-1 项目地理位置项目建设需填海造地45.49hm2用于厂房、办公楼以及生产配套设施的建设,工程施工将对工程海区及相邻海域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执行建设项目的有关环保法规,葫芦岛北港工业区管委会委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本工程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在认真分析研究大量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海区及周边海域的环境特征,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展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葫芦岛市北港工业区石油专用管材项目填海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原则出发,根据工程海区及附近海域的水文动力环境特点和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对工程施工和工程建成后的环境问题进行较全面的科学论证,回答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本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调查,掌握工程和工程周边污染源的分布及排放特征。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应的标准,查清工程所在区域的海洋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环境敏感目标以及海域开发利用现状;2.分析本工程在施工阶段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评估工程施工阶段主要排放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3.论证正常生产情况下污染物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开发工程潜在的非污染环境风险,从而为开发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工程开发项目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2报告书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00年第2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第77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年第6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第6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海域使用申请审批暂行办法》(国海字[2002]5号);·《海域使用管理技术规范》(试行)(国家海洋局,2001);·《辽宁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2005);·《葫芦岛市海洋功能区划》(审批搞2005)·《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19485-2004)·《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2006年辽宁省第195号政府令)·《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1.2.1主要技术依据·《葫芦岛经济开发区北港工业园三河入海口防洪影响评价报告》葫芦岛市水利勘查设计院(2006年6月)1.3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标准1.3.1 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中的第三类标准;《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中的第二类标准;各类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详见表1.2.2-1至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