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类型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类型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类型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类型

由于早期电力系统中首次接地故障不要求切断(tripping)系统,所以这样的系统多数中性点不接地。对于连续程序工业来说,首次接地故障所致的非计划停机尤不可取。这些电力系统需要接地探测系统,但是故障定位通常很难。虽然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不接地系统无法控制瞬态过电压。

典型配电系统中系统导线和大地之间存在容性耦合。因此,当相对地发生多次重燃时,这种串联谐振LC回路会产生远超过线电压的过电压。这反过来降低了绝缘寿命从而引起可能的设备故障。

中性点接地系统与熔断器相似,直到系统发生故障时才启动。与熔断器一样,中性点接地系统保护设备及工作人员免受伤害。故障持续时长以及故障电流大小是导致这种伤害的两个因素。接地继电器使断路器跳闸并限制故障持续时间,中性点接地电阻限制故障电流大小。

1 中性点接地的重要性

对于中低压电力系统来说有许多中性点接地方式可用。变压器,发电机和旋转机械的中性点对地网络的基准电压为零。相对于不接地系统来说,这种保护措施具有许多优势:z降低瞬态过电压;

z简化接地故障定位;

z提高系统及设备的故障保护能力;

z缩短维护时间并降低维护费用;

z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更高;

z提高雷电保护水平;

z降低故障频率。

2 中性点接地方法

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以下五种:

z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z中性点固定接地系统;

z中性点电阻接地系统;

低电阻接地

高电阻接地

z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

z谐振接地系统;

z接地变压器接地。

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不接地系统中导线和大地之间没有内部连接。但是,这样的系统中,系统导线和相邻的地表间存在容性耦合。因此,所谓的“不接地系统”实际上是具有分布电容特质的“容性接地系统”。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这种分布电容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实际上,它建立了一个系统的中性点,因而效果是有益的。因此,地面上的导体仅仅被施加线对中性点的电压。。

在接地故障条件下会产生问题。一条线路接地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均出现线电压。因此,系统的所有绝缘均需承受1.73倍的正常电压。这种情况经常导致老电动机和变压器由

于绝缘击穿而发生故障。

2.1.1 优势

首次接地故障后,假定其为单相故障,回路持续运行以确保持续生产,直到计划断电时进行维护;

2.1.2 劣势

在正常开断具有线对地故障(短路)回路的过程中,故障系统及其分布电容间的相互影响可能会导致线对地出现瞬态过电压(数倍额定电压)在原有故障之外,这些过电压可能会导致绝缘失败;

首次故障清除之前,另外一相会出现第二次故障。这会导致非常大的线间故障电流,设备损坏及电路中断;

产生设备损坏成本;

涉及冗长的的反复试验,定位故障复杂:首先隔离正常馈线,随后是支路,最后是故障设备。结果导致不必要的长时间停电及费用。

图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结构图

2.2 中性点固定接地系统

固定接地系统通常应用于600 V及以下的低压系统。

在固定接地系统中,中性点通常接地。相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来说,中性点固定接地系统可稍微减少瞬态过电压造成的影响,并为接地故障电流提供路径,该电流在系统三相故障电流的25-100%范围内。但是,如果变压器或者发电机的电抗太高,则这种接地系统也无法解决瞬态过电压的问题。

虽然相对于不接地系来说,固定接地系统有进步,并且加快了故障定位,但他们缺乏电阻接地时的限流能力和这一接地方式提供的额外保护。

为确保系统健康和安全,变压器中性点需接地,同时接地导线必在相同电缆管道和导管内,从电源侧延伸到系统最远的点。旨在维持接地故障阻抗保持在最低水平,相对较高的故障电流流动,要确保断路器或熔断器能够迅速清除故障,将损失降至最低。这同时还能减少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如果不是固定接地系统,系统中性点将根据接地情况而“浮动”,为负载的函数这将使得线对中性点的负载遭受电压不平衡和不稳定。

在中性点固定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会超过三相故障电流。电流大小取决于故障位置和故障电阻。一种降低故障电流的方法是部分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

2.2.1优势

固定接地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过电压低,并且接地设计在高电压等级可通用

2.2.2劣势

z该系统涉及到所有大接地故障电流的缺点和危害:损害和干扰最大;

z馈电故障时停运;

z故障期间产生的接触电压高会伤害工作人员。

2.2.3应用

分布中性点导线;

三相+中性点分布;

用中性点导线作为保护导线,每个输电极系统接地;

电源侧短路功率低时采用。

图2 固态接地系统

2.3电阻接地系统

电阻接地系统用于三相工业领域多年,解决了固定接地和不接地系统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

通过电阻接地系统限制相对地故障电流,其原因如下:

z降低像开关设备、变压器、电缆及电动机这样的电力设备中燃烧和熔化的影响;

z降低承载故障电流的回路/设备的机械应力;

z降低因杂散接地故障引起的电击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

z降低吹弧或闪爆风险;

z减少电压瞬间骤降;

z确保瞬态过电压控制,同时改善电力系统接地故障检测。

接地电阻通常连接在大地与变压器、发电机及接地变压器之间,根据欧姆定律以限制最大故障电流限制在一定范围,保护电力系统设备不受伤害,同时确保足够的故障电流流动,以便故障检测,并运行接地保护继电器以清除故障。虽然通过高电阻中性点接地电阻来限制故障电流,极大减小了接地短路电流,但导致保护装置无法检测到故障。

因此,通常通过低阻值的中性点接地电阻来限制单相故障电流,使其接近变压器和/或发电机的额定电流。

此外,设计人员通过将故障电流限制在预测的最大值来选择相应的运行保护装置,从而快速定位故障,将系统断电时间缩至最低。

电阻接地分为以下两种:

低电阻接地;

高电阻接地;

单相故障接地时,接地故障电流注入两种电阻,将升高其余两相的相对地电压。因此,导线绝缘和避雷器额定参数必须以线对线电压为基础。在为低电阻接地系统选择两极或三极断路器时要考虑到相对地电压会暂时升高。

与接地故障电流相关的相对地电压上升,还要避免线对中性点负荷直接与系统相连。如果出现线对中性点负荷(像227 V冲击),则必须选用固定接地系统。通过配三相三角一次系统和三相四线二次系统的隔离变压器来解决这一问题。

(低电阻或高电阻)这两种接地系统都不能减轻相间故障闪弧造成的伤害,但两种系统均可明显降低或完全消除相对地故障闪弧危害。两种接地系统都可限制机械应力,并降低了电力设备、回路以及装置承载故障电流时带来的热损坏。

低电压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的区别在于对事故的预判,因此没有严格的定义。通常来说,高电阻接地指系统中NGR允许通过电流不高于50-100 A。低电阻接地指NGR电流在100 A 以上。

两种电阻类型系统的区别仅在于报警和跳闸。在不确定时间内,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仅报警系统持续运行。在跳闸系统中,通过保护继电器和断路器装置自动清除接地故障。仅报警系统通常将NGR限定在10 A及以下。

中性点接地电阻额定参数如下:

电压:连接到系统的线对中性点电压;

初始电流:施加额定电压电阻流过初始电流;

时间:不超出允许温升条件下,电阻运行时间。

图3 电阻中性点接地

2.3.1 低电阻接地

低电阻接地用于大型电力系统,这种系统中,重要设备投资成本高,设备运行的延长损失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低电阻接地一般不用于低压系统中,这是因为接地故障电流被限制在很小的水平上,无法可靠保证断路器触发单元或熔断器的操作。此外,低电阻接地系统不适于4线负荷,因此,不适用于商业市场。

系统中性点通过电阻和地连接,通常允许通过的接地故障电流在200-1200 A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电流通过,以确保保护装置可以检测到故障回路并切断该回路,并且这么大的电流在故障点不会产生重大损害。

由于接地阻抗以电阻的形式出现,任何过电压迅速衰减以及整个瞬态过电压现象都不再适用。尽管从理论上看,可以应用于低压系统(如:400 V),但通过接地电阻的系统电压大幅下降,电弧上电压不足以促使电流流动,则故障亦无法被可靠的检测出。基于上述原因,低电阻接地不适用于低压系统(1000 V以下线对线)。

2.3.1.1 优势

z相对地电流限制在200-400 A;

z降低燃弧电流,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仅与相对地燃弧电流有关的闪弧危害;

z可以限制对短路变压器及旋转机械绕组的机械损害及热损害。

2.3.1.2 劣势

无法阻止过电流装置运行;

不需要接地故障检测系统;

可以在中压或高压系统中使用;

导线绝缘和避雷器额定参数必须以线对线电压为基础,相对中性点负荷必须通过绝缘变压器提供;

使用:通常用于400 A、10 s的中压系统。

图4 电阻中性点接地

2.3.2 高电阻接地

除了接地故障电流通常限制在10 A及以下外,高电阻接地几乎与低电阻接地相同。高电阻接地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首先,接地故障电流很小,在故障点没有明显的损坏。也就是说,首次故障时故障回路不需要从系统中切断。也意味着一旦故障发生,我们无法定位故障。从这个角度看,高电阻接地系统类似于不接地系统。

其次,如果设计得当,高电阻接地可以控制不接地系统中的瞬态过电压现象。

在接地故障条件下,电阻必须支配系统的充电电容,在不允许过量电流流过的同时,保持系统连续运行。。

当系统一相短路或电弧接地时,高电阻(HRG)系统限制故障电流,但水平低于低电阻系统。

在故障接地条件下,HRG通常将电流限制在5-10 A。

HRG的额定电流恒定,因此特殊单元的描述不包括时间参数。与NGR不同,流过HRG 的接地故障电流通常不明显,不足以启动过电流装置。由于接地故障电流没有开断,所以必须安装接地故障检测系统。

这些系统包括旁路接触器,它通过在电阻的一部分上设置抽头,用以获得脉冲(周期性分合闸)。当接触器分闸时,接地故障电流流过整个电阻。当接触器合闸时,部分电阻被旁路,导致电阻较低且接地故障电流较大。

为避免瞬态过电压,必须规定HRG的规格,以确保单元允许流过的接地故障电流超过电力系统充电电流。作为一个经验法则,预计低电压系统中系统容量充电电流为 1 A/2000 kV A,在4.16 kV时系统容量为2 A/2000 kV A。

如果有浪涌抑制器则这一预计的充电电流增大。低压系统中安装的每套抑制器会导致充电电流大约升高0.5 A,安装在4.16 kV系统中的每套抑制器使充电电流增加1.5 A。

预计480 V、3000 kV A系统的充电电流为1.5 A。增加一套浪涌抑制器总充电电流将增加0.5 A,达到2.0 A。在这样的系统中可以使用一台标准5 A的电阻。大多电阻制造商都印有详细的预测表,以便更加准确地预测电力系统充电电流。

2.3.2.1优势

z弱电容接地系统中检测高阻抗故障;

z自动清除一些相对地故障;

z可用中性点电阻将瞬态过电压限制在基频最大电压的2.5倍;

z相对地电流限制在5-10 A;

z减小燃弧电流并最终消除与仅与相对地燃弧电流相关的闪爆伤害;

z消除机械损坏,并且限制对短路变压器和旋转机械绕组的热损害;

z禁止过电流装置运行,直到定位到故障(仅一相接地故障);

z可用于低压或达到5 kV的中压系统。IEEE 141-1933规定,高电阻接地应限制在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系统,充电电流大约为5.5 A及以下,不能在15 kV系统中尝

试使用,除非采用特殊的恰当的接地继电器。

z导线绝缘及避雷器额定参数必须以线对线电压为基础,相对中性点负荷必须通过隔离变压器提供。

2.3.2.2劣势

与强或适当的容性接地系统结合使用会产生额外的接地故障电流,从而增加成本;

要求使用接地故障检测系统,以示意工程人员有接地故障产生。

图5 电阻中性点接地

2.4 谐振接地系统

在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增加感性电抗,是将接近最大3相短路故障水平(几千安)的故障电流降至相对较低水平(200-800 A)的一个简单的方法。

为限制电力系统中接地故障电流的无功部分,可在变压器中性点和变电站接地系统间连接中性点电抗器。

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通过以下方式接地:

z感性电抗;

z Petersen线圈/电弧抑制线圈/接地故障清除装置。

接地故障期间电抗产生的电流大约补偿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容性分量,称为谐振接地系统。

通常系统很难正确调谐,也就是说,无功电流并不正好等于系统的容性接地故障电流。

感性电流略大于容性接地故障电流的系统会被过度补偿。。感性接地故障电流略小于容性接地故障电流的系统会欠补偿。。

然而,经验显示,在燃弧接地故障条件下,接地感性电抗与系统接地并联电容共振,系统产生非常高的瞬态过电压。

为控制瞬态过电压,设计必须允许在故障条件下至少60%的3相短路电流流通。

例如,3相短路容量为10000A系统的接地电抗器为6000 A。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幅值大,

要求控制瞬态过电压,因此工业中很少使用电感接地。

2.4.1 Petersen线圈

Petersen线圈连接于系统中性点和大地之间,并规定了额定参数,以便通过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故障中的容性电流。虽然还留有少量的电流,故障相和大地之间的电弧无法维持,所以故障会消失。像针式绝缘子断裂这种较小的接地故障,系统可以自愈,不需要断电。瞬间故障也不会引起系统断电。

尽管由于线路和线圈中的电阻损耗,标准的Petersen线圈无法完全补偿电网中的接地故障电流,但目前可以通过Peterson线圈向中性点注入额外180。失步相电流来补偿剩余电流。从而故障电流实际为零。这样的系统就是众所周知的剩余补偿谐振接地系统,可视为特殊的感性接地。

谐振接地可降低EPR至安全水平。由于Peterson线圈经常可以有效地作为高阻抗NER,减少任何接地故障电流,谐振接地可降低EPR至安全水平,从而减少相应的EPR伤害(如:EPR引起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和传输电压对附近通信网络的伤害)。

2.4.1.1 优势

系统的相对地电容与小无功接地故障电流无关;

检测高阻抗故障。

2.4.1.2 劣势

清除有功接地故障损耗大、风险高;

成本高。

图6 谐振中性点接地

2.5 接地变压器

在无法实现中性点接地的情况下(如:三角形绕组),可以通过接地变压器为单相故障电流提供回归路径。

在这种情况下,接地变压器阻抗足以满足有效接地阻抗。此外,根据需要可以串联增加阻抗。特殊的zig-zag变压器有时可以用于三角绕组的接地,为接地故障提供低零相序阻抗及高正负相序阻抗。

避雷器额定参数,断路器单极方式额定参数及服务于相对中性点负荷的方法。

图7 中性点接地变压器

3 结论

电阻接地系统较固定接地系统有许多优势,包括降低闪弧伤害、限制故障引发的机械和热损害、控制瞬态过电压。

高阻抗接地系统可用于维持运行连续性并支持故障源定位。设计具有接地电阻的系统时,设计/咨询工程师必须考虑导线绝缘额定参数的特殊需求。

条件不接地固定接地低电阻接地高电阻接地阻抗接地

杜绝瞬态过电压较差好好最佳最佳

差最佳好差

线对地故障条件下

电压应力上升73%

设备保护较差差较好最佳最佳

人员安全性较差较好好最佳最佳

运行可靠性较差好较好最佳最佳

维护成本较差好较好最佳最佳

便于定位首次接地

故障

较差好较好最佳最佳

便于设计人员协调

保护装置

不可取好较好最佳最佳

降低故障频率较差较好好最佳最佳

避雷器中性点不

接地

中性点接地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

相对地故障电流占三相故障电流百分比不足1% 变化,100%

或以上

5-20% 不足1% 5-25%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特点

编号:SM-ZD-97536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 及特点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特点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类型 (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发电机中性点接地。 (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保护线分别直接接地;另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接地。 (3)重复接地:在中性线直接接地系统中,为确保保护安全可靠,除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处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在保护线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4)保护接中性线:在380/220V低压系统中,由于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通常又将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连,称为低压保护接中性线。此种方式也叫保护接零。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安全运行的不同方式

编号:SY-AQ-08811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安全运 行的不同方式 Different ways of safe operation of protective grounding in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安全运行的 不同方式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不断趋向自动化。为了保护低压电气设备安全一般只采用一个保护接地系统,保护接地系统对建筑物低压电气设备的安全及其重要。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有不同的方式,只有正确做到概念清楚、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用电设备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及接地故障保护措施,来达到供电的安全性能,才能有效地防止触电和火灾发生,提高安全用电水平。保护接地系统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重要保护措施,使低压电气装置能够安全运行,能够保证建筑物低压电气设备的安全。 “地”一般是指大地。但在电气上,却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接地就是在一个系统的元件和另一个系统之间(或者与某一个参考点之间)建立一个电的传导路径。电气及电子系统中的“地”通常有两

种含义:一种是“大地”,另一种是“系统基准地”。 接地是指把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连接起来;接零是指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导电部分(如金属机壳)同电网的零线连接起来。由于大地内含有自然界中的水份等导电物质,因此它也是能导电的。当一根带电的导体与大地接触时,便会形成以接地点为球心的半球形“地点场”。此时,接地电流便经导体由接地点流入大地内,并向四周呈半球形流散。接地与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一旦漏电而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重要安全措施。 通常将地作为系统的零电位点。理想的地必须是一个零电位、零阻抗的理想导体,其上各点间不应存在电位差,它可在系统中作为所有电平的参考点。接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安全,称为保护接地,二是为信号电压或系统电压提供一个稳定的零电位的参考点,称为信号地或系统地。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专门的接地装置实行良好的金属性连接。其作用是当设备金属外壳意外带电时,将对其地电压限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消除或减小触电的危险。保护接地最常用于低压不接地配电网中的

低压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分类

有关低压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的分析 XXXXXXXXXXXXXXXXXXX 一、工程施工供电系统 工程施工用电的基本供电系统有(380V)三相三线制和(380/220V)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 系统、TN 系统、IT 系统。其中TN 系统又分为TN-C 、TN-S 、TN-C-S 系统。下面就以上所指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分析。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 根据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 、TN 和IT 系统,分述如下。 ( 1 )TT 方式供电系统 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 系统。第一个符号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 表示负载设备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1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 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 系统不宜在380/220V供电系统中应用。

3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施工单位是采用TT 系统,施工单位专门安装一组接地装置,引出一条专用 统适用于用电设备容量小且很分散的场合。 ( 2 ) TN 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 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220V)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TT 系统的很多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TT 系统优点多。TN 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TN-C 和TN-S 等两种。 ( 3 ) TN-C 方式供电系统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最新版)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75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最新版)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

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C-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有IT、TT、TN-C、 TN-S、TN—C—S五种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有IT、TT、TN-C、TN-S、TN—C—S五种 一、各种接地型式的优缺点及适应性 1、IT系统的优缺点及适应性 结线方式如图1。 IT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一、单线触电电流小,易于脱离,因而不易造成人身触电重伤、死亡事故;二、保护接地的保护效果很好,能切实起到接地保护作用;三、能抑制低压线路或高压线路落雷在配变上形成的正变换或逆变换电压; 四、对于高压两线一地运行电网,能避免(低压中性点不接地时)或抑制(低压中性点通过阻抗接地时)配变高压侧及台架绝缘击穿通过接地线入地而形成的反击(对低压电网)过电压。 IT系统的缺点主要是:(1)某相线接地后,其它相线对地电压升高3倍,中性线的对地电压升高到220V,此时将增加触电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2)低压电网雷击时,因雷电流难以泄漏而出现雷击过电压,造成低压电网的绝缘击穿;(3)高压线与低压线搭连或配变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会使低压电网出现危险的过电压造成绝缘击穿或伤亡事故. 为扬其长而避其短,IT系统适应于没有中性线输出的纯动力用电处所或中性线输出很短的混合用电的小自然村. 2、TT值统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性 TT系统的结线方式如图2所示. TT系统的主要优点是:(1)能拟制高压线与低压线搭连或配变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时低压电网出现的过电压;(2)对低压电网的雷击过电压有一定的泄漏能力;(3)与低压电器外壳不接地相比,在电器发生碰壳事故时,可降低

外壳的对地电压,因而可减轻人身触电危害程度;(4)由于单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比较大,可使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可靠动作,及时切除故障。 TT系统的主要缺点是:一、低、高压线路雷击时,配变可能发生正、逆变换过电压;二、低压电器外壳接地的保护效果不及IT系统. TT系统适应于有中性线输出的单、三相没合用电的较大的村庄.加装上漏电保护装置,可收到较好的安全效果. 3、TN-C系统的优缺点及其适应住 TNC系统除具有TT系统中中性线直接接地的优点外,还因低压电器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接,当发生碰壳故障时,单相短路电流可使该电器的短路保护装置动作,及时切除故障设备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所以比 TT系统中电器外壳的接地保护的效果要好一些。其缺点是当发生中性线路时,可能使断路点下侧的所有接中性线的电器的外壳带电,因而增加人身触电的可能性。 TN-C系统的结线方式如图 3所示 TN-C系统的适用场所与TT系统基本相同。 4.TN-S系统的优缺点及适应性。 TN-S系统的结线方式如图4所示.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编号:SM-ZD-68941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 基础知识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什么是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为满足电气装置和系统的工作特性和安全防护的要求,而将电气装置和系统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按用途不同有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之分。 (1)工作接地。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的接地(如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2)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架构(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因为他对间接触点有防护作用,故称作保护接地。如TT系统和IT系统。 (3)保护接零。为对间接触点进行防护,将电气装置的外壳和架构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如接地中性点)直接进行电气连接,称作保护接零。如TN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型式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下面我们做分别介绍。

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型式有:IT系统、TT 系统、TN系统,下面我们做分别介绍。 一、IT型 必须说明:(略) 二、TT型

必须说明: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中规范: 3.4.5 采用TT系统时应满足的要求: 1、采用TT系统,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行接地,且应保持与相线(火线)同等的绝缘水平。 2、为了防止中性线的机械断线,其截面积应满足以下要求: 相线的截面积S:S≤16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S(与相线一样) 相线的截面积S:16<S≤35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16 相线的截面积S:S>35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S/2(相线的一半) 3、电源进线开关应隔离(能断开)中性线,漏电保护器必须隔离(能断开)中性线。 4、必须实施剩余电流保护(即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包括: (1)剩余电流总保护、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必要时),其动作电流应满足:

剩余电流总保护和是及时切除低压电网主干线和分支线路上断线接地等产生较大剩余电流的故障。 剩余电流总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整定: 总保护整定 剩余电流较小的电网非阴雨季节为50mA 阴雨季节为200mA 剩余电流较大的电网非阴雨季节为100mA 阴雨季节为300mA (2)剩余电流末级保护 剩余电流中末级保护装于用户受电端(即终端用户,例如家庭用电,或某台用电设备),其保护范围是防止用户内部绝缘破坏,发生人身间接接触触电等而产生的剩余电流所造成的事故。对直接接触触电,仅作为基本保护措施的附加保护。 剩余电流中末级保护应满足以下条件: Re×Iop≤Ulim 式中: Re—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Ω) Ulim—安全电压极限(正常情况下可按50V交流有效值考虑) Iop—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电流(A) Iop整定值:≤30mA 5、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6、PEE线的作用:当设备发生漏电时,漏电电流可以通过大地回流到变压器的中性点,可以降低带点的设备外壳电压,降低人触及设备外壳被电击的危险程度。 7、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大地流回变压器中性点,使得接地电流很大,促使线路保护器可靠动作(特别是整定值符合规范的漏电保护器)可靠动作,切断电源。 三、TN型 TN系统:包括TN—C、TN—C—S、TN—S三种系统 1、TN—C系统

几种常见接地形式的简介与区别(带图)范文

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系统、TN系统、IT系统。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系统。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 根据IEC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TN和IT系统,分述如下。 (1)TT方式供电系统: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1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系统难以推广。 3)TT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TT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 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PE线和工作零线N开,其特点是: 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 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 ③TT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2)TN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

低压配电系统的几种接地形式TT

低压配电系统的几种接地形式TT、TN、IT 什么是 TT 、 IN 、 IT 系统? 一、建筑工程供电系统 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 TT 系统、 TN 系统、 IT 系统。其中 TN 系统又分为 TN-C 、 TN-S 、 TN-C-S 系统。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TT 系统 TN-C 供电系统→ TN 系统→ TN-S IT 系统 TN-C-S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 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 1 ) TT 方式供电系统 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第一个符号 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 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 1-1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

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 TT 系统难以推广。 3 )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 TT 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图 1-2 所示。 图中点画线框内是施工用电总配电箱,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 PE 线和工作零线 N 分开,其特点是: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③ TT 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 2 ) TN 方式供电系统 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 TN 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 TT 系统的 5.3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 TT 系统优点多。 TN 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 TN-C 和 TN-S 等两种。 ( 3 ) TN-C 方式供电系统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 NPE 表示,如图 1-3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压。 2 )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 3 )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位升高,使中性线上的危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种类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及特点 接地制式按照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不同接地组合分类。按照行业相关规定,接地系统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加后续字母。 第一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字母表示装饰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如果后面还有字母,这个字母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C-----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PEN线) 我们国家110KV及以上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即大电流接地系统)。 35KV、10KV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经大阻抗接地系统(即小电流接地系统) 380V/220V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TN系统,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线引出。按其保护线形式,TN系统又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等三种。 (1)TN-C系统(三相四线制),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合一的,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PEN)线。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缺点是三相负载不平衡或保护中性线断开时会使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 (2)TN-S系统就是三相五线制,该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从变压器起就用五线供电。它的优点是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此外,由于N线与PE线分开,N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 ③TN-C-S系统(三相四线与三相五线混合系统),该系统从变压器到用户配电箱式四线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合一的;从配电箱到用户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分开的,所以它兼有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特点,常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差或有对电磁抗干扰要求较严的场所。

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形式

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形式 GB9089.2规定了配电系统接地型式共有TN、,TT及IT三种。 1)接地型式文字代号的意义 TN、TT、IT三种型式均使用两个字母,以表示三相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即设备的外壳、底座等)的对地关系。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即 T:表示一点直接接地(通常为系统中性点); I:表示不接地(所有带电部分与地隔离),或通过阻抗(电阻器,电抗器)及通过等值线路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即 T:表示独立于电力系统可接地点而直接接地; N:表示与电力系统可接地点直接进行电气连接。 在TN系统中,为了表示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的组合关系,有时在TN代号后面还可附加以下子母: S:表示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在结构上是分开; C:表示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在结构上是合一的(PEN 导体)。 保护导体(PE 导体)是为满足某些防护需要用来与下列任一部件电气连接的导体:外露可导电部分、外界可导电部分、主接地端子、接地极、电源接地点或人工接地点。 中型导体(N 导体)是与系统中性点连接并能其传输电能作用的导体。 保护中性导体(PEN 导体)兼具PE和N导体的功能。 2)各种接地型式的说明 TN系统。这系统的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与该点连接。按PE和N导体的组合情况,TN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型式: TN—S系统:PE和N导体在整个系统中是分开的(见图1—1 ) TN—C—S系统:系统中一部分PE和N导体合一(见图1—2 ) TN—C系统:PE和N导体在整个系统中是合一的(见图1—3 ) 图1—1 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在系统中是分开的TN系统(TN—S)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 一、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的电源(含发电机和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有下三种运行方式:一种是中性点不接地;一种是中性点经阻抗接地;再一种是中性点直接接地。前两种一般合称为小电流接地;后一种称为电流接地。 (一)、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 分布电容及相间电容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分析见教材原件 (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 对消弧线圈“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异议

(三)、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接地的电力系统 二、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 按保护接地的型式,分为 (一)TN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且都引出有中性线(N 线),因此都称为三相四线制系统。

1、TN-C 2、TN-S 3、TN-C-S (二) TT系统 (三) IT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约1000欧)接地,且 通常不引出中性线,因此它一般为三相三线制系统。 第四节供电质量要求及用电企业供配电电压的选择 一、供电质量 电压对电器设备运行的影响: 电压和频率被认为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两个基本参 数。 二、供电频率、频率偏差及其改善措施 三、供电电压、电压偏差及其调整措施电力系统的电压 1.三相交流电网和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 我国标准规定的三相交流电网和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 1.电网(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电力工业的水平,经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的。它是确定各类电力设备额定电压的其本依据。

2.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由于电压损耗,线路上各点电压略有不同,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只能按线路首 端与末端的平均电压即电网的额定电压Un来制造。所以,用电设备的额定电 压规定与供电电网的额定电压相同。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发电机是接在线路首端的,所以,规定发电机额定电压 高于所供电网额定电压的5%。 三个电压的关系 4. 电力变压器一次绕组额定电压 如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则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电机额定电压相同,即高于供电电网额定电压的5%。 如变压器不与发电机相连,而是连接在线路上,其 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供电电网额定电压 相同。 5. 电力变压器二次绕组额定电压 电力变压器的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变压器一次绕组加 上额定电压而二次绕组开路时的电压,即为空载电压。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探讨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文件编号:KG-A0-4160-52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

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999年,苏州供电局组织有关人员到上海、珠海、 广州、厦门、大连、沈阳、北京等地对10 kV系统的中 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进行了调 研、分析。现将调研情况介绍如下。 1各单位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1.1上海地区 上海地区35 kV、10 kV配电系统中性点原由电阻 接地改为经消弧线圈接地,现在大部分又改为电阻接 地。当中性点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时,在试检线路或对线 路分段时,往往会发生另一相接地,导致线路跳闸。 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中,设备仍按不接地系 统选择。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保护时间较短,在非金 属性单相接地(经过渡电阻接地)靠零序保护,时间稍 长。在35/10 kV变电站内变压器采用接地,中性点引 出经电阻接地。 上海电网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有如下规定: 主城区部分,35 kV、10 kV系统由于电缆出线日益增

低压配电系统IT、TT和TN接地方式的详细图文详解分析

低压配电系统IT、TT和TN接地方式的详细图文详解分析 仪表人对仪表接地并不陌生,在本文讲讲低压配电IT系统、TT系统、TN系统的接地方式。这三种接地方式容易混淆,它们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各有不同,希望能对广大的仪表人有所帮助。 定义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低压配电系统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三种接地形式。①IT、TT、TN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标志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②IT、TT、TN的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标志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N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低压配电系统IT、TT和TN全面剖析1、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特点①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②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③220V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④安装绝缘监察器。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⑤IT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⑥运用IT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的情况下,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⑦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 正式版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 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C-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低压配电系统三种形式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IT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1、TN系统 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 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TN—C系统 其特点是: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

(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 (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由上可知,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零线对地呈现电压。当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触及零线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通过漏电保护开关的零线,只能作为工作零线,不能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这是由于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3)、对接有二极漏电保护开关的单相用电设备,如用于TN-C系统中其金属外壳的保护零线,严禁与该电路的工作零线相连接,也不允许接在漏电保护开关前面的PEN线上,但在使用中极易发生误接。 (4)、重复接地装置的连接线,严禁与通过漏电开关的工作零线相连接。 TN-S供电系统,将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完全分开,从而克服了TN-C供电系统的缺陷,所以现在施工现场已经不再使用TN-C系统。 1.2、TN—S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 (1)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直接短路,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2)当N线断开,如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点电位升高,但外壳无电位,PE线也无电位; (3)TN—S系统PE线首末端应做重复接地,以减少PE线断线造成的危险。 (4)TN—S系统适用于工业企业、大型民用建筑。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683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 全基础知识(正式版)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什么是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为满足电气装置和系统的工作特性和安全防护的 要求,而将电气装置和系统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做良 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按用途不同有工作接 地和保护接地之分。 (1)工作接地。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需要而 进行的接地(如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称为工 作接地。(2)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架

构(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因为他对间接触点有防护作用,故称作保护接地。如TT系统和IT系统。 (3)保护接零。为对间接触点进行防护,将电气装置的外壳和架构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如接地中性点)直接进行电气连接,称作保护接零。如TN系统。 低压配电网是怎样实现绝缘监视的? 用三只电压表分别接在线路三相和接地装置之间。电压表的要求如下:①三只电压表的规格相同; ②电压表量程选择适当;③选用高内阻的电压表。配电网对地绝缘正常时,三相平衡,三只电压表读数均为相电压。当配电网单相接地时,接地相电压表读数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 (1)带电导体的形式:所谓带电导体是指正常通过工作电流的相线和中性线(包括PEN线但不包括PE线).宜选用单相两线、两相三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 (2)系统接地的形式:所谓配电系统接地是指电源点的对地关系和负荷侧电气装置(指负荷侧的所有电气设备及其间相互连接的线路的组合)的外露导电部分(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线路的金属支架套管及电缆的金属铠装等)的对地关系. 以三相系统为例,系统接地的型式有TN、TT、IT三种系统.TN系统按N线(中性线)与PE线(保护线)的组合情况还分TN-S、TN-C-S和TN-C三种系统. 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低压配电系统应满足生产和使用所需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同时应注意接线简单,操作方便安全,配电系统的层次不宜超过二级. (2)在正常环境的车间或建筑物内,当大部分用电设备为中小容量,又无特殊要求时,宜采用树干式配电. (3)当用电设备容量大,或负荷性质重要,或在有潮湿、腐蚀性环境的车间、建筑内,宜采用放射式配电. (4)当一些用电设备距供电点较远、而彼此相距很近、容量很小的次要用电设备,可采用链式配电.但每一回路链接设备不宜超过5台、总容量不超过10kW.当供电给小容量用电设备的插座,采用链式配电时,每一回路的链接设备数量可适当增加. (5)在高层建筑内,当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宜用分区树干式配电;但部分较大容量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应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

(6)平行的生产流水线或互为备用的生产机组,根据生产要求,宜由不同的母线或线路配电;同一生产流水线的各用电设备,宜由同一母线或线路配电. (7)在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宜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作为配电变压器. (8)单相用电设备的配置应力求三相平衡. (9)当采用220/380V的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时,照明和其他电力设备宜由同一台变压器供电.必要时亦可单独设置照明变压器供电. (10)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便于运行、维修,生产班组或工段比较固定时,一个大厂房可分车间或工段配电;多层厂房宜分层设置配电箱,每个生产小组可考虑设单独的电源开关.实验室的每套房间宜有单独的电源开关. (11)在用电单位内部的邻近变电所之间宜设置低压联络线. (12)由建筑物外引来的配电线路,应在屋内靠近进线点,便于操作维护的地方装设隔离电器.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9215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 式(正式版)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 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

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C-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IT、TT、TN)系统的区别详解(注安工程师考点)

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 (IT、TT、TN)系统的区别详解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点) 根据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即 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 T-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I-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 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分别对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全面剖析。 一、IT系统 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IT系统接线图 IT系统特点 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220V 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安装绝缘监察器。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

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运用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这种供电方式在工地上很少见。 二、TT系统 T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也直接接地的系统。通常将电源中性点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而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叫做保护接地。 TT系统中,这两个接地必须是相互独立的。设备接地可以是每一设备都有各自独立的接地装置,也可以若干设备共用一个接地装置。 TT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