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控制措施
L
E
C
D
六
施工用电
保护接零、保护接地混乱或共存。
触电
V
3
10
7
210
4
加强监督管理,运行控制,管理方案。
保护零线装设开关或容电器,零线有拧缠式接头。
触电
V
3
10
7
210
4
加强监督管理,运行控制,管理方案。
保护零线未单独敷设并做他用
触电
V
3
10
7
210
4
加强监督管理,运行控制,管理方案。
分部(分项)工程无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各类伤害事故
IV
3
6
7
126
3
按管理计划检查把关,加强监督管理,运行控制。
施工违反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各类伤害事故
IV
3
6
7
126
3
按管理计划检查把关,加强监督管理,运行控制。
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安全保护用品
各类伤害事故
IV
3
6
3
54
2
按管理计划检查把关,加强监督管理,运行控制。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V
6
6
7
252
4
加强监督管理,运行控制,管理方案。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判别依据
I~V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
风险级别
控制措施
L
E
C
D
四
主体结构工程
高空临边绑扎钢筋无作业面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V
6
6
7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记录表

3 6 7 126
规操作,勿猛拉猛撬,同时要制订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施工方案。
需要整改
程
位
不按照专
高度危险
27
33
项方案施 模板坍塌 应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进展施工。
3 6 15
要立即整
0
工
改
.
z.
-
拆模作业
一般危险
严格按规操作,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拉落,不得留
34
误操作防 物体打击
作业
保持平安有效;5、遇到 6 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
吊物。
.
z.
-
木工棚、机
显著危险
1、设专人负责,按规操作并经常检查电锯、电刨等的防护罩,
械缺陷误
需要整改
27
机械伤害 分料器、推料器等设施,确保平安有效;2、停机时要拉闸、断 3 6 7 126
操作,防护
电、上锁。
不到位
1、施工用电必须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采用 TN-S 接零
模
岗,密切配合,严禁遵守“十不吊〞规定;3、被吊物严禁从人
板 模板等吊
显著危险
超重伤害 上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4、经常检查吊索具, 3 6 7 126
工
运不规
需要整改
并且保持平安有效;5、遇到 6 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
程
严禁吊物;6、制订应急救援预案。
工 38
程
混 搬运搅拌 凝 产生粉尘
模板搬运
30
物体打击 轻拿轻放,规作业,注意平安
违章作业
3、
一般危险
3
6 54
6
需要注意
31 主
建筑工程房建(市政)工程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机械伤害 触电事故 物体打击 火灾 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 尘肺病 听力下降 物体打击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模板施工
圆盘锯没有设置防护挡板及分料 器 圆盘锯、平刨机无保护接零 材料堆放超高 木工作业区有人吸烟 木工不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作 业 木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 加工机械噪声超标 交叉作业无隔离防护措施 木工手持电锯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手持电锯漏电保护器额定电流大 于15毫安 手持电动工具未做绝缘测试、操 作时未带绝缘手套 带铁钉木方随意放置 夜间作业照明不足 部分木方有节疤、缺口未合理使 用 未按照模板施工方案搭设模板支 撑系统 立柱底部无垫板 立柱底部用砖垫高 立柱间距不符合规定 模板脚手架与结构脚手架连接 模板脚手架立杆间隔不符合要求
触电事故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其他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3 0.5 3 1 0.5 3 3 3 0.5 1 3 1 1 1 3 3 1 3 3 1
3 3 3 0.5 2 3 3 2 1 6 2 6 6 3 6 6 6 6 6 6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锚杆护坡施工 基槽降水 降排水施工
打桩工作台无防滑措施 护坡桩间距不符合规定 护坡桩垂直度超标准 水泵在使用前没有进行绝缘测试 未及时将降排水的井口做好防护 未及时将废弃的降排水井口回填 在基坑临边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 未采取有效的防坠落措施 排水管道渗漏 基坑排水不畅 锚杆成孔作业时人员距离过近 喷锚作业时混凝土飞溅 喷锚作业时喷枪把握不牢 输送管堵塞暴裂 空压机限压装置失灵 空气压缩机没有定期检查 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噪声 砼强度不够,继续作业 灰土回填产生的扬尘 灰土、炉渣垫层施工产生的扬尘 夯土时操作人员未戴绝缘手套 夯土机把手无绝缘把套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本评价法简单易行,本表格采用的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个因素的分数值。
醒目,它主要是根据工程上的经验来确认3C×E×公式为D=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危险性。
D个元素的分值含义如下:以上4L: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E:10 连续暴露(包括四班三运转)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大灾难,许多人死亡C:100
难,数人死亡 40 灾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5
严重,重伤 7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Ⅰ>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DⅡ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160~320
70~160 显着危险,需要整改 III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ⅣⅤ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20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记录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登记表
编制单位:ZT11JL21-03 编号:2023-001
程瑞荣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登记表
编制单位:ZT11JL21-03 编号:2023-002
程瑞荣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登记表
编制单位:ZT11JL21-03 编号:2023-003
程瑞荣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登记表
编制单位:ZT11JL21-03 编号:2023-004
程瑞荣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登记表
编制单位:ZT11JL21-03 编号:2023-005
程瑞荣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登记表
编制单位:ZT11JL21-03 编号:2023-006
程瑞荣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登记表
编制单位:ZT11JL 21-03 编号:2023-007
程瑞荣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登记表
编制单位:ZT11JL21-03 编号:2023-008
程瑞荣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登记表
编制单位:ZT11JL21-03 编号:2023-009
程瑞荣。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1. 引言在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减少潜在的危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采用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来识别和评估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深入探讨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的相关内容,以及我个人对该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2. 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重要性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如高处坠落、电击、机械伤害等。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可以及早发现这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辨识和评价危险源还能帮助企业规范施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节约成本。
3.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的编制要点(1)明确评价主体: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应由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或专业的风险评价机构负责编制,确保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2)全面辨识危险源:辨识过程应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识别,包括人、物、环境等多个方面。
(3)科学评估风险等级:针对辨识出的每一个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以便进行后续的风险控制措施。
(4)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定期更新和改进:随着施工环境和工艺的变化,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需要及时更新和改进,保持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 我的观点和理解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对危险源的全面辨识和科学评估,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
然而,我认为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企业只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制定表格,缺乏真正的执行力和实际应用性。
对于一些新兴的危险源,表格的内容可能不够详尽和全面,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只是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通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1
风险控制的策划
针对以上所辨识出的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方法对安全风险加以控制:
1、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规范现场的操作行为;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管理工作,使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4、强化班前交底工作,使职工明白工作的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
5、加强对于安全施工作业票、动火作业票以及试运期间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的管理工作,保证规范作业。
6、试运期间保持和电厂方面的紧密联系,严格遵守电厂的安全运行规范。
7、强化对机械的维护与检查保证机具使用的安全性;
8、强化安全设施的架设工作,保证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9、规范高空作业物料及其工具的管理工作保证物料存放的安全性;
10、对高空作业及其交叉作业进行认真管理,采取搭设防护棚栓挂保险绳等措施,防坠物伤人;
11、加强对运输工作的管理,从装车、物品的固定、车辆的限速行驶方面保证运输安全;
12、加强用电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保证供电线路及其供电设施的安全性;
13、根据工作需要为职工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4、加强对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照明及安全设施的设置满足夜间施工的要求;
15、加强气瓶使用及其焊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中消防安全;
16、对施工中使用的大型起重机械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保证机械使用中的安全。
加强对吊车司机及其起重指挥人员配合的管理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7、严格操作程序,保证作业有序进行;
18、强化对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
工程施工作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1
6
3
18
运行
1
七、构件安装/吊装
51
物体吊装
吊物脱落
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
1
3
7
21
运行
2
52
物体吊装
钢丝绳断裂
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
1
3
7
21
运行
2
53
物体吊装
指挥信号错误
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
1
6
7
42
运行
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编号:ZNJ-4.3.1-3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涉及相关方
危险性评价
作业人员
1
5
1
5
运行
1
5
埋设线杆
倒塌
物体打击
作业人员
0.5
5
1
2.5
运行
1
6
杆上作业
未系安全带
高空坠落
作业人员
1
5
1
5
运行
1
7
架设电线
违章操作
触电
作业人员
1
5
15
75
运行、预案
3
8
装卸变压器
物体打击
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
0.5
5
3
7.5
运行
1
9
变压器使用
超负荷运转
电器火灾
作业人员
0.5
5
1
2.5
运行
1
10
作业人员
1
6
3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本表格采用的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本评价法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它主要是根据工程上的经验来确认3个因素的分数值。
公式为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以上4个元素的分值含义如下:
L: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E:10 连续暴露(包括四班三运转)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C: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D:>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Ⅰ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Ⅱ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III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Ⅳ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Ⅴ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