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大别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合集下载

桐柏-大别造山带麻城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空间展布特征

桐柏-大别造山带麻城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空间展布特征

第34卷第2期2020年㊀6月资源环境与工程ResourcesEnvironment&EngineeringVol 34ꎬNo 2Jun.ꎬ2020收稿日期:2020-05-07ꎻ改回日期:2020-05-09资助项目:湖北省麻城市西张店地区金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项目编号:[2017]47号ꎬ[2018]2号)ꎻ湖北省麻城市双庙关矿区金矿普查(项目编号:[2019]16号)ꎮ作者简介:徐江嬿(1967-)ꎬ女ꎬ正高职高级工程师ꎬ矿产勘查专业ꎬ从事地矿勘查项目管理工作ꎮE-mail:752451816@qq com桐柏 大别造山带麻城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空间展布特征徐江嬿1ꎬ曾小华2ꎬ刘㊀嘉2ꎬ杜文洋2ꎬ刘㊀雷2(1.湖北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ꎬ湖北武汉㊀430071ꎻ2.湖北省地质调查院ꎬ湖北武汉㊀430034)摘㊀要:湖北省麻城地区隶属于桐柏大别造山带ꎬ该区至今已发现多个与造山作用相关的金矿床ꎮ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及室内资料综合分析研究ꎬ认为该区金矿形成于同碰撞伸展构造及推覆构造阶段ꎬ早期北西西向剪切构造系统控制了区内含金建造(双庙关㊁东湾㊁郑家塘等)及岩浆岩的展布ꎬ后期又叠加了北东向剪切构造ꎬ形成格状展布的格局ꎮ区内金矿被北东向剪切带分为西㊁中㊁东3个矿化集中带ꎮ关键词:地质特征ꎻ金矿床ꎻ空间展布ꎻ桐柏大别造山带ꎻ麻城中图分类号:P618.51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211(2020)02-0180-04DOI: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20.02.003㊀㊀湖北省麻城地区隶属于桐柏大别造山带ꎬ该区在三叠纪发生的陆 陆碰撞中ꎬ扬子陆块向北俯冲至华北陆块之下ꎬ发育多期次的韧性变形㊁脆性变形为主的北西西向推覆构造和断裂构造ꎬ并与后期北北东 北东向断裂构造相互交织组成格子状构造体系[1-2]ꎮ在上述两组断裂构造交汇的结点及其附近ꎬ形成(含钼或钨㊁铁㊁铅锌㊁铜㊁硫等)中酸性小岩体[2-3]ꎮ区域内多数金矿点矿体产出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ꎬ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韧性㊁韧脆性剪切带和脆性断层ꎬ韧性㊁韧脆性剪切带早期表现为顺层滑脱ꎬ晚期为挤压推覆阶段ꎬ此阶段为区内变质热液矿床的重要成矿条件和控矿构造ꎮ而脆性断层ꎬ尤其是近东西向和北东向ꎬ控矿作用明显ꎮ本文总结了该区金矿地质特征ꎬ并对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ꎬ以期为该区同类型金矿床的找矿和勘查工作提供借鉴ꎮ1㊀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图1)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秦岭大别造山系内商丹结合带的桐柏 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4-5]ꎮ团麻断裂西侧桐柏 大别变质核杂岩隆起带北部由多个形成于不同构造环境ꎬ有着各自独立的建造特征㊁变形变质和构造演化序列的构造地层地体组成ꎬ经历了多阶段㊁多期次构造运动ꎬ经过多次聚合后拼贴并焊接为一体的复杂构造带[6-7]ꎮ区域地层属秦岭 大别地层区卡房 龟峰山小区ꎬ主要出露中元古界大别山(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㊁(角闪)黑云斜长变粒岩㊁斜长角闪(片)岩㊁石榴斜长角闪岩㊁榴闪岩㊁含石英绿帘角闪石岩㊁(石榴)黑云斜长变粒岩夹黑云二长变粒岩㊁条带状石英绿帘石岩㊁白云钠长片麻岩㊁浅粒岩等)和第四纪(砾石㊁砂砾㊁砂及亚砂土)[2-3ꎬ8]ꎮ区域岩浆岩活动频繁ꎬ包括了新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㊁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及辉长岩ꎻ晚侏罗世斑状角闪二长花岗岩ꎻ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㊁斑状二长花岗岩㊁二长花岗岩ꎮ研究区位于武当隆起东段ꎬ经历了复杂的变质变形作用过程[9]ꎮ区内变质岩分布广泛ꎬ其中晚太古代至晚元古代地层㊁中元古代超基性侵入岩㊁新元古代基性 中酸性侵入岩均发生了变质作用ꎮ区内变质作用与成岩成矿的关系密切ꎬ区内主要变质作用有区域变质作用ꎬ次为混合岩化作用㊁动力变质作用及交代变质作用等ꎮ根据岩石组构特征及矿物组成特性分为片麻岩类㊁粒岩类㊁片岩类㊁斜长角闪岩类㊁大理岩类㊁石英岩类六大类[10]ꎮ热液蚀变作用具有多期性ꎬ其主要发育于基性岩体中㊁断裂破碎带中及岩脉两侧ꎬ基性 超基性岩中的蚀变主要有次闪石化㊁绿泥石化㊁蛇纹石化㊁滑石化㊁碳酸盐化㊁金云母化等ꎬ形成岩石有透闪石岩㊁绿泥石岩㊁阳起石岩㊁金云母岩㊁蛇纹岩及透闪石棉矿等ꎮ断裂破碎带中常见的蚀变有硅化㊁绢云母化㊁绿泥石化㊁绿帘石化㊁碳图1㊀大别山北麓地质简图[2]Fig 1㊀ThesketchofgeologyofNorthDabi1.中新生代地层ꎻ2.二郎坪群ꎻ3.龟山岩组㊁南湾组ꎻ4.肖家庙岩组ꎻ5.秦岭岩群ꎻ6.桐柏 大别变质杂岩ꎻ7.红安岩群ꎻ8.榴辉岩ꎻ9.白垩纪火山岩ꎻ10.石炭系ꎻ11.燕山期花岗岩ꎻ12.晋宁期花岗岩ꎻ13.地质界线ꎻ14.断裂带ꎻ15.大别造山带边界ꎻ16.金矿床(点)ꎻⅠ.华北地块ꎻⅡ.大别造山带ꎻⅢ.扬子地块ꎮ酸盐化㊁黄铁矿化等ꎬ并伴有多金属矿物产出ꎮ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韧性㊁韧脆性剪切带和脆性断层ꎬ韧性㊁韧脆性剪切带早期表现为顺层滑脱ꎬ晚期为挤压推覆阶段ꎬ此阶段为区内变质热液矿床的重要成矿条件和控矿构造ꎮ而脆性断层ꎬ尤其是近东西向和北东向ꎬ为成矿热液通道ꎮ2㊀区内金矿床特征2.1㊀双庙关金矿双庙关金矿区内主要出露西张店基性火山岩组㊁新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和新元古代变辉长岩ꎬ岩石中有后期石英脉㊁闪长岩脉㊁闪长玢岩脉㊁花岗斑岩脉㊁辉绿岩脉等侵入ꎮ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ꎬ最主要的双庙关断裂构造总体北东向ꎬ另外发育有各方向的脆性次级断裂(裂隙)ꎬ其中北东向和近东西向的断裂尤为发育ꎮ区内已发现8条金矿(化)体ꎬ其中Ⅰ号矿化体呈脉状走向北北东ꎬ地表出露长约100mꎬ产状286ʎø50ʎꎬ平均厚度0.71mꎬAu平均品位2.53g/tꎬ矿体赋存于褐铁矿化硅化碎裂岩中ꎬ围岩为变辉长岩ꎬ为蚀变岩型金矿化体ꎮⅣ号矿体呈透镜状走向北东ꎬ地表可见延伸约30mꎬ产状305ʎø39ʎꎬ厚度0.75mꎬAu品位20.5g/tꎬ共生Ag品位292.0g/tꎬ矿体赋存于褐铁矿化硅化碎裂岩中ꎬ围岩为变辉长岩ꎮⅤ号矿体呈脉状走向北东ꎬ地表延伸为160mꎬ控制矿体斜深80mꎬ产状340ʎø60ʎ~65ʎꎬ平均厚1.71mꎬAu平均品位7.93g/tꎬ矿体赋存于褐铁矿化硅化碎裂岩中ꎬ围岩为变辉长岩ꎮⅧ号矿体产于近东西向的褐铁矿化石英脉中ꎬ出露长约30mꎬ产状352ʎø34ʎꎬ厚0.73mꎬAu品位3.31g/tꎬ共生Ag品位42.39g/t为石英脉型金矿体ꎮ2.2㊀东湾金矿东湾金矿区内主要出露西张店基性火山岩组ꎬ主要岩性组合为钠长角闪岩㊁浅粒岩㊁白云石英片岩㊁云母片岩等及第四系沉积物ꎮ区内脉岩发育ꎬ见有煌斑岩脉㊁闪长岩脉㊁花岗斑岩脉与石英脉ꎮ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ꎬ主要有北东㊁北北东㊁北(西)西与近北向4组ꎬ其中北东向断层ꎬ走向50ʎ~60ʎ㊁倾向南东㊁倾角30ʎ~45ʎꎬ为本区的容矿构造ꎮ已发现金矿体2个ꎬ分别产于东湾南东方向约100m的北东向硅化破碎带内与罗家塘南东侧小山包之近南北向硅化破碎带内ꎮⅠ号矿体ꎬ控制延伸约156mꎬ厚约0.66~0.9mꎬ平均厚度约0.78mꎬAu平均品位14.91g/tꎬ走向约40ʎ~55ʎꎬ倾向南东ꎬ倾角30ʎ~40ʎꎮⅡ号矿体位于Ⅰ号南部ꎬ呈透镜状近南北向展布ꎬ长约80mꎬ厚约0.6mꎬ倾向东ꎬ倾角64ʎꎮ区内含矿岩石类型有强硅化碎裂闪斜煌斑岩㊁碎裂石英脉㊁碎裂状花岗质片麻岩与弱硅化碎裂闪斜煌斑岩4种ꎮ区内金矿化不甚均匀ꎬ品位变化亦较大ꎬ一般6.70~8.50g/tꎬ最低2.20g/tꎬ最高可达43g/tꎬ矿化以北东向矿体最好ꎬ近南北向矿体次之ꎮ伴生有元素Ag㊁Cu㊁Pb㊁As㊁Sb与Hg等ꎮ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㊁黄铁矿(褐铁矿)化与绢云母化ꎮ2.3㊀郑家塘金矿郑家塘金矿区内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福田河片麻岩组㊁西张店基性火山岩组㊁上元古界武当群二岩组ꎮ构造以断裂活动为主ꎬ发育有各方向的脆性断裂(裂隙)ꎬ其中北东㊁北西向2组尤为发育ꎬ为姜家湾断裂的次级断裂ꎮ矿区内共发现2条金矿体(Ⅰ号㊁Ⅲ号)和1条金铅锌矿体(Ⅱ号)ꎮ其中Ⅰ号矿体产状110ʎø60ʎꎬ平均厚度0.93mꎬ品位Au为1.33g/tꎬ矿体赋存于煌斑岩脉与片麻状二长花岗岩接触部位的褐铁矿化硅化碎裂岩中ꎻⅡ号矿体走向140ʎꎬ倾向南西ꎬ倾角48ʎ~60ʎꎬ矿体长约800mꎬ厚0.2~1.3mꎬ品位Au为0.75~27g/tꎻZn为2.98%ꎻPb为0.60%ꎮⅢ号矿体走向150ʎ~160ʎꎬ倾向南西ꎬ倾角52ʎ~66ʎꎬ平均厚0.91mꎬAu平均品位1.68g/tꎬ出露长约250mꎮ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ꎬ石英脉型次之ꎮ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㊁褐铁矿化㊁黄铜矿化㊁绢云母化等ꎮ以沿断裂充填并发生交代作用后形成的蚀变岩为Au主要赋存载体ꎬ围岩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和白云钠长片麻岩ꎬ在围岩与破碎蚀变带的外接触带上局部也可见蚀变矿化现象ꎮ2.4㊀白云金矿白云金矿区内出露新元古代武当(岩)群二岩组181第2期徐江嬿等:桐柏 大别造山带麻城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空间展布特征(原桐柏山群)㊁陡山沱组㊁灯影组(现称 红安杂岩 四岩组ꎬ原红安群七角山组)ꎬ早古生代乔店片岩 大理岩组沉积变质地层ꎮ矿区内岩石类型包括白云二长片麻岩㊁浅粒岩㊁变粒岩㊁白云石英片岩㊁变粒磷灰岩㊁含磷浅粒岩㊁含磷大理岩㊁绿帘钠长片麻岩等ꎮ矿床产于大磊山穹窿的核部及东翼ꎬ构成大磊山金矿田ꎮ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ꎬ按其走向不同ꎬ可分北西㊁北北西㊁北北东㊁北西西㊁北东㊁北东东向6组ꎮ矿(化)体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ꎬ其次受北东向断裂控制ꎮ共发现大小矿体13个ꎬ含金石英脉主要产于北西向断裂破碎中以Ⅱ㊁Ⅰ㊁Ⅷ号矿脉矿化较好ꎬ规模较大ꎬ其中含金最高的Ⅰ㊁Ⅱ号脉体产于穹窿核部的硅化蚀变碎裂岩中ꎬ围岩为片麻状花岗岩ꎬ含金品位较低的Ⅷ号脉产在穹窿周边的地层中ꎬ总体Au平均品位9.44g/tꎮ矿脉走向310ʎ~280ʎꎬ倾向南西ꎬ倾角40ʎ~80ʎꎮ由西向东ꎬ倾角由陡变缓再变陡ꎬ矿脉斜切穹窿核部及东翼地层ꎮ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ꎬ石英脉型次之ꎮ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㊁钾化和黄铁矿化ꎬ其次是碳酸盐化㊁绢云母化㊁重晶石化ꎮ北西向断裂为主要导矿及控矿构造ꎬ充填了含金石英脉ꎻ北北东向断裂对含金石英脉起了破坏作用ꎮ3㊀控矿因素分析3.1㊀地层与金成矿区内金矿(床)点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武当群二岩组㊁耀岭河组变火山岩组㊁中元古界福田河片麻岩组和西张店基性火山岩组ꎬ部分为中低Au丰度值的岩层和岩石ꎬAu主要赋存在硫化矿物中或矿物解理㊁裂隙间ꎬ容易被活化㊁萃取ꎮ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后上元古界地层中的部分Au㊁Ag等成矿物质被活化转移ꎬ使得地层上部和弱变质带中Au㊁Ag丰度提高ꎬ形成了原始含矿建造ꎬ成为金银矿的矿源层之一ꎮ3.2㊀构造与金成矿研究区内构造背景可分为两大类ꎬ一为伸展裂谷背景ꎬ二为同碰撞伸展构造及推覆构造ꎮ其中裂谷背景下产出有与基性 超基性岩相关贫磁铁矿㊁钨矿ꎬ同碰撞伸展构造及推覆阶段则形成白云式造山型金银多金属矿床[11-12]ꎮ碰撞前伸展构造阶段见有两期较大的火山活动形成武当群与耀岭河组变火山岩ꎬ为区内金银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提供较为丰富物质来源ꎬ并见有新元古代变基性 超基性岩脉广泛侵入ꎬ内常赋存有与基性 超基性岩相关贫磁铁矿等ꎮ同碰撞伸展构造及推覆构造阶段ꎬ晚加里东 海西期时为拉伸期局部浅海滞流盆地环境沉积下所形成一套寒武系黑色岩系ꎬ为本区沉积型钒钼矿㊁重晶石矿的重要含矿层位ꎮ地幔上涌处产出的古生代志留纪辉绿岩㊁辉长辉绿岩为铸石矿床产出提供有利条件ꎬ伴随武当造山隆升ꎬ在武当山岩群内部及耀岭河组接触带附近常见顺层滑脱构造产出ꎬ为区内金银矿重要的赋矿构造ꎬ后期推覆构造阶段产出大量逆冲断裂与紧闭褶皱ꎬ其中背斜控制以及脆 韧性转折部位为区内金银矿成矿有利部位ꎬ这与大多数造山型金矿成矿背景是类似的[13-16]ꎮ3.3㊀岩浆与金成矿区内岩浆活动较为频繁ꎬ主要表现为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㊁变辉长辉绿岩和中侏罗世斑状片麻状二长花岗岩ꎬ表明区内存在多期次岩浆活动ꎮ中生代岩浆侵入岩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ꎬ对金矿成矿作用主要是提供热能ꎬ激发㊁活化岩石中的成矿物质ꎬ同时岩浆热液携带大量成矿物质顺深大断裂上涌ꎬ于构造有利部位沉淀成矿ꎻ区内岩脉主要有花岗斑岩脉㊁变辉长岩脉㊁煌斑岩脉㊁石英脉等ꎬ大体以北西㊁北东㊁东西向展布ꎬ整体形势呈杂乱出露ꎬ岩脉矿化不显著ꎬ矿化现象多发育于脉岩边部接触带及其裂隙面ꎬ显示矿化为多期热液活动富集产物ꎮ4㊀空间展布特征区内金矿床点的空间展布ꎬ受区域地质构造㊁岩浆活动㊁变质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ꎬ由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多次俯冲㊁对接㊁碰撞和受西太平洋的构造 岩浆活动带的影响ꎬ造就了桐柏 大别地区在北西西向的剪切构造系统控制了含金建造及岩浆岩的展布ꎬ叠加了北东向剪切带ꎬ成为格状展布的阵势ꎮ在这一构造格局上北西西向的剪切构造系统控制了含金建造及岩浆岩的展布ꎻ北东向构造在大别山区尤为明显ꎬ区内以北东向剪切系统为主ꎬ与北西西向构造联合控制了区内金矿产出ꎬ大致分为西㊁中㊁东3个矿化集中带ꎮ(1)西带分布于陡山坡 陈家冲一带ꎬ主要有陡山坡金矿㊁郑家塘金矿㊁石家冲金矿㊁东湾金矿矿床等ꎬ大体呈北西向展布ꎬ间距约3.5~4kmꎬ南距军师岭断裂带约5kmꎬ矿体多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ꎬ矿化多产于中侏罗纪花岗岩体中ꎬ与煌斑岩脉体关系密切ꎮ(2)中带分布于大河铺 熊家坳一带ꎬ主要有叶家湾金矿㊁项家冲金矿㊁大河铺金矿㊁熊家坳金矿床等ꎮ大河铺一带金矿点呈近东西向展布ꎬ间距1.5~3kmꎬ与南部熊家坳金矿床相距约10kmꎮ中带金矿体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ꎬ破碎带主要发育有石英岩脉㊁硅化碎裂281资源环境与工程㊀2020年㊀岩ꎬ矿体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石英脉中ꎮ(3)东带主要分布于大松树岗 双庙关地区ꎬ有双庙关金矿和大松树岗金矿ꎬ二者相距约16kmꎬ大致平行团麻剪切带呈北东向展布ꎬ东距团麻断裂约15kmꎬ矿床点主要产于新元古代花岗岩体中ꎬ与基性岩的侵位关系密切ꎮ此外东带南部团麻断剪切带与军师岭剪切带之交汇部位分布有桥头湾银金矿和万家畈金矿ꎬ出露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及福田河片麻岩组ꎬ并见有燕山晚期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侵入ꎬ成矿除受构造控制外ꎬ还受燕山期花岗岩的侵位所制约ꎮ5㊀总结麻城地区金矿床大多形成于同碰撞伸展构造及推覆构造阶段ꎬ以蚀变岩型为主ꎬ桐柏 大别地区北西西向的剪切构造系统控制了含金建造及岩浆岩的展布ꎬ后期又叠加了北东向剪切带ꎬ整体成为格状展布的格局ꎮ区内金矿被北东向剪切带分为西㊁中㊁东三个矿化集中带ꎮ参考文献:[1]㊀王强ꎬ赵振华ꎬ熊小林.桐柏 大别造山带燕山晚期A型花岗岩的厘定[J].岩石矿物学杂志ꎬ2000ꎬ19(4):297-306.[2]㊀曾小华ꎬ鲁显松ꎬ黄威ꎬ等.湖北省麻城市两路口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J].资源环境与工程ꎬ2014ꎬ28(6):802-807.[3]㊀曾小华ꎬ鲁显松ꎬ熊意林ꎬ等.湖北省麻城市两路口钨矿床地质㊁地球物理㊁地球化学特征及综合找矿模型[J].矿床地质ꎬ2014ꎬ33(增刊):767-768.[4]㊀林伟ꎬ冀文斌ꎬ石永红ꎬ等.高压 超高压变质岩石多期构造折返:㊀㊀以桐柏 红安 大别造山带为例[J].科学通报ꎬ2013ꎬ58(23):2259-2265.[5]㊀汤家富ꎬ侯明金.大别山及邻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再论大别造山带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J].地学前缘ꎬ2016ꎬ23(4):1-21.[6]㊀王志元ꎬ简玉兵ꎬ周少东.湖北省大型变形构造划分及主要特征[J].资源环境与工程ꎬ2014ꎬ28(01):94-107.[7]㊀索书田ꎬ钟增球ꎬ韦必则ꎬ等.桐柏 大别 苏鲁UHP和HP变质带的结构及流变学演化[J].地球科学ꎬ2002ꎬ27(5):549-557.[8]㊀彭练红ꎬ王建新ꎬ邓乾忠ꎬ等.大别山区花岗质片麻岩特征及其地质演化[J].资源环境与工程ꎬ2007ꎬ21(3):232-239.[9]㊀宁红辉ꎬ金海云ꎬ肖宝珠ꎬ等.南秦岭武当隆起构造特征㊁控矿作用及找矿方向[J].资源环境与工程ꎬ2016ꎬ30(5):686-691.[10]㊀刘兴平.武当 桐柏 大别 苏鲁成矿带(湖北段)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演化[J].资源环境与工程ꎬ2015ꎬ29(3):241-247.[11]㊀范玮ꎬ徐学金ꎬ吴昌雄ꎬ等.湖北省大悟县白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J].资源环境与工程ꎬ2020ꎬ34(1):13-17.[12]㊀姚艳桥ꎬ阮启林ꎬ金华ꎬ等.鄂东南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探讨[J].资源环境与工程ꎬ2014ꎬ28(6):823-829.[13]㊀蔡鹏捷ꎬ郑有业ꎬ鲁立辉ꎬ等.柴北缘滩间山金矿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多阶段金矿化事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ꎬ2019ꎬ29(10):2381-2393.[14]㊀蔡鹏捷ꎬ许荣科ꎬ郑有业ꎬ等.基于成矿流体包裹体的勘探:以柴北缘鱼卡造山型金矿为例[J].地质找矿论丛ꎬ2018ꎬ33(4):651-660.[15]㊀蔡鹏捷ꎬ许荣科ꎬ郑有业ꎬ等.柴北缘从大洋俯冲到陆陆碰撞:来自开屏沟造山带M型橄榄岩的证据[J].地球科学ꎬ2018ꎬ43(8):2875-2892.[16]㊀陈衍景.造山型矿床㊁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J].中国地质ꎬ2006ꎬ33(6):1181-1196.(责任编辑:肖飞)GeologicalBackgroundandSpatialDistributionofGoldDepositsinMachengAreaofTongbaiDabieOrogenicBeltXuJiangyan1ꎬZengXiaohua2ꎬLiuJia2ꎬDuWenyang2ꎬLiuLei2(1.HubeiGeologicalExplorationFundManagementCenterꎬWuhanꎬHubei㊀430071ꎻ2.InstituteofHubeiGeologicalSurveyꎬWuhanꎬHubei㊀430034)Abstract:HubeiMachengareabelongstoTongbaiDabieorogenicbelt.Uptonowꎬmanygolddepositsrelatedtoorogenyhavebeenfoundinthisarea.Basedonfieldinvestigationandindoordatasynthesisꎬitisconsideredthatthegolddepositsinthisareawereformedinthestageofsyncollisionalextensionalstructureandnappestructure.Thegolddepositsinthisarea(ShuangmiaoganꎬDongwanꎬZhengjiatangꎬetc.)werecontrolledbytheNWtrendingshearstructuresystemofTong ̄baiDabieareaꎬwhichcontrolledthedistributionofgoldbearingformationandmagmaticrockꎬandsuperimposedNEtren ̄dingshearzoneꎬandformedalatticedistributionasawhole.Thegolddepositsintheareaaredividedintothreeminerali ̄zationconcentrationzonesbyNEtrendingshearzone.Keywords: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ꎻgolddepositsꎻspatialdistributionꎻTongbaiDabieorogenicbeltꎻMacheng381第2期徐江嬿等:桐柏 大别造山带麻城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空间展布特征。

桐柏地区典型金银矿床

桐柏地区典型金银矿床

2 段 Pt3W22 54.2~143.9绢 部云 为石 变英 质片 粉岩 砂岩、夹炭二质云绢石云英石片英岩片,岩为夹银白洞云坡变赋粒存岩层,位局。
1 段 Pt3W21 78.1~202.9中 片、 岩上 ;部 下为 部黑 为黑云云变变粒粒岩岩夹夹变炭质质细绢砂云岩石及英少片量岩云。母石英
9 段 Pt3W39 19~83.8 大理岩、斜长角闪片岩夹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
8 段 Pt3W18
190.1~ 上部为变粒岩;中部为十字石黑云变粒岩、蓝晶石黑 255.6 云变粒岩夹斜长角闪片岩;下部为含石榴黑云变粒岩。
下 7 段 Pt3W17 20~122.2 以斜长角闪片岩为主,夹少量黑云斜长片岩。 部 6 段 Pt3W16 >242.4 以黑云变粒岩为主,夹斜长角闪片岩、白云石英片岩
二郎坪群海底火山 喷发细碧角斑岩建 造
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成矿带及矿产特征
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1.2
剪切构造—岩浆 热液金银成矿亚 带,典型矿床老 湾金矿、上上河 金矿、松扒银多 金属矿。
火山—炭硅泥 建造混合热液 金银成矿亚带, 典型矿床:破 山银矿、银洞 坡金矿、银洞 岭银矿。
海底火山— 喷流热液铜 锌成矿亚带, 典型矿床刘 山岩铜锌矿。
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1.1 地层与构造格架
F2桐-商断裂 (磨子潭—晓天 断裂)
F5大河断裂 (朱 夏断裂)
F4松扒断裂 (商丹断裂)
25º
F88
桐柏地区横剖面示意图
F7
北秦岭晚元古代—古生代弧后盆地
奥陶纪俯冲(岛弧)型 中酸性杂岩体
二郎坪群海底火山 喷发细碧角斑岩建 造
歪头山组不活动裂陷槽 深水复理石建造

桐柏山-大别山地区韧性剪切带金矿分布与遥感影像特征

桐柏山-大别山地区韧性剪切带金矿分布与遥感影像特征

李国忠
(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河南 郑州’ LM)))N)
摘’ 要:桐柏山 < 大别山位于华北与扬子两大古板块碰撞拼接 地带,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变动强烈,南北分别 为桐柏 < 商城、龟山 < 梅山、翟家沟 < 五岳三大韧性剪切带,严格控制 着本区金 矿床( 点)的分 布。就其韧性 剪切带的控矿作用 及遥感影像特征进行阐述,对指导韧性剪切带及金矿分 布规律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 际意义。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金矿;遥感图像;加里东;糜棱岩 中图分类号 :-=O:-7NM’ ’ ’ 文献标识码 :P’ ’ ’ 文章编号:O))* < *LL*(!))*))" < ))*O < )!
在桐柏 % 大别山韧性剪切带上盘的变质岩中亦 有金矿产出,矿化距主剪切带 "## 余 ),含矿岩石主 要为 绢云 石英 片岩 、二 云石英 片岩 、绿 帘白 云石 英片 岩、斜长 角闪 岩及 变粒 岩。区 内无 大规 模岩 浆活 动, 无区 域性 断裂 构造 通 过 ,但 金 矿 化 特 征 常 显示 与 韧 性 剪切带 密切 相 关,在 航空 像 片 上 隐 现 出 轴面 北 东 的开阔褶皱 和一 系列不 协调 的紧 闭褶皱,色 调呈 灰北北东及北西向线性构造发育,由于 岩石 抗风 化、抗侵 蚀较 弱,常 形成 受线 性构 造控 制的 冲沟 和水 系,它们 相 互 交 叉切 割 ,构成 菱 格 状 、平 行 状 水系 ,在地 貌上 形成 低缓 浑圆 状孤 立山色 ,露 头不 连 续,据 影像 上燕 山 期 脉 岩切 断 矿 体 和 含 矿断 裂 推 测 主矿 体发 生在 印支期 。 !& %# 花岗斑岩体的影像特征与金矿
·!" ·
水利电 力机 械

武当—桐柏—大别Mo-REE-Au-Ag-Pb-Zn多金属成矿带主要地质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

武当—桐柏—大别Mo-REE-Au-Ag-Pb-Zn多金属成矿带主要地质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

武当—桐柏—大别Mo-REE-Au-Ag-Pb-Zn多金属成矿带主要地质成矿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阴江宁;邢树文;肖克炎【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16(090)007【摘要】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近期找矿成果显著,先后发现多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具备成为国家级重要成矿带的条件,后经专家论证确定为全国重要成矿区带.该成矿带夹持于华北和扬子地块间,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地质构造极其复杂,裂谷、区域隆起、深大断裂、剪切带等构造控矿特征突出,新元古代和燕山期两次岩浆作用成矿意义大,变质成矿作用强.矿床主要受矿源建造、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岩相古地理、后生改造等因素制约,空间上有“北西西成带,北东东成行”和多矿种共生分布规律,时间上存在燕山等5个成矿高峰期.预期金、银、铜、铅、锌、钼等主攻矿种的找矿潜力巨大.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及找矿新突破基础上,在该区带内划分了四个重点远景区作为国家整装勘查区的后备选区.【总页数】11页(P1447-1457)【作者】阴江宁;邢树文;肖克炎【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区域成矿特征与找矿前景展望 [J], 彭三国;蔺志永;胡俊良;刘劲松2.武夷山Cu-Pb-Zn多金属成矿带主要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分析 [J], 丁建华;范建福;阴江宁;刘亚玲3.武当-桐柏-大别-苏鲁成矿带(湖北段)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演化 [J], 刘兴平4.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铀矿成矿特征与找矿远景 [J], Liu Hua;Luo Ping;Ding Disheng5.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主要成矿体制与成矿建造 [J], 彭三国;王爱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河南省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河南省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境内,是国内具有重要地位的金银矿床之一。

该矿田在构造上属于晚古生代晚期的伊洛蒙古造山带,是一个以古生代岩浆活动为主的大型热液型金银矿床。

本文旨在对该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进行详细分析。

一、地质特征1.岩性特征矿田区域被下古生界的花岗岩、二叠系的火山岩和含煤层相沉积岩包围。

主要的矿种为金矿和银矿,伴生有少量的铜、铅、锌等。

金矿主要分布在花岗岩体内的脉状矿体和石英脉中,银矿则多寄生在花岗岩围岩中的石英脉中。

金矿和银矿成矿过程中,一般以脉状矿、床状矿及点状矿等多种矿体形态出现。

2.构造特征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位于中条山鄂尔多斯—辉南褶皱带伊洛蒙古期构造体系中的牛背葫芦—孟津构造带,是一个弧后盆地-拐弯山构造背景下的大型热液型金银矿床。

在这个构造背景下,矿区呈现出中小规模的岩体变形,具有岩浆热水分离作用。

3.矿化特征矿田中的金、银矿石主要分布在花岗质脉和石英脉中。

金和银是由热液作用初始成矿元素,在流体带到达顶部出现渗流、降温及沉淀作用后沉积下来,形成含矿流体床状矿体。

矿石中含有大量石英、二氧化硅等,是一种典型的热液成因的纯矿物。

二、找矿远景分析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是一个潜力巨大的金银矿区,其找矿前景非常广阔。

在该矿田周边区域也发现了一系列类似成矿地质条件的地区。

在寻找类似的金银矿床时,需从构造、岩性、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由于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的含矿体性质多变,未来的找矿活动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探测,如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等手段。

三、结论桐柏围山城金银矿田是一个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大型热液型金银矿床。

金银矿物主要寄生在花岗质脉和石英脉中。

未来如欲在该矿田中寻找更多富矿化点,需要加强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多个方面的探测研究,同时加强与周边矿区的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成矿作用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成矿作用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成矿作用万守全【摘要】银洞坡大型金矿床赋存于上古生界的一套炭硅泥建造中,黄铁矿标型具有沉积成因与热液成因的过渡属性.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缓倾,不具Eu异常,与中生代梁湾花岗岩有亲源性.硫同位素δ34S为3.1%,均一化程度高.矿石和围岩铅同位素的组成相近,来源于向北陆内俯冲而叠置于北秦岭地体之下的南秦岭陆壳的部分融熔.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来自于大气降水和岩浆水、变质水共同演化而成.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原始沉积矿源层形成、低级变质-成矿物质初步富集和岩浆-天水混合热液驱动成矿物质定位3个阶段.【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6(030)005【总页数】6页(P387-392)【关键词】银洞坡金矿;碳硅泥建造;矿床地球化学;成矿作用【作者】万守全【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郑州,450007;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调查队,河南,信阳,4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桐柏地区处于秦岭造山带东段核部,该带是由多个形成于不同构造环境,有着各自独立的建造特征、变形变质和构造演化序列的构造地层地体,经多次聚合后拼贴并焊结为一体的复杂构造带。

矿区主要由上古生界歪头山岩组构成,为一套中浅变质的火山碎屑-沉积岩系。

可划分出下、中、上共17个岩性段。

因受老洞坡背斜以及横跨其上的朱庄背斜影响,歪头山岩组内地层走向变化较大,各岩性段依次环绕朱庄及老洞坡背斜呈环带状展布。

地层倾角较缓,厚度沿走向变化不大,各岩性段之间呈谐合接触,岩层中变余微细层理和沉积韵律比较清晰。

矿带南西侧分布寒武系大栗树岩组,以韧性剪切带为界超覆于歪头山岩组之上。

北东翼与大栗树岩组、桃园岩体构造接触(图1)。

1 矿区地质银洞坡大型金矿床位于围山城金银矿带的中部,出露地层为歪头山岩组中部第1~3岩性段,其次是下部第9岩性段。

各段地层的展布受主干构造——朱庄背斜控制。

背斜两翼地层呈对称分布,北东翼倾向北东,南西翼倾向南西。

武当—桐柏—大别—苏鲁成矿带(湖北段)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演化

武当—桐柏—大别—苏鲁成矿带(湖北段)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演化

作者简 介:刘兴平 ( 1 9 6 7 一 ) , 男, 高级工程师 , 地质矿产勘查专业,从事矿产勘查 、区域地质调查及综合研究工作。E— m a i l : 5 7 3 8 2 8 1 1 9 @q q . c o n r
区带 内地层 以变质岩 为主,沉积岩次之 ;岩浆 活动频繁 ,超基性 、基 性到 酸性 、碱性 岩 皆有分布 ;构 造形
迹 复杂 ,韧性剪切作 用普遍 。在 不同的地质作 用下发 生 了对 应的成矿 作 用,产 出不同类型 的矿产 ,本 区归
纳 出海 相 火 山岩 型 、 海相 沉 积 型 、 岩 浆 型 、 沉 积 变质 型 、 热 液 型 矿 产 的 区域 矿 产 分 布 特 征 和 成 矿 模 式 ,初
碳 酸盐岩 组合 。
1 . 2 岩 浆岩
按地 层 发育 特 征 划 分 为 三个 地 层 区 : 以桐 柏~ 商
城断裂为界 , 其北侧为北淮阳地层 区; 桐柏~商城断裂
与新 一 黄断 裂 之 间 为 桐 柏~ 大 别 山地 层 区 ; 新一 黄 断 裂南 西侧 为 十堰一 随州地 层 区 。新一 黄 断裂 北 东 侧 由 结 晶基底 和 盖层 组成 , 南 西侧 则 由褶 皱基 底 ( 过渡 性基
造一用均 较发 育 u 2 ] , 主要 岩浆 活动 期有 兴凯 期 、 加 里 东期 和
燕 山期岩 浆岩 。
火山岩以海相火 山岩 为主, 元古代一古生代一 中
新 生代均 有火 山岩 分 布 , 尤 其是 从南 华 纪一 古 生代 , 火 山岩 最为 发育 , 以基 性 和酸性 火 山岩 为 主 , 缺 乏 中性 火 山岩 , 构成 双 峰式火 山岩特 征 , 中新生 代 火 山岩 则不 发

河南桐柏地区成矿特征探讨

河南桐柏地区成矿特征探讨

河南桐柏地区成矿特征探讨1. 引言河南桐柏地区位于中国中部的豫西北地区,地处华北克拉通与华南克拉通的交界处。

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金属矿产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成矿特征,本文将对河南桐柏地区的地质背景、矿床类型、矿床特征等进行探讨,以期为该地区的矿产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背景河南桐柏地区位于华夏板块西北边缘的卧牛山和华南板块后造山带的过渡地带。

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复杂多样,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区域构造: 河南桐柏地区受华北克拉通和华南克拉通构造的影响,主要构造形态为东西向褶皱构造和NE向断裂构造。

•地质时代: 该地区的地质时代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古元古代和中生代的不同地层。

•岩性特征: 河南桐柏地区岩性复杂,主要分布有变质岩、沉积岩和火山岩等不同类型的岩石。

3. 矿床类型河南桐柏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和能源矿等。

根据不同的矿床类型和成因类型,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1.构造控制型矿床:受区域构造的控制,形成了一系列构造矿床,如断裂矿床、褶皱矿床等。

2.火山岩相关矿床:河南桐柏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火山岩地质体,与之相关的矿床有火山岩铜矿、热液型矿床等。

3.非金属矿床:该地区也存在大量的非金属矿床,如石墨矿、磷矿、石膏矿等。

4.岩浆热液型矿床:与与侵入岩相关,主要包括锡矿、钨矿等。

4. 矿床特征河南桐柏地区的矿床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其勘探和开发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床赋存形式:矿床主要以脉状、脉状-层状、层状、块状和斑状等形式出现。

2.矿石矿化类型:主要以硫化物矿石和氧化物矿石为主,如黄铜矿、闪锌矿、铜铅锌多金属矿等。

3.矿体蚀变特征:矿床中的金属矿物常与蚀变矿物伴生,主要蚀变矿物有绿帘石、硅卡岩石等。

4.矿床成因类型:矿床的成因类型多样,主要有构造成矿、岩浆成矿、热液成矿等。

5. 成矿模式根据对河南桐柏地区的矿床分析和研究,可以建立一些基本的成矿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 年
矿床地质
MINERAL DEPOSITS
第 21 卷 增刊
桐柏大别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Study on Ore-forming Conditions for Gold Deposits in Tongbai-Dabieshan Region
王连庆 徐 刚 郑达兴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随州市
114 °00 ′ F1
115 °00 ′
信阳市
罗山县
信阳县
4
光山县 F3
广水市
大悟县
31°
30 ′
8
新县
安陆市 孝昌县
红安县 麻城市
116°00′
固始县
商城县
金寨县 5
117 °00 ′
32° 30′
32° 00′
六安市
霍山县 6
31° 舒城县 30′
31°
1
F1 5
00′
2
6
3
7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113°00′
参考文献
李江洲,肖荫萍. 白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湖北地质,4(1):32~49. 刘忠明,刘施民,蒋镇亚. 1999. 浠水—梅川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富集规律. 湖北地矿,13(3),21~29. 罗铭玖主编.1992.河南金矿概论. .北京:地震出版社. 5~43,303~333. 马启波,杨廷栋,庞庆邦,等. 1996. 桐柏—大别山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81. 谭秋明. 1994. 湖北随北地区金银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湖北地质,8(2),51~58. 向详辉. 1999. 湖北随州红石地区金银成矿特征及找矿远景. 湖北地矿,13(1),8~14.
1 金矿地质特征
根据已知金矿床的分布和控矿因素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可将本区金矿划分为桐柏山-大别山北坡和南 坡两个金矿带(图 1)。 1.1 桐柏山-大别山北坡金矿带
位于桐柏-商城断裂带(F4)和磨子潭-晓天断裂带(F5)以北,是区内已知大、中型金矿床集中分布地带。矿带走向 NWW,长约 375 km、宽 10~30 km,划分为北、中、南 3 个金矿亚带。北亚带以银洞坡金银矿田(1)为代表,东延与红 石金矿区(3)相连;中亚带包括老湾金矿田(2)、马畈金矿田(4)和汞洞冲金矿区(5);南亚带仅出露东溪金矿区(6)。 其主要地质特征如下:
(2)金丰度值差异显著。区内构造地层单元金丰度值较高,变质中酸性侵入岩相对较低。如桐柏地区歪头山岩 组中部为 26.85×10-9,龟山岩组下岩性段为 11.17×10-9(罗铭玖等,1992);桐柏山区碱性岩系列片麻岩为 4.54 × 10-9(马启波等,1996)。在区域上,同一构造地层单元以桐柏地区金丰度值较高,其他地区接近或低于克拉克值。 如光山马畈地区龟山岩组下岩性段金丰度值仅为(3~7)×10-9(罗铭玖等,1992)。
683
(5)成矿时代:银洞坡矿田以华力西期为主,可能延续至燕山期。其它矿田(区)都属燕山期。 1.2 桐柏山─大别山南坡金矿带
位于新城—黄陂断裂带(F6)南侧和新洲—浠水韧性剪切带(F7)北侧,区内长约 330 km、宽 15~40 km。根据 矿带出露部位的赋矿岩系特征,可划分为西、中、东三段,分别构成黑龙潭金矿区(7)、白云金矿田(8)和大崎山 金矿田(9)。其主要地质特征如下: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条件 桐柏大别山地区
桐柏大别山地区地处华北和中南两大地块的交接地带,是个相对独立的三角形古老变质岩块。区内业已发现的金银矿 产地 100 多处,其中大型矿床 2 处,中型矿床 3 处,小型矿床 10 处。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地质工作者对区内主要 金矿床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都充分肯定了岩浆话动、构造运动在本区金矿成矿中的主导地位,但对赋矿岩系在 金矿成矿中的贡献却众说纷纭(罗铭玖等,1992;谭秋明,1994;马启波等,1996;刘忠明等,1999)。作者认为: 区内大中型金矿床成矿时代都属华力西期和燕山期,金矿成矿主要受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控制,不受地层、岩性制 约。本文在概述区域金矿地质特征基础上,着重分析金矿成矿的地层、岩浆岩和构造条件。
是:① 金丰度值较高的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是重要的矿源层;② 部分中低金丰度值的岩层和岩石,金主要赋存在硫 化矿物中或矿物解理、裂隙间,容易被活化、萃取,是良好的矿源层(体)。 2.2 岩浆岩
区内主要金矿田、矿区及其外围多出露有不同时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其中以华力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体与金矿成矿关系 密切。其主要特点是:
(1)多属燕山晚期为主的复式岩体。如黑龙潭矿区七尖峰花岗岩体,老湾矿田老湾花岗岩体等(罗铭玖等,1992)。 (2)岩体成因类型为 “S”型或“I”型。前者矿化规模大,往往形成大中型金矿床,如桃园岩体、老湾岩体等。后者 则与小型金矿床密切相关,如大崎山矿田龙井垴、祈雨垴花岗岩体等。 (3)岩体与金矿化的空间展布如影随形。如老湾矿田,几乎全部有价值的矿体均产于岩体北缘 100~500 m 地域中,岩 体膨大对应部位矿化最富集,岩体终止矿化亦尖灭。 (4)岩体与矿石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和包裹体成分有明显相似性(罗铭玖等,1992;马启波等,1996),表明它们具密切 的成因联系。 总之,岩浆活动,特别是复式岩浆活动是金矿成矿的必备条件,区内中酸性岩浆岩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可归纳为:① 由陆壳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重熔的“S”岩浆,在洋壳岩及地幔岩基础上同熔演化的安山质“I”岩浆,都携带着大量 的金、银等成矿物质,是金矿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② 岩浆期后热液是金矿成矿热液的主体,成矿物质迁移的介质;③ 岩 浆及岩浆期后热液是激发、活化地层和岩石中成矿物质的主要热源。 2.3 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 NWW-NW 向和 NNE 向两组Ⅰ级断裂带。前者成生于前燕山期,后者成生于燕山期。由它们奠 定的构造格局不但控制了区内地层展布、岩浆活动,而且控制了金矿成矿作用。其主要特征如下: (1)NWW-NW 向Ⅰ级断裂带多成生于中、晚元古代,早期以韧性变形为主,后期叠加脆性变形,是长期活动、 影响很深、性质多变的岩石圈断裂。它们都是区内不同地质发展阶段的构造分区边界,分别控制了中新元古代至古生 代含金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和古生代、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分布,并构成规模宏大的构造—岩浆岩带,制约 着区内金矿呈 NWW-NW 向带状分布的趋势。多数Ⅰ级断裂带的两侧都伴有不同规模的次级断裂和韧性剪切带,它 们往往是重要的控矿、容矿构造。 (2)NNE 向断裂成生于中生代,早期以左行韧性剪切或逆冲为主,晚期具右行引张特征。Ⅰ级断裂带对燕山晚 期岩浆活动和晚白垩世—第三纪盆地沉积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近代地貌有深刻影响。由于Ⅰ级断裂带两侧地块在喜 山晚期抬升速率的差异,致使本区中段相对下降,剥蚀深度较浅;西段和东段相对上升,剥蚀深度较深。这对金矿床 (点)出露和保存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同时,NNE 向断裂与 NWW-NW 向断裂复合部位对金矿的分布也有一定的控 制作用。如马畈、白云和大崎山矿田等。 研究表明,区内断裂构造对金矿成矿、导矿、赋矿具有多重控制作用:① NWW-NW 向Ⅰ级断裂带对区内不同时代含 金建造、不同期次岩浆岩的空间展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控制本区金矿成矿的主导因素;② NWW-NW 向Ⅰ级断裂带叠 加的脆性断裂是成矿热液运移的良好通道。其伴生、派生的构造空间则是成矿热液聚积、赋存的主要场所;③ NNE 向Ⅰ级 断裂带两侧地块在喜山期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对金矿床(点)出露和保存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综上所述,本区金矿化不受地层、岩性制约,部分金丰度值较高的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是重要的矿源层;华力西 期、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是金矿化的主要矿源和热源;NWW-NW 向Ⅰ级断裂带及其伴、派生断裂的构造空间是成矿热 液运移的良好通道和聚积、赋存的主要场所。
∗ 本文为国家计委“九五”重点地质科研项目(编号:WHZ1998-93)成果之一 第一作者简介 王连庆,男,1951 年生,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构造地质、矿床地质和遥感地质研究。
第 21 卷 增刊
王连庆等:桐柏大别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113°00′
32°
F3 F2
30′
1
2 桐柏县 3
7
32° 00′ ′
2 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本文以变质岩系、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断裂构造为对象,剖析它们在金矿成矿中的作用。 2.1 变质岩系
区内金矿田(区)的赋矿岩系多半为变质岩系,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为构造地层单元,另一类为变质中酸性侵 入岩。其特点是:
(1)在时代和岩性上具多样性。时代上自晚太古代起,一直延续至晚古生代。岩性上涉及各类片岩、片麻岩和浅 粒岩、角闪岩等。它们的原岩分别属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和中酸性侵入岩。
9 10
黄陂区 0 10 20 30km
114°00′
新洲区 9
115°00′
罗田县 英山县
岳西县 116°00′
桐城县 31° 00′
117°00′
图 1 桐柏大别山地区金矿分布图
1—大型金矿床;2—中型金矿床;3—小型金矿床;4—矿田、矿区范围及编号;5—Ⅰ级断裂带及编 6—Ⅱ级断裂 7—隐伏及推测断裂;8—华力西-燕山期碱性岩;9—华力西-燕山期酸性岩;10—华力西-燕山期中性岩
Wang Lianqing, Xu Gang, Zheng Daxing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AGS, Beijing 100081, China)
摘 要 本区金矿主要分布在桐柏山—大别山北坡和南坡,并相对集中构成矿田、矿区。主要金矿床的 赋矿岩系几乎遍及区内主要地层单元,在时代和岩性上具多样性。金矿分布与断裂构造带和岩浆岩带的展布 密切相关,具有构造-岩浆组合的主导控制特征。金矿成矿作用具多期性,以华力西期、燕山期为主。燕山期 中酸性岩浆活动是本区金矿成矿的主要矿源和热源,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脆性断裂是成矿溶液运移、聚集、 赋存的主要通道和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