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之国外流浪动物现况
深入了解流浪动物问题

深入了解流浪动物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流浪动物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些无家可归的动物不仅遭受着天气的侵袭和食物的匮乏,还面临着各种疾病和虐待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深入了解流浪动物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背景:流浪动物的现状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约有数以百万计的流浪动物。
这些流浪动物包括流浪狗、流浪猫以及其他无家可归的动物。
他们大多数是被主人遗弃或者出生在街头无依无靠。
流浪动物长期生活在街头巷尾,面临着恶劣环境和生存困境。
二、原因:导致流浪动物问题的因素1.主人遗弃:主人对动物的不负责任态度是导致流浪动物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因素。
许多人在养动物后发现无法负担其食物和护理费用,或者随意丢弃这些动物。
2.繁殖不受控制:流浪动物问题还与动物的繁殖不受控制有关。
大量没有被绝育的流浪动物会不断产生后代,这使得流浪动物的数量快速增加。
3.意外走失:意外走失也是导致流浪动物问题的原因之一。
有些宠物因为家门没有关好、宠物被吓跑等原因而走失,最终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动物。
三、影响:流浪动物问题的危害1.环境污染:流浪动物会在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寻找食物和庇护,这导致了垃圾堆积和环境污染。
他们通过寻找食物和栖息地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2.传染疾病:流浪动物通常处于弱势状态,很容易感染各类传染病。
这些疾病可能会传播给其他动物和人类,构成公共健康威胁。
3.人道主义问题:流浪动物往往无家可归,缺乏食物和庇护。
他们面临着饥饿、天气恶劣以及人类虐待的风险。
这不仅是对动物权益的侵犯,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人道主义情怀。
四、解决办法:有效应对流浪动物问题1.提倡责任养宠:社会需要通过宠物饲养教育和普及活动,提高养宠责任心。
只有主人承担起养宠责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动物被遗弃或流浪的现象。
2.强制绝育: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制定法规和政策,要求宠物绝育。
通过控制动物繁殖,可以阻断流浪动物问题的恶性循环。
3.加强流浪动物领养和治疗:提供流浪动物领养服务,并建立流浪动物救助中心。
社会实践报告流浪猫狗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加,流浪猫狗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深入了解流浪猫狗的现状,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我们团队开展了一次以“关爱流浪猫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近年来,流浪猫狗的数量不断攀升,它们在街头巷尾游荡,成为城市的一大景观。
这些流浪动物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可能携带疾病,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
此外,流浪猫狗的生存状况堪忧,许多动物因饥饿、疾病和人为伤害而死亡。
2. 实践目的(1)了解流浪猫狗的现状,包括数量、分布、生存环境等;(2)提高公众对流浪猫狗问题的关注度,倡导关爱流浪动物;(3)宣传流浪动物救助知识,为流浪猫狗提供帮助;(4)探索流浪猫狗问题的解决途径,为政府部门提供参考。
三、实践内容1. 调查研究(1)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渠道收集流浪猫狗的相关信息;(2)走访流浪动物救助站,了解救助站的工作情况及流浪猫狗的生存状况;(3)调查社区居民对流浪猫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2. 宣传活动(1)制作宣传海报,张贴于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2)举办讲座,邀请专家讲解流浪动物救助知识;(3)开展公益活动,如义卖、募捐等,为流浪猫狗筹集善款。
3. 实地救助(1)组织志愿者对流浪猫狗进行救助,包括喂食、清洁、防疫等;(2)联系政府部门,争取对流浪猫狗问题的重视和支持;(3)与动物救助组织合作,共同解决流浪猫狗问题。
四、实践成果1. 提高了公众对流浪猫狗问题的关注度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团队在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方张贴宣传海报,举办讲座,吸引了众多居民的关注。
许多居民表示,以前对流浪猫狗问题了解不多,现在知道了流浪猫狗的困境,愿意为它们提供帮助。
2. 增强了志愿者服务意识在实地救助过程中,志愿者们积极参与,为流浪猫狗提供关爱。
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喂食、清洁、防疫,还学会了如何与流浪猫狗沟通,增强了服务意识。
关爱流浪动物社会实践报告

关爱流浪动物社会实践报告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无家可归的流浪动物。
它们无助地在街头巷尾徘徊,四处觅食,我们常常会流露出对它们的同情之情。
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也决定参加关爱流浪动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它们提供帮助与关怀。
一、了解流浪动物问题的背景现代城市中的流浪动物问题日益严重。
从一些统计数据来看,全国有大约2500万只流浪动物无家可归。
这些流浪动物往往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缺乏食物、水源和医疗资源。
它们经历着孤独、饥饿和被忽视的命运。
二、参与流浪动物收容所的日常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流浪动物的需要,我们参与了当地一家流浪动物收容所的日常工作。
在收容所里,我们清洁犬舍、猫舍,为流浪动物洗澡、喂食、玩耍,与它们建立起信任和情感的纽带。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常见的疾病防治措施,并协助兽医进行简单的治疗。
通过这段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流浪动物所面临的巨大困境,也看到了它们同样拥有爱和温情的一面。
流浪动物需要人们的关爱和保护,尤其是那些老弱病残的流浪动物,更需要我们的帮助。
三、开展流浪动物领养宣传活动为了提高社会对流浪动物领养的认识和认可度,我们还组织了一次流浪动物领养宣传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设计了海报、宣传册等宣传材料,并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宣传手段广泛传播。
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兽医和专业人士来分享领养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解答大家的疑虑和困惑。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场流浪动物大使的选拔活动,通过参与者的真实故事和亲身经历,让更多人了解到流浪动物的可爱和需要。
此次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参与。
许多人纷纷加入到流浪动物领养的行列,并通过社区的力量为流浪动物提供家庭和温暖。
四、倡导并推广流浪动物保护法律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我们还积极倡导并推广相关的流浪动物保护法律。
通过在社区、学校和政府组织开展主题讲座和座谈会,我们向更多的人宣传了流浪动物保护法律的内容和意义。
我们提倡的是以爱心为基础的保护理念,倡导人们尊重动物的生命权和尊严。
国外对流浪动物的政策

国外对流浪动物的政策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但普遍来说,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和政策来管理和保护流浪动物。
以下是一些国外对流浪动物的政策和做法的一般趋势:
1. 收容和领养:许多国家设立动物收容所,用于收容流浪动物。
这些收容所通常会提供基本的护理、食物和医疗服务。
一些国家鼓励动物领养,以便将流浪动物安置在有爱心的家庭中。
2. 绝育和绝育释放(TNR):一些国家推行绝育和绝育释放计划,即将流浪动物捕获,进行绝育手术,然后将它们放回原处。
这有助于控制流浪动物数量,减少繁殖和扩散。
3. 教育和宣传:许多国家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流浪动物保护的意识,倡导人们对动物负责任的态度。
4. 法律保护:许多国家通过法律来保护动物免受虐待和遭受不当对待。
这些法律也可以包括对动物遗弃和流浪现象的规定。
5. 合作与组织:国际上许多动物保护组织和志愿者团体也参与到流浪动物保护的工作中,为动物提供援助和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许多国家已经采取措施来解决流浪动物问题,但这
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寻求更全面、持久的解决方案。
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关注流浪动物

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关注流浪动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动物福利问题。
而流浪动物作为其中的一类弱势群体,面临着生存困境和福利保障的问题。
因此,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关注和帮助流浪动物,为它们提供必要的援助和保护。
一、了解流浪动物困境的背景在开始志愿服务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流浪动物困境的背景。
首先,流浪动物指的是无主流浪的猫、狗及其他家养动物。
这些动物可能因为失去主人、被遗弃或迷失在外,在街头巷尾四处流浪。
其次,流浪动物不仅面临生存的困境,还可能受到虐待、饥饿、疾病和恶劣天气等多种威胁。
最后,流浪动物对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解决流浪动物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它们的福利,还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利益。
二、开展流浪动物救助行动1. 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在关注流浪动物问题时,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可以是动物保护机构、流浪动物救助站或志愿者组织。
通过与这些机构或组织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解决流浪动物的问题,共同为它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
2. 制定救助计划在行动准备阶段,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救助计划。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流浪动物的数量、生存环境和福利需求等方面,制定出救助计划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案。
同时,要考虑到志愿者的能力和资源限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分工。
3. 组织喂养和治疗为了解决流浪动物的饥饿和疾病问题,我们可以组织喂养和治疗活动。
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为流浪动物提供食物和水源,同时通过合作伙伴或志愿者的支持,提供基本的兽医服务和防疫措施,如打疫苗、驱虫等。
这样可以缓解流浪动物的生存压力,并提升它们的健康水平。
4. 宣传与教育除了直接救助工作,我们也需要进行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对流浪动物福利的认识和关注度。
可以通过举办动物保护主题的讲座、展览或社区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正确的养动物理念和知识。
此外,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也能扩大影响力,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流浪动物救助工作中。
关爱流浪动物社会实践报告

关爱流浪动物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选择关爱流浪动物作为主要课题,旨在为社会传递关爱与关注,提升人们对流浪动物的认知,并探讨当前社会对待流浪动物的问题及存在的矛盾。
二、背景介绍在现代都市中,流浪动物问题日益突出。
无家可归的猫狗,街头流浪的鸟类,它们无依无靠地在城市中挣扎求生。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许多人对流浪动物的鄙视、虐待、甚至残杀。
这不仅违反了道德伦理,也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心态。
我们决定通过社会实践,以行动宣传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的理念,呼吁更多人的参与。
三、活动安排1. 研究调查:我们小组展开了对流浪动物的调查研究,了解其数量、分布、生存状况等情况。
通过与相关爱心机构、动物保护组织的合作,收集并整理了大量有关数据。
2. 社区宣传:我们深入当地社区,进行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海报,向居民普及关爱流浪动物的知识。
我们还举办了一场关于流浪动物保护的讲座,吸引了大量居民的关注。
3. 动物收容所志愿服务: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流浪动物的生存状态,我们参与了当地动物收容所的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为流浪动物提供食物、水源,清理狗舍,为猫狗洗澡、清洁等,积极呵护这些无辜的生命。
4. 面对面交流:我们通过与流浪动物保护爱心人士的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了他们保护动物的初衷和困难。
通过他们的分享,我们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行动重点,并从中汲取更多的动力。
四、心得与收获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增加了对流浪动物的爱与关怀,也对社会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我们认识到,不仅要关注流浪动物的生存问题,也要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根源。
人类对动物的态度,也反映出我们对待环境、生命、道德的态度。
同时,我们参与了流浪动物保护活动,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社会对流浪动物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努力争取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流浪宠物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浪宠物问题日益突出。
流浪宠物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还严重威胁着公共安全和环境卫生。
为了深入了解流浪宠物问题,提高人们对流浪宠物的关注和关爱,我们团队开展了流浪宠物社会实践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报告。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流浪宠物问题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 探讨解决流浪宠物问题的措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3. 增强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内容1. 调查流浪宠物数量、种类、分布情况等基本信息。
2. 分析流浪宠物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
3. 调查流浪宠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如卫生、疾病传播、公共安全等。
4. 采访政府部门、动物救助组织、志愿者等,了解他们在解决流浪宠物问题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5. 探讨解决流浪宠物问题的措施,包括政府、社会、个人等方面的责任。
四、实践过程1. 实践前期准备: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收集相关资料,确定调查方法和途径。
2. 实地调查:团队成员分组,分别走访社区、公园、救助站等地,对流浪宠物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4. 撰写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实践报告。
五、实践结果1. 流浪宠物数量:据调查,我国流浪宠物数量庞大,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公园、社区等地。
2. 流浪宠物种类:流浪宠物种类繁多,包括狗、猫、兔、鸟等。
3. 流浪宠物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为因素:宠物主人遗弃、虐待、丢弃宠物;(2)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宠物主人意外去世等;(3)社会因素:宠物管理法规不完善、宠物领养渠道不畅等。
4. 流浪宠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1)环境卫生:流浪宠物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如粪便、死尸等;(2)疾病传播:流浪宠物可能携带各种疾病,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威胁;(3)公共安全:流浪宠物可能攻击行人、咬伤他人,影响社会治安。
5. 解决流浪宠物问题的措施:(1)政府层面:完善宠物管理法规,加强执法力度;(2)社会层面:加强宠物领养宣传,鼓励人们领养流浪宠物;(3)个人层面:关爱流浪宠物,不随意遗弃、虐待宠物。
关爱流浪动物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爱流浪动物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关爱流浪动物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前的思考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一直有着关心社会问题、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而在许多弱势群体中,流浪动物是我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
每当我看到街头巷尾流浪的狗狗猫咪,我总是不禁心生怜悯之情。
因此,我决定以流浪动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探寻如何更好地关爱流浪动物。
二、实践的目标1.了解流浪动物的现状和问题:在实践中,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流浪动物的数量、流浪动物面临的问题、流浪动物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的关爱提供依据。
2.寻找关爱流浪动物的有效途径:我希望通过实践,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流浪动物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关爱。
3.提高公众对流浪动物的关注度和关爱意识:我们希望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流浪动物的关注度和关爱意识,推动社会对流浪动物的关注和爱护。
三、实践过程1.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在实践之前,我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调研,了解了流浪动物的现状和问题,了解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走访流浪动物救助机构:我前往当地的流浪动物救助机构,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了解了流浪动物救助的具体情况,包括救助流程、救助对象、救助成效等。
3.参与流浪动物救助活动:我参与了流浪动物救助机构的一些实际救助活动,包括给流浪狗狗洗澡、喂食、寻找和救助流浪猫咪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流浪动物的苦难和需要帮助的迫切性。
4.宣传和教育活动:我参与了一些流浪动物关爱宣传和教育活动,包括在学校举办关爱流浪动物的讲座、发布关于流浪动物的宣传资料等,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流浪动物的关注和关爱意识。
四、实践的收获和问题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关爱流浪动物的重要性,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收获:通过实践,我了解到了流浪动物的现状和问题,也了解到了流浪动物救助工作的难度和挑战。
我学会了如何与流浪动物相处、如何给流浪动物提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浪动物问题是世界性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国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共同的前提是规定宠物主人不能随意遗弃动物。
美国在美国和加拿大,流浪动物由民间救助组织负责收留。
两国均有全国性的民间救助动物组织,一部分经费来自ZhengFU资助,其余来自民间捐款。
美国和加拿大大约有7000个动物之家,每年收留1500余只流浪猫狗,其中约4%的流浪猫和16%的流浪狗能与主人重新团聚。
在美洲,《预防虐待动物协会》(SPCA)是承担保护动物和收容流浪动物、制止虐待动物行为的主要机构,此外还有一些由私人或福利团体设立的动物收容所。
动物收容所对送来的、捡来的动物通常来者不拒。
收容所对其先做身体检查,没做绝育手术的一律先做绝育手术,有病的则对其进行治疗,然后为其寻找收养家庭。
过期未被收养的动物则被给予安乐死。
两国每年有800万~1000万只流浪猫狗进入动物收容所,约有6O%的流浪猫狗被处以安乐死。
流浪狗旧闻,美国人善待流浪狗品德之一斑。
旧闻一:去年,美国阿拉巴马州佛罗伦萨市一只遭人遗弃的小猎犬,被送进动物收容所煤气室执行安乐死。
这只小狗与其它18只流浪狗一起关进煤气室,没想到安乐死结束后,工作人员打开门,却见它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
这只狗虽然显得有些害怕,却没有受到伤害,依旧对人摇着尾巴。
这只大难不死的小猎犬被称为“奇迹狗”,并被取名为丹尼尔。
目前,它已经飞往新泽西州的一个收容站等待一个新主人。
新泽西州动物收容站的志愿者说:“它太了不起了,它来到我们这里一点也不觉得陌生。
它很可爱,也很活泼。
”据称,目前已有超过100多人申请要收养丹尼尔。
最后,一位女主人将丹尼尔领回了家。
旧闻二:美国人怀特,5年前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在上班路上,收养了快要冻死的流浪狗“辛巴”。
经过精心调养,辛巴恢复了健康。
怀特喜欢吃鱼,常常带辛巴去钓鱼。
3年前一场意外让怀特双目失明,从此辛巴就每天到怀特以前钓鱼的地方捕鱼回来给怀特吃。
旧闻三::2005年5月26日,来自北京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的30只宠物狗经过长途飞行后抵达位于纽约州长岛的美国“北岸动物协会”。
这次由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发起的国际领养活动,主要是为缓解北京流浪动物救助中心收养的流浪狗数量过多的压力而“移民”到美国的。
这些“移民”到美国的小狗们,一下飞机,即刻受到美国“北岸动物协会”的工作人员的欢迎。
这30只狗将通过纽约州“北岸动物协会”陆续由美国家庭来收养。
据悉,后有2只中国狗被美国人收养后,经常出现在世界著名的宠物杂志的封面上,成了闻名一时的全球‘明星’日本大阪一只流浪猫任流浪狗收容所代理所长据日本《产经新闻》11月26日报道,日本大阪东成区有一家专门负责处理野猫野狗以及被主人抛弃的流浪宠物的流浪狗收容所。
一只名叫“喵吉”的公猫成为了这个收容所的代理所长。
“喵吉”受伤后被收容所收留,作为流浪猫本来要被“处死”的它,却因其易与人亲近的性格而被收容所留下来饲养。
日本每年有超过10万只的猫狗要被杀害,其中仅大阪就超过2500只,而“喵吉”现在竟登上大阪府的博客,成为宣传停止杀害流浪猫狗的代言人。
据该流浪狗收容所真正的所长堀越敬之透露,“喵吉”大约两岁,成年猫咪有着难以适应新主人和新环境的特性,而“喵吉”却很快适应了收容所,它“难能可贵”的与人亲近的性格一改原本要被处死的命运,成为收容所中的一员。
据日本环境省统计显示,2011年,日本地方公共团体从宠物主人们的手中接收了大约22万只猫和狗。
其中要被杀死的约17.5万只。
大阪该收容所2012年收留的782只狗中有411只被杀,2405只猫中2078只被杀。
而其中以无法照顾老年猫狗为由要求处死的主人们也不在少数。
可能同样是被主人遗弃的“喵吉”因事故至今歪着下巴,堀越所长说:“希望通过喵吉,人们不要很随意地饲养宠物,又轻易将它们抛弃。
”11月20日,为呼吁停止杀害流浪猫狗,日本环境省启动了“建设人与动物幸福生活的社会工程”,并计划与国外专家和公共团体负责人交流意见,于2014年5月商定具体计划。
德国德国为什么没有流浪狗?德国为什么没有流浪狗?在一个除非犬只身心重病,无法医治的情况下才准予将之安乐的国度,为什么能够每一只狗都得到照顾?为什么没有一只狗需在路上徘徊乞食?为什么在一个拥有八百万狗口的国家不须有捕犬队的存在?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狗口,却无须为了控制数目而将之安乐死?动保法落实是因素之一:德国法律规定,弃犬者〈包括迁居而将犬只留在原地者〉需缴约台币九十万之罚款,严重虐待犬只者可判至两年之坐监徒刑。
德国法律赋与警察监督、纠察、取缔虐待动物行为之权责;比如即使只是发现犬只被拴以铁链,或关在温度太低的房中,此系违犯法律,即可偕同警察搜证,立时提出控告〈此点与台湾受检单位,你推我拖,互踢皮球,或一纸公文飞来飘去,最后不了了之的办案方式如南辕北辙啊!〉。
德国的宠物店不准贩卖犬只,此规定有母法为据:犬只饲养法对于每只狗包括休息、运动的空间,犬舍的建筑材料、规格、湿度、温度、光线........,均有严格的规范,此为宠物店无法提供的条件。
〈如台湾夜市街头贩犬的情况在德国更不可能存在〉。
繁殖场亦有相同的规定,加上繁殖同业公会基于动保意识、伦理角度及品质的保证而自律甚严,且互相监督,因而繁殖的数目受到合理的控制。
比如公会有小型母犬一生不得生产超过两胎的协议,又比如某类犬只如狼犬,最高生育年龄为八岁,再如比利时狼犬,每年在德国繁殖的总数不得超过七十只。
因有限的繁殖数目及健康的品质,故所出售的犬只价钱极高,繁殖场的协议不但利己利犬,且不会对社会造成负担。
一般德国人都具有替狗作绝育手术的观念,即使是高价购来的狗,通常也会将之结扎,而生活在收容所的犬只亦一律须作绝育手术。
德国的动物收容所因系由公益团体所经营,所以都能得到政府的资助,不足之款数由会友会费及募款而来,而来收容所领养狗者大都需缴些许手续费,如被领养的狗需作身心治疗,则手续费亦可免。
如果饲主有不可抗拒之原因,如死亡、重病、失业、破产.......,而必须将狗送到动物收容所,亦必须缴付手续费或乐捐。
在德国想要拥有狗的人,通常会到收容所去收养(重要),欲领养狗者需通过考核,包括领养狗的动机、有否照顾狗的经验、家居空间、经济情况......,通过审核者需签署接受动保义工随时追踪及审查犬只生活状况的法律文件,此为避免犬只再度易主的防范之法。
「勿以虐待动物为乐,牠对痛苦的感受和你一样」,此为几乎人人都能琅琅上口的德语押韵诗句。
幼儿园及小学教师也会教导孩子勿向家长要求宠物作为生日或耶诞礼物。
以上垂手可得之两例,可窥见德国动保教育之普遍。
德国政府无需花费任何公帑以捕犬、留置犬只及杀犬,若有此笔预算,运用于监督、控制狗口来源,且资助动物收容所尚绰绰有余。
台湾已有代表十五万张选票的人士参加替狗争权的游行,能吸取国外经验,倾听有心人士谏言而愿意大刀阔斧,斩除多年有关流浪狗问题衍生而出的沉痾之候选者,必能因「民之所欲,常在其心」而受到尊重、信任、爱戴,进而获得胜利。
英国英国著名的流浪动物保护组织“狗信托会”(The Dogs Trust)是英国致力推广认养流浪狗的著名动物保护组织,今年这个组织将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建造一所专门收养流浪动物的中心“puppy wing”,建成后每年将多接收500只流浪狗。
这个计划主要应对爱尔兰越来越多的宠物遗弃现象。
与此同时,“puppy wing”还能为当地提供7个就业名额,职位为动物护理人员,鼓励人们参与保护动物的行动,提供兽医服务,给予这些被遗弃的宠物照顾和爱护,直到它们找到新的家庭。
英国现行的《动物保护法》于1911年通过,之后又陆续出台了很多专项法律,在保证动物不受虐待方面有非常细致的规定。
法律鼓励动物饲养者以最好的措施对待动物,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将被起诉。
具体处罚有:虐待动物的人将禁止饲养任何动物;遗弃宠物将被判犯有虐待罪,即使是因主人不慎造成宠物走失的,也要缴纳25英镑罚款;不准将宠物卖给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等。
英国还有历史悠久的动物福利组织——防止虐待动物协会。
该协会设有管理委员会和监察员,在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有多个分支机构。
委员会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与国内组织和分支机构的伙伴关系,监察员的主要工作是接受虐待动物投诉和调查,同时,收容生病、受伤的动物。
法国法国(马赛地区)小动物保护组织运作方式。
该组织是1908有个人发起的,后来因为做负责人的主人和对流浪动物的节育和防止再流浪的观念,以及爱护动物保护法的施行,现在这个组织已经在全法国基本每个城市都有了,虽让他们每个组织都是自己找资金,但是还是发展的相当的好,基本上如果你不是一定要有特指的纯种的动物,大家一般想养宠物都会来这里(有时候也有纯种的,看缘份)这里分为;医疗区,所有的动物在进驻以前都要体检,为了更好的治疗生病的,和对已住的动物负责任。
避免互相传染。
接受上户口和节育的手术(比外面便宜好多,基本上就是材料费。
所以大家都来。
)对于领养的动物实行15天领养后免费的健康跟踪,也就是说15天内如果动物有什么不良状况的话,会给与免费的治疗。
柜台区(主要负责收费和领养的手续办理);对于自家的放弃宠物收取象征式的体检费。
对于捡到的免费。
办理领养手续(收取基本的兽医费用,疫苗,户口---给每一只动物在皮下植入一个芯片,全欧洲的兽医只要用机器滑过动物的脖子就会有它的身份号码,然后上网一查就可以知道他主人的地址和联楼方式,节育费用)办公区;就是和政府,社会打交道,联络全法国的兽医总会和其他城市的动物保护组织等领养区;猫分3个养区;2个健康去,1个病患区(因为猫也是可以得艾滋病的,这种病对人类不会传染,但是对猫却有很大的威胁)。
狗3个区;分为小狗区,大狗区和危险狗区。
一般危险狗区是不给领养人区的,原因我不说大家也都明白了。
其他;这里有很多的自愿者。
帮忙打扫卫生,溜狗,爱抚猫猫等。
也有很多的好心人捐献自己不用的被子和衣服帮助这里的动物过冬。
还有个和动物有关的小商店,卖狗粮等动物需要的必备品和纪念物等。
波兰波兰严格动物保护法宠物拥有更多“权力”在不少西方国家都有关于宠物保护的法律,有的国家还相当严厉。
从2012年开始,波兰开始实行新的动物保护法,根据这项法律,宠物们拥有了更多的“权力”。
新年伊始,波兰也开始施行一批新的法律和法规,其中新的动物保护法便是其中之一。
与原有的相关法律相比,新法规赋予了宠物们更多的“动物权”,同时对于那些虐待宠物之人的处罚也更加严厉。
例如,根据新的法律,宠物一天之内被绳子拴住的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而且绳子的长度不能短于3米。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宠物们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
对此,宠物保护专家们建议,那些饲养宠物的人要么家里有院子,要么每天都带宠物出门散步。
另外,新的法律还禁止私人在市场上进行宠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