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课件人教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3.1《皇权膨胀》课件3

权力来源 职责
宰相 宰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朱元璋让锦衣卫兼做秘密警察,负责监视、
(侦1察)臣朱民元的璋言行是,用以什便么随办时法掌握做官到吏对的大活臣动, 惩治他的认一为不举忠一顺动的了官如吏指。 掌的?
√
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
“三司”。
皇帝
布政使司 提刑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民政)
(刑狱)
(军政议,上报中央。
结果: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中国历代王朝对地方的管理
• 秦朝:郡县制 • 汉朝: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
• 元朝:创建行省制度
后来,明朝皇帝又陆续建立了专门的特务机 构东厂和西厂,由宦官负责,可以不经过正 常的法律程序,肆意侦察、逮捕、审讯臣民。 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4、设立“廷杖”制度。
1519年,群臣劝说皇帝不要到江 南游玩,皇帝大发雷霆,对劝阻 的146名大臣加以杖责,结果打死 了11人。
官员违背了皇帝的意旨,会有什么结果?
人教版5.2.1 皇权膨胀 课件(13张PPT)

军机处取代 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决定军国大事
(2)军机处有什么职能?性质是什么?
职能 跪听圣旨,承旨传达。 军 机 大 臣 奕 䜣
跪录圣旨
性质
是清朝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军 机处不是独立的正式衙门,而是皇帝 身边的私人办事机构。
(3)军机处设置有什么积极、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课本资料
消极作用 承旨传达缺乏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三)明清加强专制皇权的影响
明清时期帝王与大臣之间完全 是 、 关系,中国古代皇 权发展到了 。
阅读课本资料,回答问题:皇权膨胀带来的消极后 果。
①助长官场唯上是从风气;②为太监乱政提 供可能;③君臣关系紧张;④决策受个人主 观因素影响较大而导致失误;⑤皇帝崇拜使 人们缺乏民主思想。
【课堂总结】 元代之后是明清,专制统治空前强; 丞相制度明废除,厂卫廷杖臣恐慌; 清朝雍正设军机,专制皇权达高潮; 明清制造文字狱,八股取士钳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五课第三框专制帝国课件 人教版

加强专制皇权的政治体制方面措施二: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锦 衣 卫 印
锦衣卫腰牌
东 厂 徽 标
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合称为 “厂卫”。朱元璋让保护皇帝 的军队锦衣卫兼做秘密警察, 负责监视、侦查臣民的言行。 后来明朝皇帝又陆续建立了专 门的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由 宦官负责。
廷 杖 处 罚 官 员 加强专制皇权的政治体制方面措施三: 采用廷杖的刑法
明清时期当我们在加强思想控制,实行 文化专制的时候。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思 想文化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清中国将 何去何从?
因为页到40页,找出明清专制统 治的具体表现。
明清 专制 统治 具体 表现
明朝 部 明朝 明朝 清朝 清朝 明清 明清 明清
废“丞相”,权分六 设立特务机构 采用廷杖的刑法 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八股取士 禁止世俗生活 修建贞节牌坊
政体 制治 思想 文化 社会 生活
1380年,有人告发宰相胡惟庸叛国
清代的统治者为什么要大兴文字狱?
通过大兴文字狱,加强皇权,思想上严密 加强专制皇权的思想文化方面措施一: 控制知识分子。 大兴文字狱
1、科举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隋朝 2、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 举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规定了考试的范围(四书、五经) 和文体的格式(八股文)
加强专制皇权的思想文化方面措施二: 八股 取士
谈谈你对科 举制度的看 法?
加强专制皇权的社会生活方面措施: 贞节牌坊,古代表彰丈夫死后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符合时代 道德要求,事迹特异的女性,而兴建的牌坊建筑。明清时期,“饿 修建贞洁牌坊、禁止世俗生活 死事小,失节事大”为统治阶级大力提倡,是对女性生理和心理的 一种摧残,是专制统治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体现。
【精品历史课件】531皇权膨胀(28张PPT)

设锦衣卫(明太祖)、东
厂(明成祖)、西厂(明
明
宪宗)等特务机构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明代锦衣卫
锦衣卫印
厂卫特务机构 ----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 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 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 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五.设廷杖制度
秦汉
皇帝
内
三公 九卿
外 朝 制
隋唐 宋
元
三 省
中书门下、
中 书
六 参知政事 省
部
明清
明:废丞相;设 内阁
清:军机处(雍 正)
(明清)
反映时代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直接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 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 政治保障。
3、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
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4、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
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
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历史分期及其依据
近代史
新航路的开辟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
世界 (1500年前后) (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1640)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课件5.3.1 皇权膨胀 (共20张PPT)

锦衣卫都有哪些权力?
东厂的权势超过锦衣卫,而西厂的权势更在东厂 之上,隶役人数也是东厂的一倍。除皇帝之外,几 乎所有的人均在西厂辑访范围之内。 东厂吸收亡命之徒作为爪牙,这些人任意闯进百 姓家中搜捕,如果得到贿赂,就马上离开,如果不 满意,就用刑拷打。
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 的一举一动。
了哪些好菜? 宋濂一一具实回答 朱元璋很满意地说:卿家果然没有骗朕!
第二幕:人物—朱元璋、儒生钱宰
场景—上朝
(一天散朝回家)钱宰摇头晃脑做诗曰: 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见钱宰问: 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但是我何尝“嫌” 你,为什么不用“忧”字呢? 钱宰吓出一身冷汗,连忙磕头请罪。
皇权与相权之争
明朝
废丞相,设六部
以后嗣君,其后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明朝的开国谋臣。 明初,得到朱元璋的信 任,被任命为丞相,后 凭借皇帝的宠信,在朝 中有恃无恐,并结党营 私,对皇权造成极大的 威胁。 胡惟庸
朱元璋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1380年,朱元璋让人告发宰相胡惟 庸叛国谋反,不加审讯,随即下令将 胡一族满门抄斩。之后,朱元璋就宣 布废除了“丞相”一职,把丞相的职 权分给吏、户、兵、刑、工六部,六 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宋濂和钱宰都感到很纳闷:
.
皇帝明明都呆在皇宫里, 他怎么会知道我家中的一些 琐事呢?
派人监视
“锦衣卫”
锦衣卫都有哪些权力?
皇帝担心:万一锦衣卫 起来谋反怎么办?
“锦衣卫”
相互监视 相互制约
“东厂”
“西厂”
2019年春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课件:第五单元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共18张PPT)

朱元璋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1380年,朱元璋让人告发宰相胡惟庸叛国谋反,不 加审讯,随即下令将胡一族满门抄斩。之后,朱元璋就 宣布废除了“丞相”一职,把丞相的职权分给吏、户、 兵、刑、工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 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 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 理411件事。
清朝中后期的社会危机
1.土地兼并严重,人口迅速增长,人多地少, 谋生困难,这导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政治腐败,皇室铺张浪费,官场腐化奢靡; 3.清朝中期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起起义,虽 然这些起义最终被镇压,但是社会危机并未 得到解决,动乱还在继续。
清朝中期以后各个方面的特点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衰落;
加强思想控制
废
设
设
除
特
军
丞
务
机
相
机
处
(
构
(
明
(
清
)
明
)
)
大 兴 文 字 狱
科 举 考置六部, 同时保留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凡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 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难以改变)
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
职责: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 信大臣组成,军机大臣日夜 轮流值班。军国大事全凭皇 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 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下 去执行。 意义: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古代皇 权发展到了顶峰。
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济和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冲击;
科技文化:以总结性著作为主,基本上停滞 不前;
5-3-1皇权膨胀 课件(15张PPT)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 影响?
直接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 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 供了政治保障。 ②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 ③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深远影响
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 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以未能有荣辱人、能 生死者。 ——(清)乾隆帝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 律实施的行为,都为非法权力。 ——(英)《权利法案》 结合上述史实说说明清时期(17-18世纪)中国社 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
中国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
我国隋唐时实行的是什么制度?有什 么作用? 三省六部制 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相互牵制,改 善并加强了秦代以来的中央集权,提 高了行政效率。
明朝内阁制度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 评 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 价 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非法定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三司分权的作用
布政使司 提刑按察使司来自民政 刑狱都指挥使司
军政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与作用?我们应如何评价?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 ①是秦速亡的原因 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根本)
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评价? 影响
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 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评价 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完全
5.3.1 皇权膨胀(新教材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5.3.1 皇权膨胀(新教材课件)第1课时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1.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2 中央2. 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阅读书本21、 22页,找一找: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3. 增设内阁制度。
4.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5. 设立廷杖制度。
三司是指哪三司?他们分别有什么职能?废掉行省,设立三司有何作用?皇帝1.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地方权不专于一司结果:加强了皇权1.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①权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政。
②特征:1 / 10三司互不统属,分权鼎立,遇到大事,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
③结果: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胡惟庸(? 1380),安徽定远人。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1355年投奔朱元璋, 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
后任丞相七年。
骄横跋扈,独断专行,擅自决定官员生杀升降,大收金帛名马。
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皇帝负责。
皇权极大加强。
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胡惟庸案大捕杀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最新资料推荐------------------------------------------------------ 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元璋让锦衣卫兼做秘密警察,负责监视、侦察臣民的言行, 以便随时掌握官吏的活动,惩治他认为不忠顺的官吏。
震慑群臣,以特务行动加强对官吏意志的控制,显示皇帝 的绝对权威。
(1)朱元璋是用什么办法做到对大臣的一举一动了 如指掌的?
(2)他在得知这些情况后为什么还要当众明知故问?
(3)这些反映了明朝皇帝和大臣怎样的关系?
锦衣卫原为皇帝亲军侍卫,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明太祖加强 专制统治,特令其兼管刑狱,并给予巡查缉捕的权力,但其本职仍 是“侍卫”。锦衣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担任。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1420年在 北京设立了东厂,用亲信宦官任东厂提督,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 言、大奸大恶”的事,并可以直接报告皇帝,有监视 锦衣卫之权。厂、卫彼此制约,便于皇帝全面控制。 西厂设立于1477年,也是由宦官掌领,但其规模、权 力超过东厂,自京师内外到各地王府、大小城镇,甚 至偏僻乡村,都有他们的踪迹,1510年被撤销。
主仆关系
5、设立“廷杖”制度。
官员违背了皇帝的意旨,就会在殿庭上挨板子。
小故事 1519年,群臣劝说皇帝不要到江南游玩,皇 帝大发雷霆,对劝阻的146名大臣加以杖责,结果 打死了11人。 ●廷杖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明朝专制皇权高度加强。
康熙
雍正
乾隆
清朝又是如何加强专制皇权的?
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胡惟庸案 大捕杀
2、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影响:
皇帝
军政大权完全掌握 在皇帝手中。
吏部 文六 官部 的之 考首 核, 与主 任管 免
兵部 武主 官管 及军 士队 官调 的遣 升、 迁
户部
主粮主 要仓管 是、土 征钱地 收库、 赋、户 税铸口 。钱、
等赋 等税 ,、 其俸 中饷
、
刑部 律主 例管 ,天 判下 案刑 定政 罪, ,审 管定 理和 囚执 犯行
故事2: (朱元璋)听说爱卿家昨天晚上请客了? (大学士宋濂)我请了几位好朋友,请厨师烧了些菜。 (朱元璋)卿家没有欺骗我。
●皇帝日理万机,他怎么知道大臣的种种私事?
4.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①朱元璋设锦衣卫,负责监视、侦察臣民的言行。
②后来,明朝皇帝又陆续建立了专门的特务机构东厂和 西厂,由宦官负责,可以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肆 意侦察、逮捕、审讯臣民。
③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④厂卫分别受皇帝的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是组织十分 严密的军事特务机构,也是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厂卫”---锦衣卫、东厂、西厂
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代在刑部、 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 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 机构。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 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隆宗门内军机处
军机处内景 军机处的位置
○阅读P23资料,结合上述资料,举例说说, 皇权高度膨胀可能带来哪些消极后果?
1.造成皇帝个人专断,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2.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贪污腐败之风盛行; 3.绝对君主专制,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
的风气。 4.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5.皇帝崇拜使人们缺乏民主思想,对中国人的性格,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皇权受限
南书房 君主专制
集权于帝
顶峰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是中 国古代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军机处虽是清朝处理政务的最 高权力机关,但是军机大臣受皇帝 召见,只能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 皇帝,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 皇帝手中,皇权发展到顶峰。
•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一)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举措 1、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中央
布政使司 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 刑狱
都指挥使司 军政
关系: 三司互不统属,分权鼎立,遇到大 事,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
结果: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
礼部 学主 校管 、礼 朝仪 贡、 、祭 宴祀 会、 等
工部
开主 采管 、修 织建 造宫 、殿 治、 河衙 、署 屯、 田陵 等墓 。,
以 及
朱元璋为什么要 罢丞相?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 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 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 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 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 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实时劾奏,将犯人 凌迟,全家处死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①是秦速亡的原因 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根本)
3、设殿阁大学士帝一个人身上。以 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为例,内 外诸司奏疏共1660道,涉及3391件事情。平均计算,朱元 璋每天要阅读207份奏章,处理423桩政事。
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有很大影响。
君主专制制度演变发展过程
小贴士:内阁制的特点
(1)建立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 (2)是帝王的秘书机构,辅佐皇帝决策,但最高决策权被 皇帝垄断。 (3)处理的事物一般是日常文件。 (4)内阁没有法定的地位。
○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4、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 故事1: (钱宰摇头晃脑地)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朱元璋见钱宰)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但是我何尝“嫌” 你,为什么不用“忧”字呢?(钱宰吓得忙磕头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