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易错、常考基础知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全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题(带答案)班级:姓名:说明:本资料已经排好版面,可以下载后直接打印使用,也可以重新编辑使用。
易错字词积累:6.《小石潭记》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核舟记》魏学洢1.《核舟记》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期中之后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题(二)《北冥有鱼》<庄子>二则1.庄子在《北冥有鱼》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3.描写鹏之巨大的句子是:,;,。
《礼记》二则1.由品菜肴类比学习知识的句子是:,,;,,。
2.指出学与教之后才能明白不足的句子是:,。
3.知道了不足和困后,才能够反省和自强,从而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4.整篇文章的结论是:。
5.大道的内涵是:,,。
6.表示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
5.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陋行径的句子:4.描写词人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的句子是:,。
5.表达了作者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诗句是:,。
《卜算子·咏梅》陆游2.《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3.写梅花长在偏僻之地(生长环境恶劣),寂寞地开放的诗句是:,。
4.写出梅花处境的悲凉和不断遭受风雨蹂躏的愁苦的句子是:,。
第3课 -【查缺补漏】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易错知识点(部编版)

2020-2021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查缺补漏】第3课一、选择题1.对下列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②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③即使是最激越、最欢快的歌曲,一个人唱起来,不也有点寂寞吗?④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A.①比喻②排比③反问④拟人B.①比喻排比②反复③反问④拟人C.①排比②反复③设问④拟人D.①比喻排比②排比③设问④拟人【答案】B【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自己仔细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
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A将鼓点比喻为骤雨,将流苏比喻为旋风,将脚步比喻为乱蛙,将瞳仁比喻为火花,将风姿比喻为斗虎。
这五个共同构成排比。
B“隆隆,隆隆,隆隆”构成反复。
C“不也有点寂寞吗”是反问。
D“雄莺千呵万护”,赋予雄莺以人的特点,所以是拟人。
故答案为:B2.对《安塞腰鼓》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
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文章采用了平实叙述的方式,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答案】D【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情况。
A正确B正确C正确D《安塞腰鼓》一文并不是平实的叙述,全文采用了多种修辞方法。
故答案为:D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B.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答案】A【详解】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教学课件

易错问题 概括内容要点、语言赏析。
一、魔法背知识
1.快速识字词 雾霭(ǎ i) 缄( jiā n)默 迁徙(xǐ ) 狩(shòu)猎 枯燥(zà o) 凋(diāo)零 喧(xuā n)嚷 盘旋(xuán) 目空一切
记忆魔法: (1)霭,与“蔼”形近且同音,可联系记忆。 (2)缄,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音,读音不同,可作为特殊词来记 忆。 (3)徙,与“徒”形近,易写错,可区别记忆,中考常考字之一。 (4)旋,多音字,中考常考字之一,结合与之相连的字及意思来记忆。
答疑:(1)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4)十一月的大雁一声不吭; (5)爱寻食玉米粒;(6)常六只或以六的倍数列队飞; (7)四月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二、答疑全频道
3.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
答疑:课文中说明大雁知道威斯康星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而 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不是偷偷摸摸的,作者用拟人的手 法表明大雁知道法规,在春天的白天放心地活动,觅食。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乌鸦与大雁的飞行线路进行比较,突出说 明了大雁的飞行路线更加地笔直的特点。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5.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 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拓展】这是对说明方法知识点的考查,首先要判断出什么说明方法, 然后结合句子内容进行分析。比如,举例子,列举了……的例子,(评价 词)具体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不同的说明方法运用的评价词也是有区 别的。列数字是“准确地”;“打比方”是“生动形象地”;分类别是 “条理分明地”、列图表是“直观具体、清晰明了”……一定注意具体内 容具体分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八年级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知识点八年级
以下是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的一些常见知识点:
1. 古诗文鉴赏:要掌握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作者及寓意等知识。
2. 词语解释:要能够理解并正确解释一些常见词语的意思。
3. 词语用法:要学会一些常见的词语的用法,包括词义辨析、固定搭配等。
4. 修辞手法:要能够辨别一些典型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
5. 句子成分分析:要掌握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6. 阅读理解:要能够理解并准确回答文章中的问题,包括主旨大意、细节理解等。
7. 文言文阅读:要能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意思,并熟悉一些文言文的常用词语和句式。
8. 写作:要能够写一些常见的作文类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以上只是一些比较常见的知识点,具体的考点还需要根据教材来确定。
你可以参考教
材中的知识点,或者和老师、同学一起复习,进行针对性的备考。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原创课件

二、答疑全频道
5.本文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疑:逻辑顺序。先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 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1-4节);然后介绍岩石记录时间方式之一:毁灭 与新生(6-22节);紧接着介绍岩石记录时间方式之二:无字的史书(2330节);最后明确学会认识大自然的记录,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造福人 类(31-32
二、答疑全频道
4.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 答。
答疑: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 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 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 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 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 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4.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 “攻击”……
【拓展】这是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先要明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有生 动形象性和准确严密性两种,然后再结合句子看看是哪种特点的运用 ,最后再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5.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 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创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三、纠错笔记本
易错点4. 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 击”……
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 ”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 就强化了他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的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 着磨难”
八下语文一二三单元知识重点

八下语文一二三单元知识重点
1.文学常识:了解本单元涉及的作家、作品及其背景,掌握
相关的文学常识。
2.重点字词:掌握本单元出现的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用
法,包括多音字、形近字等。
3.词语解释: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包括成语、俗
语等,并能够正确运用。
4.句子理解: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包括修辞手
法、表达方式等,并能够进行赏析。
5.段落分析:掌握本单元课文的结构和段落大意,能够概括
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6.写作技巧:了解本单元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
括记叙、描写、议论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进行写作。
7.文学鉴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包括对作品
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评价和欣赏。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生字词注音释义及易错补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生字词注音释义【完整版】【第一单元】1、《社戏》1社戏(shèxì)作者:鲁迅钳(qián) 撮(cuō) 偏僻(piānpì) 行辈(hángbèi) 照例(zhàolì) 欺侮(qīwǔ) 优待宽慰(kuānwèi) 竭力嘱咐(zhǔfù) 裝模mu装样怠慢(dàimàn) 礼数(lǐshù) 聚拢撺掇(cuānduō) 泊bo船前篙(gao)蒿(hao)草磕凫水(fúshuǐ) 潺潺(chánchán) 径向朦胧踊跃(yǒngyuè) 依稀宛转婉转悠扬自失:指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弥散蕴藻屹立(yìlì) 疏疏朗朗家眷(jiājuàn) 疲倦舀水瓢喃喃皎洁楼阁旺相纠葛(ge)皎洁(jiǎojié) 好歹(hǎodǎi) *归省(guīxǐng) 秩秩斯干(zhìzhìsīgān) 橹(lǔ)蕴藻(yùnzǎo) 叉港(chàgǎng) 漂渺(piāomiǎo)[缥缈(piāomiǎo)]P9桕树(jiùshù) 棹(zhào) 楫(jí)归省xǐng 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háng辈排行和辈分。
不惮dàn 不怕,不畏惧。
撺掇cuān duo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fú水游泳。
弥散mí弥漫消散。
蕴藻yùn zǎo 水草。
宛转wǎn zhuǎn 这里形容笛声的曲折和谐,优美动听。
絮叨xù dao 翻来覆去地说。
漂渺piāo miǎo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旺相wàng xiàng 茂盛。
棹着zhào zhe 划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附答案)(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附答案)(4)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 A【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2.(2017·北京)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小题。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_____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________笔的“ (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
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答案】(1)楷体;7(2)C【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书法体式的掌握,同时兼顾笔顺考查及书法作品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易错、常考基础知识一、重点字词1. 社戏钳撮欺侮宽慰怠慢撺掇凫水潺潺屹立家眷2. 回延安糜子脑畔眼眶3. 安塞腰鼓瞳仁恬静晦暗羁绊冗杂严峻震撼磅礴辐射渺远戛然而止4. 灯笼领域斡旋静穆怅惘褪色燎原5. 大自然的语言翩然农谚海棠悬殊销声匿迹草长莺飞6. 阿西莫夫短文二篇臀骨骼褶皱携带潮汐劫难陨石追溯天衣无缝7. 大雁归来雾霭缄默迁徙狩猎喧嚷邀请稀疏偷偷摸摸8. 时间的脚印腐蚀龟裂帷幕山麓海枯石烂13. 最后一次讲演污蔑屠杀恐怖卑鄙蛮横挑拨离间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瞭望缅怀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抉择阻碍趋势堕落膏药阳奉阴违不修边幅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浩劫指摘襁褓萦绕枷锁拙劣分崩离析暴风骤雨行将就木相辅相成17. 胡口瀑布铸告诫推搡霎时驰骋斡旋寒噤汩汩震耳欲聋怒不可遏18.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棱角骤然虔诚蠕动凄凉懈怠敦实衰竭安营扎寨接踵而至漫不经心19. 登勃朗峰穹顶缭绕妩媚浮躁颠簸轻歌曼舞瞬息万变纷至沓来名副其实20. 一滴水经过丽江闸砚蘸喧哗矗立擦拭硕大喧腾亭台楼阁目眩神迷二、课内文言文9. 桃花源记(1)重点释义缘:沿着;鲜美:新鲜美好;异:对……感到诧异;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田间小路;黄发垂髫:指老人小孩;要:通“邀”,邀请;咸:全,都;妻子:妻子儿女;遂:于是,就;乃:竟然,居然;不足:不值得;志:做记号;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2)作者思想桃花源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乱、没有压迫、自食其力、自由平等、和平安宁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现实黑暗的不满。
10. 小石潭记(1)重点释义乐:以……为乐;尤:格外;坻:水中高地;可:大约;许:表约数;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澈:穿透;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凄:感到凄凉;悄怆:忧伤;邃:深;清:凄清(2)作者思想柳宗元因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满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情感基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一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的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就会流露出来。
11. 核舟记(1)重点释义贻:赠送;奇:余数;箬蓬:用箬竹叶做的船篷;峨:高;诎:通“屈”,弯曲;视端容寂:眼睛正盯着(茶壶),神色平静;了了:清楚明白;简:挑选;21. 《庄子》二则冥:通“溟”海;怒:振奋,这里指鼓动翅膀;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上的云;海运:海水运动;水击:击水,拍打水面;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是:这样;循:追溯22. 《礼记》二则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自反:自我反思;学学半:前一个学通“敩”,教导天下为公:天下都是公共的;修:培养;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以…为亲”分:职守;归:女子出嫁;乱贼:作乱害人之事;作:兴起;外户:把门从外面带上23. 马说(1)重点释义祗:只,仅;奴隶人:奴仆;骈死:(和普通马)一起死;槽枥:马槽;一食:吃一次;或:有时;食:通“饲”,喂养;见:通“现”;且:尚且;策之:用马鞭赶马;临:面对;(2)作者思想作者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还是被埋没,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作者的怀才不备的愤满情感以及抒发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不满。
三、课内古诗文12. 《诗经》二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重点注释:1. 选自《诗经》,《诗经》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3. 好逑:好的配偶;逑:配偶4. 淑女:美好的女子5. 寤寐: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重点注释:1. 苍苍:茂盛的样子2. 阻:艰险3. 右:向右迂回4.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24.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重点注释:1. 罥:挂结2. 长:高3. 忍:狠心4. 俄顷:一会儿5. 向昏黑:渐渐黑下来6. 寒士:贫寒的人士7. 突兀:高耸的样子作者情感:全诗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重点注释:1. 薪:木柴2. 苍苍:灰白3. 何所营:做什么用;营:谋求、需求4. 翩翩:轻快的样子5. 文书:公文6. 系:挂7. 直:通“值”,价钱四、课外古诗词(包括新增附加五首)一、书中课外古诗词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附加课外古诗词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赏析: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
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
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
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
由夜而晨,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时刻,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刻,本诗即以此为景色发展的线索。
因此,渔翁不断变换的举止行动和自然景色的无穷变幻便有了共同的时间依据,取得极为和谐的统一。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赏析:诗作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
“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
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子汉”呢?“男子汉”三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
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
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
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
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
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
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西施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赏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
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
“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
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
“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陇西行四首-其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赏析: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
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
“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
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
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接着,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