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争年表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中的大事件年表

《三国演义》中的大事件年表

《三国演义》中的大事件年表公元184年,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

是年,东汉朝廷派军讨伐,张角病死,黄巾起义平定。

公元188年,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

公元189年,汉灵帝逝世,皇太子刘辨继位为少帝。

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害,袁绍诛杀宦官二千多人。

董卓引兵入京,赶走袁绍,自任丞相。

董卓废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

公元190年,天下十八路诸侯举兵讨伐董卓,共推袁绍为盟主。

董卓焚烧洛阳,强逼献帝迁都长安。

曹操独自出兵,被董卓军打败。

十八路诸侯联军宣告解散。

公元191年,孙坚北伐打败董卓军,攻入洛阳,寻回传国玉玺。

袁绍从冀州牧韩馥中夺取冀州。

孙坚攻荆州牧刘表中箭逝世,儿子孙策投靠袁术。

公元192年,袁绍在界桥大败公孙瓒。

董卓被部下吕布及王允诛杀。

董卓旧将李傕、郭汜攻入长安,杀王允,打败吕布,挟持献帝。

曹操自任兖州牧,平定青州黄巾军,收三十万黄巾军为部下。

公元193年,曹操于匡亭打败袁术,袁术南逃至寿春。

公孙瓒斩幽州牧刘虞,统领全州。

曹操第一次东征徐州,大肆屠杀百姓。

公元194年,益州牧刘焉逝世,儿子刘璋继位。

曹操东征陶谦,吕布袭取兖州,曹操回师兖州。

吕布于濮阳和曹操对恃,互有胜负。

陶谦病逝,刘备继任为徐州牧。

公元195年,李傕和郭汜互相攻伐,势力日衰。

献帝开始从长安流亡回洛阳。

曹操收复兖州,吕布投奔刘备。

孙策起兵略江东,打败扬州刺史刘繇。

公元196年,吕布乘机袭取徐州,刘备投降驻守小沛。

孙策平定江东一带。

曹操入洛阳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

刘备兵败投奔曹操,曹操任为豫州牧。

公元197年,曹操东征张绣败师,大将典韦阵亡。

袁术称帝,建号仲氏,定都寿春。

袁术军攻打吕布大败。

公元198年吕布攻打小沛,刘备兵败再投奔曹操。

曹操攻陷下邳,斩吕布、陈宫等。

公元199年,袁绍攻陷易京,消灭公孙瓒,统领冀青并幽四州。

袁绍开始策划进攻曹操,曹操在官渡建立防线。

曹操派刘备截击大败袁术,袁术南撤时吐血而亡。

张绣归降曹操。

孙策东征大败刘表,统有江东六郡。

三国大事年表

三国大事年表

三国大事年表三国大事年表(公元184年--公元280年)--------------------------------------------------------------------------------三国大事年表184年2月黄巾起义。

184年10月张角病死。

187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89年12月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 卒年15岁190年2月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191年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192年6月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193年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10月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98年12月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200年10月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袁绍病死。

203年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干货,三国大事年表公元(190年-280年)

干货,三国大事年表公元(190年-280年)

干货,三国大事年表公元(190年-280年)1.讨伐董卓
2.群雄割据
3.董卓之死
4.曹操围徐州
5.三让徐州
6.帝出长安
7.迁都许昌
8.袁术称帝
9.曹操斩吕布
10.曹袁不和
11.官渡之战
12.刘备驻新野
13.袁家之争
14.袁家内战
15.曹操破邺城
16.幽冀降曹
17.曹平并州
18.三顾茅庐
19.赤壁之战
20.孙权夺南郡
21.刘备借荆州
22.刘备入蜀
23.刘备攻川
24.曹操封公
25.刘备收蜀
26.孙刘分荆州
27.曹操封王
28.鲁肃之死
29.刘备攻汉中
30.定军山之战
31.关羽失荆州
32.曹丕篡汉
33.刘备称帝
34.夷陵之战
35.刘备去世
36.广陵之望
37.南征孟获
38.曹丕之死
39.蜀军屯汉中
40.两出祁山
41.孙权称帝
42.吴求夷洲
43.四出祁山
44.吴通辽东
45.辽东之争
46.五丈原
47.蒋琬治蜀
48.辽东在争
49.辽东称王
50.魏平辽东
51.曹睿之死。

三国大事年表

三国大事年表

三国大事年表三国简介: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分裂历史时期,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分别建立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184年汉灵帝时期爆发黄巾之乱,为了平息叛乱、安定地方,各地刺史、州牧被授权总揽地方军政大权,成就了军阀割据的基础。

189年汉灵帝死后,朝廷因宦官与大将军何进冲突引发内乱而被军阀董卓控制。

董卓实施暴政,废立皇帝,各地诸侯军阀借此举兵反抗董卓。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三国疆域图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篡汉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曹魏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

享国46年。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为延续汉朝,以及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季汉、简称蜀,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263)刘禅投降曹魏邓艾,享国43年。

建兴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权,国号为“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又因其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又称为东吴。

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

狭义是220年曹丕,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

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形成了三国雏型至曹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另有190年或208年起始说。

历史上的三国有多可怕,多么惨烈在小说家的笔下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群雄并起,天下纷争,无数的军师和猛将涌现而出,建国立业。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三国(220年—280年)220年:魏国建立,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三国开始,东汉灭亡221年:蜀国建立,刘备称帝,孙权称吴王222年:吴国建立222年:彝陵(猇亭)之战,刘备被陆逊所败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获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234年: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病死249年:高平陵事变,曹爽、何晏等被杀,司马懿专擅魏政263年:魏灭蜀,刘徽注《九章算术》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是为西晋武帝,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316年)280年:西晋杜预、王浚等伐吴,吴亡291—306年八王之乱301年:氏族人李特率流兵起义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国号汉316年:匈奴刘曜攻占长安,西晋亡东晋(317年—420年)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319年:汉刘曜改国号赵,史称前赵,羯族人石勒称赵王,史称后赵354年:桓温北伐,到达灞上376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383年:淝水之战,苻坚大举进攻东晋失败399年:孙恩起义,名僧法显赴天竺南北朝(420年—589年)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刘宋),东晋亡。

南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北方462年:祖冲之创大明历479年:萧道成称帝,建立南齐,宋亡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502年:萧衍称帝,建立梁朝,南齐亡524年:六镇起义、关陇起义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548—552年侯景之乱550年:高洋建立北齐,东魏亡557年:宇文觉称天王,是为孝闵帝,北周建国。

宇文护废觉,立宇文毓为天王,是为明帝,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高祖陈霸先,国号陈560年:宇文护废明帝,立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宇文邕561年:北周上番服役由八番改为十二番564年:北齐颁新律令。

又重新颁布均田令574年:周武帝禁佛、道两教,毁经、像,命沙门、道士还俗575年:周大举攻齐,连战皆捷,旋退577年:周武帝率兵入邺,北齐亡579年:周宣帝传位于太子阐,是为静帝580年:北周宣帝死,杨坚擅权581年:杨坚即皇帝位,国号隋,北周亡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三国历史事件时间

三国历史事件时间

三国历史事件时间三国时期起止时间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

狭义是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到280年结束。

广义一般认为从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到280年结束。

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整理的三国历史事件时间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三国历史事件时间1:襄樊之战地点:荆州时间:219年七月—219年十二月参战方:曹操、孙权、刘备、梁郏、陆浑群盗结果:关羽失荆州被杀,孙刘联盟破裂参战方兵力:蜀汉约三万、曹魏五万以上东吴数万伤亡情况:曹魏损失三万以上、关羽全军覆没主要指挥官:曹仁、吕常、于禁、庞德、徐晃主要指挥官:关羽、赵累、樊友、孙狼主要指挥官:吕蒙、陆逊、潘璋、马忠三国历史事件时间2:南中平定战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

当时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豪强孟获亦有参与,最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

名称:诸葛亮南征地点:南中时间:225年参战方:蜀汉、南中叛军与各部军团结果:平定南中主要指挥官:诸葛亮、朱褒、孟获又名:南中平定战典故:七擒孟获三国历史事件时间3:六出祁山“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

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三国历史事件时间4:九伐中原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死于五丈原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

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

《三国志》记载,公元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

名称:姜维北伐或九伐中原地点:陕西、四川、甘肃等地时间:公元238年—262年之间参战方:蜀汉、曹魏结果:蜀汉胜多败少,军队损耗过大参战方兵力:不详主要指挥官:蜀汉:姜维;曹魏:邓艾等三国历史事件时间5:陆逊北伐陆逊北伐指的是仅有的4次与魏国作战。

三国大事详细年表

三国大事详细年表
公元202年
建安七年
1.袁绍病逝,三子袁尚继位。
2.袁谭、袁尚内斗。
公元203年
建安八年
1.袁尚打败袁谭,袁谭向曹操求救。
公元204年
建安九年
1.曹操帮袁谭打败袁尚,攻入邺城,袁尚不敌,转投幽州袁熙。
2.辽东太守公孙度逝世,儿子公孙康继位。
公元205年
建安十年
1.曹操攻陷南皮,斩袁谭,欲攻袁熙,袁熙、袁尚逃往乌桓。
2.董承任车骑将军。
3.袁术把皇帝尊号让给袁绍。败亡
4.张绣向曹操归降,被封扬武将军。
5.贾诩归降曹操,被封都亭侯,任许都执金吾。
6.刘备逃离曹营。
公元200年
建安五年
1.董承计划刺杀曹操事迹败露,三族遭诛杀。
2.曹操大破刘备兵团,攻陷下坏,刘备投奔袁绍。
3.曹操攻打徐州,刘关张三兄弟失散,关羽投降曹操,刘备投奔袁绍。
5.刘备北上攻汉中张鲁。
公元212年
建安十七年
1.汉献帝下诏特准曹操朝见天子可以不称姓名,并且可以带剑,一切比照董卓时代的特权。
2.刘璋斩杀张松。
3.刘备杀死高培、杨怀,得益州培城。
4.荀彧服药自尽。
5.夏侯渊平定马超等西凉部队。
公元213年
建安十八年
1.曹操大举进攻孙权,历时一个多月才退兵。
2.马超兵败陇西,投降张鲁。
8.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
9.刘备占据荆州江南四郡
公元209年
建安十四年
1.太史慈在合肥战役中受伤身亡。
2.刘琦病死。
3.刘备入赘东吴,娶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妻。
4.曹操派密使蒋干游说周瑜投效曹营。
5.孙权任命周瑜作南郡郡长。

三国大事年表

三国大事年表

三国大事年表●汉光和三年180年4月——江夏蛮起义。

三国大事年表●汉光和三年180年4月——江夏蛮起义。

6月——曹操被征召任为议郎。

12月——立何氏为皇后, 何进为侍中。

181年——灵帝于后宫建店经商, 于西园使狗佩冠绶。

10月——鲜卑入侵幽、并二州。

鲜卑檀石槐死。

182年1月——帝令公卿以民谣检举害民之州刺史与二千石以上官员。

183年夏——大旱, 太平道张角谋划起义, 置三十六方, 共约次年3月5日同时起义。

●汉中平元年184年2月——张角提前起义, 史称”黄巾之乱”, 杀幽州刺史郭勋, 广阳太守刘卫, 南阳郡守褚贡。

3月——朝廷大赦党人。

命尚书卢植为北、北地太守皇甫嵩为左、朱俊为右中郎将镇压黄巾。

10月——张角病死。

12月——黄巾军主力被击溃。

北宫伯玉、李文侯联合边章、韩遂, 伙同先零羌叛乱。

185年2月——灵帝增田税建毕圭、灵昆苑。

张牛角、褚飞燕等起义, 号”黑山”。

众百万攻河北186年2月——江夏兵赵慈暴动。

6月——被荆州刺史王敏击破。

10月——武陵蛮起义, 为郡兵攻破。

12月——鲜卑入侵幽、并二州。

月——羌胡内部发生兵变, 韩遂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 集结3人的队共10余万人围攻陕西, 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 归附韩遂。

187年?月——韩遂拥兵10余万据陇西。

凉州刺史耿鄙攻韩遂, 败死。

凉州司马马腾与韩遂合, 推王国为主, 攻三辅。

张温召乌桓3000突骑平反, 中山相张纯自荐为将, 遭拒, 反以公孙瓒为将, 纯遂与太山太守张举、乌桓首领丘力居反, 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

3月——曹操被推荐东郡太守, 谢官归家。

10月——零陵观鹄起义, 为长沙太守孙坚击破。

188年——朝廷改州刺史为州牧, 以太常刘焉为益州牧, 宗正刘虞为幽州牧, 太仆黄琬为豫州牧。

2月——黄巾郭大等起义, 攻太原、河东。

3月——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

匈奴内讧, 一部与屠各胡合攻杀羌渠, 其子于扶罗立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战争年表
190年关东诸侯讨董卓之战
曹操攻董卓荥阳之战
孙坚鲁阳退敌
董卓袭王匡河阳津之战
孙坚斩华雄阳人之战
刘表平定荆州之战
191年孙坚攻董卓洛阳诸陵之战
袁绍袭孙坚阳城之战
孙坚击刘表襄阳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濮阳之战
陶谦破黄巾军徐州之战
刘焉割据益州之战
公孙瓒破黄巾军东光之战
192年袁绍与公孙瓒界桥之战
公孙瓒击袁绍巨马水之战
公孙瓒攻袁绍龙凑之战
袁术击袁遗扬州之战
李傕等进犯长安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武阳之战
曹操破黄巾军兖州之战
193年曹操击袁术封丘之战
曹操攻陶谦彭城之战
公孙瓒灭刘虞幽州之战
袁谭攻田楷青州之战
袁绍攻黑山军常山之战
194年吴景攻周昕丹阳之战
孙策攻陆康庐江之战
195年孙策攻刘繇曲阿之战
孙策与太史慈神亭之战
刘繇攻诸葛玄、笮融豫章之战
李傕劫持帝后公卿长安之战
李傕、郭汜攻杨奉、董承弘农之战
袁绍攻臧洪东郡之战
鲜于辅攻公孙瓒鲍丘之战
曹操攻吕布定陶之战
196年吕布袭刘备下邳之战
郝萌袭吕布徐州之战
孙策攻王朗会稽之战
曹操攻杨奉梁县之战
曹操灭何义黄巾军之战
197年曹操攻张绣淯水之战
曹操攻袁术蕲阳之战
吕范、徐逸攻陈瑀海西之战
吕布破袁术下邳之战
袁术灭陈王刘宠淮阳之战
吕布攻臧霸莒城之战
198年袁绍灭公孙瓒易京之战
段煨灭李傕关中之战
曹操攻张绣穰城之战
曹操灭吕布下邳之战
199年曹操灭眭固射犬之战
刘岱攻刘备小沛之战
孙策袭刘勋皖城之战
孙策攻黄祖沙羡之战
孙策平邹佗、严白虎之战
200年策攻陈登丹徒遇害之战
刘表破张怿长沙之战
刘馥平定扬州之战
张鲁据汉中之战
刘璋平赵韪益州之战
孙权灭李术皖城之战
曹操破刘备徐州之战
曹操斩颜良白马之战
曹仁攻刘备汝、颍之战
蔡阳攻刘备汝南之战
曹操夜袭乌巢之战
201年曹操破袁绍仓亭之战
202年锺繇击郭援平阳之战
203年贺齐平建安之战
袁谭与袁尚之战
曹操攻袁谭袁尚黎阳、邺城之战204年曹操攻袁尚邺城之战
曹操灭袁谭南皮之战
孙权平妫览戴员丹阳之战
孙权平山越之战
205年杜畿灭卫固定河东之战
曹操平定幽州之战
曹操灭高斡壶关之战
206年乐进李典破管承长广之战
于禁平昌豨东海之战
雍州兵讨张猛之战
207年孙权攻黄祖江夏之战
曹操攻乌桓白狼山之战
208年孙权灭黄祖夏口之战
曹操灭刘表襄阳之战
赤壁之战
209年周瑜攻曹仁江陵之战
孙权围攻合肥之战
张昭攻当涂之战
贺齐攻陈仆黟、歙之战
张辽平陈兰、梅成六安之战
210年步骘灭吴巨交州之战
211年曹操破马超渭南之战
刘备灭刘璋取益州之战
212年曹丕攻田银苏伯之战
213年曹操攻孙权濡须口之战
马超攻韦康冀城之战
214年夏侯渊攻马超祁山之战
诸葛亮入川之战
夏侯渊灭宋建陇右之战
孙权攻占皖城之战
夏侯渊攻韩遂长离之战
霍峻守葭萌城之战
215年曹操破窦茂灭韩遂河池之战
张飞攻张郃巴西之战
赵俨平吕并陈仓之战
曹操攻张鲁阳平之战
孙权围合肥之战
217年陆逊击费栈丹阳之战
孙权与曹操第二次濡须口之战
218年王必平耿纪许昌之战
曹洪破吴兰下辨之战
曹彰击乌桓代郡之战
曹仁破侯音宛城之战
李严平定马秦、高定之战
刘备攻取汉中之战
219年刘封、孟达攻申耽上庸之战
樊城之战
吕蒙袭关羽江陵之战
孙权与曹操第二次濡须口之战
218年王必平耿纪许昌之战曹洪破吴兰下辨之战曹彰击乌桓代郡之战曹仁破侯音宛城之战李严平定马秦、高定之战刘备攻取汉中之战 219年刘封、孟达攻申耽上庸之战樊城之战吕蒙袭关羽江陵之战
220年孟达攻刘封上庸之战
苏则平定河西之乱
221年张既平定河西之战
222年夷陵之战
杨洪平黄元叛蜀之战
曹丕首征东吴之战
曹休与吕范洞口之战
223年曹仁与朱恒濡须口之战
张郃攻占江陵中洲之战
曹真与朱然江陵之战
贺齐取蕲春之战
224年田豫击鲜卑轲比能之战
曹丕攻广陵之战
225年任福平蔡方、唐咨之战
诸葛亮平南中之战
周鲂攻彭绮鄱阳之战
226年泪饭交趾之战
孙权攻魏之战
诸葛瑾攻襄阳之战
227年张嶷平张慕之战
228年曹真破赵云之战
孟达反魏之战
诸葛亮攻魏街亭之战
229年葛亮攻魏陈仓之战
诸葛亮攻魏武都、阴平之战
魏与吴石亭之战
230年曹真攻蜀汉中之战
潘浚、吕岱平武陵蛮之战
满宠守合肥之战
231年布袭王凌阜陵之战
诸葛亮攻魏上邽之战
232年魏与吴成山之战
魏与吴庐江之战
魏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233年马忠平南夷之战
魏击鲜卑楼烦之战
吴攻魏合肥新城之战
234年诸葛亮攻魏五丈原之战
杨仪杀魏延之战
诸葛恪平山越
吕岱平李桓、罗厉庐陵之战237年陆逊平彭旦鄱阳之战
毋丘俭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陆逊平吴遽豫章、庐陵之战238年司马懿平公孙渊辽东之战239年羊衠袭辽东之战
吕岱平廖式交州之战
240年张嶷平越隽之战
241年吴攻魏芍陂、樊城之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