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黄星迪
中国通史目录

中国通史目录
版本一(《中国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前言、自序、绪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中国民族的由来、中国史的年代、古代的开化、夏殷西周的事迹、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古代社会的综述、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汉武帝的内政外交、前汉的衰亡、新室的兴亡、后汉的盛衰、后汉的分裂和三国、晋初的形势、五胡之乱(上)、五胡之乱(下)、南北朝的始末、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隋朝和唐朝的盛世、唐朝的中衰、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北宋的积弱、南宋恢复的无成、蒙古大帝国的盛衰、汉族的光复事业、明朝的盛衰、明清的兴亡、清代的盛衰、中西初期的交涉、汉族的光复运动、清朝的衰乱、清朝的覆亡、革命途中的中国。
版本二(《中国通史》中国工人出版社):
卷一总编绪论、上世(包括三皇五帝事略、古代文化发生次序)、夏商周事略、春秋分并事略、战国分并事略、东迁以还文化之变迁;中世(包括秦室兴亡事略、楚汉之际事略、西汉事略、东汉事略、三国事略、两汉三国政教之大概、两晋兴亡事略、南北朝兴亡事略、两晋南北朝政教之大概、隋室兴亡事略、唐室兴亡事略、隋唐政教之大概、五季之乱)、近世(包括北宋兴亡事略、南宋兴亡事略等)。
卷二地形编,卷三食货编。
请注意,不同版本的中国通史目录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您根据您所持有的版本查看目录。
《中国通史》第十集解说词:周公摄政

《中国通史》第十集解说词:周公摄政这个著名的汉代画像砖刻画着一个千古美谈——周公辅成王,画像中的中心人物似乎是还未成年的周成王,然而世人更景仰周成王身边的那位长者,他殚精竭虑地辅助未成年的周王,为危机重重中的周王朝撑起了一片天,最终带领整个王朝走出困境,迈向繁荣,他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
周公不仅以政治家的身份闻名于世,在中华文明史中更被尊为元圣,他是以德治国思想的首倡者和中华礼仪文明的奠基人,是孔子心目中最好的榜样。
虽然他摄政只有七年,然而就这短短的时间,不仅给西周带来奠定繁荣百年的基石,更奠定了传承千载的中华文明的根基,直到现在,世人仍经常聚集于周公庙中,顶礼膜拜这位伟大的先贤。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精锐之师,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向商都朝歌,商朝的主力军队一直在讨伐东夷,短时间内无法返回朝歌。
商王纣临时组织起数十万奴隶和战俘开赴牧野前线,战争刚刚开始他们便纷纷倒戈,战火迅速卷向了朝歌,商王纣被迫自杀,统治时间长达六百年的商王朝宣告结束。
伐商之后,周武王十分清楚,商朝的根基还远远没有被摧毁,为了稳定局面,在离开朝歌前,周武王封商王纣的儿子武庚留居殷商故地,继续统率商民。
他对武庚并不放心,所以又封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于其周围,号称三监,显然三监就是为了监视和防备商朝遗民而设置的,然而,这种监视的方法显然过于简单化。
回到镐京的周武王夜不能寐,该怎样让商朝的旧族真正臣服,又该怎样统治这一大片尚未真正为自己掌控的广大国土呢?周武王短时间内并没有拿出很好的办法,刚刚建立不久的周王朝充满了危机,周武王为此一直深感忧虑,克商后仅仅两年,周武王在镐京病重,行将不起。
周经常自称小邦周,所以他克了这个大殷商,很有危机感的,认为自己的统治能否持久稳固,他还是没有那么很强的信心。
他夜不能寐,就是他晚上睡不着觉,他主要想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处置商遗民的问题,商人当时是以族来作单位,大的家族还存在,那个反抗的军事力量很强,周人很担心能不能保住这个天下。
中国新闻通史》读书笔记

名词解释
小感
在《中国新闻传播通史》中,刘家林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 例如在清朝与制统治下,尚能呼风唤雨、叱咤风于的许多革命报刊, 却在言论自由得到保障、民主气氛相对较浓的民国初期,基本丧失了 进取精神呾改革活力,丧失了舆论对政府的监督作用。这种情况在美 国建国初期也出现过,个中原委耐人寻味。 禁锢越多,创造越少,管得太多,新闻无希望。国民党曾实行一 套熔中国传统与制主义不外国法西斯主义亍一炉的新闻统制政策不法 制,想把新闻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其检查报纸,达到了无孔丌入的 程度;更令人发指的是,国民政府出动军警、特务,公开捣毁报社, 逮捕报人。1934年11月,上海《申报》老总史量才被暗杀。关亍史 量才的一个著名逸闻是:一次他不蒋介石话丌投机,蒋介石气急败坏 地说,把我惹火了,我可掌握百万大军!史量才冷然回答:我也有百 万读者! 一部新闻史,首先就是一部思想史。新闻评论是历史先声。“明镜 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一部二十四史穿越历史,道尽历朝治乱 兴衰,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深刻的警醒呾弥足宝贵经验。
一部中国新闻传播史, 就是一部争思想自由、争 新闻自由的历史。
书中提及的重要报纸报刊
古代:“敦煌进奏院状”、《京报》 近代外国人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特选撮要每月 统纪传》、《天下新闻》、《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遐 迩贯珍》、《六丛合谈》、《中外新闻七日录》、《万国公 报》、《申报》 近代中国人办报:《中外新报》、《香港华字日报》、《昭 文新报》、《汇报》、《中外记闻》、《强学报》、《时务 报》、《知新报》、《国闻报》、《清议报》、《新民丛 报》、《时报》、《大公报、《民报》、《苏报》、《中华 新报》、《民国日报》 近代:《新青年》、《每周评论》、《共产党》、《向导》、 《政治周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
《地图上的中国通史》札记

《地图上的中国通史》读书记录目录一、书籍简介 (2)1. 书籍基本信息 (2)2. 内容概述 (3)(1)本书主要内容及主题 (4)(2)本书特色与亮点 (5)二、阅读感受 (6)1. 总体感受与评价 (7)2. 本书吸引之处 (8)(1)地图与历史的结合 (9)(2)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 (11)(3)丰富的历史案例分析 (12)三、书中重点内容解读 (13)1.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5)(1)中国地理格局的演变 (16)(2)历史地理对文化、经济的影响 (17)2. 重要历史事件与地理关系分析 (19)(1)古代战争与地理关系 (20)(2)重大历史事件对地理格局的影响 (22)3. 专题解读 (22)(1)古代农业地理分布及影响 (23)(2)交通线路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专题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24一、书籍简介《地图上的中国通史》是一本以地图为载体,以时间为线索,以历史事件为主线,全面展示中国历史的通俗读物。
本书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将繁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使读者能够轻松地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书中的地图内容丰富,既有古代的疆域图,也有近现代的行政区划图,还有世界地图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历史空间观。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地理变迁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1. 书籍基本信息书名:《地图上的中国通史》。
该书是一本通过地图展现中国历史演变过程的历史科普读物,该书结合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详细的地理知识,将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地图的形式进行呈现,使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
这本书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近现代的历史发展,展示了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变迁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这本书不仅适合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也适合作为学校历史教育的辅助教材。
中国通史纪录片前30集概括

《中国通史》观看笔记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通史》这本书就详细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
公元前23世纪,中原地区发生了水灾,帝尧派鲧去治水。
鲧死后,他的儿子禹——即大禹成功地治好了水,还教会了百姓种植庄稼,深得民心。
后来,禹又和其他几个夏后氏的族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夏朝。
由此可以发现,中华人民在很早的时候就会抗洪救灾,种植庄稼,还有了统一中国的野心。
这一点,我引以为傲!中国的历史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开始了,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大臣换了一批又一批。
中国历史就在这腥风血雨,强盛辉煌中不断成长:夏朝商朝,东周西周,春秋战国,楚汉秦朝,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明清民国。
其中,王道霸业和文治武功等荣华记录令我骄傲振奋;阴霾败落和悲凉杀戳等残酷烙印让我汗颜痛惜。
就这样中国王朝在历史的检验下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到了民国晚期,中国人民终于忍受不了其他国家的压迫和羞辱,总算停止了内斗,开始一致对外。
《中国通史》这本书详细的解读了中国历史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看这本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看完《中国通史》,我认识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有功,拯救黎民,开创夏朝,统一中国,是夏后氏族人的骄傲;战功赫赫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英勇善战,以一抵百,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打得匈奴闻风丧胆,解除了北部边境的威胁;直言敢谏的魏征,他不畏强权,敢于当众挑战权威,是唐朝贞观年间难能可贵的一个好官……这些英雄是中华人民的骄傲!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不畏强权,敢于挑战权威,为国牺牲,报效国家,为民造福,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让中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中国通史》这本书是由历史上最精彩的故事编成的,虽然不是面面俱到,但也详细的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值得中国人一看!《中国通史》观看笔记2利用了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中国通史》这本书记载了从史前前史到战争前的清朝。
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在中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探索的历程。
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doc

杭州师范大学
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10346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邮政编码:311121 联系部门:研招办电话:xx 联系人:章老师
一、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第十一集:周王室衰落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第十一集:周王室衰落周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位商王,经过数代的经营,西周王朝在周穆王时期达到了鼎盛,东到大海、北到辽宁,西到甘肃、南到江汉流域,都处在西周的控制之下,国家的各项礼仪制度已然定型,整个社会秩序稳定、国力强大,作为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周穆王四处征讨、巡游,肆意炫耀着王朝的武功与实力,然而王朝的危机正是在这强盛繁华之下渐渐生成,其起源显然与周穆王征讨西北部落戎狄有重要的关联。
在商周时期,中国西北地区,尤其在贺兰山这个地方也基本上是西戎,各个民族都在这繁衍生息过,他们最主要的一个生活的一个场景就是狩猎,在西方的戎部落与北方的狄部落一样都被西周王朝视为最落后的民族,在古文献的一些记载中,戎狄部落世代居住在周朝九州之外的荒远地区。
西周时期见诸史籍的蛮、夷、戎、狄诸族有不下数十种,这些中原地区的周边族群与华夏族群的关系简称为夷夏关系。
西周国力强大、威震四裔,许多周边族群臣服周朝,他们按照周王朝的规定需要定期向周王室上贡,然而,这种关系在周穆王时正面临着巨大的破坏,周穆王好大喜功,打算进一步控制戎狄,他以犬戎首领不按时朝见上贡为名征讨犬戎、炫耀兵威,这种事不仅引起戎狄部落的普通抵抗,也引起周朝内部有识之士的担忧。
结果破坏了周德,后来远方就不再来了,觉得他没有德了,这实际是周人一直宣传的一个德治思想,就认为周穆王的这种彰显武功的行为破坏了他们这种德治的思想。
周穆王死后,依次即位了是共王、懿王、孝王、夷王,他们被称为中期四王,中期四王仅能守成,然而,周穆王西征后,戎狄部落反而更加强大,反过来不断侵扰周朝,出现了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周人深以为苦,更要命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外部祸患更具杀伤力的隐患正在不断加强,周朝的内部出现了危机。
通分封制和宗法制度,西周王朝建立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格局,依靠着地方诸侯的辅助,周王室实现了对一个领土广大的王朝的掌控,然而,西周分封制度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赋予诸侯高度自治权力,诸侯在诸侯国内有其独立的行政和军事权力,很容易发展自己的实力,诸侯实力的增强,一方面能够给西周王室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增强,它们的离心力也日益加强。
中国通史第九集 观后感 五代十国的文化传承与学术繁荣

中国通史第九集观后感五代十国的文化传承与学术繁荣《中国通史第九集观后感五代十国的文化传承与学术繁荣》五代十国乃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是自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过渡时期,历时五十余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大陆被分裂成了多个政权,而在混乱与战乱的阴云下,却出现了一段令人瞩目的文化传承与学术繁荣的历史。
本文将总结《中国通史第九集》中关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传承与学术繁荣的内容,以及该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和学派,并分析其对后来中国文化史的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诗词、绘画、音乐以及科技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首先,在文学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李煜、李商隐、温庭筠等,他们的作品不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还反映了那个动荡而多变的时代。
其中,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吴派词人,以清新、唯美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盛名,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在绘画领域,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家。
这一时期形成了“北方画派”和“南方画派”的鲜明对比,北方画派注重形象的准确性,而南方画派则偏重于抒发情感和笔墨的运用。
这两个画派的合流,使得中国绘画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
代表人物有北方画派的李唐、李思训,南方画派的荆浩、王希孟等。
他们的作品通过纤细的线条和多样的构图,展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独特风貌和人文景观。
此外,在音乐领域,五代十国时期的音乐家们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借鉴了盛唐时期的传统音乐,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
例如,五代时期的乐舞《清心乐府》就是一部反映社会风尚与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是五代时期音乐发展的代表之一。
这一时期的音乐成就为后来宋代乐府派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而在科技方面,五代十国时期依然保持了对先进技术的追求。
在这个时期,制瓷技术、纺织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
尤其是对陶瓷技术和瓷器制作的研究,对后来中国瓷器的繁荣产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朝——秦始皇 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 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将影 响较大的几项罗列如下: 响较大的几项罗列如下 ⒈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⒉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 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⒋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⒌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 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都有副本保 存,其后被毁是由于项羽火烧秦都造成的; ⒍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 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⒎修建长城,抵御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 成为国界; ⒏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⒐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 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 基本格局。 负面评价 《史记·秦始皇本纪》引贾谊《过秦论》: ⒈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 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 暴虐为天下始。(文学家,带有典型的目的性的评论)根 据史料记载,实际情况恰恰是相反的。
中国历史故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4 四(4)班 主题班会
目 录
秦………………………………点击进入 三国……………………………点击进入 宋………………………………点击进入 明………………………………点击进入
秦朝
秦朝——秦始皇 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赵政(赵正。先奏时 秦始皇(公元前 年 年 名政( ),嬴姓秦氏,又名赵政( 赵正。 嬴姓秦氏 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秦庄襄王之子, 。)。秦庄襄王之子 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秦庄襄王之子,杰出政 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影 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秦始皇 年 秦王政 岁时即王位 岁时即王位。 公元前 年 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 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 开始“ 岁时 理朝政” 自公元前230年至前 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 理朝政”,自公元前 年至前 年 先后灭韩 六国, 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 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 燕、魏、楚、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 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 秦朝。 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 秦朝 定都咸阳 咸阳。 沙丘( 定都咸阳。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 年 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 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 邢台市)。 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 帝,与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 与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 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但 却二世而亡。 却二世而亡。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 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秦始 皇并不是像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载的是个暴君 暴君, 皇并不是像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载的是个暴君,想了 解真正的秦始皇的话在《真秦始皇》这本书中有着详细的 解真正的秦始皇的话在《真秦始皇》 介绍。 介绍。可以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 色彩的划时代人物, 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 权制帝国的创立者。 权制帝国的创立者。
三国简介
曹魏
蜀汉
东吴
国号 国土面积 开国皇帝 建国时间 亡国之君 亡国时间
魏 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 势力最为强大 曹丕(高祖文皇帝) 延康元年(220年) 曹奂(魏元帝) 泰始元年(265年)
汉 只有益州一个州(蜀地) 势力最为弱小 刘备(汉烈祖昭烈皇帝) 章武元年(221年) 刘禅(汉怀帝) 炎兴元年(263年)
宋朝——诗词文化 宋朝——诗词文化
1、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溢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 范仲淹 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 2、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 柳永 《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大量创制慢 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3、晏殊 晏殊,字同叔,溢元献。主要作品为《浣溪沙》《蝶恋花》 晏殊 等,存《珠玉词》《曼元献遗文》。尤擅小令,风调闲雅,气 象富贵。 4、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溢文忠。北宋文坛领 欧阳修 袖,"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 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 国第一部诗话。 5、苏询 苏询,字明允,号老泉。"八大家"之一,与子拭、辙合称“ 苏询 三苏"。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国论》出于此)。作品以史论、 政论为主。 6、曾巩 曾巩,字子固,溢文定。南丰人,又称南丰先生。"八大家“ 曾巩 之一。主要作品为《元丰类稿》(以年号命名)。 7、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溢文,世称王荆公、 王安石 王文公。"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 《元日》《泊船瓜州》等,乡贯临川,集为《王临川集况 ,中 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8、沈括,字存中。晚年居梦溪园。主要作品为《梦溪笔谈》, 沈括, 沈括 《采草药》《雁荡山》《活板》出于此。
返回目录
三国
三国——历史简介 三国——历史简介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 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 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唐宋诗词中有大量三国内容。元 明清时期,三国事迹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晋代陈寿所作史书《三国 志》,颇有参考价值。明代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蓝本,编撰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中国 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世界各地。
吴 扬州、交州、荆州南六郡(江南) 势力强于蜀汉、弱于曹魏 孙权(太祖大皇帝) 建兴七年(229年) 孙皓(归命侯) 太康元年(280年)
三国——大事年表 三国——大事年表
184年 黄巾起义 年 192年 4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董卓。 月王允设连环计 年 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董卓。 197年 1月 操伐张绣,败。袁术在寿春称帝。 袁术在寿春称帝。 年 月 操伐张绣, 200年 1月操诛杀承等。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陈琳撰写讨操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月操诛杀承等。 撰写讨操檄文, 年 月操诛杀承等 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陈琳撰写讨操檄文 官渡之战开始。 207年 8月 操大破乌桓,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操从匈奴赎回蔡文姬。 乌桓, 请诸葛亮。 匈奴赎回蔡文姬。 年 月 操大破乌桓 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操从匈奴赎回蔡文姬 嘉卒。 嘉卒。 208年 11月 赤壁之战,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年 月 赤壁之战,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20年 10月丕称帝,建魏国。 月丕称帝, 年 月丕称帝 建魏国。 234年季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吴三路攻魏,魏明帝亲自率军救合肥, 年季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 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年季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 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吴三路攻魏,魏明帝亲自率军救合肥, 吴军退走。 吴军退走。 254年 9月 司马师杀皇后,废曹芳,之后将其诛杀。 年 月 司马师杀皇后,废曹芳,之后将其诛杀。 277年晋文鸯击破鲜卑人。 年晋文鸯击破鲜卑人 年晋文鸯击破鲜卑人。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驻扎襄阳。 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西晋出六路兵马攻打吴。 年西晋出六路兵马攻打吴。 年西晋出六路兵马攻打吴 280年西晋灭吴,皓降,吴亡。 年西晋灭吴, 年西晋灭吴 皓降,吴亡。 从此三国归晋
返回目录
宋朝
宋朝——历史简介 宋朝——历史简介
960年 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 分为北宋(960 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 (960年 宋朝 (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分为北宋(960年—1127 年,首都开封)与南宋(1127年—1279年,首都杭州),合称两宋 。 首都开封)与南宋(1127年 1279年 首都杭州) (1127 北宋 五代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建立宋朝, 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五代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 东京(河南开封),是为宋太祖,史称北宋。鉴于一些将领、 ),是为宋太祖 东京(河南开封),是为宋太祖,史称北宋。鉴于一些将领、节度使可能拥兵自重而影响 皇权,宋太祖听从赵普建议,杯酒释兵权,使兵、将分离,保证了统治权的集中, 皇权,宋太祖听从赵普建议,杯酒释兵权,使兵、将分离,保证了统治权的集中,但是同 时削弱了军队战斗力。976年10月,赵匡胤之弟赵光义在斧声烛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 时削弱了军队战斗力。976年10月 赵匡胤之弟赵光义在斧声烛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 979年 消灭北汉,中国大部分被统一。 到979年,消灭北汉,中国大部分被统一。 北宋开国后,通过收兵权、削相权及制钱谷等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北宋开国后,通过收兵权、削相权及制钱谷等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同 科举制度获得极大发展。北宋中叶,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宋仁宗时, 时,科举制度获得极大发展。北宋中叶,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宋仁宗时, 出现短暂的“庆历新政” 熙宁时,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影响巨大的王安石变法, 出现短暂的“庆历新政”。熙宁时,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影响巨大的王安石变法, 但是后来遭到保守派反对而废弃。北宋末,统治极度腐朽。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 但是后来遭到保守派反对而废弃。北宋末,统治极度腐朽。1127年 金国军队攻入开封, 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南宋 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 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 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南宋时期,当权者长期执行求和政策,向金朝称臣纳贡; 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南宋时期,当权者长期执行求和政策,向金朝称臣纳贡;压制军 民抗金斗争,甚至不惜惨杀爱国将领。1142年和秦桧合谋以莫须有罪名害死了力主抗金的 民抗金斗争,甚至不惜惨杀爱国将领。1142年和秦桧合谋以莫须有罪名害死了力主抗金的 岳飞。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 1276年 元朝军队占领临安,益王赵是、 岳飞。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益王赵是、广王赵昺等 残余势力继续抵抗元朝,直到1279 1279年 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 残余势力继续抵抗元朝,直到1279年,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被大臣 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残余势力才被元朝消灭。偏安王朝虽最终覆灭, 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残余势力才被元朝消灭。偏安王朝虽最终覆灭,却产生了文天祥 等民族英雄。 等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