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三章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旅游概论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旅游概论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旅游概论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直接与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诸多行业都会受到旅游业发展的刺激而得到相应发展,表明旅游业具有( ) [单选题] *A、依赖性B、带动性(正确答案)C、涉外性D、敏感性2、我国的旅游教育起始于 ( ) [单选题] *A、1949年B、1960年C、1978年(正确答案)D、1996年3、哈尔滨冰雪节属于人文活动旅游资源中的( )类型。

[单选题] *A、人事记录B、艺术C、民间习俗D、现代节庆(正确答案)4、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首先选择具有垄断性不可替代的资源进行开发,说明了旅游资源开发中应遵循( ) [单选题] *A、特色原则(正确答案)B、市场原则C、保护原则D、经济原则5、我国主题公园的兴起是以深圳华侨城于( )年建成的“锦绣中华”为标志的。

[单选题] *A、1954B、1983C、1989(正确答案)D、20016、1963年联合国罗马旅游会议提出了 ( ) [单选题] *A、国内旅游者B、国际旅游者C、游客(正确答案)D、当日游客7、老张喜欢旅游,能决定他去何处旅游、逗留时间长短及消费水平高低的条件是( ) [单选题] *A、闲暇时间B、旅游动机C、身体条件D、可随意支配收入(正确答案)8、( ) 于1991年6月在加拿大召开的旅游统计国际大会上,提出了当日游客的新概念。

[单选题] *A、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B、世界旅游组织(正确答案)C、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D、世界旅行社协会9、既然旅游者乐于亲临其境,这就意味着旅游资源具有 ( ) [单选题] *A、吸引性B、可进入性C、价值性(正确答案)D、变化性10、三峡水库和杭州西湖属于旅游资源的八个主类中的 ( ) [单选题] *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建筑与设施(正确答案)11、主题公园的典型代表是( )始建于美国加州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

(完整版)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三章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三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第一节旅游者一、填空题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它可以定义为,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为主要目的的人。

2、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的决定》,其中元旦、节、“五一”节、节和节各放假一天。

3、是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

4、按旅游的目的划分,可把旅游者分为、、。

5、对旅游活动具有决定意义,它将决定旅游者到何处去旅游、逗留时间的长短以及消费水平的高低。

二、单项选择题1、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包括旅游的主体、客体和媒介。

A体系 B内容 C要素 D部门2、闲暇时间是指()。

A时间 B可支配的时间 C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D非自由支配时间三、多项选择题1、一个人可以成为旅游者的条件,可归纳为()。

A社会条件 B个别条件 C个人条件 D社会个别条件2、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有()。

A每日空闲 B周末闲暇 C病假休养 D假日时间3、按旅游区域划分,旅游者可分为()基本类型。

A国内旅游者 B国外旅游者 C国际旅游者 D来华旅游者4、社会消费主要有()的预支等。

A健康人寿保险 B老年退休金 C失业补贴 D衣食住行开支5、美国著名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认为旅游动机主要有()的动机等几种类型。

A身体方面 B文化方面 C社交方面 D地位和声望方面四、判断正误并改错1、旅游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游览者。

()2、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产生旅游者的前提条件。

()3、旅游者个人条件中的有“钱”是指有足够支付旅游费用的“收入”。

()4、一个在访问国停留不超过24小时并不过夜,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国获得经济利益的游客称为“当日游客”。

5、旅游者须排除非纯消遣性旅游的旅行活动中产生的旅游行为。

()五、问答题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假设你参加了上面和某条路线,你有什么要求?2、现代旅游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欧美地区一直占据绝对优势,该地区产生了80%左右的国际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旅游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旅游活动1、旅游活动:指人们基于和平目而移动至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短暂居留的活动。

2、旅行休闲:旅行是指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地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休闲指时间上的闲暇状态。

3、入境旅游:是指非本国居民基于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其惯常环境到访某一特定地区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访问活动。

4、出境旅游: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的居民为了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而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区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5、旅游影响:是指由于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而对自身和其他事物造成的影响。

6、国内旅游: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基于愉悦、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其惯常环境而在该国或该地区境内针对某些地方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及滞留活动。

7、旅游活动和旅行活动,休闲活动,户外游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粗略地说,旅行活动的范围比旅游活动更宽泛,旅游活动必然是旅行活动,但旅行活动不一定是旅游活动。

如果不考虑移民、战争等特殊性质的人类流动,旅行活动和广义的旅游活动基本一致,如果指的是狭义层次的旅游,则旅行活动的范围显然比旅游活动要宽泛得多。

旅游和旅行活动都不仅指人们在空间上的移动或滞留本身,也包括人们在移动和逗留过程中伴随的其他活动;由于广义的旅游活动既包括愉悦旅游,也包括商务旅游,因此,休闲活动和广义的旅游活动有一定的重叠。

而狭义的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闲暇时间内,属于休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休闲活动中除了狭义旅游,还包括本地游憩活动。

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很难截然给出界线;户外游憩与旅游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户外游憩包括日常游憩、看演出、去餐馆等以及一日游,而旅游活动多半是愉悦旅游和商务旅游,距离可能是中远程的,同样地,也很难划分出两者之间的界线。

8、简单谈谈旅游活动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影响:(1)对目的地区来讲,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旅游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2)旅游活动具有综合性,旅游消费涉及众多部门;(3)旅游活动的发展能够优化旅游接待地的产业结构;(4)通过旅游活动提供接待等相关服务,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不利的影响:旅游者大量的涌入会引起本地的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普通物价和资源供给的上升或紧张。

国家开放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概论》形考任务1(第1-3章,权重25%,需辅导教师评阅)-null分

国家开放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概论》形考任务1(第1-3章,权重25%,需辅导教师评阅)-null分
国家开放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概论》形考任务1(第1-3章,权重25%,
需辅导教师评阅)-null分
题1: 简述旅游的基本属性。
正确答案: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
题2: 简述旅游的基本要素。
正确答案: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题义旨在对旅游者概念提供一般性描述。简单的说,旅
游者就是离家外出到异国他乡旅行访问的人。
题4: 简述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正确答案:支付能力、余暇时间、社会因素、个人因素
题5: 简述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正确答案:1.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3.建设旅
游上层设施4.景点或参观点的具体规划与设计5.培训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

旅游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曲阜师范大学

旅游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曲阜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1838年英国蒸汽轮船____号横渡大西洋的成功,有效地缩短了欧美之间旅行往来的时间距离。

答案:2.托马斯·库克首次出于商业形目的组织旅游时间为:A:1798B:1845C:1841D:1865答案:B3.托马斯·库克首次利用火车组织活动的时间为:A:1964年B:1842年C:1789年D:1841年答案:D4..1927年,上海商业银行下属的旅行部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旅行杂志》,同年6月,该旅行部更名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下列哪次旅游活动被誉为“铁路旅游史上的创举”。

()A:1855年组团去法国参观博览会B: 1872年的环球旅游C:1871年7月5日的包租火车旅游D:1845年的团体消遣旅游答案:A第二章测试1.下列属于旅游活动基本属性的是:A:公益性B:休闲性C:教育性D:消费性答案:BD2.下列旅游活动的分类的为:A:观光旅游和康养旅游B:D.过夜旅游和不过夜旅游C: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D: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答案:ABCD3.世界旅游组织(WTO)对旅游的概念:“旅游是人们出自获取报酬以外的任何目的而向其日常环境以外的地方旅行并在该地停留不超过一年所产生的活动”A:错B:对答案:B4.提出艾斯特定义的是()A:托马斯·库克B: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C:世界旅游组织D:美国参议院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答案:A5.在旅游的定义中,一致指出旅游活动是人们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强调的是旅游活动的____性。

答案:第三章测试1.下列属于基于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者类型的是A:文化型旅游者B:观光型旅游者C:康养休闲型旅游者D:购物型旅游者答案:ABCD2.下列属于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的是:A: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B:个人的身体能力状况C:足够的闲暇时间D:个人对旅游的兴趣答案:ABC3.国际联盟对国际旅游者的定义为: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访问,并在该国停留至少24小时的人A:对B:错答案:A4.家住海边的小明同学吃过晚饭后到海边散步属于旅游者A:对B:错答案:B5.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主要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

旅游学概论(西安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旅游学概论(西安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南开大学的()教授1996年在《旅游学刊》发表了《国外旅游旅游研究进展》的系列文章,系统介绍了国外旅游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

A:申葆嘉B:谢彦君C:保继刚D:李天元答案:A2.我国的旅游研究具有明显的()和教育推动的特点。

A:政策导向B:资本导向C:舆论导向D:热点导向答案:A3.国内第一本研究旅游学的专业期刊是()。

A:《旅游论坛》B:《旅游学刊》C:《旅游科学》D:《旅游管理》答案:B4.国外旅游研究的历程的特点有()。

A: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B:从单科独进的分散研究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发展C:从研究领域来看,对国际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国内旅游的研究,对第三世界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发达国家的研究D:呈现出多学科渗透的学术特点答案:ABC5.我国对于旅游的系统研究只有近40年的历史。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近代旅游业的鼻祖”是()。

A:托马斯·库克B:洛赫伯勒C:哥伦布D:麦哲伦答案:A2.自20世纪()年代起,世界旅游业已取代石油、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A:70B:60C:90D:80答案:C3.1923年8月,面对西方旅行社纷纷抢滩中国内地的形势下,爱国商人——中国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先生率先在银行内创建旅行部。

A:贺田B:贺一诚C:陈光甫D:郭泰诚答案:C4.世界旅游组织1980年在()中明确指出:“旅游业是现代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之一。

A:《海牙旅游宣言》B:《世界旅游宣言》C:《阿卡普尔科宣言》D:《马尼拉宣言》答案:D5.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旅游者同时是旅行者,而旅行者却未必是旅游者。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以寻求()为主要目的而暂时居留的一种生活方式。

A:探亲访友B:愉悦体验C:消费D:民俗文化答案:B2.下列哪项是对旅游审美和文化属性的描述()。

A:食必常饱,然后求美B:衣必常暖,然后求丽C: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D:居必常安,然后求乐答案:C3.异地性特征是指旅游的发生要以行为主体的()移动为前提。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三章试题有答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三章试题有答案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第一节旅游者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越是开放,国家对旅游的政策越是宽松,人们就具备了更充分的()A 旅游费用B 旅游时间C 旅游权利D 旅游动机2、孙先生喜欢旅游,能决定他去何处旅游、逗留时间长短及消费水平高低的条件是()A 闲暇时间B 旅游动机C 身体条件D 可随意支配收入3、世界旅游组织在1991年6月召开的旅游统计大会上所提出的新概念是()A 国际旅游者B 当日游客C 游客D 游览者4、人们的旅游权利是旅游者构成条件中的()A 社会条件B 个人条件C 旅游动机D 心理因5、闲暇时间是指()A 时间B 可支配的时间C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D 非自由支配的时间6、除了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非常住国访问的人是()A 游客B 旅游者C 游览者D 当日游客7、我国()年实行周末“双休日”,促进旅游市场趋向常态化。

A 1992B 1993C 1994D 19958、以下各项不属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是()A 旅游者B 旅游资源C 旅游设施D 旅游业9、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的课题是()A 旅游者B 旅游资源C 旅游业D 旅行社10、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内驱力是( )A 开支结余B 闲暇时间C 旅游动机D 身体健康11、“当日游客”提出的时间和机构是()A、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B、1963年罗马会议C、1991年世界旅游组织加拿大会议D、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13届大会12、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A、人、才、物B、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行社C、旅游资源、设施、服务D、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13、下列闲暇时间中能促进长途旅游得以实现的是()A、每天都有的较短空闲时间B、周末的闲暇时间C、带薪假期D、前三种都不是14、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以上的人。

这是哪一年的定义。

()A、1937年B、1963年C、1991年D、1999年15、旅游动机产生于()A、旅游供给B、旅游需要C、社会富裕D、社会闲暇16、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入境旅游人员统计为()A、旅游华客B、外籍游客C、来华入境旅游者D、来华游客17、国家的旅游政策鼓励居民外出旅游,就能赋予旅游者以()A、社会富裕B、社会闲暇C、旅游权利D、旅游义务18、在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的主体是()A、旅游者B、旅游业C、旅游设施D、旅游资源19、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是()A、有钱B、有闲C、旅游动机D、身体健康二、简答题1、构成旅游者的个人条件有哪些?2、旅游者的定义?3、什么叫“可随意支配收入”?4、什么叫闲暇时间?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可分为哪三种?三、案例分析1、王先生是企业的老员工,享受带薪假期,收入较高,喜欢体育运动,爱好旅游。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试题(含答案)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试题(含答案)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易经》山曾有“观国之光”一语。

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2. 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而言,促进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_产品交换__和_易货行商。

3.1841年7月,_托马斯·库克_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从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被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4.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由_托马斯·库克__编写的_《利物浦之行手册》__。

5.托马斯·库克推出的_代金券__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6.到了20世纪初,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公司是_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__、_美国运通公司__和_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__。

二、选择题1. 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开端,这次活动较前的不同之处在_C__。

A 消遣性B 营利性C 公众性D 观光性2.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的旅游开创了_B__。

A 团体旅游B 国际包价旅游C 商务旅游D 修学旅游3._C__年,成立了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A 1845B 1855C 1865D 18724.20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着_C__的产生。

A 古代旅行B 近代旅游和旅行C 现代旅游D 国际旅游5. 中国人自己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旅行社是_A__。

A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B 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C 中国国际旅行社D 中国旅游社三、名词解释1.迁徙活动:出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的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出于求生存的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

2.现代旅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答: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没有外出旅行的愿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第一节旅游者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越是开放,国家对旅游的政策越是宽松,人们就具备了更充分的()A 旅游费用B 旅游时间C 旅游权利D 旅游动机2、孙先生喜欢旅游,能决定他去何处旅游、逗留时间长短及消费水平高低的条件是()A 闲暇时间B 旅游动机C 身体条件D 可随意支配收入3、世界旅游组织在1991年6月召开的旅游统计大会上所提出的新概念是()A 国际旅游者B 当日游客C 游客D 游览者4、人们的旅游权利是旅游者构成条件中的()A 社会条件B 个人条件C 旅游动机D 心理因5、闲暇时间是指()A 时间B 可支配的时间C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D 非自由支配的时间6、除了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非常住国访问的人是()A 游客B 旅游者C 游览者D 当日游客7、我国()年实行周末“双休日”,促进旅游市场趋向常态化。

A 1992B 1993C 1994D 19958、以下各项不属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是()A 旅游者B 旅游资源C 旅游设施D 旅游业9、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的课题是()A 旅游者B 旅游资源C 旅游业D 旅行社10、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内驱力是( )A 开支结余B 闲暇时间C 旅游动机D 身体健康11、“当日游客”提出的时间和机构是()A、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B、1963年罗马会议C、1991年世界旅游组织加拿大会议D、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13届大会12、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A、人、才、物B、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行社C、旅游资源、设施、服务D、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13、下列闲暇时间中能促进长途旅游得以实现的是()A、每天都有的较短空闲时间B、周末的闲暇时间C、带薪假期D、前三种都不是14、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以上的人。

这是哪一年的定义。

()A、1937年B、1963年C、1991年D、1999年15、旅游动机产生于()A、旅游供给B、旅游需要C、社会富裕D、社会闲暇16、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入境旅游人员统计为()A、旅游华客B、外籍游客C、来华入境旅游者D、来华游客17、国家的旅游政策鼓励居民外出旅游,就能赋予旅游者以()A、社会富裕B、社会闲暇C、旅游权利D、旅游义务18、在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的主体是()A、旅游者B、旅游业C、旅游设施D、旅游资源19、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是()A、有钱B、有闲C、旅游动机D、身体健康二、简答题1、构成旅游者的个人条件有哪些?2、旅游者的定义?3、什么叫“可随意支配收入”?4、什么叫闲暇时间?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可分为哪三种?三、案例分析1、王先生是企业的老员工,享受带薪假期,收入较高,喜欢体育运动,爱好旅游。

他计划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去北京旅游。

根据王先生的个人情况,并结合旅游学知识,请分析王先生事先旅游计划的条件。

2、我国政府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增加了法定节日数量后,使游客更加平衡。

外国媒体认为,中国的工作更趋于人性化,休假已经从一种奢变为了白领的必要权力。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旅游者产生的社会条件。

答案一、单项选择1--5 CDBAC 6-10 ADCBC 11-15 CDCAB 16-19CCAC二、简答题1、答:①有“钱”②有“闲”③有旅游动机④身体健康2、旅游者的定义是:旅游者就是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3、“可随意支配收入”,即家庭个人的总收入扣除全部税收及社会消费(如健康人寿保险、老年退休金和失业补贴的预支等)生活必须消费(衣、食、住、行)和以防意外的支出之后余下的金额,或叫“开支节余”。

4、(1)所谓闲暇时间,就是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个人意愿自由支配的时间。

(2)、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可分为三种:①每天都有较短的时间空闲时间②周末的闲暇时间③假日时间(主要指带薪假期)。

三、案例分析1、答:王先生具备外出旅游的个人条件。

①有“钱”王先生的收入较高,有足够用于支付旅游费用的“可随意支配收入”②有“闲”。

王先生有带薪假期,有外出旅游的时间③有旅游动机,王先生爱好旅游,具备旅游动机④身体健康,王先生喜欢体育活动,身体健康。

2、答:旅游者产生的社会条件有:①社会富裕和社会闲暇。

由于旅游是一种高级消费形式,旅游者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产生旅游者的前提条件之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富裕、余暇时间延长,为外出旅游提供了物质和时间上的保证。

②人们的旅游权利。

旅游活动虽然是社会自愿的一种社会行为,但社会首先富裕其成员以旅游的权利才能如愿以偿。

这涉及国家的旅游政策问题。

世界越是开放,国家对旅游的政策越是宽松,人们就越能充分地行使其个人的旅游权利。

第二节旅游资源一、单项选择题1、长江三峡、长白山天池等旅游资源所属类型是()A水域风光B生物景观C遗址遗迹D天象与气候景观2、一名旅游者游览景点时,在建筑外墙上乱刻乱涂,这种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属于( )A自然性的破坏B人为的破坏C人为但通过自然形成的破坏D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3、敦煌莫高窟、西安兵马俑吸引了无数旅游者,体现出旅游资源的()A季节性B变化性C垄断性D依赖性4、下列旅游资源中,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点的是()A济南泉水B青岛滨海C泰山日出D曲阜孔庙5、某地利用独有的旅游资源,开发出极具竞争优势的新景点,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开发的()A保护原则B市场原则C经济原则D特色原则6在时间和费用充足的情况下,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依据是旅游资源的()A吸引性B综合性C价值性D变化性7、国外旅游者想爬长城只能到中国,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A吸引性B垄断性C变化性D季节性8、为满足青年人喜欢娱乐、刺激的需要,某地开发建设了游乐场、惊险城等旅游资源,这是遵循了旅游资源开发的()A特色原则B经济原则C市场原则D保护原则9、为保护自然资源、历史文物古迹,我国政府早在1951年就颁布了()A《政府保护法》B《关于地方文物名胜古迹的保护管理办法》C《文物保护法》D《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0、既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的是()A旅游者B旅行社C旅游饭店D旅游资源11、旅游的吸引力因素是()A旅游服务B旅游管理C旅游业D旅游资源12、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A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B峨眉山佛光C山东省博物馆D河北承德避暑山庄13、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历史遗存,体现的旅游资源特点是()A吸引性B变化性C季节性D垄断性14、庄子所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体现了旅游资源开发的()A经济原则B市场原则C特色原则D保护原则15、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反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是()A旅游饭店B旅行社C旅游资源D旅游业16、下列旅游项目属于自然景观的是()A峨眉山佛光B秦陵兵马俑C香港迪斯尼D傣族泼水节17、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文旅游资源会得到不断补充和创造,自然旅游资源也会不断被开发和利用。

因此旅游资源局有()A吸引性 B B变化性C季节性D垄断性18、属于时代建设风貌的旅游资源是()A北京“大观园”B峨眉山佛光C毛泽东故居D钱塘江秋潮19、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A泰山日出B崂山瀑布C孔子故里D青岛海滨20、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和设施,尽量减少投资,体现了()A特色原则B经济原则C市场原则D保护原则21、“旅游资源”这个定义所强调的是使旅游者“亲临其境”,它具有的一方面的含义是()A综合性B价值性C垄断性D季节性22、对历史文物古迹的破坏,不可避免的是()A自然性的破坏B人为的破坏C人为但通过自然形成的破坏D管理不善造成的破坏23、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资源被称为旅游的()A主体B客体C媒介D纽带24、下列旅游资源中,能为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中的艺术美和社会没的审美情趣的是()A桂林山水B黄山云海C峨眉山佛光D北京故宫25、下列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A泰山日出B曲阜孔庙C青岛建筑D南山大佛26、昆曲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它属于旅游资源中的()A遗址遗迹B地文景观C旅游商品D人文活动27、旅游资源只有在一定时间里才具有旅游吸引力,这体现出旅游资源特点是()A吸引性B变化性C垄断性D季节性28、下列旅游资源类型属于地文景观的是()A东岳泰山B长白山天池C锡林郭勒草原D深圳世界之窗29、观赏香山红叶、钱塘江大潮、泰山日出都是在秋天最为适宜,体现了旅游资源特点中的()A吸引性B变化性C垄断性D季节性30、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选择具有垄断性从而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资源来开发。

这说明了旅游资源开发中的()A特色原则B经济原则C市场原则D保护原则31、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的宝塔因管理不善而倒塌,属于()A自然破坏B人文破坏C人为破坏D人为但通过自然形成的破坏32、旅游资源的灵魂是()A吸引性B可进入性C变化性D市场33、看金字塔要去埃及,看万里长城要来中国,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A吸引性B变化性C垄断性D季节性34、国内历代“盗墓贼”对帝王后妃墓葬的破坏属于()A管理不善者B有故意破坏者C有偷盗破坏者D有因愚昧无知或因不能正确处理保护古迹和基建的矛盾而造成的破坏35、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特色、优势、市场、保护B特色、经济、市场、保护C特色、优势、经济、保护D特色、经济、市场、垄断36、关于我国的人文景观的叙述不对的是( )A丰富的文化古迹和艺术遗产B名山胜景C民族风情和工艺品D誉满全球的烹调艺术37、下列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A钱塘秋潮B蓬莱“海市蜃楼”C峨眉山“佛光”D曲阜孔庙38、下列属于对自然风景的破坏的是()A乱砍滥伐风景区的树木B盗墓贼破坏古墓C比萨斜塔倾斜欲倒D年久失修古塔倒塌39、要开发旅游资源,首先需要进行()A规划测量B可行性研究C筹集资金D市场调查40、人们到卧龙看大熊猫,到张家界感受森林风光,这些旅游资源属于()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建筑设施41、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的主类分为()A6类B7类C8类D9类42、按旅游资源的分类,傣族的泼水节、哈尔滨雪节属于旅游资源中的()A地文景观B遗址遗迹C旅游商品D人文活动43、工业三废等等环境污染造成古建筑的破坏,这属于()A自然性的破坏B人为的破坏C人为但通过自然形成的破坏D愚昧无知造成的破坏44、旅游资源的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下列不是其含义的是()A社会性B可进入性C吸引性D变化性45、旅游者要去何地旅游,除金钱、时间因素外,还决定于旅游资源的()A吸引性B变化性C垄断性D季节性46、下列属于地文景观的是()A桂林山水B锡林郭勒草原C长江三峡D蓬莱海市二、简答题1、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