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的“四大”亮点

合集下载

重庆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各题型)

重庆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各题型)

重庆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各题型)公务员网为大家提供“重庆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各题型)”,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重庆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各题型)2016重庆市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去年相比,仍考查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常识判断、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部分,但判断推理题量下降,由以往的35题减少为30题,减少的为类比推理题,资料分析增加5题。

总体来看,此次考试试题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考查点比较常规但更加全面。

一、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考查题型更加多样化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量与去年持平,考查40题;考查题型保持不变,包括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

但今年对各题型的题量进行了微调,逻辑填空考查题量减少,片段阅读增加。

从考查内容来看,逻辑填空、语句表达基本保持不变,逻辑填空依旧侧重对语境分析的考查,语句表达依旧只考查语句排序,但片段阅读考查趋向多样化,除常规考查的主旨观点题与细节判断题以及承接叙述题外,2016年还考查了文意推断题和标题添加题。

二、数量关系仿国考,几何与函数图像首次联手2016重庆市考行测试卷数量关系部分依然考查10道数学运算。

今年首次出现结合函数图像考查的几何问题。

小题型题量明显增加,年龄问题、植树问题和日期问题均有考查。

行程问题题干虽然很长,但是问题求解非常简单,因此2016重庆市考数学运算部分题目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

三、判断推理考点常规,类比推理较去年少考查5道题目类比推理比去年少考查5道题目,考点集中在经验常识,考查4道题目。

图形推理考点分布均匀,如专家预测,立体图形、封闭区域数、元素分布依旧有考查;必然性推理紧随国考命题趋势,1道假言命题更是直接使用2016国考真题,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考查8道题目,加强和削弱各占4道。

除此之外,定义判断由去年考查2道“属于”题目转变为考查2道“不属于”题目,整体难度略增。

总体来说,重庆在追随联考和国考命题趋势的同时,又充分体现本省特点。

2016年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情分析

2016年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情分析

2016年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情分析重庆乐恩教育公考研究所一、常识判断文理结合,难度大本次常识判断题量20个,相比去年而言,题量有所回升。

本次考试的常识判断侧重考察文学知识和科学知识。

其中文学方面对古诗词及古代典籍的考察较多。

科学方面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

本次常识命题有两极化分的趋势,简单的根本不用我们有常识,只把问题看清楚,比如失业保险的作用即小行星勘测两题,题干就有明显的答案提醒。

而难度较大的,往往体现在诗词与哲理、诗词与物理等的紧密结合。

总体而言,常识的难度较其他年份有所提升,选项模糊性较大,容易捉摸不定。

二、言语理解重在原文,结合体会本次言语理解题目保持每年40个的题量,总体难度较为容易。

其中逻辑填空20道题目中包含成语的题目只有10道,且有8道题目都是多个空而只有一个考察成语使用,相较前几年的题目,难度确实有所减少。

片段阅读不管从题型、还是字数上来看,均与前几年一直,难度持平。

而语句排序题目,的选项设置上,虽然设置为“3-1”型选项,但正确答案在”1”当中,破除了常规的猜题套路,这一举动或许也在提醒考生以后行测的出题和选项设置的趋势会更多地“少一份套路,多一份真诚”,踏实求解,扎实能力才是正道。

三、数学运算阅读量大,题干多陷阱数学运算阅读量明显高于前几年的考试,有5成以上的题目文字数超过120,这无疑增加了在短时间里审题的难度。

题目的考察范围比较常规,主要集中在几何问题、概率问题、集合问题、和一些普通的计算问题,值得强调的是,本次考察涉及几何知识的有4个之多,主要集中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上,这种对几何的侧重实属罕见。

另外,本次问题多有陷阱,若是对细节不注重,粗心大意,很可能与正确选项擦肩而过。

四、判断推理考点简单,考察能力判断推理四大类题型题量基本稳定,除开类比推理相比去年减少5道,变为常识判断,另外三个板块题量均与去年一致(图形推理5道、定义判断10道、逻辑推理10道)。

历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特点及2016命题趋势分析

历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特点及2016命题趋势分析

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历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特点及2016命题趋势分析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数量关系、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资料分析和常识应用能力。

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重庆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进行 >>>重庆地区在线咨询。

2016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已经发布,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详细讲解历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特点,为考生备考2016重庆公务员考试指引方向。

一、2013~2015年重庆公务员行测真题考情简析二、重庆公务员行测最新真题特点、趋势分析及备考指导(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主要考查题型包括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片段阅读三类,题型题量相对稳定,是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中的重要部分。

(1)选词填空的题量均为20题,考查主要包括实词和成语。

(2)语句表达是重庆公务员考试言语部分的一种题型,题量较少,主要是对语句连贯的考查,包括语句排序和语句填充。

(3)片段阅读部分主要是对主旨观点型、细节理解型等题目的考查。

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2.趋势分析(1)题量继续稳定在40道的概率较大,题型稳定,以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片段阅读为主。

(2)选词填空仍以实词、成语的考查形式为主,难度与往年相差不大。

(3)片段阅读考查包括主旨观点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等,与往年变化不会太大。

(4)语句表达仍包括语句排序和语句填充。

3.备考建议:(1)选词填空部分注重对实词和成语的考查,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需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多积累一些常见实词与成语,打牢基础知识体系。

另外,要想答好选词填空,还需要考生注重在平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事理分析能力。

(2)片段阅读的考点集中在主旨观点型题目和细节理解型题目,考生要注重提高迅速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抓住材料关键,快速找到破题点,得出正确答案。

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个性化盘点

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个性化盘点

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它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而我们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中公解析】由材料可知,全国1%人口样本中,2015年初中教育程度人口为48942万人,2005年为46735万人,同2000年相比,2005年增加了3746万人,故2000年初中教育程度人口为46735-3746=42989万人,所求为48942÷42989-1≈13.8%,即大约提高了13.8%,选择B项。

【中公盘点】看似简单,笑里藏刀,稳住心态,一笑而过。

盘点二:最“科普”的逻辑填空。

【真题2】一项研究结果________了在梦中各种感官体验出现的频率,结果显示视觉体验居第一,听觉体验位居第二,而触觉、嗅觉和味觉体验的出现频率相当低。

视觉和听觉处理与大脑的关系要密切得多,多达2/3的大脑皮层以某种方式参与视觉。

因此,视觉如此频繁地在梦中出现________。

而嗅觉等几乎与大脑皮层无关。

与其他感觉不同,嗅觉直接连接进入记忆和情感系统,这就是为什么某种气味能如此清晰地唤起某个记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考查司空见惯B.调查比比皆是C.观察不值一提D.考察不足为奇(试题来源于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中公答案】D。

【中公解析】先看第二空,“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与“频繁地在梦中出现”语义重复,排除A。

【公考真题】2016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公考真题】2016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6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下列对诗词中的物理现象描述错误的是:下列对诗词中的物理现象描述错误的是:地球的公转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的公转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相对性空气振动发声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空气振动发声势能转化为动能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势能转化为动能关于液体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关于液体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煤油易挥发,且挥发后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A煤油易挥发,且挥发后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倾向,宜避光,避免与空气接触保存B生物柴油具有“老化”倾向,宜避光,避免与空气接触保存柴油能量密度高,燃油消耗率低,但废气中所含有害成分较多C柴油能量密度高,燃油消耗率低,但废气中所含有害成分较多汽油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贮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D汽油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贮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下列哪组气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3.下列哪组气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D甲烷、氮气甲烷、氮气氢气、稀有气体A一氧化氮、二氧化硫C氢气、稀有气体一氧化氮、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碳、水蒸气4.关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螳螂和黄雀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B螳螂和黄雀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A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D蝉和螳螂属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蝉和螳螂属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 C螳螂、蝉和黄雀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螳螂、蝉和黄雀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5.下图所示的是哪种典型地貌?B冰川地貌 C丹霞地貌 D风蚀地貌风蚀地貌喀斯特地貌A喀斯特地貌6.在生活中,下列哪一做法或现象与热胀冷缩无关?在生活中,下列哪一做法或现象与热胀冷缩无关?夏天在架设电线时,不宜把电线绷得太紧A夏天在架设电线时,不宜把电线绷得太紧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比灌满更容易保温B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比灌满更容易保温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到冷水中浸一下,更容易剥壳C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到冷水中浸一下,更容易剥壳冬天往玻璃杯中倒开水,应先用少量开水预热杯子D冬天往玻璃杯中倒开水,应先用少量开水预热杯子关于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7.关于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根据费用支付方式,分政府免费提供和公民自费自愿接种两类A根据费用支付方式,分政府免费提供和公民自费自愿接种两类牛痘疫苗彻底消灭天花,是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首次胜利B牛痘疫苗彻底消灭天花,是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首次胜利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C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D目前乙肝疫苗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目前乙肝疫苗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关于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8.关于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大部分药品属于处方药,如注射剂、毒麻药品等A大部分药品属于处方药,如注射剂、毒麻药品等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即可自行购买和使用B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即可自行购买和使用C处方药不可擅自使用、停用或增减剂量,否则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处方药不可擅自使用、停用或增减剂量,否则可能引起严重后果D 药品说明书用以指导医生和患者选择、使用药品,但不具法律意义药品说明书用以指导医生和患者选择、使用药品,但不具法律意义9.下列哪种球类运动的场地面积最大?下列哪种球类运动的场地面积最大? A 网球网球 B 篮球篮球 C 排球 D 足球足球10.关于农作物,下列对应错误的是:(关于农作物,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 豆类、薯类——粮食作物粮食作物 B 花生、向日葵——经济作物经济作物C 西红柿、青梅——蔬菜作物蔬菜作物D 玉米、紫云英——饲料作物饲料作物11.假如某国出现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该国当局却不能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节。

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学运算的解题“秘籍”

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学运算的解题“秘籍”

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学运算的解题“秘籍”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它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而我们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对于这一阶段行测的复习,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在准备方面,除了需要大量进行模拟之外,还应该掌握一些做题的小技巧,比如:对于不擅长、想要舍弃的题目如何提高正确率,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就针对许多考生最头疼的行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做题方法的总结,研发出来了做题“秘籍”,让考生们在短时间内也能做到数学运算的突破。

下面就针对这一秘籍的各个招式来进行讲解,希望各个考生能掌握好这些解题技巧,在考试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招式一:看题干拿到题目时候许多考生没有把题目读懂就开始盲目列式求解,而忽略了题目中的一些重要条件的应用,下面就通过一个例题来看一下如何分析题干信息的。

【例题1】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

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A.329B.350C.371D.50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今年员工总和是833人,要求男生人数,根据历年来的出题陷阱设置可以分析,会在选项中暗含女生的人数,而A、D两个选项之和为329+504=833,恰好是今年员工总人数,由此可以看出A、D两个选项中一个是今年男员工人数,一个是今年女员工人数,由于女员工人数增加的百分比较小,而最后总人数还增加了,可以推断出女员工人数较多,故选A。

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之趣味逻辑

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之趣味逻辑

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它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而我们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时间在流逝,现在距离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为了让大家在炎炎夏日中能安心的复习备考,中公教育带领考生一起复习备考各个科目的知识点,让你夯实基础,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对于行测文科当中的逻辑这一部分,它确实需要用到一些基本的逻辑技巧来解答题目,因此对于一些没有任何基础的考生来说,简直就像是无字天书。

也有一些考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逻辑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但对于究竟什么是逻辑,依然含糊其辞。

因此,今天,中公教育专家通过一道趣味性的题目来感受一下,究竟什么是逻辑,逻辑的思维,与我们普通的思维有什么不同。

【例题】5个海盗抢得100枚金币后,讨论如何进行公正分配,对此5个人争论不休,并最终确立了一个分配计划。

他们商定:(1)抽签确定各人的分配顺序号码(1,2,3,4,5);(2)由抽到1号签的海盗提出分配方案,然后其他4人进行表决,如果方案得到超过或等于半数人的同意,就按照他的方案进行分配,否则就将1号扔进大海喂鲨鱼;(3)如果1号被扔进大海,则由2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由剩余的3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或等于半数的人同意时,才会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也将被扔入大海;以此类推。

假设每一个海盗都是绝顶聪明而且懂逻辑的,他们都能够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并能很理智地判断自身的得失,即能够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得到最多的金币。

2016年重庆公务员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2016年重庆公务员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2016年重庆公务员行测真题答案解析公务员网为大家提供2016年重庆公务员行测真题答案解析,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6年重庆公务员行测真题答案解析以下题目是根据网上搜集以及考生回忆的真题做出的答案及解析,在题号顺序上可能与考生的试题有出入,建议考生在看解析时参考答案选项。

1.【答案】C。

力所能及匪夷所思解析:本题从第一空即可得出答案,“大张旗鼓”“恰如其分”修饰“措施”均不恰当,排除B、D。

由后文的“用锣鼓和鞭炮的声音来驱赶‘野狗’”“尽管现在听起来……”可知,古人所采取的措施并非是“行之有效”的,排除A。

且第二空填入“匪夷所思”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答案为C。

10.【答案】A。

寻找隐退冲突解析:第三空,与后文“是持续的、难以调和的”搭配,“距离”“隔阂”均不恰当,排除C、D。

第二空,与“蜷缩”相比,“退隐”与“内心一隅”对应更恰当,且更能体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别样灵魂。

故本题答案为A。

11.【答案】C。

加强增强强化解析:第一空,“增强”与“研究”搭配不当,排除A、D。

第三空,与“神经发生”搭配,“增强”不恰当,排除B。

且第二空填入“增强”亦恰当。

故本题答案为C。

12.【答案】D。

容纳惊世骇俗望其项背解析:第三空,句中说的是传统媒体比不上现代传媒。

“一目了然”与此不符,排除C。

第二空,对应“批判的意识”“异端”“言辞之犀利”,此处的声音应是对各种社会现象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且措辞大胆。

“惊世骇俗”填入最符合句意。

第一空填“容纳”与“更宽广的尺度”也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D。

13.【答案】D。

根深蒂固雷打不动解析:第一空,由西班牙人对“慢生活”的认可态度可知,“慢食”作为一种与“慢生活”一脉相承的饮食观念,也应是西班牙人所接受的。

“嗤之以鼻”与句意不符,排除A。

“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文段并无对“慢食”批判的意思,C 项填入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已经结束,考生对这次的行测考试的感觉如何呢?是否发现了此次考试与往常考试的不同呢?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此次行测考试引人注目的“亮点”。

亮点一:逻辑填空高频成语频现,片段阅读问法打破常规。

2016下半年重庆市考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题型、题量与往年相同。

考查题量为40题,题型包括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

逻辑填空依旧考查实词和成语,但与去年相比,考查的高频成语增加,实词注重同语素的词语辨析。

片段阅读中的词句理解题出现反向提问方式,由“常规”考查的“下列哪一项是划横线部分所指”变为“下列哪一项不是划横线部分所指”。

可见,在公务员考试中,考生要想取胜,不仅仅需要平时的词语积累功力,更需要认真仔细地审题能力,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真题1】某市交通管理局曾经推出一个创意很巧妙的公益宣传片:电视画面中,现代都市的交通变成了按照丛林法则任意穿行的“动物世界”,满是超载、不走斑马线、翻越护栏等交通乱象。

这很巧妙地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如果没有汽车文明,我们的城市表面上是现代文明和高科技的产物,实则无异于丛林法则下的弱肉强食和混乱无序。

下列哪一项不是划横线部分“上面的问题”所指:
A.如果没有汽车文明的话,汽车社会将是怎样的场景
B.如何杜绝“路怒”现象以及汽车“违法变道”现象
C.汽车文明滞后于汽车时代,汽车社会将是何等境况
D.汽车文明没有发育成熟,汽车社会将是怎样的场景
(试题来源于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
【中公答案】B。

【中公解析】由“如果没有汽车文明,我们的城市表面上是现代文明和高科技的产物,实则无异于丛林法则下的弱肉强食和混乱无序”可知,“上面的问题”其实是围绕“汽车文明”来说的,A、C、D三项均符合,B项说法不恰当。

故本题答案为B。

亮点二:题目背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娱乐兼顾。

2016年下半年重庆市考数量关系题量为10道,题干虽然一般较长,但不是枯燥地罗列数据和条件,而是生动地还原了实际的生活环境,给考生以代入感,如此考生即使面对题目无从下手,一筹莫展,这种新鲜生动的描述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考生思考下去的欲望。

亮点三:可能性加强型独占鳌头。

逻辑判断部分依然以考查可能性推理为主,主要考查加强型和削弱型题目,加强型题目考查比重上升,占到逻辑判断的60%。

必然性推理主要考查了直言真假话和朴素逻辑。

【真题2】定期运动不仅能让孩子打下健康的基础,而且成年后可能收入更高。

芬兰学者在一项始于1980年、持续30年的研究中发现,相比童年很少锻炼的人,在9岁、12岁、15岁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年人以后在为期10年的时间内平均收入提高12%至25%.即使考虑个人和家庭背景等因素,这个研究也成立。

但是,研究结果也显示,这种关联只针对男性群体,在女性群体中没有观察到这种关联。

如果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政府应为不同经济背景的儿童提供参与体育活动的平等机会
B.爱运动的大学男生毕业后在工资和就业机会方面具有优势
C.之前许多研究表明,成年人的体育活动与收入成正比
D.世界各地许多体育冠军退役后生没有着落
(试题来源于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
【中公答案】B。

【中公解析】题干结论为“定期运动不仅能让孩子打下健康的基础,而且成年后可能收入更高”,B项通过举例加强了题干观点。

A项与题干论述无关;C项有诉诸权威之嫌,加强力度有限;D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结论。

故选B。
亮点四:题目时间的表述趋于规范,与省考考查相同
资料分析题目的材料简单易懂,数据容易查找,重点是要理解题目中对于时间的表述,如果考生没有注意细节就进行计算,结果白白忙碌半天,浪费时间,扰乱了解题心态。

【真题3】
2011~2015五年期间光缆线路总长度共增加了:
A.441万公里
B.1491万公里
C.892万公里
D.8969万公里
(试题来源于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中公答案】B。

【中公解析】由图可知,2015年光缆线路总长度2487万公里,2010年为996万公里,故2011~2015五年期间共增加了2487-996=1491万公里,选择B项。

2011~2015五年期间,所以用2015年的数据减去2010年的数据。

重庆中公教育温馨提醒您,多写多练,有计划性的学习,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