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脏-肾生理功能.

合集下载

藏象学说-肾周康梅

藏象学说-肾周康梅
冬季养生当早睡晚起,日出而作,睡眠充足,食用补阴潜阳的膳食。
病理意义:
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旺,素体阳虚,久病阳虚者多冬季发病。 (能夏不能冬)
阳虚性慢性病易在冬季寒冷时复发。
肾与膀胱相表里
• 所属经脉:足少阴肾经
• 养生保健:温肾壮阳、滋阴补肾
• 本草选择: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地黄丸:熟地,山萸肉,山药,茯 苓,丹皮,泽泻。)
肺阳 心阳 肝阳 脾阳 胃阳
病理:
肾阳虚
火少水多
阳虚内寒 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疲惫乏力、 温化失职 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阳痿等
肾阴虚
水少火多
阴不制阳 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口干咽燥、 阴虚内热 耳鸣眩晕、遗精早泄、舌红少津等
㈡肾主水
⒈含义: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 代谢的功能,故肾称“水脏”。
生理意义: 恐是对事物惧怕的一种情神状态,属七情之一。 恐动于心而肾应之。
病理意义: 肾气虚陷
恐伤肾 精不上奉
腰酸腿软、小儿痴呆。 恐则气下
二便失禁、遗精。
肾精不足,髓海失充——易恐。
•在液为唾
含义:
唾为口津中粘 稠度较低多泡沫的液体,有润泽口腔,滋润食 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肾与五液中的唾有密切关系。
来源——主要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精 后天之精
(水谷之精气) 作用——营养脏腑形体官窍组织
先后天的关系
先天促后天: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有利于后天 之精的源源化生
后天养先天:后天之精不断滋养培育先天之精, 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
人体要以先天之精而生,以后天之精而长。
•⑴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机 理: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是肾精及其所 化肾气的生理作用,精是构成人体和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 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质。因而人体的 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以及在生命 过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及 肾气的盛衰。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它们相互协调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器官的功能。

首先要介绍的是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心是人体的“君主”,主管血液的循环,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肝是人体的化工厂,主要负责分解和吸收物质,帮助排泄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脾脏是我们身体的“粮仓”,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肺主宰人体的呼吸,吸入氧气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同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肾是人体的“过滤器”,负责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同时还能调节血压、维持酸碱平衡。

接下来是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胆是人体的“火车头”,主要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胃是消化器官的“大门”,主要负责储存和分解食物,使其变得容易消化和吸收。

大肠是我们消化系统中的“最终站”,将食物消化不了的残渣转化为粪便,并排泄出体外。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工厂”,将胃中的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并吸收其营养成分,输送到血液中。

膀胱是体内储存尿液的器官,当尿液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小便的欲望。

三焦是人体的“管理者”,负责调节体内温度、协调各器官之间的功能。

以上就是五脏六腑各自的主要功能。

然而,我们要明白的是,五脏六腑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如果其中的一个器官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其他器官的功能,从而导致全身的不适甚至疾病。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保护五脏六腑的健康,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来保持它们的正常功能。

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问题。

只有保持五脏六腑的健康,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充满活力的生活。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

肾对于精气之闭藏,主要是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效应创造良好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1.精的概念、组成及功能:精,是精微、精华之意。

中医学中的精,即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

其含义有两方面。

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虽然来源与功能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2.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肾所藏的精气可以转化为气,称为肾气。

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兹分述之。

肾主生殖:生殖,即生育繁殖,即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保证。

中医学认为,生殖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

肾的精气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是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

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就逐渐充盛,到了青春期(男子二八,女子二七),肾的精气进一步充盛,体内产生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这时人的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男子出现排精,女子月事以时下,从而具备了生殖能力并维持到一定的年龄。

从中年进入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竭,“天癸”这种物质也逐渐消失,生殖能力即逐渐地丧失。

肾气促进生长发育:人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均和肾中精气的盛衰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可见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如果肾的精气虚衰,必然会给人体带来相应的病理变化。

此外,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的理论,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保养肾中精气,是中医防止早衰、延年益寿的核心内容。

目前所研制的抗衰老药物,亦以补肾药物为主。

此外,中医学认为,精血互相化生,肾精可以化生为血液,如《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

”肾精生血理论,对中医临床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肾中精气与肾阴、肾阳的关系: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心,肺,脾,肝,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肺,脾,肝,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肺,脾,肝,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心、肺、脾、肝、肾是人体五脏六腑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分别代表着人体的五个主要生理功能。

下面将逐一介绍它们的功能及其在维持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泵血和供给全身组织充足的血氧。

它通过不断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同时将内脏和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心脏的正常运转保证了人体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同时维持了酸碱平衡,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

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完成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通过呼吸作用,肺组织将吸入的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同时将代谢废物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排出。

肺的正常功能有助于维持人体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保持酸碱平衡,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

同时,肺还能够过滤和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为身体提供良好的呼吸环境。

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参与消化和吸收食物,调节胃肠功能以及运输和储存营养物质。

脾脏对于消化、吸收和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够分解和吸收食物中的养分,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同时将消化过程中的废物排出体外。

脾脏还能够通过产生和储存血液来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并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保护身体免受外部病菌的侵害。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器官,主要功能是参与消化代谢、解毒和排泄废物。

肝脏通过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同时能够解毒和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此外,肝脏还能够合成和储存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糖原和维生素等,参与体内代谢和能量调节。

肾是人体排泄系统的核心器官,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液体平衡和排除废物。

肾脏通过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调节尿液的成分和体积,并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肾脏还能够调节和维持酸碱平衡,排除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参与人体血压和血液成分的调节。

五脏之-肾

五脏之-肾

五脏之五肾肾位于腰部,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说:“腰者,肾之府。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肾主纳气。

其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是:肾主骨、生髓、通于脑,齿为骨之余。

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1)肾的生理特性肾的生理特性,主要有两个方面:1、肾性潜藏,为固摄之本。

在五脏之中,肾的位置最下,而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蓄阴精,又主命火。

肾精宜藏,最忌耗泄损伤,命火宜潜于水中,不宜升腾。

所以,在古代,以潜藏蛰伏之意比喻肾的生理特性。

正是由于肾的封藏固摄作用,使体内精微物质得以保留,元阴元阳得以闭藏,人的生命力才能旺盛,身体才能健康。

若肾有病变,使肾的封藏、固摄机能失职,就会引起阴精过度耗损妄泄病症,表现为遗精、带下、滑胎、尿浊、尿甜等。

2、肾与冬气相通应。

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而冬季阴气最盛,故肾与冬气相通应。

表现在病理方面,肾的病变,在自然界之气的滋助下,在冬季易于好转,病人的自我感觉亦较为舒服些。

当然冬季气候变化过于剧烈,对肾也容易产生损害作用。

(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一)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精是人体内最宝贵的物质之一。

在中医学理论中,精的运用甚为广泛,归纳起来,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也就是说,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均是由精这种物质构成,先有了精,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胚胎的发育,生命的产生。

故《灵枢》说:"人始生,先成精。

"二是指精为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即是说,人出生后,由幼年、青年到壮年、老年,都不断地消耗精微物质,"精"即是对这些精微物质、营养成分的概括。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

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中医学:肾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肾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肾的生理功能1.主藏精肾主藏精,是指肾具有摄纳、贮存、封藏先后天之精的作用。

肾对先后天之精的闭藏使精藏之于肾,促进肾精的不断充盈,防止其从体内无故流失,为精在体内充分发挥生理效应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I)精的含义和分类: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形精微物质,是生命之源。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精者,身之本也。

“人体之精,根据划分前提之不同,可有不同的分类。

就其所涵盖范围而言,可分为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

广义之精,泛指维持生命活动的所有有形物质,既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又包括从饮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微及其化生的血、津液等。

如清•周学海《读医随笔》说:“精有四:日精也,血也,津也,液也J狭义之精,是指生殖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即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也包括机体发育成熟后自身形成的生殖之精。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文中的“精气”,即指此而言。

就精的来源而言,可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指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

《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J 《灵枢•本神》谓:“生之来,谓之精。

“因其与生俱来,常先身生,故称为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之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化生的精微物质。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肾中所藏之精,包括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后天之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资生。

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作用;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化生元气的活力资助,才能不断摄入和化生。

二者在肾中融为一体,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殖能力。

故何梦瑶《医碣》谓:“精者,一身之至宝,原于先天而成于后天者也,五脏俱有而属于肾。

”(2)肾藏精的机理:肾对精的闭藏,主要依赖于肾气的封藏摄纳,也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心(一)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血的内涵,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达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维持其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指心有统率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人体之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心主血脉与藏神功能密切相关。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

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并调控心血的运行,以濡养全身及心脉自身。

3.心的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心为阳脏、火脏,在于说明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能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

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肺(二)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亦称“肺司呼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肺不断地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吐故纳新,促进了宗气的生成,并调节着气机,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要保持其司呼吸功能的正常,除肺阴起着滋润作用外,主要依赖于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

首先,体现于宗气的生成方面,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其次,体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

人身之气是运动不息的。

气的运动叫做气机。

气机的调畅与否,除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外,肺气的调节作用亦十分重要。

含有水谷精微的血液,从心通过经脉而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变换,然后再通过经脉仍回到心,最后输布到全身。

2.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五脏(人体心,肝,脾,肺,肾)

五脏(人体心,肝,脾,肺,肾)

五脏(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简介】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脏,古称藏。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脏。

由于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五脏在人体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心主血脉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心通过血脉将气血运送于周身;心又主神志,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中心,在人体中处于最高主导地位。

肝主疏泄,能调节人的情志活动,协助脾胃消化。

肝又藏血,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

脾主运化,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的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统血,能统摄血液不致溢出于经脉之外。

肺主气,司呼吸,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又能宣发卫气和津液于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

肾藏精,与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关,故有先天之本之称;肾又主水,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五脏的互相影响】五脏虽然在生理功能上各有所司,但它们的活动不是孤立的,通过经络的联系,五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病理变化上也相互影响。

【五脏与其它五行相对应分别是】五脏:肝心 脾 肺 肾 五体:筋脉 肉 皮 骨 五华:爪 面 唇 毛 发五志:怒喜 思 悲 恐 五液:泪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赤 黄 白 黑 五方:东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夏 长夏 秋冬 五气:风暑 湿 燥 寒 五化:生长 化 收 藏 五音:角徵 宫 商 羽 五官:目舌 口 鼻 耳五脏与六腑】肠的化物。

利于肺的肃降。

2.肺与大肠: 肺主肃降,促进大肠传导;大肠传导,有六腑,胆、小肠、 胃、 大肠、膀胱、三焦。

除三焦外,五脏肝、心、脾、 肺、肾分别与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相表里(腑为表, 脏为里) 中医中脏腑表里的联系如下:1.心与小肠: 心主血脉,小肠主化物,心阳温煦促进小3.脾与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以降为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病理意义: 头发稀疏、早秃、
肾之精血不足,发失其养
枯萎无光泽、早白。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窍为耳及二阴
在窍为耳 含义:耳及听觉功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生理意义: 肾精肾气充盛,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高。 病理意义: 肾精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与冬气 相通应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病理意义:
肾气化失司——小便增多、尿失禁、遗尿、小便不利、 尿少、水肿等。 肾中精气虚衰——阳痿、早泄、不育、月经不调、不孕等。
肾阴不足,肠液枯槁——大便秘结难解。
肠寒气滞,传导无力——大便艰难。 肾阳不足 脾失温煦,运化失常——大便泄泻、 久泻滑脱、五更泄等。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 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肾。 • 《中藏经》“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 根……肾气绝,则不尽其天命而死”。张 景岳称肾为“五脏之本”,“生命之 根”。赵献可认为“五脏之真,唯肾为 根”。 李中梓指出 “先天之本在肾”。 这些都与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 肾有藏精,主水,主纳气的功能。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肾的生理功能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肾位于腹腔后壁,脊 柱两侧左右各一,如 《素问· 脉要精微论》: “腰者,肾之府”。 五脏之中,肾属阴中 之阴脏,属水,肾为 “封藏之本”。
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主骨,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及二阴, 在志为恐,在液为 唾,通于冬气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生理特性
肾主闭藏
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 的高度概括。 具体体现: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
肾气封藏——精气盈满、生机旺盛 肾失封藏——喘息、遗尿、多汗、大便滑脱、男子滑精、 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临床上常以耳的听觉变化,作为判断肾精及肾气 盛衰的重要标志,故说“肾开窍于耳”。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窍为二阴
含义:二阴的功能状态与肾密切相关。
生理意义:
尿道—排尿—依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前阴 男子—排精。 依赖于肾 藏精主生 外生殖器 殖的功能 二阴 女子—排出月经,娩出胎儿。 肾阳温煦脾阳 后阴:肛门主排便 排便润爽按时。 肾阴濡润肠道
•在志为恐
含义:恐是一种恐惧、害怕的情志活动,与肾的 关系最密切。 生理意义: 恐是对事物惧怕的一种情神状态,属七情之一。 恐动于心而肾应之。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病理意义: 肾气虚陷 恐伤肾 恐则气下 腰酸腿软、小儿痴呆
精不上奉
肾精不足,髓海失充——易恐。
二便失禁、遗精。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肾主一身阴阳,为阴阳水火之宅 元阴 肾内寄 元阳 为一身阴阳之根本
肾是全身
阴阳水火 协调平衡 的关键
水火为阴阳之征兆,故一身水火由肾所主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 • • •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在窍为耳及二阴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 与冬气相通应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液为唾
含义: 唾为口津中粘 稠度较低多泡沫的液体,有润泽口腔,滋 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肾与五液中的唾有密切关系。 生理意义: 肾的经脉向上挟于舌本。 唾为肾精所化 肾阳气化阴液上腾,输于口腔 病理意义: 多唾或久唾——易耗损肾精。 肾阴不足——口干咽燥。 肾阳不足——唾少口干而不欲饮。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与冬气相通应
含义:五脏与自然界阴阳相通应,肾主冬。 生理意义:
冬季寒冷,自然界万物静谧闭藏 同气相求,故以肾应冬。 肾为水脏,润下藏精为封藏之本
冬季养生当早睡早起,日出而作,睡眠充足,食用补阴潜阳的膳食。
病理意义:
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旺,素体阳虚,久病阳虚者多冬季发病。 (能夏不能冬) 阳虚性慢性病易在冬季寒冷时复发。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主骨生髓
含 机 义:主持髓质的生成、骨骼的生长及脑海的充盈。 理:肾精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生理意义:
肾藏精
髓 精生髓 养骨
通脑
精髓充足
脑得其养,脑力聪明 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 齿固有光泽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病理意义: 脑转耳鸣、目无所见 脑失其充 懈怠安卧所养
小儿囟门迟闭,骨骼发育障碍 成人易骨折,修复缓慢 齿松、齿脱、小儿齿迟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其华在发
含义:肾中精气的荣华外现于发。即发之生长及其色泽, 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 生理意义:
脑居头内窍
生髓通脑 肾精 脑海充则毛发荣 发居头外窍 头发乌黑茂密 充足则血旺、血濡养头发、“发为血之余” 发之营养源于血 发为肾之外候 其生机根于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