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治疗进展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胰腺肿瘤分类及诊疗ppt课件

PETCT
作为补充,对排除及检测远处转移方面具有优势;
对原发病灶较大、疑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及CA19-9显著增高者,推 荐应用。
MRCP ERCP PTCD
MRCP重点了解胆道系统全貌;ERCP/PTCD多用于
术前减黄。
检查技术:病理
确诊胰腺癌的唯一依据和“金标准”
影像诊断明确无需病理:对于影像学诊断明确、具有手术
高危因素指:(1)出现相关症状(如腹痛、肿块压迫、黄疸、 呕吐等);(2)肿瘤位于胰头部;(3)无法完全排除恶变;(4) 出现侵袭性表现,如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等;高危因素b指: (1)肿瘤最大径>3 cm;(2)有壁结节;(3)主胰管扩张>10 mm;(4)胰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高度异型细胞;(5)引起
胰腺癌流行病学
2008:WHO统计,全球发病 率占13位,死亡率排第7位。
2013:美国统计,每年新发
病例男性排第10位,女性排第 9位。
2012:中国,发病率排第7
位,死亡率排第6位。 全球呈快速上升趋势。
一.概述
NCCN指南推荐等级
Category 1:有高级别证据支持,所有专家达成共识推荐; Category 2A :有较低级别证据支持,所有专家达成共识推荐;
与CT同等重要,参数要求同CT。பைடு நூலகம்
MRI
在排除及检测肝转移病灶方面,敏感性及特异性优于CT。
检查技术
优于普通超声,可发现<1cm肿瘤,对评估大血管
内镜 超声
受侵犯程度敏感性高;是目前对胰头癌TN分期最敏感检查手段;
可作为评估肿瘤可切除性的可靠依据; 准确性受操作者技术及经验水平影响较大。 不可替代胰腺CT或MRI;
良性
脑转移瘤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基因治疗的挑战
基因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仍处于研究阶段,其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此外,基因治疗技术难度较高, 成本也相对较高。
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策略
细胞治疗策略包括CAR-T细胞疗法、TILs细胞疗法等。这些策略可以通过培养具有抗肿 瘤作用的T细胞、改造肿瘤细胞等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
细胞治疗的挑战
02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
对于单发或数量较少的脑转移瘤,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迅速减轻 肿瘤压迫,缓解症状。
手术联合其他治疗
对于多发脑转移瘤,手术切除可联合放疗或药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
通过高能射线对全脑进行照射,杀死肿瘤细胞,缓解症状。
立体定向放疗
通过精确的定位和剂量控制,对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 伤。
细胞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仍处于研究阶段,其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此外, 细胞治疗技术难度较高,成本也相对较高。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史等。
症状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肢体乏力等。
诊断过程
影像学检查(CT、MRI)及病理学诊断。
治疗过程解析
手术切除
手术适应症、手术过程及并发症处理。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治疗
通过口服或注射化疗药物,杀死肿瘤 细胞,控制肿瘤生长。
靶向药物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03
脑转移瘤的综合治疗策略
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肿 瘤类型和位置等因素,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
基因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仍处于研究阶段,其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此外,基因治疗技术难度较高, 成本也相对较高。
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策略
细胞治疗策略包括CAR-T细胞疗法、TILs细胞疗法等。这些策略可以通过培养具有抗肿 瘤作用的T细胞、改造肿瘤细胞等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
细胞治疗的挑战
02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
对于单发或数量较少的脑转移瘤,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迅速减轻 肿瘤压迫,缓解症状。
手术联合其他治疗
对于多发脑转移瘤,手术切除可联合放疗或药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
全脑放疗
通过高能射线对全脑进行照射,杀死肿瘤细胞,缓解症状。
立体定向放疗
通过精确的定位和剂量控制,对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 伤。
细胞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仍处于研究阶段,其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此外, 细胞治疗技术难度较高,成本也相对较高。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史等。
症状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肢体乏力等。
诊断过程
影像学检查(CT、MRI)及病理学诊断。
治疗过程解析
手术切除
手术适应症、手术过程及并发症处理。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治疗
通过口服或注射化疗药物,杀死肿瘤 细胞,控制肿瘤生长。
靶向药物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03
脑转移瘤的综合治疗策略
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肿 瘤类型和位置等因素,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
肿瘤内科ppt课件

肿瘤内科的治疗方法
化疗
01
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 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
02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 或静脉注射进入体内, 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肿 瘤部位。
03
化疗常用于治疗多种类 型的肿瘤,包括肺癌、 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04
化疗的副作用包括恶心 、呕吐、疲劳、脱发等 。
放疗
放疗是使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的 治疗方法。
乳腺癌病例
总结词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
详细描述
乳腺癌的典型病例包括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以及患者康复和后续治疗的建议。该病例应重 点介绍乳腺癌的早期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以及如何预防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
结直肠癌病例
总结词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 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 状况等因素。
常用检查手段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内窥镜检査、组织活检等。
肿瘤诊断的新技术与精准医疗
新技术
基因检测、液体活检等新技术在肿瘤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有助于更精准地诊断肿瘤和预测治疗效果。
精准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03
CATALOGUE
靶向治疗常用于治疗肺癌、结 直肠癌、乳腺癌等。
靶向治疗的副作用因药物不同 而异,常见的有皮疹、腹泻、
高血压等。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 法。
免疫治疗常用于治疗肺癌、黑色素瘤、肾细胞癌等。
通过激活或调节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攻击 肿瘤细胞,达到控制和消灭肿瘤的目的。
化疗
01
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 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
02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 或静脉注射进入体内, 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肿 瘤部位。
03
化疗常用于治疗多种类 型的肿瘤,包括肺癌、 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04
化疗的副作用包括恶心 、呕吐、疲劳、脱发等 。
放疗
放疗是使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的 治疗方法。
乳腺癌病例
总结词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
详细描述
乳腺癌的典型病例包括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以及患者康复和后续治疗的建议。该病例应重 点介绍乳腺癌的早期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以及如何预防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
结直肠癌病例
总结词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 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 状况等因素。
常用检查手段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内窥镜检査、组织活检等。
肿瘤诊断的新技术与精准医疗
新技术
基因检测、液体活检等新技术在肿瘤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有助于更精准地诊断肿瘤和预测治疗效果。
精准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03
CATALOGUE
靶向治疗常用于治疗肺癌、结 直肠癌、乳腺癌等。
靶向治疗的副作用因药物不同 而异,常见的有皮疹、腹泻、
高血压等。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 法。
免疫治疗常用于治疗肺癌、黑色素瘤、肾细胞癌等。
通过激活或调节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攻击 肿瘤细胞,达到控制和消灭肿瘤的目的。
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讲课)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43
肿瘤治疗手段之四肿瘤的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包括:免疫调节剂、细胞因子、过继 性免疫疗法、单克隆抗体和特异性主动免疫 治疗五类。
生物反应调节剂(BRM)通过干扰细胞生长、转 化和转移的直接抗肿瘤作用或通过激活免疫 系统的效应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因子来达到对 肿瘤进行杀伤或抑制的目的。
ppt课件完整
症状。 ❖ 对象:对化疗无法达到根治的患者。如:晚
期乳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等。(部分病 人治疗后能够延长生存期)
ppt课件完整
39
肿瘤治疗手段之二化学药物治疗
3.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化疗:
❖ 目的:使疾病稳定、减轻痛苦、病人能够带 瘤生存。
❖ 对象:对化疗敏感性差的肿瘤,如晚期非小 细胞肺癌、大肠癌、胰腺癌、食道癌、原发 性肝癌等(只能使病人获得短暂的缓解,生 存期延长不明显)
2大部分恶性肿瘤在临床可耐受剂量下很难被 单一化疗药物所治愈,联合化疗可以达到单药 无法达到的效果。如:霍奇金淋巴瘤、儿童急 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睾丸癌的联合治疗中已 得到证实。
3过度治疗不仅会对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甚至造成治疗相关的死亡。
ppt课件完整
36
肿瘤治疗手段之二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分类: 1.根治性化疗 2.姑息性化疗 3.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化疗
❖ 1968年Karnofsky正式提出肿瘤内科学的
概念,标志着肿瘤化疗从过去的单一寻找
新药发展成包括药物治疗、细胞增值动力
学和免疫学在内的ppt课新件完的整 学科。
35
肿瘤治疗手段之二化学药物治疗
❖ 化疗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方法,可治愈一部 分对化疗药物敏感的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 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睾丸癌等。
内科护理学课件-肿瘤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或标 记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恶 心、呕吐、乏力等副作用,护士需 要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肿瘤的放疗与化疗
放疗
通过高能射线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 生长。
化疗
放疗与化疗的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骨髓 抑制、消化道反应、皮肤损伤等副作 用,护士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措 施。
内科护理学课件-肿瘤
contents
目录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诊断与评估 • 肿瘤的治疗与护理 • 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瘤因素 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改变细胞生长 调节,使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 物。
肿瘤的分类
症状管理
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管理,如疼痛、发热、呼吸困难等,采取有 效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助患者保持 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的二级预防
定义
01
二级预防是指在肿瘤发生后,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
治疗等措施来控制肿瘤的发展。
措施
02
包括定期进行体检、筛查和早期干预等。
意义
03
通过二级预防,可以提高肿瘤的早期发现率,降低肿瘤的死亡
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肿瘤的三级预防
定义
三级预防是指在肿瘤发生后,通过采取一系 列措施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 质量。
家庭支持
肿瘤内科规范化治疗ppt课件

G-CSF 化疗结束至少24-48h应用。副作用:骨痛 发生率15~39%,与剂量相关。发 热、乏力、头痛、肌肉痛、皮疹、注射局部疼痛。
血小板:血小板<50G/l给予IL-11或TPO IL-11剂量:25~50g/kg/d ,用药时间:化疗后6~24小时,皮下注射、每曰1次,直 到Plt最低点过后达100G/l,Plt监测:停药后7~14天Pt仍可上升。副作用:水钠储溜 、心律失常
1.可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 滋养细胞肿瘤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霍奇金病 Burkitt淋巴瘤 大细胞淋巴瘤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Wilms瘤
3.姑息疗效 肾癌 黑色素瘤 子宫内膜癌
前列腺癌 慢性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头颈部癌 胃肠道癌
2.少数病人可能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 4.配合手术/放疗可提高治愈率
RECIST—基线肿瘤评价
•判断可测量病灶和不可测量病灶 •确定靶病灶和非靶病灶 •基线病灶直径总和=非结节状病灶最长直径+结节状病灶短直径
靶病灶和非靶病灶的基线记录:数不超过5个,每个器官不超过2个;选择最长 直径;淋巴结短径≥15mm;余病灶可视为非靶病灶,不许测量,但应记录。
最长径之和
治疗后如出现坏死、液化,则需重新划定 经线,尽量避开坏死区域。
0
Ⅰ
Ⅱ
Ⅲ
Ⅳ
神经系统
神志
清醒
短暂时间嗜睡
嗜睡时间不及清 嗜睡时间超过清
醒的50%
醒的50%
周围神经
正常
感觉异常或腱反 射减退
严重感觉异常或 轻度无力
不能忍受的感觉 异常或显著运动
障碍
便秘
无
轻度
中度
腹胀
血小板:血小板<50G/l给予IL-11或TPO IL-11剂量:25~50g/kg/d ,用药时间:化疗后6~24小时,皮下注射、每曰1次,直 到Plt最低点过后达100G/l,Plt监测:停药后7~14天Pt仍可上升。副作用:水钠储溜 、心律失常
1.可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 滋养细胞肿瘤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霍奇金病 Burkitt淋巴瘤 大细胞淋巴瘤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Wilms瘤
3.姑息疗效 肾癌 黑色素瘤 子宫内膜癌
前列腺癌 慢性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头颈部癌 胃肠道癌
2.少数病人可能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 4.配合手术/放疗可提高治愈率
RECIST—基线肿瘤评价
•判断可测量病灶和不可测量病灶 •确定靶病灶和非靶病灶 •基线病灶直径总和=非结节状病灶最长直径+结节状病灶短直径
靶病灶和非靶病灶的基线记录:数不超过5个,每个器官不超过2个;选择最长 直径;淋巴结短径≥15mm;余病灶可视为非靶病灶,不许测量,但应记录。
最长径之和
治疗后如出现坏死、液化,则需重新划定 经线,尽量避开坏死区域。
0
Ⅰ
Ⅱ
Ⅲ
Ⅳ
神经系统
神志
清醒
短暂时间嗜睡
嗜睡时间不及清 嗜睡时间超过清
醒的50%
醒的50%
周围神经
正常
感觉异常或腱反 射减退
严重感觉异常或 轻度无力
不能忍受的感觉 异常或显著运动
障碍
便秘
无
轻度
中度
腹胀
肿瘤MDT幻灯片课件

16
MDT优点
能帮助我们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促进学科间的合作和沟通 使病人得到最佳治疗,最大受益 极大程度地避免了误诊误治
17
结直肠癌MDT专科优点
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原位复发 通过MRI成像选择性应用放疗或化疗 增加保肛率 保护性功能 通过病理学检测外科手术质量
18
14
MDT的工作规则
多学科共同参与 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 在治疗前预先确定综合治疗计划,避免出现 不同治疗手段的叠加。 确定具体疾病的临床治疗指南、临床研究方 案和基础研究课题。 争取所有病例均能够应用于不同的临床研究, 鼓励和支持参加临床研究。
15
MDT综合治疗
大肝癌的二步切除 放射科/介入科+外科+病理科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区段切除手术 肿瘤内科+外科+病理科 结直肠癌 放射科(MRI)+外科+病理科 结肠肝转移癌化疗后的切除 肿瘤内科+外科+病理科
Antree医院 GP 会诊医生 门诊 入院 外科手术 放疗 化疗 生物治疗 理疗 姑息治疗等 确定综合 治疗计划
9
MDT
我院 门诊
住院 MDT 分布各科
MDT学科组成
外科医生 内科医生
肿瘤学家
放射科医生
专业护士
放疗科医生
理疗医生
康复治疗
姑息治疗
药剂师
社会工作者
生物治疗科医生
10
我院MDT成员
肿瘤外科医生 5 肿瘤内科医生 病理科医生 1 超声科 放疗科医生 1 介入科 生物治疗科医生 1 专业护士 放射诊断医生(包括MRI) 1 社会工作者(统计专业) 1 康复科医生 1 中医科医生 1 2 1 1 2-3
MDT优点
能帮助我们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促进学科间的合作和沟通 使病人得到最佳治疗,最大受益 极大程度地避免了误诊误治
17
结直肠癌MDT专科优点
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原位复发 通过MRI成像选择性应用放疗或化疗 增加保肛率 保护性功能 通过病理学检测外科手术质量
18
14
MDT的工作规则
多学科共同参与 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 在治疗前预先确定综合治疗计划,避免出现 不同治疗手段的叠加。 确定具体疾病的临床治疗指南、临床研究方 案和基础研究课题。 争取所有病例均能够应用于不同的临床研究, 鼓励和支持参加临床研究。
15
MDT综合治疗
大肝癌的二步切除 放射科/介入科+外科+病理科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区段切除手术 肿瘤内科+外科+病理科 结直肠癌 放射科(MRI)+外科+病理科 结肠肝转移癌化疗后的切除 肿瘤内科+外科+病理科
Antree医院 GP 会诊医生 门诊 入院 外科手术 放疗 化疗 生物治疗 理疗 姑息治疗等 确定综合 治疗计划
9
MDT
我院 门诊
住院 MDT 分布各科
MDT学科组成
外科医生 内科医生
肿瘤学家
放射科医生
专业护士
放疗科医生
理疗医生
康复治疗
姑息治疗
药剂师
社会工作者
生物治疗科医生
10
我院MDT成员
肿瘤外科医生 5 肿瘤内科医生 病理科医生 1 超声科 放疗科医生 1 介入科 生物治疗科医生 1 专业护士 放射诊断医生(包括MRI) 1 社会工作者(统计专业) 1 康复科医生 1 中医科医生 1 2 1 1 2-3
内科学淋巴瘤PPT课件

各期按全身症状分A、B两组。无症状者为A,有症状者为B。 全身症状:1.发热38℃以上,连续三天以上,且无感染原因; 2. 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3.盗汗。
HL与NHL的比较
鉴别点 年龄 起病
结外侵犯
播散 肝脾肿大 皮肤损害
预后
HL 青年多,儿童少 60-80%以无痛性颈锁 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 表现,其次为腋下 可有,多为病情后期,
生物治疗:单克隆抗体/干扰素/抗HP 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取得长期缓解及无病存活
治疗/放化疗/HL
IA,IIA期:扩大野照射 IB,IIB,III,IV期:联合化疗为主,可局部
照射 方案:MOPP(氮芥或环磷酰胺+长春新碱
+甲基苄肼)或ABVD(阿霉素+博莱霉素+ 长春碱+甲氮咪胺) HL是第一种用化疗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
其他治疗
手术治疗
预后
预后与细胞类型及分期相关
HL:5年生存率:淋巴细胞为主型94.3%; 淋巴细胞削减型27.4%;I期与II期90%,IV 期31.9%
NHL:还与年龄,结外病变,LDH升高等有 关
PET/CT:淋巴瘤疗效和预后评估价 值几何?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作为常用的分 子影像技术,采用与生物体内分子类似的 放射性药物,观察活体的生物学变化。 PET/CT整合了功能分子影像与解剖结构 影像,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和高对比 度的优点,从不同角度提供了病变的生物 学特征信息,已成为临床肿瘤分期和治疗 后再分期的常用方法,而且其在很多肿瘤 的疗效和预后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病理分型/霍奇金淋巴瘤
组织学发现R-S细胞为特征 四种病理类型:淋巴细胞为主型、结
HL与NHL的比较
鉴别点 年龄 起病
结外侵犯
播散 肝脾肿大 皮肤损害
预后
HL 青年多,儿童少 60-80%以无痛性颈锁 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 表现,其次为腋下 可有,多为病情后期,
生物治疗:单克隆抗体/干扰素/抗HP 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取得长期缓解及无病存活
治疗/放化疗/HL
IA,IIA期:扩大野照射 IB,IIB,III,IV期:联合化疗为主,可局部
照射 方案:MOPP(氮芥或环磷酰胺+长春新碱
+甲基苄肼)或ABVD(阿霉素+博莱霉素+ 长春碱+甲氮咪胺) HL是第一种用化疗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
其他治疗
手术治疗
预后
预后与细胞类型及分期相关
HL:5年生存率:淋巴细胞为主型94.3%; 淋巴细胞削减型27.4%;I期与II期90%,IV 期31.9%
NHL:还与年龄,结外病变,LDH升高等有 关
PET/CT:淋巴瘤疗效和预后评估价 值几何?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作为常用的分 子影像技术,采用与生物体内分子类似的 放射性药物,观察活体的生物学变化。 PET/CT整合了功能分子影像与解剖结构 影像,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和高对比 度的优点,从不同角度提供了病变的生物 学特征信息,已成为临床肿瘤分期和治疗 后再分期的常用方法,而且其在很多肿瘤 的疗效和预后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病理分型/霍奇金淋巴瘤
组织学发现R-S细胞为特征 四种病理类型:淋巴细胞为主型、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
新的有效化疗药物逐步投入使用 ● 60年代:环磷酰胺、氟脲嘧啶、甲氨喋呤 噻
替哌、丝裂霉素、长春碱等 ● 70年代 :阿霉素 、顺氯氨铂 ● 80年代 :我国卡铂 、德国ASTA公司研制的
异环磷酰胺 ● 90年代 :诺维本(失碳长春碱) 、紫杉醇、
泰素帝(TAXOTERE)、健择( Gemcitabine) 、草酸铂(奥沙利铂) 、伊 利替康(CPT-11) 、拓扑替康(Topotecan ) Capecitabine(Xeloda)
-
5
近代肿瘤内科治疗的重要里程碑
➢ 1940s 盐酸氮芥治疗淋巴瘤 ➢ 1950s 环磷酰胺、氟尿嘧啶 ➢ 1970s 顺铂、阿霉素 ➢ 1990s 紫杉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2000s 靶向治疗
-
6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
肿瘤治疗的发展
治愈率 时间 外科治疗
放射治疗
内科治疗
20% 33% 36%
➢ NSCLC局部控制相对是主要问题, SCLC多数诊断时即为播散性, 化疗为首选- Nhomakorabea19
个体化治疗原则
➢ 具体病人的预期寿命 ➢ 病人对治疗的耐受性 ➢ 期望的生存质量 ➢ 病人的愿望 ➢ 各种肿瘤的异质性 ➢ 根据以上内容科学设计综合治疗方案
-
20
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并重原则
➢ 病人预期寿命是否因治疗而延长 ➢ 病人生存质量是否因治疗而改善 ➢ 病人生活依赖性是否因治疗而改变 ➢ 综合治疗实施应使病人生命得到延长、生
乳腺癌
膀胱癌
前列腺癌 子宫内膜癌
肾癌
黑色素瘤
头颈部癌 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10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
肿瘤内科治疗的水平
4. 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1)术后放化疗
乳腺癌
睾丸肿瘤
大肠癌
软组织肿瘤
(2)先化疗后手术
骨肉瘤(各期) 乳腺癌(Ⅲ期 ) 肺癌(ⅢA期) 卵巢癌
(3)不能手术的病人先化疗后手术
存质量提高
-
21
综合治疗的模式
放疗与化疗联合
➢ 它重视病人身体和疾病两方面 ➢ 不排斥任何有效方法
-
13
综合治疗原则
1、目的要明确,安排顺序要符合肿瘤 细 胞生物学规律 2、安排要合理
-
14
综合治疗原则
1、目的要明确,安排顺序要符合肿瘤细胞 生物 学规律 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可有三方面:
➢ 局部治疗不彻底或不成功治疗后局部复发 ➢ 远处播散 ➢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复发创造条件
肿瘤治疗的发展
治愈率 时间
外科治疗
放射治疗
内科治疗
41% 49%
1980 1985
1990 2000s
保守手术 整形手术
快中子治疗 应用CT设计
与其他治疗 方法结合
热疗 三维放疗
检测转移
-
生物治疗 单克隆抗体 剂量强度
AMBT 初次化疗 解决耐药 生化治疗
针对靶系统 反义核苷酸制剂 监测治疗反应
测定残存肿瘤 个体化治疗
-
3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
肿瘤内科治疗发展情况
●1946年Gilman和Philips发表氮芥治疗 淋巴瘤为开端
● 1948年MTX(抗叶酸药)治疗白血病有效 ● 1950年MTX成为治疗绒癌有效药物 ● 1956年放线菌素D(ACTD)治疗肾母细胞 瘤、 绒癌有效 ● 1957年合成CTX、5-Fu
1894 1920 1946 1955 1957 1961
1970
乳腺根治术 抗生素 支持治疗 根治手术 微小转移灶
切除转移瘤
发现X线 250KV
60Co机 直线加速器 放射增敏
粒子治疗
移植性动物肿瘤 氮芥治疗淋巴瘤
治愈绒癌
治愈白血病及 晚期霍奇金病 辅助化疗
免疫治疗 细胞杂交技术 多药耐药
-
7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
如NSCLC(非小细胞肺癌 )— 手术、放疗 ➢ 播散趋向较大的肿瘤:
小细胞肺癌 — 化疗、手术、放疗
-
17
(3)、治疗的益处和负担
➢ 手术、放射、化疗、生物治疗均有一定副作用 ➢ 衡量增加一种治疗给病人带来的得失 ➢ 根治性治疗—应尽可能保留器官
-
18
综合治疗原则
2、安排要合理
➢ 要根据肿瘤类型、期别、生物学行为制定合理、 有计划的综合治疗方案
小细胞肺癌 睾丸肿瘤
卵巢癌
(4)放化疗同时进行(尤文瘤模式)
尤文瘤
肺癌
(5)化疗与BRM结合
NHL (非何金淋巴瘤) 胃癌 子宫颈癌 肺癌 大肠癌
-
11
内科与综合治疗原则和策略(一) 综合治疗
1、综合治疗定义 2、综合治疗原则 3、综合治疗模式
-
12
综合治疗定义
➢ 根据病人身体状况,肿瘤病理分类侵犯范围(病 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合理应用现有治疗手段 以期较大幅度提高治愈率, 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
9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
肿瘤内科治疗的水平
1. 可以根治的肿瘤(治愈率>30%)
滋养叶细胞肿瘤 睾丸肿瘤
Burkitt淋巴瘤
大细胞淋巴瘤
霍奇金病
儿童急性白血病
横纹肌肉瘤
神经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
2. 可延长生存时间(治愈率<30%)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细胞肺癌
胃癌
骨肉瘤
3. 姑息疗效
肿瘤内科与综合治疗进 展
唐都医院 衡宇
-
1
肿瘤治疗模式
➢ 手术 ➢ 放疗 ➢ 化疗 ➢ 生物分子靶向治疗
-
2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
肿瘤的发病情况:
●癌症发病率逐年增加,近10年来更明显 ●WHO 1998年估计:
新发病例1000万/年 死于癌症600-700万/年 预计2020年新发病例1470万/年 ●我国(90年代初)新发病例160万/年, 现有患者300万,死于癌症130万/年
-
15
处理病人应首先明确以下三点
(1)病人的机体状况
特别是免疫、骨髓功能并将治疗过程归纳为: 第一阶段 尽可能除去肿瘤; 第二阶段 使病人体力各方面得到恢复,
尤其是免疫和骨髓功能, 以后视情况再进行强化治疗, 治疗后还需不断提高病人免疫力
-
16
(2)、局限与播散
➢ 要抓住主要威胁或首先需解决的问题 ➢ 局限而播散趋向较小的肿瘤:
8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
美国儿童肿瘤36年间5年生存率的提高 1960年
1996年
所有部位 骨关节 神经母细胞瘤 脑和其他神经系统 肾母细胞瘤 Hodgkin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非Hodgkin淋巴瘤
28% 20% 25% 35% 33% 52% 4% 3% 18%
70% 64% 61% 60% 92% 92% 78% 2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