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物理选修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物理选修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基础知识总结1、静电感应条件:;感应电流方向:;感应电流大小: ;感应电流强度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导体横截面积越小,感应电流越。

9、电磁感应条件:;感应电流方向:;.感应电流强度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导体横截面积越小,感应电流越。

二、重要定律的推导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和楞次定律三、矢量综合题专练(10-19)电磁感应(略)10、电磁感应现象中电流做功的特点:做功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对时间没有影响;.对路径有影响;.使导体产生热效应,还可以使导体的温度升高;.不能对电荷做功;.所做的功总是正的。

选修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7、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汽油机——结构简单,转速低,采用点火系统(打火机式)。

(人为)——排出的废气中CO、 NOx多。

(人为)——汽油挥发性强,易着火;——是燃料,效率高,适于远距离输送。

((不能远距离输送))——机械效率低。

柴油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高速柴油机在一般情况下(如转速达到2000转/分)的最大功率约为2000马力,而汽油机的功率可达10000马力。

结构复杂,采用压缩点火系统。

动力性好,转速高,但效率低。

13、内能的改变,主要取决于:——功、——其他因素。

14、可燃物与助燃物的概念:——可燃物是指能与空气中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放出光和热的物质。

((必须具备的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是指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其本身在反应前后均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必须具备的条件:助燃物,可燃物)15、外界因素对物质燃烧特性的影响:温度升高,可燃物的燃烧反应速度加快,燃烧放出的热量增加。

反之则减慢。

与氧化剂接触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被氧化而燃烧。

可燃物的纯度越高,越容易燃烧。

16、点火源的概念: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叫点火源。

17、控制可燃物与助燃物质量的措施:在容器中贮存可燃物或可燃气体时,在气体中混入一部分氧气或氮气,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选修3-5知识梳理一.量子论的建立黑体和黑体辐射Ⅰ(一)量子论1.创立标志:1900年普朗克在德国的《物理年刊》上发表《论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论文,标志着量子论的诞生。

2.量子论的主要内容:①普朗克认为物质的辐射能量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其最小的、不可分的能量单元即“能量子”或称“量子”,也就是说组成能量的单元是量子。

②物质的辐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3.量子论的发展①1905年,爱因斯坦奖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传播中,提出了光量子论。

②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概念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状态,提出了一种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模型,丰富了量子论。

③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

4.量子论的意义①与量子论等一起,引起物理学的一场重大革命,并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②量子论的革命性观念揭开了微观世界的奥秘,深刻改变了人们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

③量子论成功的揭示了诸多物质现象,如光量子论揭示了光电效应④量子概念是一个重要基石,现代物理学中的许多领域都是从量子概念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量子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同时,在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论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

(二)黑体和黑体辐射1.热辐射现象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

这种由于物质中的分子、原子受到热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①.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辐射能量。

②.物体既会辐射能量,也会吸收能量。

物体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发射电磁波能力越大,则它吸收该频率范围内电磁波能力也越大。

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恰相等时称为热平衡。

此时温度恒定不变。

实验表明:物体辐射能多少决定于物体的温度(T)、辐射的波长、时间的长短和发射的面积。

2.黑体物体具有向四周辐射能量的本领,又有吸收外界辐射来的能量的本领。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势电势差和电势能的知识点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势电势差和电势能的知识点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势电势差和电势能的知识点一.电势():A1、定义:电场中某点A的电势,等于A 点与零电势点间的电势差,也等于将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零电势点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2、电势是电场本身具有的属性,与试探电荷无关。

3、零电势点可以自由选取,一般选取无穷远或大地为零电势点;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选取的零电势点)。

4、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最快);电势降低的方向不一定就是电场线的方向。

5、电势与场强没有直接关系:电势高的地方,场强不一定大;场强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高。

6、电场强度的大小表示电势变化的快慢。

7、电势是标量,正负表示大小。

8、电势的单位:伏特(V)9、等势面: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要了解各种特殊电场中等势面的特点) a 、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 b 、等势面一定垂直于电场线c 、在同一等势面上的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做功为零d 、电场线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e 、任意两等势面不相交f 、等差等势面越密集的地方场强越大(等差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不变)二. 电势差(ABU ):1、定义:电场中两点电势的差值。

B A AB U ϕϕ-=A B BA U ϕϕ-=AB AB U U -=2、电势差是标量,正负表示初末点电势的高低。

3、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4、电势差的单位:伏特(V )5、电势差是电场本身具有的属性,与试探电荷无关。

三. 电势能(A P E ):1、定义:电荷处于电场中某点具有的势能。

(电势能是电场和电荷共同具有的)2、q E A PA ϕ=(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负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小)3、电势能是标量,正负表示大小。

4、电势能的单位:焦耳(J )5、电荷处于电场中某点时,具有的电势能有相对性(相对选取的零电势点);电势能的变化量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量的关系: A B A PB PA PA PB P AB q q q E E E E E W -=-=-=--=∆-=()(ϕϕϕϕa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汇总_一册全_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汇总_一册全_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动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碰撞的特点:1、相互作用时间极短。

2.相互作用力极大,即内力远大于外力。

3、速度都发生变化。

一、实验的基本思路1、一维碰撞:我们只研究最简单的情况——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2、猜想与假设:一个物体的质量与它的速度的乘积是不是不变量?3、碰撞可能有很多情形。

例如两个物体可能碰后分开,也可能粘在一起不再分开。

二、需要考虑的问题①如何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两个物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后还沿同一直线运动。

在固定的轨道上做实验——气垫导轨。

②怎样测量物体的质?用天平测量。

③怎样测量两个物体在磁撞前后的速度?速度的测量: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如利用匀速运动、平抛运动,并借助于斜槽、气垫导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来达到实验目的和控制实验条件。

④数据处理:列表。

参考案例一气垫导轨和光电门研究碰撞。

参考案例二利用单摆研究碰撞参考案例三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碰撞参考案例四利用平抛运动研究碰撞研究能量损失较小的碰撞时,可以选用参考案例二;研究碰撞后两个物体结合在一起的情况时,可以选用参考案例三。

参考案例四测出小球落点的水平距离可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计算出小球的水平初速度。

实验设计思想巧妙之处在于用长度测量代替速度测量。

16.2动量定理一、动量1、定义:把物体的质量m和速度ʋ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p,用公式表示为p = mʋ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符号是kg•m/s3、动量是矢量:方向由速度方向决定,动量的方向与该时刻速度的方向相同。

4、注意:物体的动量,总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即具有瞬时性,故在计算时相应的速度应取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5、动量的变∆p①某段运动过程(或时间间隔)末状态的动量p',跟初状态的动量p的矢量差,称为动量的变化(或动量的增量),即p = p' - p。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考必考重点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必修+选修)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考必考重点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必修+选修)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⑵、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速度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2、从V—t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在t.轴上方.........,在t.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正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负......。

⑵、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0V)...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t=0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

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正.,在t .轴下方的位移为负........。

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⑷、 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比较图线的斜率大小) 种类 区别(特点) 联系匀直线运动V=恒量1、匀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a=0 x = vt匀变速直线 运动 v =v 0+ata=恒量x =v 0t +at 2/2 =t V V t )(210+ =aV V t 2202- a 与V 0同向为加速a 与V 0反向为减速 补充二: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 与速度V 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 方向相同....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增大...。

⑵若a 与V 方向相反....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减小...。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力学基础### 1.1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公式为 \( F = ma \)。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1.2 功和能- 功: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位移的乘积,公式为 \( W = F \cdot d \cdot \cos(\theta) \)。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 \( E_k =\frac{1}{2}mv^2 \)。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1.3 动量和冲量- 动量: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公式为 \( p = mv \)。

- 冲量: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公式为 \( I = F \cdot t \)。

## 第二章:电磁学基础### 2.1 电场和电势- 电场:电荷周围空间的力场,描述为电场强度 \( E \)。

- 电势: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为\( E = -\frac{dV}{dr} \)。

### 2.2 电流和电阻-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公式为 \( I =\frac{Q}{t} \)。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为 \( V = IR \)。

### 2.3 磁场和磁力- 磁场: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的力场,描述为磁感应强度 \( B \)。

- 磁力:磁场对运动电荷或电流的作用力,公式为 \( F = q(v\times B) \)。

## 第三章:热力学基础###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3.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系统无序度的量度,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熵总是倾向于增加。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 = mv。

单位是skg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m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点总结

选修3-2知识点56.电磁感应现象Ⅰ只要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果电路不闭合只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是1831年法拉第发现的。

57.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Ⅱ1、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回路所围面积中的磁通量变化,因此研究磁通量的变化是关键,由磁通量的广义公式中φθ=B S ·sin (θ是B 与S 的夹角)看,磁通量的变化∆φ可由面积的变化∆S 引起;可由磁感应强度B 的变化∆B 引起;可由B 与S 的夹角θ的变化∆θ引起;也可由B 、S 、θ中的两个量的变化,或三个量的同时变化引起。

2、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可以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这是初中学过的,其本质也是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3、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5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Ⅱ①电磁感应规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

ε=BLv ——当长L 的导线,以速度v ,在匀强磁场B 中,垂直切割磁感线,其两端间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ε。

如图所示。

设产生的感应电流强度为I ,MN 间电动势为ε,则MN 受向左的安培力F BIL =,要保持MN 以v 匀速向右运动,所施外力F F BIL '==,当行进位移为S 时,外力功W BI L S BILv t ==···。

t 为所用时间。

而在t 时间内,电流做功W I t '=··ε,据能量转化关系,W W '=,则I t BILv t ···ε=。

∴ε=BIv ,M 点电势高,N 点电势低。

此公式使用条件是B I v 、、方向相互垂直,如不垂直,则向垂直方向作投影。

εφ=n t·∆∆, 公式 。

注意: 1)该式普遍适用于求平均感应电动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选修3-1 知识总结第一章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3.起电的方法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二、电荷守恒定律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 或e 的整数倍。

(元电荷就是带电荷量足够小的带电体吗?提示:不是,元电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的某一个带电体,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另外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1.6×10-19C 的整数倍.)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4、电荷守恒定律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例: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电荷量为QA =6.4×10-9 C ,QB =-3.2×10-9 C ,让两个绝缘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思路点拨】 当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根据对称性,两个球一定带等量的电荷量.若两个球原先带同种电荷,电荷量相加后均分;若两个球原先带异种电荷,则电荷先中和再均分.第一章 第2节 库仑定律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点电荷:当电荷本身的大小比起它到其他带电体的距离小得多,这样可以忽略电荷在带电体上的具体分布情况,把它抽象成一个几何点。

这样的带电体就叫做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VS 质点2、带电体看做点电荷的条件:①两带电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它们大小;②两个电荷均匀分布的绝缘小球。

3、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因素: ①距离 ②电量 ③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二、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21r Q Q k F (静电力常量——k=9.0×109N ·m 2/C 2) 注意1.定律成立条件:真空、点电荷2.静电力常量——k=9.0×109N ·m 2/C 2(库仑扭秤)3.计算库仑力时,电荷只代入绝对值4.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5.两个电荷间的库仑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库仑扭秤实验、控制变量法例题:两个带电量分别为+3Q 和-Q 的点电荷分别固定在相距为2L 的A 、B 两点,现在AB 连线的中点O 放一个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

求q 所受的库仑力。

第一章 第3节 电场强度一、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荷(带电体)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物质。

电场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其基本性质就是对置于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电场力。

电场的检验方法:把一个带电体放入其中,看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试探电荷:用来检验电场性质的电荷。

其电量很小(不影响原电场);体积很小(可以当作质点)的电荷,也称点电荷。

二、电场强度1、场源电荷2、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它所带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q F E 国际单位:N/C 电场强度是矢量。

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即如果Q 是正电荷,E 的方向就是沿着PQ 的连线并背离Q ;如果Q 是负电荷,E 的方向就是沿着PQ 的连线并指向Q 。

(“离+Q 而去,向-Q 而来”)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本身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反映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性质,其大小表示电场的强弱,由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和点的位置决定,与检验电荷无关。

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

1V/m=1N/C三、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四、电场的叠加在几个点电荷共同形成的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叫做电场的叠加原理。

五、电场线1、电场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在电场中画出的一些曲线,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

2、电场线的特征1)、电场线密的地方场强强,电场线疏的地方场强弱2)、静电场的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孤立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电场线止无穷远处3)、电场线不会相交,也不会相切4)、电场线是假想的,实际电场中并不存在5)、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且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6)电场线切线表示场强,表示正电荷受力方向7)电场线与运动轨迹重合——《学习指导》P11特别提醒3、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1)正、负点电荷的电场中电场线的分布特点:a 、离点电荷越近,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b 、以点电荷为球心作个球面,电场线处处与球面垂直,在此球面上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不同。

2)、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电场线分布特点:a 、沿点电荷的连线,场强先变小后变大,指向负电荷b 、两点电荷连线中垂面(中垂线)上,场强方向均相同,且总与中垂面(中垂线)垂直,指向负电荷c 、在中垂面(中垂线)上,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0等距离各点即对称点场强相同。

3)、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中电场线分布情况特点:a 、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先变小后变大,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场强为0b 、两点电荷连线中点附近的电场线非常稀疏,但场强并不为0c 、两点电荷中垂线上从中点到无限远,电场线先变密后变疏,即场强先变大后变小4)、匀强电场特点:a 、匀强电场是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电场,故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平行等距同向的直线b 、电场线的疏密反映场强大小,电场方向与电场线平行第一章 第4节 电势能和电势一、电势差:电势差等于电场中两点电势的差值。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就是该点相对于零势点的电势差。

(1)计算式 B A AB U ϕϕ-=(2)单位:伏特(V )(3)电势差是标量。

其正负表示大小。

二、电场力的功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一样,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1、电势能:电荷处于电场中时所具有的,由其在电场中的位置决定的能量称为电势能.注意:系统性、相对性2、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1)、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

2)、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 多少功,电荷电势能就变化多少。

3)、电势能是相对的,与零电势能面有关(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电势能规定为零。

)4)、电势能是电荷和电场所共有的,具有系统性5)、电势能是标量3、电势能大小的确定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该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三、电势1.电势:置于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与其电量的比叫做该点的电势。

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其大小与试探电荷的正负及电量q 均无关,只与电场中该点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故其可衡量电场的性质。

q E P 电=ϕ 单位:伏特(V ) 标量1:电势的相对性:某点电势的大小是相对于零点电势而言的。

零电势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地面和无穷远为零势点。

2:电势的固有性:在零势点选定的情况下,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的大小就确定,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放不放电荷及放什么电荷无关。

3: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负电势表示该处的电势比零电势处电势低.)4:计算时E P ,q, 都带正负号。

3.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4.与电势能的情况相似,应先确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通常取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5、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6、电势大小的比较方法:都转化成电势能的不等式,例如:从A 到B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降低,即E E PB PA >,利用q E P 电=ϕ,若q 为正,则ϕϕB A >,若q 为负,则ϕϕB A <三、等势面1、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

2、等势面的特点a: 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在同一等势面的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b: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任意两个等势面都不会相交;c: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第一章 第5节 电势差 电场力的功一、电势差:电势差等于电场中两点电势的差值二、电场力的功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一样,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第一章 第6节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一、场强与电势的关系?结论:电势与场强没有直接关系!二、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Ed U = 适用: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间沿电场方向距离的乘积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沿场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④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推论:在匀强电场中,沿任意一个方向上,电势降落都是均匀的,故在同一直线上间距相同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相等。

由这点,可以确定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进而确定电场线第一章 第7节 静电现象的应用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要注意以下三点:1.带电粒子受力特点2.结合带电粒子的受力和初速度分析其运动性质3.注意选取合适的方法解决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例1、在真空中有一对带电平行金属板,板间电势差为U ,若一个质量为m ,带正电电荷量为q 的粒子,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正极板向负极板运动,计算它到达负极板时的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