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合集下载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范文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范文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草原地带之一。

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历史。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现状锡林郭勒盟的草原生态系统是该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对维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草原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

三、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生态补偿措施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可以通过经济激励手段,鼓励和引导人类活动者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积极性。

在锡林郭勒盟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四、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的现状及问题目前,锡林郭勒盟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包括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生态移民等。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补偿资金不足、补偿标准不科学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当地居民的参与度。

五、解决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的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策略:1.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和能力,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2. 增加补偿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草原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补偿资金来源。

3. 科学制定补偿标准。

《2024年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范文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基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锡林郭勒盟的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草原退化、沙化现象日益严重,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给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研究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现状及问题锡林郭勒盟的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平衡的重要区域。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草场退化、沙化现象日益严重。

此外,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不完善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具体问题包括:1.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沙化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贫瘠、植被稀疏。

2. 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和措施,难以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3.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针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所面临的问题,草原生态补偿的实践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补偿是针对生态环境破坏或退化进行的一种修复和恢复性措施,通过政策、经济、技术等手段,激励和引导各方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恢复。

(三)必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补偿,可以有效地减缓草原退化和沙化现象,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2.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可以引导和激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可行性在政策层面,国家对生态保护和补偿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为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技术层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修复和恢复技术不断进步,为草原生态补偿提供了技术支持。

《2024年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范文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

特别是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屏障的草原,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显得尤为重要。

锡林郭勒盟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草原生态区,其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的现状、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当地草原生态补偿的推进与完善提供参考。

二、锡林郭勒盟草原概况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部,拥有广袤的草原资源。

这里的草原不仅是牧民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锡林郭勒盟草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草原退化、沙化等。

三、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现状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生态补偿政策。

在锡林郭勒盟,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保护工程、草畜平衡政策等措施,对草原进行了一定的生态补偿。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草原退化的速度,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四、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问题1. 补偿机制不完善:当前的生态补偿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未能全面覆盖所有需要保护的区域和群体。

2. 资金投入不足:尽管政府已经加大了对草原生态补偿的投入,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3. 政策执行不力:部分地区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存在资金滥用、挪用等现象。

(二)原因1. 制度设计不够科学: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和评估机制,导致政策实施效果不佳。

2. 资金来源单一:目前生态补偿资金主要依赖政府投入,缺乏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3. 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不够:部分地区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宣传不够,导致牧民对政策了解不足,同时执行力度不够也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五、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的改进策略(一)完善政策制度1. 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生态补偿政策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政策内容和方向。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保护现状调研报告蒙古族是亚洲游牧文明的典型代表,世代“逐水草而居”,以畜牧业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草原作为生存舞台的蒙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了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态观念。

草原资源不仅是蒙古族繁衍生息的载体,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草原上出现了超载放牧、乱采乱挖和乱开垦的现象,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

据统计,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制约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影响牧民生活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草原生态恶化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忽略的问题之一。

本论文对典型的畜牧业旗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进行社会调研为基础,从法学的角度出发,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在当地的具体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文由引言、正文三部分和结语组成。

正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国家与内蒙古自治区在保护草原方面制定出台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在研究和考察西乌珠穆沁旗草原保护问题时国家与自治区的相关法律法规是重要的依据,因为地方出台实施的相关政策规定都是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因此这部分是整个论文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对西乌珠穆沁旗在草原保护方面的政策规定及实施情况做一考察。

这部分通过罗列西乌旗在草原保护方面出台的规定及其主要内容后,从草畜平衡、禁牧、轮牧和矿区整治方面介绍了西乌珠穆沁旗在保护草原方面的突出成绩。

第三部分在分析西乌珠穆沁旗草原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在这部分分析了西乌珠穆沁旗草场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草畜平衡及轮牧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地出现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建设效果及思路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建设效果及思路

草 原
这些人工草地以旱作为主 , 产量不稳 、 效益 不高 . 个别
地 方 由于 缺 水 和 缺 少 林 网 防 护 .甚 至 成 为 新 的 沙 源
地。
生 态 建 设 项 目的 实 施 , 使 牧 民认 识 到保 护 草 场 和畜 牧
业可 持续发 展 的重 要性 ,提高 了牧 民保 护草 场 的意
关键词 : 草原生态 ; 建设效果 ; 建设思路 ; 锡 林 郭 勒 盟
中图 分 类 号 : ¥ 8 1 2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顺序编号 : 1 6 7 2 — 5 1 9 0 ( 2 0 1 3 ) 0 3 — 0 0 3 9 — 0 2
2 0世纪 7 0年代 以来 ,内蒙古 锡林 郭 勒草 原退
出现 。
建设为主 。这一期间 . 该盟 累计建设人工半人 工草地
5 1 5 0 7 h m 。 在局 部 地 区缓 解 了草 畜 矛 盾 . 减 轻 了草 场 压力 , 客 观 上 延 缓 了草 场 生 态 环 境 的进 一 步 恶 化 。但
2 . 2 促 进 了牧 民 增 收 和 生 产 生 活 方 式 的 改 变
用面 积 的 6 4 %。牧 草 的高 度下 降 4 0 . 3 %~ 7 6 . 7 %, 产 量下 降 5 0 %~ 6 5 %, 盖度 下 降 3 5 %一 8 5 %。位 于 锡林
郭 勒 草 原 南 端 的 浑 善 达 克 沙 地 流 动 沙 丘 增 加 到 2 9 7 0 k m 。 沙 地 中植 被 盖 度 由 2 0世 纪 6 0年 代 的 阳坡
畜 牧 与饲 料 科 学
A n i m a l Hu s b a n d r y a n d F e e d S c i e n c e

锡林郭勒生态环境改变剖析及修复

锡林郭勒生态环境改变剖析及修复

水资源保护和治理
总结词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治理水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在锡林郭勒地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保护水源地、治理水污染、合理配置水资 源、推广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同时,应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可以更 加深入地研究和探索生态环境的改变和修复问题。在 锡林郭勒地区,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气候变化、人 类活动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制定更加 科学、有效的修复措施。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 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手段,为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 题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对锡林郭勒盟的生 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预测。同时,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状况,综 合分析生态环境改变的原因和影响,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和建议。
02
锡林郭勒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土地利用变化
01
02
03
过度放牧
锡林郭勒草原近年来面临 过度放牧的问题,导致草 场退化和土地利用变化。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虽然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 处。首先,研究范围相对较小,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 到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研究。其次,在修复措施方面 ,仍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和难点,需要进一步深化研 究。此外,由于数据和时间的限制,研究中还存在一 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展望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研究结论
通过对锡林郭勒生态环境的改变进行深 入剖析,研究发现造成生态环境改变的 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过度开发和人类 活动等。经过修复措施的实施,锡林郭 勒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生物多 样性得到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得 到了提升。

锡林郭勒实施方案

锡林郭勒实施方案

锡林郭勒实施方案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北部,是蒙古族聚居地区之一。

锡林郭勒盟地处辽阔的大草原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地区之一。

为了进一步发挥锡林郭勒盟的优势,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生态保护。

1. 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严格控制过度放牧现象,推行草原轮牧制度,保护草原生态平衡。

2. 鼓励农民种植防风固沙植被,加强对荒漠化土地的治理和恢复,推进荒漠化土地的绿化工作。

3. 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严格控制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二、促进产业发展。

1. 加大对农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 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加强畜牧业科技创新,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挖掘和开发锡林郭勒盟独特的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提升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

三、改善民生保障。

1.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2. 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建设和完善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 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贫力度,制定并实施精准扶贫措施,帮助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2. 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广泛应用。

3. 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

1. 加大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力度,优化政府管理体制,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2. 加大对农村社会治理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草原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草原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草原保护情况调研报告草原保护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草原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其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不可忽视。

然而,由于长期过度放牧、过度开发等人为因素,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为了了解目前草原保护情况以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草原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我们进行了本次草原保护情况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提供有关草原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草原作为调研地点,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数据收集等方法,全面了解了该草原的保护现状。

三、调研结果1. 草原面积减少:经过多次空间分析,我们发现锡林郭勒草原的面积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渐减少,草原退化现象严重。

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和非法侵占土地。

2. 物种多样性下降:草原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然而,由于过度放牧和农业化进程,许多濒危物种和草原特有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物种多样性下降的趋势明显。

3. 沙化土地增加:由于未经合理保护,部分草原土地出现沙化现象。

沙尘暴频发,人畜饮水困难,草原生态系统运作受到严重破坏。

4. 政策执行不力:尽管有一系列草原保护政策和措施出台,但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政府官员对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不足,执法不力,在一些地方草原乱占乱建问题突出。

四、建议和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草原保护政策的制定和修订,提高惩罚力度,加大对非法占用和破坏草原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草原保护的执法力度,对于非法放牧、开垦和破坏行为要严厉打击。

3.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草原保护意识的认识,增强保护草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 促进可持续利用:加强草原畜牧业的管理和生态农业的推广,鼓励农牧民采用科学的放牧旋转制度和综合种养模式,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

五、总结本次草原保护情况调研报告揭示了我国草原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草原保护,才能使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重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蚀沙化区的治理要本着! 突出重点, 先易后 难, 分步实施, 整体推进∀ 的原则, 以外围严重沙化 区为治理的切入点, 采取飞播, 人工撒播, 封沙育林 畜草等措施, 治理区围封 管护不得少于 5 年。飞 播、撒播的草灌植物为主, 如沙打旺、紫花苜蓿、草 木樨、冰草、柠条锦鸡儿、羊柴、花棒、沙蒿、沙棘、沙 柳等; 同时再辅以人工补播技术, 建立灌草混播人 工草地, 对退化沙化草地要根据退化程度采取不同 的措施; 严重退化的草场要围封禁 ( 下转第 40 页)
有利于提高无氮浸出物含量和干物质降解率, 降低 木质素和粗纤维等难以消化利用成分的含量, 而对 粗蛋白影响不大, 从而大大提高多年生柠条枝条的 饲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毅斌 实施柠条平茬 的可行性分 析与研究%J& 北京 农业, 2008, 10( 3) : 18
%2&张改珍 包头市应大 力发展饲 料灌木 柠 条%J& 内 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2, 25( 2) : 107 108
摘要: 论述了锡林郭勒草 原生态现状和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 提出了恢 复、建 设锡林郭勒 草原生态 可持续发 展的 措施。 关 键 词: 草原生态; 沙化; 治理 ;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812 8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草原之一, 它 曾以水草丰美而著称于世, 可是最近几年草原的旱 灾、雪灾, 一场场的沙尘暴接连不断, 使得锡林郭勒 盟这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地区受到了重创, 草 场退化、沙化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 看到 赤地千里, 寸草不生的景象, 令人震惊和痛心, 这是 大自然对我们过去违背自然规律行为的惩罚, 恶化 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 的生活, 而且波及到京、津及华北地区, 阻碍了草地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草原的治理, 建设刻不容缓。
2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
锡林郭勒草原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 地形比 较平坦、开阔, 可利 用 优质 天 然 草场 面 积 18 万 km 2。海拔大 800~ 1 200m 之间, 寒冷、干旱, 年平 均气温 1~ 2 , 无霜期间 90~ 120d。年降水量从 西北向东南为 150~ 400m m, 属中温带半干旱、干 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锡林郭勒盟四季分明, 春季气 温回升迅速, 风多、风大、雨量少。夏季雨量变率较 大; 秋季天气凉爽, 天气晴朗风力不大, 气候相对稳 定; 冬季漫长严寒, 总降雪量一般在 10~ 20cm 。
%5& M A Cheng cang , G A O Y u bao, LI U Hui fen, et a l I nter specific transitio n amo ng Ca ragan micro phy lla, C dav azamciiandC kor shinskiialong g eog raphic gr adi ent % J&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45 ( 10 ) : 1218 - 1227
锡林郭勒盟草原类型完整而著称于世, 即草甸 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备, 地
上植物达1 200多种。境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 为 国 际 生 物圈 网 落 的 国 家 级 草 原 自 然 保 护 区 白音锡勒自然保护区, 在草原生物多样性的 保护方面有重要的位置和明显的国际影响。
第 22 卷 第 1 期 2 0 1 0年 3 月
内 蒙古 草业 Inner Mo ng olia P rat acult ure
Vol 22, No 1 M ar , 2010
文章编号: 1009 1866( 2010) 01 0034 03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乌仁图古苏
( 内蒙古锡林 郭勒职业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 内蒙古 锡林 浩特 0260和草畜平衡责任制, 制定好各类草场建设标准和 规模, 督促加大草原建设力度。此外, 还应加大资 金投入, 改善生产条件, 依靠先进科技增水、增草、 增畜, 改变生产方式, 扶持牧业生产化龙头企业, 实 现畜产品最终价值; 在能源结构中, 应逐步加大风 能、太阳能的利用, 取代畜粪、秸秆和薪柴, 以利于 保护植被。 4 3 全面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做好草原生态环境 治理工作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 必须 全面、准确地掌握草原的现状资料, 按草原现状进 行科学分析、科学论证、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 施工、科学管理, 因地制宜地把生态环境建设搞好, 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植被类型与区域水资 源, 土壤立地条件相匹配, 遵循自然规律, 切实做到 适地适水适草, 在生态建设, 水土流失治理, 沙源治 理工作中, 合理配置工程 措施, 生物措施以及草、 灌、乔, 科学确定草种、树种和林种比例, 体现因地 制宜, 把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 合起来, 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才的作用, 加 大科技推广力度, 积极推广先进的适用抗旱造林种 草技术, 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 同时建立 起生态系统的监测网络, 以便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发 展变化, 实施治理后的成效及作用。 4 4 找准切入点, 加快风蚀沙化地区的治理步伐
* 收稿日期: 2010- 1- 18 作者简介: 乌仁图古苏( 1964 ) , 女, ( 蒙古族) , 锡盟人, 讲师 , 从事草原教学研究。
第1期
乌仁图古苏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5
3 锡林郭勒盟草地生态建设成就
近年在锡林郭勒盟在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 多年实践中, 按照! 转人、减畜、增收∀ 六字方针, 采 取综合措施恢复和保护草地生态, 确定了! 生产发 展、生 活富 裕、生 态良 好∀ 的发 展方 向。 借助国 家和 自治区的政策, 项目支持, 遵循! 不塞不流, 不止不 行∀的规律, 一方面着力转变对草原的利用方式, 把 草畜平衡制度和! 三牧∀( 春季休牧、围封禁牧、划区 轮牧) 制度作为牧区的! 两项基本制度∀ 加以落实。 按照#锡林郭勒盟草畜平衡实施细则∃, 实行以草定 畜。另一方面着力转变对牲畜的经营方式, 扎实推 进畜种改良, 饲养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化经营 等重点措施。畜牧业的集约化, 产业化程度和抵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锡林郭勒草原生 态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局部地区的草原植 被恢复明显, 全盟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较 2001 年提 高了 26 个百分点, 浑善达克沙地内部人工草地面 积以上世纪 70 年代 的不足 9 3% 提高到 目前的 29 6% , 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由 2001 年7 120km 2 减少到4 053km2 , 沙地外扩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草原的生态功能有所增 强, 草原生 态环境有所改 善, 植被平均覆盖度比 2000 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左 右, 生态治理效果显著, 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和草 地大面积退化、沙化。
%6&牛西午 柠条研究论文 集%M& 山西 : 山 西科学 技术出 版社, 2003
%7&王峰, 吕海军, 温学飞, 等 提高柠条饲料利用率的研究 %J& 草业 科学, 2005, ( 3) : 35 39
%8&刘国谦, 张俊宝, 刘 东庆 柠条的 开发利 用及草 粉加工 饲喂技术 草业科学%J& 2003, 7: 26
综合以上因素, 并考虑到膨化剂成本, 认为在 柠条膨化中碳酸氢钠适宜添加量为 1 5% 。 4 2 膨化前后饲用价值
本试验所用的柠条生长年限即使超过 3 年, 其 上端的 枝 条粗 蛋 白含 量 仍较 高, 占 到干 物 质的 11 83% , 但同时木质化严重, 粗纤维和木质素含量 分别高达到 58 35% 和 43 79% , 严重限制其利用。 通过在膨化中加入助膨化剂碳酸氢钠, 由于其热分 解特性, 在密闭的膨腔中分解成 CO 2 和水, 增强了 膨化机内的高温高压作用, 极大地增强了柠条膨化 加工 效果, 与 原样 相 比, 粗 纤维 含 量 可 降低 2 85% , 木质素含量降低 5 24% , 无氮浸出物含量 增加 1 15% , 24h 干物质降解 率提高 14 89% , 而 比未加碳酸氢钠处理的粗纤维含量降低 2 46% , 木质素含量降低 2 46% , 24h 干物质降解率也提高 7 96% 。因此, 柠条在膨化时添加 1 5% 碳酸氢钠
40
内蒙古草业
2010 年
含量均降到最低, 无氮浸山物含量也达到最高, 但 是粗蛋白含量却降到了最低; 而当添加量为 1 5% 时, 其粗蛋白含量最高, 且粗灰分、粗纤维、木质素 含量均与添加量为 4 0% 的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故 此处理要比 4 0% 的处理效果好。
( 3) 瘤胃 pH 是反映瘤胃发酵是否正常最直观 和最基本的生理指标, 直接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 一般变动范围在 6 5~ 7 0 之间。从本试验的结果 可知, 1 5% 添加量 DM 降解率最高, 超过 1 5% 的 处理由于瘤胃 pH 值均已超过适宜的范围, 相应地 DM 降解率也显著下降。
2005 年 10 月 23 日, 中国最美的地 方排行榜 在京发布,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锡林郭 勒草原位列其中。锡林郭勒草原是绿色资源的宝
库, 发展畜牧业的基地和北方重要绿色屏障, 但是 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恶化, 超载放牧及资源的不 合理开发, 如违规开矿、开垦、工业污染事件越来越 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锡林郭勒草原草地资源及生 态状况正面临着逐步退化, 沙化, 根据有关调查资 料表明, 全盟风蚀沙化面积达 1260 2 万 km 2, 占全 盟总草原面积的 64% , 可利用的草地面 积日益缩 小, 草地生态系统不断恶化, 植被遭受破坏, 植物覆 盖率由 1984 年 35 5% 降低到 1997 年的 27 2% , 水土流失现象也日趋加重, 全盟二级以上水土流失 面积达1 720万 km2 , 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 84 7% , 中度以上 1 207 万 km2, 占 到全盟总 土地面积 的 59 5% 。生态条件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草地生产 力的退化, 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构成了草地资源环 境质量的退化, 已严重影响畜牧业的生产和人类的 生存环境, 治理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 刻不容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