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实验报告辐射度学与绝对辐射校准工位

合集下载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使用光谱仪进行光谱分析,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详细讲解了实验步骤与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光谱,得到了它们特有的光谱图,同时对于光谱产生的原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引言:光谱分析是基于物质吸收光能带来的特定能量跃迁,通过分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可以得到物质的光谱特征,从而用于物质的鉴定和定性定量分析等方面。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光谱仪对不同材料进行光谱分析,探究其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进一步了解光谱分析的应用。

方法与步骤:1.实验器材准备:光谱仪、样品(例如金属样品或化合物溶液)、光源、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等。

2.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制备所需样品。

3.光谱仪的调试:启动光谱仪,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调整和校准,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4.样品光谱测量:将样品置于光谱仪的样品台上,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光强设置,点击“开始”进行光谱测量。

5.数据分析与保存:根据实验要求,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保存相应的光谱图和数据文件。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不同材料的光谱图像,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

对于金属样品而言,我们发现了金属元素各自的光谱特征线,这些特征线可以用于金属的鉴别和分析。

而对于化合物溶液样品,我们发现在特定的波长下,溶液的吸收峰强度会有所变化,通过量化这些变化,我们可以进行溶液的定性定量分析。

本实验结果表明,光谱分析在物质鉴定和定性定量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谱资料丰富,能够提供大量有关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信息,为科学家们在实验室研究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结论:光谱分析实验通过使用光谱仪测量不同材料的光谱图,得到了它们特有的光谱特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光谱分析在物质鉴定和定性定量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王五,赵六.光谱分析及其应用.化学通讯,20XX:20-25.。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光谱仪器对物质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测量和分析,探究不同物质在可见光范围内的特征光谱并研究其应用。

实验器材:1. 光谱仪器:利用光栅原理进行光谱分析的仪器。

2. 小样品盒:用于放置待测样品的盒子。

3. 可见光源:作为样品激发光源。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光谱仪器放置于无干扰光线的环境中,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b) 确保光源的稳定性和光强,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c) 调整光谱仪器的光栅角度,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2. 测量吸收光谱:a) 将待测样品放置于样品盒中,确保样品与仪器之间的光路畅通。

b) 打开光谱仪器并选择吸收模式,调整光谱仪器的参数如波长范围和扫描速度。

c) 通过光谱仪器的显示屏,观察和记录样品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光谱。

3. 测量发射光谱:a) 将待测样品以固、液体或气体形式放置于样品盒中。

b) 打开光谱仪器并选择发射模式,调整光谱仪器的参数如波长范围和扫描速度。

c) 通过光谱仪器的显示屏,观察和记录样品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发射光谱。

4. 实验数据分析:a) 对于吸收光谱,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推测样品中存在的吸收物质以及其浓度。

b) 对于发射光谱,根据发射峰的位置和强度,推测样品中存在的发射物质以及其性质。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获取并记录了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对样品中的物质进行了分析和推测。

在吸收光谱中,我们观察到了一些特征吸收峰。

根据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我们可以推测样品中存在的吸收物质及其浓度。

这对于分析样品组成、质量和纯度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发射光谱中,我们观察到了样品中的发射峰。

通过这些发射峰的特征,我们可以推测样品中存在的发射物质及其性质。

这对于材料科学、能源研究和光电子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光谱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手段,不仅可以用于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还可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制。

光谱已校准标准

光谱已校准标准

光谱已校准标准
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光谱的仪器,它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校准标准是用于验证和调整光谱仪性能的参考物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谱仪校准标准:
1.光源标准:光谱仪通常使用已知光谱特性的标准光源进行校准。

例如,钨灯和氘灯是常用的可见光和紫外光光源。

这些光源的光谱特性是已知的,可以用于调整光谱仪的波长刻度。

2.线宽标准:对于分辨率较高的光谱仪,使用已知线宽的标准光谱线可以用于调整仪器的分辨率。

3.吸收标准:对于吸收光谱仪,使用已知吸收特性的标准溶液或气体可以进行校准。

例如,在紫外可见区域,可以使用已知浓度的溴化钠溶液进行校准。

4.波长标准:使用已知波长的标准线源,如汞灯、氙灯等,对光谱仪进行波长校准。

5.强度标准:使用已知光强度的标准样品,例如反射标准或辐射标准,进行光谱仪的强度校准。

6.温度标准:一些光谱仪对温度敏感,因此需要使用温度标准来校准温度效应。

7.相对湿度标准:对于某些光谱测量,特别是在红外区域,相对湿度可能影响测量结果。

使用相对湿度标准可以进行相对湿度校准。

8.非线性标准:一些光谱仪可能存在非线性响应,使用已知非线性响应的标准物质可以进行非线性校准。

在进行校准时,关键是使用已知特性的标准,并根据标准的特性调整光谱仪的设置。

校准的频率应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而定,通常建议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完整版)黑体辐射实验报告

(完整版)黑体辐射实验报告

黑体辐射特性测量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维恩位移定律与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2、学会使用黑体辐射实验的操作软件3、了解黑体辐射的发展二、实验仪器及用具WGH—10型红外光谱仪、稳压溴钨灯三、实验原理1、维恩位移定律由普朗克公式的极值定出黑体辐射能量的谱密度的峰位λM就得到维恩位移定律:λMT=b(b=2.898*10^(-3)mK)2、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1879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斯特藩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一条关于黑体辐射本领与温度之间关系的规律:黑体的总辐射能量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1884年玻尔兹曼根据电磁学和热力学的理论,导出这个关系,这就是斯特藩定律,可表述为:黑体辐射的总辐射本领R0与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即:R0(T)=σT⁴四、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1、实验方案用WGH-10型外光谱仪记录福射体在80Onm——2500nm波段的相对辐射谱密度曲线,研究其辐射特性。

采用溴钨灯经过修正来代替黑体,结合实验软件提供的各遍度下绝对黑体的理论辐射谱密度曲线,验证普朗克辐射定律、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

进行此验证时可使用实验软件提供的黑体理论辐射曲线作为验证对象,但要注意测得数据只具有相对意义。

软件中提供了归一化功能,该项功能的作用是将测得的数据曲线来以一一个系数,使谈曲线的峰值高度与理论曲线的峰值高度相同。

若实验数据符合理论值的话,归一化之后二者在定的波长范围内重合得较好。

在己知色温的电流下对溴钨灯的辐射谱进行扫描,扫描前选中“传递函数””修正为黑体”两项,对扫描所得的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用软件中内置的功能取得该温皮下的理论黑体辐射请线,在若干个波长处(位置大致平均分布在曲线上:)算出实测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δ=ΔE/E。

,然后计算平均相对误差。

根据平均相对误差的大小来确定实验结果是否支持普朗克辐射定律,由于实验仪器的精度限制,一般来来说平均相对误差在5%以内,即可认为实验结果支持普朗克辐射定律。

光谱基础实验报告

光谱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光谱仪器的操作方法;3. 通过实验,学习如何使用光谱仪器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4. 熟悉光谱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光谱是物质吸收或发射电磁波时,其能量分布的规律。

根据电磁波波长的不同,光谱可分为紫外光谱、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

光谱分析是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样品池、比色皿等;2. 实验材料:待测物质、标准溶液、溶剂等。

四、实验步骤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1)打开仪器,预热30分钟;(2)设定波长范围和步长,选择合适的扫描速度;(3)使用空白溶剂进行仪器校正;(4)将待测物质溶解于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5)将溶液倒入比色皿中,放入样品池;(6)进行光谱扫描,记录吸收光谱;(7)根据标准溶液的吸收光谱,对待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2. 红外光谱仪实验(1)打开仪器,预热30分钟;(2)设定扫描范围和步长,选择合适的扫描速度;(3)使用空白溶剂进行仪器校正;(4)将待测物质制成薄膜,贴在样品池上;(5)进行光谱扫描,记录红外光谱;(6)根据标准物质的红外光谱,对待测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3. 荧光光谱仪实验(1)打开仪器,预热30分钟;(2)设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范围,选择合适的扫描速度;(3)使用空白溶剂进行仪器校正;(4)将待测物质溶解于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5)将溶液倒入比色皿中,放入样品池;(6)进行荧光光谱扫描,记录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7)根据标准物质的荧光光谱,对待测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待测物质的吸收光谱,与标准溶液的吸收光谱进行对比,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2. 红外光谱仪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待测物质的红外光谱,与标准物质的红外光谱进行对比,确定待测物质的组成。

光谱实验初步实验报告

光谱实验初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光谱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光谱仪器的使用技巧;3. 学习光谱数据分析方法;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光谱分析是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物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时,其内部的电子会发生跃迁,产生特定波长的光辐射。

这些光辐射通过光谱仪器的分析,可以得到物质的光谱信息,从而推断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荧光光谱仪、氢原子光谱仪等;2. 试剂:样品、溶剂、标准品等。

四、实验内容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验:测定样品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分析样品的组成和结构;2. 红外光谱法实验:测定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样品的官能团和化学键;3. 拉曼光谱法实验:测定样品的拉曼光谱,分析样品的分子振动和旋转;4. 荧光光谱法实验:测定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样品的荧光性质;5. 氢原子光谱法实验:测定氢原子的巴尔末系发射光谱,计算氢原子的里德伯常数。

五、实验步骤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验:(1)将样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2)设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参数;(3)测定样品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4)分析样品的吸收光谱,推断样品的组成和结构。

2. 红外光谱法实验:(1)将样品制成薄膜或溶液;(2)设置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参数;(3)测定样品的红外光谱;(4)分析样品的红外光谱,推断样品的官能团和化学键。

3. 拉曼光谱法实验:(1)将样品制成薄膜或溶液;(2)设置拉曼光谱仪的工作参数;(3)测定样品的拉曼光谱;(4)分析样品的拉曼光谱,推断样品的分子振动和旋转。

4. 荧光光谱法实验:(1)将样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2)设置荧光光谱仪的工作参数;(3)测定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4)分析样品的荧光性质。

5. 氢原子光谱法实验:(1)设置氢原子光谱仪的工作参数;(2)测定氢原子的巴尔末系发射光谱;(3)计算氢原子的里德伯常数。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了解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装置。

2. 学习如何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

3. 熟悉光谱仪的操作和调节方法。

实验仪器和材料:
1. 光谱仪:包括光源、入射光栅、显微镜、光电探测器等。

2. 待测样品:例如化合物溶液或固体样品。

3. 透明容器:用于装载化合物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待测样品置于透明容器中。

2. 调节光谱仪的入射光栅和显微镜,使得光线能够通过样品并进入光电探测器。

3. 打开光源,调节光源的强度和位置,使得样品处的光照射强度适中。

4. 使用光谱仪的控制面板,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步进值。

5. 开始测量,记录下每个波长点对应的光强值。

6. 完成测量后,绘制出光谱图,并根据光谱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光谱图,可以看到某些波长点对应的光强值较高,表明样品在这些波长点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通过和已知样品的光谱图进行比较,可以初步确定待测样品的成分。

实验总结:
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分析方法,通过测量不同波长下的光强值,可以得到物质的吸收特性和组成信息。

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光谱仪的操作和调节方法,掌握了如何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对光谱分析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科学实验技能。

大学生光谱测量实习报告

大学生光谱测量实习报告

大学生光谱测量实习报告大学生光谱测量实习报告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学习能力是一个学生最需要具备的基础,而到了即将毕业的时候,学习能力有很多的表现。

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一部分,更加需要注重的是实践能力。

下面为大家推荐大学生光谱测量实习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朋友们。

一、实习的目的光谱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光谱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

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它是各种测量学的基础。

所以光谱测量的实习非常重要。

光谱测量学集中学习是在课堂结束之后在实习地集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的综合应用,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

通过实习,不仅了解到了光谱测量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光谱仪器的操作和检校、待定点计算的基本技能,而且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锻炼。

通过一条水准环线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使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塌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二、实习任务利用精密水准仪围绕本学校的篮球场测一圈。

每个组员都要轮换进行观测,拉尺,举尺还有就是记录数据并行结算。

尽量做到人人都能熟练掌握精密水准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和技巧,并能快速准确无误的记录和处理结算处正确的结果。

三、实习的组织与准备了解精密水准测量的规范,掌握规范要求和注意点,了解精密水准测量记录纸的观察记录顺序。

对班级人员分组,精密水准测量分组情况(共6人):本组组员:许勤肖燕赵建新钟万红邓灯余朱立成实习的光谱仪器和工具精密水准测量:自动安平水准仪J2一台,数码水准尺一对,测绳,二等水准测量记录纸四、实习要求1、每组选定一条0.6-1.0Km的闭合水准环线,每人完成不少于一个测站上的观测、记录、扶尺、拉绳的作业。

2、计算环线测量成果表。

五、光谱仪器及工具测量工具的使用每组借用电子水准仪一套,数码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副,50m测绳一根,记录板一块,自备铅笔,小刀和记录手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度学与绝对辐射校准工位1.引言辐射度学是研究各种电磁辐射强弱的学科,是颜色科学、遥感等学科的基础。

辐射校准最终的目的是将所测量的物理量与国际标准单位中的物理量联系起来。

本实验将通过实际的辐射校准传递流程帮助学生理解辐射校准的意义、方法和流程,然后应用辐射校准的结果进行绝对辐射测量。

2.实验目的1、了解辐射校准的意义、方法和流程2、应用辐射校准的结果进行绝对辐射测量3.实验原理辐射度测量仪器的校准:在使用辐射度测量仪器时,数字仪器获得的原始数据往往是计数值,而模拟仪器获得的原始数据往往是电压,电流或者电阻。

当我们测量的辐射度量并非以电流、电压等作为单位时,这些数据是无意义的。

因此,辐射校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标准将所测量的物理量与使用的工程单位联系起来。

此外,辐射校准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估计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

校准的传递流程:校准可以使测量环境不同的同一被测物理量单位统一、量值可靠。

而可靠的测量不可避免地与校准过程以及其中使用的标准有关。

标准往往是一个物体、仪器或是系统,它为所测量的物理量在某一单位下提供核对、参照。

在使用中,标准可以分为几种。

基准标准具有最高的测量质量,他可以通过人为规定、计算、或设计得到而无需通过其他测量。

例如,零度被定义为水的三相点。

基准标准也可以通过国际公认成为一个人为的标准,例如千克,是特定的储存在国际计量局的人造物质定义的。

而次级的标准则用于传播标准,它必须具有尽可能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次级标准通过与基准标准对照校准获得。

再下一级的标准是工作标准,我们常用来校准平常使用的仪器。

通过不同标准之间进行校准,标准传递的过程形成了一条不间断的比较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标准传递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标准系统距离基准越远,不确定度会随着不断累加而越大。

为了确保同一被测量结果的可比性、一致性,计量具有溯源性的特点。

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国家基准)或国标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而校准则是实施溯源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在我国,标准传递流程,就是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它表述了某一量从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至工作计量器具到被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程序,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及其测量方法,这就是计量溯源性的比较链。

以我国光谱辐射亮度、光谱辐射照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为例,表中显示了光谱辐射亮度、光谱辐射照度计量器具的辐射校准流程。

图1 光谱辐射亮度、光谱辐射照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我国,不同的标准被分为三个级别: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

计量基准中又包括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三个等级。

ß上一级的标准可以校准下一级的标准。

随着标准向下传递,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下级标准的不确定度越来越大。

在所有标准中,国家基准具有最小的不确定度。

最低级标准为工作计量器具,即在工作中使用的探测器或标准灯, 包括工作用辐射计、工作用辐射源等等。

图中 U 表示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不确定度越小,测量时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越接近,质量越高。

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

k 表示测量不确定度时的包含因子。

当测量结果的分布已知时,可以通过概率分布表确定 k 值。

当无法判断被测量值的分布时,不能根据分布来确定包含因子 k ,此时假定 k=2 或 3,上图中假定 k=2。

校准时,光谱分为紫外、可见、近红外三个波段,各级标准对三个波段的不确定度要求各不相同。

校准的过程通过辐射亮度、照度比较装置完成,主要装置包括一组标准灯,参考灯以及光谱辐射计,校准使用的方法为替代法。

连续辐射的测量与光谱的测量:我们把系统对辐射波长为 λ 的单色光光谱透射比表示为T(λ,λc ),他取决于辐射波长 λ 和探测器的设定探测波长 λs 。

作为 λ 的函数,对某一固定点 λs 它在包含λs 的一个窄的波长范围Δλ 以外,其值为零。

而且除了原点 λs 的移动以外,T(λ, λc )函数的形状以及大小随 λs 的变化即使有也很小。

对波长为 λ0,能量为φ(λ0)的单色谱线,光谱辐射计响应为R(λ0,λc ) = φ(λ0)S(λ0)T(λ0,λc ) (1)这里S(h)是辐射探测器的光谱灵敏度。

事实上,光谱辐射计所做的各种测量 都是这种相对测量,其输出响应取决于S(h)与T(λ,λc )的乘积。

此外,可假定S(h)是一个平滑变化的函数,这样前面对T(λ,λc )所做的假定也可以完全适用于两者的乘积,为了简化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省去因子S(h),并理解为 S (λ)已被包含在T(λ,λc )之中了。

因此我们将上式简化为:R(λ0,λc ) = φ(λ0)T(λ0,λc )(2)其中,T(λ,λc )称为仪器函数。

当我们已知标准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时,我们考虑用下述系统比较两个光源的连续辐射。

当光谱能量密度为φ (λ)和探测器的设定波长为 λs ,探测器的响应为:R (λc ) = ƒ φß(λ)T(λ,λc ) d h(3)ßß ßfi c因为已假定在整个 T 不为零的小波长间隔 Δλ 范围内,φß(λ)是平滑变化的 函数,所以我们可以按通常方式将φ (λ)展开为(λ — λc )的多项式,同时忽略高次方项,于是得到:R (λ ) = φ (λ ) ƒ T(λ,λ )dh + [d φfi (h)] ƒ (λ — λ )T(λ,λ ) dh (4)c ß c c dß c c 到目前为止,我们仅仅认为 λs 是仪器的设定波长,且它的定义一直没有明确。

如果把它定义为T(λ,λc )的矩中心所对应的波长,即: λ = ƒ hT(h ,h c )dß ƒ T(h ,h c )dß (5)这样上式右边第二个积分值就消去了,即:R (λc ) = φ (λc ) ƒ T(λ,λc ) dh (6)由此得出:如果用光谱辐射计比较测量两个连续光谱源,在 λ=λs 处的光谱密 度比就等于探测器响应之比,因为因子ƒ T(λ,λc )dh 对两个光源都是相同的。

[6]以上都是仅考虑了光谱辐射计在某一设定波长上的测量,现在让我们来考虑更符合实际的情况,即被测源在一个宽的波长范围内的光谱能量分布。

假设已经得到了一个理想的无噪声光源响应R (h S )和 R u (h S ),由此根据标准光源已知的光谱能量分布φ (λ),根据式(6)可得到: R (ßc ) R F (ßc ) 辐射校准与测量的具体方法:= $fi (ßc ) $F (ßc ) (7)ß 在本次实验中,利用已知光谱分布的标准灯作为基准对测量系统进行标定, 测量系统是由积分球、光纤和光谱仪组成的系统。

通过测量系统对标准灯做光谱分布测量,得到标准灯的相对光谱分布$u (h c ),而标准灯的实际光谱分布$ß(h c ) 是已知的,由式(7)可得出不同波长处响应系数的比值,由此可得到测量系统的补偿系数,对系统进行标定。

得到补偿系数文件后,即可用该补偿文件校准测量系统,对其他光源进行绝对测量。

根据 JJG 规定,标准灯在每次使用前用酒精棉球或航空汽油轻轻擦拭石英玻壳,避免用手触摸。

操作时应戴白细纱手套。

轻拿轻放,保持灯泡玻壳清洁。

标准灯点燃时,应缓慢地将灯电流升至工作电流。

测量结束后,将电流逐渐降至零,然后断开电路。

升降灯电流的时间不应小于 5 min 。

标准灯的预热时间 应不小于 20 min 。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后,待灯泡玻壳冷却后方可将灯取下。

4. 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光纤光谱仪、标准灯5. 实验步骤一、利用标准光源对测量系统标定1、 按照实验装配图安装辐射定标系统,点亮钨灯预热 10min 。

图 2 辐射定标系统2、 根据标准钨灯的出厂数据说明书,用设定的电流值驱动标准灯。

3、 打开“SpectraSuite ”软件,点击“文件”→“新建”→“新建绝对辐射测量”→“当前扫描”→“新建补偿参数”,出现下图:根据标准钨灯的出厂数据说明书,设置积分时间和平均次数。

点击“Next”。

出现下图:点击界面中的灯泡,保存明光谱,再点击“Next”。

出现下图:此时要遮挡钨灯光源,点击界面中的灯泡,保存暗光谱。

点击“Next”。

在“Lamp File”处点击“浏览”,读入给定的灯文件。

出现下图:点击“Next”,出现下图:选择“正在使用积分球”。

点击“保存到文件”,把补偿文件保存到任意位置下。

(该补偿文件即为光谱仪、光纤和积分球组成的测量系统的补偿系数文件,可用于绝对测量)点击“Finish”,出现下图:图中曲线即为辐射定标后的钨灯光谱。

点击“图表A”可查看未定标的原始光谱,如下图:可见,辐射定标后的钨灯光谱与实际的钨灯光谱相符。

(钨灯的绝对辐射光谱峰值波长在 1000nm 左右,在 1000nm 之前,曲线应该是上升的。

)而原始光谱峰值波长在 650nm 左右。

二、用标定后的测量系统对其他光源进行绝对测量4、按照下图搭建光路。

5、打开“SpectraSuite”软件,点击“文件”→“新建”→“新建绝对辐射测量”→“当前扫描”→“从文件获得绝对补偿”→文件类型选择“OOIIrrad补偿文件”→读入步骤 3 中保存的补偿文件,如下图:点击“Next”,选择“使用积分球”,点击“Next”,(注意此时光源尚未开启)点击界面中的灯泡,保存暗光谱。

如下图点击“Finish”。

6、对不同颜色的 LED 进行测量,对比原始光谱与绝对辐射定标后光谱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7、选做:保存 LED 的绝对辐射光谱为 txt 文件,编程计算出任意波长范围内的功率值三、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