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计数检验

合集下载

检验科血常规五分类标准

检验科血常规五分类标准

检验科血常规五分类标准摘要: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测试血液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提供有关人体血液功能、机能和病理状态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对血常规检验的五分类标准进行详细解析,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和血细胞比容。

一、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在单位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

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参考值为(4.3-5.8)× 10^12/L,成年女性参考值为(3.5-5.0)× 10^12/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骨髓增生异常或其他疾病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贫血的表现。

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在单位体积内的白细胞数量。

正常白细胞计数参考值为(4.0-10.0)× 10^9/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感染、炎症、白血病等疾病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某些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或其他疾病的表现。

三、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血红蛋白含量。

正常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为(110-150)g/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或其他疾病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贫血或出血疾病的表现。

四、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指在单位体积内的血小板数量。

正常血小板计数参考值为(100-300)× 10^9/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炎症、感染或骨髓造血异常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出血性疾病的表现。

五、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所占的比例。

正常血细胞比容参考值为(37-47)%。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红细胞增多症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失血或贫血的表现。

结论: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对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和血细胞比容的测试,可以获取有关人体血液情况的重要信息。

根据相应的参考范围,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炎症等疾病,并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血常规血常规检查的意义血常规(blood routineexamination)是临床上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查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

血常规检查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血常规采集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

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

医院通常采用针刺采血(针扎手指末梢),目前还有激光采血。

使用激光采血属于非接触式的采血方法,它可以避免病人紧张、疼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由于采血引起的交叉感染。

防止感染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

激光采血一般无痛。

适合婴幼儿采血。

但也有极少数激光刚好打在手指末梢神经时,疼痛感则效强。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

孕期血常规查什么1、通过血常规检查孕妈妈可以了解你的血色素数值、白血球数量、有无潜在感染,以及你是否患有贫血。

如果你患有严重的贫血,那么孕期很有可能会出现铁的供给量不足,影响胎儿发育,而且不利于产后恢复。

2、通过血小板的数值,可以了解你的凝血机能,以及是否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

3、红血球的体积(mcv)及脆性检查,有助于发现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这在中国南方比较常见)。

4、同时还包括血型的检测,如果妻子是o血型(rh阴性),丈夫是a、b或ab血型(rh阳性),则有出现胎儿新生儿溶血的可能性。

宝宝发烧血常规查什么1、通过血红蛋白,来看宝宝是否存在贫血;2、通过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来大致区分是否感染,是什么感染;3、通过血小板,来看宝宝的凝血功能。

4、通过c反应蛋白(crp),来看宝宝的体内有无感染等疾病的活动性指标。

怎样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

各种检查正常值

各种检查正常值

各种检验检查的正常值和注意事项一、红细胞计数(简写RBC)1.正常值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 6.0—7.5×1012/L2.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最常用的是做为检查贫血的主要指标。

(1)红细胞增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a.相对增多:在剧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时、多尿、长期不能进食者,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可以出现相对地增多。

b.绝对增多:在某些正常情况下因缺氧也可以出现红细胞增多,如:由平原移居高原生活或剧烈地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后及新生儿均可出现红细胞增多。

此外,红细胞增多还见于一些疾病,如:严重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

如:妊娠中、后期的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

二、血红蛋白测定(简写Hb)1.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2.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测定常与红细胞计数同步进行,其增高与减少的临床意议与红细胞计数同。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三、白细胞总数(简写WBC)1.正常值成人:4—10×109/L ;6个月至2岁婴儿:11—12×109/L ;新生儿:15—20×109/L2.临床意义:(1)增多:白细胞总数增多,是检查体内感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

在急性大出血、严重的损伤和急性中毒等也可见到。

还有白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白细胞均有增多。

此外,在某些正常情况下也可以见到白细胞增多,如:新生儿、妊娠5个月至分娩后4~5天,以及剧烈运动或劳动后,寒冷、饱餐或淋浴之后等等。

(2)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临床上最常见于某些特殊感染,如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等)、伤寒,疟疾等。

在某些中毒、长期接触放射线、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抗癌药物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会出现白细胞总数的减少。

曲阜市人民医院检验报告单-红细胞计数分析

曲阜市人民医院检验报告单-红细胞计数分析

红细胞计数分析(5分类项 目结果参考值单位项 目结果参考值单位 1 白细胞(WBC)↓3.45 4.0-10.010^9/L 21 血小板比积(PCT)↓0.1020.108-0.282% 2 红细胞(RBC)↓3.1 4.00-5.5010^12/L 22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6.115.0-17.0% 3 血红蛋白(HGB)↓102120-160g/L 23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8.07.0-11.0fL4 红细胞压积(HCT)↓29.940.0-50.0%5 血小板(PLT)127100-30010^9/L 6 中性细胞比率(NEU%)64.550-70% 7 淋巴细胞比率(LYM%)24.320-40% 8 单核细胞比率(MONO%)↓1.9 3.0-8.0% 9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EOS%)↑9.20.5-5.0% 10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BASO%)0.10.0-1.0%11 中性细胞(NEU) 2.22 2.0-7.010^9/L 12 淋巴细胞(LYM)0.840.80-4.0010^9/L 13 单核细胞(MONO)↓0.070.12-0.810^9/L 14 嗜酸性粒细胞(EOS)0.320.02-0.5010^9/L 15 嗜碱性粒细胞(BASO)0.000.00-0.1010^9/L 16 红细胞平均提及(MCV)96.080.0-100.0fL 17 平均血红蛋白量(MCH)↑32.827.0-31.0pg 18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42320-360g/L 19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60.535.0-56.0lL 20 红细胞分布宽度-CV值(RDW-CV)14.0011.5-14.5%曲阜市人民医院检验报告单申请日期: 2014.03.13 报告时间: 2014.03.13 09:40 检验者: 孔天 审核者: 此报告仅对改送检标本负责,如有疑问请当日与检验科联系。

红细胞计数检验PPT课件

红细胞计数检验PPT课件

价贵;环境 健康人群普查; 要求较高 大批量标本筛检
.
11
质量保证(显微镜法)
显微镜法红细胞计数误差来源有三个
技术误差 仪器误差 分布误差
.
12
技术误差
31 2 3 4
采血部位不当 稀释倍数不当
充液不当 血液凝固
.
13
参考值
RBC存在年龄 与性别的差异
成年男性:(4.09~5.74)×1012/L 成年女性:(3.68~5.13)×1012/L 新生儿:(5.2~6.4)×1012/L 婴儿: (4.0~4.3)×1012/L 儿童: (4.0~4.5)×1012/L
显微镜计数法 血液分析仪法
.
6
检测原理
显微镜计数法(重点)
RBC未排除 白细胞数量影响
用等渗液稀释血液后,滴入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一定范 围内的红细胞,经换算得每 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
7
操作
10ul末梢血或EDTA抗凝静脉血
加入2ml等渗液中,混匀
混悬液充入改良牛鲍计数板
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的四角及中央五个 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总数A。
女性 87~112 g/L
.
40
临床意义(同红细胞计数)
判断贫血程度优于红细胞计数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
34
方法学评价
SDS-Hb测定法( HiCN替代方法)
优点:操作简单 ,试剂无毒,结果准确, 重复性好 。
缺点:SDS质量差异大;消光系数未定, 不能直接计算Hb浓度;不能测定SHb ;
SDS破坏白细胞。
.
35
方法学评价
AHD575测定法
优点:试剂简易无毒、呈色稳定、准 确性与精密性较高。

红细胞检测流程

红细胞检测流程

红细胞检测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红细胞检测流程》红细胞检测是临床检验中最基本的项目之一,它对于诊断贫血、失血、感染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

血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

血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血常规检验是指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来评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状况的一种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验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以及其他参数如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白细胞分类计数等。

这些指标能够为医生提供关于抗炎、抗感染和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类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监测治疗效果。

1.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范围因性别和年龄而异。

通过红细胞计数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排除贫血的疾病。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出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

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暗示有感染或者炎症的存在。

3. 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浓度是指血液中单位体积的血红蛋白含量。

通过血红蛋白浓度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有助于发现和诊断贫血疾病。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成分,与血液凝固和止血有关。

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凝血异常。

5.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通过检测MCV可以评估红细胞体积的分布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6.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是指血液中平均每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MCHC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原因,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7. 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是指血液中单个红细胞中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8.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在白细胞计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种类的白细胞数量。

血常规检查,怎么能看懂,治疗方法

血常规检查,怎么能看懂,治疗方法

血常规检查,怎么能看懂,治疗方法血常规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

血液的主要成分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通过对这些成分的检查,可以掌握很多重要的信息。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繁杂的检查报告,很难理解其含义,下面我们将针对血常规检查进行解说。

一、检查项目解读1. 血红蛋白(HG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运输到人体各器官中。

正常人的血红蛋白范围为120-160g/L,如果低于120g/L,则表示体内缺少氧气,可能是贫血的表现。

2.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反映了人体的红细胞数量,其正常范围为4.0-5.5×1012/L。

如果高于此范围,可能表示身体缺氧,或者有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存在;如果低于此范围,则可能是贫血的表现。

3.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反映了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其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

如果血小板计数过低,则可能会导致出血;如果过高,则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

4.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反映了人体内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其正常范围为 4.0-10.0×109/L。

如果白细胞计数过高,则说明身体正在发生炎症反应,如果过低,则可能是免疫功能出现问题的表现。

5.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反映了红细胞的平均大小,其正常范围为80-100fL。

如果MCV过小,则可能是由于铁缺乏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如果过大,则可能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

二、治疗方法1、贫血贫血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缺失的铁、叶酸或维生素B12。

在补充过程中,应该控制好剂量,以避免负面反应的发生。

2、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使用药物、输注血小板等。

治疗方法应根据不同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异常可能是由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 (4.0~4.5)×1012/L
临床意义
生理性 变化
RBC>参考值上限,RBC增多 RBC<参考值下限,即贫血
病理性 变化
生理性增多
生理性缺氧引起
6个月-2岁婴儿
病理性增多
相对性增多:见于呕吐、高热等引起暂时性
血液浓缩。通过补液,血容量恢复正常,红细胞 增多即消失。
绝对性增多:
RBC/L=(A/5)×25×10×106×200 =(A/100)×1012
Neubauer计数盘
血液分析仪法
采用电阻抗法或激光检测法
方法学评价
方法 显微镜 计数法 血液分 析仪法 优点 传统方法,设 备简单,廉价 操作便捷, 易于标准化, 精密度高 缺点 适用范围
费时费力, 参考方法;分析 精密度低 仪异常结果复核 价贵;环境 健康人群普查; 要求较高 大批量标本筛检
在有核红及网织红内合成
是红细胞胞浆内的呼吸载体蛋白
Hb在成熟红细胞内分布特点(近胞膜处多, 中心部少)决定了红细胞的双凹圆盘形状 合成速度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雄激 素调节
血红蛋白组成
2条α链
珠蛋白
Hb (四聚体)
2条非α链 原卟啉
血红素
铁原子
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存在形式
存在形式 还原血红蛋白(Fe2+ ) 氧合血红蛋白 碳氧血红蛋白 硫化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Fe3+ ) 所占比例 正常成人>99%
显微镜计数法 血液分析仪法
检测原理
RBC未排除 白细胞数量影响
显微镜计数法(重点)
用等渗液稀释血液后,滴入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一定范 围内的红细胞,经换算得每 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操作
10ul末梢血或EDTA抗凝静脉血
加入2ml等渗液中,混匀 混悬液充入改良牛鲍计数板 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的四角及中央五个 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总数A。 换算?
血液分析仪。
缺点:精密度、准确度低。
质量保证(比色法)
标本:引起血清浊度增加的因素致Hb假性增高。
器材及试剂:定期校准仪器,选用合格的微量采
血管和刻度吸管,保证试剂质量。
技术操作:控制技术误差。
废弃物:妥善处理废液。
参考值
成年男性:131~172 g/L 成年女性:113 ~151 g/L 新生儿:180~190 g/L 婴儿: 110~120 g/L
质量保证(显微镜法)
显微镜法红细胞计数误差来源有三个
技术误差 仪器误差 分布误差
技术误差
1 3
采血部位不当 稀释倍数不当 充液不当 血液凝固
2
3 4
参考值
RBC存在年龄 与性别的差异
成年男性:(4.09~5.74)×1012/L 成年女性:(3.68~5.13)×1012/L 新生儿:(5.2~6.4)×1012/L 婴儿: (4.0~4.3)×1012/L
Hb存在年龄 与性别的差异
儿童: 120~140 g/L
老年(>70岁):男性 94~122 g/L
女性 87~112 g/L
临床意义(同红细胞计数)
判断贫血程度优于红细胞计数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Hb和RBC不一定正确反应全身红细胞总容量 的变化。 某些贫血, Hb和RBC减少程度可不一致, 同时测定Hb和RBC,对诊断更有意义。
第二章/第一节红细胞检查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生成与破坏保持动态平衡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可 通过红细胞计数获得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
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诊断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的指标之一 红细胞计数的方法
①继发性增多,由EPO代偿性或非代偿性增高引起。 ②原发性增多,红细胞系统异常增殖性疾红蛋白测定或血细胞比 容低于参考值下限。 病因学分类
3
血管丢失
2 3
破坏过多
1 3
生成减少
红细胞生成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再生障碍 性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肾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1%
Hb测定即测定血液中各种血红蛋白的总浓度。
检测原理
血液的物理特性:比重法,折射仪法 Hb的分子组成:全血铁法 Hb与O2可逆性结合:血气分析法
Hb衍生物光谱特点:HiCN,SDS-Hb等
HiCN法检测原理
红细胞被溶血剂破坏后,高铁氰化钾可将各种 血红蛋白(SHb除外)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Hi),后者与试剂中的 CN - 结合生成棕红
色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在
540nm处测定HiCN的吸光度,直接换算Hb
浓度或在标准曲线上查得Hb浓度。
操作
20ul血液加入5ml转化液中,充分溶 血转化后,以转化液调零,测定标本 (HiCN)在540nm的吸光度A。 计算
直接计算(符合WHO标准的分光光度计) Hb= A×64458÷44000×251=A×367.7 以 HiCN参考液绘制标准曲线,利用吸光度 A在标准曲线上查出Hb浓度
方法学评价
AHD575测定法
优点:试剂简易无毒、呈色稳定、
准确性与精密性较高。 缺点:575nm波长比色,血液分析仪 上应用受限,不能转化HbF。
方法学评价
HiN3测定法
优点:准确度、精密度较高。 缺点:试剂有毒、HbCO 转化慢。
方法学评价
CATB测定法
优点:溶血强,不破坏白细胞,适用于
方法学评价
HiCN测定法(参考方法)
优点:操作简单 ,反应速度快,产物 稳定,便于质控。 缺点:试剂有毒、高WBC造成试剂 混浊 、HbCO 转化慢、不能测SHb。
方法学评价
SDS-Hb测定法( HiCN替代方法)
优点:操作简单 ,试剂无毒,结果准确, 重复性好 。 缺点:SDS质量差异大;消光系数未定, 不能直接计算Hb浓度;不能测定SHb ; SDS破坏白细胞。
贫血程度的判定
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Hb含量
91g/L~正常值下限
症状
症状轻微
61g/L~90g/L
31g/L~60g/L <30g/L
活动后心悸、气促
休息时也有心悸、气促 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RBC显微镜计数法原理 小结 RBC计数的临床意义 HiCN测定法原理
Hb测定方法学评价
红细胞破坏过多
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缺陷)
膜缺陷、酶缺陷、血红蛋白异常致红细胞寿命缩短。
细胞外在异常(获得性因素)
免疫性因素:输血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等。 非免疫性因素:机械损伤、化学物理因素、寄生虫及 脾亢等。
血液丢失:急、慢性失血性贫血
外伤引发的出血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