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2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2篇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方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方案精选2篇〔一〕小学语文第三册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之一,其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根本的识字、阅读、书写和口语表达技能。
下面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拼音:“鱼群、鱼雁、月亮、星星、好”的读音和写法;五腔调的使用。
3.识字:初步学会导读,理解语文课文的根本内容和情感。
4.阅读:初步阅读短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进步阅读理解和推理才能。
5.作文:书写单词、短句和段落;初步练习写作,运用常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描绘事物、观点和情感。
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掌握拼音和五腔调的使用,在口语和写作中正确运用。
2. 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积累汉字,掌握初步的导读和阅读技巧。
3. 帮助学生初步进步阅读理解、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4. 帮助学生通过写作,锻炼表达才能,进步语言的逻辑思维才能。
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使用直接教学、互动教学和探究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2. 通过导读、阅读、交流、提问等多种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
3. 组织学生进展听、说、读、写等各种语言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才能。
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讲解发音和拼音,并学习常用汉字,如"人"、"鸟"、"月"、"花"、"云"、"风"等。
2. 组织学生进展导读和阅读练习,通过问答、互动和小组活动,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主旨。
3. 组织学生进展听、说、读、写练习,进步语言的表达和传达才能。
4. 组织学生进展写作练习,通过练习写短句、段落和小作文,进步语言的逻辑思维才能。
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课堂练习、考试和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句子构造、词汇量、阅读理解和写作才能进展实时评估。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掌握第三册课本中汉字的笔画、字形和基本意义,提高汉字识读技能。
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理解能力,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3.强化学生语文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4.通过门类丰富的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第一学期第一单元:读古诗1.讲解《登鹳雀楼》、《将进酒》等古诗,强化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基本韵律的认识。
2.探究《古诗十九首》中的文化内涵,分析古诗中的隐喻和比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动手创作诗歌,掌握诗歌情感和艺术表现能力。
第二单元:读小说1.研读丰子恺的小说《一根红线》和张爱玲的小说《荷塘月色》等,挖掘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阅读小说,讲解小说中的各种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3.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安排小组讨论,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第三单元:说理文章1.研读鲁迅的《伪自由书·序》,探究文章的立意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讲解论证、举例等文章表达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写出一篇说服力强的文章。
3.安排主题演讲,让学生尝试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口头表达和演讲能力。
第二学期第四单元:传统文化1.讲解《行路难》、《离骚》等古文诗篇,学习古诗文中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掌握汉字和词语的演变历程,了解汉字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安排面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剪纸、书法、绘画等,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知。
第五单元:现代文学1.阅读当代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讲解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人生哲学等核心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分析现代文学中的表达方式和文学手法,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
3.组织学生进行小说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反映他们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和理解。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范文(3篇)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范文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____人,男生____人,女生____人。
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接受能力也较强。
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
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
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
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
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
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
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三、教学目标(一)全期教学目标总要求双基: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本册要求认识常用汉字450个,要求会写的汉字250个;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就可以了,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通过练习,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准确运用。
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21篇)

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21篇)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教材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
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406个生字。
(2)掌握本册课文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5)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感受语言的优美。
6、作文(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2)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XXX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三册教学计划

XXX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三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主要目标如下: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节日。
2.学习古诗词和现代诗歌,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3.增强学生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化与节日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1.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2.学习《春秋》、《论语》等古代文献的基本知识2.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1.讲述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学习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知识3.观看节日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进行了解3. 活动设计1.以学生自选传统节日为主题,设计相关文化展示活动。
2.编写相关的海报、宣传画和节目表现。
第二单元:古诗词1. 学习古诗词1.讲解古诗词的起源和剖析2.学习唐诗三百首和宋词等经典诗歌2. 古诗词背诵1.选择适当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并进行齐读朗诵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单元:现代诗歌1.学习现代诗歌1.学习20世纪以来的知名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2.探讨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2. 探究现代诗歌1.学生获选一首现代诗歌,进行讲评分析和朗诵2.探究现代诗歌与当代文化和社会的联系3. 诗歌创作1.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性写作,写出自己的诗歌作品。
2.配合教师进行重点修改,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亮点与难点教学亮点1.该教学计划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紧密贴合国家基础教育内容标准,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
2.能够让学生通过对课外语言资料的学习,开拓眼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诗歌,并通过创作,体验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1.教师在讲解传统文化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确保学生能清晰明了地领会相关内容,同时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形式,更加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2.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因人而异,针对学生水平不同的情况,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兴趣。
教学评价本教学计划涵盖了古代文化、传统节日、古诗词和现代诗歌四个内容模块,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多元化特点,并且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设定了学科目标和教学方法,是一份较为全面和实用的教学计划。
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经过前面两册语文的学习,学生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但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错别字较多,阅读理解能力较弱,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还有些学生在写作时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生动。
针对这些情况,在第三册语文教学中,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材分析第三册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涵盖了丰富的文学体裁和主题。
教材中的课文既有经典的名家名作,也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现代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同时,教材中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训练也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综合性,如词语的运用、句式的转换、修辞手法的理解等,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秀诗文。
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质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强写作训练,通过批改、讲评等方式,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写出内容丰富、有个性的作文。
五、教学措施1、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问题导向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学习《人教版第三册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句式、词语等,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通过感受、理解、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领悟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惊涛拍岸》这一单元主要围绕自然和人的关系展开。
在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早春赏花》、《蝴蝶》、《月亮》等文章,这些文章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爱护和景色的品味。
2. 第二单元《海上日出》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寻找小狗》、《善待小动物》、《争分夺秒》等文章。
这些文章是以人为中心,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和生命。
3. 第三单元《云雾茫茫》这一单元主要围绕着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展开。
我们将学习到《人类第一次登月》、《走进大自然》、《报名参军》等文章,探究人类在历史和社会中的角色和使命。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听说读写结合在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力求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语言技能。
同时,我们还将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如语音和图像的呈现,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2. Q&A交流式教学我们将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问与答、延伸问题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3. 小组合作式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交流、鼓励彼此,共同提高学习水平。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评估每堂课结束时,将对学生进行反馈:包括提问、表演、展示等形式对本节课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2. 期中期末考试在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中期末考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范文5篇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范文5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够熟练掌握汉字的书写和认读,积累一定量的词语和句子;2. 能够理解简单的短文,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理解和表达;3. 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理解和认识;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5.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词语积累、语文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1. 课文:教师通过朗读、讲解、解析等方式让学生认识、理解和背诵课文,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简单的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词语积累:教师通过词语默写、词语填空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 语文知识:教师系统地对语文知识进行讲解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规律和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方法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 听说读写结合:教师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让学生全面地接触语文知识,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2. 经验教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
3. 任务导向:教师通过布置各种任务和活动,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巩固和提高语文知识。
4. 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教师导学阶段:教师通过导学、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 学生主体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积极地探究和体验语文知识。
3. 合作交流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等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学计划2一、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
有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等。
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新选的课文有描写自然现象的《秋天的图画》,有反映学生生活的《一株紫丁香》、《一分钟》,有表达爱国情感的《欢庆》、《我们成功了》等。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课后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等语文练习外,还编排了词句积累与扩展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练习。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加了亲和力。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
首先,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本”变为“学本”。
其次,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究。
再次,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本册教材规定了识字量,但同时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
二、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留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流。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再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学生分析我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女生14人,男生17人.学生主要来自滕头、傅家岙、肖桥头三个自然村,另外也有不少来自外省的借读生。
学生之间差异很大,从总体上看,一、外地学生占三分之一,方言较多。
二、优秀生不是很多。
大多是中等生和差生,(特别差的有几个)。
差的学生主要是外地打工的民工子弟。
本人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多辅导多鼓励多发动家长配合,以提高教学质量。
周次日期课时安排备注1 9.1~9.2 学生报名2 9.3~9.9 识字一(2课时)秋天的图画(3课时)黄山奇石(3课时)机动(1课时)3 9.10~9.16 植物妈妈有办法(3课时)古诗两首(3课时)语文园地一(3课时)4 9.17~9.23 识字2 (二课时)一株紫丁香(3课时)我选我(3课时)机动(1课时)5 9.24~9.30 一分钟(3课时)难忘的一天(3课时)语文园地二(3课时)6 10.1~10.7 国庆休息7 10.8~10.14 识字三(2课时)欢庆(3课时)北京(3课时)机动(1课时)8 10.15~10.21 我们成功了(3课时)看雪(3课时)语文园地3(3课时)9 10.22~1.28 识字四(2课时)坐井观天(3课时)我要的是葫芦(3课时)机动(1课时)10 10.29~11.4 小柳树和小枣树(3课时)风娃娃(3课时)酸的和甜的(3课时)11 11.5~11.11 语文园地4(3课时)识字五(2课时)称赞(3课时)机动(1课时)12 11.12~11.18 蓝色的树叶(3课时)纸船和风筝(3课时)从现在开始(3课时)13 11.19~11.25 语文园地5(3课时)识字6(2课时)窗前的气球(3课时)14 11.26~12.2 假如(3课时)日记两则(3课时)古诗两首(3课时)15 12.3~12.9 语文园地六(3课时)识字7(2课时)“红领巾”真好(3课时)机动(1课时)16 12.10~12.16 清澈的湖水(3课时)浅水洼里的小鱼(3课时)父亲和鸟(3课时)17 12.17~12.23 韵文园地7(3课时)识字8(2课时)我是什么(3课时)机动(1课时)18 12.24~12.30 回声(3课时)太空生活趣事多(3课时)活化石(3课时)19 12.31~08.1.06 农业的变化真大(3课时)语文园地8(3课时)复习20 1.7~1.13 复习21 1.14~1.20 复习22 1.21~1.27 复习期末考试阅读短文(一)小河爱清洁,每天把身体冲洗得透明发亮,蓝天、白云、远山、近树,清澈地倒映在她的胸中。
小河爱热闹,风儿向她诉说,雨点伴她歌唱,鱼儿、虾儿,活泼地跳跃在她的怀里。
小河爱旅行,从高山到平原,从小溪到大海,把一切抛在身后,跳跳蹦蹦地一路向前不回头。
1、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小河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2、小河里倒映着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小河流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流入__________。
3、请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开头的横线上。
(二)小太阳花有六个花瓣,每个花瓣都像南瓜籽那么大。
太阳花有红色、黄色、粉红色。
有人说它们像一个个小太阳,有人说它们像一团团火球,还有的人说它们像一片片彩云。
夏日,当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时,一朵朵小太阳花就露出美丽的小脸,迎接太阳的光芒。
太阳花的清香引来了鼓眼睛的小蜜蜂,也招来了美丽的小蝴蝶。
微风轻轻一吹,它们就翩然起舞,美丽极了。
1、这段话有____句,总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花有___种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对太阳花形状的看法一样吗?从哪里看出?用“___________”划出有关的句子。
这句句子中,人们分别把太阳花比作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给短文起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还认识哪些花卉huì?请把名字写下来。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春天,树木抽(chōu)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róng)化了,雪水汇(huì)成小溪(xi),淙(cóng)淙地流着。
小鹿在溪边散(sàn)步。
它们有的俯(fǔ)下身子喝水,有的侧(cè)着脑袋欣赏自己映(yìng)在水里的影子。
溪里涨(zhǎng)满了春水。
一根根原木随(suí)着流水往前淌(tǎng),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句话。
2、用“——”画出文中描写小鹿的句子,并仿写句子。
一群小鸭在河里玩。
它们有的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____”画出来。
这句话把()比作()。
(四)深秋,柿子红了。
有的树叶变红了,红得跟柿子一样。
红透了的叶子不声不响地飘落下来,静静地躺在地上。
扁圆形的柿子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
一个个柿子红得发亮,像小灯笼。
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亲密无间的朋友在悄悄地说话,轻轻地唱歌。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
短文主要是围绕___________这种植物来写的,先写了______________,然后重点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两句比喻句,用“__”画出来。
作者把柿子比作_____,又比作___3、照样子写词语。
例:不声不响不()不()不()不()例:悄悄地说话()地流淌()地漂行(五)啊!晚霞,多么绮(qí)丽,它一会儿像一匹骏马在奔驰,一会儿像一头雄狮在怒(nù)吼,一会儿像朵朵鲜花开放……我看着看着,身体感到轻飘飘的,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片晚霞。
一会儿一道霞光射来,晚霞闪耀(yào)着绚丽的光彩。
我把眼睛微微睁开,眼前顿时出现了赤、橙(chéng)、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我的身体好像也被色彩裹(guǒ)住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晚霞一()鲜花一()颜色一()雄狮一()骏马一()霞光2、晚霞的形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这篇短文一共有()句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湖。
它在我国的台湾省。
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
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绿的大玉盘。
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日月潭的四周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
日月潭的水很深,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
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小节,主要描写__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
2、填空。
(1)小岛把潭_____________。
潭的一边像________________,叫“________”,另一边像________________,叫“_____________”。
(2)两潭湖水相连,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树林__________的玉盘__________的太湖________的太阳__________的月亮__________的日月潭4、出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来。
排列顺序一()夏天,骄阳似火,年轻人来这儿洗澡,一边打闹一边谈笑。
()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给我们带来欢乐。
()金色的秋天,小河两岸果实累累。
()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春暖花开的日子,大姐姐们在河里洗衣、淘米。
()到了寒冬腊月,小孩子们又可以到河边玩冰,一个个喜笑颜开。
二()经过激烈的争夺,我们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
()早晨,同学们陆续来到操场,准备参加运动会。
()运动会在欢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了。
()运动会开始了,运动员们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同学们高兴得蹦啊,跳啊,欢呼啊……三()远处,“一串红”盛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