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致出血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华法林致出血病例分析

华法林致出血病例分析
随访结果
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PT、INR均恢复正常范围。
02 华法林概述
药物作用机制
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还原 为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抑 制肝脏细胞的合成凝血因子Ⅱ、 Ⅶ、Ⅸ、Ⅹ,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吸收和还原 ,阻断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 、Ⅹ的谷氨酸残基在羧化酶的羧 化,使这些凝血因子缺乏活性。
华法林致出血病例分析
2023-11-10
目录
• 病例介绍 • 华法林概述 • 病例分析 • 华法林使用建议 • 相关文献综述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01
02
年龄:65岁
性别:男
03
04
身高:170cm
体重:70kg
05
06
既往病史:二尖瓣置换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诊疗过程
出血处理措施
停药观察
一旦发现患者有出血倾向,立即暂停华法林 使用,观察出血情况。
补充凝血因子
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可补充凝血因子,以 帮助止血。
压迫止血
对于轻微出血,可采用压迫止血的方法,如 局部加压包扎或冰敷等。
就医建议
若出血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立即就医 ,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05 相关文献综述
增加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C、蛋白 S、蛋白A的半衰期,并降低其活
性。
华法林的应用范围
预防血栓形成
用于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以及预防或治疗深静 脉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
华法林的副作用
出血
华法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出血,可能 表现为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 等。

1例内瘘不畅服华法林并发出血患者的护理

1例内瘘不畅服华法林并发出血患者的护理

1例内瘘不畅服华法林并发出血患者的护理【摘要】:总结1例维持性血透内瘘不畅服用华法林并发右下肢出血患者的护理。

护理重点为:医护人员及时分析出血的原因,严密监测患者出凝血功能,观察血肿吸收情况和变化,有无其他部位的出血;早期选择无肝素透析治疗;用新鲜的马铃薯切成片敷在淤血处,促进瘀斑消散;早期尽量卧床为主,勿用力咳嗽及排便,防止再次出血的发生,抬高下肢,以防止下肢血栓形成;饮食上宜避免富含vk1食物的摄入;做好右下肢疼痛和局部皮肤的护理;控制肺部感染,指导患者有效咳嗽避免加重出血;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患者早期双下肢制动,每班用皮尺测腿围,观察左右腿大小;患者右腹股沟及右侧腰背大片瘀斑,耐心向患者宣教,消除患者焦虑心理;加强用药护理的宣教,向患者解释药物作用,用法及副作用,主管护士反复宣教,出院时再次强调服用该药物的注意事项,并给予华法林药物宣教单,老年人因对华法林特别敏感,易诱发出血,因此更要求定时复查凝血功能,让患者参与到自己的治疗中来。

患者10天右腹股沟及右侧腰背大片瘀斑消退无扩大,体温正常,继续透析治疗。

【关键词】内瘘不畅;华法林;出血;护理1 病例简介:患者,男,63岁。

有慢性肾病病史30年,8年前发展至终末期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4小时。

因内瘘流量低,于1年前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服药后半年复查凝血功能无殊,后半年未再复查。

患者因内瘘流量不佳一直右颈长期管血透治疗。

5天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5℃,有咳嗽,至我院予以抗炎治疗,治疗后仍有发热,咳嗽,夜间较剧。

3天前起右下肢突发浮肿,疼痛明显,疼痛评分4分,大腿前侧感发麻,右侧腹股沟处及右侧腰背部可见15*7㎝大小瘀斑,活动受限,至我院急诊查pt:83.3秒,inr:6.31,血红蛋白73g/l,螺旋ct示右侧髂窝及腹股沟低密度影,予舒普深抗感染及输血治疗后,目前血红蛋白55g/l。

转入我科继续舒普深抗炎,叶酸、力蜚能、益比奥纠正贫血,开同营养支持,无肝素透析治疗,待右下肢瘀斑减小,血红蛋白无下降后改为低分子肝素透析治疗,出院时血红蛋白65g/l,复查ct血肿较前减小,肺部感染及出血情况控制后出院。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这可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们吃了阿司匹林,然后再吃华法林,就会突然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说牙龈出血、鼻孔流血等等。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和华法林都有抗凝血的作用,它们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不再那么容易出血。

但是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就会产生一种叫做“相互作用”的现象,导致我们的血液变得更加稀薄,从而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为什么阿司匹林和华法林会产生这种相互作用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它们都是抗凝血药物。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

而华法林则是一种口服抗凝剂,它可以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
合成来减缓血液凝固的速度。

虽然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但是它们都可以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从而导致出血的风险增加。

如果我们需要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了。

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照医嘱用药。

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注意出血的症状。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牙龈出血、鼻孔流血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

在用药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的行为。

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出血的原因是由于它们都有抗凝血的作用。

虽然这两种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都能够健康地使用药物,远离病痛的困扰!。

华法林致出血病例分析

华法林致出血病例分析
年龄
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变薄,对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更加敏感,出血风 险增加。
合并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等慢性疾病可能影响血管健康,增加出血风险。同时, 这些疾病可能需要联合用药,与华法林相互作用可能影响抗凝效果。
05
病例中患者的出血情况分析
患者出血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出血症状,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 血等。
疗效个体差异大,需密切监测 凝血指标。
华法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卒中等 。
禁忌症
严重出血倾向、活动性溃疡、严 重肝肾功能不全、过敏等。
03
病例中患者的用药情况
患者的用药过程
患者开始服用华法林的时间、 剂量及服用方式。
患者是否遵循医生的建议,按 时按量服用药物。
华法林致出血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
停用华法林
一旦确诊为华法林致出血,应 立即停用华法林,并采取止血
措施。
输血治疗
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如出现 贫血、休克等症状,应及时输 注红细胞、血浆等血液制品。
补充维生素K
给予患者维生素K静滴,以迅速 提高凝血酶原浓度,控制出血 。
效果评估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02
华法林的药理作用
华法林的药理机制
01
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 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发 挥抗凝作用。
02
通过干扰花生四烯酸和环氧化物 水解酶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 ,发挥抗栓作用。
华法林的药效学特点
01
02
03
04

1例华法林联合卡培他滨致结肠癌患者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

1例华法林联合卡培他滨致结肠癌患者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

1例华法林联合卡培他滨致结肠癌患者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袁晓刚,高 攀,杨彦伟(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开封 475001)[摘要] 1例50岁女性患者,因诊断肺栓塞及结肠癌肝转移,15 d前开始口服华法林钠片3 mg,qd,并于8 d前口服卡培他滨片1 g,bid。

此次为接受进一步治疗入我院。

入院时检测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41,临床药师建议将华法林钠片剂量减至2.25 mg,qd,并密切监测INR值。

入院第5天复查INR 4.56,夜间出现消化道出血。

经停用华法林,给予维生素K1,输注红细胞、血浆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出血停止。

后调整抗凝方案为达肝素钠5000 iu,皮下注射,bid,患者未再发生出血症状。

[关键词] 华法林;卡培他滨;药物相互作用;药学监护[中图分类号] R969.4;R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8157(2019)06 – 0351 – 03 A case analysis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duced by capecitabine and warfarin in a patient with colon cancerYUAN Xiao-gang, GAO Pan, YANG Yan-wei(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 A 50-year-old female patient took warfarin (3 mg, qd) 15 days ago for pulmonary embolism and capecitabine (1 g, bid) 8 days ago for recurrent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or further treatment. After admission, the lab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 value was 3.41, and pharmacists suggested reducing the dose of warfarin to 2.25 mg once daily and continuing monitoring INR closely. The INR increased to 4.56 on the 5th day after admission and the patient developed serious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t that night. Warfarin was withdrawn immediately. Bleeding stopped gradually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fresh plasma, red blood cell and vitamin K1. And then warfarin was replaced with dalteparin sodium injection (5000 iu, sc, bid) and there was no bleeding event again.[KEY WORDS] Warfarin; Capecitabine; Drug interaction; Pharmaceutical care肿瘤患者是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据统计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率为非肿瘤患者4 ~ 7倍[1]。

华法林致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华法林致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华法林致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关键词】血肿;小肠;华法林华法林为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治疗窗口小且个体差异较大,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如鼻、牙龈、泌尿系等部位出血,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spontaneous intramural small bowel hematoma,SISBH)较罕见,国内外鲜有报道[1]。

华法林所致SISBH可并发肠梗阻、肠套叠,甚至肠坏死等急腹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

现笔者对1例病变进行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并复习文献资料学习,旨在总结其临床及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疾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及肠段切除术。

1.临床资料患者,男,86 岁,因“脐周疼痛伴腹泻 3 d,加重伴便血1d”入院。

查体:腹部稍膨隆,腹肌稍紧张,有压痛,反跳痛,左下腹较剧烈,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

既往因冠心病、房颤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20天;10年前因肠套叠行回盲部切除术。

入院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GB)134g/L,白细胞计数7.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2%。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标准化比值(INR)15.17(正常参考值0.8~1.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06.0 s(正常参考值28~41 s),凝血酶原时间(PT)139.4 s(正常参考值11.5~14.5s)。

1.CT表现原发征象:CT示左下腹两段小肠壁呈环形、弥漫性均匀中度增厚(图1),较厚处约1.5cm,空回肠均可见累及,累及长度分别约22cm、20cm;肠壁密度增高,平均CT值为38.2HU(33.0~43.4HU),肠壁密度以全层增高为主,局部黏膜下层密度增高明显,肠管垂直切面可见同心圆(图2)。

增强CT扫描肠壁病变处黏膜层和浆膜层明显强化,肠壁中间无明显强化,肠壁分层显示更加清晰,肠管垂直切面呈“靶征”,门静脉期最清晰(图3)。

继发征象:病变处肠腔不同程度狭窄,病变近端肠管积液、积气,可见气液平,部分肠腔轻度扩张(约 3.1cm)(图1,4)。

华法林生育成功案例

华法林生育成功案例

华法林生育成功案例
华法林引起的出血风险不容忽视,报道文献也较多,近期有一例患者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当地乡镇卫生院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引起下肢皮下出血,血红蛋白只剩5克多,原因就是不愿定期复查抽血化验,期间有鼻出血一次,未重视。

还有有一患者正处于例假期同时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前做过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在使用华法林期间盆腔大量出血。

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因为麻烦就不去做,一定要定期的复查,按医生的医嘱去做,不然一旦出现后果有的是不能挽回的。

1例华法林和双氯芬酸钠联用诱发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析

1例华法林和双氯芬酸钠联用诱发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析

1例华法林和双氯芬酸钠联用诱发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析摘要患者,男,82岁,因“反复心悸15年,加重10余天”入院。

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心慌、心悸,劳累及受凉后加重。

近10余天来,无明显诱因心悸加重,时伴双下肢疼痛,活动受限。

既往史:无特殊。

入院诊断:心房颤动。

2、诊疗过程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曲美他嗪、比索洛尔、双氯芬酸钠、银杏叶提取物治疗。

后心脏彩超示:左房近左心耳处附壁血栓形成。

故停用阿司匹林,加用华法林 3mg/d抗血栓治疗,查INR:1.07;三天后查INR:2.28;六天后查INR:4.84,即停用华法林。

第八天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查INR4.4。

给予VitK1 5mg口服拮抗,停用双氯芬酸钠并予对症治疗后查INR1.49,病情好转出院。

3、分析讨论老年人由于自身消化道的保护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即使轻度的黏膜侵袭因素也可引发溃疡[1]。

老年人胃肠蠕动差,双氯芬酸钠在胃液中过早、过量释放,局部药物发生蓄积,促使黏膜屏障受损而引发糜烂溃疡,同时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肝脏凝血酶原功能,易导致消化道出血。

因此,建议对需要长时间用药的患者及老年患者,最好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抗酸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

双氯芬酸钠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用时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华法林属于香豆素类,和许多药物互相影响,开始应用或停用其他药物时往往需要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因此,使用华法林必须监测国际正常化比值(INR)以调整用药剂量。

初始剂量建议为3mg,>75岁的老年人和出血倾向的高危患者应从2mg开始口服1次/d[4]。

越是高龄的患者口服华法林的出血风险越高,但抗凝治疗的获益越大,获益超过风险。

对高龄房颤患者研究结果提示低强度的华法林抗凝INR 1.5~2.0,在达到较好预防脑卒中作用的同时更增加了其安全性。

80岁及以上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将INR在控制在1.5~2.0是安全的[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疗经过

急抽血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等, 并完善输血前检查,备浓缩少白细胞红 细胞。

于入院当日21:30输注浓缩少白细胞红 细胞 2U 。
诊疗经过
血常规:WBC9.51X109/L,HCT14.2%, HB51G/L, PLT155X109/L ,N80.7%。 肾功能:BUN17.71mmol/L, CREA117.1umol/L,UA498.8umol/L 。 电解质:K+ 5.79mmol/L CL 108.2mmol/L 。 心肌酶正常。 钠尿肽:1800 pg/ml。

出院医嘱:1.注意休息,低盐低脂饮食,监 测血压、心率,避免劳累及受凉。2.出院带药: 替米沙坦 80mg 1次/日;呋塞米 10mg 2次/ 天;螺内酯 20mg 1次/天;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50mg 每天1次;地高辛 0.083mg(1/3片) 1次 /天;华法林钠 2.5mg 每隔天一次(单日); 华法林 1.875mg(3/4片)每隔天一次(双日); 阿托伐他汀片 20mg 1次/晚;倍他乐克 6.25mg 每日2次。3.一周时复诊并复查肾功能、电解质、 凝血、INR及心电图等,动态监测INR变化,保 持在2.0-3.0之间。4.不适随诊,门诊调整药物。

2.重度贫血

3.高血压病 正常血压
极高危组
入院诊断
4.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 心脏大 快速房颤 PTCA+支架植入术后 心功能Ⅲ 级 5.脑梗塞后遗症期 6.左眼失明 7.右眼白内障

诊疗经过
入院后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可能性大,予以 以下下主要治疗: 5%葡萄糖液100ml+泮托拉唑注射剂60mg 静滴 2次/日 (8月11日-8月17) 5%葡萄糖液250ml+维生素K1针40mg 静滴 1次/日(8月11日-8月17) 氨甲环酸(贝瑞宁)0.5g 静滴 2次/日 (8月11日-8月16)
既往史

同年3月再次于我科住院在右冠状动 脉植入二枚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后规 律服用“拜阿司匹林0.1 QD”和“波立 维 75mg QD”1年后,未再服用“波立 维”。近期服药史不详。
入院查体

BP120/60mmHg,P94次/分,神清合作,精 神差,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可见多处大小不 等皮下瘀斑(头部、四肢、躯干均可见),尤 以四肢为甚,右侧臀部及大腿背侧瘀斑融合成 片,皮肤张力高并伴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 无啰音,心率108次/分,律绝对不齐,第一心 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2/6收缩期吹风样 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 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6次/分,左侧肢 体肌力IV/V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
诊疗经过
凝血常规:PT、INR、APTT连续测定三次均
无法测得,Fbg 3.151g/L,TT11.9秒。
8月12日床旁B超:肝光点稍增粗,右侧臀
部肿块及皮下软组织内不均匀回声团块, 皮下软组织水肿?血肿?(结合查体考 虑肌间血肿)
诊疗经过

再次追问服药史,患者仍诉去年1月 开始口服拜阿司匹林、波立维,今年3月 已停用波立维,且服药期间无出血症状 及瘀斑,故排除药物因素,考虑血液系 统疾病可能性大,如血友病、血小板无 力症等。预约冷沉淀,并于8月12日15: 30输注同型冷沉淀凝血因子1.75U补充凝 血因子,继予泮托拉唑护胃,奥曲肽、 维生素K1止血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诊疗经过
后查阅病历得知:患者上次入院时HB119 g/L,心电图示快速房颤(既往住院心电 图均为窦性心律),予以华法林抗凝, 并监测凝血功能,6月24日凝血功能示 PT24.30秒,INR2.12,APTT31.60秒, Fbg 2.9g/L,TT15.7秒,目标值内。于6 月25日出院。

诊疗经过
诊疗经过
从而推测患者在服用华法林,考虑出血 为华法林过量所致,建议转科治疗。经 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于8月18日转入心内科。 入我科后继续扩冠,制酸护胃,抗心肌 重塑,护心,并利尿、强心抗心力衰竭, 控制心室率等治疗,并拟抽血复查血常 规、凝血功能等。

诊疗经过

然8月19日晨抽血,抽血过程中即出 现血液凝固,无法取得标本。考虑凝血 功能亢进,当天予以临时口服拜阿司匹 林0.1及氯吡格雷75mg。8月20日晨再次 抽血仍出现凝固,于第三次终于抽出小 量血液标本送检。
需要指出的是,出血风险增高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 的风险往往也增高,这些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净获 益可能更大。因此,只要患者具备抗凝治疗适应证 (CHADS2评分≥2分)仍应进行抗凝药物治疗,而不 应将HAS-BLED评分增高视为抗凝治疗禁忌证。对于 此类患者应注意筛查并纠正增加出血风险的可逆性 因素,并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华法林治疗的初始剂 量宜更低(1.0mg/d-1.5mg/d),对凝血指标的监测 频度亦应增加。启动华法林治疗时或调整剂量期间 需要每1-2日检测INR,INR达标后每2周检测1次.
从该病例我们看出,华法林的抗凝
治疗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 有效地防止血栓形成,用得不好,
或者血栓依然形成,或者引发致命
性的出血。
那么怎样规范进行房颤的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 一。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 因,而脑卒中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预防卒
抗凝治疗可增加患者出血性并发症风险,因此 在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出血风险进 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目 前有多种评估方法应用于临床,其中HAS-BLED评分 系统被认为是最为简便可靠的方案。评分为0~2分者 属于出血低风险患者,评分≥3分时提示患者出血风 险增高。
说明:“高血压”系指收缩压>160 mm Hg;“肾功能异常”系指长 期透析或肾移植或血清肌酐≥200μmol/L者;“肝功能异常”指慢性 肝病(例如肝硬化)或具有肝功能明显受损的生化证据(胆红素高 于正常上限的2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高于正常上 限的3倍等);“药物”是指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抗 炎药物、皮质激素等增强华法林作用的药物。


期间患者丈夫把患者在家口服的药 物拿来。我们发现患者不仅按嘱服用出 院时开的华法林,而且在厂里医院开了 华法林,并且服用5mg QD。
诊疗经过

患者于8月27日症状好转出院。 出院诊断:1.华法林过量


2.重度失血性贫血
余同入院时
诊疗经过

出院医嘱:1.出院带药:拜阿司匹林 0.1g 每日一次,华法林 1.25mg 每日一 次,地高辛 0.083mg 每日一次,立普妥 10mg 每晚一次,消心痛 5mg 每日三次, 速尿 20mg 每日2次,安体舒通 20mg 每 日2次。2. 注意休息,低盐低脂饮食, 严格按医嘱服药,一周后复查凝血功能、 血常规。 3.注意有无出血及出血倾向。 4.不适随诊。
华法林致出血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68岁。
主因皮下瘀斑3天,伴黑便、头晕、乏力4
小时于2012年8月11日由平车推送入消化内
科。
患者8月8日开始出现皮下瘀斑,并逐渐增 多。8月11日中午12时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解
黑便,共2次,约200g, 伴头晕、乏力、出汗。
无腹痛、腹胀,无呕血,无牙龈及鼻出血,无
诊疗经过

鉴于患者冠心病 心脏支架植入术后,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出现冠状动脉及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给予低分子肝素 钠针(克赛)4000u Q12H*4天+拜阿司匹 林0.1 QD,8月21日开始口服华法林 1.25mg QD抗凝。患者未新出现皮下瘀斑 及黑便。
诊疗经过
8月24日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 结果示:HB100g/L;凝血功能:PT12.4 秒,INR1.05,APTT27.50秒,Fbg 3.90g/L,TT26.8秒,考虑华法林实际上 仅服2次,且之前大剂量的维生素K1可在 一周内引起华发林抵抗,故暂未调整华 法林用量。
诊疗经过


血常规:WBC7.45×109/L,N64.4%,L29.1%, HB90g/L,HCT26.8%,PLT219×109/L。 凝血功能PT12.6秒,INR1.07,APTT25.4秒, Fbg 3.06g/L,TT16.4秒。 血生化示:TP 58.4g/L,ALB33.9g/L, GLB24.5g/L,TBIL33.9umol/L, DBIL13.9umol/L。 血脂示CHOL2.9mmol/L,HDLC0.99mmol/L, LDLC 1.26mmol/L,TG1.42mmol/L。 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正常。
作用机制(一)

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 氧化物还原酶,阻止维生素 K还原形式KH2的形成。 KH2通过对维生素K依赖性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氨 基末端谷氨酸残基的γ-羧 化作用,使其具有生物活性 ,促进凝血因子结合于磷脂 表面,加速凝血过程。 除此之外香豆素类药物尚能 抑制抗凝蛋白调制素C和S 的羧化作用。
中的新发与复发应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
的主要内容。
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 塞事件的有效措施,但与此同时亦将增加出 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确定患者是否 适于进行抗凝治疗前应评估其获益风险比, 只有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获益明显超过出血 性并发症的风险时方可启动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水平与其基线特征密切相关,根据 基线特征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是制定正确的抗凝治疗策略的基础。 目前CHADS2评分系统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估工具。随着 CHADS2评分的增高,房颤患者未来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逐渐增 高。若无禁忌证,所有CHADS2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均应进行长期 口服抗凝药治疗。若房颤患者CHADS2评分为1分,可应用阿司匹林 (100mg—300mg, qd)治疗,部分患者也可考虑应用口服抗凝药治 疗。CHADS2评分为0分时一般无需抗凝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