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哲理故事
儿童哲理故事-勤劳的小猴子种桃树

⼉童哲理故事-勤劳的⼩猴⼦种桃树 我们只有勤劳才可以养活我们⾃⼰,所以我们⼀定要变得勤劳,不可以懒惰哦!下⾯我们就来看看⼉童哲理故事-勤劳的⼩猴⼦种桃树吧! 勤劳的⼩猴⼦种桃树 ⼩猴⼦最爱吃桃⼦,于是它决定:种桃树! 说⼲就⼲,⼩猴⼦扛着锄头、拿着⼩树苗来到果园⾥,开始忙活起来了。
松⼟、种树、浇⽔、施肥,可⼀样不能少。
⼩猴⼦忙呀忙,忙呀忙,终于把桃树种好了,它⼀边擦汗⼀边说:“⼩树,⼩树,快长⾼吧!” 勤劳的⼩猴⼦每天都来果园⾥捉⾍、施肥。
过了⼏个⽉,他惊喜地发现树苗个头长⾼了,腰⼉变粗了,⼩猴⼦⾼兴地⼜蹦⼜跳:“⼩树,⼩树,快开花吧!” ⼩猴⼦每天都要去果园⾥浇⽔、锄草。
在他的精⼼照料下,果树长得⼜快⼜好。
⼜过了⼏个⽉,⼩猴⼦⼜发现桃树开花了,⼀朵朵粉⽩⾊桃花绽放着笑脸,美极了。
⼩猴⼦激动地拍起了⼿:“⼩树,⼩树,快结果吧!” 转眼间,春去秋来,当⼩猴⼦再次来到桃树下的时候,呀!桃树上已经结满了沉甸甸的、⼤⼤的桃⼦,⼩猴⼦开⼼的笑了…… 故事中的⼩猴⼦因为爱劳动最后收获了甜蜜的果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得到收获,⼀定要通过⾃⼰的努⼒和坚持才能获得你想要的,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幸福的道路没有捷径,只有通过勤劳的双⼿才能创造哦! 偷吃桃⼦的猴⼦ 在茂密的森林⾥,⼩动物们⼀起种了⼀⽚桃林。
夏天到了,⽔蜜桃成熟了,每个桃⼦都特别的诱⼈,都微笑着在招⼿呢! ⼩动物们看着⽔蜜桃,努⼒的闭着⾃⼰的嘴巴,以免⼝⽔流出来。
⼤象是整个桃林的主管,它想找只动物来看管桃林,防⽌被其它动物偷吃。
⼀天早上,⼤象把动物召集过来说:“有谁愿意来看管桃林?” 猴⼦听了以后,好啦!天助我也,我可以偷吃⽔蜜桃了,于是,猴⼦⾃告奋勇的举起了⼿。
猴⼦终于⾛马上任了,看见这满园的桃⼦,嘴巴开始馋起来了。
兔⼦为了考察它,故意在树下放⼀个桃⼦,远远看见猴⼦来了,就捡起桃⼦往⼝⾥塞。
猴⼦看见了,板着脸说:“我是主管,你没经过我同意,怎么就吃桃⼦了呢?⼤家是对我的相信,所以才派我来守的。
牛王与猴子哲理故事

牛王与猴子哲理故事
从前,在一个山林中,有一头狂傲的牛,他自认为是众兽之王,常常挑战其他的兽类,许多动物都被他吓怕,不敢与他交往。
有一天,一只聪明的猴子路过这个山林,他看到牛王所做的一切,感到非常的生气,
便决定去教训一下牛王。
猴子来到牛王的领地,耐心地观察了一会儿,然后说:「牛王,你虽然很强壮,但你
的问题不是在力量,而是在自卑感。
」牛王听了猴子的话,非常不高兴,他认为自己是无敌的,怎么可能有自卑感呢?于是他用高傲的语气回答猴子:「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无
能的!」
猴子说:「我看你很害怕失去权力和地位,才会采取这种傲慢的行为来掩盖自己的自卑。
」
牛王想了想说:「我承认,我上司很强势,我的同伴很嫉妒我,我害怕。
但是,我怎
么样才能战胜自己的自卑感呢?」
猴子告诉牛王:「只要你爱和尊重其他的兽类,而不是一味地压制和蔑视他们,就能
战胜自卑感。
」
牛王听了猴子的话,恍然大悟。
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仅影响了其他动物的生活,
也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牛王开始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且尊重每一只兽类。
这样,他的
话语变得温和多了,每个动物都愿意和他交往,他也逐渐成为了山林中的大哥。
从此,牛王学会了尊重他人、珍惜自己,变得更加强壮和自信了。
故事告诉我们,自卑感是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共通问题。
只要我们尊重和欣赏身边的人
和物,我们就能战胜自卑感,变得更加强壮、自信、亲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
真正的生命之王。
【哲理故事】猴子饮水

【哲理故事】猴子饮水从前有一只猴子,它住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
这只猴子非常聪明,它拥有灵活的四肢和敏锐的观察力。
这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猴子决定出去寻找一些喝水的地方。
猴子跳跃在树梢之间,沿着山坡向下前进。
不久,它听到了清脆的流水声。
猴子兴奋地追随着声音,很快发现了一条小溪。
猴子拍了拍自己胀起的肚子,意识到自己口渴了。
于是它走到小溪边,准备喝水。
可是,它看见溪水很浅,一点都不适合直接喝。
猴子开始思考该怎么办。
它想到了一块大石头,于是跳到石头上试图用手捞水。
可惜,猴子的手太短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接到水。
猴子感到十分沮丧,但它没有放弃。
它开始观察四周,寻找解决办法。
这时,猴子看到了一个树洞,洞口往下倾斜,正好通向溪水。
猴子灵机一动,立刻跳到树洞的边缘。
它用手伸进洞口,将洞里的水往外推。
猴子小心翼翼地换了个角度,又将手伸进去,再次推出一些水。
猴子一边不断挪动手的位置,一边将水推出来。
这样一来,猴子终于成功地喝到了溪水。
猴子喝完水后,心满意足地坐在岩石上。
它意识到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自己度过了一次危机。
从此之后,猴子明白了一个真理:即使面临困难,只要能保持冷静并寻找解决办法,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困境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和方法。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冷静思考,善于观察,寻找解决的办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逆境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猴子的聪明和冷静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哲理课,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智慧。
正如猴子一样,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面对困难,勇敢地迎接挑战,并通过努力和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让我们像猴子一样,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往直前,充满智慧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和挑战。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放弃,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来成功和幸福。
哲理11月故事

一、哲理故事——叫嚣的猴子动物园里有一只刚来的小猴子,它被关在笼子里。
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给它安置了一个很漂亮的“家”,每天都喂它喜爱的食物。
可是它还是不高兴,它想念它的爸爸妈妈,想念它从前的伙伴。
它很伤心,总是不停地大叫。
结果吵的其他动物都跟着一块叫喊起来。
一位工作人员看到这只猴子这么不老实,决定好好教训它一番,它用电棒去击打小猴子,可是小猴子叫的更凶了。
这时,另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他对他的同事说:“让我试试吧!”他把小猴子装进一个很小的笼子里,然后吊在关老虎的房间里。
老虎还以为是给自己送上美餐来了,饥渴地盯着小猴子。
小猴子吓的歇斯底里地叫了起来。
这让老虎更加兴奋,它跳起来扑向猴子。
小猴子以为完了,叫的越发尖利了。
但老虎没有碰到猴子,因为笼子离地面的高度是它达不到的。
所以它一次次地尝试只是在白费力气。
小猴子吓坏了,它叫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它才回到它的“家”里。
回到“家”的小猴子没有了老虎的威胁,逐渐安静了下来,很快睡着了。
【大道理】为什么我们总是会怨天尤人呢?那是因为我们从未遇到过十分糟糕的情况。
珍惜现有的一切,要知道,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二、哲理故事:沉默与敢言在浩瀚的语言世界里,“沉默”与“敢言”是一对难兄难弟,它们常被基他词语讥讽为“毫无用处的一潭死水”和“十足的闯祸专家”。
对此,它们很难过,决定结伴而行,到外面去发现自身的价值。
一路上,“沉默”闷不吭声,即使看见去药店抓药的贫苦老人的铜钱丢了,几个嬉戏顽童的附近藏着一个沉坑,它也选择了保持沉默:“敢言”则喋喋不休,哪怕它揭露出的隐私让夫妻反目,兄弟干戈,也依然炫耀着自己的敢于言说。
就这么过了很久,它们非但没有发现各自的价值,甚至了几分沮丧,只好垂头丧气地准备放弃,回去继续接受他人的冷嘲热讽。
这时,它们途径一处毫无公正可言的公堂。
被告是一个无辜的男孩,原告是横行霸道的大财主,证人们是财主唯命是从的家奴,而审判年老昏庸的县官。
这是一件恶性杀人案,财主毒杀了他的仆人,却嫁祸给死者的独子。
【哲理故事】猴子饮水

【哲理故事】猴子饮水
从前,在一座森林的深处,有一只猴子。
一天,猴子渴了,到一条河边去喝水。
他发现河水里有一个椭圆形物体,看起来像是一个烤饼干。
猴子非常高兴,抓起这个物体,放到了嘴边,却发现它塞不进嘴里。
猴子非常为难,决定想办法将这个物体变小。
于是,他用手将它压扁了一些,又用脚踩了踩,结果这个物体真的变小了,变成了他所能够吞咽的大小。
猴子非常自豪,低头喝水,享受着他的智慧带来的满足感。
可是,当他抬起头来的时候,他发现许多水滴飘扬在河面上,气泡在水面下方缓缓上升。
猴子陷入沉思,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这个物体并不是一个烤饼干,而是一块玻璃,压扁了之后才可以吞咽下去。
玻璃块被压扁了,形状被改变了,但是数量不变,仍然占据同样的空间。
猴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想解决问题,不能只看问题的外表,而要深入探究它的本质。
此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玻璃被压扁,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而是将问题转化成了另一个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解决了。
猴子学到了一个宝贵的教训。
从此,他决定更加谨慎地处理问题,不再盲目行动,而是深入思考,寻找问题的本质,并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哲理故事】猴子等果

【哲理故事】猴子等果从前,有一只猴子生活在茂密的丛林中。
这只猴子非常贪心,总是想尽办法得到更多的东西。
一天,它看到了一棵结满了美丽果实的树,心想“这些果实一定非常美味,我要等着它们成熟了,然后一口吃个精光。
”于是,猴子就坐在树下不动了,每天都在等待着果实成熟。
渐渐地,果实开始变得越来越饱满,颜色也变得越来越诱人。
猴子看到这些美味的果实离自己越来越近,心中的欲望也变得越发强烈。
就在果实即将成熟的时候,突然一场大雨袭来,果实被雨水冲击得稀烂不堪。
猴子很是气馁,白白等了这么久,最终得到的都是一些烂掉的果实,而且还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时,猴子忽然听到了一声声轻微的响动,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松鼠正在努力地储存果实。
猴子问松鼠:“你为什么这么辛苦地储存果实呢?”松鼠笑着回答:“因为冬天来临了,届时食物几乎都会消失,我必须提前储备一些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猴子听了后,感到很惭愧,自己只知道贪图享受,而松鼠才是真正明智的生物。
猴子决定改变自己的态度,开始积极地努力工作,而不是一味地等待机会降临。
果实成熟后,猴子也像松鼠一样,开始了储存果实的工作。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它不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等待上,而是变得勤劳起来。
在茂密的丛林中,猴子的变化并没有逃过其他动物的眼睛。
它们也都感到很吃惊,因为这只贪心的猴子居然能够做出如此大的改变。
后来,当冬天降临时,其他动物都纷纷陷入了困境,而猴子因为之前的努力,已经有了足够的食物储备,过得非常舒适。
其他动物对猴子的转变都非常佩服,纷纷向它学习,使得整个丛林都变得更加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不要总是贪图享受,而不付出努力。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的工作,才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东西。
也要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而不是一味地等待未知的幸福降临。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是一个寓言故事,通过描述猴子的行为,给人们传递了一些重要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机灵的聪明猴子,它看到水中的月亮非常美丽,就想办法捞取月亮。
于是猴子找来了一个长杆,用力伸进水中。
但不管猴子怎么努力,月亮始终离它很远,根本无法触碰。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几个道理:第一,人要脚踏实地,不要盲目追求不可能的事物。
猴子捞月亮的行为就属于不现实的追求,不论它如何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改变的事实,如果我们不接受现实,一味地去追求不可能的东西,只会给自己带来失望和痛苦。
第二,我们应该学会分清现实和幻想。
故事中的猴子看到水中的月亮非常美丽,但它没有意识到那只是影子,是不可触碰的存在。
这告诉我们,有些事情看似很美好,但只是幻想,不切实际。
我们不能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应该理性思考,分辨出现实中的真真假假。
第三,人们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
猴子追求月亮,体现了它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猴子的行为过于盲目,没有一定的目标和价值观。
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不要为了短暂的欢愉而迷失自己的方向。
第四,我们应该懂得珍惜眼前的机会和资源。
猴子追求月亮,忽略了它身边的其他资源。
事实上,猴子身边可能有更有价值的东西,而它却放弃了这些机会,一味地追求那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珍惜自己身边的资源和机会,不要错过那些对我们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总而言之,猴子捞月亮的故事通过描述猴子的行为,给人们传递了一些重要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我们要脚踏实地,不要盲目追求不可能的事物;我们要学会分清现实和幻想;我们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我们应该懂得珍惜眼前的机会和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从动物园里跑出来的小猴子哲理故事

从动物园里跑出来的小猴子哲理故事引言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些意外的发生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困扰和焦虑,但它们往往也是给我们带来一些重要的启示和教训。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猴子的冒险经历,它从动物园里跑出来,逐渐领悟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和道理。
故事开始从前有一个小猴子,它生活在一个充满乐趣和自由的动物园里。
动物园里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相互之间和睦相处,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然而,小猴子却对这种生活感到无聊和局促。
有一天,小猴子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它想要离开动物园,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于是,在一个夜晚,小猴子找到了逃脱的机会,顺利地跑出了围栏。
迷失的小猴子刚出动物园的小猴子充满了兴奋和好奇心。
它欢快地跳跃着,向着未知的地方冒险前进。
然而,不久后,小猴子开始迷失了方向。
它走进了一个陌生的森林,周围都是茂密的树木和生物的叫声。
小猴子紧张地四处张望,试图找到回家的路。
但无论它怎么努力,都找不到回去的路。
意外的帮助正当小猴子感到绝望时,它意外地遇到了一只智慧的老猴子。
老猴子看到小猴子迷失的样子,主动上前帮助它。
老猴子对小猴子说:“小朋友,你是怎么迷路的呢?”小猴子抱怨道:“我觉得在动物园里过得太无聊了,我想要自由,所以离开了动物园。
但现在我迷路了,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老猴子微笑着说:“年轻的朋友,生活并不是一直都有乐趣和自由的。
在我们追求自由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
”人生的哲理从此,小猴子开始成为老猴子的学生,学习生活的智慧和哲理。
它逐渐明白了以下几个人生的重要道理:1. 自由的真正含义小猴子以为自由就是不受拘束和约束,可以随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通过与老猴子的交谈,它意识到了自由并不等于无拘无束,而是要学会自律和自我约束。
2. 困难是成长的机会小猴子通过迷失和寻求帮助的经历,明白了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机会。
只有在面对困难时,我们才能通过克服它们而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3. 感恩与珍惜在动物园里,小猴子对自由和乐趣没有真正的珍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猴子的哲理故事
故事一:猴子饮水
非洲大草原的旱季来临了,饮水成了生活在这里的所有动物最艰难的事情。
食草
动物和食肉动物四处寻觅着水源。
在飞禽的指引下,走兽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日渐干涸
但仍有水的小湖。
狮子最先赶到这里,喝完水后离开了。
斑马、羚羊、跳羚、猴子等陆续集结此地,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它们面前,湖水中潜藏着许多鳄鱼,个个虎视眈眈。
岸上的动
物显得惶恐焦躁,不敢轻易靠近,但又无法忍耐饥渴的折磨。
最先冒险的是勇敢的斑马,领头的一只试探着靠近湖水,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喝了口,然后抬起头观察一下再低头喝。
接着其他的斑马也鼓足勇气相继靠近,低头,饮水……突然,一只鳄鱼咬住了猎物。
一头体格较弱的斑马成了牺牲品,别的斑马纷纷
后退。
鳄鱼的强悍有目共睹,可生存成了动物们惟一的渴求,眼睁睁地看着一些动物脱
水后倒下,它们只能选择冒险。
于是,羚羊、跳羚、角马等不间断地先后靠近湖水。
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进攻与脱险的游戏一遍又一遍地悲壮地演绎着……
虽然许多动物不幸地落入凶残的鳄鱼之口,但饥渴难耐的“悲壮者”仍旧选择“冲锋”。
与此相反,猴子并不轻举妄动。
原来,大多数猴子“探索”出一条饮水的巧妙方式:在离湖不远的岸边沙地上挖出洞穴,湖水会从地下渗透过来,这足以让猴子们活下去。
猴子饮水的巧妙方式,给人们一个启示:勇敢的冒险有时并非明智之举,而另辟
蹊径的智慧才是取胜的法宝。
故事二:猴子等果
一群猴子在树间嬉戏,忽然,它们发现在一棵大树的顶端挂着一枚果子,那枚果
子又大又红又鲜,看上去好吃极了。
然而,那挂过的位置太高太危险了,猴子们不敢上去,只好在树下面等,等那枚
果子自己掉下来。
等啊等啊,那枚果子就是不掉下来,许多猴子不再等了,一个接一个走了,最后,只剩下一只猴子了。
这只猴子毅然决然地说:“我一定要等到那枚果子掉下来!”就这样,这只猴子从夏天等到了秋天。
秋末,那枚果子终于从树上掉下来了,然而——因为长久地风吹日晒水分大失,因为过度的成熟而变小、变暗了,着地时,当即摔成了烂泥。
这只猴子一见此景,哭了个昏天黑地。
就在这只猴子等果时,其它猴子却摘到了大量的果子,那些果子又大又红又鲜,还好吃,它们个个吃了个痛快。
执著,固然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是,如果将执著的对象搞错了,执著就等于顽固加愚蠢、就等于可笑加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