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天鹅与黑天鹅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带,居住着一群白天鹅。
它们以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
一天,扑簌簌飞来几只黑天鹅。
白天鹅群顿时出现了骚动,它们窃窃私语,这只生气地嘀咕,“啊呀,那不是乌鸦的颜色么?”另一只愤慨地表示,“黑得像木炭,太丢天鹅的脸了。
”白天鹅们商量着如何驱赶黑天鹅,不再让它们在这里露脸。
然而,闻讯赶来的人们,见到黑天鹅,无不欣喜若狂,赞不绝口:“黑天鹅,黑天鹅,多稀罕的品种,见到你们真是大开眼界。
”“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太可爱了。
”白天鹅们开头是惊呆,继而是自卑,它们暗自叹息道:“看来,人们十分看重黑天鹅,我们将一钱不值了。
谁知,人们爽朗的话语清晰地传来:“白天鹅,黑天鹅,黑白相间,交相辉映,大自然蕴含着的美,多么令人心荡神驰呀!”白天鹅感动极了,它们欢唱着迎向了黑天鹅;黑天鹅分外快乐,扑打着黑油油的双翅,高歌奔向白天鹅。
从此,白天鹅和黑天鹅很快融合在一起,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_的羽毛________的姿态________的歌声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稀罕——________ 爽朗—________ 分外—________ 3.“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断;②穷尽;③极,最;④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赞不绝口”中的“绝”应该选________种解释;“绝处逢生”中的“绝”应该选第________种解释。
4.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是因为________;后来,白天鹅感到自卑,是因为________。
5.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
五年级秋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五年级秋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
芭蕉芭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的茎高达三四米,不分枝,丛生。
芭蕉叶大,呈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
芭蕉叶的表面呈深绿色,有着对称而又细密、匀称的纹路,光滑得如同打了一层蜡,叶背呈浅绿色,略有粗糙感。
入夏,芭蕉的叶丛中便会抽出淡黄色的大花。
芭蕉的生命力很强。
我们学校的一角就有几棵芭蕉,它们虽然饱经霜打雨淋、风吹日晒的折磨,却依旧是那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像健美的绿衣少女,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古以来,芭蕉就以孤独忧愁的形象出现在文人的笔下。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清。
”她借芭蕉这一意象,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诉了出来。
芭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芭蕉根捣烂涂抹患处,对消除肿毒有很好的疗效。
芭蕉的用途可真大呀!我欣赏芭蕉那颀长秀美的身姿,欣赏它那素淡可爱的黄花,更佩服它那种昂扬向上、不畏风雨的精神!(有删改)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春天的意味正浓。
(________)(2)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________)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篇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来介绍芭蕉。
4.为了强化读者对芭蕉的认识,作者还引用了著名女词人__________的词句,使全文显得内容丰富。
5.作者为什么会欣赏芭蕉?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芭蕉成为古人笔下咏诵的对象,你还知道哪种植物也曾经成为古人的情感寄托?请写出两句与它相关的诗句跟大家分享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色首都——莫斯科(节选)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
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
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
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
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
这所举世闻名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
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
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
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
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
后来,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
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
自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8条绿色林带。
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在市郊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
如今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44平方米。
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绿色首都。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建立林立矗立①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②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③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2.“举世闻名”的意思是________。
部编人教版精编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精编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一、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联系上下文,“体面”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A.花生有很多好处。
B.不同果实的特点。
C.花生的可贵之处。
3.从“埋在地里”和“高高的挂在枝上”可以看出,这两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花生___________的特点,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自然段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做对比,突出了花生默默奉献的品质。
B.选文最后一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一味追求体面,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C.父亲话中的意思是“我们”兄妹几个虽然长相不出众,但是“我们”可以像花生一样,不要在意自己的美丑,全心全意为他人和社会贡献力量。
二、阅读理解。
落花生(节选)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不好看,()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做有用的人,()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外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________;蝴蝶的触角像两个________;白蚁的触角像一串_____;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_________;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_______。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五年级语文课外必读书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语文课外必读书知识点归纳语文是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而课外阅读则是提升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五年级语文课外必读书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书籍的内容。
一、《狐狸三记》《狐狸三记》是著名作家曹文轩所写的一本童话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只聪明灵巧的狐狸面临人类猎人的考验,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躲过险境的故事。
1. 故事情节:描述狐狸与人类猎人之间的斗智斗勇,培养了学生的智慧和勇气。
2. 人物形象:狐狸聪明灵巧,猎人机智勇敢等,学生可以通过描述人物形象提高自己对于人物塑造的认知能力。
3. 故事道理:适度探讨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如智勇双全、互相帮助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人生道理。
二、《小兵张嘎》《小兵张嘎》是著名作家刘缘豪创作的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以小兵张嘎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他勇敢、聪明、善良的形象,并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事迹。
1. 人物塑造:通过对张嘎形象的描写,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个普通人如何在艰苦环境中成长为英勇无畏的战士。
2. 爱国主题:通过描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文学技巧:分析文本中的描写、对话、转折、铺垫等手法,帮助学生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小王子》《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这本书主要通过小王子的冒险经历,展示了对爱、友谊、执着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1. 意象描写: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小王子》了解到丰富的意象描写,如星星、玫瑰花等,进一步培养想象力和感受世界的能力。
2. 道德教育:探讨故事中所体现的道德观念,如友谊、责任、真实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文学与艺术:通过书中的插画、排版和文字表现形式,了解文学与艺术的关联,培养审美和艺术表达能力。
总结:以上是关于五年级语文课外必读书的知识点归纳。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的作品,学生能够提高语文阅读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智慧和人生真谛。
语文S版2022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语文S版2022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外阅读。
阅读需要一种激情阅读,需要一种激情。
无论阅读何种书刊,只要我们觉得有必要或有兴趣,那么,只要翻开书,我们就应该用饱满的激情去投入。
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用心、用情去了解它,品味它,也就不会获得对它的深入理解以及由此而展开的生命内在的秉承与领悟。
一本书,只要对我们的成长有助益,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在阅读中与它融合、与它交流。
并且这种融合与交流不应该是肤浅的与空泛的,而应该是深刻的和充满激情的。
用激情去阅读,可以使我们与书本之间的关系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升到一种共有、互动、沟通的关系及境界中。
这时,书中人物和事件,书中的理念与智慧就会与我们的经历及体会,与我们的思想与情感达成心与心的共鸣。
日子久了,这种心灵上的共鸣就必然引发自我内在品格与素质的提高与升华,使我们获得成长。
因此,用激情去阅读,是一个很优秀的阅读理念。
没有激情,就不会运作人与书之间的深入和细致的沟通与交流。
而拥有激情,无论是阅读,亦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会使我们获得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最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用激情去阅读,用激情去领悟这个世界。
我们会从一本看似简单的书中挖掘到深沉的哲理,我们会从看似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把握到清晰的线索。
那么,无论书内书外,无论肤浅还是深刻,对于我们来讲都将是我们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与桥梁。
请用激情去阅读吧!激情将引领生命走向辉煌。
1.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秉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的不少段落都以“用激情去阅读”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要“用激情去阅读”?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感悟?请写在下面。
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别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国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照样子,写词语。
亭台楼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珍异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写出了人们漫步圆明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鸟的天堂》片断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
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
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一)
一、记叙文
1、理解:①理解词语的意思(北师版常有,人教版有时会有) ②结合生活和文章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重难点)
2、分析:①分析原因:A、直接在文中检索相关的答案;B、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答案。
(重点)
②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分析人物形象)(重难点) ③分析题目和重点句的含义(难点)
3、总结:①总结文章中相关事件的特征②指代题型③文章的叙述顺序
这三点难度中等,做题相对简单
4、概括: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段意)
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方法,重难点)
5、开放性题型(重难点):①结合文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②文章给你哪些启示好道理。
二、说明文1、说明方法和作用2、说明对象的特征
3、说明文语言的特征
4、根据文章出现的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二)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
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
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
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
二、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五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三)
三、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
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
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
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
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四、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
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