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道外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合集下载

黑龙江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黑龙江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龙江2021年⾼考语⽂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现代⽂阅读(24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松⽵梅与中国⽂化风⾻①松、⽵、梅是中国⼈所喜爱的⾃然事物,也是中国⼈所推崇的⼀种⼈格精神的象征。

这种⼈格的象征物,既是中国⽂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化的⼀种独特的表达⽅式。

②中国⾃古以来便有将⾃然⼈化的传统。

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与⾃然和谐相处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哲学和⽂学的影响有关。

中国古代哲学讲天⼈合⼀,物我同⼀,所以⾃然事物就容易被⼈格化。

中国古代⽂学重托物⾔志,以物喻⼈,所以⽤⾃然事物作⽂化和⼈格的象征,也就成了⼀种修辞⼿法。

这种⼈格化的⾃然事物,在植物界,松、⽵、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已是⼈尽皆知的常识。

③传说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个地⽅官去拜访他,问他⼀个⼈在这⼉是否感到寂寞,苏轼指指门外说,我这⼉有“风泉两部乐,松⽵三益友”,何寂寞之有。

⼜传说爱梅成痴的林逋终⽣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所谓“梅妻鹤⼦”,都是典型的例证。

④中国⼈喜爱松、⽵、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

这种品格虽然古⼈对之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如松的枝⼲如铁、岁寒后凋,⽵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洁冰清等等,却是⾃魏晋以降中国⼈所推崇、所提倡的⼀种风⾻。

这种源于先秦儒者“浩然之⽓”的风⾻,在中国古代曾⽤来评品⼈物、鉴赏书画,后来⼜⽤于论⽂,成了⼀个重要的⽂学理论范畴,对推动历代诗⽂⾰新,起了重要的作⽤。

⑤由松、⽵、梅这些⾃然事物所体现的风⾻,在中国⽂化传统中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先是出于中国⼈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态度,所谓“天⾏健,君⼦以⾃强不息”是也。

故古⼈主张养“浩然之⽓”,培植⼀种强旺的内在精神,以应对⼈⽣的各种艰难困苦,成就⼈⽣的各种事业,这是中国⽂化讲风⾻的精神源头。

⑥与古代不同,现代中国⼈所讲的风⾻,⼀⽅⾯固然有古代⽂化的精神传承,另⼀⽅⾯,也有现代⽂明的影响和现代精神的浸润。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人类学家认为是最原始的。

人类学家以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大多数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没有不装饰的民族。

我们人类在年幼的时候,喜欢在颈项上围着草珠,或野花环之类的东西,在帽子上插一片羽毛,在身上涂些泥土或色彩。

人猿在行走的时候,带着一根绳子,一块破布,一片草皮,或一条枝杈。

他们使用此种“挂布披荆”的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快乐。

无疑的,他们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是对于装饰发生兴趣的表示。

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但在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扮演一个角色,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

这种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的行为,为装饰的主要目的。

但是除了满足自己快乐之外,还含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间之感情交流的作用。

这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为了名誉金钱,而获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艺术表现。

这个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艺术运动。

这种艺术运动,有静的和动的两类,腓赫纳说:“前一类的艺术,是经过静态去求快感的,另一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变的形式去求快感的。

所以在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而后者,是用身体的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

”我们现在就是从静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来做一番研讨。

人既直立了,两手就可以用来抓东西撕东西,同时也就感觉到了东西的质的坚柔,形的大小的区别,并且可以用手将东西堆、砌、聚、散。

久而久之,就有人在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

另外一方面,人的两手养成了拥抱、推拒、攀援、攻击的能力,这些举动一有节奏,就能唤起运动的快感。

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前一种,用手在东西的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的艺术。

我们晓得,虎和鹰,也能用爪抓东西撕东西,猿和熊,也能用足拥抱、推拒、攀援、攻击,但是它们的动作,仅止于此。

黑龙江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人生的挫折没有能够改变他的倔强,反而使他更加坚强。

他的写作更加不事雕琢,但写出的文字意蕴丰富,譬如在昨天的文友聚会上,他在看似不经意间便留下一串隽永的文字,让人读来备受启发,但又无不熨帖。

A . juèzuópì jùn yùB . juézhuópǐjuàn yùC . juèzhuópìjùn yùnD . juézhuópìjuàn yù2. (2分)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现在能看到的《红楼梦》只有前80回是曹雪芹所做,后40回是高鹗续写,但有专家认为曹雪芹实际已经成稿,只不过后四十回遗失了,这从序言中十载,增删五次”可以看出。

(2)我们普通人和作家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而作家却能够捕捉到那些触动人心的细节、场景,找到生活的闪光点、奇异处,从而产生创作灵感。

而我们普通人却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鲜有新奇感受。

因此可以说文学创作对于那些对生活的人是基本无缘的。

(3)我们有些人总是喜欢幻想,幻想不刻苦就能取得好成绩,但是,不努力就想获得成功,简直是。

A . 批阅视若罔闻不经之谈B . 批阅熟视无睹无稽之谈C . 披阅熟视无睹无稽之谈D . 披阅视若罔闻不经之谈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 世界卫生组织称,世界范围内被确诊的病例在二十四小时内增长了近一千例左右,死于甲型H1N1流感患者人数也升至七十二例左右。

B . 这几天大家看到围绕着乌克兰的变局为中心有一系列的新动向出来,克里米亚的公投、独立、重新加入俄罗斯联邦,似乎这个路是已经开始越走越远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含答案

2024年哈三中高三学年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工作在这个地球的一隅,在一个小圈子里活动。

我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某一片段。

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

然而,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表明,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

实际上,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而是对它进行改编。

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

一篇报道乃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其中那个旁观者的角色总是带有选择性倾向,通常还会带有创造性。

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

在哥廷根曾召开过一次心理学会议,其间有一批据说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接受了一次饶有趣味的实验。

主办方预先安排了一场“事件”:突然,会议厅大门被人撞开,一个小丑冲了进来,一个持枪黑人在后面狂追。

他们在大厅中央停下厮打。

整个事件持续了不到20秒钟,“演员们”离开大厅。

会议主席要求在座各位当即写出一篇报告。

交上来的40篇报告中,关于主要事实的错误低于20%的只有1篇,有14篇的错误为20%-40%,有12篇达40%-50%,13篇高达50%以上。

2024年黑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黑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黑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肺炎疫情后,广大军地医护人员闻令而动,奔赴一线,成为人民生命安全的最美守护者。

为了方便辨认与沟通,他们在防护服上留下各种各样的签名签字。

这些签名和签字,是一种敢战敢胜的宣言。

当“加油”“雄起”等这些字眼频频出现在防护服上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强大的信心被激发,一股蓬勃的力量在迸发。

有祖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动员能力、执行效率作支撑,有这么多技术和大爱无私的医护人员当先锋,有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力量为基础,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有必胜的信心。

“隔离不分离,逆行不独行”,一位驰援武汉的医生情人节最浪漫的表达方式,显示了担当大爱、守望相助。

“云能量,无限大”,通过网络发动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是新时代另一种形式的“与子同袍”。

还有那俏皮的“湖北姑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打赢湖北保卫战倾心尽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管是发生自然灾害,还是应对外敌入侵,(),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爆发破釜沉舟豪迈精深B.爆发义无反顾豪放精湛C.暴发义无反顾豪迈精湛D.暴发破釜沉舟豪放精深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位驰援武汉的医生在情人节用最浪漫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担当大爱、守望相助。

B.一位驰援武汉的医生情人节最浪漫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担当大爱、守望相助的胸怀格局。

黑龙江省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A卷

黑龙江省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A卷

黑龙江省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 .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 .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 . 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2. (2分)(2018·天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 .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 .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 . 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3. (2分) (2017高二上·赤峰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您约我明天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公司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只好改期再谈。

B . 令郎在这次数学奥数竞赛中获得满分,多亏老师您的精心指导,我们全家十分感激。

C . 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一时难以定夺,望你钧裁。

”D . 拙作奉上,自己总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5分)4. (6分) (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023届东北三省三校(哈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届东北三省三校(哈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衣毕飞宇自古到今,唱青衣的人成百上千,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蕴的极少。

筱燕秋是个天生的青衣胚子,二十年前,京剧《奔月》的成功演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嫦娥。

可造化弄人,此后她沉寂了二十年,在远离舞台的戏校里教书。

学生春来的出现,让筱燕秋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二十年后,《奔月》复排,这对师生成了嫦娥的AB角。

把命都给了嫦娥的筱燕秋一口气演了四场,她不让。

不要说自己的学生,就是她亲娘老子来了她也不会让。

这不是A档B档的事。

她是嫦娥,她才是嫦娥。

筱燕秋完全没有在意剧团这几天气氛的变化,完全没有在意别人看她的目光,她管不了这些。

只要化妆的时间一到,她就平平静静地坐在了化妆台的前面,把自己弄成别人。

天气晴好了四天,午后的天空又阴沉下来了。

昨晚的天气预报说了,今天午后有大风雪的。

下午风倒是起了,雪花却没有。

午后的筱燕秋又乏了,浑身上下像是被捆住了,两条腿费劲得要了命。

下午刚过了三点,筱燕秋突然发起了高烧。

高烧来得快,上得更快。

筱燕秋的后背上一阵一阵地发寒,大腿的前侧似乎也多出了一根筋,拽在那儿,吊在那儿,无缘无故地扯着疼。

筱燕秋到底不踏实了,到医院挂了妇科门诊。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辽宁发现侏罗纪化石:哺乳动物史前推四千万年新近在辽宁省发现的3种大小与松鼠相当的小型动物化石显示哺乳动物早在大约2亿年前便已经出现在地球上。

此次发现的一共有6具保存完好的头骨与身躯骨骼化石,其属于一类已经灭绝的名为“贼兽”的种群(Haramiyida)。

任职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参与这项研究的孟津博士表示:“数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已经灭绝的贼兽目是否是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类。

”他说:“在此之前对于这类动物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少量破碎的下颌骨和牙齿化石。

但最近发掘的这些化石的保存情况都非常完好。

有了这些样品,我们现在便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这类动物的真实面貌,并且证实它们的确是哺乳动物的一类。

”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已经刊载于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论文中指出这些种类应当都是从大约2.08亿年前晚三叠纪的一类共同祖先演变分化而来。

在对这批化石进行详尽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组建立了一个新的哺乳动物支系——真贼兽(Euharamiyida)。

这类哺乳动物的外观体型应当和今天我们所见的松鼠差不多,体重大约是在28~280克之间,并且其尾巴和足部特征表明它们平常都在树上生活。

孟津博士表示:“它们是很好的爬树能手,它们在树上度过的时间可能比松鼠更多。

它们的足部已经进化适应了抓握树枝的需要,但并不适合在地面上奔跑。

”真贼兽类的动物可能以昆虫,果实和坚果作为食物,它们的牙齿结构非常奇特,拥有很多牙尖突起。

科学家们相信哺乳动物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其臼齿拥有3个尖头,而人类的臼齿凸起可以多达5个。

然而此次新发现的动物化石,其每个臼齿上都有两排相互平行的凸起,每边各有7个。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这样奇怪的牙齿形状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它与其它哺乳类之间的进化关系又是什么?但尽管有这样奇特的牙齿形态,但这些动物的整体特征仍然明显表明其属于哺乳动物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道外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3题;共10分)1. (6分) (2017高二下·临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正是初夏时节,阳光有些恍惚,有些摇摆。

它醉醺醺地穿行于山野巷陌间,(透露/流露)出对盛夏的一丝幢憬。

山色朦胧,田野青葱。

______。

绿,由高及低,错落有致。

远山是梦里的黛绿,禾苗是清翠欲滴的新鲜。

溪畔的马鞭草、向日葵、矢车菊、金盏菊尽情绽放,(肆意/随意)绚烂。

民居簇新,树影婆娑,庭前的竹子修长而涓秀。

乡村戏台边,怒放的蔷薇(渲染/浸染)着一种自由和热烈的气氛,没有人可以阻挡它肆无忌诞地倾诉。

一条苔痕斑驳的石板路通向村头的水塘。

________________。

(1)文中划线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恍惚错落有致B . 簇新清翠欲滴C . 涓秀树影婆娑D . 斑驳肆无忌诞(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透露随意渲染B . 透露肆意浸染C . 流露肆意渲染D . 流露随意浸染(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远山与青青田园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塘中浮萍零落,荷花含苞;塘边农妇捣衣,孩童嬉水B . 青青田园与远山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塘中浮萍零落,荷花含苞;塘边农妇捣衣,孩童嬉水C . 远山与青青田园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塘中浮萍零落,亦有含苞的荷花;塘边农妇捣衣,还有嬉水的孩童D . 青青田园与远山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塘中浮萍零落,亦有含苞的荷花;塘边农妇捣衣,还有嬉水的孩童。

2. (2分) (2017高三下·双流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最近,全国食品卫生问题频频发生,毒黄瓜、皮革奶等事件层出不穷,其影响和后果骇人听闻,很多国人感慨:还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放心食用的食物呢?②法国诗人兰发波的名言“生活在别处”告诉我们,有意义的生活应当走出家门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去,去寻找心里的养分,而不是闭门造车。

③春节期间,来成都博物馆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孩子们非常兴奋,很多白发老人和孩子们一样惊奇,纷纷用相机拍下这难忘的画面。

④发展中国家常常出现牝鸡司晨的现象:本来由甲部门负责的事情,却被乙部门的领导插手;而乙部门负责的事情,又很可能被丙部门干预。

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应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⑤某著名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业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光环的背后往往是无数晨昏的默默付出。

⑥凡事要有全局意识,善于从大处着眼,如果目无全牛,难免纠缠细节,无法作出合理的整体规划。

A . ①②⑥B . ①②⑤C . ③④⑤D . ③④⑥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甚至可以说,变奏曲这种形式是通过贝多芬的艺术实践才日益发展和成熟的。

B .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C . 在法国队接连攻进两个球之后,巴西队才对法国队重视起来,加快了进攻的节奏,以求扳平比分,甚至反败为胜。

D . 我们青年志愿者出发前,老师就已作了明确的分工,安排男同学和力气大的干重活,负责把垃圾运送到垃圾掩埋场。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4. (6分)(2019·茂名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经济与道德并非风马牛不相及,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在经济领域出现的食品问题、医药问题、工程问题等都说明,发展经济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一旦道德出现问题,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形成灾难性的后果。

②古今中外的学者对经济的理解和把握可谓是观点纷呈,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经济,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认同,经济不只是投入、产出、效益等纯物质和物质活动的现象和概念,人的主观因素客观上是不可忽视的经济要素。

事实上,经济是人的经济,是人际关系之经济,经济活动一定内含着作为经济人的应该和人际利益交往活动的应该,离开了人、人际关系之间的认识和把握,就难以真正认识经济。

③马克思在撰写鸿篇巨制《资本论》的过程中,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内在特质和矛盾的分析,揭示出了商品内部的两个对立的经济主体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而由此展开对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探索和揭示,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和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科学论断。

这是经典的阶级分析法,也是阶级道德分析方法。

这就是说,唯有弄清楚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的阶级、阶级关系乃至阶级利益关系中的应该与不应该,才有可能更深入地剖析资本主义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这说明,经济现象均可以进行道德评价,有经济必有道德问题存在着,要真正认识和把握一定社会的经济和经济现象,道德视角不可或缺。

④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大凡有先进的生产力一定有快速发展的经济。

然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取决于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与发展。

⑤马克思说过,机器是“死的生产力”,只有通过作为“主观生产力”的人去激活作为“死的生产力”的机器,社会生产力才得以形成。

而道德是“主观生产力”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这是因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劳动者,而劳动者的道德觉悟直接影响他们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最终直接决定劳动成果和生产力水平。

至于生产力中的劳动工具要素和劳动对象要素,在其体现生产力水平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道德。

劳动工具的认识、改造、利用和发展,离不开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适时地对劳动工具的改造和更新,抱残守缺、不愿创新的劳动主体是无法主动更新劳动工具并不断提升劳动工具水平的。

同样,就劳动对象来说,并不是劳动对象的资源越丰富就意味着生产力水平越高。

是否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下对劳动对象进行生态性开发和利用,即是否在作用劳动对象时既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又考虑到后代人的利益,不仅直接影响当下的生产力水平,而且影响生产力水平的未来持续提高问题。

一味地考虑当前或当代人的利益,忽视甚至破坏了后代人的利益,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在破坏生产力水平、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说,道德也是生产力。

(摘编自光明网,2018年11月26日15版,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近年我国出现的食品问题、医药问题、工程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

B . 经济是人的经济,是人际关系的经济,认识和把握人、人际关系之应该,就可以真正认识经济。

C .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经济的理解和把握观点不一,但都承认经济要素包含人的主观因素。

D . 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劳动者,而劳动者的道德觉悟最终决定劳动成果和生产力水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主体按照“道德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内含道德”的顺序展开论述。

B . 文章结合举例论证和道理分析,阐述了道德与经济的密切关系.C . 文章引用马克思的言论强调机器、人、生产力的关系,进而证明道德力量对经济的作用。

D . 文章从劳动工具要素和劳动对象要素两方面说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道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经济不是纯物质和物质活动的现象和概念,人的主观因素是经济不可或缺的要素。

B . 抱残守缺、不愿创新的劳动主体因无法主动更新劳动工具,不能提升劳动工具水平而可能成为“死的生产力”。

C . 以道德视角分析、评价经济,便可真正认识和把握一定社会的经济和经济现象。

D . 对劳动对象进行生态性开发和利用,这是破坏生产力水平、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行为。

5. (20分)(2017·青岛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硬打三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要征集一件抗日战争时期的物件﹣﹣马凳。

何谓马凳?就是给马匹钉掌时用的矮木凳。

三个月征期已过,马凳尚无音讯。

馆长马增直摇头,认为没戏了。

这一日,一个白胡子干巴瘦老头儿,肩背梢马子找上门来,对马馆长毛遂自荐说,做马凳是我的熟套子活儿。

马馆长打量眼前这位老爷子,青鞋白袜灯笼裤,腰背挺直,双眼有神。

说是八十有九,但也就像七十出头摸边小八十的样子。

马馆长心里直打鼓,试探着问,您带家伙儿来了?老人将梢马子从肩上取下,兜底往地上一倒,好家伙!刀、斧、刨、锯,光凿子就有十几把。

马馆长问,您要什么条件?一个马凳要做多长时间?老人开出条件:一个独门独院,要什么料得供什么料,一个马凳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马馆长略一思索,一拍脑门,行。

马馆长给进了一批枣木,老人用眼一瞥,说:不对,我要的是酸枣木。

这是牛犄角枣木。

马馆长一摸后脖梗子,犯了难,我上哪儿淘换酸枣木?老人指点,山里辛庄北山阴坡,有三棵碗口粗的酸枣树。

其中有一棵树过了火,那是被日本鬼子放火烧的。

酸枣木终于给弄来了,是十几根短棒棒。

老人用手掂掂,说:不对。

这是从枣树上半截锯下的,下半截还留在山上。

我要的是坐地棵。

马馆长很纳闷,您怎么知道锯的是树的上半截?老人随手将那些木棒棒往水池里一丢,只见一头沉下,另一头翘起,露出水面。

老人用枯手指着说,酸枣木长成这样,得千年以上。

坐地棵下半截扔进水里,会全被浸住,不会上半截露头。

七天后,马馆长看到他面前摆着十几根短木枋,酸枣木黢黑的外皮已经被刮掉,露出微红嫩黄如铜质的白茬,纹理细如蛛网。

十四天后,老人对马馆长说,给我准备一口大锅,烧一锅滚开水。

那又是为何?老人颇自豪,这你又不明白了。

酸枣木只有经开水煮过,虫不吃,蚁不咬。

二十一天后,马馆长再去看时,只见老人手中摆弄着几个小物件,两头尖,中间凸。

您这是做的什么?像枣核,老人颇为得意,算是让你猜对了,这叫枣核钉。

我做的马凳,浑身不见铁。

我用枣核钉,拼接凳面。

二十八天后,马馆长再去探视时,只见老人用二分半的凿子在木枋上凿眼。

凿刃啃咬着矩形小凹槽,金黄的木屑被掏出,榫眼却没凿透。

马馆长笑了,您这是……①这是闷榫,不是透眼。

你当我是糙木匠?你别看我是个钉马掌的,做马凳﹣﹣手细。

三十五天后,老人面前的木枋子长出了榫头,不过马馆长看了一眼,觉得卯眼不对。

既然是卯榫结构,怎么榫头大于卯眼呢?走着瞧吧。

四十二天后,马馆长看马凳还未成型。

凳面与凳腿,长掌与短掌,牙板与嵌板,还在老人面前摊成一片。

他不由得催道,再过七天,“纪念馆揭幕式”就要举行了!满四十九天,揭幕式如期召开。

一块红绸布被揭开,原来只是一只马凳,高一尺六寸六分六,厚墩墩的凳面分出三条粗腿,立柱分别往八个方向伸展着,上承下托如重檐歇山,全身结合无一钉一铁。

颜色如老榆木擦漆却免漆,气味似松香又掺进五月槐花香和紫荆条花香。

马馆长指着马凳说,钉马掌师傅把马腿弯起,马蹄垫在上面,翻蹄亮掌,然后顶住刀铲,切下一层烂马蹄,剔掉旧马蹄铁,换上新马掌,战马才能奔跑如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