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婧-细胞膜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第一章:细胞膜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1.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存在和作用2. 讲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3. 讲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二章:细胞膜的成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让学生理解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2.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成分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成分的重要性和作用2.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概述,引入细胞膜成分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3. 讲解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三章:细胞膜的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让学生理解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不同功能的重要性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功能的作用和重要性3.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成分,引入细胞膜功能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3. 讲解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四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2 教学内容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功能,引入结构与功能关系的topics2. 讲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 讲解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五章:细胞膜的研究方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方法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不同方法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5.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引入研究方法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3. 讲解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六章:细胞膜的流动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让学生理解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其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流动性对细胞膜功能的影响6.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引入流动性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3. 讲解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七章:细胞膜的信号传递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7.2 教学内容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信号传递的重要性7.4 教学步骤1. 引入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3. 讲解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八章:细胞膜的疾病与治疗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让学生理解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8.2 教学内容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疾病的危害及治疗的意义8.4 教学步骤1. 引入细胞膜疾病与治疗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3. 讲解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九章:细胞膜的研究进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9.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9.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研究内容,引入最新进展话题2.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3. 讲解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10.3 教学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研究的未来发展10.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3.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5.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补充说明: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细胞膜教案公开课

细胞膜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特点;理解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细胞膜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运用细胞膜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引导学生运用细胞膜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组成介绍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如脂质、蛋白质和糖类;讲解细胞膜成分的比例和作用。
2. 细胞膜的结构介绍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如流动镶嵌模型;讲解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的分布。
3. 细胞膜的功能讲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和功能;举例说明细胞膜在细胞生存过程中的作用。
4. 细胞膜的实验观察安排实验观察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透过性;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5. 细胞膜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细胞膜在医学、食品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细胞膜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实验观察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的分布;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和功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 模型建构法:引导学生构建细胞膜模型,培养空间想象力;3. 实验观察法:安排实验观察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透过性;4. 实例分析法:举例分析细胞膜在生活中的应用;5.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细胞膜的重要性和前景。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细胞膜模型、实验器材、PPT课件;2. 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图片、论文等;3.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细胞膜的组成:介绍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如脂质、蛋白质和糖类,并讲解它们的比例和作用。
细胞膜教案-公开课

细胞膜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结构2. 细胞膜的功能3.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4. 细胞膜的作用及其重要性5. 细胞膜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膜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细胞膜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实验材料,如细胞膜模型、显微镜等。
3. 划分学习小组,分配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药物递送,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的兴趣。
2. 讲授细胞膜的结构:介绍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如蛋白质、脂质等。
3. 演示实验:观察细胞膜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膜的结构。
4. 讲授细胞膜的功能:讲解细胞膜的作用,如物质交换、信号传递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细胞膜功能的重要性。
6. 结合实际案例:介绍细胞膜在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8.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相关知识。
9.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疑问,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细胞膜的流动性: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以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细胞膜的损伤与修复:介绍细胞膜损伤的原因及修复机制。
3. 细胞膜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细胞膜研究的新技术和新发现。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在细胞中的作用,回答相关问题。
2. 讨论环节:让学生探讨细胞膜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八、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细胞膜相关知识的了解。
细胞膜教案

细胞膜教案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是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的。
脂质双层是由磷脂分子和胆固醇分子组成的,磷脂分子是由疏水的脂肪酸尾部和亲水的磷酸头部组成的。
蛋白质分子则分布在脂质双层的表面和内部,起到支持和调节细胞膜的作用。
细胞膜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分子,如糖脂和蛋白质,它们可以形成糖蛋白复合物,参与细胞识别和信号传递。
二、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层,它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的平衡。
细胞膜还可以参与细胞的识别和信号传递,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1. 物质的进出细胞膜是半透性的,可以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进出细胞。
这是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和运输蛋白实现的。
例如,水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进出细胞,而大分子如蛋白质则需要通过运输蛋白进出细胞。
2. 细胞识别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复合物可以识别外界的信号分子,例如激素和细胞因子。
这些信号分子可以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触发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通路,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3. 细胞信号传递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形成信号传递通路,例如离子通道和酶。
这些通路可以将外界的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化学信号,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三、细胞膜的破坏细胞膜的破坏会导致细胞的死亡。
细胞膜的破坏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物理刺激、化学物质和病毒感染等。
1. 物理刺激物理刺激可以直接破坏细胞膜,例如高温、低温、辐射和机械损伤等。
2. 化学物质化学物质可以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例如溶剂、酸碱和氧化剂等。
3. 病毒感染病毒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并进入细胞内部,从而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HIV病毒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CD4受体和CXCR4或CCR5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部,导致细胞死亡。
四、细胞膜的修复细胞膜的修复是细胞生存的重要保障。
细胞膜的修复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实现,例如膜融合、膜修复蛋白和细胞外囊泡等。
1. 膜融合膜融合是指细胞膜与其他膜融合在一起,从而修复细胞膜的损伤。
细胞膜说课稿

细胞膜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膜在细胞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膜的特点和功能,并能够运用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细胞膜研究的兴趣,增强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特点和功能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细胞膜的图片,提问学生对细胞膜的了解程度,并引入本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1)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由磷脂双份子层和蛋白质组成,介绍磷脂双份子层和蛋白质在细胞膜中的分布情况。
(2)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识别和黏附、细胞吸收和排泄等功能,详细介绍各个功能的作用和意义。
3. 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给出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某种药物能否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为什么细胞膜对某些物质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等。
4. 实验探索(3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细胞膜的特点和功能。
例如,利用鸡蛋进行蛋白质和磷脂双份子层的摹拟实验,观察不同溶液对细胞膜的影响。
5. 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细胞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例如,细胞膜在药物传递、细胞信号传导等方面的应用。
6. 总结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并与学生共同回顾学习目标是否达到。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通过投影仪展示图片、动画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探索: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细胞膜的特点和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参预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等。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以检测学生对细胞膜的理解程度。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学习目标1.通过教材知识的学习,结合教师引导性讲解,能够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通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能够掌握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通过观看细胞膜相关动画及视频,能够认识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的作用,并说出其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四、教材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提示: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
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2.提示:在电子显微镜诞生之前,科学家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
依据的实验事实主要有:进入活细胞的物质要通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细胞;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二)实验提示: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质量不一样,可以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三)练习基础题1.C。
2.A。
3.C。
拓展题1.提示:把细胞膜与窗纱进行类比,合理之处是说明细胞膜与窗纱一样具有容许一些物质出入,阻挡其他物质出入的作用。
这样类比也有不妥当的地方。
例如,窗纱是一种简单的刚性的结构,功能较单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要复杂得多。
细胞膜是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活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窗纱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被动地在起作用。
细胞膜说课稿

细胞膜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的特点和组成成份。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组成成份和运输机制。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器材、细胞膜模型等。
2. 教学素材: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细胞膜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细胞膜的认知和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双层结构,外层是疏水性的脂质,内层是亲水性的脂质。
b. 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c. 细胞膜的组成成份:脂质、蛋白质和糖类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份,其中磷脂是最主要的成份。
3. 实验演示(20分钟)a. 实验目的: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
b. 实验步骤:- 准备一块新鲜的鸡蛋,将其外壳清洗干净。
- 在鸡蛋的一侧用针轻轻刺破一个小孔。
- 将鸡蛋放入盛有醋的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
- 观察鸡蛋在醋中的变化。
c. 实验结果和分析:醋中的酸性溶液可以溶解鸡蛋壳中的钙质,使细胞膜暴露在外。
观察到鸡蛋在醋中变软变弯曲,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4. 深化理解(15分钟)a. 细胞膜的通透性机制:主要通过扩散、渗透和运输蛋白实现物质的进出。
b. 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c. 细胞膜的运输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d. 细胞膜的通透性调节: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受体蛋白可以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
5. 小结(5分钟)通过复习和总结,巩固学生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运用实验演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的理解。
(完整word版)细胞膜教案-公开课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的历程,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
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
义;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
法。
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结构
1、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糖类
二、细胞膜的功能
1.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细胞壁
1、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2、功能:支持和保护
3、特点:全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
教材与学习者分析
教材分析
“细胞膜的结构”的知识是细胞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面学习生物的新陈代谢、物质出入细胞、物质代谢、生物膜系统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本节内容要求学生通过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学习,理解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为进一步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打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其中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能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
学习者分析
在初中生物课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学生对细胞膜已经有所了解。
高一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上课充满热情、积极发言、善于表现自己,并且具有合作精神。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材料和辨别重点难点的能力。
而且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分析能力和想象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史料引导学生构建细胞膜的成分与结构特点,并能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说出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与结构
2,说出细胞膜有哪些重要功能
3,说出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
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与结构特点
2.细胞膜的功能
教学难点
1.细胞膜上脂质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融合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法。
教学用具
课本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我介绍】: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我叫郝婧,是生物技术0803班的学生,今天下午
我们将一起领略生物的神秘与精彩!
1新课导入
师:任何系统都有边界,例如,使人体内部与外界分隔开的皮肤和黏膜,就是人体的边界,一个国家有陆地,海域,领空的边界,边界对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那么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她的边界是什么呢?
【板书课题】: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生(齐):细胞膜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点评】: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总结】:导入比较新颖,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2 新课学习
从科学家研究现象中发现细胞膜成分及结构
师:首先,我们一起跟随研究者来探究一下细胞膜的成分
【板书课题】:一,成分
分析资料:①1859年,E.Oerton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易溶于脂类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类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②1897年,Crij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也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类中的溶解度有关。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学生探讨回答,细胞膜中有磷脂
师:这说明,脂质分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脂质分子大约占细胞膜的50%【点评】: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板书课题】:脂质(50%)
师:给出资料: 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对血影的研究,他们用有机溶剂抽提细胞膜中的脂类物质,在水面形成单分子层,聚拢后测得总面积是红细胞膜面积的2倍。
生:学生经过思考和分析资料后知道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组成。
师:指出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
【点评】:培养学生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寻求解决之道。
【板书课题】:结构
磷脂双分子层
师:分析资料: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
生:猜测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师: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而且蛋白质含量大约为40%
【点评】:让学生回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板书课题】:蛋白质(40%)
师:研究者还发现,细胞膜中还含有少量的糖类。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
【板书课题】:糖类(2%--10%),糖被
师:接下来,我想问,那细胞是不是静止不动的?
生(齐):不知道
师: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