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人性化设计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人性化设计是指以人为核心,考虑人的需求和舒适度,使人们在居住区内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的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宜居、宜人、宜游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品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空间布局、景观设计、配套设施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一、空间布局1. 合理的布局:居住区的布局应合理,注重居住和活动空间的组织方式。
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合理规划住宅、公共设施、商业街区等空间位置,确保居民的居住便利性和舒适度。
2. 宜人的景观空间:居住区应设置适当的绿地和景观空间,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通过绿地、花坛、健身设施等元素的配置,打造一个宜人的景观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
3. 功能区划分明确: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例如居住区、公共休闲区、商业区等,保证各种功能空间的有序组织和合理利用。
不同功能区之间要有明确的界线和过渡区,以提升空间的层次感和舒适度。
二、景观设计1. 自然景观: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和引入自然元素,例如绿化植被、水体等,打造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
通过引入自然景观元素,增加居住区的自然和谐感,让居民能够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
2. 水体景观:水体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可以通过人工湖、喷泉等形式引入水体景观,提升居住区的景观品质和视觉效果。
水体可以起到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增加负离子等作用,同时也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3. 艺术装饰:除了自然元素,艺术装饰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可以通过雕塑、装饰品等形式,将艺术元素融入到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增加居住区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内涵。
三、配套设施1. 公共设施: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包括小区门禁、物业管理中心、停车场等。
这些设施能够提供居民所需要的基本服务,方便他们的生活和居住。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是指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偏好,以人为本,从人们的情感、感知和行为等方面出发,对居住区的景观进行设计和布局,以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美观度和功能性,并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下面将分析和探讨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
首先,人性化设计要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偏好。
通过调查和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社交需求,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进行定位和规划。
例如,如果居民倾向于户外活动和社交,可以设计宽敞的公共广场、露天咖啡厅和运动场所,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如果居民偏好私密和宁静的生活,可以设计封闭的花园和安静的休闲区,以提供一个私人而安静的空间。
其次,人性化设计要关注居住区的舒适度。
舒适的环境是指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给予人们安全感和放松感的环境。
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考虑增加舒适的绿化空间和休息区,提供阴凉的树荫和舒适的座椅。
同时,要控制建筑的高度和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压抑感。
另外,还可以考虑增加水景和躺椅等元素,增加居住区的清凉感和休闲度。
第三,人性化设计要注重居住区的美观度。
美观的环境可以提升人们的情绪和幸福感,增加其对居住区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运用合适的植物、景观雕塑和装饰等元素,打造独特的景观特色,增加居住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此外,要注意景观的整体布局和色彩搭配,保持和谐的比例和统一的风格,营造出宜人的视觉效果。
最后,人性化设计要提高居住区的功能性。
居住区的风景园林除了具有美观和舒适的特点外,还应考虑其功能性,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在设计中要合理安排步道和道路,方便居民的交通和行走;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和社区健身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设计合适的商务区和商业配套设施,方便居民的购物和社交等。
综上所述,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包括考虑居民需求和偏好、关注舒适度、注重美观度和提高功能性。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愈发受到重视。
人性化设计成为居住区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舒适性、便利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分析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
一、舒适性舒适性是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舒适的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居住区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舒适性:1. 绿化与景观:合理布局植被,增加绿地面积,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树木和花草,打造绿意盎然的景观环境。
加强景观设计,在景观中融入人文元素,例如座椅、凉亭、游乐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2. 空气质量:居住区的空气质量对居民的健康和舒适感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保证居住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可以采取增加绿化面积、减少车辆尾气排放、设置空气净化设备等措施,提高居住区内的空气品质。
3. 光线和视野:合理利用自然光线,设计通风良好的空间布局,保证居住区内的光线充足。
保护和开发好居住区内的景观资源,保证居民拥有开阔的视野,享受美丽的风景。
二、便利性1. 交通便利:合理规划交通线路,设置便捷的交通工具,例如地铁、公交站等,方便居民出行。
设计步行道、自行车道等,鼓励居民步行或骑行,减少机动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2. 设施设备:合理规划和配置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例如学校、医院、购物中心等,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3. 社区服务:打造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例如社区健身设施、社区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提供各类服务和活动,方便居民的生活和社交需求。
三、可持续性1. 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注重节约能源、水资源等,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2. 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例如保留和改造原有湿地、水体等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 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居住区的管理和运营,促进居民对居住区的关注和参与度,提高居住区的可持续性。
浅析居住区绿地人性化设计

浅析居住区绿地人性化设计摘要:居住区绿地是居民日常休闲和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探讨居民心里规律与行为特点的基础上,以西安市枫叶新都市居住小区绿化为例,提出了各类型绿地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从而使人与景观有机结合,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人性化空间。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人性化设计;枫叶新都市;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住区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现在往往很多设计人员只注重图面效果或仅仅只满足绿化的生态功能,而对绿地的休憩、交往、活动功能等人性化设计考虑不周,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从而造成居民使用上的不方便。
1、人性化设计的概念设计师在对使用者作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在设计实践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服务对象的行为、生活和情感,细致入微地分析其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地让每一个设计与环境、人的活动需求相结合,创造一种能让人们感到舒适和美观的居住环境,使人们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善。
2、人性化设计的研究内容2.1行为活动的物理空间需求物理层次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尺度宜人的空间,适度围合或开敞的空间;宜人的物理空间环境,如声环境、光环境和热环境等;安全、方便的活动设施,;考虑不同情况的人群需要,设计无障碍设施、儿童游乐场、动静分区等。
2.2人的思维活动的心理层次需求心里需求是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无论夕阳、清泉、急雨、蝉呜、竹影、花香都会引起人的思维变化,引发心理感知[2]。
3、以西安市枫叶新都市居住小区绿化为例3.1 小区概况枫叶新都市占地413亩,总建筑面积52万千米,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期范围内,北临科技路,东接唐延路,东侧紧靠150米宽古唐城墙遗址(现为150米宽绿化带),与一期开发区相邻,周边设施成熟,开发条件优越。
简析居住小区绿地景观人性化设计

简析居住小区绿地景观人性化设计1.概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居住小区环境及设施设计的水平要求也逐渐提高,在一个设计良好的居住小区中,不仅各种硬件设施的设计日臻完美,对居民心理需求的设计要求也逐渐提上日程,一个小区能否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中对于安全、美观、交往等日常生活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住小区对居民心理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在这个问题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居住区绿地景观的心理需求设计,只有满足了心理需求的绿地景观设计,才能在实现其美化环境的基本作用上,实现更多为居民服务的功能。
2.生理需求一自然环境的需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好基本的生理需求的问题,这要依托一个满足其功能使用要求的物质环境作为基础。
在居住小区中,作为人们生活核心的住宅,对其具有服务功能的各种设施都应维系在居住环境内部和邻近地区,这就提出了居住小区的实质环境一生活必需功能的要求,下来就是安全问题,调查表明,安全的住区依赖于良好的邻里关系,而邻里关系的产生则依赖于居住空间的领域划分,此外,超市、医务所、幼儿园、学校、停车场地、垃圾站等良好的市政基础设施的配置是居住生活中必备的硬件,是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物质基础。
现代城市居民最渴望得到的需求是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
绿色不仅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放松,还可以拉近人们与大自然的距离,据调查,女性比男性,老人比年轻人更需要和喜欢接触绿色环境,人们对居住区绿地环境的满意度也因为小区内植被的种类和数量而变化,所以,从居住小区绿地环境使用者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出发,小区绿地设计应遵循以下人性化设计方法:(1)创造出美学上富于变化的环境,使人们对自然有丰富的感觉。
例如提供不同颜色、质地、形状的植物;使水体有静止和流动的变化;为满足喜好欢乐和安静的人的需求,将活动和吵闹的空间相隔离等。
(2)用解说性标牌标明植物的种类,使居住区更有特色,与禁止类的广告牌相对立,解说性的广告牌更能使绿地使用者接受,使小区具有更积极的形象,人们对社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可由居民对居住小区绿地信息更多的了解所形成。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只是满足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更加强调人性化和环境友好。
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本文将从人性化设计的要点入手,探讨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为居住区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一些借鉴。
一、绿化景观要与室内空间相协调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绿化景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设计者需要将室内外空间进行无缝衔接,让居民在室内时也可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可以通过在室内外设置观景窗,打造花园露台等方式,将绿化景观与居住空间相连接,让居民在居住区内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二、打造多样化的休闲空间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到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打造多样化的休闲空间是很重要的。
可以设置散步小径、儿童游乐区、运动场所等多种休闲设施,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还可以在一些公共区域设置休闲家具、绿植等,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居住区的活跃度。
三、注重细节工艺的设计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注重细节工艺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绿植的选择、景观雕塑的设置、绿化景观的构建等,打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
还可以通过植物的维护和管理,让居住区的绿化景观更加美观。
四、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合理规划绿化景观等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还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促进社交交流在居住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促进社交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绿化景观、设置休闲设施等方式,营造一个愉悦宜人的居住环境,让居民更加愿意参与居住区的公共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提高居住区的凝聚力和社区感。
住宅区园林绿地人性化设计措施

住宅区园林绿地人性化设计措施1.园林绿地植物的人性化设计美化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进行绿化,它能够改善微气候环境,对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而绿化必须要利用植物,因此在住宅区园林绿地人性化设计中,必须要进行园林绿地植物的人性化设计。
首先,要尽量保留住宅区中原有的植被,特别是年代较久、根系较深的大树,形成住宅区的特色景观;并选用一些生长速度快、管理方便、害虫少的优良树种,减少养护成本。
其次,要重视绿化布局的风格、层次、以及与建筑物的交相呼应,实现不同植物间的相互补充。
除了草本植物外,还要种植一些落叶乔木、观赏花木、以及果蔬等,在绿化小区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防尘、防风、防噪音、以及隔热等的作用。
2.园林绿地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在住宅区的园林绿地设计中,道路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构成了住宅区园林绿地的基本框架,不仅起着组织空间、疏导交通的作用,同时优秀的道路设计也是园林绿地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对住宅区园林绿地道路进行人性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宽窄和分幅、平曲线和竖曲线、以及绿化装饰、铺装材质等,使绿地道路带给人们足够的美感。
例如,住宅区的园林绿地道路可以由石板、卵石、以及装饰混凝土等多种材质建成,同时在道路的两旁设置一些休闲座椅、灯具、植物配备等。
3.园林中水景的人性化设计在住宅区园林绿地设计中,不能仅仅考虑绿地,同时还要注意对园林水景的设计。
水景在住宅区园林绿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园林绿地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园林界面,在供人观赏的同时还能使人亲近和嬉戏。
在对住宅区园林水景进行人性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的参与性、亲水性、安全性、以及形式和尺度等各个方面,正确选择材质,并通过河道形态和宽窄来控制水流的速度,制造静水、缓流、激流等,实现动静结合,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
4.园林绿地活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在住宅区园林绿地中,可以利用树木、山石、墙、廊等物体把活动空间分成几个部分,并使各个空间相连通,打破原来的静止状态,给人一种流动丰富的感觉,提高空间的层次感。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探讨
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分析和探讨,在于如何根据人们的需求和环境的特点来设计出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的居住环境。
下面将从空间规划、绿化景观、休闲设施、交通便利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空间规划是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基础。
在居住区的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住户的人口规模、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等因素,合理规划住宅布局和公共活动区域,营造出人们生活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住宅区内规划出开阔的步行道、绿化广场、儿童游乐空间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绿化景观是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关键。
绿化景观可以提供居住区的美观性和舒适性,能够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缓解人们的压力,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
在绿化设计上,要注重选择适宜的植物,结合季节变化,打造出四季有景的园林景观。
在绿地设计中要注重设置座椅、休息亭等休闲设施,方便居民休憩和交流。
休闲设施的设置也是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居住区内要设置足够的休闲设施,满足居民的娱乐需求和社交活动。
这些设施可以包括健身设施、游泳池、篮球场、图书馆等,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还可以设置社区活动中心、亲子活动区等,方便居民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交通便利是居住区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一项重要考虑因素。
居住区内的交通规划应该便利、安全,能够方便居民的出行。
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小汽车停车场等设施的设置,都要满足人们不同的出行需求。
还可以规划出公共交通站点,方便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居住区绿地人性化设计
摘要:居住区绿地是居民日常休闲和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探讨居民心里规律与行为特点的基础上,以西安市枫叶新都市居住小区绿化为例,提出了各类型绿地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从而使人与景观有机结合,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人性化空间。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人性化设计;枫叶新都市;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住区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现在往往很多设计人员只注重图面效果或仅仅只满足绿化的生态功能,而对绿地的休憩、交往、活动功能等人性化设计考虑不周,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从而造成居民使用上的不方便。
1、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设计师在对使用者作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在设计实践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服务对象的行为、生活和情感,细致入微地分析其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地让每一个设计与环境、人的活动需求相结合,创造一种能让人们感到舒适和美观的居住环境,使人们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善。
2、人性化设计的研究内容
2.1行为活动的物理空间需求
物理层次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尺度宜人的空间,适度围合或开敞的空间;宜人的物理空间环境,如声环境、光环境和热环境等;安全、方便的活动设施,;考虑不同情况的人群需要,设计无障碍设施、儿童游乐场、动静分区等。
2.2人的思维活动的心理层次需求
心里需求是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无论夕阳、清泉、急雨、蝉呜、竹影、花香都会引起人的思维变化,引发心理感知[2]。
3、以西安市枫叶新都市居住小区绿化为例
3.1 小区概况
枫叶新都市占地413亩,总建筑面积52万千米,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期范围内,北临科技路,东接唐延路,东侧紧靠150米宽古唐城墙遗址(现为150米宽绿化带),与一期开发区相邻,周边设施成熟,开发条件优越。
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期建设开发的配套服务小区。
3.4 小区内各类型绿地的人性化设计
3.4.1 小区中心广场的设计
中心广场是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区的重要标志,把广场设计成为交往中心、娱乐中心、健身中心、游憩中心,以满足大型群体活动,在枫叶新都市小区规划中,从功能出发,将健身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儿童活动场地(沙坑、戏水词)、欧式四角亭、
弧形花架、中心雕塑及景观小品等景观要素,遵循动静分离、分区明确、适度围合、边境开敞的原则合理布局。
运动空间开阔平坦、无障碍物;儿童活动区铺装图案柔和流畅、铺装形式新颖、色彩丰富;汀布石与卵石小路巧妙穿插,把个分区空间连为一体。
动区设置在中央,静区在边缘,这符合人的心理习惯,开敞的空间不仅满足了人们看与被看的心理,而且会吸引人们参与其中,使自发性的活动变成了社会性的活动,从而促进了人们的交往。
3.4.2小区组团绿地的设计
在枫叶新都市居住小区组团绿地的空间分隔上,注重以虚隔为主,达到空间彼此的联系与渗透,使空间达到一种深远的感觉。
在空间的界定上,多采用稀植的树木、空廊花架、矮墙等划分空间,使居民透过树木、柱廊、窗洞等间隙透视远景,造成景观上的相互联系与渗透,从而丰富了景观层次,增加了空间趣味性。
组团绿地不宜建许多园林建筑小品,应以绿化为主,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桌、椅、简易儿童游戏等设施。
装饰性小品造型设计力求新颖、有特点、具有识别性,这样既加强了小区组团的识别性,又对组团绿地的整体风格起到了烘托作用。
3.4.4 小区道路绿地的设计
在枫叶新都市的居住小区规划项目中,充分考虑小区整体空间布局和道路路线的协调性,把设计重点放在小区入口处,因为入口是小区的门户和标志,既是一个点景观又是一个景观序列。
通过入口站在入口处视域范围内景观的组织,应形成一种优质的景观形象,
给居住者以归属感认同感。
基于此,在不影响人流和车辆通行的前提下,重点布置一些装饰性绿化,并搭配一些建筑小品,不仅可以突出小区的入口氛围,还能体现小区的文化品位。
在小区的主干绿化道上,行道树的栽植应考虑到行人的遮荫与交通的安全,在交叉口及转弯处,依照安全三角视距要求,保证行车安全。
此三角区内不种体型高大的树木,只适合当采用不超过0.7m的灌木、花卉与草坪等。
4、结束语
人性化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居民居住环境的关注和研究,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将渗入到小区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创造良好的人文景观,居住环境将充满了生理、心里、社会层面的关怀。
5 、参考文献
[1] 王绍增.城市绿地规划.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杨·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 阙凯城镇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现代园林2010(12)
[5] 冯蕾浅析居住区景观设计[j] 现代农村科技 2010(19)作者简介:彭露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7100541988.07女汉硕士宫英芳1987.10.10 女学历研究生城市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