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

合集下载

野生麝香的功效与作用

野生麝香的功效与作用

野生麝香的功效与作用野生麝香,又称麝香、麝、麝鱼,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动物分泌物。

野生麝香广泛分布在亚洲,包括中国、尼泊尔、印度、缅甸等地。

由于人工提炼困难且产量极其有限,野生麝香被誉为“香中之王”,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香料等领域。

本文将就野生麝香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成分与麝香的健康功效1.麝香主要成分野生麝香的主要成分为麝香醇、麝香酮、邻香草酚等。

其中,麝香醇具有镇静、抗炎、抗菌的功效;麝香酮具有镇静、镇痛、抗菌的作用;邻香草酚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的功效。

2.调节神经系统麝香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烦躁、失眠等症状。

通过调节神经系统,麝香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状态,减轻压力,促进睡眠。

3.抗菌消炎麝香中的麝香酮可以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麝香的消炎作用可以减轻因感染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4.增强免疫力麝香中的麝香酮和邻香草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

麝香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心血管保护麝香中的麝香酮具有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麝香还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症状。

6.抗肿瘤麝香中的麝香酮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作用。

研究发现,麝香中的麝香酮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对多种肿瘤具有抗肿瘤的效果。

7.美容养颜麝香中的麝香醇可以刺激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延缓皮肤衰老。

麝香还可以平衡皮肤油脂分泌,减少痘痘的产生。

二、麝香在中药领域的应用1.镇痛止痛麝香具有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腰痛、胃痛等。

麝香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神经传导、刺激多巴胺释放等途径发挥镇痛作用。

2.祛湿止痒麝香具有祛湿止痒的功效,可以缓解湿疹、荨麻疹、湿疮等皮肤病症状。

麝香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增加皮肤的保湿度等途径发挥祛湿止痒作用。

麝香—搜狗百科

麝香—搜狗百科

麝⾹—搜狗百科该品为常⽤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其原动物为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麝⾹为中药材的⼀种,其药⽤来源为麝科动物,如林麝、马麝或原麝等成熟的雄体腺囊中的⼲燥分泌物。

麝⾹主要含有⽔分23.56%,灰分3.62%(其中含钾、钠、钙、镁、铁、氯、硫酸根、磷酸根离⼦等),含氧化合物(其中含碳酸铵1.15%,铵盐中的氨1.89%,尿素0.40%,氨基酸氮1.07%,总氮量9.15%),胆甾醇2.19%,粗纤维0.59%,脂肪酸6.15%,麝⾹酮2.2%。

麝⾹主要有效成分为麝⾹酮。

它曾⽤在⽜黄丸、苏合⾹丸、西黄丸、麝⾹保⼼丸、⽚仔癀、云南⽩药、六神丸等产品中。

麝⾹麝⾹为⿅科动物麝的雄性腺囊中的分泌物⼲燥⽽成,是⼀种⾼级⾹料,如果在室内放⼀丁点,便会满屋清⾹,⽓味迥异。

麝⾹不仅芳⾹宜⼈,⽽且⾹味持久。

麝⾹在中国使⽤,已有悠久历史。

唐代诗⼈杜甫在《丁⾹》诗中遇:'晚坠兰麝中'。

麝⾹是配制⾼级⾹精的重要原料。

古代⽂⼈、诗⼈、画家都在上等墨⽔与颜料中加少许麝⾹,制成'麝墨'写字、作画,芳⾹清幽,若将字画封妥,可长期保存,防腐防蛀。

麝⾹性温、⽆毒、味苦。

⼊⼼、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

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许多临床材料表明,冠⼼病患者⼼绞痛发作时,或处于昏厥休克时,服⽤以麝⾹为主要成分的苏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缓解;古书《医学⼊门》中谈'麝⾹,通关透窍,上达肌⾁。

内⼊⾻髓……'。

《本草纲⽬》云:'……盖麝⾹⾛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

其意是说麝⾹可很快进⼊肌⾁及⾻髓,能充分发挥药性。

治疗疮毒时,药中适量加点麝⾹,药效特别明显。

麝香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麝香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麝香有什么作用与功效麝香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功效。

麝香主要产自于麝香鹿,是一种由雄性麝香鹿发情时分泌的香腺囊中提取的香料。

麝香香气独特,香味持久,历来被人们广泛用于药品、香料、化妆品等领域。

在中国的中医药学中,麝香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改善健康。

本文将介绍麝香的作用与功效。

1. 抗菌作用:麝香具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和杀死多种病原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麝香中的活性成分对尤其对耐药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2. 抗炎作用:麝香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麝香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聚集,从而缓解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3. 镇痛作用:麝香中的成分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等疼痛症状。

麝香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影响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

4. 安神作用:麝香具有明显的安神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抑郁等症状。

麝香中的成分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镇静、安抚的作用。

5. 舒筋活血作用:麝香具有明显的舒筋活血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疾病。

麝香中的成分可以活化气血,消除瘀血,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6. 强心作用:麝香中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强心作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麝香可以通过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提高心肌供氧。

7. 抗肿瘤作用:麝香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麝香中的成分可以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8. 提高免疫力:麝香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防御能力。

麝香中的成分可以激活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增加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除了以上的作用和功效,麝香还具有很多其他的药用价值。

麝香的药效功能主治

麝香的药效功能主治

麝香的药效功能主治一、麝香简介麝香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独特的药效和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以下是麝香的药效功能主治。

二、麝香的药效1.活血化瘀: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加速伤口的愈合和组织的修复。

2.解表散寒:麝香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3.安神定志:麝香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烦躁等症状,帮助调整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4.利尿通淋:麝香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增加尿量,促进尿液排泄,缓解水肿。

5.消肿止痛:麝香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症状,减轻疼痛感。

6.化痰止咳:麝香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三、麝香的主治1.冠心病:麝香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循环,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绞痛等症状。

2.中风:麝香可以促进脑血液循环,改善脑功能,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有一定帮助。

3.心悸失眠:麝香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可以缓解心悸失眠等问题,帮助调整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4.风湿关节炎:麝香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对风湿关节炎患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慢性咳嗽:麝香具有化痰止咳作用,对慢性咳嗽患者可以减轻咳嗽症状,改善呼吸道状况。

6.失眠:麝香可以安神定志,缓解烦躁、焦虑等问题,提高睡眠质量,对失眠患者有一定的帮助。

四、麝香的使用方法1.内服:麝香可以制成丸剂、散剂、胶囊剂等,口服使用。

剂量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来决定。

2.外用:麝香可以制成膏药、酊剂等,外用于患处。

适合于创伤、骨折、关节炎等需要局部治疗的疾病。

五、麝香的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以及过敏体质者慎用麝香。

2.麝香泛滥仿制品市场,应选取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查看产品质量合格证。

3.麝香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不宜过量使用,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麝香有一定的香气,部分人可能对其敏感,患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谨慎使用。

5.麝香的保存需注意防潮、避光、密封,在干燥、阴凉处储存。

麝香的功效与作用

麝香的功效与作用

麝香的功效与作用麝香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香料,具有独特而持久的香气,因其珍稀和极高的价值而备受瞩目。

麝香起源于麝香鹿体内(麝香鹿是一种生活在亚洲地区的鹿类动物),在雄性麝香鹿的腹部周围有一个特殊的囊袋,囊袋内含有一种特殊的分泌物,这就是麝香的来源。

麝香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麝香的功效与作用。

一、麝香的药用价值1. 活血散瘀:麝香能够刺激血液的循环,促进血液的流动,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血液瘀滞,改善血液循环不畅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疼痛、肿胀等。

2. 祛痰止咳:麝香具有温热的性质,能够温中化痰,促进痰液的排出,减少咳嗽、咯痰等症状,尤其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3. 安神定志:麝香具有平肝息风的功效,可舒缓神经系统,缓解情绪紧张、烦躁易怒等症状,对于焦虑、失眠等精神障碍有一定的疗效,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4. 开窍醒脑:麝香对于脑部的刺激作用较强,能够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等方式,改善脑供血不足,提升脑功能,对于老年性痴呆、脑梗塞等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 消食健胃:麝香具有强烈的消食作用,可以促进胃液的分泌,加快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6. 止血收敛:麝香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以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凝集,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对于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二、麝香在医学中的应用1. 中药配伍:在中药配方中,麝香常常和其他药材一起使用,以增强药效。

比如与没药合用,可治疗痈肿疮疡;与薄荷合用,可治疗头痛发热等;与冰片合用,可治疗胸痹、心绞痛等。

2. 化妆品:麝香具有独特的香气和持久性,被广泛应用于香水、香皂、化妆品等产品中。

其香气能够舒缓神经,改善睡眠质量,使人感到放松和愉悦。

3. 药用酒:麝香还可以用于制作药用酒,比如麝香酒、麝香茅台等,具有温中散寒、开胃调理的功效,可以促进消化,增加食欲,对于食欲不振、脾胃虚寒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麝香的经验鉴别方法

麝香的经验鉴别方法

麝香的经验鉴别方法
一、香气特征
1、香气:特征性、持久、细腻
2、气味:浓郁、洋溢、清新
3、口感:清纯、甘醇、有层次
二、色泽特征
1、色泽:因香料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有金黄、棕色、灰色等
2、口感:带有柔软的质地,有光泽
三、质地细胞特征
1、细胞外观:柔软、厚实、有光泽
2、细胞内部:特性厚实,储存在室内
四、成分特征
1、主要成分有胆碱、甲醇、氰胺、胆固醇、狗脊醇
2、维生素的主要成分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A
3、微量元素的主要成分有锌、铁、磷、钾、钙、镁
五、其他特征
1、香料中的重要挥发油成分有橄榄油香气、柑橘油香气、松果油香气、松木材香气等
2、香料中还含有硒、天门冬氨酸、抗癌物质、变性甘油、抗菌物质等
3、有效期一般为2-3年
六、鉴别方法
1、视觉检查:可以观察到香料的质地、层次、颜色和气味等
2、香气检查:可以用香气来判断香料的质量,优质香料的气味有深沉、清新、微香等特色
3、重金属检查:可以测试香料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4。

气味比较:可以对比优质和劣质香料的气味差别,来判断香料的质量。

此外,还可以从产地、厂家、历史价格等方面获取香料信息来判断香料的真伪。

中药鉴定学麝香

中药鉴定学麝香
• 毛壳:呈球形或扁圆形,囊壳完整, 内有饱满柔软的香仁和粉末。
• 净香:为去净外壳的净麝香,有颗 粒状香仁和粉末
五、性状鉴别:
• (一)毛壳麝香:
• 呈囊状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约3-7cm,厚 约2-4cm ,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 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中央有一小囊口,囊口表 面有皱纹,多不带毛,偶有带毛的也很短,囊口直 径3mm左右。
一、 来源:
• 哺乳纲偶蹄目鹿科 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原麝 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 香囊中的干燥分泌 物。
香囊为位于脐与阴茎之间的特殊分泌腺分 泌麝香,射出香气以引诱异性。
• 4、香仁:包于内皮之内的颗粒状物,习称“当门 子”;粉末状物习称“散香”。
• 毛壳麝香以饱满、皮薄、仁多、捏之有弹性、香 气浓烈者为佳。
(二)麝香仁
• 当门子: • 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的麝香仁,由
于多集中于囊口,习称“当门子”。 表面呈紫红色,黄褐色或乌黑色, 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 断面棕黄色。
显微特征
• 取香仁,水合氯醛装 片观察,为淡黄色或 淡棕色团块,由不定 形颗粒状物集成,半 透明或透明。团块中 包埋有方形、柱状、 八面体或不规则的结 晶;可见空心或实心 毛发;淡黄色,边缘 不整齐的块状银皮和 菌丝。
• 如有掺假: • (1)植物的组织、细胞特征; • (2)动物细胞特征,火烧有焦臭味; • (3)矿物型:增加灰分含量; • (4)树脂类:可增加醇浸出物的含
• 5、纸压法:用易吸水的洁净纸一张,取麝 香少许置纸上,将纸折合,稍用力挤压,如 系真香,则纸上不留水、油迹,纸亦不被染 色。如纸上现水迹,则为发水香或没干的麝 香;显油迹,则为浸油之麝香;如纸被染色, 则为掺伪的麝香。

麝香

麝香

常用的鉴别方法: 七、 常用的鉴别方法:
• 1、冒槽现象:毛壳麝香用特制的槽针从囊 冒槽现象: 孔插入,向不同部位转动,抽出槽针, 孔插入,向不同部位转动,抽出槽针,立即 检视, 检视,上槽之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 现象,称之“冒槽”; 现象,称之“冒槽” • 2 、 取香仁少许放于手掌中 , 加水润湿 , 手 取香仁少许放于手掌中, 加水润湿, 搓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 搓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 结块。整麝香,手捏之有弹性。 结块。整麝香,手捏之有弹性。 • 3 、 水溶法 : 取少许香仁 , 置于无色玻璃杯 水溶法: 取少许香仁, 用开水冲泡或沸后倒进杯内,搅拌, 内,用开水冲泡或沸后倒进杯内,搅拌,静 真香微溶于水,水液呈澄明的淡黄色, 置,真香微溶于水,水液呈澄明的淡黄色, 香气浓而持久。 香气浓而持久。
化学成份: 六、 化学成份:
• 1、大环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麝香酮(3-甲 大环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麝香酮( ),为主要活性成分 为主要活性成分, 基-十五环酮 ),为主要活性成分,少量的 降麝香酮。现已能人工合成麝香酮。 降麝香酮。现已能人工合成麝香酮。
• 2、蛋白质和多肽,高分子量的肽类是 蛋白质和多肽, 抗炎的主要成分。 1979年我国学者从 抗炎的主要成分 。 1979 年我国学者从 麝香中分离得分子量为5000 6000的多 5000麝香中分离得分子量为5000-6000的多 抗炎活性为氢化可的松的20 20倍 肽 , 抗炎活性为氢化可的松的 20 倍 , 这种多肽含15 种氨基酸, 15种氨基酸 这种多肽含 15 种氨基酸 , 其中主要为 甘氨酸、 丝氨酸、 谷氨酸、 甘氨酸 、 丝氨酸 、 谷氨酸 、 缬氨酸和 天门冬氨酸,含有元C 天门冬氨酸,含有元C、H、O、N、S、 Si、 Fe、Ag等 Si、B、Fe、Ag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麝香摘要:麝香为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

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

关键词:麝香、香料、麝香酮、鉴别、应用一、麝香简介麝香为中药材的一种,其药用来源为麝科动物,如林麝、马麝或原麝等成熟的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麝香主要含有水分22.56%,灰分3.62%(其中含钾、钠、钙、镁、铁、氯、硫酸根、磷酸根离子等),含氧化合物(其中含碳酸铵1.15%,铵盐中的氨1.89%,尿素0.40%,氨基酸氮1.07%,总氮量9.15%),胆甾醇2.19%,粗纤维0.59%,脂肪酸5.15%,麝香酮1.2%。

麝香主要有效成分为麝香酮。

它曾用在牛黄丸、苏合香丸、西黄丸、麝香保心丸、片仔癀、云南白药、六神丸等产品中。

麝香为鹿科动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是一种高级香料,如果在室内放一丁点,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

麝香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

麝香性温、无毒、味苦。

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

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许多临床材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或处于昏厥休克时,服用以麝香为主要成分的苏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缓解。

西药用麝香作强心剂兴奋剂等急救药。

麝香的香味浓郁,经久不散,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麝香的主要成分含麝香酮、降麝香酮、麝香醇、麝香吡喃、麝香吡啶、羟基麝香吡啶-A、羟基麝香吡啶-B、3-甲基环十三酮、环十四烷酮等。

亦含胆甾-4-烯-3-酮、胆甾醇和它的酯类、睾丸酮、雌乙醇、5α-雄烷-3,17-二酮等11种雄烷衍生物。

尚含蛋白质与氨基酸,麝香中含蛋白质约 25%.麝香中发现一种分子量为1000左右的肽类活性物质,并分离出一种分子量约5000~6000的多肽,其醇溶物中含4种游离氨基酸,即精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将醇溶物用丙酮、甲醇和水提取,水解后的氨基酸分析表明:甲醇提取物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其中以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胱氨酸等含量最高;丙酮提取物中谷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甘氨酸较高。

此外,麝香中还含钾、钠、钙、镁、铝、铅、氯、硫酸盐、磷酸盐和碳酸铵以及尿囊素、尿素、纤维素等。

麝香酮为重要的有效成分,其含量占天然麝香肉中的1.58%~1.84%,占天然麝香毛壳中的0.90%~3.08%,已经能够人工合成。

3-甲基环十五烷酮 5-环十五烯酮林麝麝香:含有麝午酮,麝午吡啶,雄性激素,胆甾醇及胆甾醇酯等。

马麝麝香:含胆甾醇和胆甾醇酯。

原麝麝香:主要含有麝香酮,麝香吡啶,羟基麝香吡啶A,羟基麝香吡啶B 等大分子环酮。

另含5α-雄甾烷-3,17-二酮,5β-雄甾烷-3,17-二酮,3α-羟基-5α-雄甾烷-17-酮,3β-羟基-雄甾-5-烯-17-酮,3α-羟基-5α-雄甾烷-17-酮,雄甾-4-烯-3,17-二酮,雄甾-4,6-二烯-3,17-二酮,5β-雄甾烷-3α-17β-二醇,3α-羟基-雄甾-4-烯-17β-酮等10余种雄甾熔解衍生物;麝香中的脂肪酸同胆甾醇、甘油和其他脂肪醇结合成酯和蜡,已确认的有:甘油二棕榈酸油酸酯、甘油棕榈二油酸酯、甘油三油酸酯,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等;形成蜡的几乎都是支链结构有C20到C34的醇;此外麝香中还含有多肽一种分子量为1000的多肽,另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6000的多肽,其水解后检出15种氨基酸,主要有革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和天冬氨酸等,以及纤维素,胆酸,胆甾醇,胆甾醇酯等。

此外,麝香还含有一种β-肾上腺素能增强物质。

已定下结构有有麝香酯A1。

喜马拉雅麝麝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含有麝香酮,降麝香酮等多种大分子环酮。

还含有雄甾烷的衍生物:5α-雄甾熔-3,17-二酮、5β-雄甾熔解-3,17-二酮、3α-羟基-5α-难甾烷-17-酮、3α-羟基-5β-雄甾烷-17-酮、3β-羟基雄甾-5-烯-17-酮、雄甾-3,4,17-三酮、5α-雄甾烷-3β,17α-二醇、5β-雄甾迷-3α,17β-二醇,雄甾-4,6-二烯-3,17-二酮等。

此外,还含有胆甾醇,胆甾烷醇,胆甾-4-烯-3-酮,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脂肪,尿素等。

三、麝香的功效和作用1.用于闭证神昏。

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极强的开窍通闭醒神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最宜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

治疗温病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小儿惊风及中风痰厥等热闭神昏,常配伍牛黄、冰片、朱砂等药,组成凉开之剂;用治中风卒昏,中恶胸腹满痛等寒浊或痰湿阻闭气机,蒙蔽神明之寒闭神昏,常配伍苏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药,组成温开之剂。

2.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该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用治疮疡肿毒,常与雄黄、乳香、没药同用,即醒消丸,或与牛黄、乳香、没药同用;用治咽喉肿痛,可与牛黄、蟾酥、珍珠等配伍,如六神丸。

3.用于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该品活血通经,有催生下胎之效。

常与肉桂为散,如《张氏医通》香桂散;亦有以麝香与猪牙皂、天花粉同用,葱汁为丸。

外用取效,如《河北医药集锦》堕胎丸。

4.用于血瘀经闭,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

该品辛香,开通走窜,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以通经散结止痛每周一次,2周一疗程,疗效满意;用治痹证疼痛,顽固不愈者,可与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祛风湿药同用。

5.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催生下胎的功效。

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虫蛇咬伤,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四、如何辨别麝香真假1、冒槽现象:毛壳麝香用特制的槽针从囊孔插入,向不同部位转动,抽出槽针,立即检视,上槽之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称之“冒槽”;2、取香仁少许放于手掌中,加水润湿,手搓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结块。

整麝香,手捏之有弹性。

3、水溶法:取少许香仁,置于无色玻璃杯内,用开水冲泡或沸后倒进杯内,搅拌,静置,真香微溶于水,水液呈澄明的淡黄色,香气浓而持久。

4、火烧法:取香仁粉末于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香气浓烈四溢,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

5、纸压法:用易吸水的洁净纸一张,取麝香少许置纸上,将纸折合,稍用力挤压,如系真香,则纸上不留水、油迹,纸亦不被染色。

如纸上现水迹,则为发水香或没干的麝香;显油迹,则为浸油之麝香;如纸被染色,则为掺伪的麝香。

6、显微鉴别:麝香的一般掺假原料为动物的肝脏、油脂、血块、蛋黄以及锁阳、儿茶、大黄粉等,其加工方法有在原香中注血、压沙或在香仁中拌入这些经加工处理过的粉末和麝毛,有的用原壳重新缝合或用动物膀胱制成银皮麝香。

(显微特征:取香仁,水合氯醛装片观察,为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由不定形颗粒状物集成,半透明或透明。

团块中包埋有方形、柱状、八面体或不规则的结晶;可见空心或实心毛发;淡黄色,边缘不整齐的块状银皮和菌丝7、性状鉴别:(1)整麝香(毛香):呈球形、扁圆形或柿子形,直径3~7厘米。

开口面略扁平,密生灰白色或棕褐色而细短的毛,呈旋涡状排列,中央的小孔(囊口)直径约2~3毫米;去毛后显棕褐色的革质皮,内膜极薄。

背面(包藏在麝腹内的半部)为一层微皱缩而柔软的内皮,棕褐色略带紫色。

囊内即为麝香仁。

质柔软,微有弹性。

有香气。

以身干、色黄、香浓者为佳。

(2)麝香仁:该品为麝香囊内所藏的散麝香。

鲜时呈稠厚的黑褐色软膏状,干后为棕黄色粉末,并有大小不同的黑色块状颗粒,俗称当门子,并夹杂有细毛及内膜皮等。

香气浓烈,久闻则有骚臭气,味稍苦而微辣。

以仁黑、粉末棕黄(俗称黑子黄香)香气浓烈、富油性者为佳。

五、麝香的分类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等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亦有人工合成者,根据不同的取香方式分为毛壳麝香或毛香和麝香仁两种:1、毛壳麝香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直径3至7厘米,厚2至4厘米。

开品面微突起,皮革质,棕褐色,密生魄或灰棕色短毛,从俩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一小囊孔,直径1至3毫米。

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的皮膜,微皱缩小,质松有弹性,剖开后可见棕褐色中层皮膜,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或粉末状的麇香全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根皮”)。

2、麝香仁野生得质柔,油润,疏松,其中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呈不规则因圆球形或颗粒状,表面多为紫褐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

饲养者呈颗粒状、短条状或不规则团块,表面不平,紫黑色或深棕色,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香气浓烈而特异,味向夹带,微苦带咸。

六、大环麝香香料的国内外进展与展望麝香是一种珍奇的动物性香料,扩散性和诱发力极强,具有特殊的柔和而优雅的香气,良好的提香作用和极佳的定香能力,与玫瑰、茉莉花精油一起驰名世界。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一直对它有极大兴趣。

在调香中,如果缺少麝香等动物性香料,其香气就会缺乏动态情感;只有将动物性香料应用于香精等配方,才起到定香、烘托、圆润与平衡整个香气的作用,给整个香气带来活力,并赋以动人的情感。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年轻人掀起了一股麝香油热,而中国则在东汉时期便开始使用麝香。

最初,麝香仅仅被用于梳妆和熏香衣物,到了课唐宋,已盛行将麝香作为化妆品和赋香剂。

麝香不仅作为香料,更重要的是它的药用价值。

据中国历代医经药典记载:麝香具有芳香开窍、舒心、宽胸、镇痛安神、通经疏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和消炎解毒等功能。

中国药典中,百分之十二的中成药都配有麝香。

通过化学分析确定,麝香香气部分的有效成分是3-甲基环十五酮,亦称麝香酮。

除此之外,还发现3-甲基环十三酮、环十四酮,从麝猫和麝鼠的腺体分泌物中分离出灵猫酮、环十五酮、环十六酮、和环十七酮等各种麝香大环化合物。

另外,从百藏根中分离出麝香气味很优雅的环十五内酯、环十三内酯和环十七内酯等大环内酯。

这样,麝香酮、环十五酮、灵猫酮和环十五内酯成为具有代表性的麝香化合物。

这些分析结果也引起可过节学术界极大的注意和兴趣,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于麝香合成的研究经久不衰。

最早的麝香酮是从麝的香囊中萃取分离得到,而要得到一公斤的纯麝香酮,就必须捕杀上万只麝,其珍贵可想而知。

加上对麝香酮的需要逐年增加,对麝的乱捕乱猎,使麝大幅度减少,以致麝香酮无休止的涨价,其价格已超过黄金。

在天然麝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时候,人们开始积极地寻找人工合成麝香的方法。

最初人们寻找具有麝香气味的化合物如:多硝基苯(硝基苯麝香)、多环茚满(茚满麝香)进行人工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