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美学04年-11年试题

全国自考美学04年-11年试题
全国自考美学04年-11年试题

200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

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艺术鉴赏过程的三阶段按顺序应为()

A.观、品、悟

B.品、悟、观

C.读、解、达

D.感、品、悟

2.下列要素不属于艺术想象的是()

A.意象的触发

B.意象的发展

C.意象的鲜明

D.意象的形成

3.在艺术孕育过程中,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是()

A.反映

B.模仿

C.认识

D.感动

4.诗与画都是艺术,其作品结构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质相同的层次是()

A.物质材料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5.造成艺术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

A.意象

B.材料

C.流通

D.形式

6.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古希腊人把“艺术”理解为各种工匠的技术或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A.物质产品

B.精神产品

C.人工制品

D.自然物

8.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9.模仿说的主要缺陷是()

A.忽视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B.忽视了艺术的认识功能

C.忽视了艺术的审美特征

D.夸大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

10.柏拉图的“美本身”、普罗提诺的“理型”说、莱布尼兹的“预定和谐”说,实质上都体现着一种基本的观念,这就是()

A.美即自然

B.美即感性

C.美即有用

D.美即完满

11.康德自称他在哲学研究中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从美学上说,这个“革命”主要是指他把美学研究()

A.从客观世界转移到主观世界

B.从主观世界转移到客观世界

C.从重内容转移到重形式

D.从重形式转移到重内容12.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

A.拥有自由意志的人

B.自我实现的人

C.审美的人

D.集体的人

13.从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中可以看出,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表现

出明显的()

A.相对主义观念

B.形而上学观念

C.怀疑论的观念

D.开放性的观念

14.美学思想得以形成的直接基础是()

A.艺术活动

B.客观存在着的美

C.审美意识

D.审美理想

15.“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的意思是()

A.感性学

B.现象学

C.审美学

D.解释学

16.从美学史上看,绝大部分美学家在探讨美学基本问题时,其研究的主要对象都是()

A.美的规律

B.艺术

C.美感经验

D.审美关系

17.在孔雀等鸟类中,雄鸟往往会在雌鸟面前展示其美丽的羽毛,这是因为()

A.它们已具备了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能力

B.它们具有与人相同的情感要求

C.它们已懂得欣赏美

D.它们具有性选择的本能需要

18.人们看电影时,看到滑稽的场面忍俊不禁,看到悲伤的场面痛哭流涕。这表明美感教育()

A.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

B.需要接受者客观冷静

C.接受者缺乏自制力

D.对冷静理性的人没有效果

19.对中国古代“感物斯应”的正确理解是()

A.一种低级的美学观

B.一种感官美学

C.一种心与物的交流

D.一种官能刺激

20.梁启超说:“艺术的陶冶可以将情感善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邪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服淘汰下去。”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艺术可以扬善抑恶

B.美育是从情感的角度进行的

C.艺术是无功利的

D.艺术有助于推动道德的形式

21.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恰当的审美理解是()

A.人的异化

B.感情专一

C.人为美而兴奋倾倒

D.审美是件苦差事

22.亚里士多德的“净化”或“陶冶”主要是指悲剧的()

A.感化作用

B.娱乐作用

C.认识作用

D.教育作用

23.崇高()

A.是美的一种基本形态

B.是一种伦理判断

C.是一种纯粹的美

D.不是一种高级的美

24.《蒙娜丽莎》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A.优美

B.崇高

C.悲剧

D.喜剧

25.刘熙载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里的丑是()

A.一种古怪的丑

B.一种突出的丑

C.一种秩序的美

D.一种不规则的美

26.狄德罗曾说,卢浮宫的美,不论有人或无人,都同样存在。这句话说的是()

A.美感的主观性

B.美的客观性

C.美感的社会性

D.美的社会性

27.美感从本质上讲是()

A.人的自然禀赋

B.人的先天快感

C.人的种族属性

D.人的精神享受之一

28. 爱美之心是()

A.人的自然禀赋

B.人的本质力量

C.人的族类本质

D.人的先验能力

29.美感产生于()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30.人的生存本能和生殖本能发展为美感的生理基础是在()

A.生物进化过程之中

B.制造和使用工具过程之中

C.大脑完善的过程之中

D.感觉发展的过程之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艺术操作的作用有()

A.将艺术家心中的意象物态化

B.丰富艺术家心中的意象

C.提供接受过程的基础

D.进行艺术意象的重建

E.继续进行意象的孕育

32.美感包含着()

A.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

B.和谐感

C.精神上的自由感

D.物质享受感

E.心灵上的自豪感

33.崇高与优美的关系是()

A.形态相对,互不相同

B.截然对立,互不相容

C.明显不同,互补共存

D.相互转化,相互取代

E.审美范畴的不同类型

34.美育与德育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美育是德育的必要前提

B.美育高于德育应代替德育

C.美育对德育的实施起促进作用

D.美育包含着更多的精神

E.美育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35.西方现代艺术及艺术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A.传统的美学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

B.摧毁了传统艺术的观念

C.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界限变得很模糊

D.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

E.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4分,38、3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

36.柏拉图的美育观

37.美学思想

38.审美态度

39.艺术敏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

41.简述美感与美的关系。

42.简述黑格尔的崇高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试以王维《鹿柴》为例,分析意境和意象的关系。

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4.试论美的问题在于人生相与创造相之间。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3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美学研究的各种审美现象中,最重要的是()

A.社会审美现象

B.心理审美现象

C.自然审美现象

D.艺术审美现象

2.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美学研究倾向是()

A.“由下而上”的方法

B.“由上而下”的方法

C.重视科学实验的方法

D.实证主义方法

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当是()

A.唯物论的反映论

B.唯物辩证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4.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一命题的人是()

A.康德

B.席勒

C.马克思

D.车尔尼雪夫斯基

5.从文献材料看,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柏拉图的()

A.《斐多篇》

B.《大希庇阿斯篇》

C.《伊安篇》

D.《会饮篇》

6.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人要与现实建立审美关系就必须具有()

A.闲暇时间

B.自由意识

C.物质条件

D.艺术趣味

7.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

A.性力

B.权力欲望

C.集体无意识

D.力必多

8.审美关系最本质的特点是()

A.他律性

B.排他性

C.自由性

D.社会性

9.人类普遍爱好人体美,这说明()

A.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B.美感来源于性选择

C.美感离不开性

D.美感是人的性选择的社会化

10.埃塞俄比亚原始部落里的人以嘴大为“美”,这反映了原始人的美感()

A.与特定观念相联系

B.模仿动物

C.包含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

D.与性感紧密相连

11.丰乳肥臀的原始母神雕像反映了原始人美感()

A.与生殖崇拜观念相关

B.与图腾崇拜观念相关

C.与动物崇拜观念相关

D.与人的巫术观念相关

12.林黛玉对于贾宝玉送给她的一块旧手帕产生天下至美之物的感受。这是为林黛玉采取了()

A.实用态度

B.伦理态度

C.审美态度

D.认知态度

13.“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是出自()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大希庇阿斯篇》

C.《判断力批判》

D.《美感》

14.艺术创造最主要的是创造()

A.艺术境界

B.艺术形式

C.艺术情感

D.艺术意象

15.马克思把艺术归结为一种意识形态,这说明艺术品是()

A.精神产品

B.物质产品

C.意象思维的结晶

D.抽象思维的结晶

16.有意味的形式说的倡导者是()

A.席勒

B.斯宾塞

C.克莱夫?贝尔

D.康德

17.不主张载道说的美学家是()

A.孔子

B.韩愈

C.柳宗元

D.陆机

18.在“意境”范畴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美学家是()

A.刘勰

B.司空图

C.王昌龄

D.王国维

19.认为艺术“是为人类心灵而存在”的思想家是()

A.奥古斯丁

B.黑格尔

C.克莱夫?贝尔

D.海德格尔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艺术根本上是存在于()

A.人类社会中

B.动态流程中

C.人类历史中

D.人类心灵中

21.中国古人认为,艺术活动起于艺术家的“人心之动”,这个“动”包括()

A.意象的生产和意象的创造

B.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C.意象的孕育和意象的创造

D.意象的创造和意象的接受

22.西方文论中,有时会把闪现灵感的心灵称作()

A.“镜”

B.“灯”

C.“线”

D.“洞”

23.优美的形象一般表现为()

A.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

B.内容比形式重要

C.形式比内容重要

D.形式具有独立的价值

24.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最能体现的艺术倾向是()

A.以丑为美

B.崇美抑丑

C.美丑不分

D.无美无丑

25.悲剧突出地说明了()

A.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无限的意义

B.无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有限的意义

C.现实的人生所具有的历史的意义

D.理想的人生所具有的现实的意义

26.康德与黑格尔的崇高观之间的关系是()

A.康德受到过黑格尔的影响

B.黑格尔受到过康德的影响

C.康德与黑格尔互相影响

D.黑格尔与康德之间互不相干

27.苏珊?朗格说:“一个嚎啕大哭的儿童所释放出来的情感比一个音乐家释放出来的个人情感多得多”,说明美育()

A.要重视情感

B.要重视儿童的哭声

C.光有情感是不够的

D.光有哭声还不够

28.自然的陶养是美育的()

A.最基本的道理

B.基本途径之一

C.很次要的途径

D.一种间接的途径

29.“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明()

A.观众是真正的艺术家

B.审美活动无标准可言

C.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

D.作家的创造不及观众的创造

30.朱光潜说:“文艺和其他美感活动给本能冲动和情感以自由发泄的机会。”这表明美育具有()

A.娱乐作用

B.感化作用

C.陶养作用

D.交流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美感教育所培养的“完美的人”,是指()

A.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

B.既有理智,又有情感

C.既满足了欲望,又满足了感情

D.既有工作能力,又善于生活和娱乐

E.既无道德的缺陷,又充满着智慧

32.狄德罗“美在关系”的理论最大的成就在于()

A.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的关联

B.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某种孤立的因素的观点

C.自觉地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D.开始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关系中来理解美

E.有意识地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

33.朗吉诺斯倡导崇高,是因为当时人()

A.把崇高看成是粗野的自然

B.只有有文化教养的人赞叹崇高

C.有庸俗的气息

D.过于贪求金钱

E.生活败坏,每况愈下

34.艺术意象的孕育有赖于艺术家的如下状态:()

A.感动

B.虚静

C.神思

D.心手相应

E.迷狂

35.与以往的美学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主要有()

A.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B.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类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C.第一次深刻揭示了人的无意识在美的生成中的作用

D.唯物辩证地解决了美学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E.渗透着巨大的历史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

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观

37.移情说

38.埃斯特惕卡

39.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析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主要原因。

41.简述欣赏者在艺术接受中对艺术的重建过程。

42.为什么应当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美感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44.试结合具体事例,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A.培养审美能力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A.虚拟性B.敏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A.审美快感B.意象C.形式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感性的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A.艺术批评B.艺术接受

C.艺术品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A.游戏说B.模仿说

C.表现说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A.《论美书简》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立普斯B.费希纳C.布洛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1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A.社会关系的解放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想观念的自由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C.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

D.脱离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

1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学派B.伊壁鸠鲁派

C.英国经验派D.精神分析学派

16.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应该是【】

A.鲍姆嘉登B.鲍桑葵C.维柯D.康德17.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征是【】

A.喜剧B.悲剧C.优美D.崇高

18.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

19.“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

20.美感的生理基础就是【】

A.呼吸器官B.感觉器官

C.运动器官D.思维器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许多西方美学家都强调美感的主要感觉器官是【】A.眼睛B.鼻子C.耳朵D.舌头E.身体22.艺术形式符号蕴含的意义包括【】

A.字面意义B.隐喻意义C.个性意义

D.结构性意义E.历史意义

23.艺术品结构中属于物质层面的有【】

A.物质材料层B.形式符号层C.思想内容层

D.意象世界层E.意境超验层

24.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5.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A.它以直观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意识层

B.它能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

C.它是对人自身审美需要的把握

D.它是对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反映

E.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悲剧性

27.席勒的美育观

28.有意味的形式说

29.审美个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0.为什么说艺术应当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31.艺术意象有何基本特征?

32.简述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

33.简谈艺术功能的多元性。

34.简述探讨审美欣赏活动心理特征困难的原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以元稹的《行宫》为例,试分析接近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附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36. 简评“称情说”。

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37)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

A.1775年B.1757年C.1755年D.1750年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

A.伊安篇B.斐多篇C.大希庇阿斯篇D.会饮篇3.“隐秀”说的提出者是【】

A.钟嵘B.陆机C.司空图D.刘勰

4.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

A.自然物质层B.心理意识层

C.知觉表象层D.社会历史层

5.德育主要依据的是【】

A.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B.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C.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D.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6.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

A.“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B.“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规律。”C.“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

D.“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7.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康德B.王国维C.蔡元培D.柏拉图8.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

A.精神关系B.认识关系

C.信仰关系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

9.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A.通感B.理解C.想象D.情感

10.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

A.朱光潜B.李泽厚C.蔡仪D.宗白华n.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

A.王国维B.吕荧C.严羽D.蔡元培

12.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A.雨果B.马拉美C.庞德D.梅里美

13.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是创造【】

A.有意境的世界B.有意象的世界

C.有意境的意象世界D.有意象的意境世界

14.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

A.社会干预功能B.心理平衡功能

C.道德教育功能D.娱乐消遣功能

15.艺术意象是一种【】

A.虚拟的存在B.客观的物质存在

C.精神的存在D.物质-精神存在

16.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A.意象B.意境C.表象D.内容

17.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

A.自律性B.他律性C.形式符号性D.开放性18.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物质实在层B.意象世界层

C.形式符号层D.意境超验层

19.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归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

A.弗洛伊德B.荣格C.海德格尔D.克罗齐20.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

A.物质实在层B.意象世界层

C.形式符号层D.意境超验层

21.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生产是【】

A.物质生产的重要形式B.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C.物质-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D.理性生产的重要形式22.曾将天才区分为“自然天才”和“造就天才”的理论家是【】

A.胡塞尔B.科林伍德C.莫扎特D.艾迪生23.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

A.艺术想象B.艺术技巧C.艺术敏感D.艺术灵感2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

A.阿恩海姆B.弗洛伊德C.柏格森D.荣格25.维特根斯坦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A.实验美学B.格式塔美学

C.接受美学D.分析美学

26.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的意象是【】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

27.提出美是人生“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的美学家是【】

A.梁启超B.叔本华C.蔡元培D.尼采28.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

z9.以下不属于实验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A.观察法B.思辩法C.内省法D.核对法30.美感的起点是【】

A.感受B.体验C.知觉D.品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倡“快乐说”的理论家是【】A.格兰特?艾伦B.托马斯?阿奎那C.斯宾塞D.亨利?马歇尔E.席勒

32.狄德罗曾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谓的“关系”不包括【】

A.一事物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关系

B.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D.人与自我的关系

E.事物与人的关系

33.以下属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念的是

【】

A.美来源于数的秩序B.数是宇宙的本源

C.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对立、冲突

D.人体美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

E.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

34.作为审美关系主体的人,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本质属性【】

A.自然性B.物质性C.社会性

D.精神性E.历史性

35.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喜剧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A.突然荣耀说B.乖讹说C.生命的机械化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E.游戏说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第36、37小题每小题4分,第38、39小题每小题3分,共14分)

36.心理距离说

37.美感

38.艺术的审美功能

39.无我之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0、41小题每小题7分,第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审美活动中会产生通感现象的原因。

41.简述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原因。

42.简述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3小题12分,第44小题14分,共26分)

43.从矛盾统一的观点出发,举例说明美感欣赏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A.哲学方法B.社会学方法

C.心理学方法 D.艺术学方法

2.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

A.孟子B.伍举C.楚灵王D.王充

3.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

A.十六世纪B.十七世纪

C.十八世纪D.十九世纪4.马克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新的逻辑起点是()

A.自然化了的人的审美需要B.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C.情感化了的人的审美理想D.个性化了的人的审美创造5.狄德罗把从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中所产生出来的美称为()

A.真实的美B.相对的美

C.外在于我的美D.关系到我的美

6.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

A.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B.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

C.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

7.下列对“艺术丑”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创造性因素的丑B.现实性因素的丑

C.作品技巧的伪劣D.作品结构处理不当的丑

8.“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

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

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

9.柏格森的喜剧主张是()

A.预期失望说B.突然荣耀说

C.生命的机械化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10.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A.意在强调慈母与游子的个别直观形象

B.虽然写的是个别慈母和游子,却表现了天下父母心和游子意

C.没有个别直观的形象,只是讲普天下的慈母与游子

D.看似说慈母,实际上是说游子

11.提出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通过感性的途径完善人性的美学家是()

A.康德B.黑格尔C.席勒D.蔡元培

12.《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红楼梦》()

A.更具有道德意义B.更具有历史内涵

C.所表现的题材更广大D.体现出更高的美学理想

13.倡导“自下而上”研究美学方法的美学家是()A.黑格尔B.费希纳

C.费尔巴哈D.洛克

14.中国美学中所谓“外师造化”指的是()

A.创造自然B.感受自然

C.学习自然D.师承自然

15.形象的直觉性、注意的集中性、感受的完整性、想象的生动性属于审美欣赏心理活动的()

A.表层特征B.深层特征

C.中介特征D.根本特征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缺陷的是()A.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B.切断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