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系统-名词解释

企业战略管理系统-名词解释
企业战略管理系统-名词解释

企业战略管理试题库(名词解释)

1、企业使命

2、愿景

3、企业宗旨

4、经营哲学

5、战略目标

6、长期目标

7、年度计划

8、企业战略

9、经营围10、资源配置11、竞争优势12、协同作用13、总体战略14、经营单位战略

15、职能战略16、战略分析17、战略实施与控制18、战略问题

19、战略问题管理20、政治环境21、行业生命周期

22、经验曲线23、退出障碍24、进入障碍

25、战略群体26、主要竞争对手27、成功关键因素

28、效率29、有效性30、价值链分析

31、主体活动32、原料供应33、生产加工

34、成品储运35、市场营销36、售后服务

37、支持活动38、采购管理39、技术开发

40、人力资源管理41、企业的基础管理42、核心竞争力

43、集中法44、借用法45、收购法

46、融合法47、重复法48、SWOT分析法

49、市场渗透战略50、市场开发战略51、产品开发战略

52、一体化战略53、纵向一体化战略54、完全一体化战略

55、锥形一体化战略56、横向一体化战略57、解束

58、多元化发展战略59、专业比率60、关联比率

61、纵向一体化比率62、集约型多元化经营战略63、扩散型多元化经营战略64、协同效应65、并购66、部创业

67、合资68、横向购并69、纵向购并

70、扩大产品门类的购并71、扩大市场的购并72、纯粹复合型的企业购并73、直接购并74、间接购并75、生产过程重组

76、撤退战略77、收割战略78、放弃战略

79、清算战略80、经营单位战略81、竞争战略

82、成本领先战略83、差异化战略84、重点集中战略

85、特殊竞争力86、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差异化87、销售服务的差异化

88、品牌差异化战略89、中庸战略90、投资战略

91、投资回收期92、现值指数法93、部报酬率法

94、扩战略95、市场份额增加战略96、市场渗透

97、市场开发98、产品开发99、增长战略

100、盈利战略101、市场集中和资产减少战略102、收割战略

103、迅速放弃战略104、分散性行业105、领导型企业106、挑战者企业107、追随者企业108、市场弱小者企业109、竞争优势110、衰退行业111、收获战略

112、迅速放弃战略113、宏观环境114、微观环境

115、企业文化116、企业的经营资源能力117、自上而下

118、原有战略变化119、常规战略变化120、有限战略变化121、彻底的战略变化122、企业转向123、企业任务说明书124、战略控制125、反馈控制126、过程控制

127、开放控制128、事中控制129、回避控制

130、行为限制131、工作责任制132、人员控制

133、纠正134、权变计划135、预算

136、审计137、部审计138、外部审计

139、目标管理140、战略控制系统141、组织结构

142、分工143、整合144、纵向分工

145、高长型组织结构146、扁平型组织结构147、集权

148、分权149、简单直线型结构150、职能型结构151、事业部型结构152、矩阵型结构153、协调机制

154、企业文化155、共同价值观156、行为规

157、企业形象158、企业战略的稳定性159、企业文化的适应性160、企业文化再造161、企业国际化经营162、国际化战略163、全球化战略164、间接出口165、直接出口

166、许可证贸易167、独占许可证168、排他许可证169、普通许可方170、双方许可171、合资经营

172、反向贸易173、补偿贸易174、管理合同

175、BOT 176、战略联盟

参考答案:

1、企业使命:是企业管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2、愿景:是企业对其前景所进行的广泛的、综合的和前瞻性的设想。

3、企业宗旨:旨在阐述企业长期的战略一项,其具体容主要说明决定企业目前和未来所要从事的经营业务围。

4、经营哲学:是一个组织为其经营活动所确定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概括。

5、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管理绩效的目标。

6、长期目标:指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期间,力现的生产经营的结果。

7、年度计划:是知识是企业总体战略的年度作业目标,是战略实施中的一种必要手段。

8、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9、经营围: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它反映出企业与其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也反映出企业计划与外部环境发出作用的要求。

10、资源配置:是指企业过去和目前对资源和技能进行配置、整合的能力与方式。

11、竞争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其资源配置模式与经营围的决策,在市场上所形成的优于其竞争对手的竞争地位。

12、协同作用:是指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效果。

13、总体战略:是企业的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14、经营单位战略:是指企业其产品和服务有别于其他部分的一个单元。他的战略主要整队不断变化的环境,在各自的经营领域有效地竞争。

15、职能战略:是为贯彻、实施和支持总体战略与经营单位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

16、战略分析:即对企业的战略形成有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企业目前的“位置”和发展机会来确定未来应达到的目的。

17、战略实施与控制:就是把战略方案付诸行动,保持经营活动朝着既定战略目标与方向不断前进的过程。

18、战略问题:是指那些对实现企业战略、达到目标的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企业部后外部即

将出现的问题。

19、战略问题管理:针对实现企业战略、达到目标的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企业部或外部即将出现的问题单独制定战略并付诸实施,就是战略问题管理。

20、政治环境:泛指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等。

21、行业生命周期:是一个行业从出现直至完全退出社会经济领域所经历的时间。

22、经验曲线:是指当某一产品的生产量增加时,产品的单位成本趋势下降。

23、退出障碍:是指那些迫使投资收益低,甚至亏损的企业仍然留在行业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因素。

24、进入障碍:也称进入壁垒,是指那些能起到阻止行业外企业进入的因素。进入障碍的存在新进入者的进入成本提高,加大了一个企业进入某行业的难度。

25、战略群体:是指行业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

26、主要竞争对手:是指那些对企业现有市场地位构成直接威胁或对企业目标市场地位构成主要挑战的竞争者。

27、成功关键因素:企业在特定行业或特定时期获得竞争优势和骄人业绩所必须集中精力搞好的一些因素称为成功关键因素。

28、效率:是指企业实际产出与实际投入的比率,即实际的投入产出比。

29、有效性:是指企业实际产出达到期望产出的程度。

30、价值链分析:是从企业部条件出发,把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创造、成本构成同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相结合,与竞争对手经营活动相比较,从而发现企业目前及潜在优势与劣势的分析方法,它是指导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活动的有利分析工具。

31、主体活动: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质性活动,一般分为原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5中活动。

32、原料供应:是指与产品投入有关的进货、仓储和分配等活动,如原材料的装卸、入库、畔村、运输以及退货等。

33、生产加工:是指将投入转换成最终产品的活动,如及加工、装配、包装、设备维修、检验等。

34、成品储运:是指与产品的集中、存储、转移给客户有关的活动,包括产品的收集、入库、保管、客户订单处理、送货等活动。

35、市场营销:是指与促进和引导购买者购买企业产品有关的活动,如广告、定价、促销、

市场调查、分销商的支持和管理等。

36、售后服务:是指与为保持或提高产品价值有关的活动,如安装、调试、修理、使用人员培训、零部件供应等。

37、支持活动:是指用以支持主体活动而且部之间又相互支持的活动,包括企业投入的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结构。企业的基本职能活动是支持整个价值链的运行,而不分别于每项主体活动发生直接的关系。

38、采购管理:是指获取各种资源输入的主要活动的过程,而不是输入资源本身。改进采购管理,对提高才购物的质量和降低费用有着重要意义。

39、技术开发:是指可以改进价值活动的一系列技术活动,既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技术。

40、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的员工招聘、雇用、培训、考核、激励等各项管理活动。这些活动支持者企业每项主体活动和支持活动,以及整个价值链。

41、企业的基础管理:是指与企业总体管理相关的活动,包括企业计划、财务、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控制系统、文化建设等活动。

42、核心竞争力:是某一企业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使企业的业务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43、集中法:通过统一目标,将注意力集中在科研与产品开发等少量关键目标上,加大对核心技术的资金投入与人才配置,以及组建竞争能力开发团队等方法提高部资源配置的效率。

44、借用法:通过与其他厂商、研究机构、主要客户形成联盟,如合资、合营、授权等,从中获得并消化吸收合作伙伴的技术和技能。

45、收购法:通过收购具有相关核心技术或竞争能力的企业或组织(并确保其在收购后不流失),而快速强化目标专长或竞争能力。

56、融合法:通过系统性思维将若干相关生产技术、各功能领域技术(研究与开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等)、自己拥有的和解用或收购的技术等加以有效整合。

47、重复法:通过在不同领域或活动中多次使用某些技术、技能、知识,并不断总结、学习与创新,以提高和加强竞争能力。

48、SWOT分析法:是一种对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威胁和企业部条件的优势、劣势进行大综合分析,根据对备选的战略方案作出系统的评价,最终选择出最佳的竞争战略

的方法。

49、市场渗透战略:是指通过更大的市场营销努力,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这一战略被广泛地单独使用或同其他战略结合使用。

50、市场开发战略:是指将现有的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市场,以增加销售量。

51、产品开发战略:是指通过改进老产品或开发新产品的办法来增加企业在已有市场上的销售量。

52、一体化战略:又称企业战略整合,四肢企业有目的地将相互密切的经营活动纳入企业体系中,组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进行全盘控制和调配,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战略。53、纵向一体化战略:又叫垂直一体化,是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材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势,包括后向一体化战略和前向一体化战略,也就是将经营领域向深度发展的战略。

54、完全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在生产流程中实施所有必需的投入,或通过自己的运作处理所有的产品。

55、锥形一体化战略:是指制造商可以自己生产一部分输入产品,同时向独立厂商采购剩余部分。

56、横向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与处于同一个经营领域的其他企业或经营单位进行一体化的战略,专职将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置于同一所有权控制之下,兼并或与同行业的竞争者进行联合,扩大生产规模。

57、解束:是指从价值链体系的某些阶段中撤离出来,依靠外部供应商来供应所需要的产品、支持服务,或者职能活动。

58、多元化发展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中进行经营。

59、专业比率:是反映企业多元化程度的指标,由该企业最大经营项目的销售额构成比确定。

60、关联比率:是反映企业阁经营项目相互关联程度的指标,有经营项目最大关联组销售额构成比确定。

61、纵向一体化比率:是指纵向一体化生产阶段中的原材料、副产品、半成品以至产成品的销售占该企业销售总额的比例。

62、集约型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相互关联的所有经营项目共同利用经营资源,互相联系紧密,呈网状。

63、扩散型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相互关联的经营项目中的各项目,至于关联组中任以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