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安全综述

合集下载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指由大量感知节点组成的网络,节点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和协作。

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环境监测、工业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无线传感器网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首先,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易受损性使得网络容易受到物理攻击。

由于节点通常被部署在恶劣环境中,比如在战争地区或者荒野中,攻击者可以简单地通过破坏节点实体或者破坏无线通信链路,来削弱或停止整个网络的运行。

其次,由于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有限,不能实现复杂的安全算法和机制。

这导致了网络容易受到计算和资源有限攻击,比如拒绝服务攻击和资源耗尽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会导致网络无法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服务,资源耗尽攻击会耗尽节点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此外,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传输的数据通常是不加密的,容易被攻击者截获和篡改。

攻击者可以利用截获的数据获取敏感信息,也可以对数据进行篡改、删除或者伪造,从而对网络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和机制。

首先,可以采用物理层的安全措施,如节点放置和防护措施,来保护节点不受物理攻击。

此外,还可以使用密码学算法对节点进行身份认证,确保网络中的节点是合法的,并采用数据加密和完整性校验等手段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另外,引入密钥管理机制可以确保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安全地进行密钥协商和密钥更新,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还可以采用随机化技术来防止拒绝服务攻击和资源耗尽攻击,提高网络的抗攻击能力。

总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涉及到物理安全、计算和资源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合理的安全机制和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并确保其在各个领域的可靠运行。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

历史以及发展现状(续)
之所以国内外都投入巨资研究机构纷纷开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很大程度归功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WSN的体系结构
01
传感器网络结构
02
汇聚节点
WSN的体系结构(续)
传感器节点结构
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WSN的体系结构(续)
WSN的特征
与无线网络的区别 传感器网络集成了监测、控制以及无线通信的网络系统,节点数目庞大(上千甚至上万),分布密集,因环境和能量的耗尽,容易出现故障,节点通常固定不动。能量、处理能力、存储能力、通信能力有限。不同于传统无线网络的高服务质量和高效的带宽的利用,节能是其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WSN的应用(续)
WSN的应用(续)
智能家居
家电和家具中嵌入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网络与Internet连在一起。为人提供人性化的家居环境。 例:Avaak 提供一个只有1立方英寸大小的自治产品。这个微型的无线视频平台包含有一节电池、无线电、摄像相机、(彩色成像器加镜头)、控制器、天线和温度传感器。(如图 )
WSN的应用(续)
WSN的应用(续)
建筑物状态监控
利用传感器网络监控建筑物的安全状态。 例:Microstrain在佛蒙特州的一座重载桥梁上安装了一套该公司研制的系统,将位移传感器安装在钢梁上用来测量静态和动态应力,并通过无线网络来采集数据。该无线系统可以保留在桥梁上用于长期监测桥梁是否处于正常受控状态 。 (如图 )
历史以及发展现状
国外:
起源于美国,根源可追溯到1978年由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发起的分布式传感器研讨会。 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1993-1999年间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资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承担的WINS项目; 1999-2001年间由DAPRA资助UC Berkeley承担的Smart Dust项目。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许多小型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系统。

这些节点可以自组织、自协调,协同完成各种任务,包括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等。

WSN已经成为了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技术,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然而,WSN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WSN节点的资源十分有限,受到的攻击手段也比一般计算机系统更为复杂。

因此,在WSN中保障数据和网络的安全已经成为了WSN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对安全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中,如军事、政府、金融等领域。

一、WSN的安全问题WSN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节点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

下面分别介绍。

(一)节点安全WSN节点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因为攻击者可以通过攻击一个或多个节点来破坏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

影响节点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安全、认证鉴别、加密等。

物理安全指的是保护节点的物理安全环境,防止被非法拆卸或者受到破坏。

认证鉴别指的是验证节点的身份。

WNS中,认证鉴别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密钥认证技术,使得只有具有密钥的节点才能访问网络资源。

加密指的是对节点之间传输的消息进行加密保护,确保传输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二)数据安全数据安全主要涉及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不可抵赖性等,防止数据遭受未授权读取、篡改、冒充等多种攻击,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秘密性。

数据安全的具体实现包括数据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等。

(三)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WSN中网络通信的安全,其中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协议、信任管理、入侵检测、抗拒绝服务攻击等方面。

网络安全的具体实现包括安全路由、安全感知、信任建立等技术。

二、WSN的安全性研究WSN的安全性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攻击模型和威胁、安全机制和安全体系结构。

(一)攻击模型和威胁攻击模型和威胁指攻击者利用漏洞或效仿合法消息来破坏WSN节点的行为模型和所引发的威胁。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是由大量分布式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监测、军事侦察和智能交通等。

由于WSN通常部署在无人区域,并且无线传感器节点资源有限,网络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成为WSN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1. 网络安全性的挑战WSN的网络安全性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挑战:1.1 资源受限性WSN的传感器节点具有有限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限制了节点能够执行的安全算法和协议。

1.2 通信链路的不安全性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通常使用无线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对外界干扰和窃听很容易受到攻击。

1.3 节点的易受攻击性由于节点常常被部署在军事区域、隧道等无人区域,攻击者可以通过物理访问对节点进行拆卸、替换或篡改,进而破坏网络安全性。

2. 网络安全性的保障为解决WSN的网络安全性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1 密钥管理密钥管理是保障WSN安全的基础,包括对密钥的生成、分发和更新等操作。

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可以采用分层和分组的方式进行密钥管理。

2.2 认证和加密在传感器节点之间建立安全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认证和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采用对称加密算法和公钥密码算法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2.3 防入侵技术使用入侵检测和预防系统来监测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通过监控网络中节点的行为和数据流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数据完整性的保障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没有被篡改或损坏。

在WSN中,数据完整性的保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3.1 消息认证码(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MAC)MAC是一种通过对数据进行哈希和加密的方式,生成具有唯一性和可验证性的校验码。

接收方可以通过验证校验码来判断数据的完整性。

3.2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通过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来保证数据完整性和认证性的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是保证其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通信安全是其主要的安全问题之一。

通信安全的主要威胁包括:窃听、阻断、篡改和假冒。

这些威胁会导致数据泄露、数据完整性受损以及未经授权的访问等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另一个安全问题是传感器节点的安全性。

由于传感器节点通常具有资源限制的特性,因此其安全性比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更为复杂。

传感器节点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物理破坏、能量耗尽、恶意软件和拒绝服务攻击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也是其安全问题之一。

拓扑结构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一些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树型和网状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加密技术是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常用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在选择加密算法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计算量和资源消耗等因素。

节点认证和授权是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节点进行认证和授权,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节点接入网络,同时也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节点访问网络中的数据。

常用的认证和授权技术包括基于密码的认证和基于角色的授权等。

入侵检测和防御是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检测出是否有恶意攻击行为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常用的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包括基于统计分析的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等。

网络拓扑结构优化是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优化节点布局、动态调整拓扑结构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分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分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分析一、概述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在信息采集、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WSN的安全性问题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从WSN的特点、安全威胁、安全协议等方面对WSN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1. 低功耗WSN中的传感器节点通常是由电池供电,因此需要低功耗设计。

2. 自组织WSN中的节点之间可以自组织成为一个网络,形成一个无中心化的网络结构。

3. 大规模WSN通常由数百甚至数千个节点组成,网络规模较大。

4. 有限资源WSN中的节点资源有限,包括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等。

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威胁WSN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节点安全、通信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1. 节点安全节点安全主要是指节点被攻击后可能泄漏网络信息、篡改数据等问题。

节点安全威胁主要包括物理攻击和软件攻击等。

2. 通信安全通信安全主要是指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被窃听、篡改等问题。

通信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流量分析等。

3.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主要是指网络拓扑结构的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包括网络分割攻击、恶意节点攻击等。

4.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主要是指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问题。

数据安全威胁主要包括数据篡改、数据泄漏等。

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协议为了保证WSN的安全性,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安全协议。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安全协议。

1. 加密协议加密协议是保证WSN通信安全的最基本的方法。

常用的加密方法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

2. 认证协议认证协议是保证WSN节点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认证方法有基于密码学的认证和基于信任的认证等。

3. 密钥管理协议密钥管理协议是保证WSN安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密钥管理方法有密钥预分配和密钥分配等。

4. 安全路由协议安全路由协议是保证WSN网络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

无线传感网络综述

无线传感网络综述

1、无线传感网络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是一种由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能够实时地监测、感知和采集节点部署区中观察者感兴趣的感知对象的各种信息(如光强、温度、湿度、噪音和有害气体浓度等物理现象),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后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出去,通过无线网络最终发送给观察者。

2、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1)硬件资源有限:节点由于受价格、体积和功耗的限制,其计算能力、程序空间和内存空间比普通的计算机功能要弱很多。

这一点决定了在节点操作系统设计中,协议层次不能太复杂。

2)传感节点数目多、易失效:根据应用的不同,传感器节点的数量可能达到几百万个,甚至更多。

此外,传感器网络工作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经常有新节点加入或已有节点失效,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很快,而且网络一旦形成,人很少干预其运行。

因此,传感器网络的硬件必须具有高强壮性和容错性,相应的通信协议必须具有可重构和自适应性。

3)通信能力有限:考虑到传感器节点的能量限制和网络覆盖区域大,传感器网络采用多跳路由的传输机制。

传感器节点的无线通信带宽有限,通常仅有几百kbps 的速率。

由于节点能量的变化,受高山、建筑物、障碍物等地势地貌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无线通信性能可能经常变化,频繁出现通信中断。

4)电源能量有限:网络节点由电池供电,电池的容量一般不是很大。

其特殊的应用领域决定了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给电池充电或更换电池,一旦电池能量用完,这个节点也就失去了作用。

因此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过程中,任何技术和协议的使用都要以节能为前提。

5)以数据为中心是网络的核心技术:对于观察者来说,传感器网络的核心是感知数据,而不是网络硬件。

例如,在应用于目标跟踪的传感器网络中,跟踪目标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对目标感兴趣的用户只关心目标出现的位置和时间,并不关心哪个节点监测到目标。

以数据为中心的特点要求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必须以感知数据管理和处理为中心,把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从逻辑概念和软、硬件技术两个方面实现一个高性能的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系统,使用户如同使用通常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一样自如地在传感器网络上进行感知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第5章 WSN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

第5章 WSN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

2021/10/10
23
5.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概述
2. 链路层的攻击和防御
• 数据链路层为邻居节点提供可靠的通信通道,在 MAC协议中,节点通过监测邻居节点是否发送数据 来确定自身是否能访问通信信道。
• 恶意节点会有计划的重复占用信道,造成载波冲 突,消耗正常节点的能量。载波冲突是一种有效 的DOS攻击方法。
路由以保证网络的安全。 • 当节点的安全等级达不到要求时,就会自动从路
由选择中退出以保证整个网络的路由安全。 • 可通过多路径路由算法改善系统的稳健性。 • 可通过前向纠错技术重建数据。
2021/10/10
14
5.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概述
(2)把着重点放在安全协议方面。假定基站总是正常 工作的,并且总是安全的, 通过端到端的加密保证数 据传输的安全性。
H(Pi+1) H(Pi+2)
MAC
22
5.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概述
5.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分析
1. 物理层的攻击和防御 • 物理层中安全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数
据加密机制,由于传感器节点的限制,其有限计算 能力和存储空间使基于公钥的密码体制难以应用 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 尽量要采用轻量级的对称加密算法,性能最优的 对称加密算法是RC4。
证K0=F(F(K2)),并得到K1=F(K2),这时可用K1来
验证P1和P2的完整性,利用K2来验证P3的完整性。
2021/10/10
20
5.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概述
• 基本的流认证协议
P1
P2
Pn
Pn+1
M1
M2
Mn
H(P n)
H(P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杨慧(1993.07),女,大学本科,电子信息工程;E-mail:**************** 收稿日期:2014-04-11;无线传感网络(WSN )安全综述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Security summaryxxx1xxxxx石家庄经济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邮政编码050031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City ZipCode 050031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作为后PC 时代实现信息收集、传输与处理的重要技术,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均有广泛的潜在用途,是当前技术研究的热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

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其资源有限和分布与通信开放性的特点而使得其安全性需求显得极为重要和必要。

本文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安全需要、安全协议、可能受到的安全攻击种类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有助于探讨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

Abstrac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 a new field of research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 post-PC era to achieve important technical information gathering,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has a wide range of potential uses in military and civilian areas, is a hot current technology research, has very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ecause of its limited resourc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open so that its security requirement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on-cept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chitecture, security needs, security protocol, may be the kind of security attacks and ot her aspects of a more systematic summary of research to help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ecurity.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安全需要;安全协议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chitecture; security needs; security protocol1 引言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MEMS 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作为信息获取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术——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渐渐向集成化、微型化和网络化发展。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后PC 时代,后PC 时代的特点是推动了计算机从桌面系统和数据中心进入到物理环境中。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技术是在上述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集监测、控制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网络系统。

传感器网络节点大多搭载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感知物理世界。

它采用无基础设施组网和多跳的传播,节点既是信息的采集和发出者,又是信息的路由者,具有规模大、自组织、动态性、应用相关、以数据为中心等特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的无线网络不同:其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数目众多,没有全球唯一的网络标识符,在传统的有线、无线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有唯一的地址用于路由。

传感器网络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某些节点之间的路由是不需要的,所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不适合采用传统的路由协议。

其二,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的流向是多对一的,需要的信息大多是来自同一个区域,经过数据融合后,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再传送到目的节点——sink 节点,由其统一发给用户。

其三,传感器节点电能和存储容量都十分有限。

由于被观测对象内部或者附近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一个节点中收集到的数据有可能有其它附近节点收集的数据存在。

因为这些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即存在冗余信息,传输数据必然会消耗大量的节点能量,因此没有必要将所有数据全部发送给汇聚节点。

这就需要路由协议具有数据融合能力,以此提高带宽利用率。

其四,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大部分节点不像传统网络中的节点一样快速移动,因此花费很大的代价频繁地更新路由表信息就没有必要了。

因为是无线传输,电池供电、覆盖范围和节点生存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所有要解决如何在远处从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提取数据这个问题。

今天大部分网络使用的是IP 协议作为其基础技术,所以,如何实现把WSN 和IP 网络互联网成了当今热门的研究课题。

WSN 采用多跳的传播和无基础设施网组,在恶2 杨慧4111090102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安全综述劣且偏远的环境(野外、战场)中,在电力系统以及运营通信网络所覆盖不到的地方,传感器网络往往大有用武。

依靠计算机等大功率设备对野外目标探测传感器实现实时监控或远程访问是不现实的,而采用低功耗单片机,或者是微控制器组成的系统,以太网供电技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拓展覆盖范围,延伸了WSN接入点的作用半径,成为具有实用价值意义的课题。

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知识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多科学交叉的新兴前沿研究的热点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

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也指在特定应用环境中布置的传感器节点以无线通信方式组织成网络,完成指定的数据采集工作,节点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中,并最终由特定的应用接收。

WSN是由大量密集部署在监控区域的智能节点构成的一种网络应用系统,广泛运用于设施安全、环境监控、工业应用、交通控制等方面。

与传统的无线Ad hoc网络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没有统一的标识,节点之间通过广播,多跳的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且节点数量大,随机分布,网络拓扑结构随时间动态变化,节点设有各供电电源,能量有限,生命周期短。

所以WSN需要研究新的技术,以实现网络能量消耗最小化,节点生命周期最大化,能量负载均衡化以及通信能力最优化的目标。

WSN技术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大多集中在网络层的路由协议、链路层的MAC协议、系统节能策略以及同步和定位等共性技术。

WSN应用的目标是协作的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地区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给观察者,其三个要素是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

因此可以说WSN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客观上的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交互方式。

随机分布的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网络,借助节点中内置的多种传感器测量所在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获得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方面的信息。

一般认为短距离的无线低功率通信技术最适合传感器网络的使用,为明确起见,称之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如图1-1所示,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汇聚节点(sink node)和管理节点(management Node)。

大量传感器节点部署在检测区域(sensing region)内,以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通过多跳中继方式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给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到达管理节点。

用户通过管理节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检测任务及收集检测数据。

用户图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传感器节点是一个微型的嵌入式系统,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非常有限,能量也十分有限。

传感器节点除了收行本地信息之外,对其他节点转发来的数据也要进行融合。

相比之下,汇聚节点各方面能力要强得多,且具有足够的能量供给。

汇聚节点通常与外部网络直接相连,负责发布检测任务管理节点,并把收集到的数据转发给外部网络。

传感器节点一般由数据采集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和转换数据;处理器模块负责进行数据处理;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其他节点进行数据传输;能量供应模块负责提供运行所需的能量,通常采用微型电池。

传感器节点的处理器通常使用嵌入式CPU,如Intel的8086.另外系统还需要一个微型化的操作系统以进行任务调度与管理,如UC Berkeley的TinyOS,嵌入式Linyx等。

图1-2描述了传感器节点的体系结构,数据感知单元通过对传感器所在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和感知,进行模数转换;最后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信号进行简单处理后由数据传送单元调制后发射出去。

图1-2 传感器节点体系结构1. 数据采集模块:由传感器和数模转换装置构成。

负责将周围环境的物理现象转换成数字信号,例如测量所在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众多用户感兴趣的物理现象。

数据采集模块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联系起来。

2. 处理器模块:由处理器和存储器构成。

负责协调无线传感器各个模块的工作,如对数据采集模块获取信息进行杨慧4111090102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安全综述3必要的处理和存储,控制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的工作模式等。

处理器模块提供了处理信息的能量,将无线传感器节点智能化。

3. 无线通信模块:由短距离无线收发电路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