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7章课后作业(1)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学概论习题答案第七章——电工习题及答案资料文档

7-1 填空题(1)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常见的耦合方式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三种方式。
(2)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只能放大(交流)信号,不能放大(直流)信号;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既能放大(直流)信号,也能放大(交流)信号。
(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和零点漂移严重),解决的有效措施是采用(差分)放大电路。
(4)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但接近于1)、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因为输入电阻高,所以常用在多级放大器的(第一)级,以减小信号在(内阻)上的损失,因为输出电阻低,所以常用于多级放大器的(最后)级,以提高(带负载)的能力。
(6) 差模信号是指两输入端的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共模信号是指两输入端的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
(7) 差模信号按其输入和输出方式可分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和(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四种类型。
(8) 交流负反馈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四种类型。
(9) 对于一个放大器,欲稳定输出电压应采用(电压)负反馈、欲稳定输出电流应采用(电流)负反馈、欲提高输入电阻应采用(串联)负反馈、欲降低输出电阻应采用(电压)负反馈、欲降低输入电阻而提高输出电阻应采用(电流并联)负反馈。
(10) 正弦波振荡器振幅平衡条件是(||1AF =)、相位平衡条件是(2A F n ϕϕπ+= 0,1,2,n =±±);正弦波振荡器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基本放大器A)、(正反馈网络F)、(选频网络)和(稳幅环节)。
(11) 逻辑变量只有(逻辑1)和(逻辑0)两种对立的状态。
(12) 三种基本的逻辑运算是指(与)、(或)和(非)。
(13) 1+1=1是(或)运算,1+1=10是(二进制加法)。
电工技术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异步电动机习题参考答案1.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静止的定子和转动的转子两部分组成 。
定子的作用是在电动机内形成旋转磁场 ;转子的作用是进行机电能量的转换。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能否与旋转磁场的转速相等,为什么?答 :在一般情况下,转子转速n 小于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n 0。
因为只有这两者之间存在速度差,转子和磁场之间才会存在相对运动,才能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和电磁转矩。
所以,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转速之间的差值是必然存在的,即转子的速度与旋转磁场两者无法同步运转3.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答 :定子绕组中通以三相对称电流,在电动机定子内部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绕组与旋转磁场的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再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磁力矩,驱动转子转动。
这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为什么说异步电动机是感应电动机?答:由于转子电流是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所以称之为感应电动机。
5.三相电源的相序对旋转磁场有何影响?答: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由通入三相绕组中的电流的相序决定的。
即当通入三相对称绕组的对称三相电流的相序发生改变时,即将三相电源中的任意两相绕组接线互换,旋转磁场就会改变方向。
6.什么是转差率?通常感应电动机的约为多少?答: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n 0与转子转速n 的差值被称为转差n ∆。
转差n ∆与同步转速n 0的比值被定义为转差率s 。
实际电动机在工频下带额定负载运行时 s=0.01~0.08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能否随负载而变化?如何变化?答:负载增大,电动机的转速降低,按照AB 段,速度降低后转差率增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增大,电流增大,电磁转矩随之增大,因此拖动转矩会增大去适应负载直至达到新的平衡,当拖动转矩等于负载转矩,就在较低的速度下重新稳速运行。
8.三相异步电动机如果有一相开路,会发生什么后果?答:三相异步电动机如果有一相开路,则旋转磁场无法形成,只能由剩余的两相形成脉振磁场。
电工学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 交流电动机7.4.1 已知Y100L1-4型异步电动机的某些额定技术数据如下:2.2kW 380V Y 联结1420 r/min cos 0.82ϕ= 81%η=试计算:(1)相电流和线电流的额定值及额定负载时的转矩;(2)额定转差率及额定负载时的转子电流频率。
设电源频率为50Hz 。
解:(1) 效率%81=η,输出功率 kW 2.22=P输入功率 kW 72.281.02.221≈==ηP Pϕcos 31l l I U P =A 03.582.03803100072.2cos 31=×××===ϕl l P U PI I 额定负载时的转矩:m N 80.1414202.295509550N2N ⋅===n P T(2)额定转差率:053.01500142015000N 0N =−=−=n nn s额定负载时的转子电流频率:Hz 67.21N 2==f s f7.4.2 有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为1470 r/min ,电源频率为50Hz 。
在(a )起动瞬间,(b )转子转速为同步转速的2/3时,(c )转差率为0.02时三种情况下,试求:(1)定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2) 定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3)转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提示:o sn p f n ==/6022);(4)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5)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
解:(a )起动瞬间:n =0,s =1(1) 定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 min r 1500250606010=×==p f n (2) 定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 min r 1500015000=−=−n n(3) 转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 min r 150002==sn n(4) 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 min r 15000=n(5) 因为转子旋转磁场和定子旋转磁场总是以同一转速在空间旋转着,所以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为零(b ) 转子转速为同步转速的2时:(1) 定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 min r 1500250606010=×==p f n (2) 定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 min r 50015003215000=×−=−n n (3) 转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4) 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 min r 15000=nmin r 500150015001000150000002=×−=×−==n n n n sn n(5) 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为零(c ) 转差率为0.02时:(1) 定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 min r 1500250606010=×==p f n (2) 定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3) 转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4) 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的转速(5) 转子旋转磁场对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为零7.4.6 某四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 ,额定电压为380V ,三角形联结,频率为50Hz 。
电工技术第7章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

电工技术第7章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篇一:电工技术第7章(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第7章磁路与变压器7.1某磁路气隙长的磁阻和磁动势。
分析由磁路的欧姆定律,,其中解磁通Φ为:磁阻Rm为:(1/H)磁动势F为:7.2有一匝数(A)的线圈,绕在由硅钢片制成的闭合铁心上,磁路平均长度为,,截面积,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求气隙中可知,欲求磁动势F,必须先求出磁阻Rm和磁通Φ,而为空气的磁导率,H/m。
(Wb)截面积,励磁电流,求:(1)磁路磁通;(2)铁心改为铸钢,保持磁通不变,所需励磁电流I为多少?分析第(1)小题中,因为磁通,故欲求磁通Φ,必须先求出磁感应强度B,,所以得先求出磁场强度H。
H可由均匀磁路的安培环路定律求出,求出H后即可从磁化曲线上查出B。
第(2)小题中,磁通不变,则磁感应强度不变,由于磁性材料变为铸钢,故磁场强度不同。
根据B从磁化曲线上查出H后,即可由安培环路定律求出所需的励磁电流I。
解(1)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得磁场强度H为:(A/m)A/m时硅钢片的磁感应强度B为:(T)(Wb)T,在图7.1上查出对应于在图7.1上查出当磁通Φ为:(2)因为磁通不变,故磁感应强度也不变,为T时铸钢的磁场强度H为:(A/m)所需的励磁电流I为:(A)可见,要得到相等的磁感应强度,在线圈匝数一定的情况下,采用磁导率高的磁性材料所需的励磁电流小。
7.3如果上题的铁心(由硅钢片叠成)中有一长度为且与铁心柱垂直的气隙,忽略气隙中磁通的边缘效应,问线圈中的电流必须多大才可使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保持上题中的数值?分析本题的磁路是由不同材料的几段组成的,安培环路定律的形式为。
其中气隙中的磁场强度可由公式求出,而铁心(硅钢片)中的磁场强度可根据B从磁化曲线上查出(上题已求出)。
解因为磁感应强度保持上题中的数值不变,为T,由上题的计算结果可知硅钢片中对应的磁场强度H为:(A/m)气隙中的磁场强度为:(A/m)所需的励磁电流I为:(A)可见,当磁路中含有空气隙时,由于空气隙的磁阻很大,磁动势差不多都用在空气隙上。
电工学课后习题-第7章-电气自动控制习题及答案

KM2
KM1
STB1
KM1 KM2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7章
电气自动控制
7.5.4 如图是一个不完整的起重电动机升降点动控制电路。 该电路应具有短路、过载和限位保护, 且升降到位时能自动停 车并有灯光显示。请将电路补充完整, 并说明 ST 的功能。
3~
Q
FU1 FU2
FR
SB1
SB2
KM2 FR
KM1
KM
KM
能起动,不能停止。
SBst KM
不能起动,且造成电源短路。
SBstp SBst KM
SBstp KM KM
KM
非正常起动,且不能停止。
只能点动。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7章
电气自动控制
7.2.2 画出即能长期工作又能点动的三相笼式异步电动 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解】
Q FU SBstp
KM2
SBstp1 KM1
KM1 FR1 FR2
KM2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7章
电气自动控制
7.5.1 图 7.10 (教材图 7.5.2 )时工作台能自动往返的行程 控制电路, 若要求控制台退回到原位停止,怎么办? 【解】将图中与正转起动按钮 SBstF 并联的 STB1 的机械 联动的动合辅助触点去掉,并调整撞快位置,使其在工作台退 回原位时压下行程开关 STB1。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KM1
KM2 KT1
U1 V W 1 U2 V2 W2
1
KM2
KM3
第7章
电气自动控制
7.6.2 画出两台三相笼式异步电动机按时间顺序起停的控制 电路,控制要求是:电动机 M2 在 M1 运行一定时间后自动投入运 行,并同时使 M1 电动机停转,时间继电器 KT 线圈断电。电路应 具有短路、过载和失压保护功能。 7.6.3 一运料小车由一台笼式电动机拖动,要求: ⑴ 小车运 料到位自动停车; ⑵ 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返回; ⑶ 回到原位 自动停车。试画出控制电路。 7.7.1 试写出如图所示梯形图的 语句表。
第7章习题解答 电工课件

压放大倍数,并说明负载电阻 RL 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
响;⑹估算 ri , ro 。
解:⑴ VBRBR 1BR 2B2UCC5.58V
RB1 C1+
RC
UCC
C
+
2
+
IIB C V 1B I B U R BE 6 E 16 0 5..0 6 5 6 80 m 1 4 .75 9 3 0 A 0..2 0m 04 m +-eR9 sSA Au+—i RB2
TC
+
2
+
RE
uo
——
—
制作群
主 页 总目录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RE + RL u o
CE
—
U C U C E I C R C C I E R E 2 3 . 2 4 3 . 3 1 . 5 8 . 6 V 4
制作群
主 页 总目录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制作群
主 页 总目录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制作群
主 页 总目录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2中,如将图中的发射极交流
旁路电容C E除去,⑴试问静态值有无变化?⑵画出微
变等效电路;⑶计算 Au ,并说明发射极电阻RE 对电压
放大倍数的影响;⑷计算 ri , ro。Ii
Ib
Ic
解⑶:A⑴u 静UUr b 态oie值R 1C 无I/bI r变/R bbeR LR化E CI 。/eR/RE1L.3⑵ER+R-s Es 使U-+电i R压B1放R大B2R倍Erbe 数Ie 锐RICb减R L
解:A u
Uo Ui
Ie RE Ibrbe IeRE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