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精选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合集下载

【物理】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精选测试卷(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精选测试卷(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精选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1.欣欣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 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甲“10Ω 2A”、乙“20Ω 1A”),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电路的连接;(_____________)(2)实验中欣欣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电表的指针始终处于图乙所示的状态,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3)排除故障后,多次改变 R的阻值,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I-R图像,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4)在上述实验中,欣欣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为了完成实验,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______ 端移动(选填“A”或“B”),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____V;(5)当欣欣改用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则欣欣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_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串一个定值电阻就能完成实验,那么这个定值电阻的范围是________;(6)除了更换滑动变阻器的方案以外,欣欣想到原有器材不变,调整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可以完成实验,他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范围是________。

【答案】定值电阻断路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A 2.5 甲2~12Ω 2.7V∼3V【解析】【分析】【详解】(1)[1]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的两端,如图所示;(2)[2]乙图中,左表为电压表,示数满偏,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右边为电流表示为0,说明电路断路或总电阻很大,由此可知,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了。

(3)[3]由图丙所示图象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值的乘积为2.5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这说明:在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物理】九年级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全册全套精选测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归纳式探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强弱和方向处处相同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如图甲所示,电阻R1与圆形金属线圈R2连接成闭合回路,R1和R2的阻值均为R0,导线的电阻不计,在线圈中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的截距分别为t0和B0.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与阻值R0、匀强磁场的半径r、磁感应强度B0和时间t0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次数R0/Ωr/m B0/T T0/s I/A1100.1 1.00.15π×l0-22200.1 1.00.1 2.5π×l0-2 3200.2 1.00.110π×l0-2 4100.10.30.1 1.5π×l0-2 5200.10.10.050.5π×l0-2(1)I=_____k,其中k=___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2)上述装置中,改变R0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0至t1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 与R0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____表示.【答案】200B rR t25A sT mπ⋅Ω⋅⨯c【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像分析可得2EIR= (1)Et∆Φ=∆ (2)=?S B∆Φ∆ (3)120+2R R R R== (4)由1234联立得:2200022BB r rIt R t Rππ∆=⋅=⋅∆由于2π为定值,故200B rI kR t=[2]将第一组数据带入上式得:k=25A sT mπ⋅Ω⋅⨯(2)[3]若R0变,其他为定值,则22B rtπ均为定值,可看作'kIR=,此为反比例函数,故可用图线c表示.2.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数据如表:序号甲电荷的电荷量1/Cq乙电荷的电荷量2/Cq甲、乙两电荷之间的距离/mr甲乙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NF18110-⨯8210-⨯0.35210-⨯28110-⨯8110-⨯0.35110-⨯38310-⨯8210-⨯0.155410-⨯48310-⨯8210-⨯0.2513.510-⨯58210-⨯8110-⨯0.254.510-⨯68410-⨯8310-⨯0.3(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若要使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增大,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

【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检测(提高,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1.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定值电阻8(2.5Ω、5Ω、10Ω、15Ω、20Ω、25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15Ω 1A)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3V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______(2)实验中,不能被选用的电阻为___Ω;判断的依据是______;(3)保证所选电阻均能正常进行实验,电源电压应该控制在3V至______V之间;(4)实验中依次接入其中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实验次数…234…R/Ω…101520…I/A…0.30.20.15…(5)做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把定制电阻换成小灯泡,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①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如要获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数据,滑片P应向______(选填“A”或“B”)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②改变滑片P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得如图丙所示的I﹣U图像。

由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同时发现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 2.5 此时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 4.8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A 2.5 0.5 小灯泡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解析】【分析】【详解】(1)[1]由题意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B 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故滑片左侧的电阻丝应当连入电路中,电路连接图如图所示。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小敏和小英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她们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1)当小敏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她们连接的电路发生了________故障;若闭合开关S,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2)小英只改接了电路中的一根导线,电路便连接正确了,请你在图中画出她的改法.(在错接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正确的接线)(___________)(3)她们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答案】短路电流表A2被烧坏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解析】【分析】【详解】(1)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电路发生了短路故障,若闭合开关S,由于电路发生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电流表A2被烧坏.(2)改正电路如图:(3)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点睛】电路中发生短路的危害,可能烧毁电流表或电源,为避免短路发生,可采用试触法.2.在“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30Ω 1A”字样(1)连接电流表时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的量程.(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3)乙同学连完电路并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示数为0.15A,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的示数如乙图所示,请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格中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同学们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对应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但表格的设计仍有不完整的地方,请将所缺内容填写完整____________.(6)小组同学们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______决定的,且_______,灯泡发光越亮.【答案】0—0.6A 灯泡短路 0.24 W 2.5 0.24 0.6 实际功率实际功率越大【解析】试题分析:测灯泡的功率的测量原理是P=UI,即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算出灯泡的功率.根据题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选0-3V,灯的电阻约为10Ω,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算出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0.25A,小于0.6A,所以电流表应选0-0.6A的量程.闭合开关后,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中的故障是短路,电压表的示数是零,说明灯两端没有电压,所以灯被短路.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除了要记下需要测的物理,还要写清物理量的单位,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电流表读数是0.24A,算出灯的额定功率为0.6W.根据表格中灯的实际功率与灯的亮暗可以得出灯的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的亮度越高.考点:测小灯泡的功率3.在探究电路的实验中,用铜导线按如图甲连接好元件,闭合开关后,两表示数如图。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精选试卷培优测试卷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精选试卷培优测试卷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精选试卷培优测试卷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Ω1A”,满足测量需求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阻值为10Ω、20Ω、30Ω、40Ω的定值电阻各1个。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闭合S后,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________)(3)小明先探究“电阻R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将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作为R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电阻两端电压及对应电流,记录0在下表中。

实验次序1234U 3.0 4.0 5.0 6.0VI0.300.410.59A①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流经电阻的电流为_____A。

②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

(4)小明再探究“电压U0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①他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记入下表中。

②断开开关S,小明用20Ω的电阻代替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_____(填“增大”或“减小”),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实验次序1234R/Ω10203040I/A0.600.300.200.15③老师指出上表的数据中有一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这是实验次序_____的数据。

④若不更换实验器材和电路,在实验过程中小明为了能够利用上述4个定值电阻,顺利得到4组I、R数据、完成实验,所保持不变的电压U0的取值范围应满足_____。

【答案】断开;; 0.5;正比;增大;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4; 6.67V~10V;【解析】【详解】(1)[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2)[2]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即电阻变小,故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由表中数据,电压表示数为:U IR=⨯,=0.60A10Ω=6V故电压表选用大量程与电阻并联,连接如图所示:(3)[3]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1A,则此时流经电阻的电流为0.5A;[4]分析数据,考虑到误差因素,电压与电流之比:3.0V ==10Ω0.30AU R I =, 故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5][6]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10Ω改接成20Ω的电阻,电阻变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变大,所以他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7]因电源电压15V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Ω 1A ”,即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50Ω,在第4次实验中,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电路的最小电流为:15V =0.167A 40Ω+50ΩU I R R =≈+最小滑定大, 大于0.15A 故实验次序4的数据不符合实际;[8]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Ω 1A ”,表示变阻器允许的最大电流为1A ,因电流表选用大量程0−3A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 R I=,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所对应的定值电阻为最小电阻:1=10ΩR ,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最小,分得的电压最小,故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max max 1I =1A 10Ω=10V U R =⨯; 当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时,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压表示数最小为min U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min min R U U U R -=滑定当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50Ω接入电路中时,对应的定值电阻最大为40Ω 即min min 15V 50Ω=40ΩU U - 解得控制的最小电压min =6.67V U ;所以U 0的取值范围应满足6.67V ~10V 。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1.电源电压为6伏、待测电阻R x、标有“20欧1安”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其表盘如图所示),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他先将除电压表以外的元件串联连接,再将电压表选择合适的量程并联接入电路中.他把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读出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14安~0.26安.当他移动滑片至电流表指针位于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观察到某电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为另一电表的两倍.(1)请画出小闵连接的电路图;(____)(2)请完成将表格填空.物理量实验序号U x(伏)I x(安)电阻R x(欧)1____0.142________3____0.26【答案】【解析】据题意,当电流表示数为0.14A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最大值为20欧,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 IR0.14A20Ω 2.8V==⨯=,当他移动滑片至电流表指针位于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观察到某电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为另一电表的两倍,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8V,因此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故电路图如下:②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小为时,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2.8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U1=U−U滑1=6V−2.8V=3.2V;由欧姆定律得: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由图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18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8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U2=U−U滑2=6V−1.8V=4.2V;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大为0.26A时,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为0V,则U3=U=6V;故答案为如下图:2.小明同学用如图器材探究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和答案解析(共三套)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和答案解析(共三套)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8. 在探究“光 反射规律”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实验器材有:可旋转的光屏(如图甲所示,光屏的A、B两部分均可绕轴ON旋转)、平面镜和激光电筒。如图乙所示,将光屏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点。
②闭合开关较长时间后,发现两电阻丝均发热,但火柴头都没有燃烧。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情况下,选择下列哪组电阻丝进行实验更可行?______(填字母序号)
A.20Ω 30Ω B.15Ω 15Ω C.5Ω 25Ω
(3)小明通过上述实验发现: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评估该实验时小明认为:串联电路中不同阻值的电阻两端所分电压不同,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的结论似乎不可靠。如果改变两电阻丝的连接方式,能否合理完成对猜想B的方案设计______?请你说明理由______。
(1)实验中,光屏A是用来呈现_______光线的,为了观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B需旋转到图乙中的位置_______(填序号);
(2)旋转光屏A到位置1时,也同时需要旋转光屏B到位置3才能观察到完整光路,通过以上操作过程可知,要观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________;
(3)记录多次实验光路,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转轴ON对称,这条过入射点并_______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________,根据这条线便可以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17. 如图所示,相同的甲、乙两木块用一无弹性的细线相连后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橡皮筋的两端分别与墙面和甲木块相连,图中橡皮筋松弛而细线处于绷直状态。现用水平力F拉动乙木块沿直线向右运动时开始计时,0~t1时间内橡皮筋逐渐被拉直至原长;t2时刻细线恰好被拉断;t2~t3乙木块继续向右运动,整个过程乙木块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中画出0-t3时间内,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

九年级(下)期中物理考试卷(含答案分析)

九年级(下)期中物理考试卷(含答案分析)

九年级(下)期中物理考试卷(含答案分析)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B. 太阳能和核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 LED节能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D. “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2.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0m/s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C. 一只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0.5mD. 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灯丝中电流大约为2A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中一种与其他现象不同的是()A. B.C. D.4.关于小孔成像,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越清楚B. 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小像越亮C. 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一定要是圆的D. 小孔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5.放大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放大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正常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透镜的一二倍焦距之间B. 正常使用放大镜时,要想看到更大的像,放大镜须靠近物体移动C. 正常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的物体通过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D. 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6.某人坐在快速航行的船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河岸B. 船C. 河D. 岸上的树7.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km/sC. 手机靠电磁波传递信息D. 电冰箱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 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大C.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D. 不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9.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 透镜成的是虚像C.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10.下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 甲图: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C. 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D. 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11.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A. 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 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 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 金属液化到玻璃镜头上的12.理想实验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九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精选试卷(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一、初三物理 欧姆定律 易错压轴题(难)1.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3V ,小灯泡L 标有“2.5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100.5A Ω”字样。

(1)请用笔面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正确连接完整。

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

小灯泡的亮度变亮。

(___________)(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泡L 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移动滑片仍如此。

将电压表分别正确并联在AB 、BC 、CD 两端,发现AB CD BC 0,0U U U ==>.由此可知,发生故障的是_________断路(选填:“AB ”、“BC ”或“CD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时,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P 。

才能测得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

为______A,则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Ω,(除不尽则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U /A 电流表示数I /A 电阻R /Ω 11.00 0.14 21.70 0.22 32.50(4)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故据发现灯泡的电阻在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在影响灯丝电阻。

细心的小君发现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高温的钨蒸气遇冷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5)小君同学只用电阻箱替换灯泡,其它不变,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调节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均为2.5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为了能完成实验,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________Ω。

【答案】 BC 左 0.28 10.7 温度 凝华 5~50【解析】【详解】(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小灯泡的亮度变亮,即滑动变阻器阻值要减小,同时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V ,所以接入电压表量程为0~3V ,连接如下:(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泡L 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现象或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过大,移动滑片将电压表分别正确并联在AB 、BC 、CD 两端,发现AB CD BC 0,0U U U ==>,由此可知电路中BC 间断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时,为了继续增加其两端电压,应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所以应该向左移动滑片P ,才能测得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其量程为0~0.6A ,最小分度值为0.02A,所以电流表读数为0.28A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3V =10.70.28AU R I =≈Ω. (4)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故据发现灯泡的电阻在变化,这是因为灯泡工作时散发热量,使其灯丝温度升高,所以是温度在影响灯丝电阻。

细心的小君发现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高温的钨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先升华成钨蒸气再遇冷凝华)。

(5)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允许通过电流为0.5A,此时对应电阻箱允许接入的最小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允许接入的最小电阻为:min max 2.5V ==50.5AU R I =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此时电阻箱接入的最大电阻,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U 1:U 2=(3-2.5)V:2.5V=R 滑max :R max =1:5,当R 滑max =10Ω时,R max =50Ω,即电阻箱的接入阻值范围是5~50Ω.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逐次将不同阻值的电阻R 接在a 、b 间,每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均移到阻值最大端。

(1)当接入的电阻R 为5Ω时,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移动滑片,两表指针保持不动。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是______;电源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2)排除故障后进行如下操作:①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②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 0时,记录电流表示数;③当接入的电阻R 分别为10Ω、15Ω时,闭合开关,重复步骤2;④当接入的电阻R 为R x 时,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大于U 0,记录电流表示数;⑤利用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W ;(4)仍使用原有器材,若使以上四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应控制a 、b 之间的电压至少为______V 。

【答案】R 断路 6 1.8 4.5【解析】【分析】【详解】(1)[1]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移动滑片,两表指针保持不动,说明电路发生断路,且在电压表连接的两个接线柱之内,即电阻R 断路。

[2]由图乙可知,电压表量程的选则是0~15V ,分度值为0.5V ,电压表的示数为6V 。

(3)[3]由题意知,当刚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A ,可得到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6V-0.3A 5Ω==15Ω0.3Aab U U R I -⨯=滑 当接入的电阻R 为R x 时,闭合开关,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电压表示数大于U 0,由图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1A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16V ==60Ω0.1AU R I =总 R x =R 总-R 滑=60Ω-15Ω=45Ω由图知,电阻两端的控制电压为U R =I 1R 1=0.6A×5Ω=3V根据传亮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U 滑=U -U R =6V-3V=3V由图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P 滑=U 滑I 大=3V×0.6A=1.8W(4)[4]由题意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同,但两端的电压相同,当阻值为45Ω的定值电阻与整个滑动变阻器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为x6V==0.1A45Ω+15ΩUIR R=+滑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R=IR=0.1A×45Ω=4.5V所以,为保证在滑动变阻器范围内完成本实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能低于4.5V。

3.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电路如图甲所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示数随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为保证电路安全,在未闭合S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__(选填“a”或“b”)端。

(2)根据U I-图像信息可知,图线__(选填“①”或“②”)是电压表1V的变化图像。

(3)电源电压U=__V,电阻1R=__Ω,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__Ω。

(4)当图线①和②相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__W。

(5)为了测量未知电阻x R的阻值,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实验步骤如下:闭合S、1S,断开2S,电压表读数为1U,闭合S、2S,断开1S,电压表读数为2U,则x R=__(用U、2U、0R来表示)。

【答案】a① 8 20 60 0.8 1021U RU U-【解析】【分析】【详解】(1)[1]为保证电路安全,在未闭合S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阻值最大处的a端。

(2)[2]两电阻串联,电压表1V测1R的电压,电压表2V测2R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当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压表2V示数为0,故②是电压表2V的变化图像,①是电压表2V的变化图像。

(3)[3]当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路为1R的简单电路,电压表1V示数即电源电压,8VU=。

[4]由图乙知,此时电路的电流为10.4A I =,由欧姆定律得118V =20Ω0.4AU R I == [5]当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路的电流最小为:20.1A I =,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及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128V -20Ω=60Ω0.1AU R R I =-=滑 (4)[6]因串联电路各处的都相等,故当图线①和②相交时,两电阻的电压也相等,由欧姆定律,两电阻相等,即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20ΩR R ==滑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变阻器的电压为8V =4V 2,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22(4V)=0.8W 20ΩU P R ==滑滑滑 (5)[7]闭合S 、1S ,断开2S ,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待测电阻的电压,电压表读数为1U ;闭合S 、2S ,断开1S ,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读数为2U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定值电阻的电压为02U U U =-1由分压原理1210x R U U U R =- 得出1021x U R R U U =-4.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保持不变)、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

他正确串联电路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将测得的两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小华观察数据思考后重新连接了电压表,将新测得的两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小华通过数据处理求出了待测电阻的阻值,完成实验。

表一表二①获得表一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小华将电压表并联在______的两端;②实验中小华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伏;③根据表一中实验序号1的数据,计算此次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欧;(精确到0.1欧)④根据实验数据, 计算并判断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能否为“10欧 2安”。

______(需写出计算过程)【答案】滑动变阻器 4.5 10.6 不能;由实验序号1中数据可得,2.6V 14.4 Ω10 Ω 0.18 AU R I ===>滑滑滑 因此,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不能为“10欧 2安"。

【解析】【分析】【详解】[1]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电流变大时,根据U IR =可知,待测电阻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分压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小,根据表一中数据可知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了。

[2]由实验序号3可算出待测电阻为333 2.2V =11Ω0.2AU R I ==测 由实验序号2可算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为2222.3V =11.5Ω0.2AU R I ==滑 此时电路总电阻为 3211Ω11.5Ω22.5ΩR R R =+=+=测滑总根据欧姆定律U IR =可得电源电压约为20.2A 22.5Ω 4.5V U I R ==⨯=总[3]电源电压为4.5V ,滑动变阻器电压为2.6V ,因此待测电阻电压为=4.5V 2.6V=1.9V U U U =--测滑总待测电阻为1.9V 10.6Ω0.18 AU R I ==≈测测测 [4]由实验序号1中数据可得 2.6V 14.4 Ω>10 Ω0.18 AU R I ===滑滑滑 因此,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不能为“10欧 2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