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综合《我是这样长大的》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多样化教学,培养孩子综合素质:《我是怎样长大的》教案

多样化教学,培养孩子综合素质:《我是怎样长大的》教案

多样化教学,培养孩子综合素质:《我是怎样长大的》教案。

一、教案内容总体来说,我是怎样长大的教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学习目标在教案开始之前,老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以及学习之后要达到什么目标。

例如:本节课你们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与人沟通,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等。

2.导入活动在导入环节,老师会设计出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如小组活动、角色扮演、讲故事等等,让孩子们感到兴趣和参与度。

3.学习内容教案正式开始后,老师会讲授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采访一个家族中两代以上的长辈,了解他们成长的过程,并和同学交流所了解到的信息,讲述自己家族中的成长史,并写一篇小文章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

4.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告诉孩子如何使用一些学习工具或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

例如:使用各类工具记录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还可以通过于读书笔记等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总结复习在教学结束之后,老师会总结本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并进行一些巩固锻炼。

二、优点和不足从整体来看,使用“我是怎样长大的”教案的优点非常明显:1.强调学生个性化成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明确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方式。

2.注重学生交流和沟通:学生在学习中要设计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情况,这可以帮助孩子们在交流和沟通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3.着重培养综合素质: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更强调整体素质的培养,帮助孩子们在认知、情感、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但是,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1.学习时间过长:“我是怎样长大的”教学需要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如果时间过短,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对学生自我负责能力要求过高: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和探索,有自我负责的能力,如果孩子们个体差异比较大,某些学生可能会在这个方面遇到困难。

《我是怎样长大的》教学设计

《我是怎样长大的》教学设计

《我是怎样长大的》教学设计《《我是怎样长大的》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我是怎样长大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习透过现象表面看事物本质,发现和理解生活的丰富内涵学习搜集处理分析和运用信息,并能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情感目标: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感激,懂得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教学难点: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感激,懂得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教学准备:1、学生儿时用的纪念品.2.学生的影集.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感受长大1.活动一:猜猜他是谁?教师出示:几张学生小时侯的照片,让学生猜猜照片中的孩子是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取出自己儿时的玩具互相交流感受.3.指名一到两位同学到前面来说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玩具,这里有没有什么纪念意义.小结:同学们,通过看这些东西你们是不是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那你可知道爸爸妈妈是怎样把你这个小不点养这么大呢?二.我是怎样长大的过渡:回忆过去,儿时的记忆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比一比才知道原来我们是那么小,什么都不会现在长大了学会了很多东西,你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吗?1.在相册中寻找成长的足迹,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就是成长的足迹,一本小小的影集就是生活的缩影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历程,孩子的点滴成长凝聚了家人的无限关爱,首先在小组内看相册,组长负责轮流进行.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重点介绍2.介绍自己成长中的一片日记3.讲一个难忘的成长故事:1)看教材上介绍的故事2)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小结:在成长的纪念册里和成长日记里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不仅发现自己长大了,而且发现养大一个孩子是这么不容易,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到一个英姿飒爽的少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知凝聚了家人的多少心血呀!学生四人为一小组来看相册.一名同学代表来介绍.介绍自己的成长日记.讲一个让自己难忘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习透过现象表面看事物本质,发现和理解生活的丰富内涵学习搜集处理分析和运用信息,并能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情感目标: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感激,懂得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教学难点: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感激,懂得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教学准备:学生儿时用的纪念品;学生的影集.爸爸妈妈抚育我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孩子,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们的每一步成长饱含着爸爸妈妈的关爱,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离不开他们的耐心教诲.1.看书21页图,分别指名四位同学说说图意.2.师:其实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在抚育你的过程中付出很多艰辛.下面来开展爸爸妈妈抚养我们成长的故事会.二、活动:学会感谢1.师: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们作为孩子的应该怎样感谢爸爸妈妈呢?2.学生分别谈自己的感谢的方法,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尊重他们的个性.3.书上也有两位同学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你们讨论一下他们感谢父母的方式有几种?师:其实孩子们的想法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对自己作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另一方面则是对家人孩子在家庭中应该懂事,学会孝敬父母长辈..4.交流汇报一下,你是哪一种?5.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2页,看看这里的孩子怎样给自己父母一个惊喜的.学生谈看后感受.2)说说你准备怎样给父母一个惊喜呢?6.记住这些特殊的日子1)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2)你知道你们的家日吗?3)你还知道一些重要的节日吗?如: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分享:《我是怎样长大的》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4778字。

我是这样长大(教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通用版

我是这样长大(教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通用版

我是这样长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成长中的经历和变化。

2.掌握描述自己的基本句型和表达方式。

3.培养观察能力和叙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自我介绍和自我描述。

2.了解成长中的经历和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自我描述的基本句型和表达方式。

2.培养观察能力和叙述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端:随身物品,影音资料。

2.学生端:随身物品,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5分钟)
教师介绍自己的经历和成长,引导学生介绍自己。

2. 导入新知(10分钟)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一些经历和变化,同时,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规范自我描述的语言和方式。

3. 拓展练习(15分钟)
教师提供图片或影音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事物,然后描述和叙述。

4. 总结归纳(10分钟)
总结和回顾学生的自我描述和观察表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5. 作业布置
布置以文本、图片、语音等方式,自由展示学生的成长历程。

六、教学后记
本课程是针对三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自我表达和观察的综合实践课程,希望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描述和叙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历程。

幼儿园中班《长大的我》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中班《长大的我》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中班《长大的我》教案(通用8篇)幼儿园中班《长大的我》教案(通用8篇)幼儿园中班《长大的我》教案篇1活动目标:1、关注自己及身边事物的变化,在比较中体验自己在长大。

2、愿意大胆响亮地介绍自己的发现,为自己长大了而高兴。

3、感受自己的变化,体会长大的本领。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时候的衣物、用品、玩具等。

成长照片组、背景音乐、小班与中班的运动录像。

活动过程:一、发现照片里的人在变——引发幼儿对长大话题的关注1、讨论:照片里有谁?他们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变化?2、过渡: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朋友的变化,他们在长大,那你有没有长大?你从哪里知道你长大了?二、寻找自己的变化——在真实情景的体验与比较中,感受与自身相关的不同变化,体验成长1、要求:去看看老师带来的物品,去找一样能够证明自己长大的物品2、分享交流:大胆的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为什么它能证明你长大了?(一)因为长大才能用的1、提问:你找到了什么?为什么能证明你长大?2、小结:看到这些物品,能够发现自己的本领变大了,我们长大了?(二)因为长大不需要的1、提问:这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用?现在还用吗?为什么?2、小结:现在我们再也不需要奶瓶、围兜、尿布了,因为我们长大了。

(三)因为长大有变化的1、提问:这是什么?和你现在用的有什么不一样?2、小结:长大了,我们身体的变化最明显,我们穿戴的物品都发生了变化。

3、过渡:除了个子会长高、手脚会长大,我们身上还有没有变大的地方?4、提问:录像里是谁?她想干什么?结果怎样了?她有什么变化?你最想对她说一句什么话?5、小结:随着我们身体的长大,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大。

这些变化会让自己开心,让身边的人为我们骄傲。

三、感受自己的变化——在任务情境中验证自己的变化,体会长大的本领1、过渡:长大了,你还有什么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现在却敢去试一试了?2、要求:大胆的你把自己长大后的变化告诉身后的客人老师,记得要有礼貌哦!3、小结:长大了,不仅身体有变化,使用的物品有变化,连胆子都变大了,恭喜你们,你们真的长大了!小百科:长大成人,年满18周岁的人,即可称之为长大,超过20周岁为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成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我是这样长大的》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我是这样长大的》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我是这样长大的》教案大班社会《我是这样长大的》参考教案,活动目标是了解婴儿时的物品,体会妈妈照顾宝宝的辛劳,萌发幼儿乐意玩娃娃家的兴趣,感受妈妈对宝宝的爱。

设计思路:孩子们对自己是怎样出生的?又是怎样成长充满了好奇。

我的搭班老师刚生完孩子,我们班的孩子亲历了她的怀孕过程。

这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于是我们便开展了"妈咪宝贝亲又亲"的主题活动。

活动初期,我们和孩子一起观看了有关妊娠及婴儿成长的一系列科教片,也很好的利用了我们的家长资源,请妇产科的孩子妈妈来解答孩子们的疑惑,孩子们收集了他们小时候的照片,有的孩子收集了从妈妈肚子里一直到上幼儿园的照片;也将小时候的衣物、玩具带来幼儿园,相互比较,我们也创设了一系列的环境,如宝宝的家、婴儿用品商店、工艺制作坊、休闲小站、等能让幼儿交往与合作的场景。

今天这个活动,是尽可能地诱导幼儿产生移情体验,只有像妈妈那样去关心、照顾孩子,才会体验和理解妈妈养育自己有多么辛苦,同时也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萌发孩子们爱玩娃娃家的情感。

活动目标:1、了解婴儿时的物品,体会妈妈照顾宝宝的辛劳。

2、萌发幼儿乐意玩娃娃家的兴趣,感受妈妈对宝宝的爱。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的婴儿物品、录像《妈妈照顾小宝宝》、小娃娃活动过程:一、录像《郁老师妈妈和小宝宝》场景一:喂奶场景二:哄小宝宝睡觉场景三:换尿片场景四:和宝宝游戏场景五:妈妈对宝宝的祝福二、分享我小时候用过的东西◇你带来的是什么?◇有什么用处?◇怎么用?◇你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三、我来当小爸爸、小妈妈◇你准备怎么照顾小娃娃?◇请你也来当个合格的好爸爸好妈妈。

活动反思:1.孩子们对录象非常感兴趣,对他们来说这是很真实的,熟悉的人物。

但是这些熟悉的画面孩子们已经陌生,所以他们觉得特别新奇,在观赏过程中,孩子们非常专注和投入,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是怎样长大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是怎样长大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是怎样长大的》主题:我是怎样长大的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身生长发育的兴趣和认识,了解人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绘本《我是怎样长大的》或讲故事的教具。

2. 幼儿感官发展和精细动作发展相关的教具。

3. 幼儿自己的照片和家长提供的照片。

教学步骤:第一课:读绘本《我是怎样长大的》1. 师幼一起坐成一圈,介绍今天的主题是“我是怎样长大的”。

2. 学习绘本《我是怎样长大的》,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图片,听老师读故事。

3. 师幼共同回顾绘本中描述人的成长的内容,引导幼儿总结出自己长大的几个方面。

第二课:我长大了多少?1. 制作一个身高记录器,用纸板和纸张制作一个大人的形状,上面用尺子标上刻度。

2. 师幼一起测量每个幼儿的身高并记录在身高记录器上,然后用细绳或彩带把每个幼儿的名字系在相应的位置。

3. 师幼一起观察身高记录器上的幼儿的名字和相应的位置,让幼儿感受到自己长高了多少。

第三课:我学会了什么技能?1. 准备一些幼儿自己学会的技能或者成长的图片,如学会走路、学会吃饭、学会穿衣服等。

2. 将这些图片分发给小组,让幼儿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学会的技能,并将图片贴在一张海报上。

3. 师幼一起观察这张海报,回顾幼儿们学会的各种技能。

第四课:我变漂亮了吗?1. 要求幼儿带来自己的照片,并请家长提供幼儿以前的照片。

2. 将幼儿的照片与以前的照片进行对比,师幼一起观察幼儿的变化。

3. 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变化,如头发长了、牙齿长出来了等。

辅助活动:动手制作相册1. 准备一些彩纸、贝壳、绒球等装饰材料。

2. 给每个幼儿准备一本相册,让他们将自己的照片粘贴在相册上,并用装饰材料装饰。

3. 鼓励幼儿向家人或朋友展示自己的相册,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程度。

2. 幼儿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我是怎样长大幼儿园教案

我是怎样长大幼儿园教案

我是怎样长大幼儿园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将能够:1.理解“成长”与“长大”的含义,掌握相关词汇。

2.通过绘本阅读、口头表述和绘画等活动,回忆自己幼儿时期的成长历程。

3.学习并感受在阅读及表述时的交际技能,培养幼儿阅读、表述的能力和兴趣。

4.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通过简单的加减题、困难障碍场景的游戏活动等刺激其思维活动。

2. 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利用现实场景及多种语言方式,将“成长”、“长大”等词汇带给幼儿。

比如,在大屏幕上放映西方绘本《长大了会做些什么》简短的小短片;或者利用音频、手势、拼音等方式,带领幼儿快速感知这些单词。

(2)绘本阅读教师利用绘本《长大了会做些什么》逐画逐字地向幼儿展开阅读,重点将“成长”、“长大”的概念通过图片、情节、人物表情等多种表现手法呈现出来,帮助幼儿在语境中理解与记忆这些单词,同时引导幼儿从绘本中自然而然地思考:我是怎么长大的?以前的我长成现在的我,我变化了什么?(3)口头表述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讨论,邀请幼儿借鉴绘本中的表述方式,依次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变化,例如:“我以前很小,现在很高了”、“我以前刚会走,现在会跑了”等等。

教师在幼儿发表话语时及时给予反馈,调动全班幼儿的积极参与,让他们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享受表述自己的快乐。

(4)绘画在幼儿完成口头表述后,教师会从绘本中选出5-6个卡通人物,对幼儿提出刻意的绘画要求,例如:“画一下那些妹妹变化了什么?”、“画一下哥哥最喜欢的玩具”等等,设计出小故事并布置作业。

通过绘制,幼儿可以更深入地回忆和表述自己的成长点滴。

(5)游戏最后,教师会为幼儿准备一系列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游戏,例如“拨钟表”,“做奶酪蛋糕”等等来刺激幼儿的思维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不断思考,判断,推理,培养出好奇心和探究意识,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3.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理解成长与长大的含义,掌握相关词汇,通过语言交流、阅读、表述、绘画、游戏等活动提升幼儿的自我认知和环境感知能力,为幼儿新一年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优质课教案:我是怎样长大的

幼儿园优质课教案:我是怎样长大的

幼儿园优质课教案:我是怎样长大的设计意图:社会性教育对于增进幼儿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社会情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儿发展由认识自我到亲近社会的关键时期,因此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我,幼儿认识自己发展到认识他人,并能表现出对待他人良好的情感,对幼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活动旨在让孩子通过初步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来感受妈妈的精心养育和呵护,萌发幼儿热爱妈妈、感激妈妈的情感。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妈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

2、萌发爱妈妈,感激妈妈的情感。

3、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1、《我是怎样长大的》ppt课件2、场地布置爱心礼品超市3、活动前幼儿已学会游戏《爱的轰炸》活动过程:一、游戏爱的轰炸引出主题1、提问:你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吗?和妈妈在一起是什么感觉?2、感知活动:观看和妈妈在一起的幻灯片。

二、看看、讲讲,初步了解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妈妈付出的艰辛劳动。

1、提问:你知道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为他们做了些什么事情?准备了哪些东西?2、观看PPT,交流:妈妈为肚子里的宝宝做了些什么?准备了哪些东西?3、小结: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为了让宝宝更聪明,妈妈要给宝宝听音乐、讲故事,为了宝宝的健康,要去医院体检,要和宝宝一起做操、晒太阳,还要为宝宝准备衣服、毛巾、洗澡盆、奶瓶、床等许多东西。

4、讨论:⑴、宝宝出生后,妈妈每天又要为他们做些什么呢?看录像:宝宝出生后妈妈要给他洗澡、穿衣服、换尿片、喂奶、哄他睡觉等。

⑵、过了几个月,宝宝长大了一些,妈妈会教他学什么本领?看录像:宝宝长大一点以后,妈妈要教他翻、爬、走路、学说话等。

小结:每个宝宝出生后,妈妈要为他做这么多的事情、还要教他学本领。

现在你们上幼儿园了,妈妈还一直为你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呵护、关爱着你们的成长。

虽然妈妈很辛苦,可是她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每位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

三、萌发幼儿爱妈妈、感激妈妈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恩母亲节系列活动·中班综合《我是这样长大的》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人类肚脐眼是怎样形成的,脐带的作用,知道妈妈的爱。

2、对怀孕这一现象有初步的认识,感受到生命的强大。

3、积极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妈妈孕前孕后的对比照片
2、胎儿成长PPT、胎儿生长视频等
三、活动过程
(一)图片观察导入
(师出示PPT两张孕前孕后的照片)你们发现了什么?(肚子变大了)
肚子里面藏了什么呀?这么大?(宝宝)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啊?
(二)初步了解脐带
你知道宝宝为什么会在妈妈肚子里吗?是被妈妈吃下去的吗?
在很久很久以前,爸爸和妈妈相亲又相爱,爸爸送了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给妈妈,叫精子。

而这颗精子在妈妈的身体里找到了他的朋友卵子,精子和卵子合在一起,就成了坯胎。

再过了22天,奇妙的是坯胎开始有心跳了,慢慢地。

(师参照图片讲解)
提问:现在你知道了吗?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长大的吗?
小结:嗯,宝宝吃的不是饭,而是通过和妈妈的脐带连接来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使自己慢慢长大。

(二)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知道爱妈妈
自从妈妈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做事情可小心了,你们有没有发现呢?(走路变慢了,胃口也不好了,有时候吃什么吐什么,可难受了,还要注意不能吃的食物(对宝宝没营养,会让宝宝难受,以前是很喜欢,但现在也不能吃)重的高的东西都不能拿等等)
提问:为什么妈妈有了宝宝要这么小心做事情呢?
小结:保护宝宝,不让宝宝受到伤害,这都是对于宝宝的爱。

就像你们的妈妈对你们的爱是一样的)虽然妈妈做事情这么小心了,但是有的时候还是觉得很辛苦呢(怀着宝宝真是件辛苦的事情,腰酸、背痛、腿抽筋,睡着睡着就睡不着了,有时候上厕所也上不出来,幸亏有宝宝的爸爸来照顾,所以才轻松了一些。

)
1、体验做妈妈的辛苦。

(请女小朋友做妈妈、男小朋友来做爸爸)
想知道怀孕时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小枕头藏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
2、讲解流程:慢慢起床、小心走路、弯腰打扫卫生、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方便吗?爸爸是如何照顾妈妈的呢?
向妈妈表达爱
小朋友的妈妈怀你们的时候,妈妈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的辛苦和爱,那你们爱妈妈吗?你们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
(三)观看胎儿生长的视频,师讲解。

四、活动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