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定义集合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集合14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集合14篇)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1篇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只管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图形,叫做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2篇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记为(a,b),a是横坐标,b是纵坐标。
原点的坐标是(0,0);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平行于x轴;横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平行于y轴;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表示为(x,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为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几个象限内点的特点: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x,—y);(x,y)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x,—y);(x,y)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x,y)。
点到两轴的距离:点P(x,y)到x轴的距离是|y|;点P(x,y)到y轴的距离是|x|。
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是(m,m);在第二、四象限叫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是(m,—m)。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不等式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人教版,数学,高一,必修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练 习
1. 下面的各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 (1)小于2004的数; (2)和2004非常接近的数.
2.再看下列对象: (1) 2,4,6,8,10,12; (2)我校的篮球队员; (3)满足x-3>2 的实数; (4)我国四大名著; (5)抛物线y=x2上的点.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 A,B,C,…表示集合, 小写的拉丁字母 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如果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属于集合 A, 记作 a∈A;如果 a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不属于集合 A,记作 a A.
作业
活页:提能演练一
第2课时 集合的表示
回顾复习
1.集合与元素的定义; 2.集合元素的特征性质: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4. 数集及有关符号;
集合的表示
“我国的直辖市”组成的集合表示为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解释为:
许多的人或物聚在一起。
康托尔(G.Cantor,1845~1918).德 国数学家,集合论创始人,他于1895
年谈到“集合”一词.
在现代数学中,集合是一种简洁、高雅的数学语言, 我们怎样理解数学中的“集合”?
通知 8月27日上午8时,高一年级的学生 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 校长室
例1:已知A由: 2,(a 1) a
2
, a 3a 3
2
三元素构成且 1 A ,求实数a的值
变.已知集合A含有三个元素1、0、x, 若 x 2 A ,求实数x的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有理数》郭庙中心校段士成教学内容课本第7页至第8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整数、分数、有理数、数集等概念.(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有理数的分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会把所给的有理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里.2.难点: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3.关键:理解分类原则,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高1.“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那么一定是负数”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2.引入负数以后,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它们可以分成哪些种类?•你是按照什么划分的?二、新授“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那么一定是负数”,这句话不对,因为也可能是零.从这里可知我们所学的数可以分为正数、负数、零三类.另外如果按整数、分数来分类,我们学过的数有:正整数:如1,2,3,…;零:0;负整数:如-1,-2,-3,…;正分数:如12,23,157,0.1,5.32,…;负分数:如-0.5,-52,-23,-17,-150.25,….问:0.1,5.32,-0.5,-150.25等为什么被列为分数?•我们学过的小数都是分数吗?答:分数原意是可写成两个整数的比的数,例如,23是2与3的比,0.1•可以看作1与10的比,即110,-150.25化为分数为-15014,5.32化为分数为532100,我们已学过的小数都是分数(除以外),循环小数也能化为分数.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分数集合……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试一试:你能对以上各种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按整数和分数分类)有理数⎧⎧⎪⎪⎨⎪⎪⎪⎨⎩⎪⎧⎪⎨⎪⎩⎩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以上分类,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加以引导:因为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那么整数又包括哪些数呢?分数呢?以上是按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也可以按性质(正数、负数)分,请你试一试.有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零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需注意的是无论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时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说明:第二种分类不做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用.三、补充例题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里.-17,227,3.1415,0.107,-35,-2313,63%,-0.2.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点拨:正数集合是由所有的正数组成的,这里的227,3.1415,107,63%只是所有正数的一部分,所以数集圈里要写上“…”,另外注意数“0”不是正数,是整数.•循环小数-0.2既属于分数集合,也属于负数集合.四、巩固练习1.填空:(1)有理数中,是整数而不是正数的是____;是负数而不是分数的是______.(2)零是_____,还是______,但不是_____,也不是_____.2.把下列各数放在相应的集合中.10.-0.72,-2,0,-98,25,83,6.3%,3.14.整数集合正数集合把既是整数又是正数,即正整数10,25填入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正整数集.五、课堂小组(提问式)1.有理数按正、负数,应怎样分类?2.有理数按整数、分数,应怎样分类?3.分类的原则是什么?六、作业布置1.课本第14页习题1.2第1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课时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正整数、______和_____统称整数;_______和_____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_______.2.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是______,是正数而不是整数的数是______.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3.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4.所有整数都是正数.()5.所有的分数都是有理数.()6.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它是整数.()三、选择题.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5是分数 B.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自然数 C.-3.27是负分数 D.非负数就是正数8.正整数集合与负整数集合合并在一起构成的集合是(). A.整数集合 B.有理数集合C.自然数集合 D.以上说法都不对四、把下列各数放在相应的集合中.9.-100,-0.082,-3012,3.14,-3,0,-27,-73,811,1,..3.15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非正数集合{ …}.答案:一、1.负整数零正分数负分数有理数 2.0 正分数二、3.× 4.× 5.∨ 6.∨三、7.D 8.D。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七年级上册数学,是中学数学学习的基础,掌握了各个知识点,它们在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一共包含了哪些重要的知识点?一、数论知识1、完全平方数和完全立方数:完全平方数是指它本身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如4、9、16,完全立方数是指他本身立方等于本身的数,如8、27、64。
2、连续数之和:指相邻的正整数等差连续相加之和,公式求法:a+( a + d)+(a + 2d)+...+(a + nd)= n(2a + (n-1)d)÷2。
3、最大公约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整数中,能够被这些整数整除的最大整数。
4、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整数中,能够同时被这些整数整除的最小整数。
二、代数知识1、二次方程:是指一元二次方程,有形如ax2 + bx + c = 0(a 0)的标准方程形式,它有两种形式的解法:一种是求解公式,一种是使用根数定理。
2、指数、对数:指数指数函数,它表示为y = 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而对数指对数函数,它表示为y = logax,其中a为底数,x为对数。
3、幂函数:指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实数,并且a 0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4、平面向量:指在平面中,可由平面上两个不同点相连接而成的有向线段,两个不同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所在直线的方向为线段朝向。
三、几何知识1、正n边形:是指有n条边、n个角的多边形,它们形成的角都是相等的,称为正n边形。
2、三角形:是指三条边、三个角的多边形,它们形成的角都是相等的,一般认为一般三角形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普通三角形的不同形状。
3、圆的性质:圆的内切正n边形,是指圆的圆心到圆上n个点的距离都相等,正n边形也是外切园的多边形。
4、锐角:是指顶点角度大于90度的角,它形成的三角形名称为锐角三角形,一般包括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讲义

环 球 雅 思 教 育 学 科 教 师 讲 义课 题 1.1.1 正数与负数课 型□ 预习课 □ 同步课 □ 复习课 □ 习题课 教 学 内 容知识点一 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注:1.判断一个数的正负,不能只看符号,如+(-3)不是正数而是负数,-(-1)不是负数而是正数。
2.一个数前面的“+”或“-”叫做它的性质符号。
例1.若规定收入为“+”,那么支出-50元表示( )A .收入了50元B .支出了50元C .没有收入也没有支出D .收入了100元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B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 .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D .若a 是正数,则-a 不一定就是负数例3.如果某股票第一天跌了3.01%,应表示为________,第二天涨了4.21%,•应表示为_________. 练习1.如果+5ºC 表示比零度高+5ºC ,那么比零度低7ºC 记作_______ºC.2.如果-60元表示支出60元,那么+100元表示______________.3.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A. 妈妈的月工资收入是1000元,每月生活所用500元B. 5000个产品中有20个不合格产品C. 新疆白天气温零上25ºC ,晚上的气温零下2ºCD. 商场运进雪碧100箱,卖出80箱4.下列各数-0.05 3127 -856 +120 -32 4.1 0 73 -8 -3 +2.3 -9 正数有 ;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有理数概念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注:因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转化为分数,所以我们把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都看成分数。
例4.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是()A.+5 B.-514C.0 D.8310例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最小的正整数,没有最小的负整数 B.一个整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C.如果a是有理数,2a就是偶数 D.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整数练习1.-a不是负数,那么().A.a是正数B.a不是负数C.a是负数D.a不是正数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B.零是最小的有理数C.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只有1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知识点三有理数的分类注:1.有理数的分类要按同一标准分类,不能把两类混在一起,否则结果会出错。
2024新人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2.有理数的概念》教学课件

有理数 零
正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探究新知
注意 :①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②分类的结果应无遗漏、无重复; ③零是整数,但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探究新知
填一填
(1)既是分数又是负数的数是__负_分__数__; (2)非负数包括___正__数___和____0___; (3)非正数包括___负__数___和____0___;
-3, + 1 ,0, 4,,+2.12,-0.65,+300%,-0.6,22 .
2
7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2 把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例2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
易错提醒
-3,
+
1 ,0, 2
4,,+2.12,-0.65,+300%,1先-0.像.化6, +简3270成20.%整数这的种数可是以
探究新知
问题2:目前我们所学的小数有哪几类?
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问题3: 0.1, -0.5, 5.32, -15,0. 2,0.3ሶ 又是什么数?
小学:小数 初中:统归为分数
它们都可以化为分数:
0.1= 1 10
0.5= 1 2
150.25= 150 1 601
4
4
5.32=5 8 133 25 25
-15 +6 -2 -0.9
1
3 0 3 1 0.63 -4.95
5
4
(1)正整数集合:{ +6 , 1 }
(2)负整数集合:{ (3)正分数集合:{ (4)负分数集合:{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基础巩固与训练(含解析答案)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基础巩固与训练总分数分时长:题型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题量8 6 1 5总分一、选择题(共8题 ,总计0分)1.- 的倒数是()A. -4B. 4C.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比0大B. 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比它本身小C. 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一定是正数D. 最小的正整数是13.计算(-3)3+52-(-2)2=()A. 2B. 5C. -3D. -64.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B时,点B所表示的数是()A. 1B. -6C. 2或-6D. 不同于以上答案5.下面各数是负数的是()A. 0B. -2017C.D.6.如图,a,b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a+b<0B. ab<0C. b-a<0D. >07.某日,北京、上海、重庆、银川的最低气温分别是-4 ℃,5 ℃,6 ℃,-8 ℃.这四个城市中,气温最低的是()A. 北京B. 上海C. 重庆D. 银川8.截止到2015年6月1日,北京市已建成34个地下调蓄设施,蓄水能力达到140 000 m3.14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4×104B. 1.4×105C. 1.4×106D. 0.14×106二、填空题(共6题 ,总计0分)9.如果把增产10%记作+10%,那么减产50%记作____1____,-12%表示____2____.10.若(a+3)2+|b-2|=0,则(a+b)2015=____1____.11.若x2=16,则x=____1____;若x3=-8,则x=____2____.12.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1____;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2____;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3____;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4____. 13.观察下列一组数:,….根据该组数的排列规律,可推出第10个数是____1____.14.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称为集合.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如一组数1,1,2,3,4就可以构成一个集合,记为A={1,2,3,4}.类比实数有加法运算,集合也可以“相加”.定义: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和,记为A+B.若A={-2,0,1,5,7},B={-3,0,1,3,5},则A+B=____1____.三、解答题(共6题 ,总计0分)15.把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4,10%,-1,-2,101,2,-1.5,0,,0.,7.(1).负整数集合:{____1____},(2).正分数集合:{____1____},(3).负分数集合:{____1____},(4).整数集合:{____1____}.16.计算:(1). ×××;(2).(-3.2)×(-4.8)-6.8×(-4.8);(3).×(-36);(4).9×15-12×(-8).17.小明和小红都想参加学校组织的数学兴趣小组,根据学校分配的名额,他们两人只能有一人参加,数学老师想出了一个主意,如图,给他们六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些数,将化简后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用“<”连接起来,谁先按照要求做对,谁就参加兴趣小组.你也一起来试一试吧!18.综合(1).填空:①(2×3)2=____1____,22×32=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6____.(2).想一想:(1)中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是否相等?(3).猜一猜:当n为正整数时,(ab)n等于什么?(4).试一试:结果是多少?19.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形和与之相对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1).请你在④和⑤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对应的等式:(2).通过猜想,写出与第n个图形相对应的等式.20.某自行车厂计划一周生产自行车1 400辆,平均每天生产200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一二三四五六日星期+5 -2 -4 +13 -10 +16 -9 生产辆数(1).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厂星期五生产自行车辆.(2).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辆.(3).该厂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车可得6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辆另奖15元;若没有完成计划产量,少生产一辆扣20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4).若将上面第(3)问中“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改为“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其他条件不变,在此方式下这一周工人的工资与按日计件的工资哪一个更多?请说明理由.第1章基础巩固与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题 ,总计0分)1.- 的倒数是()A. -4B. 4C.D. -【解析】略【答案】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比0大B. 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比它本身小C. 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一定是正数D. 最小的正整数是1【解析】一个数的绝对值不一定比0大,有可能等于0,故选项A错误;负数的相反数比它本身大,0的相反数是0,故选项B错误;0的绝对值等于其本身,故选项C错误.【答案】D3.计算(-3)3+52-(-2)2=()A. 2B. 5C. -3D. -6【解析】原式=-27+25-4=-6.【答案】D4.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B时,点B所表示的数是()A. 1B. -6C. 2或-6D. 不同于以上答案【解析】向右移动时,点B表示的数是2;向左移动时,点B表示的数是-6.【答案】C5.下面各数是负数的是()A. 0B. -2017C.D.【解析】|-2017|=2017,只有-2017为负数.【答案】B6.如图,a,b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a+b<0B. ab<0C. b-a<0D. >0【解析】由题图知a<0,b>0,|a|<|b|,所以a+b>0,ab<0,b-a>0,<0.只有选项B正确.【答案】B7.某日,北京、上海、重庆、银川的最低气温分别是-4 ℃,5 ℃,6 ℃,-8 ℃.这四个城市中,气温最低的是()A. 北京B. 上海C. 重庆D. 银川【解析】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4,5,6,-8这四个数中,按大小顺序排列为6>5>-4>-8,因此最小的数是-8,所以银川的气温最低.【答案】D8.截止到2015年6月1日,北京市已建成34个地下调蓄设施,蓄水能力达到140 000 m3.1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4×104B. 1.4×105C. 1.4×106D. 0.14×106【解析】略【答案】B二、填空题(共6题 ,总计0分)9.如果把增产10%记作+10%,那么减产50%记作____1____,-12%表示____2____.【解析】略【答案】-50%减产12%10.若(a+3)2+|b-2|=0,则(a+b)2015=____1____.【解析】由题意得a+3=0,b-2=0,得a=-3,b=2,所以(a+b)2015=(-3+2)2015=(-1)2015=-1.【答案】-111.若x2=16,则x=____1____;若x3=-8,则x=____2____.【解析】略【答案】±4-212.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1____;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2____;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3____;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4____. 【解析】略【答案】0±1非负数-113.观察下列一组数:,….根据该组数的排列规律,可推出第10个数是____1____.【解析】分母为奇数,分子为自然数,所以它的规律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则n=10时可得结果为.【答案】14.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称为集合.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如一组数1,1,2,3,4就可以构成一个集合,记为A={1,2,3,4}.类比实数有加法运算,集合也可以“相加”.定义: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和,记为A+B.若A={-2,0,1,5,7},B={-3,0,1,3,5},则A+B=____1____.【解析】由定义可得将集合A与集合B的所有元素放一起但必须删除重复的那部分元素0,1,5.【答案】{-3,-2,0,1,3,5,7}三、解答题(共6题 ,总计0分)15.把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4,10%,-1,-2,101,2,-1.5,0,,0.,7.(1).负整数集合:{____1____},(2).正分数集合:{____1____},(3).负分数集合:{____1____},(4).整数集合:{____1____}.【解析】(1)略(2)略(3)略(4)略【答案】(1)-4,-2(2)10%,,(3) -1,-1.5(4)-4,-2,101,2,0,716.计算:(1). ×××;(2).(-3.2)×(-4.8)-6.8×(-4.8);(3).×(-36);(4).9×15-12×(-8).【解析】(1)略(2)略(3)略(4)略【答案】(1)×××=-×××=-.(2)(-3.2)×(-4.8)-6.8×(-4.8)=-4.8×(-3.2-6.8)=-4.8×(-10)=48.(3)×(-36)=-×36+×36-×36+×36=-28+30-21+120=101.(4)9×15-12×(-8)=×15-×(-8)=150-+104-2=251.17.小明和小红都想参加学校组织的数学兴趣小组,根据学校分配的名额,他们两人只能有一人参加,数学老师想出了一个主意,如图,给他们六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些数,将化简后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用“<”连接起来,谁先按照要求做对,谁就参加兴趣小组.你也一起来试一试吧!【解析】略【答案】解:①-(-2)=2;②(-1)3=-1;③-|-3|=-3;④0的相反数是0;⑤-0.4的倒数是- ;⑥比-1大的数是.在数轴上表示如下:用“<”连接起来为:③<⑤<②<④<⑥<①.18.综合(1).填空:①(2×3)2=____1____,22×32=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6____.(2).想一想:(1)中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是否相等?(3).猜一猜:当n为正整数时,(ab)n等于什么?(4).试一试:结果是多少?【解析】(1)略(2)略(3)略(4)略【答案】(1)36361616-1-1(2)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可知,(1)中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3)(ab)n=a n b n.(4)==119.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形和与之相对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1).请你在④和⑤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对应的等式:(2).通过猜想,写出与第n个图形相对应的等式.【解析】(1)略(2)略【答案】(1)④4×3+1=4×4-3⑤4×4+1=4×5-3(2)4(n-1)+1=4n-3.20.某自行车厂计划一周生产自行车1 400辆,平均每天生产200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一二三四五六日星期生产+5 -2 -4 +13 -10 +16 -9(1).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厂星期五生产自行车辆.(2).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辆.(3).该厂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车可得6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辆另奖15元;若没有完成计划产量,少生产一辆扣20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4).若将上面第(3)问中“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改为“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其他条件不变,在此方式下这一周工人的工资与按日计件的工资哪一个更多?请说明理由.【解析】(1)略(2)略(3)略(4)略【答案】(1)周五生产自行车减产10辆,实际生产200+(-10)=190(辆).(2)本周生产自行车为1400+(+5-2-4+13-10+16-9)=1400+9=1409(辆).(3)1409×60+15(5+13+16)+20(-2-4-10-9)=84540+510-500=84550(元).(4)周计工资更多,因为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总工资为1409×60+15(5+13+16-2-4-10-9)=84540+15×9=84675(元).84675>84550,所以按周计件工资更多.。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二节 1.2有理数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二节 有理数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2.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过程方法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能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都要求不重不漏。
情感态度通过师生合作,使分数、整数在引入负数的基础上达到完善,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复习引入】1. 我们知道,所有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有限小数0.37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吗?无限循环小数•3.0也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吗?所有的有限小数都是分数吗? 所有的无限循环小数呢?结论:所有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想一想:小数3.14159265是分数吗?圆周率π为什么不是分数?你能确定小数3.14159265…是不是分数吗?2.小学所学的整数只包括正整数和零,也就是自然数.学了负整数以后,今后我们所指的整数与小学时所学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对,还有负整数。
结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整数.3. 下列负数哪些是负分数?-12, 73-, -0.33, •-3.5. 【教学过程】 1. 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 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大括号里:1, 0.0708, -700, -3.88, 0, 3.14159265, 237-, ••32.0. 正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分数集合:{ …}(注意:大括号内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补充:所有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所有整数组成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分数集合,所有正数和0组成非负数集合,所有正整数和0组成自然数集合……2.归纳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定义集合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1.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
2.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m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
1.2有理数3.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4.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
因为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小数归于分数集合。
5.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0,这个点叫做原点;(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6.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原点是数轴的“基准点”。
7.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右或上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或下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8.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9.像2和-2,5和-5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当a=1时,-a=-1,1的相反数是-1;同时,-1的相反数是1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0.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的a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这里的数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0。
1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1)如果a>0,那么a=a(2)如果a=0,那么a=0(3)如果a<0,那么a=a12.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一般地,(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选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14.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a)15.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也可以表示成:a-b=a+(-b)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a+b-c=a+b+(-c)1.4有理数的乘除法16.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17.有理数相乘,可以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
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
18.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19.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乘法交换律:ab=ba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乘法结合律:(ab)c=a(bc)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分配率:a(b+c)=ab+ac20.a×b也可以写为a·b或ab。
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号可以写为“·”或省略。
21.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b=a·1b(b≠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分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
2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1.5有理数的乘方23.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n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na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因为na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4.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任何不为0的数的0次方等于1。
25.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①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②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③如有括号,先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6.一般地,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个0),所以可以利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使书写简短,便于读数。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形式(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 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7.接近准确数,但与准确数还有差别,叫做近似数。
近似数与准确数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
按四舍五入法精确的个位,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2.1整式28.式子都是数或字母的积,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数写在前面。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对于单独一个非零的数,规定它的次数为0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 ”或省略不写。
10·t 或10t29.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2.1整式的加减30.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22427382x x x x +++--=22482372x x x x -+++- (交换律)=()()()22482372x x x x -+++- (结合律)=()()()2482372x x -+++- (分配律)=2455x x -++(降幂)或2554x x +-(升幂)降幂: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照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升幂: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照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1.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
32.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所以,利用分配率去括号后分别得x-3与-x+3。
因为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每个单项式的系数便有了正负之分。
33.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34.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合并同类项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整式—————→整式加减运算多项式去括号从数到式,字母参与运算,得到了各种式子。
其中表示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因此,整式可以看作包含乘法或包含乘法与加法的式子。
整式中的每个字母都表示数,因此,数的一些运算规律也适用于整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35.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6.等式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等式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 b c c解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换为x=a(常数)的形式。
等式的性质是转换的重要依据。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7. 基本的相等关系:“总量=各部分量的和”“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8.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括号外因数的正或负,决定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符号的不变或变号)移项(移动到等号另一边时变号,使未知数在左,常数项在右)合并同类项(合并后的未知数系数是合并前各未知数项的系数和)系数化为1(右边常数项除以左边合并后未知数的系数)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使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9.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设未知数,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 解 || 方 |↓检验程↓实际问题的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x=a)一般包括设、列、解、检、答等步骤。
正确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基础。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40.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长方体、圆柱、球、长(正)方形、圆、线段、点等,都是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是立体图形。
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是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
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41.长方体、立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几何体也简称体。
包围着体的是面。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得到的圆上曲的。
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①点动成线。
②线动成面。
③面动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