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第1课时--光的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传播》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传播》练习(含答案)

1.2《光的传播》练习一、填空题1、光在空气中是______传播的。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3、为了增强效果,常常会用人造烟雾使______明显可见。

4、小孔成像最早是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______提出来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小孔成像是倒立的。

()2、后排同学只能看到前排同学的后脑勺,因为光直线传播。

()3、用激光笔照射空玻璃器皿会看到光斑,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车灯的光笔直的射向前方,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

()5、墨子用实验证明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6、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小孔成像是因为( )才形成。

A.小孔让光线拐弯B.光沿直线传播C.小孔改变了光的传播路线2、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线不会拐弯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3、小明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去树林里玩耍,看到大树底下有很多的光斑。

这些光斑是由于( )A.树叶有缝隙B.小孔成像C.光的直线传播4、枪械的短距离射击有一个诀窍,就是当眼睛可以看到“照门”、“准星”、“目标”在一条直线上时扣动扳机,子弹就可以准确击中目标。

光的传播路径是 ( )A. 人眼→准星→靶标B. 靶标→准星→人眼C. 人眼→准星→靶标5、如图,用手电筒对准第一张纸的小孔照射,甲图的纸屏上能看到光斑,而乙图的纸屏上不能看到光斑,由此可以得出( )。

A.光是直线传播的B.光是曲线传播的C.光既能直线传播又能曲线传播D.光能透过纸这种遮挡物6、如图所示,从各个方向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半透明塑料盒时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有时见到光斑,有时见到光束B.总会看到一束光和一个光斑C.光束是直线的,光斑是圆的四、综合题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_第一节_光源光的传播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_第一节_光源光的传播习题(含答案)

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D )A.小孔成像B.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C.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D.傍晚,当太阳到了地平线以下,我们还能看到它2.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大__(选填“大”或“小”);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3×108__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__慢__。

3.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无数个小圆斑,这是太阳的__像__,是由于__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__而形成的。

4.如图是2016年3月9日,在中国南部地区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__沿直线传播的__,发生日食时,__月球__(选填“地球”或“月球”)处于中间位置。

该现象还说明光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B )A.太阳 B.月亮C.萤火虫 D.发光水母6.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7.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B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日食、月食的形成8.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 )A.太阳的像B.太阳的影子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像9.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B )A.森林里树枝间的光柱B.激光测距仪C.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D.排队看齐10.小明探究光的传播时做了一个实验,他在家中的空水缸中倒入水,再在其中倒入了大量的盐,过了几天,他让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光路如图所示,图中光线沿__曲线__(选填“直线”或“曲线”)传播,原因可能是__盐水不均匀__,这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应当具有__均匀__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含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9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A.月亮 B.蜡烛的火焰 C.日光灯 D.北斗星2、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透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海市蜃楼 D.水面倒影3、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4、 2020年6月21日,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环食!邵阳市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一天文奇观,拍下了各种精彩瞬间,如图是某市民所拍摄的图片。

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发生了()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 D.光的直线传播5、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7、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空,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形的 B.圆形的 C.“△”形 D.无法确定8、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影子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9、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二、填空题(共6题)1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光年是的单位.11、小明看到闪电后2s才听到雷声,是因为声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打雷区距小明 m(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这个例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12、小明将易拉罐底部钻孔,另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制作了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下图,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这是光的形成的.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选填“改变”或“不变”).13、 2018年1月31日晚,时隔152年的“超级蓝月”月全食再现,大家都欣赏了一场精彩的月全食。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1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1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附答案)
光 年: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它是单位.
二、练习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如图所示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闪电B.萤火虫
C.月亮D.正在发光的LED发光字
2.以下物体:①太阳、②点燃的蜡烛、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水母,其中属于光源的是,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_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___有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泡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
(4)若在甲图中,蜡烛靠近圆孔,则塑料膜上的像会(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一、知识梳理:
1.光源
定 义:能够的物体都叫做光源.
分 类:按其来源分为光源和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条 件: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 线: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通常用一条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3.光的传播速度
光 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在中传播速度最大,约为c=m/s.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c,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c.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线是直的
D.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4.小明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时进行了如下操作:他往玻璃缸中倒入清水,让一束激光射入清水中,光路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往玻璃缸中倒入了大量的盐,然后再让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光路如图乙所示.这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应当具有的特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作业(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作业(含答案)

第一节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课时作业1、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A.金光闪闪B.红光满面C.火光冲天D.波光粼粼2、月亮、镜子、烛焰、水母、红宝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光传播时的路径是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是·(答出一种即可)4、同学们列纵队参加升旗仪式时,如果你站在最后,当你看到自己前面的那个同学挡住了前方所有的同学,纵队就列直了,这可以用光的来解释。

5、下列现象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 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C. 操场上战士们列队看齐D. 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机6、小明在课外按如图5-1-1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图5-1-17、光在_________中的速度最快,是_______km/s。

8、2005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举行了主题为"物理照耀世界"的全球性光信号接力活动。

从美国普林斯顿发出一束光,经太平洋到我国上海,并在我国各省市传递后回到普林斯顿,历时正好一天(8.64×104s)。

这个过程中,光传播的总路程约为 m。

(在全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取3×108m/s)中考练兵9、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__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短”)10、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

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 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____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11、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A.变小 B.变大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2、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图5—1—2所示。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传播》课后习题(含答案解析)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传播》课后习题(含答案解析)

1.2光的传播一、填空题1、一列队伍与阳光平行时,如果他们的影子(),就说明队伍排直了,这里用了()的原理。

2、根据右图中的情景,我们可以推测:光是沿()传播的。

3、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

这种现象被称为“()”,它的原理就是光()。

4、在做小孔成像实验时,纸杯底部扎的小孔直径要小于()毫米。

二、判断题1、如果太阳在大树的左边,那么大树的影子就出现在大树的右边。

()2、皮影戏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3、光源射出的光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4、参加文艺晚会时,舞台的灯光效果五彩斑斓,我们发现只有彩色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光路在烟雾中很清晰是因为烟雾中的固体颗粒对光有很好的散射作用。

()三、选择题1、光在烟雾中是以()形式传播的。

A.曲线B.直线C.折线2、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那么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A.光速极快B.光的反射C.光沿直线传播3、下列空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A.B.C.4、在运动会的射击比赛中,这是()。

A.为了缓解眼部肌肉的疲劳B .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C .因为比赛规则只能用一只眼睛瞄准四、实验分析如图1所示,用一块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带有小孔的板,屏幕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1、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是( )传播的。

2、请在图2中画出箭头经过小孔后,在接收屏上所成的像。

五、实验探究下面是小刚同学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实验过程。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1中,将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在图2中,将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2016年初二物理第一节第1课时 光的传播练习题(含答案)物理课件PPT

2016年初二物理第一节第1课时 光的传播练习题(含答案)物理课件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顺境中不无隐忧和烦恼,逆境中不无慰藉 和希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8.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20.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63.乐观的人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悲观的人因缺乏自信,往往一败涂地。 30.我以神的姿态,闪耀在这美的瞬间。 58.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23.如果你看到前面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背后有阳光。 40.大路走尽还有小路,只要不停地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100.在你渐渐迷失在你的人生道路上的时候,记得这句话:千万不要因为走的太久,而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47.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 84.拼一个春夏秋冬,换一生无怨无悔。 69.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孩子不简单。 46.如同磁铁吸引四周的铁粉,热情也能吸引周围的人,改变周围的情况。 37.成功往往在多次失败之后才姗姗到来,每一次跌倒后再爬起来,都能使你的技艺更精湛,本领更强大,信心更充足。永不放弃,持之以恒,当挫折在脚下堆积成梯,你就获得了进步的机会。 26.生活充满了选择,而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 72.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71.人们总是在努力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7.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7.亲人是父母给你找的朋友,朋友是你给自己找的亲人,所以同等重要,孰轻孰重没那么多分别。 79.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 43.我要像一块石灰一样活着别人越泼我凉水我的人生越沸腾。 57.伤感一类的情绪,是对短暂的生命的浪费,实在没必要。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的世界各个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的世界各个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光的世界第一节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关于日食、月食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B.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球之间C.日食的形成原理确实是传说中的天狗吃了D.日食的形成原理与影子的形成原理不相同2.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光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蜡烛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3.雷雨交加的夜里,小刚同学看到闪电后约3 s听到雷声,小刚同学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刚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m。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4.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陈老师走在随州街头,看到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

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 cm,这束阳光从约7 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

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 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 ()A.1.5×109 mB.1.5×1019 mC.5×106 mD.5×1012 m5.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日偏食景象。

此时,若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形状是 ()6.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光速和声速一样大D.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7.2023年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于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醴陵举办,主题为“千年瓷都五彩醴陵”,夜晚绚烂的灯光将醴陵瓷谷的美景完全展现了出来,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夜晚打开灯光的建筑物不是光源B.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C.光速是3×109 m/sD.小明参观时在灯光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8.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路面上会形成影子,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选填“变长”“变短”“先变短再变长”或“先变长再变短”);在相同的时间里,人向前移动的距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头部的影子向前移动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