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讲解学习
《2024年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范文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外来词逐渐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来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还为汉语注入了新的语义和表达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影响,以期为汉语词汇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1. 早期外来词的引入早期外来词的引入主要源于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如“咖啡”、“沙发”、“电影”等词汇,都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而进入汉语词汇的。
这些外来词多与西方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有关。
2. 现代外来词的兴起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来源更加广泛。
除了西方文化,亚洲其他国家、地区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也带来了大量外来词。
如“日剧”、“韩流”、“动漫”等词汇,反映了亚洲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三、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1. 词汇丰富多样现代汉语外来词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生活、科技、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
这些词汇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多元化生活。
2. 表达方式新颖外来词往往具有新颖的表达方式,为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这些词汇在表达上更加直接、生动,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3. 语音简化随着外来词的普及和传播,其语音形式逐渐简化,更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
这使得外来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使用。
四、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影响1. 丰富了汉语词汇外来词的引入,使汉语词汇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人们表达多样化的需求。
2. 促进了文化交流外来词是不同文化交流的产物,其传播和普及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这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3. 推动了语言发展外来词的引入和发展,推动了汉语语言的演变和发展。
这使得汉语更加具有活力和创造力,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五、结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其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为汉语注入了新的语义和表达方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更加关注和了解外来词的发展,以便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摘要:外来词是语言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是不同民族间交流来往的见证,因此,对外来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汉族与其他民族接触交往的历史,了解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发展的特征。
这是外来词研究对于文化学或者文化语言学的意义。
而从语言学上讲,外来词是来自汉语以外的语言的词语,分析汉语对于异质成分的改造吸收过程,有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关键词:音译;音意兼译;音译加意译一、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基本形式(一)音译照着外来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一般叫音译词。
例如沙发(sofa英)(二)音意兼译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例如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三)音译加意译这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
例如“卡车”的“卡”是car(英语“货车”)的音译,“车”是后加上去的。
二、外来词的使用与发展1.音译词的“回潮”传统上非汉字国家的地理名称、人名直接音译。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极为不同,纯粹的音译是很少的,英语词只是被汉语中近似的音译过来,大多是专用名词(国名、地名、人名)、单位名称、药名、化学名称及一些日常用语,如伦敦(London)、苏打(soda)、巴士(bus)、派对(party)、高尔夫(golf)、克隆(clone)、帖士(tips)、等等。
任何一次外来语引入的高潮期都会吸收大量的音译词,而后在逐渐沉淀的过程中才转化为汉民族乐意接受的意译或音意兼译的形式,这是吸收外来语的规律。
然而在音译的大潮之下,出现了一些旧外来语“回潮”的现象。
如英语中的microphone最早音译为“麦克风”,后来被意译词“扬声器”所取代。
而近几年来,随着娱乐界的日趋活跃,“麦克风”一词重新抬头,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上、大众媒体上。
还有维生素→维他命,晚会→派队,公共汽车→巴士,动画→卡通,通行证→派司等等。
音译外来词出现音节语素化,表现为:第一,一些表国名、地名、人名、概念名的音译外来词,其第一个音节经常代表整词意义使用,如菲总统(菲律宾总统)、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
《2024年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范文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现代汉语是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语言体系,其词汇的丰富性得益于历史长河中各种文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外来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也反映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影响,并对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
二、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1. 古代外来词的引入自古代起,汉语就与周边民族和外来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从而引入了大量外来词。
如“葡萄”、“狮子”等词,都是古代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引入的外来词。
2. 近现代外来词的增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引入更为频繁。
这些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日语、韩语等语言,如“咖啡”、“沙发”、“樱花”等。
三、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1. 词汇来源多样化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英语、日语等语言外,还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语言。
这些外来词涵盖了各个领域,如科技、文化、生活等。
2. 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翻译方式多样,既有音译(如“咖啡”、“沙发”),也有意译(如“民主”、“自由”)。
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外来词更好地融入汉语词汇体系。
3. 文化内涵丰富外来词在引入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其所在文化的内涵。
这些文化内涵使得外来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四、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1. 数量增多与质量提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多。
同时,外来词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被引入汉语词汇体系。
2. 本土化与全球化并存外来词在发展过程中,既会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也会逐渐融入汉语的文化环境,实现本土化。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将直接反映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
3. 规范性与创新性并重在引入外来词的过程中,既要注重规范性,避免随意引入不规范的词汇,也要注重创新性,引入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新词汇。
现代汉语的词汇变化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的词汇变化与语义演变词汇是一门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断变化,词汇也在不断地经历着变化和演变。
现代汉语的词汇变化与语义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在本文中将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词汇变化1. 外来词的引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大量外来词被引入现代汉语中。
这些外来词来源于其他语言,如英语、日语、法语等,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
外来词的引入不仅丰富了词汇,也增加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2. 词汇的创造与派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新事物、新概念的命名需求也在增加。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创造了大量新词。
这些新词可以是由现有词汇派生而来的,也可以是全新的词汇。
例如,"微信"这个词由"微"和"信"两个字组成,"微"表示小、细微,"信"表示信息,整个词意思是通过小范围传播信息。
3. 词汇的消亡与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词汇可能会逐渐被淘汰或者不再被广泛使用。
这些词汇的消亡可能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因为新的词汇被引入并取而代之。
相反,一些词汇也可能因为社会热点事件的出现而变得流行起来,成为时下的热词。
二、语义演变1. 词义的扩展与缩小词汇的语义演变是指词义范围的扩展或缩小。
有些词的原本意思经过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例如,"面子"一词最初指的是人的脸部,后来扩展到指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自尊心。
相反,有些词的词义可能会缩小,变得更加具体。
例如,"手机"最初是指能够移动的电话,现在特指一种可以进行各种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
2. 词义的转义与借代词汇的语义演变还包括词义的转义和借代。
词义的转义是指一个词在一定语境下产生了新的意义。
例如,"倒霉"最初是指天气不好,后来转义为指运气不好。
词义的借代是指一个词的意义借用到其他相关的词上。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一、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语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外来词作为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的产物,在现代汉语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汉语外来词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外来词的界定、分类、来源、特点、影响等。
在界定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过来的词语,这些词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可能与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不同的标准,外来词可分为音译词、意译词、形译词等多种类型。
在来源方面,现代汉语外来词主要来自于英语、日语、法语、俄语等世界主要语言,这些语言中的词汇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汉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
在研究特点上,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学者们注重对外来词的语言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如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也关注外来词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探讨外来词在文化交流、社会变迁等方面的作用。
还有一些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对外来词进行研究,揭示了外来词在人们的认知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在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外来词的引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
外来词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开放程度和文化的多元性。
外来词的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汉语的纯洁性受到挑战,因此需要在语言规范和社会文化层面进行引导和调控。
综观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化研究内容,如加强对外来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研究、探索外来词对汉语语言结构的影响等。
还需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跨学科的合作,以推动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1. 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与影响外来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日益显著,影响也日益深远。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国间的交流,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借入的词语,经过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外来词逐渐演变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深入研究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过程,并探讨其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
一、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使用频率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使用频率日益增加,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分。
在各行各业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外来词的使用,如IT行业中的“电脑”、“软件”,艺术领域中的“油画”、“音乐”,商业领域中的“投资”、“市场”等。
这些外来词的使用使得我们更方便地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
二、外来词的来源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西方文化的渗透、科技进步和国际交流。
首先,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西方文化开始影响着中国社会,西方的科技、商业、艺术等方面的词汇逐渐进入了汉语中。
其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科技名词不断产生,这些新词在汉语中被称为“新生词”。
最后,国际交流的加深使得汉语中涌现出很多外来词,如汽车品牌的名称、国际体育赛事的名称等。
三、外来词的特点与问题现代汉语的外来词具有一些特点和问题。
首先,外来词通常保留了原词的拼写和发音,以保持和原词的对应性。
比如,英文单词“office”直接借用为“办公室”,其拼写和发音并没有发生变化。
其次,外来词使得汉语词汇的量大幅度增加,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资源。
然而,由于外来词的过多使用,有时会造成汉语的混杂和模糊,给母语者带来一定的困扰。
此外,外来词还会带动语言和文化的变迁,一些汉字的使用频率下降,甚至有些生僻字逐渐淘汰。
四、现代汉语外来词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资源,还对汉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外来词使得汉语更加国际化,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
其次,外来词的使用提高了汉语的表达能力,扩展了汉语的辞汇范围,使得汉语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摘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沟通的工具。
民族之间只要有接触,就会有语言交流和沟通。
而这些接触会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外来词就是这些烙印的标志。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从外民族语言文化借来的外来词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汉语的大家庭里,使用率、传播率正越来越高。
不断融入的外来词语,使我们的现代汉语变成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语言,它对我们的语言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作出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现状研究一、外来词概况现代汉语外来词是“汉语民族”跟其他“非汉语民族”的语言、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的产物,它是随着交际中语言的渗透和交融而产生的。
由于国际社会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使得外来词在本民族语言中的渗透越来越广泛.现代汉语外来词说白了就是“汉语民族”语言系统对外民族语言系统某些词语的吸收和利用。
外来词作为异质文化的载体进入汉语语言系统中时,既使汉语语言系统增加了新的元素, 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这种影响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汉语语言系统中.对于外来词,还有不同的名称,有人称之为“译词”、“译语”,有人称之为“外国语”、“外来语",还有人把它叫做“借词”等等。
关于其外延与内涵,传统上的看法是,外来词是指是一种从其他语言中吸收词语的语言。
人们一直在争论着外来词的定义,直到现在,对于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它就是“音译词”,根据外语发音而翻译过来的词语。
还有一种观点指出,它除了“音译词"还包括“意译词”,尽管意译过来的词语是经过了一定汉化过程而得来的词语。
外来词有广义和狭之分,广义上讲,外来词应该包括“意译词”和“音译词”,承认这一点,对于汉化和发展变化过程的理解是是很有帮助的。
二、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很多,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进步,生产力水平也一日高过一日,人类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发现了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发明创造也随之增多了,新生事物在互相交流接触的情况下,逐渐融入到汉语中去。
现代汉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现代汉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现代汉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使用的语言,具备许多独特的特点,并且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
本文将介绍现代汉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词汇、语法、语音、语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词汇方面1. 丰富多样:现代汉语词汇丰富多样,包括汉字词、外来词、方言词、俚语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新词汇不断涌现。
2. 形式简洁:现代汉语词汇形式简洁,一般由一个或几个字组成,使得表达直接明了。
3. 合成能力强:现代汉语崇尚简练,常通过合成词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如“电脑”、“手机”等。
二、语法方面1. 词序灵活:现代汉语词序相对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换,使得表达更加丰富生动。
2. 语态和时态表达丰富:现代汉语具有丰富的语态和时态表达方式,包括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完成时、进行时等,可以准确地描述动作和状态。
三、语音方面1. 声调的重要性:现代汉语是声调语言,声调对词义的区分非常重要。
汉语的四个声调(平、上、去、入)使得汉语具有独特的韵律特点。
2. 音节的组合:现代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音节的组合丰富多样,使得汉语的发音丰富多彩。
四、语用方面1. 尊称与谦称:现代汉语中常使用尊称和谦称来表示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例如“先生”、“小姐”等。
2. 礼貌用语:现代汉语注重礼貌用语的运用,例如“谢谢”、“对不起”等,以表达尊重和友好。
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1. 国际化: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现代汉语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的兴起促使汉语的教学和学习不断创新。
2. 技术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汉语与科技的结合愈发紧密。
例如,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和新媒体词汇源源不断地涌现。
3. 简化倾向:现代汉语逐渐向简化倾斜,尤其在口语和网络文化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洁、便捷的语言表达思想。
4. 个性化:现代社会注重个性和独特性,反映在语言中,现代汉语越来越强调个性化表达,例如网络流行语、时尚用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摘要现代汉语外来词词汇是在继承古代汉语的外来词汇的基础上又不断吸收新的外来词丰富发展起来的。
汉民族在其他民族各方面交往中,各民族语言往往相互影响和渗透,就产生了外来词。
本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章现代汉语外来词概况,讲到了外来词的含义以及外来词的性质和功能。
第二部分,分别讲述了现代汉语外来词中的音译式外来词、意译式外来词和借形式外来词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外来词的规范”部分,简要地说明了外来词规范的问题和规范的原则。
第四章诉述了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五部分“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现状”说到了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中的新动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泛滥。
关键词: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规范现状目录摘要 (II)引言 (2)第一章现代汉语外来词概况 (3)1.1外来词的含义 (3)1.2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基本形式 (3)1.2.1音译式外来词 (3)1.2.2意译式外来词 (3)1.2.3借形式外来词 (4)第二章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 (5)2.1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主要特点 (5)2.2外来词的发展特点 (5)第三章现代汉语外来词存在的问题 (7)第四章外来词的规范 (8)4.1外来词规范的问题 (8)4.2外来词规范的方法 (8)第五章外来词的发展 (10)5.1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 (10)5.2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新动向—字母词 (10)结论 (12)参考文献 (13)引言今日之世界被称为“地球村”,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大文化的视野来看,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任何时期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汉语必然要受这种国际化潮流的驱动,其表征便是其外来词的日益丰富多彩。
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外来词更能体现生活的新变化。
所以,外来词的大量涌入恰好说明了我们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密切以及人们生活的日新月异。
外来词是民族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吸收和制造外来词时不能违背语言的发展规律、违背本民族的语言习惯与传统而刻意标新立异,只有遵循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有利于本民族语言的发展。
外来词是语言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是不同民族间交流来往的见证,因此,对外来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汉族与其他民族接触交往的历史,了解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发展的特征。
这是外来词研究对于文化学或者文化语言学的意义。
而从语言学上讲,外来词是来自汉语以外的语言的词语,分析汉语对于异质成分的改造吸收过程,有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微软用户4]。
第一章现代汉语外来词概况1.1外来词的含义外来词又称“外来语”,“外来语词”,“借字”。
传统观点认为它是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
其定义一直都是有争议的问题,至今人们还对其存在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外来词”就是“音译词”,也就是说“意译词”不是外来词。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意译词跟音译词一样,属于外来词的范畴,尽管他们已经过了相应的汉化过程,即汉化意译。
我们认为外来词是指汉语从其他民族语言或方言中引入的词。
我们赞同把外来词分为广义和狭义外来词,广义上讲,意译词也应算作外来词。
因此,都应将其列入外来词的范畴,承认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其汉化和发展变化过程。
1.2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基本形式1.2.1音译式外来词音译外来词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最能产的一种外来词,它是按照被借词发音进行翻译的外来词。
汉语中外来词的构词特点汉语是表意的文字,人们习惯于文字本身多少表示一点意义。
在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中,着意使所运用的汉字做到音意兼备,即使是纯音译词也使人在语感上觉得它是个汉语词。
音译式中又包括纯音译、音意兼译、半音译半意译、意译加类别名四种形式:一、纯音译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
二、音意兼译即选用接近外来词词义的汉字进行转写。
汉语同音字多,为译名用字的筛选提供了方便。
或者是部分,或者是全部音意兼顾。
三、半音译半意译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复合外来词,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前半部分采用音译,后部分采用意译;另外一种是前半部分采用意译,后半部分采用音译。
四、音译加类别名以单音节、双音节译词加汉语语素的借词使用最多:一类为音译语素加汉语语素;另一类为汉语语素加音译语素。
其中音译语素有的代表一个英语单词,有的代表部分语素。
汉语语素有的是词根语素,有的是词缀语素。
2.音译法可分为三类:(1)全部音译/完全音译。
这类的词多。
这一类的外来词是将其用音译的方法用汉字词录下来,西药名、外国地名、人名均采用这种译法,特别是科技方面的书籍,生词新词多,采用全音译的也多。
但由于语音的差异,我们往往按照汉语语音的特点,对原有的语音形式作了一些改造,或增加音节,或缩减音节,并加上声调。
这类方法又可分为两类①不考虑所用汉字的意义,只求声音近似地借音。
例如,迪斯科(disco)、克隆 (clone)、探戈(tan go)、高尔夫(golf)、坦克(tank)等。
②在选用音节近似的汉字时,有意识地用一些意思比较符合原词的词素。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音译兼意译法。
这种译法在音译时,既照顾到了原词的语音形式,同时又选用了与原词意义相关的汉语词素意译,音义双关。
如:浪漫(romantic)、可口可乐(coca cola)、芒果(m ango)、乌托邦(Utopia)。
(2)半音译半意译法。
根据原词内部结构成分,一部分用音译,一部分用意译,意译的部分一般是表示类别的成分。
如:冰淇淋(ice-cream)、新西兰(New Zealand)、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剑桥(Cam bridge)等。
这类词汇在现代汉语外来词中为数不多。
而且在外来语的加工和制作时这类词的制作难度大,现在的新型外来词已大多不采用。
(3)音译加义类。
先音译外语中的一个词,再加上一个表示类名的汉语语素。
例如:卡片(card)、啤酒(beer)、沙丁鱼(sardine)、芭蕾舞(ballet)、恰恰舞(cha-ch a)、桑巴舞 (samba)、香槟酒(champagne)。
这类词中,有些词表示类名的词素与前面的音译成分结合不太紧密,可以省略。
如“香槟、芭蕾。
3.借形法即把日文的当用汉字原封不动的借来,但不按日语读音,而是按汉语读音。
这是外来词的一个特殊情况。
因为日文中汉字是早先从汉语中借过来的,今天我们把其中一部分照样吸收到汉语中来,所以很难看出它们是外来词。
如“干部、景气、引渡、手续、现象、具体、抽象、导师、硕士、博士等。
4.字母外来词字母词是严格意义上的借词,既借音又借形,将外来词的原形直接应用到汉语中去,形成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种新的借用形式。
可分为两类:(1)外文字母家汉字的外来词。
如, B型超声诊断(B超),KTV包房,各人付各人帐的聚餐(AA制),同一角色,两个演员担任(AB制),招聘妈妈收养孤儿的慈善组织(SOS儿童村)等。
(2)纯字母外来词。
如,数字式激光视盘(DVD),中央电视台(CCTV),非典(SARS)等。
1.2.2意译式外来词意译式外来词是用汉语材料根据原词所表达的意义进行重新加工创造出的外来词。
虽然汉语吸收外来词时,音译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音译词多为多音节,而汉语词音节短,大部分是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的少,这显然不符合汉语习惯,且许多新外来词刚引入时,其表达的概念在汉语中无对应物,音译法很难反映出其内涵,于是,有些音译词被进一步“改革”,我们用表意更多的意译词或引进日本人用汉字书写的,源自欧美的外来词取而代之。
意译又包括三种形式:一、整体意译。
又称直译,按照外来词的形态结构和构词原理直译过来。
二、对应意译。
三、意译加类别名。
意译。
意译外来词保留了原词语的整体结构,按照汉语的语素和组合规则进行语义合成,具有语义透明的特点,如“峰会(summit)、热线(hot line)、牛仔(c owboy)、硅谷(silicon valley)、硬件(hardware)、软件(software)、鼠标(mo use)、对话框(dialog box)、超文本(hyper- text)、千年虫(millennium bu g)、电子邮件(e-mail)、网迷(cyber mania)、自动取款机(automat— ic teller machine)、情人节(Valentine’S Day)、软着陆(soft landing)、代沟(gene ration gap)”等都是现代汉语中流行的意译外来词。
1.2.3借形式外来词这类外来词是指汉语中借用原词的书写形式的词,包括形译式与字母式两种类型:一、形译式形译式是专指汉语吸收日语词汇的这种特殊方法,即将日本用汉字书写的词借来但仍按汉字字形使用。
还有一些日译词,是用汉字构造的,少数日语固有的词也是用汉字书写的,一般都可以从字面上推知其词义[微软用户8]。
二、字母式社会不断发展,语言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掺杂外语字母的词语出现在我们口语和书面语里。
字母式外来词就结构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类型: (l)纯字母词。
即把原词的音、形、意全盘吸收,其中有的是原词的缩写,读音和意义均保持原样。
这是字母词的主流部分,在字母词中占绝对比重。
这些词语多为商品、公司、专有名词和科技名词,大多数又为英文字母缩写形式或单词,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报刊杂志充满了国际通用的词汇。
这些词基本上是直接用英文词表达,连汉语注释都没有。
这种语言简明直接,带来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气氛。
(2)字母汉字合成词。
即借用外文与汉语字词混合构词,其中的外文,有的是词语缩写,有些是词首字母,有些是类别符号,有些只是借用其字形等。
第二章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2.1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主要特点一、音译词是外来词中的典型成员,处于外来词的中心位置。
音译外来词由于具有浓郁的外来词汇色彩,所以就具有了一些特殊的功用—体现异域情调,迎合时代潮流,从而在商业销售领域成为招揽顾客的有效方式。
现在我们随意到城市的街头走走,你会发现随处可见巨幅广告、商店的烫金招牌,还有商品的名称、商标用语,铺天盖地的洋名词—都是音译外来词,如“波斯登、海尔、耐克、阿迪达斯、因特尔、麦当劳、肯德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似乎只有用洋名就才能显出商品的高品质、高档次,顾客也因洋名而慕名购买。
在社会的这种崇洋心态的影响下,商业领域的一些本民族词,如“饼干、激光器”等,正不同程度地被音译词如“克力架、镭射”等所替代,呈现出本民族词同音译外来词并存的局面。
这是一种语言病态,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消费心态的日趋成熟,这种盲目追捧的心理会会逐渐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