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诊改汇报计算机应用基础宋承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诊改汇报38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诊改汇报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诊改汇报计算机应用基础宋承继

改进
改进措施及下 一步探索
创新
课程建设成 效及特色
诊断
对课程建设情况进 行目标检查
第
监测
实施
课程建设目标任 务落实实施
一 轮
预警
数据实 时采集
组织
课程建设目标任务 组织保障
改进
设计
课程建设实现的 目标路径
标准
相关课程建设标 准及系列规范
目标
课程建设目标
0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目标 标准 设计 组织 实施 诊断 创新 改进
课程目标链
国家级在线课程、省级在线课程及优质课程资源包
院级优秀在线课程及优质课程资源包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课程专家团队培养目标 企业兼职教师培养目标 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
资源建设目标
案例资源 微课资源 试题库资源 教材建设
信息化建设目标
在线开放课程目标 混合式教学模式
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目标 标准 设计 组织 实施 诊断 创新 改进
学院第一批在线开 放课程建设课程
依托“智慧职教”在线开 放课程平台,组织优质微 课教学资源。
学院第一批质量提 升计划建设课程
完成了网络课程的建设,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在线学 习环境。
富的课程资源。
2016年 2016年
2015年 2012年
2008年
陕西省三年行动计 划建设课程
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教学资 源,完善考核体系,践行 混合式教学手段。
⒅课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目标 标准 设计 组织 实施 诊断 创新 改进
(4) 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实行课程教学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自诊断报告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自我诊断报告一、课程诊改工作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普及且很实用的课程,各行各业都要使用计算机,所以,培养各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OFFICE办公系列软件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重要场所,应以满足各行各业对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要求为目标,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课程教学深化改革。
(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时情况:72课时(理论36+实践36)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适用专业及学分情况:全院所有专业,4学分课程类型与定位:《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院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应用OFFICE 办公软件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参加计算机信息处理员考试和计算机等级一级或二级考试,获得相应的证书。
所以,本课程建设与改革在全院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2人,研究生学历2人,双师型3人。
系部通过派遣教师外出进修培训、鼓励学历提升等途径也在不断优化教学团队。
(三)实训条件:学院现有计算机机房六个。
2011年组建机房四个,其中二个机房为联想品牌电脑,二个机房为戴尔品牌电脑。
2017年组建机房一个,为同方品牌电脑。
2019年新组建机房一个,为联想品牌电脑。
现有电脑共330台。
可供全院所有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使用。
(四)软件资源:PPT课件、电子教案、微课、案例、习题集、试题库,网络视频资源及其他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等。
(五)明确差距:2018年,本课程被评为院级优质课程。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计划,2020本课程要建成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根据现有基础,明确了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1、知识点优化程度不够;2、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不足;3、教师实操经验有限;4、课程资源数量少。
2014年秋季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2014年秋季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担任14计算机(1)、(2)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这是一学年的教学课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技能操作课程。
在本学期中主要任务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汉字输入能力,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重点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具有一定的文字排版能力。
二、教学方法1、讲授、演示、实践;2、教学与实践同步,即时反馈课堂信息;3、加强技能操作训练;4、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三、教学安排及教学考核方法: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16周,约计授课96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56学时,实践40学时。
期末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要技能考察。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内容:任务一、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任务二、计算机系统组成;任务三、探究计算机中的数据处理;任务四、多媒体初步技术;任务五、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二)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和特点。
2、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作用,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作用。
3、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4、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分类、防治,了解杀毒的常用软件。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使用(一)教学内容:任务一、认识操作系统windows xp;任务二、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及文件夹;任务三、利用控制面板管理系统;任务四、利用系统工具管理磁盘;任务五、使用常用工具软件维护计算机。
(二)教学要求:1、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2、能熟练使用操作系统做一些基本操作。
3、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会对它们进行基本操作。
4、了解控制面板的功能,能使用它进行计算机管理。
5、系统维护与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会安装和使用病毒防治软件;会安装和使用压缩工具软件;了解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会进行数据备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诊改报告-可做教学实施报告附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诊改汇报简要说明:本方案非实用版课程诊改报告,但包含课程诊改报告必须的各类元素,各位可以下载以后自行增加,可以作为《教学实施报告》中的附件,以图片形式附录。
请自行调整排版。
目录一、课程建设目标和定位 (1)二、课程建设背景 (1)三、课程建设内容 (1)(一)教学内容 (2)1.修订课程描述 (2)2. 重建教学策略 (2)3. 重构知识能力 (3)4. 重置教学内容 (4)5.修订过程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价机制 (5)6.优化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 (6)(二)实践教学 (6)(三)教学方法 (6)(四)教学效果 (7)(五)特色与创新 (7)(六)反思与改进 (7)一、课程建设目标和定位根据学院《课程建设分类指南》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拟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按“课程改革类课程”要求开展诊改建设。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后,达到了院级课改验收标准。
二、课程建设背景《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9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是第1学期,授课学时为周4学时。
本课程的人才培养核心目标是:为培养爱国、敬业、守法、精技的信息技术工程师夯实专业基础、建立计算机逻辑思维、构建职业理念、提升思想意识和职业素养。
在经过长期的学情调研、岗位调研、企业需求调研后,教学团队分析发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教师下命令,学生埋头做”的中学教学模式,他们在没有参与具体设计专业课学习之前,并不具备职业意识和能力,同时对具体的工作任务概念非常薄弱。
学生知识储备也比较欠缺,中职学生和普高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差别较大,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比较欠缺。
因此,课程建设团队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学情,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加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职业能力为目的”的课程诊改建设工作。
三、课程建设内容根据学院《课程建设分类指南》中“课程改革类课程”建设的具体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课程建设。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形成性考核说明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
课程形成性考核说明
重庆电大陈郑军
一、考核内容
二、内容实现和提交方式
1.学习报告
学习报告可以是学习体会、知识探索、领域展望等内容;也可以三次都是一个话题,但是内容应该不同。
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三份文档。
每份学习报告字数不少于1500字。
2.实训任务
实训任务采用实训报告册填写。
根据任课教师安排完成国开在线平台的实训任务,将所有实训任务分三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均填写上机完成实训任务过程报告册,并提交。
3.教学单位规定的考核内容
该环节学生在18周提交一份不少于200字个人学习小结,介绍自己参加课程学习情况、以及考勤和纪律情况。
4.提交形式
学生通过课程平台“课程考核”栏目下的三个任务进行作品提交。
三个环节学生需要提交7份文档材料。
辅导教师在线批阅评分(最后一份根据学生实际表现情况打分,学生材料仅供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开专选修期末改

2018年秋期开放教育(专科)《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未复习指导2018年12月制订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1. 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和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对微机工具软件基本使用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本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开放教育专科各专业公共课、限选课《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采用新教材,李健苹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2018年2月第1版)。
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案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熟练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试卷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单项选择题(60%);多项选择题(10%);判断题(20%);问答题(10%)。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计算机概述一、重点掌握1.至少1种汉字输入方法;2. 计算机的定义、特点和分类;3.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和分类;数据单位和编码。
二、一般掌握1.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运算和制数转换。
2.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第二章Windows 7一、重点掌握1.Windows桌面组成及快捷图标方式的基本操作;2. 文件及文件夹基本操作方法、搜索文件及文件夹操作;3. 定制个性化工作环境、能进行Windows 的基本管理。
二、一般掌握1. Windows 常用附件的使用方法、媒体播放器使用。
第3章 Word 2007文档处理一、重点掌握1.Word启动与退出方法,Word窗口界面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2.文档的打开和关闭,文档显示模式,页面设置,文档编辑,文档预览、保存和打印,文档安全,使用帮助,字体设置,段落设置,边框和底纹,分栏、页眉和页脚,工程符号和编号,版式编排。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诊改汇报共38页文档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调研报告
教学标准
教学日历
多媒体课件
授课讲义
微视频
课后作业
学习讨论
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目标 标准 设计 组织 实施 诊断 创新 改进
(2) 优化资源建设思路,形成三级数字化资源
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目标 标准 设计 组织 实施 诊断 创新 改进
绩效考核
⑤
课程学习情况分析 ⑧
设计达标考核办法
⑨ ⑩
课程目标
⑾ ⑿
质量控制点
①课程建设规划 ②课程年度建设任务书 ③课程建设任务实施方案 ④课程质量管控实施方案 ⑤课程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⑥课程标准 ⑦学习标准手册 ⑧学情分析报告 ⑨知识考核评测方案 ⑩课程考核办法 ⑾任务操作指导书
⑿教学日历 ⒀课前任务预习反馈表 ⒁课堂任务清单 ⒂课堂任务操作流程 ⒃课堂任务达标测试反馈表 ⒄课堂教学效果评测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诊改汇报
汇报人:宋承继
时间:2017.06.09
陕西 西安
目录
CONTENTS
01 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0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03 课程诊改取得的效果 04 今后努力的方向
01
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1 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1) 课程建设历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
面向我院所有专业大一新生开设 的一门公共基础课,48学时,3 学分。近些年经过课程团队多年 的不懈努力,形成了 “以应用为 主线,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理 实一体”的课程特色,积累了丰
• IT岗位群、计算机维护岗位、信息化办公岗位 • 职业化办公能力的训练参照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国家职业标准选取教学内容 • 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 • 其中该课程授课教师:教授4人,副教授16名,讲师8人
• 省级精品课程(含实训指导书、案例、视频、试题库等)
课程实训条件
• 信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省级实训基地),软件工作室、网络工作室、动漫工作室等
⒅课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目标 标准 设计 组织 实施 诊断 创新 改进
(4) 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实行课程教学考核
学习 状态
①
⑦ ⑧
学习 ⑤ 达标 ⑿ 率
课程 ② ⑥ ⑾ 教学 ③ ⑨ 评测 ④ ⑩
学生 学习 效果
课程质 量分析 报告
修正
课程学习标准
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
形成课程负责人推动、课程专家团队指导,骨干教师实践、校内外兼职教师协同
成员组成
企业兼 职教师
课程负 责人
专家 团队
反馈改进
绩效考核
大数据
奖励前15% 问责后10%
考核观测点
①学生出勤率 ②教师出勤率 ③授课进度计划 ④教学资料完整性 ⑤ 学生课程成绩达标率 ⑥考核内容难度系数 ⑦学生作业完成率 ⑧学生对授课满意度 ⑨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调查 ⑩实训条件的利用率 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⑿课程成绩分析
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目标 标准 设计 组织 实施 诊断 创新 改进
(3) 以学习标准作为课堂教学检测依据,实施课程质量监控
课程负责人
课程 教学 质量 分析 报告
⒅
课程组
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建设方案
①
每门课年度建设任务 ② 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④
编制课程标准
⑥
实时跟踪改进 改进课堂状态 ⒄
确定学生学习标准 ⑦ 课堂在线检测 ⒀⒂
⒁⒃
明确目标、任务措施 预期效果 ③
课程目标链
国家级在线课程、省级在线课程及优质课程资源包
院级优秀在线课程及优质课程资源包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课程专家团队培养目标 企业兼职教师培养目标 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
资源建设目标
案例资源 微课资源 试题库资源 教材建设
信息化建设目标
在线开放课程目标 混合式教学模式
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目标 标准 设计 组织 实施 诊断 创新 改进
课程标准链
国家级在线课程、省级在线课程及优质课程资源包建设标准
院级优秀在线课程及优质课程资源包建设标准
课程标准
知识标准 技能标准 素质标准
教学团队标准
师资标准
资源建设标准
在线课程建设标准 微课制作标准
试题库建设标准 新型态一体化教材
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诊改制度 实施运行监控 运行效果评估
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目标 标准 设计 组织 实施 诊断 创新 改进
学院第一批在线开 放课程建设课程
依托“智慧职教”在线开 放课程平台,组织优质微 课教学资源。
学院第一批质量提 升计划建设课程
完成了网络课程的建设,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在线学 习环境。
富的课程资源。
2016年 2016年
2015年 2012年
2008年
陕西省三年行动计 划建设课程
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教学资 源,完善考核体系,践行 混合式教学手段。
课程质量监控
• 教学检查(开学初、中期、期末),教学督导(学院质量管理中心)、毕业生问卷调研
1 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3) 课程质量保障基础
本课程以提升学生计算机应 用能力为目标,分析课程对应的岗 位群以及职业能力,以基于工作过
课程建设规划
1
课程标准
2
程的课程体系为结合点,通过课程 建设规划、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设
课程质量报告
7 计算机应 3
用基础
计、教学条件保障、制度保障、课
程问题反馈,形成课程质量报 告,以实现课程的持续化质量保障。
6
课程问题反馈
5
4
课程教学实施
教学条件
(实训条件、资源使 用)
制度保障
(文化营造、社会服务)
1 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4) 构建课程改进螺旋
改进
第 二 轮
目标
“八步一环”质量改进螺旋
陕西省教改课题立 项建设课程
探索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 思路、方法和课程体系重 构。
陕西省级精品课程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数字化 资源,在一定范围形成优 质资源共享
1 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2) 课程建设基础
课程定位 课程面向岗位 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数字化资源
• 面向全院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课程建设目标
改进
改进措施及下 一步探索
创新
课程建设成 效及特色
诊断
对课程建设情况进 行目标检查
第பைடு நூலகம்
监测
实施
课程建设目标任 务落实实施
一 轮
预警
数据实 时采集
组织
课程建设目标任务 组织保障
改进
设计
课程建设实现的 目标路径
标准
相关课程建设标 准及系列规范
目标
课程建设目标
0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 目标 标准 设计 组织 实施 诊断 创新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