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社联系方式 编辑部投稿邮箱
建筑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建筑类核心期刊有哪些?1 岩土工程学报2 建筑结构学报3 土木工程学报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5 建筑结构6 工业建筑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8 中国给水排水9 岩土力学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11 施工技术12 建筑技术13 世界建筑14 建筑科学15 世界地震工程16 建筑学报17 混凝土18 工程勘察19 城市规划20 暖通空调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3 建筑机械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6 新型建筑材料27 空间结构28 城市规划汇刊混凝土Concrete主办: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周期:月刊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ISSN 1002-3550CN 21-1259/TU邮发代号 8-110曾用刊名: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创刊年:1979《混凝土》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会刊。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主办。
《混凝土》杂志内容包括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测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各个方面。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
中国期刊论文网声明:本站并非《混凝土》杂志社!本站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客户代发论文投稿:1、速度更快2、价格更低3、通过率更高4、选择余地更大,有数百家期刊可供选择投稿价格(包含所有费用):省级期刊600元起。
国家级期刊800元起。
核心期刊4000元起!中国期刊论文网唯一联系方式:投稿邮箱:*************** (来稿请注明所投刊物或者刊物级别要求)咨询Q Q:1 1 8 6 2 6 9 6 0 1联系电话:158****2104联系人:叶老师稿件处理流程详细说明:① 收稿后本站将通知作者相关信息和稿件中需补充的资料;② 作者按本站回函要求对稿件进行补充或修改后,本站正式对稿件进行编审;③ 当日通知作者稿件编审结果及详细信息(特殊情况除外);④ 向作者寄发《用稿通知书》(注明有具体刊期和杂志名称,并盖有杂志社公章);⑤ 出版后向作者(或作者指定的收件人)邮发杂志样刊。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投稿格式标准

(“Abstract”一词为小五号,加粗。)
(英文摘要内容,小五号。摘要的英文翻译应清楚、准确,符合英文单词用法和语法规律。)
收稿日期:xxxx-xx-xx
作者简介:张三(xxxx—),性别,籍贯,学历,职称,研
注意:1.无需页眉、页脚,需在每页右下角添加页码。
2.稿件6页以内为宜,含清晰的图、表及文后参考文献;A4大小,页边距为上、下2.54cm,左、右 3.18cm。
3.正文及参考文献分两栏排列。
4.在文后补充作者联系电话、邮箱、地址、邮编等信息。
5.首页左下方注明收稿日期、第一作者简介、基金项目、E-mail等信息。
[5]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
(宋体,六号。序号与内容之间空一个字符。)
表:
(表:表头需要中、英文。整个论文表的序号为表1,表2,表3,表4等 ,而非其他,如表1.1,表2.2等。表格采用三线表,表中物理量要标注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及物理量单位。例如:动量p/(kg·m·s-1)。)
举例:
图1中文图注
(宋体,五号,加粗,居中;序号与图注之间空两个字符。)
Fig.1 English
(五号,加粗,居中;Fig.与数字之间空一个字符,序号与英文图注之间空两个字符。)
公式:
(在公式的同一行的后面用(1)(2)……标记序号,对公式进行解释时,格式统一为“式中a——,单位m;b——,单位kg;……”。物理量符号用斜体(例如:p),但物理量中的上下角标及单位符号用正体(例如:kg·m·s-1)。)
[3]Mayne P W,Jones J S,et al.Ground Respnese to Dyna-mic Compaction[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984,110(6):757-772.
《建筑技术》征稿简则

行, 是我 国建筑科学类 的重要核 心期 T 中国 5 文稿题 名要求 明确 、 @O 第 版不g ) U. 出版地 : 出版单位 , 出版年 . . 2 贴切 、 练 、 简 醒目 , 准 版次 ( 1
科技论文统计源 期刊 , 我国建设系统中唯 确反映文稿的中心 内容和主要信 息 , 也是 一般不宜 起止页( 选项) 。文献著录项 目及符号应符合 .
・
9 0・
建
筑
技
术
第 4 卷第 1 3 期 21 0 2年 1 月
Vo.3 1 No1 J n 01 4 . a .2 2
A c i c u e T c n lz r h t t r e h oo v e
文处右上角 以加 方括号 的阿拉伯数字排序 , 并
《 建筑技术》 征稿简则
建工大厦 A座 9 9 5 建筑技 术杂志 社编 层 1室
施工技术 ; 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技 术的研究与 提供相应 的英文题名 、 摘要和关键词 。
应用 ; 工程质量控制 、 监测与事故处理 ; 既有建 5 来稿文体要符合 本刊惯用的体例 , . 4 按事物 辑部。 除非必要 , 请勿投寄个人。 来稿务请明示 工作 单位 、 细地 址 、 政编 详 邮 筑的技术改造与处理 。 常设专栏有 : 工程实例、 客观过程和逻辑次序安排文章段 落。 文稿各部 作者 真实姓 名 、
施 工技术 ; 型模板 、 新 机具 、 手架研 制 与应 个关键词 。关键词 应精选 能代表 全文中 心内 页码。 脚 来稿不论刊用与否 , 一律不退稿 , 请作者 用; 防水材料与防水设计 、 施工 新技 术 ; 装饰新 容 、与主题概念关系最密切的单词或 术语 , 尽 自留底稿 。( 本社推荐在线投稿方式) 材料与装饰装修施工新技术 ; 市政 与公 用设施 . 1 005北京市广莲路 1 号 范词 。 欢迎作者 5 2来稿请邮寄至 105
《建设科技》杂志投稿须知

《建设科技》杂志投稿须知
佚名
【期刊名称】《建设科技》
【年(卷),期】2022()14
【摘要】《建设科技》(半月刊)杂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办。
国内统--刊号:CN11-4705/TU,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671-3915。
本刊面向国内外宣传中国建设科技行业政策、前沿科研与学术成果、经验案例,促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推动我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提升城市品质和村镇人居环境质量,搭建行业产学研交流合作桥梁,提供科技信息资讯服务,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现代科技》(现代物业杂志科技版)投稿须知
2.《现代科技》(现代物业杂志科技版)投稿须知
3.《建设科技》杂志投稿须知
4.《建设科技》杂志投稿须知
5.《建设科技》杂志投稿须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期刊杂志投稿邮箱地址

哲学政法类管子学刊*********************.cn现代哲学**************.cn哲学动态*****************.cn道德与文明***************科学与无神论**************天风*****************长春市委党校学报************.com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青年探索*****************人大建设*************.cn社会主义论坛******************天津人大**************.cn学习论坛*********************.c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cn理论导刊***************************理论探索************民主与科学************************************.cn 人大研究*************社会主义研究************.com行政论坛****************政策瞭望***************中国青年研究*************.com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现代国际关系************.cn国际观察******************外交评论***************.cn国际问题研究*************.cn社会科学类北京社会科学**************长白学刊**************船山学刊**************当代亚太****************.cn东北亚论坛*************.cn东北亚论坛*************.cn东疆学刊*********************.cn东南亚研究************.cn东岳论丛****************.com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cn甘肃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cn河南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湖湘论坛*************.net江淮论坛****************开放时代******************理论观察*********************.cn理论学刊*********************.cn理论与现代化****************岭南学刊************.cn内蒙古社会科学****************南方论刊*********************.com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 攀登*******************前沿*******************人文杂志************************山东社会科学******************.com社会观察*****************社会科学家***************************思想战线************.cn唐都学刊************天津社会科学*****************文史哲***********.cn西域研究******************.net新疆社科论坛**************************学术交流*********************.cn学术论坛************学术研究************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云梦学刊**********************浙江社会科学***************北方论丛************.com兵团建设****************.com长江论坛****************************大庆社会科学**************东方论坛************.cn东南学术***************.cn甘肃理论学刊*********************.cn广西社会科学**************桂海论丛**************和平与发展*************黑河学刊***********.cn湖南社会科学*****************江汉论坛**************江苏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兰州学刊*********************.cn理论界********************理论月刊**************南都学坛****************南京社会科学*********************.cn**************宁夏社会科学*****************齐鲁学刊*****************.cn求是学刊************.com社会*******************社会科学论坛*****************探索与争鸣**************.cn天府新论********************天中学刊************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net新视野************.cn学海******************学术界**************学术探索**************学习与探索*********************.cn殷都学刊***********.cn浙江学刊***************中州学刊*****************广西民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cn民族研究****************.cn人口研究***************西北民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n南方人口***********************人口学刊************.cn中国人口科学**************.cn人类工效学***************人文地理*************.cn华夏地理*******************************史学集刊************.cn史学月刊*************.cn文史杂志***************当代中国史研究*************史林****************************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历史****************.cn中国历史地理论丛*****************.cn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cn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n西北政法学院学报***************.cn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n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om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om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cn江南社会学院学报*********************.cn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n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n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om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cn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cn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n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om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cn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cn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om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cn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cn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cn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cn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n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n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学***************哲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ssust@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n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cn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n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n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cn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教科文艺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比较教育研究***********.cn大学教育科学*********************.cn当代教育论坛*****************高等教育研究学报**************.cn高教发展与评估******************高教探索***************高校理论战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江苏高教************教师教育研究*********************.cn************************.cn教学研究************.cn教学与研究*****************教育科学****************教育科学研究****************教育与职业*****************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c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现代大学教育***************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艺术评论******************.cn中国教育学刊*********************.cn中国文化研究***************.cn中国高教研究****************艺术探索********************************.cn艺术百家*******************文艺评论**************教育与现代化***************.cn教育学报****************教育发展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cn高校教育管理************.cn**************高教论坛**************.com当代传播************************************。
《建筑科学》征稿启事

《建筑科学》征稿启事尊敬的读者们:欢迎来到建筑科学的征稿启事!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本期征稿活动。
本期征稿的主题为建筑科学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建筑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结构力学、建筑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于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建筑科学的定义、应用和前景进行论述,以期激发读者们对于该领域的兴趣和思考。
一、建筑科学的定义建筑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和探究建筑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
它将建筑设计、工程装备、材料科学、结构力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相结合,以提高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水平。
建筑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建筑安全、建筑工程管理等方面。
通过建筑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建筑设计和施工。
二、建筑科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1. 绿色建筑: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科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结构优化: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和优化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建筑科学通过结构力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供有效的结构设计方案,保证建筑在各种力学作用下的稳定和安全。
3. 建筑材料创新: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建筑的性能和品质。
建筑科学致力于研究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以满足建筑在不同环境和地理条件下的需求。
4. 建筑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化已经成为建筑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通过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和精度,实现数字化建筑的概念和建设。
三、建筑科学的前景展望建筑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建筑质量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建筑科学的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建筑科学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和高效的建筑空间。
《建筑施工》杂志投稿须知

为更好地为作者服务,建设便捷、快速的稿件处理录用通道,以提高稿件的录用率。特撰本须知,供作者参考。
1. 稿件撰写范围、内容、类型 1)范围 横向范围可以涵盖整个土木建筑领域,包括:各类公用和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等在内的交通设施;电站、厂房
等在内的工业设施;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给水排水、燃气供热、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综合管廊、防洪堤防等 在内的市政设施等。
图表精制。 ● 优秀和合格的稿件可直接进入出版流程,进行刊登;优秀稿件在刊登后,编辑部将支付稿费。 ● 退回修改的稿件,编辑部会明确告知作者需要修改的地方,作者可以修改后再次投稿。修改后稿件的审稿和发表周期按修改后投稿的时间
重新计算。 ● 质量难以达到出版要求的稿件,编辑部将退回并告知作者稿件不录用的原因,作者可以另投他处。
6. 投稿的写作要求 1) 文稿务求数据可靠,内容科学、先进、实用,文句简明、通顺,语法、名词、术语、标点符号、物理量符号、计量单位正确,题、文、
图、表互相呼应,引用资料需列出参考文献。 2) 专论、调研、综述一般不超过8000字;选题范围较小的其他文稿,宜控制在4000~6000字;优秀稿件或者特约稿件可不受字数限制,少于
纵向范围以施工技术、管理为主,可前后延伸至前期决策、规划设计、运营维护等在内的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 2)内容 “新”“用”并举。一是“新”:体现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工法、新设备、新标准等在内的最新水平和发展方向;二是 “用”:围绕“高、大、深、重、新、难”工程,或者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等重点、热点领域。在建筑业中切实值得推广,能够有效使用,并 已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新技术。特别欢迎以下内容: ● 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研究、实践的新进展; ● 省(部)级以上土木建筑科技攻关课题或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 土木建筑技术及管理的新政策,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讲介、论证; ● 土木建筑技术的海外新发展综述。 3)类型 稿件可包括以下类型: ● 基础理论论证型:对基础性研究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新设想的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 ● 科技报告型:描述一项科研成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的最新水平和发展方向。也可以包括专 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 ● 发现、发明型:记述在工程实践案例中的新发现、新发明。包括被发现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规律和应用前景的文章;或阐述被发 明(包括装备、系统、工具、材料、配方形式、工艺、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适用条件及推广价值等的文章。 ● 设计、计算型: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 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材料的设计或调制和配制等。 ● 综述型: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基础上(包括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行业、领域、技术等 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且具有独到性、创造性、启迪性、导向性、推动性的看法、建议和主张。 2. 投稿联系方式 《建筑施工》编辑部网站()“在线投稿系统”目前已启用,作者可随时在网站上查询审稿进度,该方式为本刊唯一投 稿方式,请作者注意甄别。编辑部审稿后,预计在1个月内将稿件的录用情况告知作者,需要修改的,会附上修改意见。 3. 出版时间 鉴于稿件从投稿到出版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作者所投的稿件一般在6个月后才能予以出版;在稿件的高峰期(4~10月),稿件出版周期更长。 特殊情况,经共同协商,编辑部将酌情收取稿件加急费。
《建筑科学》征稿启事

《建筑科学》征稿启事尊敬的各位学者、专家和研究者:《建筑科学》杂志是一本专注于建筑领域的学术期刊,致力于推动建筑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为了丰富杂志内容,我们诚挚地向广大学者和专家征稿,共同探讨建筑科学的前沿问题和创新成果。
一、征稿范围:《建筑科学》杂志欢迎涉及建筑科学各个领域的原创研究论文、综述、案例分析、技术报告等稿件。
具体涉及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 建筑结构与材料。
2. 建筑设计与规划。
3. 建筑技术与施工。
4. 建筑节能与环境。
5. 建筑信息与智能化。
6. 建筑文化与历史。
7. 建筑经济与管理。
8. 建筑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二、征稿要求:1. 所有投稿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他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过。
2. 投稿作者需具备相应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3. 投稿请按照《建筑科学》杂志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4. 投稿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我们的编辑部,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征稿投稿”。
三、投稿流程:1. 投稿截止日期为XXXX年XX月XX日。
2. 投稿通过初审后,将进入匿名评审阶段。
3. 审稿时间约为X个月,作者将收到审稿意见和修改建议。
4. 经过修改后的稿件将重新送审,最终决定是否录用。
四、注意事项:1. 请作者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抄袭和剽窃行为。
2. 投稿过程中请勿透露作者身份和单位信息,以保证评审的公正性。
3. 所有录用稿件将在《建筑科学》杂志上发表,并向作者提供相应的发表证明。
我们期待着您的投稿,共同推动建筑科学的发展。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建筑科学》杂志编辑部。
联系邮箱,*************.联系电话,XXXX-XXXXXX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科学杂志社联系方式编辑部投稿邮箱
建筑科学学术论文辅导协助发表,请联系建筑科学论文网。
建筑科学论文来稿要求内容健康、立题新颖、论述清晰、格式规范、资料可靠、具有较强说服力和指导性,引用资料要给出参考文献。
文稿一般不超过3000字。
建筑工程类论文投稿邮箱:qikantg01@
本刊是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创刊于1985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科学类综合性技术期刊。
本刊内容丰富、可读、实用,在建筑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本刊依托建设部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得到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并有许多国内建筑界著名的专家学者组成了编委会,使得本刊更具权威性、指导性。
刊名:建筑科学
Building Science
主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2-8528
CN:11-1962/TU
邮发代号:2-381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建筑科学
创刊时间:1985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建筑科学咨询QQ:1660723473
建筑科学辅导发表:李老师
建筑科学采编网址:
建筑科学投稿邮箱:qikantg01@ (稿件在3天内必回复)
1
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耐火性能对比分析王广勇;王书庆;张东明; 1-4
2
考虑人行荷载空间移动性的楼板响应计算潘宁;方伟;夏荣茂; 5-8+14
3
巨型钢框架—预应力复合支撑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性能邵建华;唐柏鉴; 9-14
4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唐贵和;黄金林; 15-19
5
水平荷载作用下高承台管桩的荷载传递性状及承载力研究雷华阳;刘利霞;霍海峰;陆培毅;付瑞清;付海峰; 20-25+29
6
地下工程围岩质量分级的属性数学方法曹洪洋;边亚东; 26-29
7
成兰铁路某地质灾害点崩塌及边坡特征分析王小林; 30-33
8
应力释放孔对静压桩沉桩挤土效应的影响研究王冲;李巨龙;罗开艳;王晓;郝柏园; 34-37
9
面向工程的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研究施养杭;吴泽进;彭冲; 38-41
10
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物理性能的试验分析秦拥军;付明阳;崔思贤; 42-43+47 11
高能级强夯法处理非均匀回填地基试验研究嵇转平; 44-47
12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急性毒性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王立鑫;刘兆荣;王雪松;白郁华;张寅平; 48-52
13
粉煤灰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的试件尺寸评价乔宏霞;何海杰;何忠茂;曹辉; 53-56
14
混杂FRP复合材料性能及其加固腐蚀RC梁弯曲性能研究邵运达;李建辉; 57-60
15
植物纤维单块土坯抗压试验研究外力·艾比不拉;阿肯江·托呼提;哈斯亚提·哈里丁;卡米力·外力; 61-64
16
高强材料置换混凝土墙体表层加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潘立; 65-70
17
填充墙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方法研究赵群昌;史庆轩;王秋维;刘建毅; 71-75
18
粉煤灰路堤加筋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王虎妹; 76-80
19
建筑围护结构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案例解析郭飞;刘术国;祝培生; 81-84
备注:本中心非建筑科学编辑部,来稿请自留底稿,勿一稿多投,请仔细审校后网上投稿(E-mail:qikantg01@ )。
我部对来稿的最终处理情况都将告知作者,凡在接到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刊登通知者,请与我部联系。
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请务必尽早告知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