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

合集下载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管理调研报告22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管理调研报告22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环境管理调研报告1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环境管理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上世纪末,杭州市的运河水环境恶化程度趋于不利,与杭州历史文化名和风景旅游名城不相协调。

而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生态杭州”,开展运河综合整治,要为运河“申遗”做好准备,需要运河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

自2000年5月起,政府组织开展运河治理活动,通过截污、清淤、配水、驳岸等综合措施改善水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

其中:当年完成了运河底泥清淤约200万m3,通过三堡船闸输水通道每天引入钱塘江清洁水源50~100万m3。

配水入运河,在当年召开的首届西博会前就实现了消除黑臭现象。

以后数年里,旧城改造截污纳管率达到60%左右,减少了污水排入运河总量,并建成了四格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83万m3占总污水量的75%以上。

由于城市发展迅猛,旧城改造也不能一蹴而就,城郊结合部污水的排放管理难度较大,引钱塘江水与三堡船闸营运的矛盾突出等原因,仅从三堡船闸现有输水廊道引水,每天进水量不能满足需要,使得进一步改善运河水质符合环境水质的要求,遭遇了“瓶颈”。

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办法,打破“瓶颈”,这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调研目的通过了解运河杭州段存在的水质问题以及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运用自身所学对环境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调研时间:2011年11月11日—11月13日四、调研人员:陈聪,陈卫芳,甄丽婷,虞儒鹏,游伟婷五、调研方法:文献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电话访谈法。

六、调研过程阶段一:发现问题,查找相关背景资料,了解运河杭州段水质基本状况。

阶段二:参观运河博物馆,坐水上巴士(从武陵门码头至拱宸桥)实地了解水质状况。

阶段三:拟定访谈内容,拜访市林业水利局和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

阶段四:汇总访谈内容,撰写调研报告。

七、调研结果分析(一)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概况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水下作业(潜水)施工方案

水下作业(潜水)施工方案

七格污水厂进厂管四标顶管水下取机头及安装钢管弯头施工方案水下作业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职务(称)审核人职务(称)批准人职务(称)批准部门(章)编制日期四标顶管水下取机头及安装钢管弯头的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原施工方案简介: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进厂主干管过和睦港顶管工程(Ⅳ标段)位于钱塘江北侧。

顶管接收井(W1-1,15.8m×9.6m)位于和睦港西侧,深约16.3m,距七堡排涝泵站排涝箱涵20.2m,距最近的建筑(杨公村民居,已规划拆迁)12.2m,井位占据现状杨公村进出道路。

由于杨公村拆迁工作进展缓慢,为保障沿江大道污水管线的全线接通,需及时进行和睦港倒虹管顶管施工,根据业主意见和现场调研,为减少对杨公村民居和村道的影响,相关方建议顶管接收井沿轴线方向向和睦港方向移位12m,移位后距七堡排涝泵站排涝箱涵10.8m,距最近民居17.6m。

为保障顶管接收井实施过程中民居和排涝泵站箱涵的安全,在顶管接收井实施前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进行保护,具体如下:由于场地条件限制,原顶管接收井取消自来水一格,由沉井施工改为基坑围护开挖,逆作法施工。

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加Φ800双排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基坑围护。

自然地面标高6.5,基坑开挖标高-10.65,高压旋喷桩桩底标高-15.65。

井底板以下5米采用Φ800高压旋喷桩满堂土体加固止水。

基坑开挖标高-10.65,高压旋喷桩桩底标高-15.65。

采用逆作法分段施工井壁,以钢筋砼井壁为基坑内支撑,不仅可以减小基坑围护的面积,而且能严格控制基坑位移。

(二)、目前的问题基坑开挖到第三节时(标高-2.00到-5.00),基坑四周出现较大的渗水情况,明显Φ800双排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未能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继续按照原施工方案施工,基坑开挖标高-5.00以下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原因分析本次接收井位置地质局部变化,现有的地质报告揭示的地质情况与实际施工中有一定的偏差,造成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未能达到设计要求。

污水处理厂三期(技术标)

污水处理厂三期(技术标)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及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杭州市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中心2、工程名称: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提标改造工程设备采购安装工程。

3、工程地点:杭州市东北角江干区下沙乡七格村,现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范围内.4、施工工期:具体开工时间以监理发布开工令为准。

5、质量标准:合格。

6、工程概述:七格污水处理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北角江干区下沙乡七格村,紧邻钱塘江江堤,距下沙开发区1km,距杭州市区19km。

七格污水处理厂已建一、二、三期工程总规模为120万m³/d,规划远期规模为150万m³/d。

其中三期工程规模为60万m³/d。

三期工程2012年12月12日完成交工验收,现已达到满负荷运行。

现三期工程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要求,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排入钱塘江。

为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改善钱塘江和杭州湾的水环境,并落实浙江省和杭州市政府关于节能减排要求,需将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排放标准提高至一级A标准.(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招标图纸、答疑回复及业主相关要求。

2、有关国家及杭州市现行的法律、法规和验收标准3、本公司质量、安全、环境手册及质量体系程序文件4、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7、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10、建筑排水硬聚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T29)11、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1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6)1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2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1、给排水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162:2004)22、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CECS 81:96)23、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2010)二、施工组织管理与部署(一)施工组织机构1、施工管理体系图按“项目法"工程质量、计量、电气施工管道施工设备施工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商务经济仓库保管交工资料、财务等内容明确职责,与项目经济效益挂钩。

排江管道警示标志临时用电方案

排江管道警示标志临时用电方案

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排江管道警示标志临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排江管道警示标志项目部二零一零年八月一日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线路走向的确定4、负荷的计算5、自备发电机的配备6、具体操作与安全防护措施7、线路布设平面图与配电箱电路图一、编制依据1、ϑΓϑ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2、ϑΓϑ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3、ΓB5019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供用电安全规范》4、Γ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5、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排江管道警示标招标文件二、工程概况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排江管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七格村智头角,其走向基本垂直于钱塘江堤,主管总长453μ,水下长度为 197μ,其中水下竖管区长度为97.5μ;事故排放管与主管中心距为7.5μ,长397μ,水下长143.5μ,其中水下竖管区长度为20.5μ,结构同主管。

为保护水下排放竖管, 在排江管道水下竖管周围共建设警示专用标志灯桩八座。

每座灯桩由桩身和灯器两部分组成。

桩身采用长52μ、直径1.5μ的钢管桩。

钢管分三段焊接而成,上段长16μ、厚1.8χμ,中段长18μ、厚2.4χμ,最下段长18μ、厚2.4χμ,本次施工共计沉桩5根,计划采用水上振动沉桩法施工。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和现场踏勘,无施工专用变压器或公用变压器提供施工用电,故采用自备发电机发电供施工用电。

本工程计划工期:45日历天。

三、自备发电机设置说明由于本工程不涉及外电线路商业供电,只独立采用发电机供电,即用设备直接从发电机取电使用,故在配电设计中无需考虑双电源供电自锁控制装置,其发电机供电示意图见如下附图:(一)计划投入的用电设备本工程计划投入的总用电设备如下:(二)具体计算根据工地用电设备情况,按下式计算:1、P30=K d×PeK X需要系数。

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五”时期是杭州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辉煌时期“十五”时期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指导下,全市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扣“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新世纪奋斗目标,努力克服要素制约加剧、环境压力增大等多方面的困难,高起点、高品质推进城市化,城市建设和管理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成就最辉煌的时期,为“十一五”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1年随着杭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萧山、余杭实现“撤市设区”,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公里扩展到了3068平方公里,突破了发展空间制约,为实施大都市战略,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五”期间,我市围绕“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定位,及时编制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大都市框架,制定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布局从主副城扩延状向组团楔块状转变,为推动城市建设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还加强了杭州与“长三角”的区域性融合及环杭州湾城市群发展的研究。

“十五”时期,大项目带动机制充分发挥了城市化“助推器”的作用。

商业特色街、大学城、“33929”工程、西湖综合保护、“1918”工程、“22318”工程、“交通西进”、接轨“长三角”及苏皖赣的高速公路等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区“三口五路”综合整治工程胜利完成、“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顺利展开,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和城市景观。

“市区西部保护与发展”的重点项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对外开放。

钱江新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了“五年基本成形”阶段。

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第一阶段工程即将完工。

迪诺拉水务技术:PPP水务市场前景广阔 反硝化深床滤池技术或成为行业亮点

迪诺拉水务技术:PPP水务市场前景广阔 反硝化深床滤池技术或成为行业亮点

迪诺拉水务技术:PPP水务市场前景广阔反硝化深床滤池技术或成为行业亮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市政公用领域内的水务行业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我国水务行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近十几年来实行了市场开放,允许社会资本参与供排水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推行运营主体和产权多元化的市场化改革。

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从TOT到BOT,以至于PPP,中国水务市场在引入市场机制以后,极大促进了水务行业的发展,企业在获取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效率、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提高。

身处行业之中,不仅要享受市场发展下的红利,更要承担技术推进的责任。

迪诺拉水务技术旗下的产品和技术已进入中国市场30多年。

在米兰—De Nora迪诺拉宣布完成对Severn Trent Water Purification Inc.水环纯净水集团的收购后,11月10日—11月12日迪诺拉水务技术-水环纯公司首次亮相华南。

在广州环博会现场迪诺拉水务技术销售总监张超先生与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进行了意见交流。

TOT到PPP 加快“水十条”落地自2014年12月以来,一系列PPP法规文件相继发布,尤其在进入到2015年后,政策出台数量增加。

目前,法治框架逐步成型,为PPP项目的顺利推进建立起坚实的保障。

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两部门日前印发了《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完善制度规范,优化机制设计,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形成以合同约束、信息公开、过程监管、绩效考核等为主要内容,多层次、一体化、综合性的PPP工作规范体系;转变供给方式,改进管理模式,加强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政策引导,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资本投资环境;进水污染防治,提高水环境质量,优化水资源综合开发途径,创新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迪诺拉水务技术张总表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利于当地水污染防治部门有充裕的资金投入到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中,因此,这一举动将加速水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

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工艺设计特点分析

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工艺设计特点分析
22 1 脱 水 机房 ..2
21 年 9 02 月第 9 期
为 4 %的液 体硫 酸 铝溶 液 , 加 浓度 1 %。 0 投 5 污 泥 直 接 脱 水 工 艺 ,即初 沉 污 泥 和 剩余 污 泥
采用矩 形平 流沉淀池 , 初沉分 3 , 组 每组 6格 对 称 布 置 , 计 表 面 负 荷 为 38 / ・ , 格 尺 设 . m3 h 单 6 m2 寸 5 . r ×85 50 n .0 m×52 每 3格配 置 2台初 沉 . m。 6 污 泥泵 ( 1用 1 ) 备 。
状态 。 工艺 流程 如 图 1 示 , 良型 A / 所 改 2 O工 艺简 图
如 图 2所 示 。 2 2主 要构 筑 物 . 2 2 1进 水 混合 池 ..
图 2 改 良型 Az 工 艺 简 图 / O
2 22 粗 格 栅及 进 水 泵 房 __
二 期 工程 进 水 水 质 存 在 偏 高 的状 况 ,同 时 考 虑 到 三 期 工 程 中 四堡 污 水 厂 转 输 污 水 水 质 相 对 较 低 ,设 置 了 进 水 混 合 井 ,平 面 尺 寸 2 . m ×4 . 00 00
粗格栅与进水泵房合建 , 分为 4 条格栅渠 , 采用 钢 丝 绳 式 格 栅 , 渠 宽 度 28m、 条 间 隙 2 栅 . 栅 0mm。 进水 泵 池分 为 2格 , 各设 有 5台潜 污 泵 f 2备 ) 8用 , 单台流量 1 3m/、 . 3 扬程 1. l 功率 15k 1 s 2 0 n、 7 W。 22 3 中格栅 、 砂 池及 细 格栅 .. 沉 在 沉 砂 池前 后 各 设 置 一 道 格栅 , 砂 池 前 设 6 沉 台 回转 式 中格 栅 ,单 机 宽 度 28n、栅 条 间 隙 1 . l 0

浅谈SMW工法在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SMW工法在施工中的应用
旌工J序 () l 匾 3 施工顺序 () 5
f I

厂———]
厂———]



图 3跳槽 式全 套复搅连接施工顺 序
施工顺序 ( ) 2
。h●。___。。。。。。。。。。。。。。。。 。’— — ’。。。。。 。。。。。— 。 — ●‘ 。。

施工顺序 ( ) 4
1工 程 概 况
S MW 工法 是 S iMiigW a 的简 称 ,于 17 在 日本 问世 ,它 是一 种劲 性 复合 围 ol xn l l 96年
护结构,S W 工法是通过特殊的多轴深层搅拌机在现场按设计深度将土体切散,以多轴 M
型钻 掘搅拌机 在现 场 向一 定深度 进行 钻掘 ,同时在 钻头 处喷 出水泥 系强 化剂使 之在搅 拌过 程 中与地基 土 反复混合 搅 拌 。在 各施工 平面之 间,采取重 叠搭 接 ,在水 泥土 混合体 未硬 之
前插入受拉材料 ( 常为 H型钢),作为应力加强材料,直至水泥结硬,形成一道具有一定 强度和刚度 、连续完整 、无接缝的地下墙体。这种结构充分发挥了水泥土混合体和受拉材 料的力学特性,同时具有经济、工期短、高止水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 S MW 工法作为开挖深度在 6 0米的基坑 围护形式,同地下连续墙、组合排桩 ( ~1 咬 合式钻孔灌注桩或钻孔灌注桩+ 水泥搅拌桩隔水帷幕 )等其他基坑围护形式相比,具有明 显的工艺简单、造价低、节约资源、减少地下空间资源的污染以及工期短等优势,具有很 大的潜 在应用 推广 市场 。
力联系 。 隙潜水来源 以大气降水竖向渗入补给及场外区域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为主,在 孔 丰水期近地表径流处的场地地下水接受地表径流补给。排泄途径 以蒸发方式排泄和向附近 河塘侧 向径流排泄为主。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场区深部,对工程基本无影响。为保证三期施 工过程 中对已经运行的一期二期不造成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并考虑经济安全等方面 ,对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编制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评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环评中心负责人:余堃(教授级高工,环评岗证字第A20030072号)项目负责人:牟眸(高工,环评岗证字第A20030039号)协作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评价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2032号一、项目概况1、项目由来七格污水处理厂选址在钱塘江下游强潮河口段,服务范围由主城区的第三污水处理系统及临平污水系统、下沙污水系统的污水子系统组成,采取分期建设实施,本工程为三期工程。

根据杭州市目前的发展速度,七格污水厂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即会满负荷运行,难以满足纳污片区发展的需要,因此实施60万m3/d规模的三期工程势在必行,以满足城市污水量增长的处理需求。

该项目项目建议书已由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发改投资【2006】660号)批复,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可研工作。

2、立项情况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浙发改投资【2006】660号批复本工程的项目建议书。

3、建设地点选址于杭州市东郊下沙镇的钱塘江岸边,厂址的地理座标为东径12015'46"、北纬30°19'55"。

详见附图1。

4、项目性质新、扩建工程。

5、与老项目的关系七格污水处理厂总体规模150万m3/d,采取分期建设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规模40万m3/d (包括余杭10万m3/d),二期20万m3/d,三期规模60万m3/d<目前一期工程30 万m3/d 设施已经通过环保竣工验收,5 万m3/d 正在进行环保验收,二期工程20 万m3/d 正在安装调试。

一、二期工程均采用A/A/O 污水处理工艺。

二、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1 、工程建设内容与规模扩建60万m3/d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新建2100m3/d (含水率75%)污泥焚烧处理设施、60万m3/d规模的尾水排放设施和9.1km (2XDN1800)进水污水干管;主要项目组成情况见表1。

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2、主要处理工艺(1)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A/O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

工艺设计参数见表 2表2污水处理工艺水质设计参数(2)污泥处理工艺脱水污泥采用循环流化床干化焚烧工艺,工艺流程图见图 1工艺设计参数如下:污泥处置设施总规模:6 X300t/d;实际污泥处理量:381.8 tDS/d,即卩1527.2m3/d;其中七格污水厂一期、二期工程污泥处置量:190.9 tDS/d七格污水厂三期工程污泥处置量:190.9tDS/d;脱水污泥含水率:75%;污泥高位热值(干固体):13291kJ/kg;图1 污泥干化焚烧工艺流程图3、主要原辅材料和设备清单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3,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见表4,污泥处理主要设备见表5表年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4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清单表5 污泥处理工艺设备磷的基础上,增加了化学除磷工序,出水总磷浓度基本达到一级B 标准要求,建议营运单位加强对一期工程化学除磷工序的管理,确保出水总磷稳定达标。

另外二期工程在设计进水浓度条件下,出水大部分水质指标可达到预期的排放标准(一级B 标准),但总磷指标如果设计去除率不作相应的调整,预计很难达标。

(2)污泥处置的出路问题根据杭州市的实际情况,目前一期工程的污泥,暂时和四堡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一起纳入杭州市正在实施的污泥焚烧工程中进行焚烧处理,在三期工程建成后和一并纳入三期工程的污泥焚烧系统中进行处理。

(3)恶臭的问题从一期工程设计和建设本身的情况来看,一期工程具备解决恶臭污染物能力,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恶臭处理系统未能按设计要求进行运转,造成恶臭污染物的外逸,影响周边环境,因此有关部门应在加强对七格一期运行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其除臭系统运行的监督和检查,采取必要手段监督营运商严格按设计要求运转除臭系统,减少恶臭对环境的影响。

7、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污水处理系统排放尾水由来自三期服务范围的各类废水经本工程处理后产生,水量由设计提供,水质按达标排放估算;(2)生活污水厂内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按人均发生量估算;(3)冲洗水以处理尾水为水源,主要是污泥脱水车间地面、设备冲洗水,按设计水量和调查水质估算;(4)冷却、冷凝水由于在污泥焚烧处理的干化过程中,污泥干化产生的水蒸汽要通过喷淋冷却(采用本项目污水处理出水为水源,喷淋水量约4000m3/d)和水气分离进行分离,按干化后污泥的含水率小于20 %计,由于冷凝和喷淋产生的水量约5000m3/d,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少量的烟尘。

(5)三期工程废水源项详见表6。

表6 三期工程废水源项•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1)污泥经焚烧炉焚烧后,通过高烟囱向大气中排放含有S02、N02、HCI 和烟尘的烟气。

根据IET的中试数据和资料调查,污泥焚烧产生的废气,经适当的处理后能达到排放要求,试验数据远低于排放标准,但考虑到安全因素,因此源项设计时按达标排放浓度和计算烟气量进行估算。

(2)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

三期工程设计的粗隔栅及进水泵房、细隔栅及漩流沉砂池、初沉池、生物池、污泥回流泵房、污泥浓缩/均质池、污泥脱水机房均有加盖或封闭措施,其产生的臭气收集经土壤脱臭处理后排放;污泥焚烧车间臭气经密闭负压收集,进入焚烧炉焚烧后从高烟囱排放。

(3)粉尘,石灰由石灰仓储藏,进货时有少量粉尘产生,通过仓顶除尘器除尘后排放。

本项目除尘器产生的灰渣,经出灰系统进入出灰仓,有少量粉尘产生,通过出灰仓仓顶除尘器后排放。

(4)点火油罐废气本项目采用轻质燃油作为焚烧炉点火燃料,项目设5m3轻油罐2台,储罐呼吸会产生少量的NMHC(5)三期工程废气源项详见表7。

表7 三期工程废气源项•噪声拟建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噪声主要来自厂内机泵类设备产生的噪声,主要设备噪声声级见表&表8 主要机械设备噪声声级•固体废弃物(1)本项目焚烧的飞灰平均产生量约247吨/日,年产生量约90240吨。

(2)本项目栅渣和沉砂的发生量约30m3/d (含水80% )和18m3/d (含水60%),年产生量约10950 m3/年和6750m3/年。

(3)本项目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发生量约64吨/年。

三、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1、主要保护目标见表9。

表9 厂址及排放口周边主要环境敏感点2、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现状七格污水处理厂厂址附近NO2、SO2基本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要求,PM10则存在比较严重的超标现象。

根据分析, 超标的原因与监测期间附近建筑施工、天气晴好、气候干燥有一定关系。

(2)地表水环境现状钱塘江本项目排放口附近水域水质总体较好,除氨氮和总磷外,其余水质指标均能达到所要求的三类水标准;氮磷超标是钱塘江流域性问题,与产业结构有关,也和沿岸城市污水的排放有关,说明了加强沿江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的必要性。

(3)声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基本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 类区标准限值要求,声环境状况良好。

3、区域规划情况(1)城市总体规划据1996~2010 年《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城市性质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杭州市由一个主城(旧城区)、两个副城(下沙城与滨江城)和六个旅游区组成。

规划至2000年城市人口168万人,规划建设用地148km2,至2010年规划人口达208 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04km2。

中心城市重点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金融、信息咨询为主的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城市南部为商贸居住区,北部为工业、仓储区、东部为交通、市政设施区。

下沙城即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接受中心城市的产业扩散,综合安排一、二、三类产业。

总体规划面积27km2,人口25万,开发区用地规划中工业用地占36.6%,居住及公建用地占28.3%。

滨江城重点安排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电子仪表、家电、汽配、食品等工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其相应的居住用地和旅游设施。

(2)污水工程规划根据杭州市规划设计院主持编制的《杭州市污水工程专业规划》,杭州市范围内的排污区域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六大污水系统,即主城区的第一、第二、第三污水系统和蒋村污水系统、下沙城的下沙污水系统和滨江城的滨江污水系统。

第一污水系统规划纳污范围为文一路以南、体育场路以北、天目山路沿线、西湖西线等地区,纳污面积38.6km2,预测至2010年接纳污水量为24.5万m3/d。

第二污水系统共规划接纳范围为体育场路以南的城区、沿江地区、之江旅游渡假区,纳污面积48.5km2,预测至2010年接纳污水量为35.5万m3/d。

第一、第二污水系统所汇集的污水60万m3/d,经四堡污水处理厂后排入钱塘江。

第三污水系统是解决运河污染的主要工程,污水管道目前正在建设中。

规划纳污范围为文一路、德胜路、京杭运河以北地区以及文一路以南部分文教区,纳污面积74km2,规划至2010年污水量为56万m3/d。

第三污水系统包括四条次干管及相配套的支管,一条污水总干管。

收集后污水经3-10 号泵站提升,近期输送至四堡污水处理厂处理,多余部分送七格污水处理厂处理。

下沙污水系统主要收集下沙城的污水,规划污水量为22万m3/d,污水进七格污水处理厂。

首期开发区域已建有较完整的污水管道, 新开发区块的污水管网正在加紧建设。

余杭临平污水截污处理系统主要收集临平镇城区的污水, 由浙江省计经委浙计经外[1993]540号文批准建设。

近期规划污水量6万m3/d,截污管道和一级处理设施已在建设之中, 处理出水均进七格污水厂入江管道中排放。

远期规划污水量12万m3/d。

污水将送至七格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排放。

由此来看,本工程的建设符合杭州市的总体规划和相关的专项规划。

四、环境影响主要结论1 、水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平面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 在营运期正常排放情况下, 三期工程处理尾水排放, 不会对所在水环境功能区的上下边界、三堡船闸进水口、运河环境用水取水口和南星桥水厂取水口水质产生明显影响;全潮COD 增量一次值最大影响范围(>0.5mg/l)为14.14Km2,氨氮增量一次值最大影响范围(>0.15mg/l) 为20.69Km2,总磷增量一次值最大影响范围(>0.02mg/l)为16.13Km2;叠加现状背景后,三期工程排放口附近将出现500m X170m的一次值超标污染带。

在非正常和事故工况下, 三期工程尾水排放对水功能区边界断面的水质不仅一次值会产生明显影响,而且在事故工况下,断面的全潮平均值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