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解析讲义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更正说明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329-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更正说明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329-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更正说明编辑:管理员发表时间:2011年10月14日.X 力■:希二n tt y-«規定 力Qtt w -力堆MI i芬*■支S M W x<8缁糾说W-M 規2力M £4* ・,. 力m 臥2 梅ftF ⅛tι力聖 *?. T <⅛ d *r ∙<A 臼制tt 外 ・・*・■内AMΛT<M f*¾∣Fi ⅞ pr tt H s: 5.2 JΛlt.棺房与主楼相连处及复杂鰭构抗震冬圾鹤壽定5.2.1当地下*顶板作为上■第构的議■・<⅛B∣∙Jfc 下一 J ⅛的 4⅛f 5>MA ⅜丄IC 鰭构相IM •地下一屋以下的降低一ML 也不宜飢于旳峻・Mb «中尢上・的构的•分∙Ht «1JeMW*Λ^ftΛJRWΞa<∣Vtt;5.2. J A 生楼 if 为住飮的 Ie 房的 M*Yft.*6ItMftΛt<ft ««.««»外・郴关厳IHQ e 可从主If 刃边外腿三片且不小 千20■范m )不应紅于古悝的抗霞■级;*gjj 主楼分髙砒,5.2.3下Itl 邻一斥的幅 栄林舸林心筒聘力Jl 的《ur 等■虫菱离一做系用;5.2.4 It 尿结构■错Ai 处»*lt 及的京处+*⅛受力的为力箱 的 tΛ<3Ftt ½M*Λj -a* 用;5.2.5楚体结构的養桂体及与连挨体相邻的绪构构件在连桂 体Λfll ⅛WΛM 上.下足杭真等a ⅛ft<高一级采用;5.2.6 ¢$.2. 3*-«5. 2.S ⅜.⅛M (M 为一级I ®提高至 转一竣・转一α抗施等St 的會关夏來仓找<Λ>½>t ⅜>⅛*± 结待找术αβ> JCJ3 2010t ⅛K 观反执行• 6转压比讯值6.1 U ⅛ft 比(JtAoA . I. •以比wna ⅛ftt ⅛ft 力侵计∙bxe ⅛仝•由由戟和込•」•心m βajt<ittt ∙vtΛtttt; 不威仃纹・0用"trim 轲. 可耿无⅛tflΛ⅛^ft ⅛力枚计■计jr.:.<ΛRIΛ<Λ-t ∙Wte.Λ+J. <«« ∙-F*∙fC6H ⅞tt:∙Ifit 不 A fJ ⅛U ・轴矗比・・ OS; ■"比 ÷fl.S ∙⅛li.I*用比■・ n<π^<M ≡v^<t ⅛⅛ι* ■・3. ^M ⅛Λ<ltΛtM 合∙MP(Jt ∙F/^ if.・ BMrt^AJ )0⅛M . AftFf H ⅛B ・ AotI ⅛AfMt*W ∙a ・・»M » 不Af!∙(⅛i. aMttr 不人于20J ・ H 代不Φfυ∙β・ 4*11* 鳥*用爰斤・0炉财却汝・、fi<∙tt4lbfΛ Γ>α-. Beeib÷ AF20C «. lβ^÷!∣(H ∙・∙dlt∣ttti ⅛∙J 冷*0.10:上煤三 tt ∙Me ⅛*l* ■的“曲昨臨用櫛大釣*屋比頁∙9•应・KS(R ∙⅛o. ι‰ ⅛kU ⅛mm^lf *»•. H.Ifjill ⅛⅛J.J ⅛⅛ΛAHH *WH ・ 比 NI"*!** α B.・・ »*KI « ・H ♦仍∙f* WiH 比 Jt>∙ιK>∙⅞14t ⅜< ・ S. tt ∙⅛l ⅛Kt^fiΛfi.∙s. 6・ fl ⅞<ft ⅜cu-σ∙∙t.紬用比 NlflIrtItAfttttMtt 0 ・5: ii<<l4 ttT ⅜M ⅛C75-Ct ∙H ・■卩比■(!Ji 比*申廉Fl »«.0.10・7. »>. M4htfΛ、 ⅛i(M !«XH ・M * 9 *二n Sy K ∙*tt4⅛ 0.6S 0. 7J 0 1$ 0 90 «*-* BlllUb-4 力畐0. 75 0. 85 0.90 0. 9S 祁分*iii 力榆0.600. 70--«4 n∣as 比顒值・∙<1Λ> -«(>・ I)It-∙" ttttιkΛ0. 4OS0. ⅛9 ιti< rn ,f UitnnAMAff <tt. M 优•"出∙m∣aiβ 出4√h. ∙ 2騙力比(见条八药力墙墙肢轴压比限值 «5 A . HSJ 比为∙bq ■代鑽m*同下ItII ■受∣⅛∙N 力。
11G329《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系列图集编制要点

按照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结合汶川、玉树等地区的地震灾害分析,对原G329系列图集进行修编,并对规范内容进行了细化和延伸,供工程直接选用。
11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在03G329-1的基础上,按照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进行修编,是对规范内容的延伸。
该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A级高度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抗震构造详图,还提供部分错层、转换层等结构构造做法。
设计师可根据设计需要在图集中查阅相关设计规定并直接选用相关的抗震构造详图,施工单位按图进行施工。
本图集图文并茂,还提供了一些方便设计人员查找使用的表格,清楚明了,方便使用。
11G329-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七章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详细全面的阐释,对原04G329-2(单层砌体房屋)、04G329-3(砖墙楼房)、04G329-4(小砌块墙楼房)、04G329-6(局部框架房屋)内容进行整合修订。
该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9度的多层砖砌体房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承重的多层小砌块房屋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的底层或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11G329-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单层工业厂房)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04G329-8进行修编。
11G101-3图解说明

顶层边柱、角柱柱纵筋
边、角柱纵筋长度=层高-节点高-下一楼层 伸出楼地面的高度+锚固
顶层边柱、角柱柱纵筋
边、角柱纵筋长度=层高-节点高-下一楼层 伸出楼地面的高度+锚固
顶层边柱、角柱柱纵筋
边、角柱纵筋长度=层高-节点高-下一楼层 伸出楼地面的高度+锚固
抗 震 框 架 柱 纵 筋
(地下室)
抗 震 框 架 柱 纵 筋
柱 钢 筋
柱纵筋 注写规定
柱纵筋 注写实例
柱纵筋 注写实例
柱箍筋 注写规定
柱箍筋 注写实例
柱的表示方法
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1
屋面
15.870
4
3 2 1 -1 层号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2
抗 震 框 架 柱 箍 筋
(地下室)
抗 震 框 架 柱 箍 筋
(上部)
抗震框架柱箍筋加密区高度
纵向钢筋变化处理
柱变截面处理
圆形柱
梁上柱
抗震
非抗震
墙上柱
芯柱
柱筋 其他要求
谢谢大家!
名称
单位
有梁基础
-1层 首层 中间层 中柱 顶层 边柱 角柱
纵筋、箍筋
长度、根数、重量
柱根的确定
底层柱的柱根系 指地下室的顶面 或无地下室情况 的基础顶面;柱 根加密区长度应 取不小于该层柱 净高的1/3;有刚 性地面时,除柱 端箍筋加密区外, 尚应在刚性地面 上、下各500mm 的高度范围内加 密箍筋。
现浇钢筋砼柱钢筋
• • • • • • • 柱中钢筋有那些? 基础层 纵筋 中间层 顶层 箍筋(加密区的判定) 异形柱子(复合箍筋) 变截面(插筋)
读《11G101-1~3》图集心得

读《11G101-1~3》图集心得平法定义平法制图是将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配筋等相关内容,按照平面整体的制图方法,依次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设计图。
混凝土平法系列的图集包括: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及桩承台基础)》一、11G101-1图集1、本图集囊括了基础顶面以上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剪力墙、梁、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等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部分内容。
2、为了规范使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保证按平法设计绘制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确保设计、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制图规则。
其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基础顶面以上的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3、结构层楼面标高是结构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指将建筑图中的各层地面和楼面标高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做法厚度后的标高,结构层号应与建筑楼层号对应一致。
结构层楼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在单项工程中必须统一,以保证基础、柱与墙、梁、板、楼梯等用同一标准竖向定位,为了施工方便,应将统一的结构层楼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分别放在柱、墙、梁等各类构件的平法施工图中。
4、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1)针对列表注写方式,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需要选择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编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Page 3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Page 4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Page 5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Page 6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Page 7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Page 8
框架结构抗震Leabharlann 造详图Page 9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Page 10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主讲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工学博士
陈文元
2015.11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11G329-1 编制说明 一般规定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板柱-剪力墙结构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其他
Page 2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Page 11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Page 12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Page 13
谢 谢
2015.11
11G图集解析

2.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的重大变化,在53页表。钢筋种类由原来的5种增加到7种,不再包含环氧树脂涂层钢筋,钢筋强度有所提升,新增了HRB500两个钢种;混凝土强度增加4种类型到C60,这些改变使新版图集适用范围得到扩展。
3.最小锚固长度有变,在53页。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老图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50mm”,新图集仅“在非抗震条件下规定不得小于200mm”。在抗震条件下,必须执行基本锚固长度乘以修正系数,再没有不得小于250mm这个说法。
6.梁柱纵筋搭接区箍筋加密及相关要求,在54页右下方注。新图集将梁与柱纵筋搭接区加密,集中放在一处详解,并增加了搭接区范围的箍筋直径的不小于纵筋直径的4分之一倍(最大钢筋直径),间距不应大于100mm或5d(d为搭接钢筋的最小直径),还增加了注3.“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毫米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毫米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最后这第3条有深刻的含义,关键是受压两个字,因为受压钢筋或者说钢筋在受压区内才允许搭接,而在受拉力区、受剪力区、受扭力区,是不允许搭接的,这样才能理解明白。
22.在77页增加了地下室外墙钢筋构造,详细讲解了外侧通长筋及非通长筋的设置,并明确了内侧水平筋的连接区及外墙与顶板连接由设计人员选定。
23.在19页地下室外墙,新图集在平面表示方法上有新规定,提到了拉筋“双向”或“梅花双向”布置。
24.梅花拉筋,在16页左图。剪力墙拉筋,经常有隔一拉一设置,16页左图属隔二拉一,右图为隔三拉一的梅花布置其实是隔一乘以隔三拉一近似于隔二拉一。拉筋梅花布置的根数约等于非梅花布置的2倍。
15.柱顶部纵筋锚固形式,在65页,锚头锚板。框架柱的封顶4种构造,很好记,弯折12倍,可向里勾亦可向外勾,可用锚头锚板,亦可不做弯钩但必需够锚固长度且延伸到顶。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解析讲义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解析2011-10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的编制起源于1977年,当时编号为CG329,我院负责编制民用框架及剪力墙结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负责砖墙房屋、局部框架砖房、砖排架房屋、钢筋混凝土排架房屋.本图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规范不断更新,CG329图集也不断更新,历次版本号为1977年CG329、1984年CG329、1994年94G329、1997年97G329 、2003年03G329及本次2011年的11G329,2. 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部分编号为11G329-1,本图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聘请了国内部分抗震、混凝土结构及高层建筑方面的专家对本图集进行审查;3. 本图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包括民用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及筒体结构。
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按页次1-4表3确定。
4. 本图集适用于建筑物高度不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A级高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图集不包含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构造。
对于超过A级高度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也可结合有关超限措施,按不同抗震等级参照本图集使用。
5. 在本图集的编制过程中,基本保留了03G329-1图集的格式及内容,取消了原图集中整浇装配式梁柱构造及内浇外挂复合外墙板的构造,同时补充完善了部分内容(如框架梁加腋做法、剪力墙结构的部分构造);6. 本图集编制的依据是新版《抗规》、《砼规范》及《高规》《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勘误第1-2页表1注5. 甲、乙类建筑或及Ⅲ、Ⅳ类场地且设计基本烈度为0.15g和0.3g的丙。
第1-58页 6.1 柱轴压比(见表4、表5)6.2 剪力墙墙肢轴压比(见表5)、表编号应移至表名前第2-5页左边柱纵筋在基础的锚固标注中,取消150标注。
《11G101_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附图)

100
• 〔3断面图一般表达三个位置的配筋: 两个梁端截面和一个跨中截面,每个截面 表达梁上部纵筋、下部纵筋、中部纵筋 〔腰筋或抗扭钢筋、箍筋,钢筋使用阿拉 伯数字编号,相同的钢筋编一个号.
左支座截面
跨中截面
右支座截面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水平长度 1400mm
下弯长度 400mm
矩2形00截m面m框架梁 的尺寸:宽度 b=300mm,高度
h=500mm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左支座处上部纵筋为 4根直径16mm右的支I座I级处上部纵筋为4 钢〔HRB335根〔直包径括16mm的II级钢
2根通长〔筋HRB335〔包括2根 通长筋
中间上原层位纵标筋注未原 位标注,此处纵筋 同集中标注,为2根 直径16mm的II级
筋 •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6梁顶面标高高差
返回
1梁编号
① 梁类型代号
② 序号:阿拉伯数字1,2,3,4……
③ 跨数:柱或墙为梁的支座,相邻的两个支 座之间为一跨
④ 有无悬挑代号:一端悬挑注写A,
⑤
两端悬挑为B
返回
屋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WKL
非框架梁 〔两端为梁
L
楼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箍筋
上部纵筋
拉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下部纵筋
① 标注两侧全部构造纵筋〔对称布置,符 号G
例:G4φ10
②有抗扭钢筋,标注全部侧面纵筋〔对称 布置,符号N,不再标注侧向构造纵筋
例: N4 12
返回
6梁顶面标高高差
• 此项为选注项,当梁顶与一般楼板结构高 度齐平时不标注此项,梁顶高于一般楼面 结构高度为正,梁顶低于一般楼面结构高 度为负,梁顶与一般楼面结构高度的高差 注写在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解析2011-10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的编制起源于1977年,当时编号为CG329,我院负责编制民用框架及剪力墙结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负责砖墙房屋、局部框架砖房、砖排架房屋、钢筋混凝土排架房屋.本图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规范不断更新,CG329图集也不断更新,历次版本号为1977年CG329、1984年CG329、1994年94G329、1997年97G329 、2003年03G329及本次2011年的11G329,2. 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部分编号为11G329-1,本图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聘请了国内部分抗震、混凝土结构及高层建筑方面的专家对本图集进行审查;3. 本图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包括民用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及筒体结构。
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按页次1-4表3确定。
4. 本图集适用于建筑物高度不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A级高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图集不包含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构造。
对于超过A级高度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也可结合有关超限措施,按不同抗震等级参照本图集使用。
5. 在本图集的编制过程中,基本保留了03G329-1图集的格式及内容,取消了原图集中整浇装配式梁柱构造及内浇外挂复合外墙板的构造,同时补充完善了部分内容(如框架梁加腋做法、剪力墙结构的部分构造);6. 本图集编制的依据是新版《抗规》、《砼规范》及《高规》《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勘误第1-2页表1注5. 甲、乙类建筑或及Ⅲ、Ⅳ类场地且设计基本烈度为0.15g和0.3g的丙。
第1-58页 6.1 柱轴压比(见表4、表5)6.2 剪力墙墙肢轴压比(见表5)、表编号应移至表名前第2-5页左边柱纵筋在基础的锚固标注中,取消150标注。
2-6~8页同第2-7页图中间节点≥Labe应为≥Lae第3-5页图左下的“注”中的到数第二行第一个字“当”字应删掉第3-6页第8.7条取消()内的内容;可增加第8.8条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40的规定第8.9条短肢剪力墙全部竖向钢筋的配筋率及轴压比限值应符合表40的规定第3-8页“注”的第3.a)条a)剪力墙不宜过长,较长的剪力墙宜设置跨高比较大的连梁,将第7条7.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符合页次3-7表42的构造要求第3-9页图“剪力墙跨层连梁配筋示意(二)”中钢筋直径符号不对图“地上有伸缩缝处墙局部构造”中钢筋间距符号有误第3-11页图“剪力墙竖向墙体分布筋连接构造(二)”图下中的排列应改为一、二级抗震等级的非底部加强部位三、四级抗震等级光面钢筋应加弯钩且宜垂直于墙面第5-6页 2.暗梁至少配4肢箍,当计算不需要时,箍筋直径不小于8mm,间距≤3h/4,箍筋肢距≤2h小于或等于h0/2且不大于100mm,第6-1页第1.7条, 1.7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应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的50%;1.11条应改为“1.11 框支梁中线宜与框支柱中线重合,转换层上部的竖向抗侧力构件(墙,柱)宜直接落在转换层的主转换构件上.”第6-5页注:中间部位“注:框支梁拉筋直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两个规格,且大于8mm,水平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竖向沿梁高间距≤400,上下相邻两排拉筋错开设置。
”1-9、10 (21)钢筋的锚固:1. 为解决高强钢筋锚固长度过长的问题,新规范给出了根据锚固条件,锚固长度的修正系数,利用有利的锚固条件(保护层厚度等)缩短锚固长度,给出了钢筋端头弯锚及机械锚固的修正系数。
1. 新砼规范将锚固长度分为基本锚固长度l ab,,由基本锚固长度乘以修正系数得到锚固长度l a,,一般来说,弯锚或机械锚固的水平段(水平投影)与l ab有关,普通直锚时与l a有关。
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框架梁端锚固0.4l abE比原规范小了约10%。
2. 有环氧涂层、施工中易受扰动(如滑膜工程)时,锚固长度应加大,保护层较厚时,锚固长度可折减。
1-11、12 (22、23 钢筋的连接:1. 本图集保留了原绑扎接头的内容,增加了采用并筋的要求。
2-16 (41)1. 注意梁加腋折角处应加一箍筋2. 扁梁两方向两交叉处也应按加密区加箍筋,可采用开口箍3-1 (44)1. 注意一、二抗震等级时,无论多层高层,底部加强部位墙厚不应小于200mm的规定(原规范为不宜小于200),剪力墙的最小厚度与层高之比由“应”改为“宜”2. 与旧规范不同的是,新规范规定首先要满足表32的规定,然后还要验算稳定。
注4的公式是我院技措附录H的公式,用轴压比验算稳定,3 “竖向分布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是为了增大钢筋网的刚度,是光面钢筋时的规定,当采用带肋钢筋(如HRB400)时直径可用8mm4. 剪力墙分布筋为多排时,为了使外排分布筋充分发挥作用,不宜均匀放置,在保持相同的配筋率条件下,外排直筋应大于内排直径。
墙水平筋应均匀放置。
3-2 (45)1.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图b,混凝土规范和抗规为大于200,高规为大于300,混凝土规范和抗规包含多层及高层,所以以高度24m为界。
2. 箍筋、拉筋沿水平方向的肢距不宜大于300mm,边缘构件图示300mm范围内宜加墙竖筋及拉筋3-3 (46)1.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及配箍特征值,根据轴压比的大小分为两档。
当轴压比较小时,比原规范要求要低。
2. 当墙体的水平分布钢筋在墙端满足锚固要求,且水平分布钢筋之间设置足够的拉筋形成复合箍筋时,可计入伸入部分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内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计入的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箍特征值不应大于30%总配箍特征值;满足锚固要求有两种做法。
图15是程总建议的配筋形式(墙水平筋在墙端连续,在墙约束边缘构件以外连接;);图18是规范的说法(当墙体的水平分布钢筋在墙端有90度弯折后延伸到另一排分布筋并钩住其竖向主筋);3-4~5 (47、48 1. 本图给出了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选用表,可根据此表按我院技措附录查表选用配筋形式。
2. 增加了约束边缘构件配筋的图形表示3. 增加了墙水平分布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形式4. 当墙水平筋间距与箍筋间距不是整数倍时,则配筋将变为以下形式:可能出现新的超限连梁,计算程序是按弹性方法分析内力的,且按弹性方法计算完毕,其内力则不再进行重新分配,因此不能很好的反应实际情况,如果进行一次计算后找出超限连梁,将此连梁的残余刚度输入进行计算,再找出超限连梁,反复计算多次,直至没有超限杆件为止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但这将增加很大的工作量。
目前解决连梁强剪、弱弯的设计方法是根据连梁最大的抗剪承载力来计算连梁的抗剪箍筋及最大抗弯纵向钢筋。
这样就可根据已知的配筋求出连梁的等效刚度,即为残余刚度。
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原则是强墙弱连梁,因此可以考虑所有可能超限的连梁均出现塑性铰(即所有连梁均按最大抗剪能力求出相应配筋),按此时计算出的墙肢内力进行墙肢截面设计,这样既考虑了连梁的残余刚度,剪力墙结构在整体上也是安全的。
按我院技措附录G的方法,计算出连梁纵筋后,可以计算连梁的等效刚度(即残余刚度),3-8(55)1. 端部小墙垛时连梁配筋构造有变化小墙垛处门洞连梁配筋示意(一)端部小墙垛不参加平面内抵抗水平力计算,对连梁来讲不能起到固端的作用小墙垛处门洞连梁配筋示意(二)端部小墙垛参加平面内抵抗水平力计算,对连梁来讲能起到固端的作用3-9 (56) 1. 增加了双墙处局部加强的做法2. 增加了连梁纵筋与墙端暗柱钢筋细部关系的构造3-10(57)1. 边缘构件的纵筋下锚长度由1.5改为1.2倍3-11(58)1. 明确了墙水平筋自距板面50起放置3-12 (59) 1. 明确了墙变截面处竖向分布筋下锚构造2. 明确了墙竖向分布筋在顶层的构造,墙筋在顶层弯锚不必满足Lae3. 给出了墙水平筋在端部的两种构造做法3-13(60)1. 补充了墙开洞800至1200时的构造(当在整体计算中不考虑其影响时)3-15(62)1. 增加了嵌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设置的范围3-16 1. 增加了剪力墙错洞的构造2. 若计算的配筋较少可采用左图做法,此时宜将两组两折线筋放在两中间部位。
5-1 1. 图24表示板底筋应放在暗梁下纵筋之上5-25-2无梁板开洞问题高规8.2.4.3洞号 1 2 3a ≤t/2且≤ca/4 ≤A2/4 ≤A2/4b ≤t/2 且≤cb/4 ≤B1/4 ≤B2/4 院技术措施洞号 1 2 3a ≤A1/8 且≤ca/4 ≤A2/4 ≤A2/2b ≤B1/8 且≤cb/4 ≤B1/4 ≤B2/2现本图集采用洞号 1 2 3a ≤A1/8 且≤300 ≤A2/4 ≤A2/2b ≤B1/8且≤300 ≤B1/4 ≤B2/25-5 无柱帽板柱-节点抗剪构造加抗剪栓钉做法,是根据程总的文章及院技措并结合高规8.2节的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