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自测复习题(全)
理论力学复习题(含答案)

《理论力学》复习题A一、填空题1、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 二力平衡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效果能抵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顺次将表示各个力Fi 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可以构成闭合n 边形;平衡的解析条件是 ∑Fxi=0;且∑Fyi=o 。
3、静滑动摩擦系数与摩擦角之间的关系为 tanφ=fs 。
4、点的切向加速度与其速度的 方向 变化率无关,而点的法向加速度与其速度 大小 的变化率无关。
5、点在运动过程中,满足0,0=≠n a a 的条件,则点作 牵连 运动。
6、动点相对于的 定系 运动称为动点的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 动系 的运动称为动点的相对运动;而 动系 相对于 定系 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
7、图示机构中,轮A (只滚不滑)作 平面 运动;杆DE 作 定轴转动 运动。
题7图 题8图8、图示均质圆盘,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其对O 轴的动量矩为 。
9、在惯性参考系中,不论初始条件如何变化,只要质点不受力的作用,则该质点应保持 静止或等速直线 运动状态。
10. 任意质点系(包括刚体)的动量可以用 其质心 的动量来表示。
二、选择题1. 在下述公理、规则、原理和定律中,对所有物体都完全适用的有( D )。
A.二力平衡公理B.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C.加减平衡力系原理D.力的可传性2. 分析图中画出的5个共面力偶,与图(a )所示的力偶等效的力偶是(B )。
A. 图(b ) B. 图(c ) C.图(d ) D. 图(e )题2图3. 平面力系向点1简化时,主矢0='RF ,主矩01≠M ,如将该力系向另一点2简化,则( D )。
A. 12,0M M F R≠≠' B. 12,0M M F R ≠='C. 12,0M M F R=≠' D. 12,0M M F R ==' 4. 将大小为100N 的力F 沿x 、y 方向分解,若F 在x 轴上的投影为86.6 N ,而沿x 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 N ,则F 在y 轴上的投影为( B )。
理论力学题库及答案

理论力学题库及答案一、理论力学题库(一)选择题1. 在牛顿力学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以下哪个物理量来描述?A. 力B. 动量C. 动能D. 动能定理2. 以下哪个物理量是守恒量?A. 动量B. 动能C. 力D. 功3.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以下哪个条件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必要条件?A. 合外力为零B. 合外力恒定C. 速度恒定D. 加速度恒定(二)填空题4.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
5. 动量的定义为______。
6. 功的计算公式为______。
7.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______。
(三)计算题8. 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力F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已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3秒后速度达到6m/s。
求力F的大小。
9. 一质量为4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的斜面下滑,斜面倾角为30°,求物体下滑3秒后的速度。
10. 一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以10m/s的速度运动,遇到一个斜面,斜面倾角为45°,物体沿着斜面上滑,求物体上滑的最大距离。
二、理论力学题库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 动量2. A. 动量3. A. 合外力为零(二)填空题答案4. F=ma5. 动量 = 质量× 速度6. 功 = 力× 位移× cosθ7. 动能定理:动能的增量 = 外力做的功(三)计算题答案8.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a为加速度,m为质量。
由题意知,a=(6m/s - 0m/s) / 3s = 2m/s²。
代入公式,F=2kg × 2m/s² = 4N。
9. 解:根据动能定理,动能的增量 = 外力做的功。
由于物体从静止开始下滑,初始动能为0。
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即mgh,其中h为下滑的高度。
由斜面倾角可知,h =lsin30°,其中l为下滑的距离。
因此,mgh = (4kg ×9.8m/s²) × (l × sin30°) = 4kg × 9.8m/s² × (l × 0.5)。
理论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考试题及答案**理论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质点系中,内力的矢量和为零,这是基于()。
A. 牛顿第三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一定律D. 动量守恒定律答案:D2. 质心的位置由()决定。
A. 质点的质量B. 质点的位置C. 质点的加速度D. 质点的速度答案:B3. 刚体的转动惯量是关于()的量。
A. 质量B. 距离C. 力D. 速度答案:B4. 角动量守恒的条件是()。
A. 外力矩为零B. 外力为零C. 内力矩为零D. 内力为零答案:A5. 两质点组成的系统,若两质点质量相等,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则系统的质心位置位于()。
A. 两质点连线的中点B. 质量较大的质点处C. 质量较小的质点处D. 无法确定答案:A6. 刚体绕固定轴的转动惯量I与()有关。
A. 质量分布B. 轴的位置C. 轴的方向D. 以上都是答案:D7. 刚体的平行轴定理表明,刚体绕任意轴的转动惯量等于绕通过质心的平行轴的转动惯量加上()。
A. 刚体的质量B. 刚体的转动惯量C. 刚体质量与两轴间距离的平方的乘积D. 刚体质量与两轴间距离的乘积答案:C8. 刚体的平面运动可以分解为()。
A. 任意两个不同的平面运动的叠加B. 平移和旋转的叠加C. 两个垂直平面内的旋转D. 任意两个不同的旋转的叠加答案:B9. 刚体的瞬时转轴是()。
A. 刚体上所有点速度相同的直线B. 刚体上所有点加速度相同的直线C. 刚体上所有点角速度相同的直线D. 刚体上所有点线速度为零的直线答案:D10. 刚体的定轴转动中,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A. 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B. 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C. 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但大小无关D. 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但方向有关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 = ma \),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________。
理论力学复习题

理论力学复习题1(总1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理论力学复习参考题》(10土本)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已知力F及其作用点A的坐标为(1、1、0),求力F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对三个轴之矩。
=Fz=)F(mxF(my)==)F(mz2、如图所示各杆,其长度为,LDOCDABAO31====2L,CO2=AO1杆的转动角速度为ω,试确定其余杆作什么运动它们的角速度为多少(填入下表)=yF=xF23二、判断题1.当某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量0F F /R ==∑i时,则该力系一定有合力偶。
( ) 2.力偶只能使刚体转动,而不能使刚体移动.( )3. 当一物体上有几处与周围物体接触时,这几个接触面的摩擦力同时达到临界平衡状态。
( )4.只要点作匀速运动,其加速度总为零。
( )5、在点的合成运动问题中,某瞬时动坐标上一点的速度称为动点的牵连速度。
( )6、摩擦力作为未知的约束反力,其大小和方向完全可以由平衡方程确定。
( )7、运动学只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而不涉及引起运动的物理原因。
( )8.牵连运动是指动系上在该瞬时与动点重合的点对于静系的运动。
( )9.动系相对于静系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
( )10.平面图形的角速度与图形绕基点的角速度始终相等。
( )11.不管质点系作什么样的运动,也不管质点系内各质点的速度如何,只要知道质点系的总质量和质心速度,即可得知质点系的动量。
( )12.内力不改变质点系的动量,却能改变质点系内各部分的动量。
( )13.变力的冲量为零时则变力F 必为零。
( )14.质点系的动量等于外力的矢量和。
( )15.质点系的质心位置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主矢恒为零及质心的初速度为零。
16. 质点系的内力不能改变质点系的动量与动量矩17.若系统的动量守恒,则其对任意点的动量矩一定守恒;若系统对某点的动量矩守恒;则其动量一定守恒。
(完整版)理论力学考试卷

理论力学试题 第 1页(共6页) 第一部分 选择题和填空、简答题一. 选择题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力矩与力偶矩的量纲相同 (b) 力不能平衡力偶 (c) 一个力不能平衡一个力偶 (d)力偶对任一点之矩等于其力偶矩,力偶中两个力对任一轴的投影代数和等于零2.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 )。
(a) 必汇交于一点 (b) 必互相平行 (c) 必都为零 (d) 必位于同一平面内3.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 。
(a) 只能使物体转动 (b) 只能使物体移动 (c) 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d) 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4.如图所示系统只受F 作用而处于平衡。
欲使A 支座约束反力的作用线与AB成300角,则斜面的倾角α应为( )。
(a) 00 (b) 300 (c) 450 (d) 6005.考虑摩擦求平衡时必须注意: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a )fN F =max (b) max 0F F ≤≤ (c) fN F =6. 已知平面汇交力系受三个力作用,这三个力可画出如图所示的力三角形;那么这个力系合成的结果是( )。
(A ) 平衡力系 (B )合力F (C )不知道7.(5分)半径为R 的圆轮,在直线轨道上只滚不滑,设该瞬时ω已知,则轮心O 的速度V 0= ———?与地面的接触点A 的速度V A = ——?C 点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如何?二.简答题1、 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2、两质量同为m 的均质轮,一作用一力P ,一挂一重物重P ,问两轮的角加速度是否相同?是多少?3、加速度ct v d 的大小为ctdv 。
( ) 4、已知质点的质量和作用于质点的力,质点的运动规律就完全确定。
( )5、质点系中各质点都处于静止时,质点系的动量为零。
于是可知如果质点系的动量为零,则质点系中各质点必都静止。
理论力学测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B. 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D. 物体在任何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惯性参考系的特点?A. 牛顿第一定律在其中成立B. 牛顿第二定律在其中成立C. 牛顿第三定律在其中成立D. 物体在其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答案:D3.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A. 只有重力作用的系统B. 只有弹力作用的系统C. 只有摩擦力作用的系统D. 只有保守力作用的系统答案:D4. 以下哪个是矢量?A. 质量B. 速度C. 时间D. 温度答案:B5. 以下哪个是标量?A. 力B. 位移C. 功D. 速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 = ma \],其中\( F \)代表______,\( m \)代表______,\( a \)代表______。
答案:力;质量;加速度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
答案:相反;不同物体上3. 动量的定义是质量与______的乘积。
答案:速度4. 功的定义是力与力的方向上的______的乘积。
答案:位移5. 动能的定义是\( \frac{1}{2}mv^2 \),其中\( m \)代表______,\( v \)代表______。
答案:质量;速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意义。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描述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过程中的应用。
答案: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两个或多个物体发生碰撞时,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碰撞前后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相等。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辆质量为1500kg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经过5秒后停止。
理论力学复习题试题库及答案

理论力学试题静力学部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1、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大小 、 方向 和 作用点 。
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所满足的条件称为 平衡条件 ,此力系称为 平衡 力系,并且力系中的任一力称为其余力的 平衡力 。
3、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 刚体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刚体 。
4、将一平面力系向其作用面内任意两点简化,所得的主矢相等,主矩也相等,且主矩不为零,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一个合力偶5、下列各图为平面汇交力系所作的力多边形,试写出各力多边形中几个力之间的关系。
A 、 0321=++F F F 、B 、 2341F F F F =++C 、 14320F F F F +++=D 、 123F F F =+ 。
6、某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此三力不互相平行,则此三力必 并且 汇交于一点、共面7、一平面力系的汇交点为A ,B 为力系作用面内的另一点,且满足方程∑m B =0。
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其可简化为 作用线过A 、B 两点的一个合力 。
8、长方形平板如右图所示。
荷载集度分别为q 1、q 2、q 3、q 4的均匀分布荷载(亦称剪流)作用在板上,欲使板保持平衡,则荷载集度间必有如下关系: q 3=q 1= q 4=q 2 。
9、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二力矩式为 ∑F x = 0、∑M A = 0、∑M B = 0 ,其适用条件是 A 、B 两点的连线不垂直于x 轴10、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三力矩式为 ∑M A =0、∑M B=0、∑M C =0 ,其适用条件是 A 、B 、C 三点不共线 。
、正方形平板受任意平面力系作用,其约束情况如下图所示,则其中 a b c f h属于静定问题; d e g 属于超静定问题。
12、已知平面平行力系的五个力(下左图示)分别为F 1 = 10 N ,F 2 = 4 N ,F 3 = 8 N ,F 4 = 8 N 和F 5 = 10 N ,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大小0.4 N ·m 、顺时针转的力偶 。
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其动摩擦因数为μ,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F,则F等于:A. μvB. μmgC. μND. μ(v^2)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 F = maB. F = m/aC. a = F/mD. a = mF答案:A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为:A. h = gt^2B. h = 1/2gt^2C. h = 2gtD. h = gt答案:B4. 两个物体A和B用轻杆连接,A的质量为mA,B的质量为mB,系统在水平面上以共同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杆的力为F,则F的方向是:A. 向左B. 向右C. 不确定D. 无法判断答案:B5. 一个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物体通过最高点时,其向心力的来源是:A. 重力B. 杆的支持力C. 绳子的张力D. 重力和杆的支持力的合力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合外力为1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其加速度为______ m/s²。
答案:52.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2m/s²,经过4秒后的速度为______ m/s。
答案:153.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5N,方向向右的恒定力作用,物体的质量为1kg,其加速度为______ m/s²。
答案:54. 一个物体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时,其初速度为______ m/s。
答案:205.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合外力做的功,若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加了30J,合外力做的功为______ J。
答案:30三、简答题(共20分)1. 解释什么是科里奥利力,并给出其表达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力学自测复习题静力学部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1、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和。
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所满足的条件称为,此力系称为力系,并且力系中的任一力称为其余力的。
3、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4、将一平面力系向其作用面内任意两点简化,所得的主矢相等,主矩也相等,且主矩不为零,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5、下列各图为平面汇交力系所作的力多边形,试写出各力多边形中几个力之间的关系。
A、B、C、D、。
6、某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此三力不互相平行,则此三力必并且。
7、一平面力系的汇交点为A,B为力系作用面内的另一点,且满足方程∑m B=0。
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其可简化为。
8、长方形平板如右图所示。
荷载集度分别为q1、q2、q3、q4的均匀分布荷载(亦称剪流)作用在板上,欲使板保持平衡,则荷载集度间必有如下关系:。
9、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二力矩式为,其适用条件是。
10、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三力矩式为,其适用条件是。
11、正方形平板受任意平面力系作用,其约束情况如下图所示,则其中属于静定问题;属于超静定问题。
12、已知平面平行力系的五个力(下左图示)分别为F 1 = 10 N , F 2 = 4 N ,F 3 = 8 N ,F 4 = 8 N 和F 5 = 10 N ,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
13、平面力系如右图,已知F 1 =F 2 = F 3 = F 4 =F ,则:⑴力系合力的大小为 ;⑵力系合力作用线距O 点的距离为(合力的方向和作用位置应在图中画出)。
14、二力构件是指,作用在二力体上的两个力的作用线必与 相重合。
15、在下图所示的平面平衡问题中,属于静定问题的有 ,属于超静定问题的有 。
16、置于铅垂面内的均质正方形簿板(下左一图所示)重P = 100kN ,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 = 0.5,欲使簿板静止不动,则作用在点A 的力F 的最大值应为 。
17、下左二图所示正立方体边长为a ,四个力F 1、F 2、F 3、F 4大小皆等于F ,作用在相应的边上,如图所示。
则此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是 ;并在图中画出。
18、如上右二图所示,已知F ' = 60kN ,F =20kN ,物块与地面间的静摩擦系数μ= 0.5,动摩擦系数μ'= 0.4,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19、上右一图示矩形板(重量不计)用六根直杆固定的地面上(各杆重均不计);杆端均为光滑球铰链。
在A点作用铅直力P ,则其中内力为零的杆是 。
20、将一空间力系向某点进行简化,若得到的主矢和主矩正交,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
21、摩擦角φf 是指静摩擦力F = 时, 与 间的夹角,并且tan φf = 。
22、某空间力系满足条件:∑F y =0、∑F z =0、∑M x (F )=0、∑M y (F )=0,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是 。
23、如右图所示,作用在左右两木板的压力大小均为F 时,物体A 静止不下落。
如压力大小均改为2F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是原来的 倍。
24、右下图所示物块重5kN ,其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φf =350,今用力F 推动物块。
已知F = 5 KN ,则此物块将 。
25、铰结点的特征是 ,它有 个约束反力。
26、刚结点的特征是 ,它有 个约束反力。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在题目序号前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 1、受二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上所受的两个力一定是等值、反向、共线的。
( ) 2、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在其上任意的平移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 ) 3、同一力偶对空间不同点之矩是不相同的。
( ) 4、若一个物体仅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则此三力一定汇交于一点且共面。
( ) 5、力F 对空间一点O 之矩应书写为:F r F m o⨯=)(。
( ) 6、力偶在空间任一轴上的投影不一定都为零。
( ) 7、若某物体受一平面力系作用而平衡,则可根据此力系的平衡条件列出三个平衡方程,从而可以求解出三个未知量。
( ) 8、在平面力系中,力偶矩的方向规定为:逆时针方向转为正、顺时针方向转为负。
( ) 9、两个人相互推对方而都静止不动,是因为两人对对方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着同一条直线。
( ) 10、一力偶对空间任一点之矩都是相同的。
( ) 11、若等式21F F R +=成立,则等式R =F 1+F 2一定成立。
( ) 12、力偶在空间任一轴上的投影都为零。
( ) 13、在平面力系中,力对点之矩可用代数量表示,其正负号的规定为:若力使受力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方向旋转取正、顺时针方向旋转取负。
( ) 14、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的旋转和平移而不改变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 15、同时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的力和力偶不能进行合成。
( ) 16、一个力偶不能和一个力等效。
( ) 17、作用于刚体上的力,若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另一刚体上,仍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 ) 18、若同时作用在一个刚体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刚体一定平衡。
( ) 19、如果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称为该力系的合力。
( ) 20、如果某力F 在空间某坐标轴上的投影为零,则这个力的大小为零。
( ) 21、物体的重心位置就是其几何中心。
( ) 22、根据力系的平衡条件最多可以求出物体静力平衡问题中的六个未知量。
三、单项选择题:将下列各题中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1、二力平衡公理是用于( )。
A 、刚体B 、刚体系C 、变形体D 、任何物体或物体系2、若某刚体受力F 1、F 2的共同作用,且F 1、F 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该刚体( )。
A 、处于平衡状态B 、受到一个力偶的作用C 、一定处于不平衡状态D 、处于平衡状态或受到一个力偶的作用E 、所处的状态无法确定3、对于一个不平衡的平面一般力系而言,( )。
A 、总可以用一个力去和它平衡B 、总可以用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C 、总可以用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D 、不可能用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4、若刚体在某平面内受到三个力偶的作用,则此三个力偶( )。
A、总可以用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B、总可以用一个力去和它平衡C、总可以用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D、不可能用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5、关于力在某轴上的投影和力在某轴方向上的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矢量B、两者都是代数量C、投影为代数量,分力为矢量D、分力为代数量,投影为矢量N N6、下图所示结构受三个已知力作用,分别汇交于点B和点C,则其平衡时有()。
A、F NA=0,F ND不一定为零B、F ND=0,F NA不一定为零C、F NA,F ND均不一定为零D、F NA=0,F ND=07、一个力在某坐标轴上投影的绝对值和其沿着同一轴方向上分力的大小()。
A、一定相等B、一定不相等C、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D、无法比较8、在右图所示的支架中,在D点处作用一集中力P,各干自重不计。
若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将作用力沿其作用线移到E点,则()。
A、A、B、C三点处的约束反力保持不变B、A、B、C三点处的约束反力都将发生变化C、A、B两点处的约束反力保持不变,但C点处的约束反力将发生变化D、A、B两点处的约束反力发生变化,但C点处的约束反力保持不变E、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某正方体仅受两个力偶作用,该两力偶矩矢等值、反向,即M2 =- M1 ,但不共线(如右图示),则正方体()。
A、平衡B、不平衡C、因条件不足,难以判断是否平衡10、某空间力系若:⑴各力作用线均通过某一固定点;⑵各力作用线分别通过两固定点;⑶各力作用线分别平行两固定点的连线,则其独立平衡方程式的最大数目分别为:⑴();⑵();⑶()。
A、3个B、 4个C、5个D、 6个E、 2个11、将右图所示大小为100 N的力F沿图示的x、y方向分解,若F在x轴上的投影为86.6 N,而沿x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 N,则F在y轴上的投影为()。
A、0B、50 NC、70.7 ND、86.6 NE、100 NF、57.7 N12、一物块重P,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摩擦角φf= 20°,若力F作用于摩擦角之外(如右下图所示),已知θ= 30°,F = P,则物体是否能保持静止(注:物块不会翻倒)()。
A、能B、不能C、处于临界状态D、P与F的值较小时能保持静止,否则不能13、空间力偶矩是(),而空间力矩是()。
A、代数量B、滑动矢量C、定位矢量D、自由矢量14、下图示沿正立方体的前侧面AB方向作用一力F,则该力()。
A、对x、y、z轴之矩全相等C、对x、y轴之矩相等B、对x、y、z轴之矩全不等D、对y、z轴之矩相等15、右图示空间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与z轴平行。
若此力系平衡,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为( )。
A、∑F x =0,∑F y =0,∑M x (F)=0 C、∑F z =0,∑M x (F)=0,∑M y (F)=0B、∑F y =0,∑F z =0,∑M z (F)=0 D、∑F x =0,∑M y (F)=0,∑M z (F)=016、图示力F的作用线在OABC平面内,此力对各坐标轴之矩为( )。
A、M x(F)≠0,M y(F)≠0,M z(F)≠0B、M x(F)≠0,M y(F)≠0,M z(F)=0C、M x(F)≠0,M y(F)=0,M z(F)=0D、M x(F)=0,M y(F)=0,M z(F)=0四、多选题(下列各题中至少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题3分,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不得分)1、右图所示的F l、F2、F3、…、F n为一平面力系,若此力系平衡,则下列各组平衡方程中( )是彼此独立的平衡方程。
A、∑F y =0,∑M A(F)=0,∑M B(F)=0B、∑F x =0,∑F y =0,∑M 0(F)=0C、∑M A(F)=0,∑M B(F)=0,∑M 0(F)=0D、∑M A(F)=0,∑M B(F)=0,∑F x =0E、∑M A(F)=0,∑M B(F)=0,∑M C(F)=02、右图所示的多跨静定梁,受力和约束情况如图。
若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A、B、D三处的支反力,可采用下列()组平衡方程求解。
A、∑M A(F)=0,∑M B(F)=0,∑M D(F)=0B、∑M A(F)=0,∑M B(F)=0,∑F y =0C、∑F x =0,∑F y =0,∑M A(F)=0D、∑F x =0,∑M A(F)=0,∑M B(F)=03、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方程组中()是空间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A、∑M x=0,∑M y=0,∑M z=0,∑M BB’=0,∑M CC’=0,∑F y =0B、∑M AA’=0,∑M BB’=0,∑M CC’=0,∑M x=0,∑M y=0,∑M z=0C、∑F y =0,∑F z =0,∑M AA’=0,∑M x=0,∑M y=0,∑M z=0D、∑F X =0,∑F y =0,∑F z =0,∑M x=0,∑M y=0,∑M z=0运动学部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1、刚体作平面运动,某瞬时平面图形的角速度为ω,A、B是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设AB = l,今取CD垂直AB(右下图示),则A、B两点的绝对速度在CD轴上的投影的差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