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土力学地基基础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1、土:是由岩石,经物理化学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固体矿物、液体水和气体的一种集合体。
2 土的结构:土颗粒之间的相互排列和联接形式。
3、单粒结构:粗矿物颗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用下沉落形成的结构。
4、蜂窝状结构: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的结构。
5、絮状结构:细微粘粒大都呈针状或片状,质量极轻,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悬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表面的弱结合水厚度减薄,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形成孔隙较大的结构。
6、土的构造: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
7、土的工程特性:压缩性高、强度低(特指抗剪强度)、透水性大8、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土中气体)9、粒度:土粒的大小10 粒组:大小相近的土颗粒合并为一组11、土的粒径级配: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12、级配曲线形状:陡竣、土粒大小均匀、级配差;平缓、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好。
13、不均匀系数:Cu=d 60/d10曲率系数:Cc= d 302/d 10* d 60d io (有效粒径)、d3o、d6o (限定粒径):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为10%、30%和60%时所对应的粒径。
14、结合水:指受电分子吸引力作用而吸附于土粒表面成薄膜状的水。
15、自由水:土粒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
16、重力水:受重力作用或压力差作用能自由流动的水。
17、毛细水:受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而存在于土细孔隙中的自由水。
14、土的重度丫:土单位体积的质量。
15、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C时纯水的质量之比。
16、含水率w :土中水的质量和土粒质量之比17、土的孔隙比e: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18、土的孔隙率n: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19、饱和度Sr: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之比20、干密度d :单位土体体积干土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21、土的饱和密度sat:土孔隙中充满水时的单位土体体积质量22、土的密实度: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土力学基础知识点1. 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土的颗粒组成、密度、孔隙度、含水量等。
2. 土的力学性质:包括土的强度、变形特性等。
3. 土与水的相互作用:包括渗透流、饱和流等。
4. 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包括土压力、承载力等。
5. 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土壤侵蚀、沉降等。
二、地基基础基础知识点1. 岩石和土壤的分类:岩石按照成因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土壤按照成因分为残积土、冲积土和沉积土。
2. 建筑物荷载:建筑物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其中永久荷载主要来自建筑本身,可变荷载则主要来自人员活动和设备运行等。
3. 地基基础类型:地基基础类型主要有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其中浅基础包括简单地基(如垫板)、连续墙式地基和筏式地基,深基础包括桩基和墙式基础。
4. 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加固、加厚、排水等方法。
5. 地基设计:地基设计主要考虑建筑物荷载、土壤特性、地质条件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地基类型和尺寸。
三、土力学与地基工程实践应用1. 工程勘察:工程勘察是土力学和地基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了解现场土壤和岩石的特性以及环境条件,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 土体强度试验:土体强度试验包括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可以确定土壤的强度参数,为后续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3. 地下水位测定:地下水位测定是确定渗透流方向和水压力大小的重要手段。
4. 岩土钻探:岩土钻探可以获取现场岩石和土壤样品,进一步了解现场情况。
5.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通过加固、加厚或排水等方法来提高土壤承载力或稳定性的技术手段。
总之,土力学和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应用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适的土力学和地基工程方案。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重点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地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天然地基:未经人工处理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
(3)人工地基:若地基软弱、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4)基础:将结构承受的各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第二章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1)土体的三相体系:土体一般由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和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
(2)粒度:土粒的大小。
(3)界限粒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
(4)颗粒级配: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
(5)土的颗粒级配曲线.(6)土中的水和气(p9)(7)工程中常用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来反映土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
不均匀系数反映了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曲率系数描述了级配曲线分布整体形态。
工程上对土的级配是否良好可按如下规定判断:1.对于级配连续的土:,级配良好:,级配良好。
2.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级配曲线上呈台阶状(见图2。
5曲线C),采用单一指标难以全面有效地判断土的级配好坏,同时需满足和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颗粒分析实验:确定土中各个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称为土的颗粒分析实验。
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粗粒土,可用筛分法。
对于粒径小于0。
075mm的细粒土,则可用沉降分析法(水分法)。
(7)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三个基本实验指标1.土的天然密度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单位为),即。
(2。
10)2.土的含水量土中的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含水量,即。
(2.11)3.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称为土粒相对密度,即(2.12)反映土单位体积质量(或重力)的指标1.土的干密度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并以表示:。
(2.13)2.土的饱和密度土孔隙中充满水的单位体积质量,称为土的饱和密度,即, (2。
14)式中为水的密度,近似取3.土的有效密度(或浮密度)在地下水位以下,单位体积中土粒的质量扣除同体积水的质量后,即为单位土体积中土粒的有效质量,称为土的有效密度,即。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资料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一、名词解释1.基底附加压力基底附加压力是由于建筑物荷载在基础底面所引起的附加应力,即引起地基变形的应力。
2.液性界限(液限)由塑态转变到流态的界限含水量。
3.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受到墙后填土的作用产生离开填土方向的移动,当移动量足够大,墙后填土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4.冲切破坏当基底面积较大,而基础厚度较薄时,基础受荷载后,可能会沿柱边缘或台阶变截面处产生近45°方向的斜拉裂缝,形成冲切角锥体,此种现象属冲切破坏。
二、填空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分类法,若粒径d>0.075mm的含量<50%,且塑性指数I P≤10,则土的名称定为__粉土___;若I P>10,则土的名称定为_粘性土____。
2.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土具有的三个显著的工程特性为_压缩性高___、__强度低___、__透水性大___。
3.工程上常以土中颗粒直径大于0.075 mm的质量占全部土粒质量的50%作为第一个分类的界限,大于 50%的称为__粗粒土___,按其__粒径级配___再分成细类;小于50%的称为___细粒土__按其___塑性指数__再分成细类。
4.根据土的压缩试验确定的压缩模量,表达了土在__侧限___条件下___竖向压力__和__竖向应变___的定量关系。
5.在抗剪强度的库伦公式中,c称为__土的粘聚力___, 称为_土的内摩擦角__。
6.在相同条件下,产生主动土压力所需的墙身位移量△a与产生被动土压力所需的墙身位移量△p的大小关系是__△a<△p___。
7. 地基处理的对象是__软弱地基___、__特殊土地基___。
三、简述题1.Terzaghi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要点。
答案:Terzaghi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要点包括两个方面:(1)饱和土体内任一平面上受到的总应力σ等于有效应力σ′加孔隙水压力μ之和;σ=σ′+μ(2)土的变形(压缩)与强度的变化都仅取决于有效应力的变化。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总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总结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总结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总结一第1章绪论1、基本概念土力学:是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土各种性能一门科学地基: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那一部分土层基础: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的结构的一部分,通常称为下部结构持力层:直接与基础地面接触的土层下卧层:地基内持力层下面的土层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低于持力层的下卧层天然地基:未经人工处理就可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人工地基:地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的地基基础埋深:从设计地面(一般从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浅基础:埋深小于5m,只需挖槽、排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即可建造的基础深基础:借助于特殊施工方法建造的基础。
如桩基、墩基、沉井和地下连续墙2、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条件(1)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值。
(2)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
(3)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第2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1、土的结构:(1)单粒结构;(2)蜂窝结构;(3)絮状结构2、土的构造(1)层状构造;(2)分散构造;(3)裂隙构造(4)结核状构造3、土的工程特性(1)压缩性高;(2)强度低;(3)透水性大4、土的颗粒级配(1)土的粒径: d60 —控制粒径d10 —有效粒径d30 —中值粒径(3)连续程度:Cc = d302 / (d60 ×d10 ) —曲率系数5、土的物理性质(1)土的物理性质指标1)土的密度、有效密度、饱和密度、干密度土的重度、有效重度、饱和重度、干重度2)土粒的比重3)土的饱和度4)土的含水量5)土的孔隙比和空隙率(2)无粘性土的密实度:Dremaxeemaxemin(3)粘性土的物理性质:(4)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IpLpILpLp(5)粘性土的灵敏度(6)粘性土的触变性饱和粘性土受到扰动后,结构产生破坏,土的强度降低。
当扰动停止后,土的强度随时间又会逐渐恢复的现象,称为触变性。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资料

1、108.内摩擦角为100的土样发生剪切破坏时,破坏面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为( )度。
(2.0)A、A.50°B、B.40°C、C.45°D、D.55°正确答案: B2、1.下列指标为无量纲的是( )(2.0)A、 A. 水力比降B、 B. 渗透速度C、 C. 渗透系数D、 D. 渗透力正确答案: A3、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大气、水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岩石的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
(2.0)A、沉积作用B、重力作用C、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正确答案: D4、40.某土样的天然含水率为28%,液限为34.0,塑限为18.0,此粘性土的液性指数为( )。
(2.0)A、 A. 0.63B、 B.0.38C、 C. 0.82D、 D.0.16正确答案: A5、44.当施工周期长,建筑物使用时加荷较快时,土的抗剪强度宜选择直接剪切试验的( )(2.0)A、 A. 直接快剪B、 B. 固结快剪C、 C. 不固结不排水剪D、 D. 慢剪正确答案: B6、某种土体呈青黑色、有臭味,手触有弹性和海绵感,此种土可定名为()。
A、老粘土B、有机土C、砂土D、无机土正确答案: B7、24.《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测定土的液限时,可采用的测定方法有( ) 。
(2.0)A、 A. 烘干法B、 B.碟式液限仪C、 C. 搓滚法D、 D. 收缩皿法正确答案: B8、砂土具有的结构是()。
(2.0)A、单粒结构B、蜂窝结构C、絮状构造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 A9、试样中巨粒组质量为总质量的15%~50%的土可称为()。
(2.0)A、巨粒混合土B、粗粒混合土C、细粒混合土D、粉土正确答案: A10、33.土由可塑状态转入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被称为( )。
(2.0)A、 A. 液限B、 B.塑限C、 C. 缩限D、 D.塑性指数正确答案: A11、原生矿物是由岩石经过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其成分与母岩()。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1. 引言土力学(soil mechanics)是研究土体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的学科,它在土木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地基基础则是土力学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乎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土力学的基础概念、土体性质、土力学参数和地基基础设计等方面,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2. 土力学的基础概念(1)土体:土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固体颗粒、空隙和水分组成的土体。
土体可以分为粘性土和非粘性土两大类。
(2)土力学三性:土体的强度、变形和渗透性是土力学研究的三个基本性质。
(3)边界条件:土体的力学行为与边界条件密切相关,包括自由边界、刚性边界和过渡边界。
(4)固结与压缩:土体在受到外力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固结与压缩现象。
固结是指土体体积的减小,而压缩则是指土体产生的应力与应变的变化。
3. 土体性质(1)颗粒组成:土体的颗粒组成对其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不同颗粒组成的土体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
(2)粒径分布:土体中颗粒的粒径大小分布对土体的密实度、渗透性和抗剪强度等性质有影响。
(3)含水量:土体中水分的含量决定了土体的湿度状态,并影响其强度和固结性质。
(4)比表面积:土体颗粒的比表面积对水分和颗粒间的黏聚力有影响,是研究土体吸力和渗透性的重要参数。
4. 土力学参数(1)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是指实际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对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有重要影响。
(2)孔隙比和孔隙比因子:孔隙比是指土体的孔隙体积与固相体积的比值,是研究土体压缩性和渗透性的重要参数。
(3)剪切强度和摩擦角:土体的剪切强度与颗粒间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关,是研究土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4)压缩指数和压缩预应力:土体的压缩指数和压缩预应力是研究土体固结性质的重要参数,对土体的固结行为有影响。
5. 地基基础设计(1)承载力计算:地基基础的主要设计目标是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需要进行承载力计算来确定地基基础的尺寸和形式。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知识点考点整理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知识点考点整理
一、土的基本性质
1.土的成分和颗粒分布
2.土的颗粒间隙和容重
3.土的孔隙水和饱和度
4.土的压缩性和压缩变形
5.土的渗透性和渗流
二、土的力学性质
1.土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的关系
2.土的应力状态和应力分布
3.土的应变状态和应变分布
4.土的弹性与塑性特性
5.土的强度与变形性能
三、固结与沉降
1.土的固结与压缩
2.土的沉降计算与预测
3.土的固结与沉降控制方法
四、土的稳定性
1.土的剪切强度和剪切参数
2.基于剪切强度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3.土体的剪切破坏与应力路径
五、基础工程
1.地基基础的不同类型与选择
2.地基基础的承载力计算与设计
3.基础的稳定性与下沉分析
4.基础的防滑措施与加固方法
5.基础的施工与检测要求
六、边坡和挡墙
1.边坡和挡墙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2.边坡和挡墙的稳定性改善与加固
3.边坡和挡墙的施工与监测
七、地下工程
1.地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2.地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评估
3.地下结构的变形控制与沉降分析
八、地震与土的动力学特性
1.土的应力与应变的动态响应
2.土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反应分析
3.基础工程的地震设计与抗震措施
以上仅为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的部分常见知识点和考点。
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和实践,以深入理解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1、土:是由岩石,经物理化学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固体矿物、液体水和气体的一种集合体。
2土的结构:土颗粒之间的相互排列和联接形式。
3、单粒结构:粗矿物颗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用下沉落形成的结构。
4、蜂窝状结构: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的结构。
5、絮状结构:细微粘粒大都呈针状或片状,质量极轻,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悬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表面的弱结合水厚度减薄,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形成孔隙较大的结构。
6、土的构造: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
7、土的工程特性:压缩性高、强度低(特指抗剪强度)、透水性大8、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土中气体)9、粒度:土粒的大小10 粒组:大小相近的土颗粒合并为一组11、土的粒径级配: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12、级配曲线形状:陡竣、土粒大小均匀、级配差;平缓、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好。
13、不均匀系数:6010曲率系数: d30210*d60d10(有效粒径)、d30、d60(限定粒径):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为10%、 30%和60%时所对应的粒径。
14、结合水:指受电分子吸引力作用而吸附于土粒表面成薄膜状的水。
15、自由水:土粒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
16、重力水:受重力作用或压力差作用能自由流动的水。
17、毛细水:受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而存在于土细孔隙中的自由水。
14、土的重度γ:土单位体积的质量。
15、土粒比重 (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
16、含水率w:土中水的质量和土粒质量之比17、土的孔隙比e: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18、土的孔隙率n: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19、饱和度: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之比20、干密度:单位土体体积干土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21、土的饱和密度:土孔隙中充满水时的单位土体体积质量22、土的密实度: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23、相对密实度()/()24、稠度:粘性土因含水多少而表现出的稀稠软硬程度。
25、土的稠度界限:粘性土由某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26、可塑性:粘性土在某含水量内,可用外力塑成任何形状而不发生裂纹,当移动外力后仍能保持既得形状。
27、液限:液性界限,相当于土从塑性状态转变为液性状态时的含水量。
28、塑限:塑性界限,相当于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时的含水量。
29、缩限:相当于土从固体状态转变为半固态状态时的含水量。
30、塑性指数:液限与塑限的差值,去掉百分数符号。
= ()*100(>17为粘土,17≥>10为粉质粘土)31、液性指数(相对稠度):粘性土的天然含水率和塑限的差值与液限和塑限差值之比。
( )/()32、活动度A:塑性指数与土中胶粒(d<0.002)的含量百分数的比值。
33、灵敏度:粘性土的原状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原土结构完全破坏的重塑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比值。
34、地基土(岩)的工程分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岩石: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
碎石类土:粒径大于2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角砾、圆砾、碎石、卵石、块石、漂石)砂类土:粒径大于2的颗粒含量不超过50%,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含量超过50%的土。
(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粉土: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含量不超过50%,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的土。
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人工填土:土由人类活动堆填形成的各类土。
(特殊土:具有特殊的成分、结构、构造、物理力学性质的土。
软土:主要由细粒土组成、孔隙比大(一般大于 1.0)、天然含水量高(接近或大于液限)、压缩性高(a1-2>0.51)及强度低的土层。
)35、基础:建筑物最底下的一部分,由砖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建造,将上部结构荷载扩散并传递给地基。
36、地基:受建筑物荷载的那一部分地层。
37、土粒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有机质。
38、土的粒径分组:粘粒、粉粒、砂粒、圆砾、乱石、漂石。
第二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1、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2、蠕变:粘性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缓慢持续的现象。
3、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过程:土体孔隙中自由水逐渐排出;土体孔隙逐渐减小;由孔隙承担的压力逐渐转移到土骨架来承受,成为有效应力。
排水、压缩、压力转移,三者同时进行。
4、主应力:作用在剪应力等于0平面上的法向应力。
5、主应面:剪应力等于0平面。
6、莫尔应力圆:在直角坐标系中,在横坐标上点出最大主应力s1与最小主应力s3,再以s13为直径作圆。
7、土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及测定方法:现场试验(荷载试验、旁压试验);室内试验(单轴压缩试验、侧限压缩试验、直剪试验、三轴压缩试验)8、有效应力:土粒所传递的对土体的变形和强度变化有效的粒间应力。
(是控制土的体积(变形)和强度两者变化的土中应力)9、孔隙应力:由土中水和土中气传递的应力。
10、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体所承受的总应力s为有效应力s’与孔隙水压力u之和。
’。
11、侧限条件:侧向限制不能变形,只有竖向单向压缩的条件。
12、压缩系数a:单位压力增量作用下土的孔隙比的减小值。
13、弹性模量:受力方向的应力与应变之比。
压缩模量:在完全侧限条件下, 土的竖向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之比.地基土的变形模量:无侧限情况下,单轴受压时的应力与应变之比。
14、自重应力:土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应力。
(注意自重应力分布曲线绘制:计算各土层分界处土的自重应力、连成曲线即可)15、附加应力:由于外荷载的作用,在土中产生的应力增量。
(注意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角点法):竖向集中力、矩形荷载、条形荷载等)16、基底压力P(接触压力):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
中心荷载();偏心荷载()±17、基底附加压力P0:由于建筑物荷重使基底增加的压力。
P018、影响土中应力分布的因素:地基与基础的相对刚度、荷载大小与分布情况、基础埋深大小、地基土的性质等。
19、单向固结:土中的孔隙水,只沿一个方向渗流,同时土体也只沿一个方向压缩。
20、固结度:地基在固结过程中任一时刻t的固结沉降量与其最终固结沉降量之比21、地基应力与变形关系(曲线):①直线变形阶段:地基压密②局部剪切阶段:出现塑性变形区③完全破坏阶段:形成连续滑动面,地基完全破坏。
22、地基承载力的确定:①若线出现直线段,取a点对应荷载为,即取1;②若能定,且<2p1,取极限荷载一半为,即取2;③若线不出现直线段,另行讨论(粘性土:取0.02b(承压板宽度)所对应的荷载作,且≤∑2; 砂土:取(0.01~0.015)b(承压板宽度)所对应的荷载作,且≤∑2)④n³3时,且-≤0.3,计算的平均值。
23、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地基土层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不断地产生压缩,直至压缩稳定后地基表面的沉降量。
(注意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分层总和法、规范法)24、正常固结土:土层历史上经受的最大压力,等于现有覆盖土的自重应力。
25、超固结土:土层历史上经受过最大压力,大于现有覆盖土的自重应力。
26、欠固结土:土层目前还未完全固结,实际固结压力小于土层自重压力。
27、超固结比:前期固结压力与现有土重压力之比。
第三章土的抗剪强度及地基承载力1、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其数值等于剪切破坏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
2、破坏准则:土体破坏时的应力组合关系。
3、极限平衡状态:当土体中任一点在某方向的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的状态。
4、莫尔破坏包线:当剪应力等于抗剪强度时该点就发生破坏,在破坏面上的剪应力是法向应力s的函数,即=f (s)。
这个函数关系确定的曲线,称为莫尔破坏包线。
5、剪切试验: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 内摩擦角φ)的试验。
(直剪、三轴)6、直剪试验根据排水条件可分为: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
快剪试验:在试样施加竖向压力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
固结快剪: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再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
慢剪试验:允许试样在竖向压力下排水,待固结稳定后,以缓慢的速率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剪切破坏。
7、直剪试验优缺点:优点:直接剪切仪构造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①限定的剪切面②剪切面上剪应力分布不均匀③在计算抗剪强度时按土样的原截面积计算④试验时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不能量测孔隙水压力。
8、三轴试验类型:按剪切前的固结程度和剪切过程中的排水条件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固结不排水试验()、固结排水试验()9、三轴压缩实验优缺点:优点:①可严格控制排水条件②可量测孔隙水压力③破裂面在最软弱处。
缺点:①s23,而实际上土体的受力状态未必都属于这类轴对称情况②实验比较复杂。
10、无粘性土抗剪强度的来源:摩擦强度(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和咬合摩擦。
滑动摩擦:存在于颗粒表面间,土粒发生相对移动所产生的摩擦。
咬合摩擦:相邻颗粒对于相对移动的约束作用。
11、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包括:内摩擦力、粘聚力。
12、影响抗剪强度指标的因素:①土的物理化学性质:矿物成分、颗粒形状与级配、土的原始密度、的含水率、土的结构②孔隙水压力13、地基承载力: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14、地基的临塑荷载:指在外荷作用下,地基中刚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基础底面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界限荷载。
15、临界荷载:当地基中的塑性变形区最大深度为:中心荷载 4;偏心荷载3;与此对应的基础底面压力,分别以P1/4或P1/3表示. P1/4= N1/41/3= N1/3 .16、地基临塑压力:地基中仅个别点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时的基底压力,记为。
16、极限荷载:指塑性区已互相靠拢,形成了贯通的滑动面,地基丧失稳定时基底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用符号表示。
2 17、太沙基公式(适用于基础底面粗糙的条形、方形和圆形基础):理论假设:①条形基础,均布荷载②滑动面两端为直线,中间为曲线③滑动土体分三个区。
①条形基础(密实地基): 2②条形基础(松软地基):’/2+2’/3’③方形基础: 0.40 1.2④圆形基础: 0.60 1.2地基承载力: K≥318、斯凯普顿公式(适用于饱和软土地基、内摩擦角为0;浅基础、d<2.5b;矩形基础、考虑了的影响):5c(1+0.2)(1+0.2)+ 地基承载力 1.1~1.519、汉森公式(适用于倾斜荷载作用;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考虑基础埋深与宽度之比)1b0 2+地基承载力 K≥2.20、影响极限荷载的因素:①地基的破坏形式:整体滑动、局部剪切、冲切剪切②地基土的指标:土的内摩擦角j、粘聚力c、重度g③基础设计的尺寸:基础宽度b、埋深d④载荷作用方向:倾斜、竖向⑤载荷作用时间:短暂、长期第四章土压力及土坡稳定1、挡土墙:防止土体坍塌的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