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特·维尔德与他的风格派设计

合集下载

里特维德

里特维德
1932年设计制作了“Z”形椅,也叫“闪电椅”
整体概况: 在所有的里特维德建筑物中,施罗德之家无疑最具体呈现了他 的建筑与设计观念。施罗德住宅在内部和外部都是对其之前的所 有建筑学的根本性颠覆。 这个双层住宅建在一排连栋房屋末端, 但它并不试图与其相邻的建筑物相联系。其内部并没有房间的静 止堆积,而是动态的可变的开放区。 底层尚可谓传统;排列于 一个中心楼梯的是厨房和三个起居室/卧室。生活区在楼上,被 作为阁楼以满足规划局的要求,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大的开放区, 除了一个单独的卫生间和一个浴室。里特维尔德曾希望将上层保 持原状。但是施罗德夫人觉得作为生活空间它应当可被用于各种 形式——开放或细分。这是通过滑动和旋转面板实现的。当被全 部分割时,生活层包括三个卧室,浴室和起居室。在此状态以及 开放状态之间是各种各样可能的排列,每个排列皆可提供其自身 独特的体验。立面是平面和线条的拼贴,其构件有目的地相互远 离,看起来像相互滑过。这使若干露台成为可能。像里特维尔德 的红蓝椅一样,每个构件都有其自己的形式,位置和颜色。颜色 被选作加强立面的可塑性;表面为白色而阴影为灰色,黑色的窗 户和门框,以及一些在原色中的线性元素。该住宅坐落于乌得勒 支,在普通的连栋房屋之间,1960年代修建的公路边。
主要代表作品:
1917年:设计并制作了“红蓝椅(RedBlue chair),并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风 格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 1919年他设计了纯粹以横竖构图元素组成 的工作台 1923年他为柏林博览会荷兰馆设计了“柏 林椅” 1924年他设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 建筑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施罗德住 宅(Schroder House)
里特维尔德的施罗德住宅被建筑 学界公认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派 的立体化体现”,载入世界经典建 筑史册。施罗德夫人在该住宅里生 活至于1985年去世。该住宅经由伯 图斯·穆德修复,现在是对外开放 参观的博物馆。

浅析荷兰风格派《红蓝椅》设计

浅析荷兰风格派《红蓝椅》设计

MING RI FENG SHANG29艺 术 设 计文|张以达浅析荷兰风格派《红蓝椅》设计摘要:《红蓝椅》是荷兰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是20世纪艺术史中最富创造性和最重要的作品,是对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相间》的立体化翻译。

设计师里特维德也是将风格派艺术从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的最为重要艺术家之一。

关键词:里特维德;荷兰风格派;设计与艺术;科技;经济;文化一、设计与艺术这张《红蓝椅》是他在1918年的作品,灵感是來自于手推车。

这张椅子最大的特色是:沒有用到钉子固定,而是采用卡榫的做法。

为了方便裁切,只用到厚、薄两块木材;薄的那块切成两部分:一为座椅,一为靠背。

而 厚的那块木板,切成长短不一的长度,组成椅子的架构及扶手的部分。

通透、以激进的方式清晰的表达功能、断面严格的裁切。

红蓝椅,是功能与诗意的完美结合。

从形式上看,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相间》是《红蓝椅》的平面雏形,《红蓝椅》是对其立体化的翻译。

蒙德里安最擅长运用格子中不均衡的色彩关系达到视觉平衡。

把荷兰风格派绘画艺术的极其简洁有序的色彩、造型和线条的形态,应用到建筑、服装、家具等方面的设计中。

论《红蓝椅》结构,13根笔直的木条相互穿插,不同于传统的榫接方式的使用了螺丝螺帽固定。

由木方子和板材构成。

以三度空间的完美形式体现了风格派的绝对抽象原理。

红蓝椅以最简洁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了深刻的设计观念。

能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多少沧桑之后蓦然回首,形态时尚依旧,理念新锐依旧。

在这件作品当中,里特维德巧妙地控制和考量直线以及竖面和横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像在自己的建筑设计中所做的那样。

虽然这把椅子最初设计于1918年,但它的色彩方案——三原色(红黄蓝)加黑——直到1923年左右才被最终采用,这种色彩与风格派小组以及其中最著名的理论家和实践者蒙德里安的风格十分接近。

里特维德希望自己的家具设计最终能够投入批量生产,而不是用于手工制作。

他的目标是在结构关系上做到简明。

大师设计的案例

大师设计的案例

大师设计的案例
案例1施罗德住宅
由建筑师兼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尔德设计;位
于荷兰乌德勒支市;它是风格派建筑的最典型表
现;这座住宅建成于1924年。

光滑的墙板、简
洁的体块、大片的玻璃,横竖线条错落搭接的构
图,与荷兰著名风格派画家蒙特里安的绘画有极
为相似的意趣。

由此可以看到风格派对建筑艺术
的巨大影响。

建筑平面图
建筑立面图
正立面图西侧立面
建筑剖面图
施罗德住宅的分析:
交通流线分析图
建筑功能分析
案例二.萨夫以别墅
萨夫以别墅为矩形长约22.5米,宽为20米,共三层。

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功能分析
二层
三层
案例三、罗宾别墅
罗宾别墅兴建于仙道主义思潮方兴未艾时期,被深深地打上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烙印。

罗宾别墅是现代“邮寄建筑”理论搓澡者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同事被人们公认为赖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建筑的最佳代表作之一,因是赖特为弗雷德里克·罗宾设计而得名。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室内设计风格流派

室内设计风格流派

:构成主义构成主义把矩形,红黄蓝三原色,不对称平衡作为创作的三要素.20世纪20年代初,西方现代艺术发展中出现了以抽象的几何体表现绘画和雕塑的构成主义派,它是在受到毕加索的主体主义和莱特有机建筑的影响下欣起的风格派运动中产生的.著名家俱设计师"里特维尔德"根据构成主义原理设计了响誉世界的红黄蓝三色椅和"Z"字形椅.二:洛克克洛克克风格的主要表现有:排除一切母体,转角上总爱用涡卷,花草或璎珞软化或掩盖,喜爱闪烁的光泽,爱用娇艳的颜色,线脚大多用金色,门窗的上槛用多变的曲线,喜欢用非对称性的优美曲线作形体结构,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倾向.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属洛克克时期,同一时期的还有英国乔治时期.洛克克的家俱特点:娇柔和雅致,重点放在曲线上,家俱的腿无横档,家俱较轻.世界上第一位以设计师名字命名的家俱式样设计大师"汤姆士.齐潘德尔",他是英国乔治王时期的著名家俱设计师,他的家俱风格基本是以洛克克风格为基础,吸收了当地民间家俱和东方艺术的内涵,设计出著名的"齐潘德尔"式座椅.洛克克风格家俱非常强调表面的装饰设计,以使人忽略结构的连接部位.还有"鲍弗德"为法国巴黎苏俾士王子的未婚妻设计的巴黎苏俾士府邸的客厅,显示出洛克克式设计的卓越技巧........三:巴洛克被称为"超级巴洛克"的建筑是18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教堂建筑,而巴洛克家俱的最大特色是将富于表现力的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份而着重于整体结构.巴洛克风格脱胎于文艺复兴却俱有绝然不同的特性,在精神上和形式上都背离了文艺复兴的艺术准则,巴洛克艺术形式是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的产物,初期中心是意大利,后期由法国替代并一直保存下来.英国安尼皇后式家俱具有巴洛克的特点,英国安尼皇后式(1702-171 4),家俱轻巧优美,做工优良,无强劲线条,并考虑人体尺度,形状适合人体.椅背,腿,座面边缘均为曲线,装有舒适的坐垫,用法国,意大利有着美丽木纹的胡桃木做饰面.洛伦佐.伯尼尼(Bernini)是著名的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是"巴洛克"风格的奠基人物之一,博罗米尼也是巴洛克风格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品是圣彼得教堂的祭坛华盖.四:哥特式公元13-14世纪的法国,出现了世俗大学,教会的思想不再垄断一切,为哥特式艺术带来了世俗性与现实主义手法.19世纪30-70年代,是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极盛时期,浪漫主义建筑又称"哥特复兴".哥特风格建筑内部空间窄深且细高,空间形式高耸,由于向上和向前两种动势非常矛盾,削弱了祭坛的艺术中心位置,绚烂的彩色玻璃窗是哥特风格建筑的重要特征.玻璃色彩丰富,多为宝石红色,紫罗兰色,艳绿色和蓝色.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建筑室内因少有大面积的墙壁,所以壁画和雕刻仅用来装饰祭坛和绕道.哥特式家俱兴起于中古时期(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到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前这一段时期,称为"中古时期".在公元5-14世纪,这一时期中的家俱主要是仿希腊,罗马时期的家俱.哥特式家俱特点主要是家俱比例瘦长,高耸,以哥特式尖拱的花饰和浅浮雕的形式来装饰箱柜等家俱正面,15世纪后期,典型的哥特式焰形窗饰以平面刻饰出现,柜顶常用装饰着城堡形的檐板以及窗格形花格.五:新古典主义致力于运用传统美的法则来使现代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这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设计特点.其主要流行于美国,又称新复古主义,新帕拉第奥主义.新古典主义风格家俱大致分为庞贝式和帝政式.瘦削直线结构是新古典主义的主要特色.庞贝式风格荡畴的家俱大师有,罗伯特.亚当, 乔治,赫巴怀特汤姆士.谢拉顿...帝政式风格可以说是一种彻底的复古运动,它不考虑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一味地肓目仿效,将柱头,半柱,檐板,螺纹架和饰带等古建筑细部硬强加于家俱之上,帝政式风格是古罗马,希腊家俱为主要模仿对象而形成的新风格,它的设计甚至还将狮身人面像,半狮半鸟的怪兽像等组合于家俱支架上,显得臃肿,笨重和虚假..新古典主义风格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760-1800年间,称庞贝式,兴起于18世纪后半叶.第二阶段1800-1830年间,称帝政式,兴起于19世纪中叶,包括法国执政内阁时期和拿破仑的帝政时期,英国的摄政时期及19世纪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家俱内格,都属帝政式风格..六:路易十四式家俱特点路易十四式家俱特点:雄伟,带有夸张,厚重的古形式,雅致优美重于舒适,采用直线和一些圆弧形相结合和矩形,对称结构的特征,桌面为大理石和嵌石细工,高靠背椅,靠墙布置的带有精细雕刻的下部斜撑的蜗形腿狭台,在这个时期发展过程中,原为直腿变为曲线腿.七:路易十五式家俱特点路易十五式家俱特点:家俱妖柔和雅致,重点放在曲线上,家俱的腿无横档------属洛克克时期八:路易十六式家俱特点路易十六式家俱特点:家俱的重点放在水平与垂直的结合体上,以直线造型为家俱的自然特色,在功能上更加强调结构的力量,古典影响占统治地位,家俱更轻,更女性化和细软,考虑人体舒适的尺度,对称设计,大多为喷漆的家俱是路易十六式家俱的特点描述.九:后现代主义设计"建筑就是装饰起来的掩遮物".这一观点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特点.这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R.文丘里"所宣称的一个观点,后现代主义建筑室内设计趋向繁多,复杂,多用夸张,变形,断裂,折射,叠加,二元并列的手法,由于构图上的自由度大,因此要把握好整体艺术效果有较大的难度.后现代风格设计的人表人物有:"P.约翰逊" "R.文丘里" "M.格雷夫斯" .其风格的起源于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是"W.格罗皮乌斯"地中海风格特点:地中海周边国家众多,民风各异,但是独特的气候特征还是让各国的地中海风格呈现出一些一致的特点。

风 格 派

风 格 派




风格派不仅关心美学,也努力更新生 活与艺术的联系。在创造新的视觉风格的 同时,它力图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陶 斯柏声称:“艺术……已发展成了足够强 大的力量,能够影响所有的文化,而不是 艺术本身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他看来, 绘画和雕塑已不再是与建筑及家具不相干 的东西了,它们都同属一个范畴,即创造 和谐视觉环境的手段。这种用艺术改造世 界的思想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 风格派的作品虽然没有可理解的主题, 但这些作品有其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它 们体现了大多数欧洲人民渴望和谐与平衡 的心态。蒙德里安认为,只要普遍的和谐 还未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那么绘画就 能提供一种暂时的代替。风格派出现于荷 兰并非偶然,它与人类征服自然的“荷兰 精神”和宣扬克制与纯洁的荷兰清教传统 相一致。有人认为四四方方的田野、笔直 的道路和运河这种人工的荷兰景色是风格 派绘画中隐匿的主题,这种说法未免有些 牵强,但风格派艺术确实以一种几何和精 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 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 中的思想。
风格派
格里特· 里特维尔德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 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n杜斯堡,主要872-1944,见插图)。蒙德里 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 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 何的具象元素,主张 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 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 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在kinderstoel座椅(为儿童设计的高凳子)旁 边摆放的是一个设计原型的参考,埃及椅。

毫无疑问rietveld读过berlage的书,这在他设计 的埃及椅中有所体现。这本书于1908年出版, 1917年再版。同时rietveld也看过很多实际应用 这一原理进行椅子设计的案例,例如berlage, klaarhamer,wright和mackintosh等人的实际作 品或是图片资料。椅子和框架之间的区别 是由 berlage 实现的,他模仿了德国建筑师和 建筑理论家gottfried semper 的理念,然而, rietveld显然对此不感兴趣。他的作品更多的靠 近视觉艺术方面:他解剖了家具的形态, 将家具部件简化到最基本的几何形态并且摆脱 了材料质感的限制。最终在视觉上留下来 的是组合在一起的三维混合体。

红蓝椅分析

红蓝椅分析

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
现代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即现代风格。现代主义也称 功能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起源于 1919年包豪斯(Bauhaus)学派,提倡突破传 统,创造革新,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 重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 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 重材 料的特性,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 彩的配置效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 的联系。现代风格一般用在描述建 筑和室内作品及设计作品。
设计代表作
1917-1918
里 特 维 尔 德 红于 蓝 椅 年 设 计 的
里特维尔德于1934年设 计的折弯椅(闪电椅)
里特维尔德于1919年设计 的矮柜
二、美学分析
1.风格派作品 特征分析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 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 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 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3.几何美感
红蓝椅的设计巧妙控 制和考量直线以及横 竖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13根相互垂直的木 条形成椅子的空间结 构,加上两片木板作 为椅背和椅面,构成 了大小不同的矩形, 放弃了传统木工的榫 接方式,而采用隐匿 的对锁螺丝固定各部 分,使每个构件相互 区别,也防止破坏整 体结构,无论从哪个 角度看,它都呈现出 理性的几何之美。
五、作品的历史 意义
1.里特维德说“结构应服务于构件间的协调,以保证各个构件的独立
与完整。这样,整体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竖立在空间中,形式就能从材料中抽 象出来。”里特维德在这一设计中创造的空间结构可以说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 这种开放性指向了一种“总体性”,一种抽离了材料的形式上的整体性。
2.从功能上说,这把椅子是不舒服的,但是通过展示,它
一、简要介绍
《红蓝椅》是荷兰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是20世纪艺术史中最富创造性和最重要的作品。 设计师里特维德是将风格派艺术从平面延伸到立 体空间的重要艺术家之一。

只有3种颜色的设计却火遍全球,包豪斯都要学习设计史太浓

只有3种颜色的设计却火遍全球,包豪斯都要学习设计史太浓

只有3种颜色的设计却火遍全球,包豪斯都要学习设计史太浓在苏联“构成主义”设计思潮风风火火展开之际,远在西欧的荷兰也同期诞生出另一个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就是“风格派”(De stijl)。

风格派的室内设计流派的名称来自杜斯伯格1917年创办的杂志《风格》,所以杜斯伯格(TheovanDoesburg)被视为风格派创始人。

风格派创始人杜斯伯格这种风格主要展现在绘画、家具、建筑与产品领域,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特征:1、将一切复杂元素简化为基本几何单体,再进行组合。

2、热爱纵横几何结构,同时对非对称性有深入研究与表现。

3、对基本原色及中性色有非常特别的反复运用特征。

这个流派也被称作“新造型主义“,整个思潮从1917开始到1931年式微,持续了14年。

风格派风格的产品设计跟德国包豪斯的发展基本同频,就当时而言,风格派在国际上比包豪斯更为知名及具有影响力。

其流派成员与苏联的”构成主义“成员也有密切联系,1922年时候杜斯伯格甚至担任了包豪斯的教学导师。

在包豪斯的杜斯伯格-右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风格派成为一个被重点研究与讨论的对象。

到了80年代更是有大量著名的”风格派“作品被修复或者重建。

荷兰的风格派风格建筑回顾历史,风格派的发展可以被划分三个阶段,分别是1916-1921年的“探索与诞生”,1921—1925年的“成熟与国际”及1925-1931年的“转型与解体”。

探索与诞生话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荷兰宣称中立,所以获得一段较长的时间可安静发展文化。

因此也成为欧洲各国艺术家与设计师首选的逃难中心之一。

1910年代的荷兰阿姆斯特丹特别是当时大部分前卫艺术家,比方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及达达主义等成员都聚集在此,给风格派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当前已有说法,风格派运动的初始概念来自两种相关联的思维模式:其一是数学家舍恩马克尔斯(Schoenmaekers)的著作《世界的新形象》,书中他认为宇宙的伟大在于“正交”,因为“构成地球的基本是相反的两极,它们代表了水平与垂直。

再读里特维尔德的施罗德住宅

再读里特维尔德的施罗德住宅

一.概述 施罗德住宅位于荷兰乌德勒支(Utrecht)的PrinsHendriklaan, 设计师是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一位著名家具设计大师和建筑师。 乌德勒支市位于荷兰中部,是荷兰第四大城市,城建于公元47年, 罗马在此修建了一座军事要塞,称为“Domplein” (教堂广场)。600 年前,DomTower是最雄伟的标志性建筑物,如今,这里是一个充满 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大学城。中世纪的时候,乌德勒支是荷兰第一大城市 和主教辖区。乌德勤支的辉煌过去反映在各种历史建筑上。施罗德住宅 就是风格派在1 924年的杰出代表作。位于乌德勒支的Prins Hendrik— laan500 建筑座落于PrinsHendriklaan低层连排住宅区内。周围的建筑估 计设计建造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形式风格到色彩都非常统 ———组墙黑瓦,双坡屋顶。施宅建造在连排住宅的端头,依附于红色 的砖砌山墙上,所以只有三个外露的立面。施宅虽建于1 924年,但80 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散发着简洁明快的气息。作为一种建筑风格的代表, 这栋住宅当然具备了孤傲不群的特质。但也正是这点使它与周围的建筑 群}各格不入——白色的墙面一下子就从砖红色的背景中跃入眼帘,并且 他比周围的房子矮了一层,这使它格外的注目。 :.建筑师介绍 在这不得不提及它的设计师: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Gerrit ThomasRietveld,1888—1964年)。在现代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德是 创造出最多的“革命性”设计构思的设计大师。他出生于荷兰名城乌特 勒支(Utrecht),父亲是当地一位职业木匠,而里特维尔德从7岁起就 开始在父亲的作坊中学习木工手艺。19”年他开设了自己独立的木工 作坊,同时开始以上夜校的方式学习建筑绘图。里特维尔德不是建筑学 或设计方面的科班出身,但他对所学的任何实际知识都非常用心,并始 终有独到的理解。里特维尔德的一生中充满了革命性,也是家具设计史 上第一件现代家具的设计人:1917—1918年他设计并制作了“红蓝 椅”,并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的。风格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 “风格派” 【beSaijl)运动是几乎与德国包豪斯齐名的现代艺术设 计运动。它是近代在西方文化中出现的以反传统为特征的狂飙运动的产 物。其核心人物有:提奥·万·杜斯伯格(TheoVanDoesburg)一位多 才多艺的设计师和理论家,著名现代派画家皮尔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和里特维尔德。其中包括许多当时非常“前卫”并在设计 思想上崇尚创新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和理论家。艺术家们强调艺 术需要“抽象和简化”以数学式的结构反对印象主义和一切巴洛克艺术 形式。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追求“纯 洁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在他们的作品中几乎是直接通过直线、矩形或 方块来表现这种性质,通过把色彩简化成红、黄、蓝以及中性的黑、白 来传播这种性质。 里特维尔德极宫轰动性的“红蓝椅”系列的首批家具设计首先在 “风格派”的专业艺术杂志上刊登出来,立aP2JI起同仁和社会的广泛关 注。随后这批作品于1923年又在德国包豪斯展览中亮相,对许多同时 代设计师,包括另外几位大师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20年代,现代设计运动的发展早期,里特维尔德的先锋作用并 未限于家具设计领域,1924年,他设计了他~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建 筑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施罗德住宅(SCHROD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家具作品
红 蓝 椅
里 特 维 尔 德 于 1917-1918 年 设 计 的
里特维尔德于1919年设计 的矮柜
里特维尔德于1934年设 计的折弯椅(闪电椅)
里特维尔德1920年 设计的儿童椅
里特维尔德 Z字椅
里特维尔德是一位关注社会,注重普通人生活的设计大师, 尽管其设计中不断出现“革命性”手段,为社会中大多数 人服务始终是他的宗旨。在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里特维 尔德开始用最廉价的普通板材设计家具,完成了命名为 “大众艺术”的系列家具设计,以后几十年中时断时续的 许多以普通钢管、板材、胶合板为主体材料的设计构成了 这位经典设计大师家具设计中的主体。
你觉得这是什么家具?

1923年底,里特维尔德设计了荷兰乌德勒支市 郊的一所住宅,这是他第一件重要的建筑作品,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各个部件在视觉上的相互独 立。通过使用构件的重叠、穿插以及使用原色 来强调不同构件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开放和灵 巧的建筑形象。室内陈设也体现了与室外一样 的灵活性,楼层平面中惟一固定的东西就是卫 生间和厨房,因而可以自由划分,适用于不同 的使用要求,外部的色彩设计也同样用在室内, 以色彩来区分不同的部件,又富于装饰意味。 这所住宅的设计可以说是蒙德里安绘画的立体该 是反立方体的 ⒉四维分解法(通过将一个盒子分 解开来,从而赋予每个面以流动、 延展的动感)
“风格派”对于世界现代主义 的风格形成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它的简单的几何形式、以中性 色(黑白灰)为中性的色彩计 划、它的立体主义形式、理性 主义形式的结构特征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之后成为国际主义风 格的标准符号,而在荷兰的现 代设计中,它的痕迹也显而易 见,比比皆是。
《海堤与海· 构成十号》,蒙德里安作,1915年,布上油画,85.
1X108.3厘米,荷兰奥杜罗,库拉穆勒美术馆藏。
《开花的苹果树》,蒙德里安作,1912 年,布上油画,78x106厘米,荷兰海牙 市立美术馆藏
19世纪20年代末,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已经过去了,1928 年《风格》杂志停刊,这个运动就少了中心,里特维德这 时候的设计订单也越来越少,闪电椅差不多是他最后的一 个比较著名的风格派作品, 里特维德用做这些椅子的方 式来设计室内。1920年他在阿姆斯特丹设计过一个珠宝店 G&S,商店的首层就全部是这个风格的,可惜后来拆了。 后来他设计了乌特列兹的施罗德住宅,把风格派完整的体 现出来了,这个建筑完成于1924年,里面放上他的红蓝椅、 闪电椅,建筑整体协调统一,这个建筑现在是世界文化遗 产。 里特维尔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继续设计建筑(住 宅)。 现在在阿姆斯特丹有一所世界有名的设计学院——格里特 ·里特维尔德学院,就是用他名字命名的。
风格 派设计
西安工程大学 产品设计2012级 曾彦惜
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
里特维尔德,1888年出生,1964年去世, 建筑家、家具设计师,他出生于荷兰的 乌特勒兹(Utrecht),父亲从小就把他送 去学做木匠,之后又让他学首饰设计, 跟的是一个叫做博吉的首饰匠从艺, 1911年之后,他自己做家具为生,并且 利用业余时间跟建筑师克拉汉姆学习建 筑设计,1919年改行设计建筑,在当时 的条件下,建筑是可以自行成才的,规 定比较少一些。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 》杂志为中心,风格派由此而得名。创始人为T.van 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 872-1944)。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 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造型主义(neoclassicism)。 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 用纯粹 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 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 共通的纯粹精 神表现。
风格综述:
将传统的建筑、家具、产品设计、绘画和雕塑的特征完全抛 弃, 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element)。
把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元素进行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 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即 个体在整体中,但不因整体而丢失个体的形态特征。 在造型艺术中,除了对称性以外,非对称性也是体现 艺术效果最有效的手段。大多数的艺术家对菲对称性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运用。 在造型上,非常特别地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在色 彩的使用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谢谢观赏
后来一个荷兰建筑师罗伯特·凡·霍夫给他介绍了一个客户, 这个客户拿了美国建筑师佛兰克·莱特的家具照片,让他照 着做一个。这个活倒不大,他很快就做起来了,但是,通过 霍夫,他接触到刚刚兴起不久的“风格派” 这个设计小集 团。风格派强调艺术表现的纯粹性,用纯原色、简单的纵横 交错的几何空间交错形成新的设计和艺术的风格,里特维德 很有感触,从1918年就参加了这个组织,他在“风格派”中 时间很长,从1919-1931年,也就是基本从头到尾都参加了 这个组织的活动,在参加这个活动之前的1917年,或者是 1918年,他设计了令他出名的“红蓝椅”,已经具有后来 “风格派”的特征了,用模数单位、方形、长方形木条、 木板组合,红蓝色非常鲜艳夺目,而椅子又高度具有立 体主义象征特点,和“风格派”的领导人物蒙德里 安的绘画具有很多内在的联系。这个作品和蒙德里 安的画一样出名,也奠定了里特维德在“风格派” 内的重要位置。
吉瑞特· 托马斯· 里特维尔德是风格派最有影 响的实干家之一。他将风格派艺术由平面推 广到了三度空间,通过使用简洁的基本形式 和三原色创造出了优美而功能性的建筑与家 具,以一种实用的方式体现了风格派的艺术 原则。里特维尔德8岁时便师承其父制作家 具,20岁开始学习建筑,深受工艺美术运动 的影响。1911年他单独开设了一间家具店,19 18年加入风格派。他一生设计了大量家具, 其中红蓝椅无疑是20世纪艺术史中最富创造 性和最重要的作品。

这几件作品以其完美和简洁的物质形态反映了风格派运 动的哲学,并向人们表明,抽象的原理可以产生出满意 的作品。红蓝椅是风格派的典型作品,在艺术史上人们 难以找到一件相比拟的作品能如此完美地体现一种艺术 理论。它由机制木条和层压板构成,13根木条相互垂直, 形成了基本的结构空间,各个构件间用螺钉紧固搭接而 不用榫接,以免破坏构件的完整性。椅的靠背为红色的, 坐垫为蓝色的,木条漆成黑色。木条的端部漆成黄色, 以表示木条只是连续延伸的构件中的一个片断而已。里 特维尔德曾这样说起过红蓝椅:“结构应服务于构件间 的协调,以保证各个构件的独立与完整。这样,整体 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竖立在空间中,形式就能从材料 中抽象出来。”红蓝椅既是一把椅子,也是一件雕塑, 尽管坐上去并不十分舒服,但根据设计者的最初目的, 它还是具有相当的功能性。几年以后,里特维尔德设计 了一组吊灯,批量生产的灯管被小黑块固定住,然后悬 挂起来,其中两支水平,一支垂直,由此创造了一件实 用而全无矫饰的灯具。这种灯具后来被包豪斯广为采用。
风格派极力主张艺术应不断净化以达到和谐、有序与清澄的境界,并严格 遵循作品的质朴化和几何形体化,构成画面的是直线与纯原色这些最简单 的元素。认为抽象的,无个性和情感的艺术才是最纯粹的艺术.
风格派的这种艺术理念,对20世纪的建筑和纯设计
领域中有广泛的影响.
现代主义风格即现代风格。现代主义也称功 能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起源于1919年 包豪斯(Bauhaus)学派,提倡突破传统,创 造革新,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重发挥结 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 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 料的特性,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 彩的配置效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 的联系。现代风格一般用在描述建 筑和室内作品及设计作品。
吊 灯
其他作品欣赏
风格派的作品虽然没有可理解的主题,常冠以“构图第 X号”之类的名称。但这些作品有其深层次的内涵与意 义,它们体现了大多数欧洲人民渴望和谐与平衡的心态。 蒙德里安认为,只要普遍的和谐还未成为日常生活中的 现实,那么绘画就能提供一种暂时的代替。风格派出现 于荷兰并非偶然,它与人类征服自然的“荷兰精神”和 宣扬克制与纯洁的荷兰清教传统相一致。有人认为四四 方方的田野、笔直的道路和运河这种人工的荷兰景色是 风格派绘画中隐匿的主题,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但 风格派艺术确实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 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 朴之中的思想。
在现代家具设计史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位设计师能像 里特维德那样经手如此多种多样的家具设计并创造出如此 多的划时代的设计作品,而这许多设计作品又能对后世众 多的设计师们产生如此深远而持久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 里特维德是一位设计导师,其设计更多的是在为同代或后 世设计师指明一种方向。然而,里特维德自己的许多旷世 名作,并非像当今绝大多数评论家的所认定的那样 “并不舒服”,或“并非为舒适而设计”,而是非 常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实际使用起来是很舒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