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期中期末卷及答案)有目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目录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归纳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讲解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2、双休日,李叔叔开车去香山旅游,每小时行62.5千米,3.2小时可以到达.每升汽油可供汽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
3、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检验4、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
三、积的变化规律
小)相同的倍数.
倍数(0除外),积不变.
例题:1、根据13×12=156,填写下面的算式
=1.56
2、2.35×0.5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
四、积的近似数
知识点一:
四舍五入法: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保留两位为6.6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梳理:
一、小数乘整数 (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例题:竖式计算
23×0.0360.036×1425×0.03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例题:竖式计算
360×2.415.0×3.60280×0.56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梳理: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例题: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例题:王老师带领全班49名同学去看电影.个人票每张8元,4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便宜1.1元.王老师带了350元钱够吗?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例题:竖式计算23×0.036 0.036×14 25×0.03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例题:竖式计算360×2.4 15.0×3.60 280×0.56二、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例题:1、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36×2.4=8 6 413×0.2 5=3 2 514.4×3.98=5 7 3 1 2.2、8×0.2积是位小数,0.45×1.02积是位小数.3、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①0.28×65=____ ②28×6.5= ③28×0.65=____④2.8×6.5=____ ⑤0.28×0.65= ⑥2.8×0.65=____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没有特殊要求外,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例题:1、学校美术室的宽是5.4米,长是宽的1.2倍.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双休日,李叔叔开车去香山旅游,每小时行62.5千米,3.2小时可以到达.每升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汽车的油箱里有26升汽油.李叔叔中途需要加油吗?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3、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检验4、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三、积的变化规律知识点一: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例题:1、在横线里填上“>”、“<”或“=”.①45×0.87____45 ②5.6____5.6×1.9 ③9.5×1.02____9.5④12.4×0.05____12.4 ⑤1.2____45×1.2 ⑥2.34×0.999____2.34知识点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例题:1、根据13×12=156,填写下面的算式()×()=1.56 ()×()=1.56()×()=1.56 ()×()=1.562、2.35×0.5的积是____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 .四、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四舍五入法: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例题:1、一个三位数小数四舍五入后为 5.5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2、小明的身高是1.45米,爸爸的身高是他的1.24倍,爸爸的身高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知识点二:进一法:根据实际情况,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往整数部分进一.例题:1、爸爸去建材市场买瓷砖,已知每块瓷砖2.9元,需要买398块,爸爸大约需要带多少元?知识点三:去尾法:根据实际情况,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数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去掉.例题:1、将9.054用“去尾法”凑整到十分位约是;如果用“进一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五、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法,后加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例题:1、脱式计算80.5×0.15-3.1 80.5×(3.15-3.1)2、列式计算:5减去2.4的差,乘3.7与0.5的和,积是多少?、六、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例题:简便计算4.56×0.4×2.5(乘法结合律)12.5×2.7×0.8(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5×32(乘法结合律) 12.5×56(乘法结合律)0.25×10.4(乘法分配律) 12.5×8.8(乘法分配律)99×0.35(乘法分配律) 3.7×1.8-2.7×1.8(乘法分配律)95.7×0.28+6.3×0.28-0.28×2(乘法分配律) 1.08×9+1.08(乘法分配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3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2×5=10,25×4=100,125×8=1000)@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a÷b÷c=a÷(b×c)a÷(b×c) =a÷b÷c第二单元位置1、数对:列是竖排,行是横排,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从下往上)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3.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应划去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4.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二.小数乘小数1.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2.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3.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4.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2.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等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1.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除,后加减.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第二单元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例如:(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下.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先写商的小数点,再写商)(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然后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的后面添0再继续除.(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3.商不变的性质:两数相除,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4.商的变化规律:两数相除,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5.除法中比较大小时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6.取近似数的方法: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7.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8.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1)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2)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0.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8、解决问题花钱问题单价×数量=总价分段计费问题:①分段法:前段费用+后段费用②假设法第二单元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后行)。
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1、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梳理: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例题: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 应划去
例题:王老师带领全班49名同学去看电影。
个人票每张8元,4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便宜1.1元。
王老师带了350元钱够吗?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例题:竖式计算
23×0.036 0.036×14 25×0.03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例题:竖式计算
360×2.4 15.0×3.60 280×0.56
二、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例题:1、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 6 4
13×0.2 5=3 2 5
14.4×3.98=5 7 3 1 2。
2、8×0.2积是位小数,0.45×1.02积是位小数。
3、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①0.28×65=____ ②28×6.5= ③28×0.65=____
④2.8×6.5=____ ⑤0.28×0.65= ⑥2.8×0.65=____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没有特殊要求外,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例题:1、学校美术室的宽是5.4米,长是宽的1.2倍。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双休日,李叔叔开车去香山旅游,每小时行62.5千米,3.2小时可以到达。
每升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汽车的油箱里有26升汽油。
李叔叔中途需要加油吗?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3、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检验
4、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
三、积的变化规律
知识点一: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例题:1、在横线里填上“>”、“<”或“=”。
①45×0.87____45 ②5.6____5.6×1.9 ③9.5×1.02____9.5
④12.4×0.05____12.4 ⑤1.2____45×1.2 ⑥2.34×0.999____2.34
知识点二: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
例题:1、根据13×12=156,填写下面的算式
()×()=1.56 ()×()=1.56
()×()=1.56 ()×()=1.56
2、2.35×0.5的积是____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
四、积的近似数
知识点一:
四舍五入法: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
例题:1、一个三位数小数四舍五入后为5.5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
2、小明的身高是1.45米,爸爸的身高是他的1.24倍,爸爸的身高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知识点二:
进一法:根据实际情况,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往整数部分进一。
例题:1、爸爸去建材市场买瓷砖,已知每块瓷砖2.9元,需要买398块,爸爸大约需要带多少元?
知识点三:
去尾法:根据实际情况,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数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去掉。
例题:1、将9.054用“去尾法”凑整到十分位约是;如果用“进一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五、连乘、乘加、乘减
知识点一:
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
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题:1、脱式计算
80.5×0.15-3.1 80.5×(3.15-3.1)
2、列式计算:5减去2.4的差,乘3.7与0.5的和,积是多少?、
六、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
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例题:简便计算
4.56×0.4×2.5(乘法结合律)12.5×2.7×0.8(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5×32(乘法结合律)12.5×56(乘法结合律)
0.25×10.4(乘法分配律)12.5×8.8(乘法分配律)
99×0.35(乘法分配律) 3.7×1.8-2.7×1.8(乘法分配律)
95.7×0.28+6.3×0.28-0.28×2(乘法分配律) 1.08×9+1.08(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