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共14页文档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共14页文档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共14页文档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

书名: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

丛书名: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丛书

作者:原擒龙主编

ISBN:7-5049-

版次:1-1

开本:异16开

装帧:平

出版日期:2019-10-31

字数:267千字

页数:284

原价:¥38.00元会员价:¥34.20元

折扣:90.00%节省了:¥3.80元

推荐说明:

本书基本涵盖了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的所有业务,具体来说包括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组织管理、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并对经营模式、产品创新、发展趋势等一系列前沿性课题展开探讨,内容丰富、新颖、翔实。具有丰富国际业务经验的编写团队使本书的实践性更强,可供各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及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作为业务培训教材或日常业务备忘,还可作为高等院校国际贸易类专业实务教学的教参用书,提供实务学习的最新资料。

目录:

第一章国际结算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国际结算业务概述

第二节国际贸易概述

第二章国际结算中的票据

第一节票据概述

第二节汇票

第三节本票

第四节支票

第五节我国《票据法》简介

第三章国际结算方式

第一节国际结算方式的分类

第二节汇款

第三节托收

第四节信用证

第五节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

第六节服务贸易结算方式

第七节特殊结算方式

第八节不同国际结算方式的比较和选择第四章国际结算单证的审核实务

第一节审核信用证

第二节审单方法与尺度

第三节各类单据审核要点

第四节审单要点手册与常见不符点汇总第五节银行对不符点单据的处理

第六节国际结算中的风险及防范

第五章贸易融资业务

第一节贸易融资概述

第二节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

第三节托收项下贸易融资

第四节汇款项下贸易融资

第六章特殊贸易融资业务

第一节福费廷(包买票据业务)

第二节国际保理业务

第三节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

第四节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银行保函

第五节结构性贸易融资和产品组合

第六节贸易融资组合产品

第七章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第一节我国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二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

第八章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的经营和管理

第一节国际结算业务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产品研发现状

第三节产品经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近年来,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在目前的宏观调控背景下,监管部门对信贷规模的控制趋紧,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更是成为各大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还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外贸依存度,如何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打造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时代赋予国内商业银行的崭新课题。

随着近几年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各家国际银行业巨头也已纷纷来华"抢滩设点,垦荒圈地"。凭借灵敏的市场触觉,外资银行也将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锁定为在中国"占地为王"的头号业务,使这一领域的竞争更趋白热化。

目前,发展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的优势已经不言而喻: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部门,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小而收益高,业务的延展性强,能够有力地带动其他业务的综合营销与发展。同时,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一支懂银行经营、懂英语、懂外贸的专家型团队,审时度势、抢占先机,发展先进的经营模式,辅以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占领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的制高点。

本书由工商银行单证中心总经理原擒龙主编。参加编写的同志都具有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并致力于国际业务创新发展模式的探索。工商银行建设了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结算单证中心,处于国内商业银行的领先地位。本书基本涵盖了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的所有业务,并对经营模式、产品创新、发展趋势等一系列前沿性课题展开探讨,内容丰富、新颖、翔实。与现有的国际结算类书籍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体现了国际惯例的最新发展情况。2019年7月1日,《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19年修订本,国际商会第600号出版物》(简称"UCP600")开始实施,针对新惯例的出台,各商业银行纷纷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相应调整。本书在编写时紧跟国际惯例发展的最新趋势,所有涉及国际惯例的部分均采用UCP600和新版《国际银行标准实务》(ISBP)的规定,为读者提供了新国际惯例下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经营的第一手材料。

第二,介绍了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的组织管理问题,阐述了单证中心模式对原有处理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书中总结了工商银行学习西方先进管理模式,在国内率先建设单证中心的经验和做法,这在国内的同类出版物中尚属首次。

第三,侧重介绍了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实务方面的内容。本书的编写者均为商业银行从事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熟悉业务的最新发展动向,在编写本书时以银行实际业务流程为主线,融入了业务的实际运作方式,因此,本书在银行实务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融合了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组织管理、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可满足以下读者的需要:第一,可为商业银行的管理者进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组织管理决策时提供参考;第二,可作为工商银行国际业务产品经理考试用书,也可供各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及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作为业务培训教材或日常业务备忘;第三,可为进出口企业的外贸业务人员,贸易链条上的运输、仓储等企业的相关人员提供银行业务方面的指导;第四,还可作为高等院校国际贸易类专业实务教学的教参用书,提供实务学习的最新资料。

在新的发展机遇下,我国的金融业改革将会进一步深化。作为国内商业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水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愿本书的出版承继国内商业银

行国际业务数十年的积淀,与业内同仁共同迎来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春天。

2019年2月18日

前言:

商业银行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体系的主体,在一国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给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加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即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面临国内同业的竞争,还面临着国际强手的挑战。为了应对来自国内外的竞争挑战,商业银行相继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构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引进先进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为缩小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伴随着新业务和新产品的出现以及传统业务和产品的改造,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宽,经营品种不断增加,服务功能日益扩大,银行业的智力密集型特征越来越明显,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产品、服务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上,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我们组织编写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丛书》。本套丛书以商业银行业务人员,特别是一线业务人员为读者对象,以国际上先进的银行经营理念为指导,以新的思路和视角进行编写,并以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的新变化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目的是更新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业务素质,促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的产品创新,为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做好人才准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以及树立对当代银行业发展趋势的前瞻认识。

本套丛书涵盖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以及必须具备的其他相关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商业银行清算业务、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商业银行资金营运业务、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上市银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会计、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商业银行英语等等。

本套丛书的作者大多是商业银行业务部门的领导或骨干,他们亲身经历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过程,密切关注着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轨迹,主导并参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和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对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是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从业经验的业界精英。由他们执笔,可以为广大的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带来更先进的理念、更实用的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套丛书的特点是:

◆突出新产品和业务创新。本套丛书不是对一般业务知识的泛泛讲述,而是针对国内图书市场上的空白,或者已有出版物不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重点介绍传统业务的新变化、出现的新产品和新业务,以及新产品和业务发展的趋势。

◆内容新颖。本套丛书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面临的新形势,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做法,阐述了我国银行业务的新理念、新知识、适用的新法规、采用的新的运作程序和新的管理方式等,没有照搬照抄国外的、不适合我国情况的经验和做法。

◆突出全新的理念。本套丛书具有前瞻性,能够帮助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加深对现代银行业务运作模式与管理模式的理解,树立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银行业务创新和经营管理有突破性的发展。

◆具有实务性、操作性。本套丛书的内容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编写时注重一般原理与实务操作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原理为业务操作服务。

◆可读性强。本套丛书内容上避免空洞的理论介绍,没有充斥抽象深奥的理论模型和枯燥无味的数学推导过程;结构上层次清楚,力求简洁;写作上注重可读性和适当的趣味性,并列举实际工作中的例子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便于读者自学。本套丛书采用教材的编写体系,每章提示出重点和难点,注明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章后有复习思考题。

本套丛书适合商业银行新员工培训、岗位培训、个人自学。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大有裨益。

北京金培伟业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本套丛书的选题策划、组稿等方面协助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金融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9年7月

后记:

为了促进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知识的普及,我们组织编写了《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一书,这是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开展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理论及实践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对以往工作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与提升。

本书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第八章由胡天行、苏辉、张茜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第一至三节由夏霖、王京、金贤、石燕平、胡欣、于淼、邱婷编写;第四章第四至六节由王丽君、王桂杰、高丰、曾娟编写;第五章第一节、第六章由金伟煌编写;第五章第二至四节由李翔、张晓缦编写。全书由华明审稿,原擒龙终审。在此我们对编写及审稿人员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献和著作,他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帮助。本书的完成还得到了工作在一线的业务人员的大力支持。中国金融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和发行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写《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是促进国际业务产品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育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我们力求通过学习、吸收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先进做法和总结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成功的实践经验,特别注重近年来相关业务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提高本书的可读性和实践性。限于编者水平,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9年2月

书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

作者:贾志丽

ISBN:978-7-5049-4531-0

版次:1-1开本:异16开

装帧:平出版日期:2019-10-15

中图法分类:

字数:330千字页数:338

原价:¥48.00元会员价:¥43.20元

折扣:90.00%节省了:¥4.80元

推荐说明:

本书从客户、营销、产品、技术等多角度对银行零售业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环境及条件,尤其是较多地关注国家政策、法规的影响;对近年来的零售创新产品定价、风险、收益等进行分析;剖析金融子行业间及银行业内部的竞争形势;强调技术的重要性,指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金融业价值链,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银行产品开发、定价和销售、风险控制、声誉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

第一章银行零售业务概述

第一节银行零售业务简介

一、银行零售业务定义与种类

二、银行零售业务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银行零售业务收益、风险和银行价值

一、银行零售业务收益和风险

二、银行价值概述

三、银行零售业务与银行价值

第二章客户价值分析与管理

第一节客户价值分析

一、客户价值及计算

二、客户细分

第二节客户关系管理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二、客户关系管理的动态性

第三章银行零售产品

第一节金融产品的内容与特点

一、金融产品的内容

二、金融产品的特点、生命周期及质量第二节银行产品定价

一、产品定价的基本知识

二、银行产品定价的影响因素

三、银行产品定价方法

四、产品收益分析

第三节银行产品管理

一、产品策略内容

二、产品管理

第四章产品营销

第一节银行产品营销理论

一、营销的发展阶段

二、金融企业员工的重要性

第二节客户需求分析

一、客户心理及行为

二、客户需求管理

三、市场分析

第三节客户需求的满足

一、产品开发

二、产品销售方式

三、投资者保护

第四节我国银行产品营销状况

一、我国银行营销特点

二、我国的投资者保护

第五章银行零售产品介绍

第一节境外银行零售业务发展

一、境外银行零售业务概况

二、境外银行零售产品简介

第二节国内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环境

一、投资者需求分析

二、金融机构的供给分析

三、金融环境的变化

四、其他因素变化

第三节国内银行零售业务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国内银行零售业务概况

二、银行零售业务发展趋势

第四节国内银行零售产品介绍

一、银行存款产品

二、个人住房贷款

三、汽车消费贷款

四、其他贷款种类

五、理财产品

六、部分中间产品

七、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产品

八、个人理财规划

第五节国内金融机构零售业务竞争分析

一、银行业内部的竞争

二、子行业产品比较

三、金融子行业间的竞争

第六章银行卡

第一节银行卡的基本知识

一、银行卡简介

二、银行卡定价及收益分析

三、银行卡业务风险分析

第二节国内银行卡业务发展情况

一、银行卡业务发展环境

二、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情况

三、银行卡业务的竞争与合作

四、银行卡风险的防范

第三节国内银行卡业务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银行卡行业利益分析

二、银行卡运营方式和组织结构

第七章网上银行

第一节网上银行发展概况及相关问题分析

一、网上银行发展概况

二、网上银行的简单分析

三、网上银行风险和产品定价

第二节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

一、我国网上银行发展概况

二、我国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银行零售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组织结构模式

二、金融市场建设

第二节产品与技术

一、产品发展趋势

二、技术对银行零售业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历史看,商业银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随着社会财富分配结构的变化,富裕中产阶级的形

成,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变化,零售业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的重视,成为银行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零售业务发展呈现出产品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业务处理向规模化、集中化发展,服务渠道向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客户服务向个性化、精细化发展的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发展也正在经历着类似的发展过程。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公司业务,个人业务除利用储蓄业务吸收更多的资金外,其他业务品种大多处于探索过程之中,品种单一,发展缓慢。近几年来,这种状况得到改变,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呈现出十分兴旺的发展态势,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市场需求在数量和结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需求是市场形成的原动力。目前零售业务市场需求十分庞大,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居民财富的迅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近10年间,个人财富快速增长,1978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43元,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3 786元。个人财富的持续增长使居民产生了管理财富的需求。二是个人支出结构的变化。除正常的消费升级外,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制度改革大大改变了居民支出结构和对未来的预期,由此使个人金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除预防动机外,增加收益、规避风险、获得融资、购置房产成为普遍需求。尤其是近几年相对较低的利率促使人们不断寻求增加财富的手段和途径。而资本市场的繁荣又为银行与证券、基金公司合作向客户提供高收益产品成为可能。

二、作为市场供给方的商业银行具有提供零售服务的强烈愿望

一方面,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中资银行间的竞争促使各银行纷纷按资金的供求状况和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定价,导致利差缩小,收益降低,风险凸显。而零售业务以其分散的风险和较高的收益水平引起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成为多家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追求利润目标的动机强烈,市场嗅觉变得灵敏,能够迅速针对市场需求作出相应反应,创新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三、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为零售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金融管制逐渐放松,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加快,技术进步突飞猛进,这些都为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虽然银行零售业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多家银行纷纷提出发展零售业务,但如何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及业务整合、业务结构上成功转换,仍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二是目前虽然引入了许多新名词,但有的还只停留在概念阶段,没能进入实施阶段或者处于浅层次的实施阶段,或者似是而非,尤其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各家银行产品和服务雷同,品牌优势不明显。对于各家银行提供的外汇理财、人民币理财、个人贷款产品等,除产品的收益水平或贷款利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之外,其他产品要素大同小异。究其原因,在于银行没有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不能对客户需求进行细分,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三是客户资金投资范围仍然十分有限。目前个别银行的个人大额资金可以进入实业领域、金融投资领域,但是众多的小额个人资金投资范围仍相对狭小,或者某些领域的进入成本还较高,尤其是国际投资领域。此外,银行代理客户投资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目前市场上关于银行零售业务和零售产品的资料很多,与之相比,本书从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和银行个体多层次,从客户、营销、产品、技术等多角度,对银行零售业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其独特之处在于:(1)立意新颖,突破了以往单纯从银行内部业务经营角度、具体操作层面介绍零售业务的局限,重在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多维立体地进行价值分析;(2)涵盖面广,详尽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环境及条件,尤其是较多地关注国家政策、法规的影响;(3)突出了人的要素(包括客户和员工)在零售业务发展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对银行员工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4)细致、深入的产品定价和成本收益分析,并以较大篇幅对近年来的零售创新产品定价、风险、收益等进行了分析;(5)剖析了金融子行业间及银行业内部的竞争形势,把竞争作为本书关注的重点之一,贯穿始终;

(6)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认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金融业的价值链,对监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银行产品开发、定价和销售、风险控制、声誉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之,本书按银行零售业务组成要素,条分缕析,渐次深入,将零售业务分析引到更深的层次。相信本书对关注银行零售业务的读者会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本书仍有些不足之处,其中较明显的是对各家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关注不够。有可能的话,作者应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夏斌

2019年3月25日

后言:

2019年,我开始着手写作本书,2019年中形成初稿,至出版时,历时近三四年,在此期间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国家出台了诸多经济、金融政策,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亦反映了这些变化,一是进行业务调整,对风险较大的业务进行收缩;二是出现了更多的创新产品,资金流向更加多样化。尤其是近几年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更多的创新混合产品,而不同金融子行业间的合作也更加多样、紧密。本书未能完全反映之后的这些变化,但是,笔者认为,本书对于零售业务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仍然能够反映当前零售业务发展的特点。

本书不是学术专著,更多的是作者对零售业务发展的一些理解和见解,写作此书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尤其是零售产品的发展状况,为银行工作者和有兴趣进行深入研究的同志提供一些素材。我本人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以尽量提供更详细的资料、更深刻的分析、更准确的判断,但由于能力和精力所限,观点未免浅薄,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谅解。

本书是在我的导师夏斌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对导师的关怀表示深深的谢意。另外本书的写作得到了我的师兄陈道富的帮助,他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中国农业银行的卢永庆同志帮助我搜集了一些资料;中国金融出版社的张铁编辑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对这些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仅为个人研究成果,不代表任何其他人或机构的观点或意见,文责自负。

贾志丽

2019年5月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战略转型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战略转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阶层结构的不断形成,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厚利性和极具潜力的特点,在内外资银行发展版图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强大的利益诱因和需求拉力作用下,找准零售战略转型与业务发展的关键结合点至关重要。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 当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中,零售业务的占比通常为50%左右,成为最有潜力的发展领域之一。由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消费、投资需求逐步增大,以及零售业务的稳定和增长性,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进行零售业务战略转型。由于观念、认识、机制、体制等多方面原因,转型虽初具成效,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目标。为此国内各商业银行纷纷引进咨询公司或组织行内专题项目组等对转型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寻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和道路。本文借鉴同业先进的发展模式,结合实际,对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供参考。 一、当前零售业务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点的作用。 多数商业银行网点的作用界定不清晰,绝大部分网点以操作型综合功能为主,未能突出网点的零售特色,业务服务专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未能解决转型的基础问题。 (二)零售网点的模式和人员配置。 当前部分商业银行设立了专门的零售业务网点,但主要以高端客户为主,在网点设立了理财服务区,由于成本及客户数量原因,此类网点不可能成为普遍的模式。同时我们也没有理由拒绝为其他客户服务,特别是一些潜力客户,所以必须寻找山适合中国零售银行业发展的网点模式。 (三)通过改变、引进,解决员工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人是零售业务战略转型中的最重要因素,如何改变现有员工在转型中由于认识不足、行动迟缓而带来的消极因素,如何改造、培养、提高现有员工的业务水平和销售能力,如何发挥新引进人员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四)确保规划的统领性和可执行性。 在零售业务战略转型中,各家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规划的制定工作,通过调研和分析,制定了阶段性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和单项业务操作规划。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规划的配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 状分析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分 析 金满涛 (新疆财经学院金融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摘要】一直以来,银行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由于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单一,经营高度同质化。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业务结构调整,零售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同质化 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按其服务对象分为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批发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存贷款、转账汇兑等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其特点是规模大,业务集中。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以普通居民和私人业主为服务对象,针对个人不同的金融需求,利用自身的信用和信誉优势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零售业务的服务范围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投资管理、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具体项目如图表l所示 表1:零售银行业务品种分类

国外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范围较广,而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从事信托业务和股票业务。在证券、保险、信托和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前提下,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零售业务主要有:居民储蓄、代收代付、转账汇兑、信用卡服务、个人消费贷款、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客投资理财、信息咨询、代客买卖外汇、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一.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零售负债业务现状:以储蓄业务为主 长期以来,零售业务作为我国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的地位正日益显现,但大多数的银行,仍旧把零售业务中吸收存款的任务放在了首要的地位,从表2可知,个人储蓄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零售负债业务中发展最完善,比重最大的零售业务品种。目前,存款等负债业务 表2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叶松盛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如何创新盈利模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盈利模式单一、业务品种较少、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金融托媒现象加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盈利模式利率市场化金融托媒中间业务 2011 年,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在实现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盈利模式构建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是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基础,而后者则与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相关。目前我国还处在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传统业务占主导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这是由于各家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渠道极为有限,主要通过发放贷款、上存存款金融机构往来等渠道来运用资金,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单一。根据实际情况,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在50%左右,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创新发展研究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 第1章绪论 . (3) 1.1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3)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 1.2.1国外发展现状 (1) 1.2.2国内发展现状 (2)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概述 (4) 2.1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简介 (4) 2.1.1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定义与种类 (4) 2.1.2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基本内容 (4) 2.2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基本特征 (5)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7) 3.1新市场经济环境推动商业银行发展转型 (7) 3.2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因素 (7) 3.3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多面临的发展机遇 (8) 第4章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创新策略 (9) 4.1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客户定位创新 (9) 4.2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产品结构创新 (10) 4.2.1负债类产品 (10) 4.2.2资产类产品 (11) 4.2.3综合类产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摘要 2015年“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经济“新常态”下的银行业,伴随着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和竞争机制的不断增强,来自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市场准入开放、资本市场发展和互联网金融新兴的多重压力考验着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传统的盈利增长模式即将走到尽头。“新常态”下,拓展资本节约型业务、寻求经营模式的新突破,成为银行业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作为商业银行支柱业务的零售业务,以其单笔额度较小、分散风险、收益较稳定、灵活多样和客户群体广泛等诸多特点,在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利润创造的源泉,成为了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雨后春笋涌现,但整体的业务发展水平较低,存在着客户关系管理粗放、产品设计同质化、业务收入占比与国外银行差距较大、营销渠道设计单一,业务流程设计不人性等。本文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概念、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向入手,以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为研究对象,同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国情实际,探索切实可行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创新发展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分析 金满涛 (新疆财经学院金融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要】一直以来,银行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由于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单一,经营高度同质化。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业务结构调整,零售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同质化 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按其服务对象分为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批发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存贷款、转账汇兑等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其特点是规模大,业务集中。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以普通居民和私人业主为服务对象,针对个人不同的金融需求,利用自身的信用和信誉优势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零售业务的服务范围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投资管理、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具体项目如图表l所示 表1:零售银行业务品种分类

国外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范围较广,而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从事信托业务和股票业务。在证券、保险、信托和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前提下,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零售业务主要有:居民储蓄、代收代付、转账汇兑、信用卡服务、个人消费贷款、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客投资理财、信息咨询、代客买卖外汇、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一.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零售负债业务现状:以储蓄业务为主 长期以来,零售业务作为我国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的地位正日益显现,但大多数的银行,仍旧把零售业务中吸收存款的任务放在了首要的地位,从表2可知,个人储蓄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零售负债业务中发展最完善,比重最大的零售业务品种。目前,存款等负债业务 2 表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问题与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08-04-13 21:17 银行零售业务是指银行机构向居民个人、家庭、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活动,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各类业务。相对于批发业务而言,零售业务具有单笔规模小、风险分散、收益稳定;客户群体庞大、易于发展中间业务;属于资本节约型业务等诸多特点。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国内居民财富日益膨胀、金融需求多样化所形成的良好形势推动下,另一方面在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和受到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业务竞争,以及国内金融监管国际化发展、注重资本监管和风险监管形势的经营环境挤压下,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国内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基本选择。 一、国内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经营一直存在“重批发、轻零售”的现象,一直把个人金融业务视为投入大、成本高、规模小的低效业务,致使零售银行业务一直未得到重视,目前总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与花旗、汇丰、劳埃德等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比较先进的银行相比,在思想观念、市场定位、产品和服务创新、管理流程机制、信息技术应用、人力资源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营观念落后,经营模式陈旧。表现在:一是没有正确认识零售业务的价值和战略发展地位,将零售业务等同于储蓄吸存。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银行把通过零售银行吸收存款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存款指标的完成情况几乎成为零售银行业绩考核的唯一标准。二是没有真正

体现“以客户为中心”和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在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都未能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实质性的改变,“一字排开的柜台、一视同仁的服务、千篇一律的产品、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推销”成为当前国内零售业务状况的写照;在实际工作中“以产品为中心”的思想根深蒂固,不重视对客户需求的研究,不尊重客户体验;在“业务创造价值”的传统模式价值观影响下,只看到了银行价值创造的直接载体,忽视了为银行带来业务的主体(客户)、为创造银行价值的手段(服务)、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主体(员工),导致客户价值没人关心、服务品质没人过问、员工为银行创造的价值不能作为判断员工绩效的依据。三是缺乏市场定位观念,对零售业务市场层次、市场定位把握不准确、不到位,对客户分类、需求定位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更缺乏针对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确定明晰市场策略,导致了产品同一、服务无差别、核心产品不突出。 (二)产品品种有限、功能单一,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薄弱。一是品种有限,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几年零售业务产品品种逐步在创新中丰富,但总体上功能单一、种类有限,创新也仅仅是简单复制,同质化现象严重,尤其缺乏个性化与差异化的金融产品。经营中注重传统的低盈利品种而忽视了对理财业务、消费信贷业务以及零售中间业务等高收益业务的拓展。二是产品创新针对性不强,缺乏对市场中“有效需求”充分调查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品牌意识薄弱。现代企业专家史蒂芬金这样评价优秀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产品是企业所产生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优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分析 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追求利润的金融机构,其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的数量和结构都关系着其生存和发展,在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性”经营原则的前提下,银行的利润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行的利润结构,经营理念以及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西方商业银行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其经营理念已发生深刻变化,伴随的表现即利润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营效益的提高。从短期资产负债业务为主到全面的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再到服务性中间业务的崛起和投资业务的不断发展,西方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趋于稳健合理,这使得其进入一个成熟高效的全面发展阶段。与此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所暴露出的问题还很多。当前银行业改革正大刀阔斧的进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有效的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等,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改革涉及到银行当前经营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利润结构的分析恰恰是一个切入点,通过对其特点及成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研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和经营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现状与成因 商业银行利润来源包括很多项目,主要有:利差净收入,手续费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由于各行损益表结构存在差异,对各项目的划分也有所不同,我们很难得到各个利润来源的准确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特点,我选取了其中主要几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张表格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的最主要特点。

注:表中手续费收入看作中间业务收入表中数据取自2004年《中国金融年鉴》 表(二)十一家股份制银行2003年损益表并表单位 注:表中数据取自2004年《中国金融年鉴》

浅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一)

浅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一)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商业银行论文摘要:在简单介绍国际贸易融资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3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代理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中美银行收入结构对比

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中美两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主要由银行资产结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金融管制等原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应紧跟国际趋势,进行收入结构调整,开展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收入结构。同时,国家应该从法律法规、行业监管方面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大和更自由的空间。 对于银行来说,其收入途径基本上相同,但不同途径贡献的收入总量,在不同银行却有明显的区别。这一点在国别比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表现为收入结构不同,但却反映出不同银行之间的资产定价能力、盈利能力与受管制的程度。本文以中美银行收入结构的对比来深入分析这一点。 收入结构对比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分析。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已有三大银行成功上市,形成了股权多元化的格局,在现代治理结构中已经达到了“形似”。但如果深入分析这三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将会有新的发现。 以下表格表明了2005年三大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从各部分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总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净利息收入,一部分是非利息收入。其中净利息收入是由三部分支撑的:一是存贷利差收入,这部分在净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三家银行中,除中国银行指标略低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存贷利差的利息收入贡献均在50%以上。二是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一般包括同业拆借和存款准备金利息收入。三家银行此项利息收入占比不大,一般在5%左右。三是有关债券投资利息收入。我国的债券发行在近两年增长较快,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作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债券的持有增大,所以此部分收入对利息收入贡献也比较突出,平均占比30%左右。 另一方面,我国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结构比较简单,虽然各家银行对其划分口径略有差异,但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手续费和汇兑损益。按照《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办法》中的表述,这部分就是通常的中间业务收入。三家银行这部分都在6~7%左右;二是投资损益,这项占比是最小的,中国银行情况稍好一些,也只有不到3%。三是未列入上述两项核算的其他非利息业务收入。由三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平均非利息分布水平可知,在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比较初级类别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达50%以上,与其他非利息收入一起,成为非利息收入来源的重点领域。 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西方众多发达国家银行业务的多元化造就了其收入来源的多元化特征,使得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中,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均衡发展,2006年商业银行总体非利息收入占净营业收入比重高达43.3%,几乎占到收入贡献的半壁江山。 首先,非利息收入地位重要,资产规模效应明显。从静态视角分析,美国商业银行总体上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比较均衡。非利息收入占净营业收入比例达43.3%,处于较高水平,表明非利息收入在美国商业银行收入来源中的重要地位。如果按不同的银行规模划分,美国商业银行显示出了比较明显的类别特征:不同规模的银行非利息收入水平差别很大(见图2)。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高于总体平均水平,高达45.9%。而资产规模小于10美元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传统的利息收入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占比近80%。因此,银行资产规模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获取呈现出了正相关关系,规模大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大,地位比较重要;而规模小的银行利息收入比重较大,仍然占据商业银行收入贡献的垄断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大型银行一方面面临着多样的推动因素大力发展各项非利息收入业务,另

商业银行零售网点转型的思考

商业银行零售网点转型的思考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现状(一)零售银行业务的涵义按照服务对象来分,银行业务分为批发银行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批发银行业务是银行对大企业或者国家开展的金额巨大的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指商业银行运用现代经营理念,依托高科技手段,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业务。(二)我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机遇巨大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成长,中国的富裕群体也形成并呈现稳步上升势头,中产阶级兴起、个人收入和资产的上涨使得个人客户对零售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调查,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25%的城市家庭步入中产阶层,而据中国财富管理论坛统计,目前金融资产在10万美元以上的中国家庭大约有300万户,中国持有流动性资产(现金、有价证券、非自住住宅等)超过100万美元以上的人群约为30万人。由此可见,零售银行业务客户群体广大,利润空间充足,而且具有收益稳定、风险分散的特点。发达国家零售银行业务利润占了银行总利润的50%以上,而在我国这一比例不到20%,发展潜力巨大。(三)零售银行业务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向与竞争热点国内商业银行对于零售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据预测,批发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全部收入的占比将由现在的80%下降到50%以下,而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收入将提高到50%以上。随着消费者金融市场的急剧扩大,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增强

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收益水平等内在动力的驱使,许多商业银行开始重新审视并大举进军零售银行业务,零售银行正在成为各银行争夺的高地。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说:银行不做对公,现在没饭吃,但如果不做对私,则将来没饭吃。而随着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加速了在中国的扩张步伐,在其先进的经营理念、成熟的产品和服务、强大的创新实力和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的推动和支持下,不断拓宽零售银行服务渠道和业务品种,使国内商业银行面临新的挑战。(四)国内商业银行零售网点现状1.网点和人员数量。国内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数量多,分布广,从业人员数量大。200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含综合性网点、不含离行式自助银行)达到179753家,网点员工数量超过70万人,这是商业银行实现价值创造目标的重要场所和重要力量。2.业务开展情况。国内商业银行网点主要从事传统的存取款、结算业务,增值产品逐渐增多,但总体上看仍然偏少。传统业务的价格比较低甚至是免费服务,如果考虑网点各项运营成本,众多网点盈利能力不强。 3.客户服务状况。国内商业银行的网点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但是银行网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的现象非常明显,越来越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由于缺乏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不同银行之间只能通过加大营销成本或降低服务价格来进行竞争,造成了营业网点收益率低下。 4.员工素质现状。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员工主要以柜台业务操作为主,强调的是效率和准确性,业务技能比较单一,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基层网点急缺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部分网点虽然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银行同业间的竞争越来激烈,这也有效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随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银行融资业务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也越来越显露出来。本文分析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并进一步对如何防范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 商业银行为了能够为进出口企业提供融资的便利而开展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商业银行办理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种类多样,而且贸易融资业务具有封闭运作、周期短及自偿性等诸多特点,在信贷产品中属于低风险产品。但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速度较快,银行同业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这使得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贸易融资业务信贷风险也不断增加,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风险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 一、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开展过程中,一旦客户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降低,就会导致信用风险产生。部分客户由于自身经营不善,导致生产能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失去履约能力,这都会导致出口商无法按期进行交货或是被开证行拒付,从而造成严重的信用风险。 2.操作风险 在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实务中,其操作风险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其一,由于银行客户经理在对企业贷款条件进行审核时不严格,没有详细深入调查企业的财务状态、贸易背景及还款能力,资产评估也缺乏可信度;其二,缺乏完善的贷款保障机制,在实务中存在着客户互保、抵押手续不全、甚至无抵押等情况,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就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操作风险。 3.市场风险 当前,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瞬息万变,由于贸易融资业务呈现出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加之汇率波动、出口退税率下调、非贸易壁垒增加及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等因素影响,给许多中小进出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导致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市场风险增加。 4.法律风险 在贸易融资业务实务中,由于该业务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及国际惯例,一旦业务操作存在不合规的地方,或是签署的合同文本存在法律漏洞等,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法律风险。 二、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1.完善国际贸易融资信用评价体系 在商业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过程中,要充分关注融资业务背景的真实性和信用等,通过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融资信用评价体系,将客户正常贸易产生的现金流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中来,深入了解客户自身的赢利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贸易融资业务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以有效防范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 2.强化供应链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的问题 供应链融资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开展的一项金融服务,通过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产业供应链及供应链品牌,商业银行也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出能够弥补中小企业自身缺陷的产品,从而强化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议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建设现代金融企业进程的加快发展,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纷纷提出经营战略转型的要求,其中尤以个人零售业务作为经营战略转型的产品研发方向和核心内容。试从营销观念、目标客户定位、产品研发、流程整合等方面分析国内零售业务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趋势 银行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战略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零距离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打造知名品牌的主要工具,成为创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及动力。国际经验充分表明,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重心向零售业务的转移,零售业务在银行的利润来源中已经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加速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界的现实课题。 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 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零售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上升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国外银行零售业务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无论大中小商业银行,无论全国性银行还是地区性银行,无论分业性银行还是混业性银行,没有一家商业银行不开展零售业务。比如美国的银行业,其零售业务的增长不仅表现在资产运用方面,在收益构成上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如

美国花旗银行2004年的利润中就有72%来自于零售业务,汇丰银行2004年税前利润中个人业务利润占比为40%,美洲银行占比为41%。但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近年刚刚兴起,零售银行、个人业务、贵宾理财、私人银行、零售经纪人、流程再造等新概念、新词汇正不断被人们大量引用,信用卡、汽车贷款等发展多年的老产品也被赋予更多的新意,网点柜台、ATM、电话等服务渠道的作用也在发生重大变革。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全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利润仅占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25%左右。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以下特征: (1)零售客户的数量众多,总体业务量巨大,但对客户缺乏分类。四大商业银行几乎每家在国内都有1亿以上的客户,每天都有超过千万笔的个人业务。同数百万的法人客户的业务量相比,它的业务量是非常巨大的。一般来说,每个客户享受的任何服务都是一样的。当然,从道德层面来看,对客户的服务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客户,他对服务的需求和产品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视同仁、一模一样为不同的客户服务,就无法让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真正满意。如果对客户进行分析,细分客户市场,通过一些渠道的改革,进行低成本、集约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有差异的服务,才能保证零售业务完成巨额的业务量、满足庞大客户的需求。 (2)零售客户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仅有较小的单体贡献。相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2011年我国主要银行年报数据,分析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间业务发展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收入 2012年两次非对称利率调整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卖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银行存贷款利差趋窄,银行间竞争加剧,主要靠存贷款利差来增加盈利的模式难以为继,中间业务势必成为新的盈利亮点。 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 从2011年年报看,目前各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①稳步增长,占营业收入比例逐步提高。 1.1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2011年,商业银行②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均大幅增长,平均增幅达到37.4%,高于营业收入的平均增幅25.5%。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增幅为34%,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增幅为60.2%,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增幅为52%。华夏银行中间业务增长最快,达89.5%。整体而言,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要高于国有银行。 样本银行2011年中间业务收入情况统计表 新兴业务如资产托管、财务顾问等业务收入增长快于支付结算和银行卡等传统业务收入,其中资产托管业务收入增长最快,平均增幅达52.1%。 样本银行2011年各主要中间业务收入增幅统计表 1.2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最大,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增长最快,城商行中间业务发展亟待快速提升 由于规模及网点等因素影响,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远高于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但从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幅度看,股份制银行最高,平均提升1.8%,其次为国有银行1.7%,城商行最低为1.1%。城商行无论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还是增长速度都处于末位。 2011年中间业务收入及占比情况统计表 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谈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况及未来发展趋势T

浅议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 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建设现代金融企业进程的加快发展,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纷纷提出经营战略转型的要求,其中尤以个人零售业务作为经营战略转型的产品研发方向和核心内容试从营销观念、目标客户定位、产品研发、流程整合等方面分析国内零售业务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趋势 银行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战略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零距离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打造知名品牌的主要工具,成为创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及动力国际经验充分表明,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重心向零售业务的转移,零售业务在银行的利润来源中已经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加速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

界的现实课题 1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 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零售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上升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国外银行零售业务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无论大中小商业银行,无论全国性银行还是地区性银行,无论分业性银行还是混业性银行,没有一家商业银行不开展零售业务比如美国的银行业,其零售业务的增长不仅表现在资产运用方面,在收益构成上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如美国花旗银行2004年的利润中就有72%来自于零售业务,汇丰银行2004年税前利润中个人业务利润占比为40%,美洲银行占比为41%但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近年刚刚兴起,零售银行、个人业务、贵宾理财、私人银行、零售经纪人、流程再造等新概念、新词汇正不断被人们大量引用,信用卡、汽车贷款等发展多年的老产品也被赋予更多的新意,网点柜台、ATM、电话等服务渠道的作用也在发生重大变革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全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利润仅占

浅议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浅议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摘要: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建设现代金融企业进程的加快发展,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纷纷提出经营战略转型的要求,其中尤以个人零售业务作为经营战略转型的产品研发方向和核心内容。试从营销观念、目标客户定位、产品研发、流程整合等方面分析国内零售业务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趋势 银行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战略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零距离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打造知名品牌的主要工具,成为创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及动力。国际经验充分表明,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重心向零售业务的转移,零售业务在银行的利润来源中已经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加速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界的现实课题。 1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 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零售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上升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国外银行零售业务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无论大中小商业银行,无论全国性银行还是地区性银行,无论分业性银行还是混业性银行,没有一家商业银行不开展零售业务。比如美国的银行业,其零售业务的增长不仅表现在资产运用方面,在收益构成上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如美国花旗银行2004年的利润中就有72%来自于零售业务,汇丰银行2004年税前利润中个人业务利润占比为40%,美洲银行占比为41%。但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近年刚刚兴起,零售银行、个人业务、贵宾理财、私人银行、零售经纪人、流程再造等新概念、新词汇正不断被人们大量引用,信用卡、汽车贷款等发展多年的老产品也被赋予更多的新意,网点柜台、ATM、电话等服务渠道的作用也在发生重大变革。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全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利润仅占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25%左右。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以下特征: (1)零售客户的数量众多,总体业务量巨大,但对客户缺乏分类。四大商业银行几乎每家在国内都有1亿以上的客户,每天都有超过千万笔的个人业务。同数百万的法人客户的业务量相比,它的业务量是非常巨大的。一般来说,每个客户享受的任何服务都是一样的。当然,从道德层面来看,对客户的服务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客户,他对服务的需求和产品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视同仁、一模一样为不同的客户服务,就无法让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真正满意。如果对客户进行分析,细分客户市场,通过一些渠道的改革,进行低成本、集约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有差异的服务,才能保证零售业务完成巨额的业务量、满足庞大客户的需求。(2)零售客户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仅有较小的单体贡献。相对公司和机构客户,个人客户的数量大、单体贡献小,所以它需要规模经济,达到了一定的量才有收益。零售业务不能向批发业务一样计算单笔业务收入,一笔笔地计算盈利水平,应该对利润贡献大的群体进行分析。根据客户的贡献进行市场细分,然后根据细分的市场来做经营发展的规划和重点,来提高整体的盈利水平。 (3)零售业务各自为战,忽视流程观念。国内商业银行不太重视流程。它的业务常常是按照部门来分割,所有的零售业务都被分离。例如,客户一般都有某一银行的几张卡(如:贷记卡、国际卡、准信用卡),这几张卡在不同时候刷卡之后,就会收到好几张对账单。这既浪费成本,又会给客户造成不好的印象。试想,当一个客户收到三四张对账单,他会觉得这个银行的服务很好吗?这样对客户就不大容易提供全面的、一站式的服务,客户的服务需求就得不到一个及时的、便捷的满足。但如果在整合方面做得好的话,就能提供不可估量的竞争优势。 (4)单渠道经营为主,尚未全面形成多渠道的经营模式。渠道是银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要素。简单地说,从单渠道到多渠道,就是从现金交易到转账交易,从柜台服务到离柜服务,从人人对

商业银行“大零售”转型探讨分析

商业银行“大零售”转型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大零售”概念及内涵,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大零售”转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商业银行如何实现“大零售”转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大零售;转型 一、“大零售”的概念及内涵 零售金融业务是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之一,指商业银行向居民个人、家庭、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活动的统称,包括存款、融资、委托理财、消费信贷、委托咨询、信用卡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等各类金融服务。所谓的“大零售”,则是从更宽视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整合发展资源,逐步壮大零售金融规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打造多层次、立体式、多方共赢互利的零售金融生态圈,最终实现价值贡献总量的最大化、效率的最大化。 零售银行经营的实质是客户而不是资金,零售银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对优质客户的争夺。因此“大零售”的内涵,首先应当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制胜”的理念。现阶段,客户对零售银行业务品种的需求已从传统单一的储蓄和结算扩大为全能理财服务,对市场细分及服务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发展趋势改变了客户的消费态度,导致零售

银行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商业银行的“大零售”转型,要切实增强客户服务意识,杜绝一切单纯为了完成业务指标而损伤客户利益的做法,建立“唯客户、唯市场、唯服务”的工作机制,积极巩固零售业务发展的客户基础,做到无论是有形的人工服务,还是无形的电子服务,无论是金融的产品服务,还是非金融的增值服务,无论是服务的过程,还是服务的结果,都能通过提高客户的体验度、满意度持续提升客户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其次是确立以“营业贡献”为核心的价值导向。长期以来,国内零售银行把吸收储蓄存款放在首要地位,存款供给利润型成为零售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模式。随着居民家庭市场主体地位的崛起与强化,居民的金融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储蓄保值观念虽然没有弱化,但是投资增值和超前消费的观念正在逐渐形成并日益成熟,顺应市场趋势,大力发展零售银行消费信贷和中间业务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商业银行的“大零售”转型,要求商业银行改变零售业务原先单一追求规模和数量的粗放型发展思路,通过有效把握各项零售业务和产品的营业贡献情况,全面推进零售业务规模、质量、效益、风控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零售业务对全行的营业贡献,实现零售业务从存款供给利润主导型向资产扩张盈利型和中间业务盈利型的转型发展。 第三是构建“大零售”金融生态圈。零售银行不同于制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杨加琤,潘天芹 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变化和趋势,即从低风险结算方式向高风险结算方式发展;从单个业务环节向多个业务环节延伸;从静态风险管理向动态风险管理延伸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贸易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2011)03-0086-03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策略”(Y200907946)资助。 杨加琤,女,浙江杭州人,浙江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浙江杭州310011);潘天芹,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浙江杭州310015)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9%提高到9.6%,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国际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融资领域,一方面国内各商业银行都把业务做大做强作为发展的目标,贸易融资新产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客户对贸易融资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各商业银行在改造传统贸易融资产品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开发新型贸易融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国际贸易融资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融资从低风险结算方式向高风险结算方式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结算方式密切相关。传统的贸易融资中,信用证项下的融资占有绝对优势,如进口开证、进口押汇、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和贴现等,因为信用证结算方式代表银行信用,信用证项下的贸易融资可以有效规避商业风险。但是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信用证结算方式由于手续复杂、银行费用高,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和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客观要求。为拓展业务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各种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贸易融资产品层出不穷,如进口代收押汇、进口代收代付、出口托收押汇和贴现、进口T/T融资、进口T/T代付、出口发票融资、订单融资、商品融资等。 银行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重视财务分析,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净资产、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传统的担保方式是抵押、质押和保证。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突破了传统担保方式和审贷理念的限制,降低了银行的准入门槛,调整了客户的准入标准,客户在没有提供足额抵押担保的情况下即可从银行获得融资。在贸易融资业务中银行关注的不是财务指标和担保方式,而是交易的真实性、稳定性和自偿性,以及交易对象和合作伙伴的资信状况,不再局限于客户自身的信用。因此贸易融资改变了风险控制理念,通过资金的封闭式运作,从流程上控制 J 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金融与经济2011.03 86 JRYJ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