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LD50及不同给药途径的影响

合集下载

医学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ppt

医学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ppt
腹腔注射
以左手固定动物,使腹部朝上,为避 免伤及内脏,应尽量使动物处于低位,使 内脏移向上腹,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两侧 向头方刺入皮下,针尖稍向前,再将注射 器沿450角斜向穿过腹肌进入腹腔,此时 有落空感,回抽无回血或尿液,即可注入 药液。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六、注意事项
1、给药剂量要准确,注射方式要正确,尤其是小 鼠的灌胃和腹腔注射方式要正确。 2、及时记录给药时间和出现明显药物作用时间。 为消除实验误差,保证各鼠抽取药液及给药分别由 同一人完成 3、经口灌胃给药时,勿将药物灌入气管,以免造 成动物窒息死亡。如果刺破食管或者胃壁,给药途 径则发生改变,药物作用出现快而强,使实验失败。
快; 2.中毒量→CNS广泛兴奋→惊厥,甚至死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三、实验对象
小鼠3只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四、实验器材与药品
大烧杯、天平、1ml注射器、小鼠 灌胃器、5%尼可刹米溶液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
1.称重:取小鼠三只,称重,编号 2.观察:观察正常活动,如呼吸,运
地西泮(安定):
加强GABA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抗惊厥
地西泮:
具有抗焦虑、催眠、镇静、抗惊厥、抗 癫痫和中枢肌肉松弛作用,可能是与中 枢内苯二氮卓类受体结合,促进神经突 触内GABA递质释放,加强边缘系统GABA 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防止惊厥发作。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三、实验对象
家兔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实验器材与药品
注射器(5ml),5%盐酸 普鲁卡因溶液,5%地西泮溶 液。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练习家兔的捉拿法、耳静脉注射法和肌肉注射法。

3.练习小白鼠的捉拿法、灌胃法和肌肉注射法。

【实验原理】给药途径不同,药物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不同,致使药物的吸收和分布的速度也不同,药物效应因而呈现差异。

静脉吸收最快,产生作用最强,其他给药途径的吸收速度依次是:呼吸道>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贴皮。

主要包括“量差异”(即同一效应,但作用强度不同)和“质差异”(即出现不同的药理效应)。

硫酸镁为导泻、利胆、降压和抗惊厥药。

口服不易吸收,并使肠内容物渗透压升高,水分吸收减少,肠容积增大,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而泻下。

镁盐还能引起十二指肠分泌缩胆囊素,此激素能刺激肠液分泌和肠蠕动。

注射给药可使血中Mg2+增加,Mg2+与Ca2+化学性质相似,可以特异地竞争Ca2+受点,拮抗Ca2+的作用,阻止运动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乙酰胆碱,使骨骼肌松弛。

与此同时,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和意识消失。

过量时,引起呼吸抑制、血压骤降以至死亡。

静脉缓慢注射氯化钙,可立即消除Mg2+的作用。

尼可刹米属于中枢兴奋药,可直接或反射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但若剂量过大,则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位广泛兴奋,导致惊厥发生。

本实验对小白鼠应用过量的尼可刹米,以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兼用。

【实验药品】10%硫酸镁溶液、2%尼可刹米溶液。

【实验器材】1ml注射器、小鼠灌胃器、鼠笼、大烧杯、天平。

【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只,称重编号。

分别放于大烧杯内,观察小鼠的正常活动、呼吸和粪便情况。

甲鼠10%硫酸镁溶液0.2ml/10g灌胃,乙鼠10%硫酸镁溶液0.2ml/10g肌肉注射.。

给药后观察两鼠的活动、呼吸和粪便变化,并与给药前比较。

医学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ppt

医学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ppt

普鲁卡因
局部麻醉药
阻断电压门控Na+通道
传导阻滞
小剂量 中 毒 剂 量
神经末梢 浸润麻醉
神经干
阻滞麻醉
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作用
阵挛性惊厥
什么是惊厥?
惊厥是全身或局部的骨骼肌群 非自主性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 肌紧张过强。可能是由于运动神经 元的异常放电所致。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普鲁卡因:
小剂量→局部作用→治疗作用:局麻(抑制) 大剂量→吸收作用→不良反应:惊厥(兴奋)
作用
2.种属的差异、个体差异
的因 素
二、机体因素
3.机体的机能状态 4.心理因素
5.长期用药致机体反应性变化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同一药物→剂量相同给药途径不同
1.吸收量不同→血药浓度不同→作用强度不同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收速度不同→起效快慢不同
静脉注射>呼吸道>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皮 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贴皮
快; 2.中毒量→CNS广泛兴奋→惊厥,甚至死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三、实验对象
小鼠3只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四、实验器材与药品
大烧杯、天平、1ml注射器、小鼠 灌胃器、5%尼可刹米溶液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
1.称重:取小鼠三只,称重,编号 2.观察:观察正常活动,如呼吸,运
动协调度,活动度等。 3.给药: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
剂量: 5%尼可刹米溶液0.2ml/10g体重 4.观察是否出现兴奋、惊厥等症状,记录出现症状 的时间和各只小鼠的最终结局。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给药剂量是指将药物给予患者的数量。

药物的剂量与其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

通常来说,药物的剂量越大,其效果也越强。

例如,镇痛剂吗啡的剂量越高,其镇痛效果越明显。

但是,药物剂量过高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因此,确定适当的药物剂量非常重要。

药物的剂量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药物剂量通常需要进行调整,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药物的剂量还受到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一些药物可以相互增强或减弱对方的效果,因此在联合使用时需要调整剂量,以达到预期疗效。

给药途径是指药物进入体内的路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分布范围和代谢速度。

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皮肤贴剂、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输注等。

口服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通过口服服用的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需要经过胃肠道的吸收才能进入血液循环,这个过程较为缓慢。

因此,口服给药途径适合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然而,口服药物的吸收受到胃肠道的酸性环境、消化酶和肠道蠕动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药物不能完全吸收。

皮肤贴剂是将药物直接贴在皮肤上,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这种给药途径适用于一些局部治疗和长期控释药物。

药物通过贴片逐渐释放,可以达到持续的治疗效果。

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体内,绕过胃肠道的吸收过程。

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药物吸收较快,通常用于急性疾病的治疗。

而静脉注射则可以迅速将药物输送到全身,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的情况,如急救和紧急手术。

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分布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口服给药的药物需要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使得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分布较为均匀。

而经过静脉注射的药物可以迅速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总之,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是决定药物作用的重要因素。

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特性进行合理的剂量调整和给药途径选择。

ld50的测定方法的实验报告思考题

ld50的测定方法的实验报告思考题

导语:LD50是一种常用的毒性测定方法,对于评估一种物质的毒性大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观察其逝去率,可以计算出半数致死剂量LD50值,从而判断物质的毒性程度。

本文将围绕LD50测定方法展开探讨,从理论到实践,为你详细解读这一重要的毒性评价方法。

一、LD50的概念与意义LD50代表的是半数致死剂量,通常用于表示一种毒性物质对于生物体的毒性程度。

在毒性评价中,了解LD50值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评估和比较不同物质的毒性大小,为毒性监测和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二、LD50的测定方法及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动物: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家兔等,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

2. 确定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可以通过饮水、灌胃、皮下注射等方式进行,不同途径的给药方式会对LD50值产生影响。

3. 确定给药剂量范围:根据前期实验结果或文献调查,确定一系列逐渐递增的给药剂量范围。

4. 观察实验动物逝去情况:记录实验动物在给药后的逝去情况和逝去时间,根据实验结果计算LD50值。

在进行LD50测定方法的实验报告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实验是否符合科学规范,是否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

2. 结果的准确性: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中的伦理道德:对实验动物的使用是否符合伦理原则和动物保护法规。

4. 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在实验过程中是否采取了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动物的安全。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LD50测定方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毒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实验的科学性和伦理道德,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也需要重视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在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动物的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研究。

总结:LD50测定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毒性评价方法,对于评估一种物质的毒性大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LD50实验报告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数据的准确性、伦理道德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影响重点护理课件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影响重点护理课件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靶部 位。其优点在于方便、安全、经济,适用于大多数药物。
注射给药
快速起效、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注射给药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效迅速。注射给药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如 某些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
吸入给药
2023
PART 05
给药途径的未来发展趋势 与护理挑 战
REPORTING
个体化给药的护理挑战
患者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存在差异, 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过程产生影响,需要针对个体差异制 定个性化的给药方案。
精准医疗需求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对药物的剂量、 给药时间和途径等要求更加精确,需 要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密切观察和 调整。
孕妇给药途径选择与护理
口服给药
孕妇在口服给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害的药 物剂型和药物。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 用药间隔,避免药物过量或用药过频。此外, 孕妇应避免自行购药和用药,应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
阴道给药
对于需要阴道给药的孕妇,应选择对胎儿无 害的药物剂型和药物。阴道给药时应保持外 阴清洁,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间隔。
01
直接作用于肺部、适用于呼吸道 疾病
02
吸入给药是将药物以气雾或粉末 形式吸入呼吸道,直接作用于肺 部。适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如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皮肤给药
方便、持续作用、适用于局部治疗
皮肤给药是将药物涂抹在皮肤表面,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或直接作用于局部。适用于局部 治疗,如涂抹药膏、贴敷等。
不同给药途径的护理重点
REPORTING
口服给药的护理重点

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局部作用: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 二者的本质区别:
药物发生作用时是否进入血液循环 大多数药物需吸收以后起作用
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5)两种结果
即药物的两重性 既可以治病(防治作用) 也可以致病(不良反应)
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局部麻醉药
一类以适当的浓度作用于局部神经末 梢或神经干周围的药物,能暂时、完全、 可逆性的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到,在 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暂时消失, 局麻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 并对组织无损的麻醉药物。
5.长期用药致机体反应性变化
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同一药物→剂量相同给药途径不同
1.吸收量不同→血药浓度不同→作用强度不同
2.吸收速度不同→起效快慢不同
静脉注射>呼吸道>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皮 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贴皮
注:硫酸镁
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尼可刹米是中枢兴奋药,治疗呼吸衰竭。
普鲁卡因:
小剂量→局部作用→治疗作用:局麻(抑制) 大剂量→吸收作用→不良反应:惊厥(兴奋)
地西泮(安定):
加强GABA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抗惊厥
精品课件
地西泮:
具有抗焦虑、催眠、镇静、抗惊厥、抗癫 痫和中枢肌肉松弛作用,可能是与中枢 内苯二氮卓类受体结合,促进神经突触 内GABA递质释放,加强边缘系统 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防止惊 厥发作。
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普鲁卡因: 局部作用:
局部麻醉药(浸润麻醉),为一局部麻醉药,阻断电 压门控Na+通道,使传导阻滞,小剂量对用药部位的 神经末梢产生局部浸润麻醉作用,对神经干发生局部 阻滞麻醉作用。

医学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ppt

医学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ppt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3、待局部作用明显后,肌肉注射5%盐酸 普鲁卡因1ml/kg,观察中毒症状(惊厥) 出现与否。
4、待明显出现中毒症状时,立即由耳缘 耳缘静脉注射0.5%地西泮溶液0.5ml/kg 至肌肉松弛为止。
5、记录观察结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家兔惊厥判断标准
兴奋(excitation)、亢进(augmentation)
减弱:使机体功能活动减弱的。如血压下降,呼吸减慢、 镇静等。
抑制(inhibition)、麻痹(paralysis)、衰竭(failure)
注意:两种表现是针对药理效应而言的
兴奋性神经元
抑制性神经元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3)两种特性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普鲁卡因:
局部作用:
局部麻醉药(浸润麻醉),为一局部麻醉药,阻断电 压门控Na+通道,使传导阻滞,小剂量对用药部位的 神经末梢产生局部浸润麻醉作用,对神经干发生局部 阻滞麻醉作用。
吸收作用: 大剂量时减弱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作用,产生阵挛性惊
厥(先兴奋)中毒症状。 因此,同一种药物可体现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对象 四、实验器材与药品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 六、实验注意事项 七、分析与思考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药物的兴奋作 用与抑制作用,局部作用与吸收 作用,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药 物作用选择性等。
指在药物作用下,机体组织细胞的功能在 原有水平上发生的改变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鼠号 给药途径 剂量(g/kg)用量(ml/10g) 呼吸 肌张力
1号 2号
i.g(灌胃) i.p(腹注)
0.2 0.2
2、2号鼠症状出现后腹腔注射2.5%氯化钙进行枪救, 观察症状
思考题:本实验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LD50/不同给药途径的影响
利多卡因LD50的测定
目的:学习测定药物LD50的方法,并理解LD50 的毒理学意义 药物:1%利多卡因 器材:鼠笼、铁丝笼、注射器、针头、计算器等 动物:昆明种小鼠(18—22g)
方法:改良寇氏法 步骤:给药途径:i.p 死亡指征:呼吸停止 本实验参考剂量范围:100mg—200mg/kg
思考题:什么是LD50?测定LD50的意义和 根据是什么?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 作 用 的 影 响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器材:1ml注射器,灌胃针头,6号针头, 250ml烧杯(或铁丝笼),天平 药品:10%硫酸镁,2.5%氯化钙 动物:小白鼠
方法:
1、硫酸镁不同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组 小鼠 剂量 别 只数 (mg/kg)
用量 2h后观察 死亡率P (ml/10g) 死亡只数(精确到0.00)
1 2 3 4 5 6

8 8 8 8 8 8
100 115 132.25 152.09 174.90 200
0.10 0.12 0.13 0.15 0.17 0.20
∑P=?
七、计算:LD50=㏒-1[Xm-i.( ∑P-0.5)] 其中:Xm=㏒Dmax i=㏒r 八、实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