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跳频电台通信对抗效能研究

合集下载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山地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山地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山地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概述山地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密林覆盖,这给通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尤其是在军事、应急救援以及野外工作中,稳定可靠的通信成为必不可少的需求。

超短波跳频电台作为无线通信的一种常用设备,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山地通信中。

本文将探讨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山地通信中的应用研究,包括技术原理、适应山地环境的措施以及应用案例。

技术原理超短波跳频电台采用跳频技术,通过在不同频率间快速切换来传输数据。

跳频技术具有频率利用率高、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在山地通信中,由于山体遮挡和多路径效应等因素的干扰,传统的固定频率通信存在信号质量下降、通信距离缩短等问题。

而跳频技术可以通过快速切换频率来避免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适应山地环境的措施1. 天线选择:在山地通信中,天线的选择与定位非常重要。

由于山地地形的复杂性,需要选择能够覆盖广泛和稳定的天线,以克服地形和阻碍的干扰。

2.功率控制:在山地通信中,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和信号衰减的影响,适当调整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发射功率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考虑到电台工作时间的延长,合理控制功率有助于扩大通信覆盖范围。

3. 码型设计:跳频系统的码型设计对通信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山地通信中,根据地形特点和信道条件,合适的码型设计可以提高抗干扰性和传输效率。

4. 频 hopping 策略:通过合理设计跳频策略,如增加频 hopping 频率、采用自适应跳频,可以进一步提高山地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用案例1. 军事通信:在山地作战中,超短波跳频电台可以提供快速、稳定的通信服务。

它可以通过跳频技术避免地形干扰,保证作战指挥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2. 应急救援:在山区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中,超短波跳频电台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

由于其抗干扰性强,能够在复杂的山地环境中提供可靠的通信支持,为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通信保障。

3. 野外工作:在山区的野外工作中,超短波跳频电台可以为野外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通信手段。

短波跳频电台对抗电子战的应用研究

短波跳频电台对抗电子战的应用研究

短波跳频电台对抗电子战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电子战技术的不断发展,军事作战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子战作为现代战争中的一项重要手段,涉及到信息战、无线电战、网络战等多个领域。

其中,短波跳频电台作为电子战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军事作战中。

短波跳频电台是一种通过频率跳变来对抗电子战威胁的通信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变换通信频率,使得电子战设备难以准确干扰和破解通信信号。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子战对通信系统的干扰,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

短波跳频电台主要应用于军事通信、侦察、情报收集等领域。

在军事通信方面,短波跳频电台可以有效地提高军事指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避免通信信号被敌方电子战设备干扰和截获,从而保证了指挥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在侦察和情报收集方面,短波跳频电台可以提供隐蔽和安全的通信渠道,确保情报的准确传输和保密性。

此外,短波跳频电台还可以用于电子情报战中的对抗行动。

电子情报战是通过获取、分析和利用敌方的电磁信号来实现信息优势的一种战术。

短波跳频电台可以通过改变通信频率和时间,干扰敌方的电子战设备,阻碍他们对我军的侦查和监视。

这种对抗行动不仅可以破坏敌方电子战的战术效能,还可以迷惑和误导敌方的指挥决策,从而在战场上取得重要的战略优势。

在现代战场环境中,电子战变得愈发复杂和智能化。

敌方电子战设备的干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通信系统的威胁也不断增强。

因此,短波跳频电台的技术发展也变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短波跳频电台需要具备更高的频率跳变速度和准确度,以适应电子战设备的干扰频谱的快速变化。

另一方面,短波跳频电台还需要具备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以应对敌方电子战设备的监测和干扰。

为了提高短波跳频电台的应用效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创新。

首先,需要研究和开发更加先进和智能的短波跳频电台设备,提高其频率跳变速度和准确度。

其次,还需要研究和开发更加先进和可靠的抗干扰算法和技术,提高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

短波跳频电台的多点通信与协同研究

短波跳频电台的多点通信与协同研究

短波跳频电台的多点通信与协同研究短波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军事、紧急救援、远程通信和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传统的短波通信系统受到频谱资源有限、多路径传播干扰以及信息安全等问题的限制。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短波跳频电台的多点通信与协同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短波跳频通信是一种通过在不同频率上进行无线电信号的频繁跳变来传输数据的通信技术。

跳频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信号干扰和抗干扰能力。

通过跳频,短波跳频电台能够在不同频率上发送和接收信息,从而避免了特定频率上的干扰和拦截,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和抵抗干扰的能力。

多点通信是指在一个通信网络中存在多个通信节点,这些节点可以同时进行通信。

在短波跳频电台的多点通信系统中,多个电台节点可以同时进行通信,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协同工作。

多点通信系统除了具备基本的单点通信功能之外,还支持多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资源共享和任务协同等功能。

短波跳频电台的多点通信与协同研究能够为各个应用领域带来广泛的益处。

首先,通过多点通信系统,不同地点的短波跳频电台可以进行实时的双向通信,提高了指挥调度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在军事应用中,各个作战单位可以通过多点通信系统实时共享情报信息,进行协同作战。

其次,多点通信系统可以提供高可靠性的通信连接。

通过多个节点的互相备份和冗余传输,即使部分节点受到干扰或故障,其他节点仍然可以保持通信,确保通信的可靠性。

此外,多点通信系统还可以支持数据的分发和多级操作,实现更加复杂的通信场景和协同任务。

为了实现短波跳频电台的多点通信与协同,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挑战。

首先是频率规划和跳频算法的设计。

合理的频率规划可以最大化频谱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效率。

跳频算法需要考虑到频率跳变的平滑性和安全性,保证跳频过程的稳定性和隐蔽性。

其次是节点之间的同步和协调问题。

多个节点之间的频率选择、跳变参数和时间同步需要进行协调和调度,以确保跳频通信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为了实现多点通信系统的高可靠性,还需要考虑节点故障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设计相应的容错和干扰抵抗机制。

短波跳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短波跳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短波跳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引言短波通信是一种无线电通信技术,其频率范围通常在3至30 MHz之间。

然而,由于电离层的变化和信道特性的限制,短波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短波跳频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短波跳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一、短波跳频技术的发展历程短波跳频技术是在20世纪中叶提出的。

当时,军队发现传统的短波通信受到了电离层的干扰,容易被敌方侦测和破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短波跳频技术被引入。

短波跳频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通信过程中频率不断变化,通过频率的跳变来实现抗干扰和抗窃听的目的。

跳频技术最初采用机械式技术,通过使频率机械地跳变来达到通信安全和鲁棒性的要求。

然而,这种机械技术的应用受到了技术和设备限制,不便于大规模使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跳频技术逐渐取代了机械跳频技术。

电子跳频技术通过使用现代集成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使得跳频技术更加灵活、可靠和高效。

同时,电子跳频技术还具备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二、短波跳频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短波跳频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出了当前短波跳频技术的研究现状:1. 跳频序列设计跳频序列是短波跳频系统的关键。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跳频序列的设计和优化上。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合适的跳频序列,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

2. 抗干扰技术由于短波通信受到电离层的影响,容易受到干扰。

因此,抗干扰技术是研究的一个重点。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新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技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 跳频系统的性能分析性能分析是短波跳频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性能分析,可以评估并改进系统的抗干扰性能、通信性能等。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跳频系统的均衡、解调和干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等方面。

4. 网络化跳频技术随着网络化通信的发展,网络化跳频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网络化跳频技术允许多个跳频设备之间相互配合,实现更高效的通信和抗干扰能力。

原创丨基于跳频通信的短波干扰模型研究

原创丨基于跳频通信的短波干扰模型研究

原创丨基于跳频通信的短波干扰模型研究一、引言短波是指波长在100m到10m,频率在3MHz到30MHz的电磁波,利用短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称为短波通信,因其使用的频率较高,也称为高频(HF)通信。

自短波通信技术被发明以来,迅速成为了世界各国中、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军事、外交、气象、商业等部门,用以传送电报、电话、传真、低速数据和图像、语音广播等信息。

短波通信可以通过天波、地波传播。

地波传播的衰耗随工作频率的升高而增加,所以在同等的地面条件下,使用的频率越高,传播的衰减就越大。

基于这样的原因,只在工作频率低于5MHz的情况下使用地波传播。

地波传播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小,信道参数相对比较稳定,地波的传输距离一般在几十公里以内。

天波是无线电波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部分,倾斜投射的电磁波经电离层反射后,可以传到几千公里外的地方。

天波传播过程中的损耗比地波要小的多,经过大气电离层的多次反射后,可以到达很远的地方。

天波不受地形的限制,能够实现超视距传播,所以可以利用天波进行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但天波受电离层的变化和多径传播的影响很大,传输信道不稳定。

短波通信作为战略指挥通信、战役指挥通信、战术指挥通信以及协同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为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

短波通信在岸基通信、岸基对水面舰艇通信、潜对岸猝发通信、对飞机通信等领域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

二、短波通信干扰分析1、自然噪声及非有意人为干扰(1)大气噪声短波波段的大气噪声主要是由大气放电产生的天电干扰。

它是大气放电所产生的高频振荡,频谱很宽,在整个电磁频谱上变化相当大,但是在接收机不太宽的通频带内,实际上具有和白噪声一样的频谱。

天电干扰在强度及方向上受日夜变化及季节变化的影响,表现为,夜间干扰强于白天,夏季干扰强于冬季,而一天中干扰方向变动范围为23°~30°。

另外,天电干扰在接收地点所产生的电场强度与电波的传播条件有关。

相比于其他地区,在雷雨较多的区域,天电干扰更为严重一些。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城市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城市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城市通信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通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的通信系统受到城市环境的干扰较为严重,无线通信质量和传输距离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城市通信的发展。

而超短波跳频电台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具备了在城市通信中应用的潜力,因此对其在城市通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基本原理:超短波跳频电台是一种利用跳频技术传输数据的无线通信系统。

跳频通信采用跳变的信道和时间,通过快速切换频率来避免干扰和窃听。

超短波跳频电台通过频率扫描和频率跳变的方式,实现了在不同频率之间快速切换,从而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

二、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城市通信中的优点:1. 抗干扰能力强:超短波跳频电台利用频率扫描和跳变的方式,能够快速切换信道,有效抑制干扰信号,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 传输距离较远:超短波跳频电台具备较长的传输距离,能够满足城市通信中大范围的覆盖需求。

3. 隐蔽性强:超短波跳频电台的频率扫描和频率跳变技术,使得通信信号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减少了信号被窃听的可能性。

4. 安全性高:超短波跳频电台采用频率扫描和跳变的方式,有效防范了信号窃听与破解,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

5. 灵活性强:超短波跳频电台可根据需求调整频率跳变的频率和范围,具备较高的灵活性。

三、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城市通信中的应用研究:1. 城市广播通信系统:传统的广播通信系统受限于频谱资源和干扰较为严重的问题,而超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为城市广播通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在城市中设置多个跳频电台,能够提高广播通信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同时避免了频谱资源的竞争问题。

2. 城市交通指挥系统:城市交通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交通指挥系统对于城市的管理和运行至关重要。

超短波跳频电台的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为城市交通指挥系统的通信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通信中的作用与意义

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通信中的作用与意义

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通信中的作用与意义军事通信是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在实现指挥调度、情报传递、战场联络和战术支持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而短波跳频电台(HF/SSB)作为一种常见的通信技术,为军事通信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本文将重点探讨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通信中的作用与意义。

首先,短波跳频电台具备超长传输距离的能力。

与其他通信手段相比,短波跳频电台凭借其技术特点可以实现在较长的距离范围内进行通信。

在战场环境中,可能存在地理条件复杂、通信基础设施缺乏或受损等问题,这时短波跳频电台可以通过较远的传输距离,实现战场内外的通信需求,保障指挥决策和协同作战的需要。

其次,短波跳频电台具备抗干扰和抗干扰能力的优势。

战场环境中可能存在各种电磁干扰源,如雷达、无线电干扰设备等,它们的存在和活动会对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

而短波跳频电台通过使用跳频技术,即快速改变发送和接收信号的频率,提高了抗干扰的能力。

同时,它还具备频谱稀密和调频范围广阔的特点,可以选择相对较空闲的频率进行通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被干扰的概率,保障了通信的可靠性和机密性。

第三,短波跳频电台具备快速部署和灵活应对的能力。

在军事行动中,快速建立并部署通信系统对战场指挥具有重要意义。

短波跳频电台小巧轻便,易于携带和设置,可以快速地响应指挥需求,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战场通信网络。

同时,由于其灵活性和通用性,它可以与其他通信设备和系统进行无缝衔接,满足不同作战环境和需求的通信要求。

此外,短波跳频电台还为军事通信提供了弹性和备份能力。

由于其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短波跳频电台可以作为一种备用通信方法,在主要通信系统受到破坏或无法使用时提供可靠的备份通信。

军队可以通过建立多个通信节点和使用跳频技术,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仍能保持与前线部队的联系,提高指挥决策的灵活性和战场作战的稳定性。

最后,短波跳频电台在国家安全和军事机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军事通信涉及到高度保密的信息传输,而短波跳频电台通过频率的频繁变换和加密技术等手段,提供了更高的信息安全性。

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研究与改进

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研究与改进

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研究与改进引言短波通信是一种重要的远程通信方式,具备覆盖范围广、抗干扰性能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通信等领域。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电波环境和各种干扰源,短波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亟待研究和改进。

本文将重点研究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一、短波跳频电台的工作原理短波跳频电台是一种通过频率跳变来抗击干扰的通信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在一段时间内,跳频器能按照预先设定的频率序列迅速在不同频率上进行跳跃,从而使干扰源难以持续对特定频率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二、短波跳频电台的干扰源分析为了改进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首先需要对干扰源进行分析。

常见的干扰源包括噪声干扰、多径传播干扰、临近频段干扰等。

1. 噪声干扰:噪声干扰是指在通信过程中被混入的不相关信号。

这些干扰信号会降低信号的信噪比,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对于短波跳频电台,应采用合适的滤波器来减小噪声干扰对信号的影响,同时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2. 多径传播干扰:多径传播是指信号在传播途径中由于反射、衍射等现象导致信号传播路径多样化。

这种干扰会导致信号强度的变化,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针对多径传播干扰,可以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和多天线阵列技术来减小其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3. 临近频段干扰:由于频谱资源的有限性,不同频段的通信系统可能会在临近频段上进行通信。

当临近频段的通信系统发射功率较大时,会对短波跳频电台的接收信号产生干扰。

为了解决这种干扰问题,可以采用频谱分配和频率监测技术,以优化频谱的利用和减小邻频干扰。

三、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改进方法针对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问题,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1. 硬件改进:在硬件方面,可以改进接收机的灵敏度,提高抗干扰性能。

可以采用先进的射频前端设计,如高性能低噪声放大器和高动态范围的中频放大器,以降低噪声干扰和提高信号捕获能力。

此外,采用滤波器来减小邻频干扰的影响也是有效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频电台在组网环境下, 网间干扰是多方面的。 有跳重干扰、邻道交互干扰、人为干扰、非线性交调干 扰等。在多网工作时, 组网的互调干扰 ( IM I) 影响也 不容忽视。
( 1) 跳频通信系统的 / 网间干扰 0形成的条件: ¹ 在同一区域有 2个以上的不同跳频网的跳频 电台在同时进行工作; º 这些跳频电台都工作在相同的工作频段上; » 跳频电台使用的跳频点相同; ¼ 跳频电台传输信息的形式相同, 信号格式相 同; ½ 各网的跳频电台仅有跳频图案不同。 在上述条件下, 各网内的跳频电台在作战区域内
中图分类号: TN914. 41; TN975
文献标识码: A
R esearch on th e commun ication coun term easures efficien cy of HF frequency hopp ing
L I Guo- jian, Zhang H a-i yong ( Departm ent o f Inform at ion and Eng ineer of Dalian Naval A cadem y, Dalian 116018, Ch ina)
1 通信对抗概述
通信对抗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作战领域。由于电 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军事通信对抗产生 了革命性的变革。现代通信对抗的内涵与使命已经 远远超出过去传统的无线电通信对抗的范畴, 已不仅 仅是敌对双方在通信领域为争夺无线电频谱控制权 而展开的电磁领域的斗争, 它将包括有线通信媒质在
收稿日期: 2004- 04- 06 基金项目: 海军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装办 165)
# 76#
舰船科学技术
第 27卷
内的整个 C4 ISR 系统, 从中开辟崭新的作战领域。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
域, 引发了信息战条件下通信对抗定义与内涵的重大 变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通信对抗是信息战的核心 信息战成为未来战争的主导作战样式, 制信息权 成为信息化战场上敌对双方争夺的焦点。战场条件 下, 信息空间主要包括电磁空间和计算机网络空间, 电磁波是战场信息的主要载体和媒介, 没有电磁频谱 的控制权和使用权, 战场信息的获取、传输和使用便 不能实现。通信系统是 C4 ISR 系统的 / 神经纽带 0, 但通信系统在战时又是 C4 ISR 系统中最易暴露和最 为薄弱的环节。因此, 合理运用通信对抗手段, 干扰 和破坏敌方 C4 ISR 系统的关键节点是赢得信息战胜 利的关键要素。 ( 2) 通信对抗将是通信网络的对抗 通信系统为了提高在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的通 信可靠度, 广泛采用具有冗余度的网络结构。一是使 通信设备由集中式配置变为分散配置, 在几何位置上 实现全空域分布; 二是功能上的分布, 使集中交换处 理变为分散交换处理。其军事意义在于使指挥链与 通信链分离, 以增强指挥所的生存能力; 使通信网不 存在关键的通信节点和通信链路, 增强通信网在信息 战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 3) 通信软件对抗是通信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计算机在通信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通信系统 软件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改变软件就能 改变通信系统的功能。通信系统对计算机的高度依 赖使得破坏通信软件成为通信对抗继频域对抗外一 个新的对抗领域。通信软件对抗是指把计算机病毒 作为一种攻击性武器, 通过抗病毒措施确保己方通信 系统正常工作。
( 7)
当跳频频率数 N 足够大时, 异步组网的效率仅由 所
规定的网间干扰最大值 P 所决定。
3. 3 短波跳频电台抗人为干扰效能分析
( 1) 相关干扰
如果敌方干扰台获取了 FH 系统的频率集与 跳
频图案, 那么干扰信号能与接收机同步, 且电波传播
时间可以不考 虑, 则 FH 系统对干 扰信号无处理 增
Abstract: HF frequency hopping rad ios is one of the w idely used commun icat ion too ls, and it has a significant va lue of researching on the effic iency o f H F frequency hopp ing rad ios. T hroughout estab lish ing the effic iency evaluat ion m odel o fH F frequency hopp ing rad ios, w e can define the counterm easure capab il-i t ies o f HF frequency hopping rad ios. And that it possesses som e effects for the VHF frequency hopping rad ios.
现代战争中对电磁频谱的控制权已成为掌握战 争主动权的关键环节。通信抗干扰受到普遍重视, 使 得通信和对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一方在寻求最 佳的抗干扰方 法与策略; 另一方则 在寻找最佳的 侦 察、识别、截获和干扰的方法和策略。
现代高技术战争中, 电子对抗环境十分严峻, 各 种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自动化、智能化、多功能通信 对抗系统给军事通信带来了日趋严重的威胁。要想
保障己方军事通信的安全可靠, 通信系统和装备必须 具有抗干扰、抗侦收和抗测向等通信对抗能力。世界 各国在发展军事通信装备时, 都非常注重通信抗干扰 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用以提高军事通信的时效性、可 靠性和保密性。跳频电台日益成为现代军事战术通 信中应用最广泛的通信工具之一, 对跳频电台的通信 对抗效能进行评估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 实意义。

( 8)
( 3) 单频与多频干扰
单频干扰是指用一个连续的单频对跳频电台实
施干扰的一种方法。显然, 单频干扰对跳频电台的影 响是很小的, 跳频电台对于单频的躲避 作用是很强 的。多频干扰是指在不连续的几个频率点上实施的
干扰, 对跳频电台的影响也是很小的。 ( 4) 频率瞄准跟踪式干扰 频率瞄准跟踪式干扰对跳频电台具有较大的威
(1-
1 N
)Q-
1。
( 2)
异步组网的组网效率与跳频频率数和组网数有
关。频率数为 N 个频 率时, 在网间干扰可以容忍 的
前提下, 组成 Q 个跳频异步网, 组网效率为
G = Q /N。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式 ( 2) 可以求得:
Q
=
1+
lg( 1 lg ( 1 - 1
p) /N
。 )
( 4)
将式 ( 4) 代入式 ( 3) 可得:
Q
=
1 N
+N
lg( 1 - p ) # lg( 1 - 1 /N
。 )
( 5)
由于
lim
ny ]
1 N
+
N
#
lg( 1 lg( 1 -
p) 1 /N
)
=
- ln10# lg( 1 - p ) = - 2. 3lg( 1 - p ), ( 6)
因此, 当 N m 1时, 有
G = - 2. 3 lg( 1 - p )。
2 跳频电台通信对抗
所谓跳频, 用简略的术语表达就是多频、选码、频 移键控, 就是用伪码序列构成跳频指令来控制频率合 成器, 并在多个频率中进行选择的移频键控。跳频利 用的是一种躲避式的抗干扰措施, 其通信抗干扰的实 质是采用 / 躲避 0的方式避开受干扰频率。
就跳频通信的机理来看, 提高跳频电台通信抗干 扰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增加跳频速率; 增大跳频 带宽; 增大跳频图案, 使跳频图案具有随机性; 增大跳 频频率集。
胁作用。但瞄准跟踪式干扰效果受电波传播时延、干
扰机反应时间、跳频速率等许多因素影响, 其干扰效 果也是有限的。当采用高速跳频时, 可以避免干扰。
种理想的干扰方式, 敌方一般也不会采用。 部分频段干扰时, 设被干扰的频段占全频段的比
例为 A, 在一定的跳速下, A值须大于某一个值时, 干 扰才是有效的。设 Pm 为接收到的信号功率, Pj 为接 收到的干扰功率, 可以得到干扰能达到的平均比特错 误率为
Pb =
A#
1 2
exp
-
Gp APm 2P j
此外还有: 信号驻留时间随机跳变; 跳频带宽随 机跳变; 跳频信号功率自适应; 跳频带宽自适应; 跳频 驻留时间自适应; 跳频频率自适应。以上几种抗干扰 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大幅增强跳频电台的通信对抗 能力。
3 短波跳频电台对抗效能分析
由于现代战场环境中, 跳频电台在战术上大多都 是组网应用的, 因此对短波跳频电台通信对抗效能的 研究, 不仅要分析单部跳频电台的通信对抗效能, 更 重要的是研究短波跳频电台组网条件下的通信对抗 效能。单纯研究某一部跳频电台的对抗效能并没有 多大的现实意义, 因为在现代电子战环境中单一的跳 频电台通信对抗能力较小, 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军事通 信的要求。 3. 1 跳频电台组网网内干扰
设跳频频率表中的频率个数为 N, Q 为已组网跳 频网络数目。Q 个网受另一个网络影响, 可能发生频 率碰撞的概率为 1 /N, 不碰撞的概率为 1- 1 /N, Q 个 跳频网工作时频率不碰撞的概率为
P0 =
( 1 - 1 )Q - 1; N
( 1)
Q 个跳频网工作时的网间频率碰撞概率为
P0 =
1-
跳频电台组网应用时, 网内干扰主要是指各个跳 频网内跳频电台或不同跳频网的跳频电台之间的相 互干扰问题。跳频电台组网的网内干扰实际上还是 跳频电台之间的干扰问题, 这种干扰主要来源于不同 的跳频电台由于频率发生碰撞而使得跳频电台之间 产生对正常通信的影响。
跳频电台组网的网内干扰对短波跳频电台通信 对抗效能也有较大的影响。因为跳频电台一旦受网 内电台的影响, 其本身对抗敌方人为干扰的能力将会 大大降低, 所以跳频电台在组网应用时必须合理选择 跳频频率集, 将跳频网内部的自干扰程度降到最低。 这样有助于增强短波跳频电台抗敌方有意干扰的能 力, 以提高跳频电台的通信对抗效能。 3. 2 跳频电台组网网间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